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帝国最后的荣耀》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帝国最后的荣耀》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1-14 21:1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帝国最后的荣耀》读后感精选10篇

  《帝国最后的荣耀》是一本由马伯庸 / 汗青著作,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62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帝国最后的荣耀》读后感(一):大明1592抗日援朝-值得一读

关于这场战争,还是值得研究的,而且比较有意思!可是明史记载资料很少,日军朝鲜资料又存在偏见,各表一章,读起来也很头疼。
从万历二十年四月小西行长从釜山登陆,一直到万历二十七年小西行长和岛津义弘主力部队被全奸,仓皇逃回日本,七年,中间休战一次!战争一直延续着。其中涉及陆战和海战,日军也曾一路狂袭打到鸭绿江附近,但终究被赶了回去。
双方投入兵力。
明军第一次不到四万,第二次七万。
日军举全国之力,第一次十五万,九路大军。第二次二十万。
双方投入将领。
明军:祖承训(第一个率军援朝,带三千人杀入了十五万日军阵营,还好跑得快没全死掉)
李如松(当时陕西,山西,辽东中国大西北边境上明军骑兵精锐中的精锐辽东铁骑在他手里,明帝国最精锐的骑兵)
吴惟忠(戚继光死后打了几十年的倭寇的戚家军在他手里,明帝国最精锐的步兵军团)
骆尚志(时任神机营参将)。
可以判断,虽然人数只有四万不到,但是来的都是帝国精锐。也算是下了血本。
日军方面,把刚刚经历完战国纷乱中幸存的还算是个人物的都出动了!号称九路大军,其中只有小西行长,岛津义弘,加藤清正还有点名气外,其他都是打酱油的。
军队火力配属。
明军:
五雷神机(有枪管五个,各长一尺五寸,重五斤,枪口各有准星,柄上装有总照门和铜管,枪管可以旋转,转瞬之间,可轮流发射)
 大佛郎机(全长两米,有准星瞄准,炮身可以左右旋转,升级版的子母铳,母铳就是大炮的炮筒,子铳就是炮弹,口径小于母铳,出征前装好铁砂、铅子、火药封好,打包带走,使用时,更换子铳,能实现连发,在朝鲜战场上每个母铳配置十个子铳。)
小佛郎机(全长九十厘米,炮身附有钢环,可供士兵一人携带,使用时在随地架设,瞄准即可发射。)
马上佛郎机(仅七十厘米,供骑兵在快速行军中使用。)
大将军炮(炮身长三尺有余,重几百斤,前有照星,后有照门,装药一斤以上,铅子(炮弹)重三斤至五斤,射程可达一里之外。)
水雷(用于海战,以木箱为外壳,中间放置火药,根据海水浮力,填充重量不等的重物,以固定其位置,保持漂浮于海面之下,以便隐藏和定位。)
火龙出水(由竹简或木筒制成,中间填充火药弹丸,后部装有火药引信,射程可达两百多步,点燃尾部,带火在水上滑翔,攻击对方舰船。)
日军装备(大部分从海盗手中买的火器,有明朝造的,有葡萄牙造的,还有荷兰人造的。但大部分军队也装备了火器,不过比明军还是差一截。)
历时七年可以说双方投入都很大,大小上百战之多,实实在在的进行了当时世界最先进武器的使用和验证!在明朝也就这点历史还可以拿出来炫耀炫耀!

