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苏东坡传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苏东坡传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1-14 21:3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苏东坡传读后感精选10篇

  《苏东坡传》是一本由林语堂著作,群言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35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苏东坡传》读后感(一):不存在的苏东坡

苏轼的文字里,一直最喜欢《定风波》和《临江仙》,无论是“一蓑烟雨任平生”,还是“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潇洒而飘渺。和前后赤壁赋一样超然脱俗,只是凉意多于暖意。
后来才知道,这些诗文,包括那一小篇“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都是苏轼在黄州所作。黄州是一段艰苦岁月。在这里他“自喜渐不为人识”,仿佛从了这两首词的境界
但我读了两遍《苏东坡传》后,对这两句词有了另一层感慨。以前只觉得潇洒自如、乐观畅达是他天性使然,读完他一生的坎坷沉浮,才明白他的豁达其实来自于修养和境界——如果只有天性早就被磨平了。
在苏东坡一生的漂泊中,有一个不时出现、偶尔相伴的神秘人物:神奇道士吴复古。此人行踪不定、难以捉摸,但时常在关键时刻出现一下。有时觉得,他仿佛是另一个版本的苏东坡,悠游自在,仙风道骨。他的存在令人好奇,如果苏东坡生来是个隐士或者道士,是否能依然如此令人着迷的魅力
吴复古提醒了我们,苏东坡一生其实从未真正忘却营营、超然世外。我们知道他、记住他恰恰因为他入世、鲜活、甚至饱受打击的一面。
我不知道苏轼是否在他身上看到过“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自己,但我想他更有可能看到的是成为不了吴复古的自己。以他的才华和影响力,他也许不能;但更有可能的是,他内心深处并不想。超然出世,只是他的自我纾解。吃吃喝喝与苍生同乐,大概才是他内心所向。
不得不承认,有些人生来便有过人的天赋,天赋即使命。有使命的人必然有使命感,苏东坡是这样一个有使命感的人。尽管他看上去没有苦大仇深忧国忧民气质
如今我们对吴复古所知甚少,但记住了苏东坡的快乐可爱。对兄弟,他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般美好的愿望,悼友人时先想到“失笑喷饭满案”的故事,又 “废卷而哭失声” 。他致力于疏通水利、对饥荒未雨绸缪。历经磨难,他不怨天尤人,也不自暴自弃爱人而为人所爱。林语堂以“The Gay Genius”形容他,不能再贴切了。
所以年轻就是容易被浪漫情怀蛊惑,体会不到人生真正艰难处。看得到出世心,看不到入世事,还是不了解苏东坡。天才如苏东坡,都甘愿遭受俗世的磨难,更何况普通人呢。
那个想象中天生豁达的苏东坡,其实是不存在的啊。

