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此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此岸》读后感10篇

2017-11-10 21:4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此岸》读后感10篇

  《此岸》是一本由马曳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44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此岸》读后感(一):随便写写

读完《此岸》怅然若失...
这是几乎算是第一本看过的网文很特别的写爱情的小说。以前看过的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小说』——生活里的苟且都能在小说里找到圆满,生活里不能实现的白日梦想都在小说里实现。沉溺在一地鸡毛里难免会想要在小说里找到白月光,一晌贪欢。
可能也和小说的时间跨度和作者的阅历有关。这不是以一个二十岁正当年华的女生无忧无虑的视角来写,是有些现实主义的爱情,两个人分开的原因有很多,相爱并不是一个免死金牌。
私以为,我和女主有一点类似。我不会为了爱情奋不顾身,也不甘心失去所有去追随一个人。(昨晚还跟舍友说到我真是太...不浪漫了...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感觉,我还没到与残酷的现实过招就已经低眉顺眼了)
喜欢法兰克啊……唯一的慰藉。但最后这个开放结局难保他们将来不会离婚……
一个不涉世事的二十岁开头的小姑娘...一点看法。

  《此岸》读后感(二):不急不慌,恰到好处

听说,《此岸》在“奴隶社会”连载的时候特别红,现在成书姗姗而来,纸本看完之后,我觉得红是有道理的,凿凿实实的一本小说,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但成书之后,又缺了每周一读抓心挠肝的感觉,象金庸在明报上写武侠连载似的。当然,我没在明报上看过金庸连载,我没那么老。
我猜作者的岁数也不小了,不然不会给肖迪的外号是肖世伯,北京姑娘开玩笑不该叫“肖大爷”么,文雅点叫肖的爷——就是章子怡叫黎明那一回“梅的爷”。不过,真要大爷大妈的叫起来,又失去了互联网时代的情味,无论王朔的北京,还是冯唐的北京,都透着那么一股子故意拿大的京痞味,牙碜扫兴;好长时间不爱看小说,无论言情还是商战,就是不喜欢呼天抢地的淘宝爆款口气,《此岸》是难得一遇的克制又有笑点的,400多页,三天撸完,气脉通顺,心有余“念”,最爱作者讲故事的语气,理性、坦率、克制,又逗乐,不是郭德纲那“婶儿”,是白全福。
“虽然咱不是那种纤纤弱质的女子,也不能留下这种‘在晚锻炼的人群里第一次对人表白’的人生污点不是”——当然,把这句摘出来不会逗笑,上下文通读就好玩了。
法学院高材生的故事,我读过的上一篇小说是《喜宝》,读过很多遍,新秀丽这个牌子就是从《喜宝》里知道的,甚至一看到新秀丽就想到喜宝,这本书,我看作是《喜宝》的4.0版,距离《喜宝》出版30多年过去了,第三世界经济崛起,平民百姓的女儿去海外名校读书,拮据是拮据,倒不必再找韩国泰那样的人软救济,遇到富二代不必急于相嫁,更不必受累嫁他爹,富二代法兰克也是读书好人品好能征能战,妹妹Jane,也不是勖聪憩那样安心作太太,生活枯燥的不堪一击,或者空虚寂寞的象勖聪慧,时代进步了,苹果要出7了。
王微就是不着急,猫在图书馆苦读,周末和学友(不是张学友)打牌、喝一种特别麻烦的咖啡,据说香死了,不着急也是一种美德,到底什么吸引了法兰克不抛弃不放弃呢,没见女主长腿大胸,也未必风情万种,我想她的可爱之处就是象《傲慢与偏见》里的大闺女伊丽莎白一样,“不着急”,对大富翁达西都不着急!多少女子对达西见猎心喜恨不得分分钟吃干抹净,而伊丽莎白木有,甚至拒绝了达西的求婚,(心里倒不是不后悔的)。我想,其实男人还是吃这套的,“不着急”吸引了陈正浩和法兰克。
吃这一套的,达西之后还有范柳原,“你知道么,你的特长是不着急。” 流苏抬头笑道:“什么?我不懂。” 柳原道: “有的人善于说话,有的人善于笑,有的人善于管家,你是善于‘不着急’的。” 王微无论在情场,还是后来的“亚洲资本市场”,都是不急不慌、按下心潮、随遇而安的,白刃相见的时候甚至有点小紧张,紧张是紧张,“吃相”却有分寸,绝不难看,有这些细节,王微的故事才有滋味。 “各方老大们热情地迎上前去打招呼,我们这些小兵只能面带微笑地看着,假装自己是礼仪小姐”。 然后,K女王的戏特别好看,比多少电视剧都好看……
再说回王微,除了“吃相好看”,关键时刻,王微勇于挺身而出“点菜”,无论是广场舞中的:“我喜欢你”,还是浅水湾 “那,你要和我在一起吗?” 胸脯一挺,表白的是女主,有这把真性情,女主才立得住,无论哪个男主,只有红着脸说“我也”的份…… “肖世伯这个文艺男中年喜欢说我们这一代的爱情,既不单纯,也不勇敢。” 怎么不勇敢?不急不慌,勇得恰到好处。
对于书中的男仔,有人得偿所愿,有人失意终身,在我看来最可怜的是华少,跟陈正浩明明是“真爱”,却娶了Barbara……

