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爱》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爱》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1-12 22:14:2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爱》读后感精选10篇

  《爱》是一本由(英)安吉拉·卡特著作,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16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读后感(一):看得头昏脑胀

这个作者我完全不熟,在图书馆看到,很薄的一本小书,还是精装的,想着随便看看就借走了,花了一下午的时间看完,来说说感受。
大致就是一对兄弟跟一个疯女孩之间的三角恋,哥哥跟女主结婚后搞婚外恋,女主自杀,弟弟打抱不平,兄弟决裂的故事。反正我是没看出来多少爱的成分,中间夹杂着一些完全看不懂和大量似懂非懂句子,看的人昏昏欲睡(总之我是这样),只觉得它充斥着一股晦涩的霉味,阴郁灰暗,带着点自暴自弃绝望感跟噩梦似的逼仄感压抑感。
不过还是有点收获的。比如知道了作者博览群书,引用了很多文学典故里的人物(那些人物里面就知道个奥菲利亚…),还有跟疯子在一起待久了关系亲密的话也会被“传染”,这种病叫二联性精神病,还有什么蟾蜍之类的,等等

  《爱》读后感(二):我们是这儿的过客


安吉拉•卡特,我对她的印象还停留在那本封面图画漂亮,内容生猛的精怪故事集。结果在代译序中看到作者说《爱》的想法来自《阿道尔夫》,自己被写一个现代通俗版的《阿道尔夫》的想法迷住了。这个序好坑人,事实是怪我自己看漏了一句。看到阿道尔夫我就已经很激动了,同时也非常迷惑,卡特会写那样一个故事吗?我看漏掉的那句话是“大概没有人能找到两者的相似之处。”
《阿道尔夫》贡斯当,1816年出版。这是一部相当经典爱情小说,不过贡斯当主要是个政治学家,近代自由主义的奠基人之一。
——————————————————————————————
这本书写于1969年,李二十多岁,李的弟弟巴兹比他小个两三岁吧,是他们的母亲在李的父亲去世后不得不出卖身体过活时,跟一个美国大兵生的孩子。推算一下时间,美国大兵是1942年到英国,1944年6月6日(盟军登陆日)离开。所以李很可能跟卡特本人是同年出生的,卡特是1940年。所以几个主要人物几乎都是跟卡特同岁的。
关于美国兵的部分,因为当时英国自己的男人要么死要么出去打仗,美国男人来了正好,1945年英国的离婚申请数量是1939年的5倍,而且2/3是由男方提出。根据《星期日泰晤士报》的一项统计,1939-1945年出生的530万婴儿中,1/3是私生子,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美国大兵留下来的。李和巴兹的母亲很快就疯了,她站在高速路中间高喊自己是“巴比伦的娼妓”。然后他们归给信奉共产主义的姨妈养活,姨妈后来也因为癌症死掉了。
李一开始并不叫李,他叫迈克尔,一个常见传统的有宗教意味的名字;过继给姨妈之后,作为一个共产主义信奉者,根据列夫•托洛茨基(俄国与国际历史上最重要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之一)给了他新的名字利昂,而他自己选择的名字李,源于周六早场影院西部片。
