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林徽因与梁思成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林徽因与梁思成读后感10篇

2017-11-13 22:42:3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林徽因与梁思成读后感10篇

  《林徽因与梁思成》是一本由[美] 费慰梅著作,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页数:2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林徽因与梁思成》读后感(一):新时代的尘土不能遮蔽

        即使古老些,需要翡翠色甘蔗做拐杖
        来支撑城墙下小果摊,那红鲜的冰糖葫芦
        仍然光耀,串串如同旧珊瑚,还不怕新时代的尘土
         ——林徽因《时间
        我是在看过了《小团圆》以后,突然想看看这本《林徽因与梁思成》的。坦率说,我最初不过是想看看民国两大才女在择偶观上的差异罢了。但感谢作者费蔚梅,只用了几页的叙述就把我从这种低级趣味中揪了出来。我被这一对终生投身于建筑事业的学者所深深迷住了。
        断裂的记忆、往来的信札,令林徽因和梁思成这两个人,以及属于他们的那个时代,便都跃然纸上。我仿佛亲眼看见了他们,亲身参加了他们在北京小院里生动的聚会。林徽因是聚会的主持人、最耀眼的星,她谈论着建筑、文学、艺术、政局,从容又有见地。她浑身上下闪烁着美丽智慧、率真的光芒,照得我睁不开眼睛,却又舍不得哪怕一刻将目光从她身上移开。难怪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人都对她那样的着迷与敬重。
        而梁思成则沉稳安静,坐在小院一隅默默注视着他的爱妻,偶尔开口,原来也句句精妙。他是这个光芒四射的奇女子背后,温柔坚定的臂膀。令我惊讶的是梁思成博大的胸襟——不仅包容着林徽因的骄傲与任性,也包容着林徽因众多的倾慕者,甚至将他们视为挚友、待若至亲。
        在林徽因众多的追求者中,梁思成不是最出众的那个。林徽因为什么选择了梁思成?她说,她会用一生来回答这个问题。二十七年间,无论是随梁思成到人生地不熟的东北,还是在抗战时期冒着枪林弹雨颠沛流离,林徽因一直陪伴梁思成左右,不离不弃。
        在建筑方面,两个人都表现出孩童般的单纯。以内战为分水岭,他们在建筑领域的研究和成就,呈现前后不同的样貌。年轻时在美国留学,他们潜心书海,未来似乎触手可及;学成归国执教,组建营造学社,考察修复古建,他们意气风发,相互支撑行至学术巅峰;每发现一处有价值的古建,两个人都如获至宝一样“几体投地”,兴奋得手舞足蹈。然而内战后到文革时,两人却再也没能有更多建树,眼睁睁看着从小居住的老北京城一寸寸被拆被毁、直至面目全非,他们感到钝刀割肉的疼痛却无力回天。再后来林徽因寻病而终,梁思成脖子上挂着“反动学术权威”的牌子当街示众。
        梁思成过世前写下,“在思想上我觉得整个世界都在飞跃前进,我实在跟不上。奈何!奈何!”这两句简单诚实的话,是这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内心痛苦挣扎的写照。他和林徽因研究了一辈子的古建筑,却阴差阳错地走进了一个“破旧立新”的时代。他们毕生的心血和信念,都随着时代和人心而倾覆了。
        璧人已逝,可这个时代亏欠他们的,又怎么偿还呢?
        几年前,我与梁氏宗亲梁晓燕的外甥成为朋友,后来又有幸见到了梁晓燕女士本人,听她讲天安门、讲自然之友、讲梁从诫先生。梁晓燕是一位为了环境保护、民间组织的发展而积极奔走呼号的实践者,她坚定的眼神、挥舞的手臂、刚毅的气质,似乎与林徽因大相径庭,但又仿佛有某些深邃的东西,一脉相承
        梁从诫先生生平的大多数时间因“寻不到人生意义”而困扰,直到以六十岁高龄创办了“自然之友”,才顿感实现了自己价值。他坚持从事环保事业,直到生命的终结。
        我所知道的梁家的后人们,仍然保持着祖辈的正直和责任感,仍然在他们各自的领域里传承着家族的精神
        任时代飞跃前进,或颠簸跌倒,这家人始终高昂着头颅,他们是这个时代真正的贵族。