  《苏东坡传》读后感(二):再無他人,只有蘇東坡

“人生如夢,一出戲演的如何,只有在帷幕落之時才可下斷語”我還是滿喜歡林語堂為蘇東坡下的斷語的,他把蘇東坡真正的人生故事寫的即主觀又全面,幾乎概括了他的生老病死一輩子,讀起來就好像是一位腦殘粉專為自己偶像寫的傳記。因為他喜愛他,想要了解他,即使身處在不同的時代,依然可以做到像對有人一樣傾盡全力的付出。我認為文學傑作之所以能流傳,一定是讓人感受到了一種發自肺腑的純與真,這樣的作品不懼怕時間的試煉,永遠的流傳在了歷史的長河歲月中。蘇軾的詩作便是給人帶來了純真之感,不管世界如何變遷都能夠引起人們的共鳴,給讀者帶去歡樂。
每個人對于天才多少都會有羨慕或崇拜之感,他真的是一個很傳奇的人,詩詞書畫樣樣精通,造詣也鮮有人及,歷史上能像他一樣的極致文人估計也沒有幾人了吧。可就算他7分天註定,也有3分靠打拼。蘇東坡小時候也讀四書五經,能把課文正反都背下來。他就學習就很努力,用抄書的方法,讓自己加深理解,從而也在練習著自己的書法。以至於後來他的文采,都能影響到皇上的食慾,不過在他的工作中,也成為他能夠勝任的武器。
欣賞蘇東坡的絕對不僅僅因為他位是天縱奇才,然而更多的是他一生無論身處何種境遇,都始終保持著一顆至誠至善的心,他沒有抱怨,沒有憤恨,沒有自我傷感,有的只是他那充沛的精力和寄託于紙上的豪情,他以他最大的熱枕投身于他所鐘愛的一切美好事物,他愛做飯,因此才會有了東坡肉,他愛喝喝小酒,也就學會了釀酒,他愛吃荔枝,自行研發墨石,注重養生,時不時收集研究草藥,還練練瑜伽,办公他也会挑选个意境颇佳的水边,在他沒有交際應酬時,還會陪妻子孩子去逛街買東西。也許你現在才反應過來,你所看到的世界,都不過是曾是那人眼裡的眼前。他發掘生活中一切怡人之物,可樂之事,追求生活品質,讓自己身心愉悅,他真的擁有超越時代的生活智慧。在奢侈豪華的生活和簡單質樸的生活之間,論幸福,並沒有多大不同不是嗎?
說他人生如火,不管身在哪裡,都能夠給人帶來溫暖,長情也是他性格里最有魅力的地方。在他的初戀情人逝世後,帶病去祭拜,為她默默地哀傷流淚,畢生對她念念不忘。在他第一位妻子逝世的第十年,他為妻子寫下了《江城子》這首詩篇,寄予他對亡妻的思念。我個人很喜歡他的這位妻子,文中有說道,他的妻子不僅細心照顧他,還在他不夠成熟老練時,對他忠言箴勸。我也會謹記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之後他續絃的妻子溫潤如水,一直陪他奔波。晚年朝雲同他顛沛流離,兩人雖有年齡差,可情愛無殊,朝雲也成為他生命中最珍貴的知己。看到他對人和對待感情的真摯,也會使人有幸福之感。
他心不大,但總能把低沉轉換為滿筆的豁達開朗,他愛表達,隨時都可以吐出真理,他半推半就,但胳膊從未放開過生活,他辛辛苦苦,但他會教你如何微笑應對人事的艱險,他一世坎坷,但仍不枉此生。蘇東坡死了,他的名字成為了一種記憶,但他給我們留下了他心靈的喜悅和思想的快樂,這些對我們來說都是不可磨滅的寶藏。

