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半生已过,学会“幽默”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哲理文章 >

半生已过,学会“幽默”

2022-01-03 06:20:53 作者:不雨亦潇潇 来源:有书 阅读:载入中…

半生已过,学会“幽默”

  陆游有诗言:

  世变真难料,吾痴只自嘲。

  在生活的水流中,我们时常遇到坚硬的礁石。

  面对人生中的不如意,坦然接受生活的遗憾,在调侃中继续追寻人生的真谛,不失为明智之举。

  自嘲,是一种幽默的说话方式,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更是一种智慧的人生表现。

  01

  自嘲,是一种自信。

  周国平曾在书中写道:

  “傻瓜从不自嘲。

  聪明人嘲笑自己的失误。

  天才不仅嘲笑自己的失误,而且嘲笑自己的成功。”

  自嘲是用一种从上而下的姿态俯瞰自己的弱点,拿自身的失误和不足来“开涮”。

  通过巧妙地夸张放大,引申发挥,来博众人一笑。

  这种自嘲说起来简单,但若没有十足的信心,常人是难以做到的。

  有一次,雷军在小米手机发布会上,误把“Are you OK?”这句话当成问候“你们好吗”,而这句话的真正意思其实是“你没事吧?”。

  雷军那一口中式英语发音也令人哭笑不得,他的发言被网友改编成了鬼畜作品广为流传。

  对于一般人来说,堂堂公司总裁,互联网行业领军人物,被人如此恶搞,怕是要挂不住面子。

  可他本人对此却丝毫不在意,反而自嘲道:

  “我当年也是个学霸,只是我的英语让母校蒙羞。”

  同时他还表示,这首歌编的不错,如果这能给大家带来快乐,也是好事。

  敢于自嘲,对于有着一定影响力的公众人物来说,更能拉拢人心。

  作为知名企业家的雷军,深谙这个道理。

  雷军的自黑,为他树立起了一个亲民的形象,赢得了更多的民心。

  他勇敢地自嘲,并且巧妙地将缺点改造成了优点,包装成了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让自己的事业也更加顺遂。

  人们总是习惯于将自己的形象塑造成完美无缺的,而自嘲却是将自己的不足展示给了世人,这没有足够的信心是无法做到的。

  只有内心强大而自信,能够坦然接受自己的全部,接受真实却不完美的自己的人才能够做到如此境界。

  固步自封的时代已经过去,过于傲慢的态度只能是死路一条,学会放低姿态、敢于自嘲才是真正自信的表现。

  要知道,敢于自嘲,不仅是社交的技巧,更是一种高级的自信。

半生已过,学会“幽默”

  02

  自嘲,是一种保护。

  人们常说:

  “当你学会了自嘲,而不是嘲笑别人的时候,你便成熟了。”

  适度的自嘲,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巧妙的交际方式。

  在你陷入尴尬境地时,自嘲往往能使你从中顺利体面地抽身。

  宋代文学家石曼卿,生性豪爽潇洒,平时生活中也是风趣幽默。

  有一次他从报宁寺出来,驾车的车夫突然失控,马儿受了惊吓,把石曼卿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他的随从十分惊慌,连忙去搀扶他。石曼卿扶着马鞍,狼狈地站了起来。

  街上的人们纷纷过来围观,大家都认为石曼卿一定会恼羞成怒,斥责车夫。

  可是石曼卿却轻轻地拍了拍马儿,对驾车的人说:

  “多亏我是‘石学士’,我若是‘瓦学士’,那可就摔碎了呀。”

  在场的人们听了都被逗得哈哈大笑,石曼卿巧妙地用自嘲的话缓解了自己的尴尬。

  陷入窘境之时,用自嘲来打破尴尬处境,不仅很容易为自己找到台阶,也会营造出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对自己进行巧妙的保护。