  《林徽因与梁思成》读后感(二):读《林徽因与梁思成》后感

听了高晓松的《晓说》忽然对梁思成和林徽因两位大师和他们所处的民国时代有了些兴趣,就买来了这本《林徽因与梁思成》来读。
这本书的作者是林、梁两位的好友,上世纪最著名的汉学家:费慰梅和她的丈夫。这是一本人物传记。
读完我觉得书中记载的林、两位的生活,虽然在他们所处的那个年代,有特别风光的一面:他们在北总布胡同3号的那段日子。但是整体来讲,一生总可谓命运多舛。一生中大部分的时间颠沛流离,尤其是林、梁两位大师在学成回国,在东北大学开创了当时建筑系,后来由于抗战开始,又从东北大学撤到北京,后又转战重庆、昆明、李庄等地,大部分时间里都是贫病交加。经常看到书里写:这是林徽因五个月来第一次离开她的病房云云。
尤其是解放后,梁思成先生给当时的北京市政府提出在城市规划方面的建议,主要归纳起来就是:
- 保护古建筑。能拆能不拆的,就先不拆。实在有违城市发展的再拆。
- 要借鉴华盛顿作为美国的政治中心,而避免了大量发展工业而导致的城市拥堵、污染等问题。结果彭真告诉梁先生:毛主席希望有一天在天安门城楼上看到下面很多的烟囱。
时至今日,我们可以看到,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已经出现了由于在城市规划方面的失败而导致的问题:
- “拆了真古董,又花大代价建一些假古董”这是林徽因说的。
- 作为首都,却过度的工业化。随之而来的城市交通拥堵、污染导致的雾霾息等等。
这里就透露出一个我们每一个人都该思考的问题:我们都是有局限的。知识上、阅历上等等。在这样的时候要学会甘心承认自己不懂,要能够虚心向专家请教。
林徽因在她说生活的那个年代可谓风华绝代。除了出身名门,她父亲林长民曾经做过司法总长之外。她还有出众的美貌。虽然从今天看她的照片,看不出她是怎么样的美女,但是要考虑到时代进步到今天,无论是化妆技术还是摄影技术等,都有了非常大的发展。确实不可以以今天对于美女的评价标准去衡量将近一个世纪以前的人。同时她的身边也有很多热烈的追求者,其中不乏徐志摩、金岳霖等文学、哲学大家。她的情史在一定程度上也为今人所津津乐道。在这本书里都有所涉及。
梁思成先生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有两点:
- 梁先生早年出过一次车祸。去参加一个反帝的学生游行和梁先生的弟弟一起乘摩托车,结果被一辆政府官员的汽车撞倒了,受了重伤。以至于两条腿不一样长,走路有些跛。同时要常年带着协和医院给他定制的合金的马甲,以固定身体。按照高晓松的话说,如果一把这个铁马甲摘下来,头立刻就碰到脚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跋山涉水去考察中古的古建筑,制图、著书,笔耕不辍。终于写出了《中国建筑史》令人啧啧称奇
- 梁先生在解放后选择留在大陆,留在清华继续任教,结果在十年动乱期间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书中描写的他被晚年批斗、身染重病而无法正常就医。全家被迫搬到一间潮湿、阴冷的小房子里去,还有人专门在夜里砸小房子的玻璃等等。其实就是政治迫害下的一种极端的肉体折磨。梁先生到死都没有搞明白他所研究的建筑学,怎么就不符合无产阶级思想等等。读来令人扼腕叹息

  《林徽因与梁思成》读后感(三):我们缺的不是博士和文章,缺的是知识分子当有的理想

徽因十几岁欧洲游学时,多么纯洁美好憧憬找寻着人生价值; 与思成从宾大学成归国时,多么意气风发得规划着他们学术理想; 抗战时在昆明李庄时,面对突如其来苦难,多么顽强不懈得坚持着学术事业; 国共内战返回北京时,由于严重通货膨胀深陷活不下去的困境的时候,是多么坚韧执着得投入学术工作; 熬过了这么些困难,却还是在对他们学术的批判中绝望得死去。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此。无论如何坚持,都得不到理解和支持。
对于知识分子来说,理想不合规矩,不合政治正确性,不合所谓的时代需求,就必然是悲剧。然而深深打动我的是,确有这样的知识分子前辈,一辈子从没忘记过自己的学术使命,哪怕身心俱都残破不堪也仍然惦记这那点没有人关心的学术理想,确应为所有知识分子效仿的楷模。
回头检讨一下自己,多年来被电视剧和不负责任的网络评论导向,曾一度只关注了他们这些人的恋爱轶事,而从未试图了解历史真相或着他们的人生追求,不配自己的作为一个博士研究生的身份,也辜负了自己曾经想成为一个负责任的知识分子的理想。
最后十分庆幸一百年前就有费正清,费慰梅这样学者,审慎得对待历史和研究课题。所以今天我才能从众多的带有偏见的娱乐作品中又或者是从满屏不负责任的网络谩骂中,了解到一点点不一样的看法又或许是真相。