  《帝国最后的荣耀》读后感(二):一场决定东亚三百年政治格局的战争

该书是一本通俗的历史著作,分为“壬辰倭乱”和“丁酉再乱”上下两册,讲述了明朝万历三大征之一的抗倭援朝的这段历史。

发生于四百多年前的这场战争,由1592年日军登陆釜山侵朝开始,旋即朝鲜“三都守失,八道瓦解”,明军应朝方所请入朝抗倭,战争分壬辰倭乱和丁酉再乱两次,中间穿插和谈,到1598年丰臣秀吉死,日军自釜山撤军回国止,历时七年。这场战争在明史着墨不多,评价不高,但却奠定了其后三百多年东亚的政治格局。

这场战争的起因是丰臣秀吉的个人野心所致。他曾经说:“大丈夫岂郁郁终命于偏土乎?……吾将入明代而为帝矣。”具体侵朝的原因:1、占领土地、掠夺财富,以封赏功臣;2、打通贸易线路;3、个人立威,丰臣秀吉出身低微,他想通过前人未曾有过的海外开疆拓土,建立不世之功,以提高威信,克服自卑,获取贵族的真心认可和尊重,这与南朝时刘宋武帝刘裕类似。丰臣秀吉对其个人能力和日军的战斗力极端自信,对明军战斗力的了解来源于曾侵扰大明东南沿海等地的倭寇(浪人、海盗),对大明、朝鲜两国极端轻视,准备先吞并朝鲜,再占领大明,并进而攻入天竺、东南亚,这是后世“大东亚共荣圈”的雏形。前后两次战争,日军每次入朝作战士兵都在15万人左右,已倾全国之力,虽有名义上的统帅,但各军团相对独立,基本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丰臣秀吉虽然想亲征朝鲜,但日本国内不稳(如梅北之乱),且各大名只是名义上臣服,实则仍蠢蠢欲动,所以他终不敢离开日本。

碧蹄馆之战后,明军由战略进攻转为防守,日军虽然总兵力占优(汉城附近五六万,侵朝总兵力十余万),但逐步退保至釜山及周围据点,双方都无心无力进攻,陷于相持阶段。于是开始了外交史上的一出闹剧——和谈(明—沈惟敬,日—小西行长)。明军无力进攻原因:1、马疫,死12000匹,骑兵战斗力下降;2、粮草不足①朝方无法提供②明辽东粮草,朝方无运输力量运至前线;3、平壤安危,加藤清正在侧后的咸镜道;4、兵力不足。日军无力进攻原因:1、士气低落,见识到了明军强大的战斗力;2、后勤补给不足①李舜臣控制南部海域制海权,严重影响补给②查大受火烧龙山仓。

三国军队战斗力比较:1、大明,已过明初国力极盛期,开始衰弱,但以辽东铁骑、浙兵戚家军为代表的明军,作战勇猛,军事素养高,面对强敌有心里自信,火器的技术研发、配备使用、射程威力等方面,明显居于领先地位。2、日本,丰臣秀吉刚完成国内统一,士兵作战经验丰富,战斗力强,但归属于各大名,军团相对独立,无法形成有效的统一指挥,相互配合、协同作战不好,军队已普遍配备火铳、火炮,实战威力较强。3、朝鲜,已统一多年,与宗主国大明关系良好,信奉儒家学说,内部安定,外无战事,承平日久,人不知兵,以致武备不修,忘战必危,国内党争不断,政治昏庸,军队战斗力极低,装备落后,弓箭等冷兵器使用广泛,火器老、旧、少,运用十分有限,海军在李舜臣的指挥下,是战争中朝军的亮点,在壬辰倭乱期间,控制了制海权,严重影响了日军的后勤补给。

整个战争中,除李舜臣外,三国将领表现平平,没有可以称得上名将的。

“对日本来说,这是一次倾国之征;对李朝来说,这是一次亡国和复国之战;而对于大明帝国,这只是一次宣威于海外,证明天朝凛然不可侵犯的体面之战,一次在域外的局部战役,而已。”

1592、1894、1950,三场发生于朝鲜的战争,都与中国有关,有诸多相似之处,可对照来看。

感悟:1、以往的东亚三国关系中,一直都是中日争霸的格局;2、历次的援朝作战——朝鲜存则中国安,朝鲜亡则中国危。

相比另一部描写这段历史的《大明帝国抗日史》,本书史实清楚,语句通顺,行文流畅,表达清晰,体现了两个作者合著的优势(一个重史,一个重文),但也因此,有些地方显示出语言风格不同。