  《此岸》读后感(三):你就要变心像时光难倒回

快一年前,有人推荐我读读刚出版不久的《此岸》,还说“您老人家将来可以向萧世伯方向发展”,当时我没太在意。几天前,在另一位朋友推荐了《谪仙记》之后顺藤摸瓜买了《此岸》,这才后知后觉地想起来。

我觉得马曳对我们理科生可能有着刻板印象,主要的表现就是她笔下的李博士和萧世伯迎合了世俗语境中对理科生的想象:扣扣索索的北美猥琐男和闲云野鹤的中年胖大叔,一部分人精神物质双贫瘠,另一部分人彻底相反。事实上,这也是自从《围城》以来人们潜意识中知识分子朋友的一般面目,前者近乎褚慎明,后者近乎董斜川。其实,还有不少人精神丰厚而物质贫瘠,不像萧世伯那样滋地生活于高雅情调之中,但也不像李博士。当然也有人物质丰厚而精神贫瘠,但这样的人一般不会去搞学术。不过,《围城》里还有李梅亭、高松年和汪处厚,而《此岸》大概还没有写到法兰克们中年黑化后的年代。

说到《围城》,它的影子总在《此岸》中若隐若现。小说中借王微的心理描写的种种人情观感和文字游戏,颇有当年默存先生的语言特点。《此岸》中直接引述《围城》的地方至少有两处,一是第 24 章王微短暂地回到上海时,感受到“这社会毕竟跟方鸿渐苏文纨从欧洲回来的时候不同了,没有人会请我们去讲梅毒和西方文明”,二是第 40 章 Amy 提到如果李博士留在美国,“从此就会像《围城》里的方鸿渐一样做个平淡乏味的好丈夫”,由此不禁令人推想马曳心中也有与《围城》比较的潜意识。但《此岸》不如《围城》那么清高,商标、酒馆、奢侈品随文都是,消费主义在背后暗流涌动,而《围城》充其量只写了馒头夹风肉这种本位文化三明治和苏文纨那顶希腊狩猎女神的草帽。

倒不是说《此岸》不如《围城》清高就不好,想必这也是作者所处境遇不同之故。如果让萧世伯来写这一段故事,我估计一定就能写成《围城》那种风格,因为他和默存先生一样有着尖刻的毒舌、悲悯的情怀和读书的志趣,或许有点不同的是萧世伯身边二十出头身材火辣的partner。但如果是那样的话,陈正浩和法兰克的形象就不会这么丰厚,就会被他解构成一个个碎片,再难以拼接成完整的人。这其实就是《围城》的问题:作者太聪明,以至于显得每个人物都很笨。《此岸》是女性视角,正好提供了一个感情充沛的观察位,让我们跟着体察人心深处的复杂性。