  《林徽因与梁思成》读后感(四):你不是人间的四月天

这是一本平铺直叙的书,注重写实,少少八卦,很明显看出坐着对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极力推崇,因为只写他们有多好,却没有说什么缺点,所以这本书不客观。
而且在书的最后,可以看到再冰和从诫(梁思成和林徽因的一双儿女)对这本书的贡献和肯定,由此看来,看到缺点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可能我本身就是个八卦的姑娘,所以每每看到书里出现“老金”(金岳霖)跟林徽因怎么怎么好,我还是难免觉得,之间怎么可能毫无暧昧呢。
林徽因不是人间的四月天,她只是一个爱穿梭在男人周围,希望大家话题都围绕着她,男人都围绕着她,目光都围绕着她的一个有才又有较好家世的普通女子。
梁思成对中国古建筑做出的贡献必须值得肯定。
话说,我并不觉得林徽因很漂亮哎~

  《林徽因与梁思成》读后感(五):上流社会才子佳人

    不能否认,梁思成和林徽因算是民国时期的顶尖级人物,收入也算顶尖了,能租得起总布胡同,雇四五个仆人,相信我等屌丝只能望钱兴叹了。
    民国时期如同战国时期,言论可谓百家争鸣,传统国学依然延续且被那个时代的大师发扬光大,如果想学习国学找那帮人的书看是绝对没错的。但是现在人去怀念那个时代,我相信喜欢那个时代的现代人如果穿越回去,肯定肠子都能悔青,说什么民国护照能畅通百十个国家,问题是那个时代能出去的人能有几个,出国的哪个不是拔尖的。我们从费慰梅的描述不难看出,即使是拔尖的民国大师,收入顶尖,那生活相信也赶不上现在的普通中产阶级
    扯远了,再回到梁思成和林徽因,相信没人会说林徽因不美,那种美让人窒息,那是一种从内而外的气质美,萧乾去过一次太太家的客厅就能记住一辈子,坐而论道,一帮气味相投的文人墨客在一起谈古论今,再有个外表和内在俱美的太太主持,那场景着让人向往。林徽因是个玻璃心的美女,内心还容易被触动,的亏没嫁给徐志摩,小徐也就是张嘴,如果生活在一起相信绝对是场悲剧,正因为没在一起,我们才有幸看到一个相对好的结果,和美丽的诗歌。

  《林徽因与梁思成》读后感(六):说说林徽因

前段时间看林徽因,发现林徽因还是爱徐志摩的。徐失事以后,梁思成和金岳霖开着车去现场,去见另一个情敌的尸体。林徽因把梁思成捡回来的飞机残骸在卧室上挂到她死,她在怀念什么?徐志摩的成功之处也许仅仅在于,他在林情窦初开的时候大喇喇地闯入了吧。林那时不过十六岁,被父亲那样的宠爱,跟徐热恋后每个星期都通信,情浓时因没收到徐的情书,会骑着自行车去找徐志摩。徐志摩给林徽因写了很多情书,但是徐已有家室,是不能收到女人的来信的,所以留的是门口小卖部的地址。
徐志摩出身商人之家,学问性情实际是糟糕的:诗也只是泛泛。林算是官二代,认认真真地写,诗文还可以称得上婉丽二字。林在太太客厅里当着女主人,会不会把自己代入巴黎的贵妇人,要有热烈的诗人的爱情来点缀呢?林若没有梁、徐、金等人的捧场,她的生命就会顿然失色了吗?按我的理解,喜欢林的人大抵是羡她的容貌和才情,又有出众的婚姻和爱情,做了清华教授,可以任自己的脾气骂人,在那个年代做出了自己;不喜欢林的人在于,在婚恋上她好象也没有什么自己,爱的人,不爱的人都暖味不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