做为历史战争类的书,地图太少,是个硬伤。

  《帝国最后的荣耀》读后感(三):这是一本四不像

是看了《风起陇西》凑密的情节,加之对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的壬辰战争描写感得非常有兴趣才转来看这本书的。加之马亲王名头响亮,但仰其名而不多加泛猎,非我辈吐槽的根基啊。
但却实没想要马亲王这本书一改前风,书名很小说,数据摆得很史实。大有茶馆说书佬是个历史学家的意味,每次战争后都势必要对比三方数据并把日方数据都吐槽一遍,然后再从中朝数据各选其一得出“客观”的数据。其中穿插着作者各种臆造的观点暂且不言,各种现代网络词汇试图营造幽默感也为此书大为减分。没有为书中情节作任何色反而为数据大为揣测实为马亲王对这本书的定位有错,或者笔力有限。试想,要是为了看数据我大可直接看《明史》,抱着看演义的心理反而弄得意兴索然、味如嚼蜡。
如果是要写当年明月式“好看的历史”并非是简单地把文言文翻译成为白话文即可,史料之所以能称为史料在于主观记载,是任何一方在当时的层面迫于政治的而造成的,而历史学者的责任在于分析当时记载的各方面的主观史料,从而剖析出当时的相对客观事实,且是可追查的,否则便是“悬案”。这是史学的严肃性所然。这是所有历史类书籍都难以逃开的节点。而当年明月选择了使用简明的几句话带过,想会继续了解的自然会深入。而不是马亲王长篇论述试图讲明白一切。
但若这仅仅只是一本“演义式小说”,情节拖沓;反复摆明一大堆索然无味的数据;人物刻画不鲜明等诸多问题将会成为此书的种种败笔。读者只想看李如松纵马奔驰,结果你非要跟我说这场仗小日本虚报数据。结果只落下个既不严谨,又不好看的地步。
而回想当初壬辰战争大大小小几十场战争当年明月仅用几个章节搞掂,硬是被亲王搞成了几十万字,我确实只能说是在下输了。
毕竟马亲王,祥瑞御免,家宅平安。

  《帝国最后的荣耀》读后感(四):倭寇年年有,今年到你家

下了《鸣梁海战》,提前做点预习……囧。
明朝的抗倭史不是太了解,之前知道的是倭寇的存在有点像伊丽莎白时代对海盗的支持。戚家军有点熟。趁着刚看完说几点感受:
1,笔法。亲王的文字是好的,不过呢,整本书的结构和书里的入朝抗倭一样,有点虎头蛇尾了。看完上部立刻觉得“这是个大坑啊”,看了下部就觉得“这就叫填坑吗!”万历十九年的朝鲜战争上阕开篇夺人,从小人物写起,直到朝堂之上,朝鲜岛内,气势宏伟如唐古拉山上的溪流终于汇聚成江流,叫人惊喜,但下阕却是静静融入大海而已,不见波澜。虽然入海前曾在几个转弯处激起心肠,但无惊无险,略有遗憾。亲王在上部里极擅长的心理描写在下部已经少了许多,没那么漂亮,文笔也严肃了不少,自然没那么好看了。或许是我期望的是一场又一场大战,像武侠小说招招到肉般过瘾,但是真实的历史是不会按照读者兴趣来发展的。后人能读的就是记录而已。便劝自己放松点吧~
2,考据。历史是不熟的,更何况只囫囵看了一遍《万历十五年》。但是亲王不厌其烦地在三国史料里引据,真是踏踏实实地做考据啊。最怕只以一部史料为全部依据。好在亲王用三国记录互相印证,又用简单的数学讲解,真是便宜了我这个数学傻瓜~
3,心理描写。很多评论都提到了,我就不提了。固然不是凭空臆测,而是从记录里找出之后言辞来印证,但,严肃点说,这也还是猜测啊~历史是人写的,也是人读的。亲王把这场战争称为“最后的荣耀”,我也同意。对朝鲜人某些作为的鄙视,只看完这本书的我也同意。对朝堂上党争牺牲品的可惜,我也同意。唉唉,这部分历史看得人揪心。
4,也没什么了,就是觉得神宗真好玩,朝鲜也真是自古以来就那么逗啊哈哈哈哈哈哈哈,日本人也是可以的。