  《苏东坡传》读后感(三):《苏东坡传》:国学大师的偶像崇拜

       林语堂,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著名学者。1936年,林语堂全家赴美时,“身边除去若干精选的排印细密的中文基本参考书之外,还带了些有关苏东坡的以及苏东坡著的珍本古籍,”(引自《<苏东坡传>原序》),那时他便希望写一本有关苏东坡的书。后来他用英文完成了《苏东坡传》,英文名字为《The Gay Genius》。在开篇第一章里,林先生这样写道:“我认为我完全知道苏东坡,因为我了解他;我了解他,是因为我喜爱他。”
       其实,对于苏东坡这位九百年前的古人,林先生的感情完全可以用仰慕来形容。林语堂一生只写过两部传记(另一部是《武则天传》),在这本《苏东坡传》的序言中,林语堂对他心目中的这位文人偶像给予了极高评价:“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赤子之心——正如耶稣所说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柔敦厚。在苏东坡这些方面,其他诗人是不能望其项背的。这些品质之荟萃于一身,是天地间的凤毛麟角,不可能多见的。而苏东坡正是此等人!”
       为了真实还原出一个忠于历史的立体的苏东坡,林语堂查阅了大量资料,包括苏东坡的札记、诗词、私人书柬及他人笔记等。全书以时间顺序书写了一代文豪仕途坎坷、历经磨难的一生。今人对苏东坡的认识大多集中在他的诗词上,而林先生的这本《苏东坡传》除了卷一讲述的是苏东坡的童年与青年外,其余篇幅重点是介绍苏东坡的政治生涯起伏,以及在各种人生际遇面前诗人所展现出的豁达的人生态度,这中间也涉及到他的政治作为、兴趣爱好、书画成就、个人轶事及兄弟朋友等等,让我们在诗词之外,了解到一个个性丰满、有血有肉的苏东坡。
       对于影响苏东坡仕途命运最重要的事件——“王安石变法”,书中也作了详细的介绍,包括王安石本人的经历和性格描述、新法的内容和政策解读,以及作者本人对变法的评价等等。通过文字我们能很明显的看出,无论是对于变法还是对王安石本人,林语堂都是持否定态度的。在作者眼中,王安石就是一个激进极端而又固执己见的人,而他所倡导的新政,几乎使整个国家陷于瘫痪。这与我们过去接受的观点是截然相反的。且不论林语堂对于王安石变法的这种论点正确与否,但在这明显一边倒的评价中,我们不难看出林先生对于苏东坡的个人偏爱。所以对于在政治主张上站在王安石对立面的苏东坡,林语堂在字里行间,对他因后来的朋党之争而屡遭贬降的遭遇给予了充分的同情,而对于苏东坡在任期间为黎民百姓所做的一系列利民之举,则表现出了无比的敬仰和赞誉。
       作为一代国学大师,在写作态度上,林语堂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而苏东坡所说的“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止”,似乎也可以概括林语堂文字的这种特质。在对待生活的态度上,林语堂主张“善待人生”,以一种诗化的方式充分地“享受人生”,这一点与苏东坡的快乐人生哲学正好也不谋而合。因此对于苏东坡身处困境却仍然能坦然豁达处之的人生态度,林语堂是格外推崇。从某种意义上说,林语堂对于苏东坡的这种个人偏爱,既包含了“才子惜才子”的惺惺相惜,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林语堂也把苏东坡看作是自己在道德境界上想达到却达不到的人生偶像与楷模。
       脚踏中西文化、擅长用英文写作的林语堂,在这本《苏东坡传》中,除了讲述苏东坡的个人生平外,也向西方读者介绍了一些有关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内容。比如在卷一第五章讲到苏氏父子三人携家眷晋京,林语堂就用了七页纸的篇幅,为读者详细描绘了三峡的险峻和沿途迤逦的风光。在卷二第十一章讲到苏东坡在杭州任职,文章就顺便介绍了西湖美景,以及杭州城里的百姓生活。在卷三第二十章讲到苏东坡的绘画爱好时,林语堂又谈到了中国文人画和书法的艺术特点,以及中西方绘画的精髓和本质差异。在中国还不被世界所了解的30年代,林先生笔下的这些内容,对于让西方读者更好的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无疑是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的。
       不过,在语言表述上,因为林语堂受西方思想侵染较深,因此在这本讲述苏东坡这位中国古代文人生平的传记书中,我们竟也会时不时的看到一些西方词汇和人名。比如在谈到苏东坡和其弟弟子由在文学风格上的差异时,作者就把他俩比作是亨利·詹姆斯和威廉·詹姆斯,说“东坡像威廉,子由像亨利”。又比如在谈到中国绘画写意的特质时,他这样写道:“意”字甚难译成英文,大致就是艺术家所要表达的,若在英文里找个字代替,恐怕要用Intention(意图),Conception(概念),Impression(印象)或Mood(心境)。若指这一派绘画用Conceptivism(概念),则无不可。这样的表述方式,对于让西方读者更好的理解文章所要阐述的内容是有帮助的,但是翻译回中文,在中国读者看来,这样中西夹杂的表述方式就不免让人感到有些突兀。在全书的《译者序》中,译者张振玉也说到,他在翻译这本书的时候,“力避三十年代弱小民族自卑心理下之欧化文体”。比如人说话时,先写某某道,不先写对白,然后再补注某某说。一个人说话,先说半句,中间腰斩,补入谁说道,下面喘口气再补半句。我想,当初林语堂用英文写《苏东坡传》的时候,可能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让西方读者充分理解,而对于他的书后来翻回中文,造成中国读者阅读上的不适应,这一点可能并非是他的初衷。
       《苏东坡传》虽然不是林语堂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书中的一些观点也未免偏颇,带着作者强烈的个人好恶,但是这些并不妨碍我们通过这本书对苏东坡的生平经历以及其人性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所以如果谁对苏东坡这位中国古代文人有兴趣,倒是可以读读林先生的这本《苏东坡传》,在了解苏东坡这个人的同时,也可以顺便体会一下一代大师仰望偶像时的景仰之情。

