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观念的水位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观念的水位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1-15 21:1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观念的水位读后感精选10篇

  《观念的水位》是一本由刘瑜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8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观念的水位》读后感(一):观念的水位

奇怪的是,尽管有如此之多的理由悲观,我仍然对中国——更重要的是,对中国人——的未来感到乐观;也许有一天情况会变糟,但也是为了变得更好而变得更糟。我见过香港人为捍卫自由而抗争的画面,也知道台湾地区转型期族群冲突再剧烈最后大体还是诉诸法治解决,我不认为中国人具有某种胎记式的国民性——事实上我认为,认定自由、民主“只适合西方”的看法是一种变相的种族主义,而种族主义是一种过于懒惰世界观。
当然不是说一个更好的制度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自动”降临,观念的变化显然是必要环节。观念又怎样变化?除去经济社会发展所塑造的土壤,知识的传播与价值的澄清则依赖于人为的努力。我不认为一个人可以告诉他人他们所不知道的观念,事实是他只能告诉他人他们不知道自己知道的观念,所以所谓启蒙与其说是教育,不如说是对被蒙蔽理性的擦拭。将过于霸道的声音拧小,将被屏蔽的声音放大,将司空见惯的思维方式打上一个问号,将盒子里的光释放,这当然不是一本书可以做到,只希望其努力是往这个方向。
鉴定民意的真伪,标准不在于民众选择的那一刻是不是真诚,而在于他们在形成意见时讨论是否自由、观念可否多元、信息是否充分。没有自由讨论基础的民意,就像一年四季只吹西北风的树,长歪了毫不奇怪。如果美女A盛装在镁光灯下从观众面前惊艳地飘过,而美女B只能带着口罩站在舞台后方黑漆漆的角落里。就是百分之百的观众百分之百真诚地选择了美女A为选美冠军,那能说明什么呢?说明那个镁光灯质量不错,以及那个口罩还挺严实。
然而,世上真有救世主吗?“一个强大到可以给你一切的政府,一定也强大到可以拿走你的一切。”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集体化运动,正是这一逻辑的证明。钻石捧在手里还没捂热,后来通通交到国家手里。到50年代末,台湾的农民实现“耕者有其田”,大陆却出现天灾人祸。那些死于饥荒的农民是否想到,他们的痛苦与当年打土豪分田地的痛快之间,是否有种隐秘的联系。
相信时间,就意味着相信除了千千万万日积月累的努力,历史没有进步的捷径。对于渴望一夜之间得到解放的人们,这可真令人扫兴。在总结苏东转型之艰难时,一个解释是:制度也许可以一夜之间改写,但是企业家精神、商业头脑、市场意识,只有通过漫长的学习才能形成。对于急于宣布转型本身是个错误的人,显然又忘记了“时间”这个因素。20年后的今天,苏东诸多国家经济都逐渐步入了良性增长,再次证明时间的力量。
历史也许会以进两步、退一步的方式前进,某代人可能会在那倒退的一步中度过,但我相信,在所有的专制者中,时间是最专制的那一个。很多时候,人类一不小心误会了自己,把自己想象得太过聪明,或者不够聪明,而时间总是不徐不疾地将误会澄清。
1956年匈牙利政治风波后,总理纳吉因失去“立场”而被判决绞死。在庭审中,他拒绝法庭的宽大处理:“我知道另一个纳吉审判会为我平反,总有一天还会有对我的重葬仪式。”1989年6月16日,“总有一天”到来了,匈牙利举行了纳吉的重葬仪式,10万民众参加了这一仪式。纳吉相信时间,他赢得了胜利
愤怒之所以令人上瘾,大约是因为愤怒是通向正义感的捷径。人是需要自我认同的,换个现在流行的说法,人是需要“存在感”的,而正义的自我认识是这种“存在感”的要素之一。当然通向正义的方式很多,比如为几百万尘肺患者奔走呼告筹款捐钱,比如数年不放弃寻找失踪的“黑窑工”,比如坚持为弱势群体打官司,但这些似乎都太费劲了,哪有上网骂人省时省力——这边义正词严地敲三个字,那边镜子里一个悲情英雄的形象就已冉冉升起。何况隐身于集体中,安全温暖,还战无不胜。前面是张三李四,后面有王二麻子,“同去同去”,占领不了别的高地,道德高地还占领不了吗?