  《帝国最后的荣耀》读后感(五):一部很好的通俗历史读本

自从《明朝那些事》火了以后,各种述说朝代史的书便泛滥了。我总觉得如果一个作者总是追着流行跑,那他的作品一定是圈钱之作。事实证明也的确如此。翻着二十四史,把文言换成白话,再加上作者耍几句贫嘴,一本书就诞生了。所以这类书读起来也没有太大劲头。倒还不如回头翻翻中学历史课本有意思的多。
这本书,不是这样。起初有好几本同类的书供我选择,通过网络上的试读,还是亲王的书跟对我的味口。更应该看到的是,每一章节结尾的文献引用。我想,但这一点,就不是随意一个作者能有的魄力。
这里要说通俗历史到底应该怎么去写。如果当真写成白话版史记一类的,我想读者的兴趣也一定索然。我看历史,就是要看我不知道的。到处都有的历史,我肯定不会去看,当然,野史不算在内。再一个,还必须要真,历史本身就不一定是真相,但作者在写的同时,也要有自己的相对专业的考虑和分析,让一段历史尽可能的靠谱,这样的历史读起来才有味道,比如这本书,通过中日朝三方的文献,分析事情的真相,推测入情入理,同时也给读者思考的空间。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之前知道抗日援朝这段历史的。反正我之前一直不知道,第一次知道,就是读 明朝那些事儿。但篇幅太小,很不过瘾。亲王这次带来的,可就真是大餐了。
至于内容,没什么好评价的,还是读一读自己品味吧。

  《帝国最后的荣耀》读后感(六):读完挺沉重的,不过还不错

    本来以为亲王操刀,壬辰倭乱最后的结果也还不错,所以应该能看到一本轻松愉悦的书——看完之后我只能说自己图样图森破了。。这本书确实偶有幽默诙谐的小段子,可是基调依然是十分沉重的。看完之后心情颇有些郁闷。
    单纯战场上的失利其实并没有那么郁闷,就像李如松的碧蹄馆之战,虽然是因为轻敌而战败,但是辽东军以一当十,将领李如松也一直镇定自若,想方设法力挽狂澜,在自己能够做到的范围内做到最好,尽可能减小失败所造成的损失,名将风范跃然纸上,读来让人为之心折。
    真正让人郁闷的,是大敌当前,各路大将却依然以私利为先,最后,不顾大局谋取私利的安然无事,锐身赴难的反而惨遭不幸。作者所述的浙兵,在朝鲜战场上立下赫赫功劳,回乡之后却领不到饷银,甚至惨遭屠戮。让人不由感慨,会打仗不如会战队,军事正确永远比不上政治正确重要。让人读完不由得感慨,这样的国家,也差不多快要走到头了。
    但这确实是一本非常有可读性的好书,因为写人真的写得很棒,作者设身处地,剖析了每个人当时所处的环境,所面临的困境,所代表的利益集团,以及这一切对他们做出决定的影响,有理有据,合情合理。人物性格又十分鲜明,所以读起来代入感也很强。

  《帝国最后的荣耀》读后感(七):终于看完了,裹脚布

这本书的前1/3读起来还是挺有意思的。不遗余力的寻根究底,引经据典,让你觉得这才是历史真正复杂的面貌。到了后面,作者不断加入人物内心的描写,对话的描写,外加各种支线的延生,对细枝末节的力量的夸大,你就开始真正感觉到作者是在忽悠你了,没有诚意的书,让人看起来总觉得反胃。
大明不是最窝囊的朝代,这是肯定的。但是中国人的内耗,是这个民族的劣根吗?哪里都有政治吧。只是中国从来都有个叫做主子的东西,让所有的内耗,最后都为其一个利用。所以从来不会有好结果。
这场抗日援朝,以失败始,以铩羽终,让老鼠撼动了大象,荣耀只属于战役,从来不是这场战争,更不是这个帝国。

  《帝国最后的荣耀》读后感(八):我读书少,看着挺唏嘘!