  《苏东坡传》读后感(四):苏东坡的三句话

  大一下学期,我在学唐宋文学史的时候,我看到了那句,苏东坡在年老时面对自己自画像时吟诵的“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往下翻书,感到一股汹涌的情绪从我的小腹直直地顶到我的喉咙,双眼下面的两块肌肉控制不住地往下坠。好似一颗樱桃在我眼睛里被揉碎了,红了一片,湿了一片。
  当时的我很不得意。高考前一直梦想着去大城市北京的我,阴差阳错地来了珠海这座海滨小城。几个月后,我不仅失望地发现珠海果然没有大城市的生机与活力,我的大学也是虚有其名,与我预想的大学差的太远太远。
  所以当我看到年迈的苏东坡,对着自己的一生,认真又释然地自说自话,请问你一生的功劳有什么?我的功劳不过是我活过的最艰苦的三个地方,黄州,惠州,儋州罢了时,我感慨,原来文豪的一生如此坎坷,但他却最爱这些坎坷。
  这份极致的豁达让我目瞪口呆,一个人居然在总结自己一生的时候,抛开了自己的才华,抛开了人们对他的评价,只愿相信,我一生至宝就埋藏在那最偏远,最自己磨难最大的远方。
  苏东坡的第二句话,“他乡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我们可以想象,八百年前的广东尚是人迹罕至的湿毒之地,海南可想而知。苏东坡却说,海南啊,那课真是我的故乡。
  第三句,“试问岭南应不好,此心安处是吾乡”是苏东坡在好朋友王巩从宾州北归途中写的。王巩因为乌台诗案受到牵连,被贬到岭南的宾州,三年来陪伴他的是他的一个叫做宇文柔奴的侍妾。苏东坡见到北归的老朋友,却见他容光焕发,未见贬谪之苦有所显露,大为惊异。他问柔奴,“试问岭南,应是不好?”那岭南应该不怎么好吧?柔奴却说,“此心安处,即是吾乡”这心安的地方,就是我的家乡。苏东坡大为赞叹,挥笔写下了开头那句诗。我相信,苏东坡被震撼了,被震撼一部分原因是,我也有过相似的看法,却不如你表述的这么简单而动情。
  此心安处,即是吾乡。
  心安处,是吾乡。
  心安。吾乡。
  又是一股热血汹涌,又是一阵百脉沸涌。苏东坡被贬到过岭南,他的好朋友也被贬到岭南,当时的岭南瘴疠丛生,湿毒难耐,尽管如此,他们却一往情深,一谈到这里便动情。
   太豁达了,于是也太超脱了。无论在朝在野,无论抱负实现与否,无论命运的安排多么戏剧,多么曲曲折折,苏东坡全然不在意了,无论在哪里,他都能安然自适,活的随遇而安。他摆脱了欲望的煎熬,他心安。哪里都是他的家乡。他把哪里都当做家乡来爱,哪里的人们都是他的老乡,哪里的食物都是美食,都能吃得津津有味。所以这天地之间就没有容不下他的地方了。所以他的心,千古不死,活在诗文里,在他自画像里,在赤壁旁,在雪泥里,在皓月当空的中秋之夜,在东方既白的朝霞里。
  所以我爱苏东坡。
  