标签的意义就在于屏蔽而不是展开思考
这大约也是为什么我们的公共生活十分贫瘠的原因之一。“标签战”伤害道理的微妙性,而道理几乎总是微妙的。
在非黑即白之外还有很多思想的灰色地带,而这个地带往往最考验思想的精细,通过将他人的观点极端 化取消其意义,恰恰是公共讨论中的避重就轻。
标签盛行的地方,理性易于枯萎。
下限低的争论者也许会赢,但争论本身一败涂地
这当然不是说《清明上河图》上画的车水马龙是假的,但车水马龙的背面,还隐隐浮现着另一个不那么豪迈的世界。
除非你意识到中国不仅仅存在于都市的“五环”。在海水的深处,阳光未曾照耀之处,还有韩颖雷金模们,并且每一个已知的韩颖雷金模们,很可能还对应无数我们尚未知晓也无从知晓的韩颖雷金模们。在苍苍莽莽的雪地里,要保持对那个被遮蔽世界的知觉,你得不断提醒自己不要睡着不要睡着不要睡着。
当然博爱的起点是自爱。自爱加上同理心,才成为博爱。对国家和社会的未来,我常常显得比周围很多人乐观,这种乐观来源于对逻辑的认同。一个为“大鸣大放大字报”唱赞歌的学者,在遭遇网络语言暴力攻击后,也会愤慨和痛苦;一个隐晦肯定毛氏“大民主”的学者,在涉及自己学术诚信的辩论中,也忿恨痛斥有些媒体的信息一边倒??这些人对抽象的普遍权利颇有微辞,却在自己具体的权利被侵害时表现得愤愤不平——这种“愤愤不平”,就是我保持隐隐乐观的理由。
一句话,我站在粪坑里,所以我脏;你手里有泥巴,所以你脏。我们都脏,本无不同。“天与地卑,山与泽平”,哦耶。
一味“合同异”,要点就是否认量变之间的差异,否认差异就是否认了进步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从而为一切落后进行辩护
西谚云:不要让“最好”成为“更好”的敌人。
纯洁固然美好,但是它对世界丰富性和复杂性的敌视,它天然的非黑即白世界观,本身就为专制提供了最好的精神土壤
观念的力量可不能小瞧。当年老老实实给地主打长工的农民,就是被灌输了“剥削”这个观念后,理直气壮地剥夺地主的土地。30年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观念倒了个儿:同样的行为,过去叫“投机倒把”,现在叫“市场经济”。
不必急着绝望。既然水位一直在上涨,没有理由认为它会停止上涨。对于急于求成的人,变化不在2012年发生就太慢,但对于历史长河来说,短短30年发生的观念变化也许足够波澜壮阔。又或者,绝望本身其实也是一种积极的力量:它蕴含着一种理想——这好过屈从,以及一种理想受挫后的痛感——这好过麻木。我一个剩女朋友恋爱屡屡碰壁后说:其实,彻底绝望还是挺难的。我想也是。一杯水摆在那里,对于口渴的人,想要忘记它的存在,肯定挺难。
一个国家走向怎样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如何面对自己的过去。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个民族的悲剧其实也可以是它的财富,而拒绝挖掘这个财富则往往导致一个民族在历史的死胡同里原地踏步。远的不说,拿现代史来说,肃反不反思,于是有整风。整风不反思,于是有反右。反右不反思,于是有大跃进。大跃进不反思,于是有文革。拒绝反思,“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导致的往往是苦难的死循环。
麦德胡卡的观察可以说指出了成熟的民主制和不成熟民主制之间的一个核心不同,那就是政治辩论的技术含量。好的政治辩论应当集中于具体政策,而不是煽情或人身攻击。但是纵观很多发展中国家的民主,政治辩论内容往往是“你是某某阶级代言人”、“你是某某国家的走狗”、“你不顾人民的死活”这样的口号式话语,或甚至干脆直接在议会揪头发、扔鞋子。
我当了几年老师,改作业最深的感受之一就是,最差的论文往往是最难改的。因为你要评论一个人的论点,首先要知道他在说些什么,而差论文的特点就是你不知道它在说些什么。也就是说,对具体清晰的逃避也就是对批评的封闭。这一点大约不仅仅适合学生论文,也适用于政府财政报告。虽然现在各国都在提倡政府“信息公开”,但在我看来,如果仅仅把政策“一锅粥”地端出来,既不归纳问题或阐述方案,也不解释这些政策具体如何影响普通人的生活,公众面对它,就像一个老师面对一篇不知所云的论文,很可能还是不知道如何参与对它的讨论。
关心民主理念的人往往会为一个问题而争论不休:民众到底值不值得信任?有人认为民众不过是一群受情绪支配的乌合之众,有人则认为民众天然具有相互关爱理性协商的社区精神。其实,从民众既可能万众一心地在广场上高呼万万岁、也可能在一个10万人的小镇运转几十个慈善组织的记录来看,民众可能从来没有统一的“天性”,好的制度可能激励出人性善良美好的一面,而坏的制度则可能暴露其最丑陋的一面。俾斯麦说“政治是一种可能性的艺术”,那么我们能敲开人性中哪种可能性,说到底还是取决于我们在缔造什么样的政治。