巴兹的名字更简单一点,是他四岁的时候选了卡通片里面的一个。
所以李作为一个真正的英国人整个人格要显得要更复杂一些。李上小学时的校训是必须也应当做正确的事。Do right because it is right。康德道义论的基本观点。应该是出生在普通的教会家庭,后来被共产姨妈养着,然后彻底变成孤儿为了生存跟弟弟扮足恶棍,不过也顺利念完文法学校念大学再之后当老师
而巴兹常自称是个阿帕切(北美西南部印第安人),美国兵跟英国妓女的儿子的身份似乎让他坚定不移地拒绝学习任何有用的东西。
李在结婚之前觉得非常自由,而这自由是不同环境古怪组合后的结果。
李跟妻子安娜贝尔的相遇也充满很多偶然,安娜贝尔出生长大在中产家庭,独女,在遇到李之前两个月试图自杀过一次。四十年代美国人带来的性解放以及六十年代的摇摆伦敦似乎并没有对她带来更多的变化,或许正因为如此,她才感到不能适应,除了自己直觉之外,对外界似乎根本不感兴趣。
关于这三个人的关系
李和巴兹,虽然很不相同但是他们互相依存,在安娜贝尔出现之前,他们的关系还算是比较简单。
李和安娜贝尔,李对她的感情要复杂地多,因为自己复杂,被训练出来的笑容和文法学校的口音在安娜贝尔似乎穿透过去的眼神中丧失了其合法性,感觉到似乎被看穿感觉到对方跟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量与自己相当时忍不住陷了进去,再之后凭借清教徒的教义要对她负责任,在结婚登记时脑子里盘旋地却是姨妈作为无产阶级怎么看待他居然跟资产阶级结合这件事,以及无时不刻谨记的学校的校训“必须也应当做正确的事。”
李对于安娜贝尔则简单地多,李是她的一件物品,一件确认自己是否存在的东西。
巴兹和安娜贝尔,两个同为李的照顾对象,相似又敌对。
当然,这部小说并没有真的像阿道尔夫一样把人物压缩到那么少,人物还有李的第一任情人即李哲学老师的妻子;李的第二任情人即他本人教课的五年级的学生;李的心理医生一个染着头发的高大女人
李想“我们是这儿的过客。”作者自己却说,他们是社会流动性与性放纵时代纯洁而完美的产物。
1987年的后记中,卡特觉得自己的想法变得很多,她使用了她认为最好的讨论小说的方式那就是再写一点。再写的一点让这个小说变得稍微好看了一些。
“《爱》中的人物正紧张地徘徊在中年,他们以为世界会先结束,从未想到中年会真的到来。”
(民间生活有一种让人钦佩的连续性。)所以李的第二任妻子跟他第一任情人的丈夫服务于同一机构,然而妻子跟情人的丈夫讨论过之后决定不搞婚外情,然而,可怕的是情人的儿子跟他的女儿却搞到一起去了。。。李第一任情人和第二任妻子以及第二任情人都认识了并走到了一起,因为女权。。。
李的第一任情人终于发现自己其实是个同性恋;李的弟弟最终等到了朋克的到来,并且赚了一笔;李自己,嗯,标准的中产,奶爸,为了儿子女儿们什么都能做。
不再一一重复了,虽然后记笔墨不多,只有不到十页依次介绍了后来这些人的境遇,但是却涉及在这将近二十年里所有的思潮和社会变化。
在如此飘摇的社会中,如何确定自身的存在,这真是个问题。
——————————————————————————————
历史太弱,没办法深挖啦,虽然这本似乎被诟病翻译太差,不过语言对故事走向和整个架构影响并不会那么大,这本算是卡特中规中矩的一篇。尽管叫做《爱》,似乎也在讨论爱,但是,或许是因为中规中矩,反而一不小心涵盖住了那个年代英国青年人的精神状态。也或者正好二十九岁的卡特只不过是根据同龄人的真实状态变形后再现。一本本来想要讨论“想要唤醒那垂死的感情,仅仅凭着一种出于责任感的决心,又能起多大作用呢?”问题的爱情故事,却不小心成了时代记录。