  《苏东坡传》读后感(五):《苏东坡传》——大文豪的多样人生

文豪苏轼在今人眼中是怎样的形象呢?——他也许是西子湖畔吟咏“淡妆浓抹总相宜”的雅客,也许是执铁板赋颂“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士;他可能是高居庙堂之上为民请命的“父母官”,也可能是隐居黄州卓尔不群的“东坡居士”……总之,苏轼,或苏东坡不是一个能“一言以蔽之”的简单人物。他的言行举止,其实都与个人经历、历史进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林语堂的名作《苏东坡传》,即是以作者独特的笔触,为我们重构了一个栩栩如生的苏东坡和他跌宕起伏的丰富人生。
如果说林语堂笔下的武则天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结合阴谋家与“淫妇”于一身的恶人,那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则是一个才华横溢、道德高尚且为政高明的完人。与作者对笔下的武则天充斥着无尽的恨截然相反,作者对笔下的苏东坡则充满了无尽的爱——“我写苏东坡,因为我了解苏东坡;我了解苏东坡,因为我爱苏东坡”。强烈主观情感的代入,自然会使作者在解构和重构苏东坡的过程中,磨损掉苏东坡于历史中的一些真实属性。然而,与《武则天传》比,尽管作者在记述历史人物时仍无法做到“客观”,但《苏东坡传》中尝试以剖析历史为基本点的林语堂在叙述历史时仍然力求还原历史的真实性,尽可能地呈现出一个复杂、丰富而又完整地苏东坡形象,使读者能够在相对客观的历史环境下从多方面理解东坡本人,从而一睹一代大文豪的多样人生。
大致来说,苏东坡于北宋历史上承担着两个重要身份,也就兼具了两种相辅相成之人格——以“正人君子”之人格肩负政治家之身份;以“文人雅士”之人格肩负文坛领袖之身份。而“东坡”之称,实为苏轼谪居黄州后始用,作为一个已经历过乌台诗案等一系列激烈的党争政争的他,斯时早已褪去英年得志时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的咄咄逼人之气,而多了一份成熟,恬淡,智者般的大智若愚。东坡时代是苏东坡真正成熟的时代,作者以“东坡”之号为苏子作传,既是一种形式上的尊敬,也是一种原发于内心倾慕和肯定,对苏子无论是政治人格还是文学人格上成熟、深刻和睿智表现出极大的赞许。
作为政治家的东坡是怎样的呢?尽管历史上真实的苏东坡,在北宋自王安石变法以来的激烈的政治斗争环境下难以真正做到置身事外般的“超然”,然而在作者的重构和阐释下,东坡成为新旧两党丑陋党争中唯一的正人,也是唯一能够体察民间疾苦,真正做到为民请命的“政者”。这其实为苏轼仕途上的坎坷跌宕塑造了一个很好的悲剧语境——正是因为夹于两党之间,又难以独善其身,苏轼成为新旧两党攻讦的对象,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困境,苏轼最终,才落到流放岭南、客死域外的穷途末路。而一个如圣人存在的苏子,亦需要一个邪恶无比的反面角色相衬托,尽管两党皆对苏东坡有不满,但作者还是将矛头对准了王安石为首的新党,不仅用“拗相公”(王安石外号)一章专门抨击王安石;在其后,我们都能看到作者对王安石变法及其引发的政治斗争的不屑于不满。苏轼与王安石的政治对立,成为了贯穿苏东坡政治人格主线的主要二元矛盾,在作者的解构下,东坡的政治生涯呈现出一种戏剧化张力,强烈的冲突感加上悲剧的结局,使得政治人格解构下的苏东坡有一种“英雄”一般的强烈存在感。
而文学人格上的苏东坡呢?尽管苏东坡于文学上的成就远高于政治上的成就,然而,在我看来,林语堂试图用文学上苏东坡的唯美和不朽,在增添苏东坡的人格魅力的同时,缓和苏东坡政治人格线条上的冲突与对立。作者以一种平行架构的视角,强调了政治上的苏轼与文学上的苏东坡“交替出现”的场景感,而往往在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又同时是文学上高产的苏东坡——无论是谪居黄州的顿悟,还是驻守苏杭的缱绻;无论是《赤壁赋》的高远清雅,还是《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清新浪漫,作者在叙述文学人格的东坡居士时,大量引用苏轼的原作,其实是希望读者更多地以纯文学角度赏析苏东坡,从而感悟他的思想,仰慕他的人格,最终惊叹他处变不惊的心性。文学人格的东坡,是豪迈与清婉的结合体,高雅、唯美,同时充满着柔和,力求在历史语境中做到客观的作者,便在文学阐述上对自己所爱的苏东坡,倾注出无限的情感。
总之,与简赅的正史与晦涩的研究相比,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应该是我们了解苏轼的不二之选——它既没有正史过于符号化和简单化的人物评价,也没有学术研究作品过于复杂化的解读,它只是在作者对苏东坡强烈的情感动机下对苏子的一次重构,站在东坡自己的立场上所书写的漫长而多彩一生。政治人格叙述时的戏剧化冲突,文学人格叙述时侧重的纯文学赏析,使得读者在阅读这本书时张弛有度,既不会亢奋,也不会倦怠。正如作者自己所表述,他要做的,其实是“打开尘封千年的历史故纸堆,将一个已模糊不清人物还原在大众面前”,而林语堂先生也真正做到了这点,即尽可能摒弃既已存在的简单观点,呈现了一个复杂多面,但始终勿忘本心的大文豪形象。