所以我们学习理科的人,年轻的时候智力水平高过荷尔蒙的时候,往往会喜欢《围城》的一针见血,觉得通过解构和分析总可以解决一切人和事,或者至少理解他们。但人就是这么复杂,不是靠一两句话就能够一锤定音,你可以花上一百年认识他们,到头来只需要一秒钟就让你重新惊讶。总会有某些节点,总会有某些人,在你的身边来了又去,或者去了又来,提醒着你那一套安如泰山的逻辑思维不怎么好使。当然你可以选择冰封不解,但也可以选择消融迎春。

本来想说变心的,结果说了这么多比较《围城》和《此岸》的话。不过转念一想,其实这也是一种变心,我可能还记得《围城》中每一个段子,却不再喜欢它了,居然开始读起《此岸》这种文字来了,这不就是一种变心吗?这么看起来,我正在远离成为萧世伯这个方向,但却已经不知道去往何处诉与何人了。

  《此岸》读后感(四):一入此岸深似海

咋办 还没开始说 我好像就被定义为少女心了
我骄傲我是少女心 敢问一句你们谁不曾少女心过呢?
说正事,小说看完了,但是情绪还在里面,不说几句着实痒痒;
观点:不喜欢陈正浩 我觉得在他高中到大学的时候都不努力争取 在我看来那时候已经是逃避
换句话就是我不喜欢他那种爱情的方式 在爱情开始的时候就有一种女方主动示意的趋势 但是没办法 陷在爱情里的王薇没有这个意识 好在她也理智 当然 我没有说陈正浩不爱王薇 但我想说不够爱 他的爱偏自私去努力也不去争取 总想让王薇走向他 而不是抱定一生守护着 没有为女方做任何改变 只是不说谎的人而已 各位 你们可以好好看看书里的不说谎 好吗?
我还有话没说完 我这会儿忙 等忙完我要再说法兰克

  《此岸》读后感(五):我倒觉得适合平淡务实的人看

想要打鸡血的、找到动力奋力拼搏的、成长励志故事或者鸡汤的读者,这本书不看也罢。娓娓道来的语调,在我看来更适合一个人安下心来慢慢看。随着王微的生活轨迹一路走来,真是有一种机智版的我重活了一遍的感觉。
王微是个成功人士吗?从世俗角度来看必然是的,我也如此认为。但是她却并无矫揉造作,以加班有车接送、入住高档公寓和酒店、一周空中飞三五次的生活为常态,同时也不认为连熬两个通宵、开十几个小时的会议很奇怪。一直以来都是按部就班的生活,很多事情都要权衡再三,这种谨慎几乎贯穿于整部小说。作为读者,虽然在某些时间节点我做出的选择也许与她不同,我却完全能理解她的想法。她和市面上很多智商或者情商有缺陷的小说主人公一点也不一样。【是的,我认为那些在小说里做出明知是错误决定,却用“冲动”作为借口的男女完全是智商或者情商上有缺陷。】
简单来说,我现在对于问题的思考更偏于理性化,很难去相信那些跌宕起伏爱情故事,心路蜿蜒曲折的历程。那些误会啊、爆发啊,太戏剧化,而生活上的琐事,日常的边边角角,被裹挟在生活的洪流中按部就班去学习工作……诸如此类,才常让我在人生中找到汲取能量的闪光点,进而努力过好平凡的生活。
连载也是从公众号奴隶社会上看起的。因为觉得在公众号上发文的人都是大牛,对书也很有期待。事实证明也没有让我失望

  《此岸》读后感(六):职业女性,是什么削薄了你的爱情?