  《爱》读后感(三):一切传奇的爱终归平淡

我完全相信这本书主人公的名字来自Carter最爱的作家Edgar Allan Poe的诗作Annabel Lee,尽管那首诗吟咏的,是呼啸的蓝紫色大海之滨的神秘国度中,一首自孩童时期便开始谱写的纯粹圣洁的爱情悲歌,而本书向我们展示的是波西米亚外省?一个混乱纠缠而压抑隐痛的奇异三角恋传说。 我是在六月一个微凉而大雨如注的阴郁午后,在书桌灯光下阅读这个并不著名的故事。纵然Carter本人也觉得此书“相对墨守成规”“风格上华丽的拘泥”,并非她得意之作,然而在读了Carter五本书后,我却觉得内心此时第一次有了隐秘的悸动甚至颤栗,恰似斑斓的华美蝴蝶悄然振动双翼,也正如胸口前的那只小狐狸,无声无息地蚀着我的心。仅读了薄薄几页,我便得知这本六万字的精致小书,可能用那奇异的悲哀和甜美的忧伤,给我烙下永志不忘的印记。 如许多读者所说,本书的翻译水准着实一般,然而当我们将全部心神凝聚在Carter舞动的笔尖,让灵魂紧贴着她诡秘繁杂的心绪,那么浮于思想表面的语言则完全够不成任何障碍。全书有着叠加错乱的时间轴,数年时光浸染的情景宛若蒙太奇一帧一帧的在我们面前混杂涌现,似万花筒一般繁复迷人而稍纵即逝。 全书的开篇,便是(如楼上所说)一幅色彩哀艳而意境诡谲的印象派画作:颓圮的十八世纪宅邸北侧是爬满常春藤的哥特式塔楼,在南侧 荒凉公园丛生的枝蔓掩映下,太阳和月亮同时在苍穹的两端散发出凄迷的光辉,刺穿孤身的女孩那流转的灰色眼眸,将刺透骨髓的冰冷恐惧深深植入她本就癫狂躁动的灵魂。女主人公Annabel,公爵游荡在外的叛逆女儿,才华横溢的病态的艺术生,纤瘦优雅的相貌平平的女孩,甫一出场便将她敏感孤寂而混乱压抑的疯狂内心,赤裸裸地暴露在我们眼前。这个奇异的女孩,旁人严重的疯子,常年依赖着爆发的激情和骇人的直觉为生。刚刚迈过成年门槛的她,异常单纯的外表下,我看到的似乎是对爱隐秘的渴念,甚至是遭背叛就去死的决绝与癫狂。然而,在激烈如火的爱之纱下,掩藏的似乎是入骨的带着孤芳自赏的漠然。她可否真心爱过他们中的某一个,抑或两者都有?直到结尾,我仍然找不到答案。她是孤傲且偏执的唯心主义者,戴着骷髅戒指便可自欺欺人地隐身,只留一双敏锐但冷漠的眼睛观察着戏剧化的日常琐事;她坚信身边的万物,包括自己的情人,都只因自己的感触而存在且有意义;她试图用庸常的工作融入俗世,却心怀巫女般洞明的优越感和彻骨的淡漠;她徒劳地企图用一颗鲜红的心形纹身和自己的名字永远地拴住情人,除此之外别无努力。她真的在乎么?或者只是虚荣的仪式?她有过炽热的爱么?直到故事结束,她戴着妖异的崭新妆容,如奥菲利亚般在致命的气息中长眠,我仍然觉得她依旧蒙着一层无解的面纱。Annabel虽是女主人公,却从头至尾是一个遥远而模糊的影子,纵使有大段直刺内心的细腻刻画,却让人无迹可寻,难以捉摸,也许这正是这一形象的神秘动人之处。我不认为她是一个表里不一,极度需要爱的孤独女孩,她也许就是真正的疯子,穷尽世上一切逻辑思维和理性也无法参透。 本书的另一个主人公Lee,就明晰亲切的多。他是时而隐秘时而走上前台的故事讲述者,我们透过他的双眼窥视Annabel和Buzz的癫狂舞蹈。他的确是个魅惑的迷人男孩,有着英俊阴郁的脸孔和善感多变的内心。他的童年---丧失双亲的孤寂,贫穷与压抑,疯狂的政治热情,深藏却坚固的阶级意识,都从某个维度塑造着他理性混杂放纵的奇特性格。他身上最动人的便是一双蔚蓝清澈的眼睛-----由于畏光而常常流泪,这奇异的病症时而让他模糊了自己真实的情感,时而给他提供了自欺欺人的掩饰借口,时而用生理的纵情诱发了心理的真实伤感。一双病态的美丽眼睛,若宝石一般折射出他灵魂的各异切面。他的职业---政治教师,一个闪烁着亘古不变的理性正派与严肃光辉的岗位,道貌岸然的思想教育者,与他混乱纵欲的私人生活和复杂忧郁的内心世界形成戏剧化的惊人反差,却是平添了一丝诡异的暧昧。他是个相对正常的人,尽管清教徒的严谨外表下压抑着阴沉而无畏的灵魂。他用自己最真挚动人的灿烂微笑,吸引着孤独而神经质的Annabel和其他年轻而放纵的美丽女孩,甚至是被婚姻单调生活禁锢的已婚女人。他有些许自律的原则,和带有某种责任心的歉疚,和处理棘手事情的果断积极的态度,却仍然无法阻止自己走向险恶而绝望的深渊。他与Annabel的无休止的含混纠缠,对她带着猎奇心理和怜悯的爱,对女学生填补空白性质的假假真真的爱,共同构成了他炽热荒诞而耀眼的青春。而到了故事最后,他从伤感和堕落中走出,拥有了一个彻底光明,正派,理性,小有所成,却不可避免地平淡疲惫的人生。而他年少时沉浸其中无法自拔的诡秘的爱,自私而纵欲的爱,全部倾注给了年幼的女儿们,恰似奇异的因果轮回,伴随他安稳的余生。 一切传奇终将淡化消解为平淡的年光,一切只属于青春的光芒万丈无所畏惧的,浓郁炽烈而灼人的爱,最终也会随岁月融化成安然恬静,波澜不惊的柔和溪流。