当初读“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第一牛人当然是王阳明,李如松只能排在二三位。
当初玩“信长之野望”系列游戏的时候,日本战国名将真是很拉风啊!
可把这书一读,最牛逼原来是沈惟敬这个大忽悠,郭国安这个大间谍,李舜臣这个朝鲜战神。而一句努尔哈赤是李家家奴,有李如松在,他不敢那么嚣张。足以说明正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善医者无煌煌之名”就是这么拽!也许你可以想象下“三英战卢布”类似的画面, 岛津义弘 ,加藤清正,立花宗茂VS李如松!
所谓最后的荣耀也暗指戚继光俞大猷留给大明的最后的南兵吧。那是中国兵器乃至武术最后的发扬。他们之后,才是威猛的辽东铁骑,乃至延续到袁崇焕的关宁铁骑才结束吧。
如果说上部(壬辰倭乱)有李如松还能一骑当千,看着还算过瘾,那么到了下部(丁酉再乱)就是静坐战了。这批去的人真正做好了“不战而屈人之兵”,在这么一个非主场,各路将官带的都是子弟兵,那真是“爱兵如子”啊!这和后来明末的“以寇养兵”骨子里都是一样的。
秀吉方面没有挂掉一个大名,打了七年,这帮人就这么撤了!真心不爽。你会怪明军无能?!等到后来老乌龟德川家康又一次统一日本时,建筑师加藤清正还是把小西行长给灭了,不能不说,这场战争秀吉把老本打光了。
合著的书,汗青是做专业历史研究的,有典有据,马王爷小说的阴谋分析论在这里发挥的淋漓尽致!只能说,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

  《帝国最后的荣耀》读后感(九):属于亲王的荣耀

一部看过了两遍的书,写写笔记,诚惶诚恐。马亲王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曾经立志读遍市面上所有署名马伯庸的书,这一部,正是点燃斗志的那本。
亲王写史的功力很厚,对于本书背景下的历史,读完全书,不忍回忆。这是最后一个汉人王朝哀钟响起的时期,壬辰之变之后,后金崛起,萨尔浒之战精锐尽失,崇祯自尽,清兵入关,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留发与留头流血的挣扎,最后是郑家丢掉台湾,汉族失掉江山。之后二百年沉寂,直到武昌起义的枪声。
往后推,容易让人假设,而历史不允许假设。透过细枝末节,来探一探为何曾经将黄金家族赶回草原,天朝荣威布于四方的大明帝国走向崩溃。本书是在为帝国洗地,而腐败透了的土地根基,是洗不干净的。
本书另外的兴趣点是日本战国时期的各大名角:丰臣秀吉,石田三成,小西行长,加藤清正,玩过《太阁立志传》,这些角色再出现在历史舞台,尤其是和中华民族有关的历史场景中,显得尤为亲切。李舜臣,韩国人的战神,也是《帝国时代》中的常客。
当年明月,马伯庸提供了另一种写史的手法与角度,让读《十万个为什么》Q-A式历史书长大的90后,有种尝到惊艳美味的快感。
最后,谢亲王献出如此力作以飨读者。