《此岸》书评
职业女性,是什么削薄了你的爱情?
还记得《杜拉拉升职记》吗?看了下出版年份,是2007年,到如今正好十年了。那些年我们梦想着成为白领,靠自己努力在外企打拼出一片天地,享受物质生活带来的点滴,毫不怀疑自己能够同样找到真爱,那位能力出众而卓越的人。
读完《此岸》,恍然醒悟,一个时代已经过去。那个时代信奉努力必定能嬴,倡导女性勇敢追爱,不顾一切。时间之细碎如尘,渐渐落满那些过往的矛盾车辙,缓慢改变了我们思考的维度,这个时代的女性,敢于说我拒绝为爱付出,敢于说其实我没有那么优秀,敢于说我就是变心了。
王微,平淡的名字,没有风花雪月,也没有自带主角光环,写实到几乎搜索一遍同学录,立刻就能约出来吃饭的程度。小说通篇以第一人称角度叙述,我却仍旧觉得捉摸不透。她的心思如同薛定谔的猫,只有看到的一刹那才有应有意义,她既不袒露通常意义上的女性纷繁情绪,也从不试图占据道德制高点为自己辩护。光风霁月中似乎没有痛苦,然而你渐渐懂得她的辛苦
让我颇为愕然的是王微的职业发展之路,和杜拉拉非常不同的是,虽然没有否认自我奋斗的意义,但是关键时刻,都是大写的两个字:”偶然!”初中到高中,在大人的担心中考入重点;考大学也是偶然;对多少人来说最具有奋斗目标且为之筹备努力的出国,是她偶然陪朋友一起考试通过的。工作则处处描述如何在经济危机之前侥幸获得机会。而去香港的机会,则是老板的偶然莫名垂青。
都是被推到选择的路口,完全看不到之所以要这么去做的意愿和决心。王微不可谓不优秀,然而在这种优秀之中,我看不到她的自我,只能看到她顺应趋势,一次次做出选择。世界似乎是自我无法改变的,优秀只是用来遵从某种秩序的,在努力和运气之间,努力诚然重要,决定性因素却是偶然的。
这,难道就是我们这个时代女性认识的犀利之处?
我无法反驳。
爱情,人类永恒的主题,女性重要的课题。
王微喜欢上陈志浩的时候,是大学时代。校园爱情总是有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纯真,那个时候喜欢就是喜欢,没有利益,不必考虑为对方取舍。她不是不念旧,在漫长的岁月里,在遥远的距离间,心心念念,唯有这一个人而已。看到她为了他打游戏,真的好触动。恋人之间就是这么不可思议吧,做着好多对对方有意义的事情,哪怕人们通常认为这是毫无意义的。然而,面临选择,她拒绝牺牲。她不想牺牲自己的未来,更不愿对方为自己牺牲。
仿若利刃削去了牺牲之厚重,王微的爱情薄了一层,薄因而脆,脆而易折,分手就在一瞬间。
王微爱上了法兰克,在留学与工作的日日相对中。比起和陈志浩的纯真,这一次貌似多了生活的琐碎,然而,再一次面临同样的选择。法兰克去香港,她再一次选择了拒绝牺牲,这一次拒绝里面,还包含这既然上一次没有做,这一次也没有做的道理。法兰克似乎无辜,然而无可奈何。
利刃削去了变化中的妥协,保留执念,王微的爱情,又薄了一层,在自己打磨的透明痛苦中,法兰克去找了新的女友。
兜兜转转,都相聚于香港。
再次面对陈志浩,旧情复燃的情节总是那么顺畅,然而王微再一次选择了拒绝。因为她明了自己的心,明了自己已经变心。
这一次利刃削去的,是顺水推舟的自我欺骗,清醒而不在意古旧的道德规范,爱情变得如此纯粹。
再次面对法兰克,她终于主动表白,不在意结果如何,只有一片心。
一直在朦胧中,这一刻终于清晰,王微要的良人,王微自己去争取。
利刃削去传统中含蓄美德,爱就表白。没有缓冲空间,不留余地,王微的爱已经薄得易碎。
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
自立的女性,对于男人物质无所求的女性,自知的女性,一点点把爱情削得薄而纯粹,令人心醉。