  《苏东坡传》读后感(六):书评

发信人: coast (蓝色海岸), 信区: Reading
标 题: 推荐林语堂《苏东坡传》
发信站: 武汉白云黄鹤站 (2015年08月20日20:08:09 星期四), Web发表
今天推荐的这本传记是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这是一本很特殊的书,因为这本书原作是英文版,它是后期由其他作家翻译过来的。而这本书又是一本完全中国化的书,无论作者还是写作对象。
这本书的出色之处在于它采用了一种不同于中国传统人物传记的写法,所占有的资料极其丰富。从书末附录的文献摘引中可以看到这本书涉及到的文献参考资料达到了123种之多。如此丰富的参考资料所带来的结果就是书籍所携带的信息量超大,此书一出,相信会让很多文人生出高山仰止之心,不敢在轻易涉足同一题材。同题材的书我看过其他人写的,与此书比较,起码在信息量方面,完败。
苏东坡是中国历史上很受欢迎的一位文人,我曾在一篇写给校友的推荐文章中这样评论他:
“龙门镖局,作者意淫镖局主人被皇后赏识,历史上,却真有文章达乎皇后,被皇后赏识的人,苏轼算一个。苏轼属于那种大众情人似的人,谥号文忠,后可能被追封为文正。经天纬地曰文。职称其位曰正。文正是有宋以后臣子的最高谥号,盖棺定论的最高褒奖。文忠也是难得的佳谥。”。
“苏不仅有大江东去的豪情,也有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悱恻,有荔枝东坡肉的人情味,又有竹杖芒鞋轻胜马的豁达。政有苏堤,文有秦论,诗文俱佳,是少有的‘全人’”。
苏轼一生,最大的风波源自和王安石一系变法派的拉锯战。这本书对这个过程写得非常清晰透彻。王安石的变法,按照林语堂的说法,是中国历史上四次较大规模的国家资本主义的改造之一。王安石在进入国家中枢前,曾经在小范围内试验过自己的理念,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他低估了全国范围内实施时,反对势力对变法的阻挠以及根植于人性的自私和贪婪。以青苗法为例,本意是为了向底层的农民提供低息贷款。但是随着这项政策在全国范围内的展开,弊端四起:在好的年景,农民即使不需要贷款,也有底层官吏为了完成指标,强行向农民摊牌贷款,正面的帮助变成了巧立名目的盘剥;谷熟后偿还贷款时,因为国家原有的谷价平抑机制已被撤销,农民不得不将谷物贱价卖掉以货币支付贷款,这在农民看来是又一层盘剥;在后期,随着农民因为背负青苗欠款,国家不再把贷款投给农民,相反却投给有能力支付的商人,使青苗法彻底变成了国家与民争利的工具。
从革新和守旧派冲突的描述上看,林语堂的这本书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他的描写过于主观了,他毫不掩饰自己对王安石派系的反感;对元祐党人的同情。作为一本传记而言,这实际上是很不得体的——是非判断该由读者依据客观描述自行判断,而不是你传播现成的褒贬。不过林本人的各种观点清晰,深刻,亦足以对读者有教益。
神宗—太后当政—哲宗—太后当政。苏轼存身其间的这段历史如同磨盘一般循环往复,革新和守旧派系,你方登罢我登场,互相攻击龃龉,把大好的江山搞得乌烟瘴气,在上屡兴政治迫害,贤臣流放失位;在下灾害频仍,民不聊生;对外民族矛盾激化,最终,终于酿成了徽宗时亡国的惨剧。走马观花地看过这段历史,我觉得即便是从未入阁中枢的苏轼,对此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虽然苏轼对待王安石一派并未太过严苛,而自己却屡遭流放。政策的推行都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基本出发点上两派人员没有本质矛盾,对于对方都有些太急了。作为一个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造,这种改革不是一年两年,三年五载就能完成的。但没有人有耐心等待,两派人死守自己以为的真理,而攻击对方为奸乱之臣,事后看来,这太可悲了。
    苏轼一生,少年得志,以后却起起落落,风光时居于九天之上,落魄时难以应付饥寒之费。他的足迹遍及中国大江南北,这本书对苏轼的这一生的足迹写得相当完整,其他的传记中往往或者一笔带过,或者仅仅突出描写它在某些有限的时间点的作为,这一点是最值得称道的,它提供了苏轼一生一套完整,立体的生活图样。败笔也有,我觉得最让我遗憾的是文中引用的诗词文章,它似乎是把苏轼最糟糕,最没有文采的部分文章引用到了,我不知道这是否和林当时写这本书的阅历有关。也许林当时写作此书时年纪尚轻,并没有非常认真地阅读苏轼的著作,只是把这本书当做一个工程来做。不过即便如此,这本书仅以文学成就论,很少有人能够达到。试试看吧,相信你会不虚此行。
    在选购此书时,有一个建议,我曾经遇到过一个附录有苏轼手迹的版本。苏轼的字在历史上也是一流的。它的某些篇章至今仍可看到,甚可欣悦!

  《苏东坡传》读后感(七):《苏东坡传》读书笔记


读完全书算是对苏东坡一生有了个比较笼统但完整的了解。以前所知的东坡先生不过课本里几篇文章、几首诗词,民间几个故事、几道菜肴,而对其仕途、生活等知之甚少。《苏东坡传》比较细致的叙述了苏东坡的一生,作为诗人,作为臣子,作为百姓的立体而真实的一生。

因为是翻译作品,初读时总感觉有些别扭,甚至直到读完也有点半生不熟的不适感。据说林语堂先生对别人翻译他的作品要求是很高的,若先生在世时见到此作应该是不会满意的。

对于某某传这样的书或文,脑海中的印象始终是「太史公曰···」,初读白话略感奇怪·····

林语堂这部书太过主观,十分明显的将自己对东坡的喜好甚至是幻想强加给那个真实的苏东坡,而一切苏东坡的政敌们都被描绘成了小人奸佞,特别是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一派。哪怕不熟那段历史的人也能看出无论褒贬都言过其实了。