  敢于自嘲的常常是聪明人,遇到令人难堪的场面,能够利用这种方式来化解,降低大家的关注度,避免了针锋相对的局面。

  有时候,面对别人的针对,越是挣扎反抗,结果越是糟糕,甚至为自己树敌。

  与其争辩,不如潇洒自嘲。

  用自嘲的办法贬低自己,说别人要说的话,让别人无话可说,自然会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识趣地闭嘴,进而维护了自己。

  自嘲看似是对自己的丑化,实则闪耀着的是智慧的光芒。

半生已过,学会“幽默”

  03

  自嘲,是一种潇洒。

  汪国真曾说:

  “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漫漫人生中,我们总会遇到不顺利的事情。

  这时如果只是一味抱怨,不仅不能够解决问题,消除愁绪,反而会适得其反,让自己沉浸在更大的痛苦中。

  反之,如果能够放宽心态,化幽怨为自嘲,这时严肃的气氛也会变的轻松诙谐。

  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下,便可以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感受人生滋味。

  晋代诗人陶渊明,在第一个儿子出生之后,便写了一首诗叫做《命子》,表达对儿子未来的期盼,希望他能够成为栋梁之材。

  可是事与愿违,他的五个孩子都不成气候,于是他便写下了《责子》一诗: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大儿子懒惰,二儿子不爱学习,三儿子和四儿子连数字都搞不清楚,小儿子九岁了,可全部精力都用来找吃的。

  这里与其说是责备,不如说是调侃:

  “上天送给了我五个这样的儿子,那我有什么办法呢?还是喝酒吧。”

  陶渊明这种尽人事听天命,豁达、乐观、仁慈的态度让他的生活也平添了几分闲适。

  他对这五个儿子,也是一如既往地爱。

  陶渊明这种潇洒的自嘲,是一种最高境界的幽默。

  面对生活炮火的狂轰乱炸,不妨学习一下陶渊明这种“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的轻松心态,让生活也变得更有滋味。

  生活本就乏味,若没有幽默的元素,岂不是更加无趣?

  敢于自嘲,体现的是在面对“不称意”时自我疏解的绝妙的生活之道,蕴含的是深厚的人生哲理。

  学会在幽默中调整心态,在调侃中化解困难,智者的“自嘲“之道便是如此。

半生已过,学会“幽默”

  04

  自嘲,是一种勇气。

  鲁迅先生曾说:

  “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时候是更无情的解剖自己。”

  剖析别人需要勇气,调侃自己同样需要勇气。

  一个敢于自嘲的人,往往是一个睿智而幽默的人,更是一个坦荡而勇敢的人。

  林肯对于自己并不完美的外形,一向是十分淡然,并且非常善于利用自嘲,来解除困境。

  他在一次演讲中,被其他议员当众抨击是“两面派”。

  他听完并没有声色俱厉地反驳,而是主动拿自己其貌不扬的外表做起文章:

  “请大家看看,如果我还有另一副模样,我会把这样难看的一面展示给大家吗?”

  一次针尖对麦芒的对峙,在一句自嘲中轻松化解。

  用自嘲的口吻代替语言的攻击是多么巧妙的方法。

  可是仍有很多人不敢自嘲,他们害怕的是将自己不完美的一面展示出来,由此可见,自嘲需要极大的勇气。

  自嘲不是懦夫之行,也非庸才所为。敢于自嘲的人,是人生路上的勇者。

  懂得自嘲的人,往往懂自己,懂生活。

  能够清楚地认知人类喜欢嘲笑别人的劣根性,却不做嘲笑他人之事,并且能够勇敢地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自嘲也是一种修行,嘲天下者先嘲己。

  学会自嘲的时候,便是敢于剖析自己的时候,只有看透自己才能心无杂念,此时人生的境界必然更加广阔。

  ▽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生活中琐事太多,知世故而不世故,善自嘲而不嘲人,才是明智的做法。

  戏谑的“自嘲”是调和自我与外界的手段,是在现实的挤压中与困境的和解,也是直面惨淡人生的生存智慧。

  沉浮于混沌的世界,我们总是要花费心思去处理人情世故。

  点个在看,不如学会自嘲,博人一笑;以退为进,不失为妙。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