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心碎港湾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心碎港湾读后感10篇

2017-11-10 22:05:0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心碎港湾读后感10篇

  《心碎港湾》是一本由(爱尔兰)塔娜·法兰奇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480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013-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心碎港湾》读后感(一):一如既往的法兰奇风格,还好.

之前的两本译者是穆卓芸,应该是女性吧,与原著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更贴合,我猜这本的译者是年轻男性,使用了很多时下的流行语以拉近与年轻读者的距离,我是不太习惯.还好没失原意,所以有读过神秘化身和带我回去两本的经验,还是可以找到法兰奇的风格,台词般的带入感,写身边熟悉事物的亲切感.还好还好.
关于情节,不想剧透.剧透的意义也不大,照例是身边人身边案,故事本身并不复杂,触动人心的是细节和对生活的感触.
这次涉及到的是有精神病患者的家庭,家里有人不正常,所有人都不得不把自己变成不正常,这样才能维持相对正常的稳定的共处关系.个中太多无奈沉重,爱与责任,以及更多现实问题.不敢深想.但还好你也可以不作深想,无需追究.可以把它看成一部轻松的作品,因为故事中的每个人物都像我们身边的人,他们对生活的认知与感触很容易引起我们的共鸣.因为他们都是小人物,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有血有肉真实可信.所以可以很轻松的读,就像在酒吧在公共场所听别人讲一个他有点儿背的故事,当时也可能感同身受,过去后该干嘛干嘛.只是一个别人的故事.
 法兰奇的作品就是这样.不是故事会那种.你可能很快忘记剧情,而剧情本身也不那么重要.取胜的是台词与细节,很生活,很真实.所以她的书不会看完就过再也拾不起来,你可以随时随手从任何地方重新读一段.可信赖的作者.

  《心碎港湾》读后感(二):心碎港湾

读完《心碎港湾》是两个多月以前的事了,现在回想,根本想不起来简介中警探肯尼迪不愿回首的往事是什么了。印象深刻的,是帕特与珍妮生活轨迹的改变,一个令人称羡的家庭骤然倒在血泊之中,外界的惋惜和不解都只停留在表面,那种积压于内心的无以言表的崩溃,才是最大的痛苦
书中说:“破产会让人堕入超乎想象的凄惨境地,诚实守法的好公民会因此滑落到崩溃的边缘,距种种犯罪手段近在咫尺。一辈子和和气气、安安静静的人,也会在极端恐惧的压迫下亮出尖牙利爪。”在很多时候,我对其他人的痛苦都缺少同理心,有时会想因为一时境遇而滑向深渊的人大概都是自己软弱,也会想那些面临困境却非要维持表面平和的人说到底只不过是虚荣作祟。但这种想法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些转变,特别是最近在读另一本书时,经常会想,每个人的承受能力本来就有所不同,后天的因素可能更为重要,但先天就软弱的人也并非没有,如果把我置于同样的境地,结局也未必更好,或许会比谁都虚荣,不愿意承认自己陷入困境,不想承受外界或深表同情幸灾乐祸的眼光,以为再撑一撑就能度过难关,直到发现局势不可逆转
很多情节已经记不起来了,但还记得书中描述的那种神经紧张和疑神疑鬼,气氛渲染非常精彩。