  《此岸》读后感(七):安渡

前两天看到有人安利这本书,又在“奴隶社会”的公号上找到连载,花了两个晚上看完了。
这本书对我,像治愈系。最近工作很忙,又有各种工作上逃避不开的烦琐,再加上生活诸事,有些招架不住。所以很感谢这本书,因为它的理性,现实,与阳光。
这一本讲一个北京女孩儿,王微,从高中到北大中文系,再到哈佛法学院求学,毕业后先后在纽约律所和投行供职的故事,其间涉及了北京,波士顿,纽约,和香港,还有两段感情。作者笔下是现代职场女性的心态: 学业,事业是重头戏,感情虽然举足轻重,但绝对不是全部。小说以第一人称写来,下笔流畅,理性为主,时而犀利,时而风趣,不YY, 不过份伤情。
关于爱。两段感情,一个是中学同学,大学的男友陈正浩,另一个是法学院同学法兰克。总结一下,作品中涉及的是二十到三十岁这一个年龄段,爱情重要,但当事业与爱情发生冲突,每一次情感的双方都选择了前途,牺牲了爱情。萧世伯说的好,表面上看你们都很伟大,为了不影响对方的前程,忍痛道别,但实际上是一种逃避,因为如果让对方或自己为了这段感情做出牺牲,那么关系中从此就有了负欠。在那么年轻那么骄傲的岁月,这好像不可想像。(萧世伯这样的男闺蜜,永远可以旁观者清,一针见血,又不磨叽,知道王微与法兰克分手,只回了五个字“王微,请节哀。” 这种朋友,若有幸拥有真是人生幸事!)
陈正浩和法兰克这两个人设,各有所长,也各有弱点,都很喜欢。一个高冷些,一个温暖些,而王微最终跟那个更加温暖的人渐行渐近。中间一波三折的情节,符合言情小说的路子,但是总体偏冷,主人公对感情并非全情投入,或多或少都各有保留,这或许是现代人爱情的特奌,现实而冷静,琼瑶式的故事巳经不复存在,不知是幸还是不幸?
因为是职场女性,所以作者写求学工作的种种细节,也是得心应手,常常边看边感慨,太多的人有类似的打拼的过程,一路上认识了很多有趣的人,积累了很多属于自己的人生经历。比如K女王这样的老板鲜有的母性流露,比如李博士和Amy的"求仁得仁”,比如貌似柔弱实则强大的Jane, 都非常鲜活有趣。
渡,是一种永远的修行;而此岸,终于灯火辉煌。

  《此岸》读后感(八):寻找内心的平和

看书时,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管风琴的声音在低音处庄严肃穆,充满了抚慰灵魂的力量,在高音处又极为华丽而摄人心魄,让人只想一己之卑微的所在,仰望永恒之中神的慈悲。也许是因为管风琴,也许是因为拉丁文的歌词,也许是因为在教堂里,有一种奇异的力量如摧枯拉朽般带来内心奇异的平静和不明所以的喜悦之情。我在这音乐里心醉神迷,直到三四首赞美诗之后才缓过神来。让我想起有次和同学一起去教堂,其间也有大家合唱赞美诗,偌大的空间里,大家的合唱声回荡其中,纵使不解唱的是什么,但那种此时与外界隔离,内心一片平静的感觉真得很好,彼处再多繁杂都有此处无关!除了佛堂里笃笃的木鱼声,山谷里飞泻而下的瀑布声,教堂里大家虔诚的合唱声,都可以给人带来心境的平和感。