了解到苏东坡的更多面。比如他练瑜伽,自己酿酒,兴土木,学医,他也炼丹寻仙渴望长生不老,他因「乌台诗案」入狱,赦免后却又兴诗作赋旧病重犯。感觉这位古人鲜活了起来。

以前只知苏东坡生在眉州,官居杭州,贬谪黄州,原来他也到过徐州,常州,惠州,儋州等,可算一生飘泊了。如今自己身在广州,不禁有些感慨。

书里记苏东坡贬谪儋州时,不满当地土著患病不就医反而杀牛祭天,求神拜佛祈求安康。想起以前看过说宋朝时对耕牛保护,宰牛甚至犯法的说法,因此想必在东坡眼力当地人的行为是十分野蛮的。算是得到了佐证。

几个比较有趣的小故事:一个是东坡给卖扇人题字帮其卖扇的故事,记得以前听过的版本是苏东坡在街上看到卖扇子的人穷困,难以经营,便兴起挥毫给那些扇子题字,卖扇人不认识苏东坡起初生气他胡作非为,结果扇子却很快易售而空,后来才知他就是大文豪苏东坡而感恩戴德。书里的版本是东坡审案,知道卖扇人因卖不出货物而无力偿还债务,心生一计帮他题字卖扇。个人更喜欢书里的版本,更有人情味。另一个是说某个接替苏东坡的官员对自己文才自信,问曾经服侍过东坡的仆人他与东坡比如何,仆人答苏东坡写得不一定比大人好,但他从来不用查书。不过印象中这个故事也有说是纪昀的。还有「三白饭」「三毛饭」的故事也挺有趣,据说古文是「皛饭」和「毳饭」,英文原文作「whitewhytewhight dinner」和「noughnoknow dinner」,十分巧妙。

「一切艺术的问题都是节奏的问题。」精辟。

苏东坡第二任妻子名「闰之」······
十一
书中写「根据一个说法,他(苏东坡)曾写了两行诗,描写在春风中酣美的午睡,一边听房后寺院的钟声。章惇看到那两句诗,他说:噢原来苏东坡过得蛮舒服!于是颁发了新贬谪的命令。」读到这里不厚道地笑了。
十二
章惇贬谪,东坡赦免后,章惇之子章援虽算苏轼学生但无颜去拜见,只写信给他,苏轼回信「某与丞相定交四十余年,虽中间出处稍异,交情固无所增损也。闻其高年,寄迹海隅,此怀可知。但以往者,更说何益,惟论其未然者而已。主上至仁至信,草木豚鱼所知也。建中靖国之意,可恃以安。又海康风土不甚恶,寒热皆适中。舶到时,四方物多有,若昆仲先于闽客、广舟准备,备家常要用药百千去,自治之余,亦可以及邻里乡党。又丞相知养内外丹久矣,所以未成者,正坐大用故也。今兹闲放,正宜成此。然只可自内养丹。切不可服外物也。」读到此处,倍受感动。
十三
书中提到一本描写宋时杭州胜景的《梦粱录》,很感兴趣,盼一读。