  《心碎港湾》读后感(三):悲剧,人,与韧

《心碎港湾》是塔娜 法兰奇最新的作品。法兰奇是我特别喜欢的爱尔兰女作家,也是我特意收集有在国内出版的全部作品的两位作家之一(另一位是龙应台)。我对她的喜爱可能仅次于加西亚 马尔克斯。
她的4部作品均是悬疑类,以爱尔兰都柏林为大背景。爱与恨,过去与现在,谋杀与探案,这就是她小说里反复出现的东西。以凶杀案为起始,以浓浓的忧伤为止。
她笔下的爱尔兰有一种夕阳色的颓丧感。(该评价源于沙利文)
《心碎港湾》以一桩发生在心碎港湾凶杀案为起始,帕特与妻子珍妮被发现躺倒在自己厨房的血泊中,两个孩子在卧室窒息身亡。肯尼迪警探和新晋探员里奇调查此案,却发现案件里隐者重重迷雾,最终求得真相,原来是因为这一家的父母都是精神病患者,饱受折磨的珍妮无法再忍受下去而残杀全家。与法兰奇以往的作品一致,小说中不断穿插主角过往的经历,穿插他那精神病的母亲妹妹,穿插他的悲伤,他的坚持,他为了守护正义而违反了自己20年警探生活的原则——做假证,以及他最终的放弃解脱
我个人并不是太喜欢这部作品,接近500页的作品我看到200多页就想放弃了,而不是像法兰奇上部作品《带我回去》那样反复阅读依然尽兴。可能的原因是《心碎港湾》出现的主要是中产阶级,而主角肯尼迪警探也缺乏了《带我回去》主角卧底弗朗克那样的硬汉本色,始终给我一种“柔”的感觉。而中产阶级、精神病这样的情节也难以产生共鸣和悲剧感。
倒是肯尼迪和里奇间的故事还不错。资深警探肯尼迪带着新晋警探里奇,本以为只是老带新,但是里奇格外好的表现让肯尼迪自认为找到了一个日后的好搭档。然而随着案件的深入调查,两人之间出现了分歧,里奇不相信肯尼迪的判断。他早就发现了凶手是珍妮的证据,但是不愿意让饱受痛苦的珍妮被捕,所以私藏了证据,却没有想到这把他和他的搭档推向了无尽的深渊。最终搭档做不成了,他也从警探退回到了巡逻队,也许一辈子只能与街头贩卖毒品的小混混打交道。
“至少这个星期我们是搭档,那句意味着,有难同当。”
“真感人,但我没有什么操蛋的‘难’。至少在你自作聪明对证据动手脚之前没有。”
这段关系就是一个悲剧,就好像肯尼迪在最后说出那句“我们配合得很不错,本会是很好的搭档”里隐藏的排山倒海般的忧伤。人生有时候就有着这样的悲剧,你以为一切无比美好,就好像肯尼迪和里奇对他们搭档生涯的展望,然而悲剧就这样发生了,直挺挺地发生了,你连阻止都来不及,命运的巨浪就把你击倒、碾碎。
这也就是命运,带着浓浓悲伤的命运。就好像我最近意识到“朋友”一词没有我所想象中那样重要、之间的关系也没有那样亲密后,绕着操场走了7、8圈也无法排解的忧伤。
但是生活还要继续。命运充满悲剧,但其实放长来说,生活是美好的,只是有一点点遗憾而已。肯尼迪最后辞去了警探的职位,迎来了新的生活。人的韧性,就像海明威说的,你可以被击倒,但是不能被打败。
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Every day is a brand new day.
5.19.2014,于珞珈山

  《心碎港湾》读后感(四):人生这条路,谁能看的穿

给四分吧,尽管不敌《带我回去》,剧情平淡了很多,但偶尔也有震撼之处。法兰奇似乎也一直在探讨“过去”对于人的影响,或者说,她愿意去窥探人心中难以启齿的痛和丑恶。这太和我的胃口的,为此,我还准备去看看考古学。
“少了它,我也就不是现在的我”,在厚重的书页最后,她让我看到了“过去“的意义——我们从过去而来!很多人都一味的强调注重现在什么的,“当下”是个很酷的词,但我却一在的的想要去说明过去的生活对我们目前状况的影响。
法兰奇的叙述很平淡,有很多描写可谓是烂大街的那种,没有新奇之处,但它总体的氛围是好的,当一件谋杀案出现后,人们才指望侦探们依靠蛛丝马迹将过去复原,却不知,如果我们能够聪明点,也许一切都不会发生。我们能不能生活的幸福美好,是我们过去的每一瞬间决定的,这与未来无关。
但当一切都发生后,尤其是不好的如期而至时,坦然面对是最明智的选择。
人生道理那么多,可谁又能真的断言某一句就是唯一真理,或者某一种方式就是最恰当的活着的状态?我们在不断的行走,但看不清楚的是,现在抬起的脚,会对二十年后的自己有多大影响。
此外,我想这个故事应该不会发生在陶瓷国,因为我们有存钱的传统啊,不至于一失业就神经紧张衰弱,最终狠心杀死自己的子女和丈夫。最后一点,还是陶瓷国好啊,毕竟只要你想找工作,在08年金融危机后的这几年,还是有大把的工作机会的(只能说爱尔兰抵抗危机的能力有点差啊)

  《心碎港湾》读后感(五):仅摘录

1、女人不会自毁面容,更不会穿着睡衣自杀。她们会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涂上睫毛膏,选择她们认为安详平和、毫无痛苦、能让她们在一片宁静中告别人世的死法(但她们的想法通常都是错的)。

2、同情心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它能让你飘飘然,自以为多伟大,但对于你所同情的对象,屁用都没有。从你开始为她们的不幸遭遇而伤感动情的那一刻起,你就完蛋了,就被软弱侵蚀了。

3、死在“认真”二字上的人,必死与其他任何原因的人都要多。

4、金钱,这东西比爱情杀的人更多。

5、野蛮到了极限,便诉诸谋杀。

6、失业会毁掉一个人的脑子。

7、沉默。那层坚固无比的外壳简直触手可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心碎港湾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