  《此岸》读后感(九):Leap of Faith

我觉得这个书名的翻译真的太到位了。
记得还是我几周前,正在百无聊赖的一边在脑中过一次公务出访的小电影一边刷着朋友圈的时候,看到了珏师妹说到这本书,@了我一下,还真有点好奇。因为珏师妹一般是除了那种大部头的学术之外就看些很通俗的韩剧的典型学霸——所以,此书必有惊奇之处吧。
但是买书这事儿我一直耽搁了,因为忙起来的时候真的是狗一样的忙……所以……
闲话少说,反正书到三天我就看完了,一边看的时候一边在心中不断的说:“卧槽,这不就是我的生活的翻版么”一边在心中哭得稀里哗啦的。
好吧,其实我的经历也挺奇葩的:莫名其妙来的一次去美国上学的机会,回到帝都之后阴差阳错去投行混了一个多月,然后加入了朋友的创业团队,经历各种狗血事情之后慨然回到校园,忽然发现自己很羡慕平淡的生活,于是…选择了平淡却发现又是一片江湖,于是就干脆在这江湖里沉浮咯。
其实呢,这本小说,大概也是说的这些事情。
关于留学:
写给曾经留过、在留、和即将准备留的盆友。
在我自己没有那段经历之前,很难想象出一个人在海外时候的内心是多么的孤独沉闷和那种强烈的需要找个人在一起的那种愿望。其实本质还是寂寞了,挺脆弱的一种心理状态。这个状态在我刚刚开始在帝都的大学生涯时候也是一样一样的。不过那会儿周围好歹是熟悉的环境,交不完的新朋友。
扯远了,其实我想表达的是,留学生真的能融入一个native speaker的社会里么?倒不是不可能,但是真的很困难,毕竟,人总是想要和自己类似的人一起玩。
关于投行:
描述的真纯洁善良啊,可惜了那一肚子坏水的投行人…感觉杜拉拉里面描述的都是很傻白甜的投行人…还好我在投行混的时候帝都的天上人间还开着,让那帮奇奇怪怪的大叔们好歹有个发泄的地方。
总之,在办公室里看到一个四十好几的大叔一脸严肃的盯着一个40公分高的马里奥玩偶还是挺囧的。
关于爱情、婚姻、人生的选择:
你信什么?
你想要什么?
绝大多数的人,这两个问题,是考虑不清楚的,于是只有用“钱”来做一个衡量标准。
量化到普遍均制化的状态下,人生也许真的没啥意义。
所以我觉得阿肆的《我愚蠢的理想主义》这张专辑其实唱出了一个时代的大龄青年们的心声:心里有个人,现实中有个人,还有各种各样的压力,peer presure,两面三刀的“闺密”和朋友。
总之,人要是能单纯下来,真的是件挺不错的事情。——女主能在最后想清楚,也是件不容易的事。
只是,只是,最后奉劝各位大龄男女青年一句:现实中真的没有那么多Frank。
仅此而已。

  《此岸》读后感(十):此岸彼岸,有你的地方方可上岸

       全文讲述女主角王薇的出国生活,以时间经历为横轴,爱情友情为竖轴,工作学习为纵轴,绘成了一幅立体向上积极美好的画面,真实而不失华丽,平淡而不失优雅,剧情紧凑,环环相扣,值得一读。
都说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的,运气可能占点成分,但多数还是努力,所以说偶然有时候也是必然的。陪大学同学报的课程,结果自己却考上了哈佛大学法学院,这就意味着读本的时候已经和男友异地相恋,毕业之后还要异国相恋。谁也没有迁就谁,谁也没有比谁更爱谁,唯一的结果就是分手。
身在异国,周围的同学不再是五湖四海的中国人,而是来自各个国家的国际友人,这就让有着亚洲面孔的人群异常亲近。一边努力不松懈的学习着,一边和法兰克、MIKE、林染等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尤其是法兰克,在她最需要帮助的时候雪中送炭,在她孤独无依的时候不离不弃,在她迷茫彷徨的时候给予肯定。就这样,她们相爱了。
但是好景不长,金融危机使得经济下滑,法兰克决定去往亚洲发展。又一次面临选择,她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她选择去亚洲,那么当初放弃前男友是显得多么愚蠢,如果她选择不去,分手,在所难免。她把烦恼告诉了公司里面她的“师傅”,最终做出了决定,就是分手。
很巧的是,一年之后,她又被公司派往了亚洲,这次她终于认清了,不管是此岸,还是彼岸,不管他们是在一个地方,还是分属不同的国家,她爱他,她愿意为了他上岸,不管此岸彼岸。
工作方面,她从一个法学院毕业的普通学生,幸运的一步一步“被安排”,接受所谓的安排,尽职尽责做好分内的事,得到了她的师傅“K女王”的肯定,从此平步青云,成为投行的副总裁。
当然整个故事里面还有一个我不得不说的人,一个我最欣赏的人,年近30才准备出国留学,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按照自己的模式自由的生活,对很多事情不做太高的期望,简单的要求就是最大的满足,思想超脱,活的潇洒,充当女主亦师亦友的男闺蜜萧世伯。如果人生可以如此洒脱,一生无悔矣。
有时候人生就是如此的反复无常,越是艰难,在人生的重要关头就越是要你做出重要的选择,不要逃避,也许问题还是那个问题,但是换了个人,换了个环境,有可能答案就不那么重要了。此岸彼岸,有你的地方便可上岸,这就是最好的结果,好书,推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此岸》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