  《爱》读后感(四):夏娃的灵柩

有一天,安娜贝尔在墓园般的公园里看见了日月同辉,当下她魂飞魄散。有一天,当我再也无法理解书中人的大脑,纵然他们细密的心思如多彩的瓢虫在纸页上爬过,我与他们仍隔了一层纸,我终于变成了一个可悲的藏书家。
这确实是一本可爱的小书。我从书店的阴暗角落把它挖出来。护封是一种美艳的绿色,叫人念念不忘,拆开来却是朴素的亚麻,厚薄大小刚刚好。给人一种错觉,仿佛是在英国乡村的壁炉边读这本书,然而内容又这么毒。当然了,就算翻译再怎么恍若隔世,剧情再怎么四平八稳,我也不会忘记这是安吉拉·卡特。
安吉拉·卡特就是这样的:像是一抽屉维多利亚时期的藏品撒了一地,一地宁静而艳丽的死亡。又悄悄添进些丛林的野性。在这里,每个人都不正常。每个人都缺少一个完整的自我。两只美丽的野兽和一个冰冷的夏娃,在各自巨细无遗的存在中不知自己的存在,只有共存时三个人才能共有两个灵魂。也许本来就是这样的,人类本就不曾有灵魂,直到爱把它们粘合起来。爱也可以是疯狂的诱因,明知这是将一只狐狸藏在怀里,李仍然爱上了安娜贝尔,被她蚕食了一颗心,再也察觉不到什么自我。
卡特把疯狂写成了一种理所应当的东西。这是个神话时代的世界,在这里信念就是力量,表征就是本质,胸口光辉四射的纹身最终取代了真正的心。疯狂之美,美如书中那座庭园改造的疯人塔。读者也不禁神游天外,魂魄被引出了一半。在《爱》之中,我们无痛体验了一种非人的绮丽。

  《爱》读后感(五):这是一部理应被改编成电影的小说

love 中所有的人物都乖戾任性,个性超强,极具自我意识。背叛与报复,甚至乱伦,在这里,道德压根没界线,有,也是为了让李,安娜贝尔等肆意践踏的东西。不过,爱的确是爱,纯粹又偏执,李的三次出轨,刺激了安娜贝尔的神经,直到后者找到了“报复”这支毒辣的利刃,而取材的工具正是李的弟弟。她成功了,但那也是她跨向自我毁灭的最后一步,她打开煤气,以一个媚俗的方式结束生命。
李的弟弟,是朋克的先驱者,叛逆,冷血又神经质,对所有人都有一颗渴望谋害的心,唯独李例外,他对李的感情完全是病态的,也许是因为病态的童年,也许是因西非的经历,不过,他爱李,因为爱,他才选择与安娜贝尔苟合,为了刺激李,甚至正如他的心愿那样:死之前,唯一想做的事,就是干李。 兄弟俩都把手触向了原本纯真无辜的安娜,可以说兄弟俩的病态导致了安娜精神和肉体的双重覆灭。
但他也许应该被朋克乐的死忠FANS们推崇,后记中卡特说他组办了朋克乐队,还算成功。
这是一部理应被改编成电影的小说,它充满了剧情上的波折变数,与视觉感官上的刺激.暗黑。
可以说它离经叛道,但这样的社会下,它与现实的极限还相距甚远。所以它只是一朵波德莱尔似的病态玫瑰,无论开得有多绮丽,感官上的冲击却只有哀伤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