  《帝国最后的荣耀》读后感(十):看不到的荣耀

  之前看过马亲王的几本书,加上网上的一些文章,对亲王颇具好感。汗青虽然不甚了解,但在网上也是看过他写的不少东西,对他也是充满尊敬。恰好最近在学校需要做一个介绍壬辰战争的展示,于是这几天用空闲时间读完了这本书。
  总体来看,只能说写的差强人意。单就情节而言,可读性比较高,但也只是比较高而已。书中用不小的篇幅在故事的进行中强行插入很多作者的主观成分,或是渲染煽情,或是议论人物,或是谈论数据探讨胜败,在读的时候都是有些突兀或者说是有些“拌”的。就像在面条的时候忽然有人往你嘴里塞了块馒头,虽说不大,但是吐了可惜,吃了噎嘴。
  而在可读性之外,我对本书不满的地方有不少。
  通票读完之后,除了李如松、李舜臣等几个占篇幅比较大的将领之外,我对于明朝联军的人物甚至没有多少印象,真要说的话,只能说,只剩下一个个的脸谱了。有拼死殉国的猛汉,有只会辩诬的孬货,有为保存嫡系部队不顾胜败的军官,有打了败仗从此畏葸不前的将领。这些脸谱分工巨细,可是脸谱终究是脸谱,看不到活人的踪迹。
  中朝两国尚且如此, 日方就更不必说了,如果说上卷里小西和加藤的比赛是惨烈的战争里一点喜剧的话,后半部作品里日军的大名们已经彻底沦为集奸诈、傻缺、凶狠等等特点为一身的,所谓抗日剧中日军的形象了。谁能告诉我,这么一群只靠天气,靠运气,靠明军的内讧才能赢得“险胜”的军官,是怎么把战斗拖了7年,最后从容退出的。
  
  某位评论里说本书在上半部就引用了30多部文献,不知道是不是我没看清楚。在我的记忆中,书里的文献数据引用让我想起了我写本科论文的时候。那时候,我认真看了几本书,剩下的参考基本都是为参考而参考,所以,真正引用起来,基本就是基本书的作者观点反复出现,写到最后自己都不好意思了。当然,两位作者必然不会像我这么敷衍了事,可是真正下没下苦工读者们也不傻,都是可以感觉到的。尤其是历史的研究更是需要在卷帙浩繁的历史中寻找真相,紧靠几本史料加上作者开脑洞的论述是远远不够的。
  至于作者明显的明军偏向,这个也算没办法的事。历史本身就是有态度的嘛。但是这个偏向表现的太明显,作为一个标榜讲述历史的专著来说就有点问题了。作者对于本次战争胜负的评述,简直可以套用网上的一段话来解决:明军尽力了,将军又犯傻,朝鲜纯软逼,倭寇草泥马。是的,就这几句话。每一场战争,明军军队都是以少胜多,打的日军丢盔弃甲,惊魂难定,自相践踏,险些投降。但是由于将军保护嫡系、大炮意外爆炸等原因下,明军都会放弃到手的战果战略性撤退,于是日军捡了漏追杀,追着追着,明军一小股几百人的部队赶来增援,于是上万人的日军就被吓的赶紧逃窜回老窝。最后一算伤亡,原来明军还占了很大便宜,于是作者宣布,虽然我们一下撤了几百里,虽然我们丢了某某战略要地,但是综合来看,我们明军其实是惨胜,错就错在朝鲜人补给不力。
  一场战争可以这么处理,我没看过相关的史学专著,至少从作者的描述看,我也是为明军差一点就提前很久把日军赶出朝鲜而可惜的。但是所有的败仗都这么解释,并且把这称为是“荣耀”,那我们的荣耀真的有点可怜了。是的,是可怜。不管你怎么渲染,怎么煽情,只有弱者和败者才会去找这么多借口。从作者的书中,我知道大明的骑兵威武雄壮骁勇善战,大明的炮兵一个炮管比日本三个小炮加起来都粗,大明的海军战术先进船坚炮利,可是,整整7年,除了平壤之外大明竟然没打出什么像样的胜仗,如果不是日本主动撤军,不知道这场战争能拖多久。
  总体而言,这本书是一本不错的历史科普小说,写的很好玩,很有趣,但是作者掺杂了太多自己的推断和议论,让这本书的可信性大打折扣。不过换个角度说, 这本书在主体思想基于真实历史的情况下,故事还挺好玩,也算是本可以的书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