  《苏东坡传》读后感(八):读后记

       我给这本书打了四星,这是一本活泼可爱,引人入胜的文学作品,因其主人翁难以想象的才能与遭遇;及作者用笔的可爱单纯,一腔孺慕之情。但是不要指望从中获得翔实准确的历史知识。如有此需求,还是先去看点史学家的著作打个底子比较好。
       两点印象始终贯穿了我读书全程。其一,林语堂是苏轼的脑残粉。其二,文人写政治,单纯可爱得令人发笑。“好”与“坏”的简单二分法,让人无法不对内容真实性起疑。
      林对苏的赞美滔滔不绝,让人目眩,且看前言自序里的这句:“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 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 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 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大大方方的坦露了他的24K高龄脑残粉本质。
        本书中,林只愿提苏轼的美妙一面,他博学多才,似乎无所不能。他意志坚定,蔑视党争,一心为民,简直可以以身殉国。他还热爱生活,任何行当都愿去尝试一番。权势拥向他时,他身不由己。升至高位也不留恋,只行利民之事。当权势抽离,把他狠砸在礁石上时,他也能若无其事的坐起,以恢谐化解伤痛。用林的话说,他的那些政敌简直不知拿他怎么办才好!因无论身处何地,与何人相处,这个老头子都有乐子可寻。年岁渐长,他陆续披上了佛家道教,方术养生的盔甲,运用神秘学和宗教的力量对抗叵测之运。他还像个德鲁伊一样,用自然力来平复身心伤口。本书将终了时,记了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里的一段话,可以说是他的这种处世态度的准确概括:“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岳,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者”。着实,对于世界来说,人只是宇宙变化中偶然而成的一种形态,和山川草木原为一体,本系一物。这样一想,什么喜悲怨怒,都无由而起了。当然,苏老爷的这等功力,我这种小人还远远望尘莫及,但有此榜样,亦有所教益了。
       一个千年前的人物,经由一个几十年前的作者写出,而又经过翻译润饰,不用猜也知其早已面目全非。他只是一缕宇宙元素,暂时化作了人形,对于他留在世间的种种印记,我们想了解的当然不是那些党争,敌人之间的你死我活。而是他留给我们的精神气质。喜爱这本书,书中的这个人,是因为他的精神气质与我们内心的渴望相通,令人有所触动。我向往成为这样的人。对酒当歌,酣然而睡,观景看人如自带美化滤镜:眼中个个皆好人,世间处处醉人景。上对皇家贵胄,下对农夫村妇,皆可与之闲谈。善作诗文,爱酿酒,爱做菜,试过做墨,把房子差点烧了,灰头土脸的在院中大笑。做过工程师 ,建筑师,园林设计师,给大城市设计过排水给水工程,也种过些稻米麦子。因为学到了使麦子丰收的法子,乐得手舞足蹈。到哪里都自己设计房子。爱种橘子树。什么都想掺一脚,对一切保有好奇的灵魂。多么令人陶醉!我是终其生无法及这个人万分之一了。但我心里记着这样一个美丽的灵魂,这很可以使我欢欣鼓舞。正如作者所说,“思想与心灵,不过在这个人间世上偶然呈形,昙花一现而已。苏轼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 ,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至于历史上的苏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对于千年后的我们来说,有多重要呢?
这就是本书对于我个人的意义。最直接的影响是,他使我行动了起来,写了篇读后记:)因为苏公爱写东西,他的那些趣味才能使我这个千年后的小人感受到。
再记:
再说些读此书需要警惕之处,我一向对于传记类文学有抗拒之心。这种文体很少有客观之作。不幸这本书也不例外。我不解宋史,也没读过其他关于苏轼生平的作品。但虽然知道我们历史课本中力捧的人物(王安石等)都有大问题,但本书对苏的对手,政敌的处理,却也走向了教科书的另一个极端。林语堂出于对苏东坡的爱,亦或有其他理由,将他们全盘奸臣脸谱化了。王安石成了一个经常暴跳如雷的偏执狂,而章惇,则是个神经质、亡命徒。王、章手下的党徒们,总之全是小人。平生只以追逐权力,赶尽杀绝贤臣为乐。而苏的朋友们,都是爱国贤臣。北宋的败落,也是因贤臣被贬被杀。这样的好坏二分法,虽然清晰明白,但总是让人心生疑虑。作为一个成年人,恐怕没有人不会对此产生怀疑。因此,此书虽以《传》为名,我却只将他视作文学作品,而非历史书籍。自我提示,别因情绪对书中之人偏爱或恼恨。没有道理。

  《苏东坡传》读后感(九):读《苏东坡传》

有天,恰巧读到一首《定风波》。“归来,也无风雨也无晴”,于是翻出苏轼的乐府诗、词以及这一本书。
几年前在杭州,西湖也有不少关于苏轼的“苏堤”,“东坡肉”,
更在学生时期,诵读苏轼的词“十年生死两茫茫”……
林语堂对于苏轼的历史,多是靠传说、靠记述。经过千年的流传、渲染,角度已不再实际客观。
历史,总是把标签放在名人的身上的。一个优秀的人,也承载了当时的一群人物事迹。
子不语,怪力乱神。本书中,也夹杂不少民间传说中的神话、奇迹。
关于政敌的评论,也有失偏颇。有较多个人情感的局限。
我喜爱苏东坡,因为他的才华卓绝,因为他的博学和生机勃勃。我总是喜爱这样的一类人,精力充沛,有天赋、正直、追求乐趣、具有人性的同情和包容。我也如此去衡量自己。
“文如秋水清空极,人比春山蕴藉多”。曾经在济南看到这幅联。记忆至今。

  《苏东坡传》读后感(十):读后随感

     《苏东坡传》告诉我们,一个有智慧、有理想、有爱的人应该、而且可以生活得洒脱、旷达、乐观。现在我想:苏东坡并非生在一个完美的时代,事实上,所谓完美的时代或许永不会出现。但苏东坡(也许只是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可以证明,不完美的时代,也可保有几近完美的人格,度过几近完美的人生。
       唯一可惜的是,此本书的预期读者是美国人,林语堂先生大概是怕讲深了,读者可能难以理解。但这又莫不是一种福,林语堂先生亦是夹杂了西方价值观来解读苏东坡,使人受益颇多。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