如果说奥威尔的《1984》里,人们为失去自由痛苦,那么赫胥黎的《美好新世界》里,人们则为摆脱了自由的重负而狂喜。真的,如果政治家和科学家给民众带来如此丰盛的快乐,民众何必自己去斗争?就像你可以从父亲那里继承一大笔遗产,何必自己去辛苦挣钱?除非——你认为得到的过程比得到本身更有意义。除非你不识抬举地认为,通过个体努力去争取幸福,比“被幸福”更体现出生命的价值。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在一切精英治国观里读到的是对生命的藐视。对有些人来说,幸福,无非是对着送过来的汤勺不断张嘴;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它需要“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
在恩赐来的幸福和捕猎来的痛苦之间,你会选择什么呢?在幸福药丸soma和跌宕起伏的莎士比亚之间,“新世界”里的“野人”约翰选择了莎士比亚。
个有趣的现象是,《源泉》一书与萨特的《苍蝇》同一年出版。这两本貌似南辕北辙的书,在我看来,表达的东西惊人相似:都是在说不要让某种集体的意志或者情感蒙蔽自我,你比你所想象的更自由。两人的不同在于,萨特一生都在试图揉合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结果只是让马克思变得不再是马克思主义而存在主义也不再是存在主义,而兰德却逆战后左翼知识分子的思潮而动,直接了当地将她的文学和哲学观念引向了对资本主义的歌颂。
正是因为桑德尔这种“厚此不薄彼”的公允,《公正》一书教给读者的与其说是真理,不如说是困惑;与其说是信念,不如说是迟疑。但困惑和迟疑并不一定是坏事。当思想太多地被权力用来当作棍棒,困惑就成为宽容的前提。当人人争当杀气腾腾的真理代言人时,迟疑则是一种智性的成熟。“当你知道的越多,你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一个经典之所以是经典,不应该是有多少人赞美过它,而是它真的能帮助你认识你当下的世界与自己。如果它不能做到这一点,要么是你的功力还不够去真正读懂它,要么是它真的其实也没什么
这个转变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一切经典本质上都是基于那个作者对他所处的时代的问题的回答与思考,那么要真正读懂它并且读得心领神会,只能是因为:第一,你对他所处的时代及其问题有相当的了解;第二,你认为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与你现在所处的时代有相似性,而且你能理解其相似性以及不同性在哪,由此批判地理解他的思考对于当下的意义。
所以我的读书历程,基本上是一个不断从“经典”堕落为“经验”、从“意识形态”下降为“实证主义”的历程。不是说我对经典失去了好奇心,而是我希望引导我去读经典的,是问题的箭头在不断指引,而不是餐桌上的虚荣心。
所以我推荐的这几本书大多未必是什么传统意义上的名著,但多是经验研究,都在不同时期给过我重要的启迪。《Thought Reform and Psychology of Totalism》、《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分别是我觉得中英文世界最好的中国革命研究著作;《Polyarchy》《Populism against Liberalism》《The Myth of Rational Voter》《Modernization, Cultural Changes and Democracy》是几本研究民主制度的书,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民主,而不是作为抽象理念的民主,对我影响都很大——对其中的观点,我不一定都同意,但是其中的思路,都让我很开眼界;柏杨的《中国人史纲》我基本上是当作恐怖小说来读的,因为当真几乎每一页上都写着“吃人”二字;秦晖老师的《传统十论》让我理解中国传统文化豁然开朗之感;《牛鬼蛇神录》和《The Whisperers》分别是从个体的角度回忆中国和苏联的革命史,我相信如果从现在开始,每一代青少年都能读这两本书,人类的未来将会避免无数悲剧;《Why Globalization Works》《Capit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分别是讨论当代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并且在各自领域——在我看来——最好的书,在一个“打倒新自由主义”已经称为中外知识界时尚的世界里,Martin Wolf基本上是在说:在喊“狼来了”之前,先看看那匹狼真的是狼吗?而黄亚生则是在说:在为中国模式倾倒之前,请让我们先透析中国模式到底是什么模式。《月亮和六便士》《Fountainhead》这两本是我喜爱的小说,其主题其实很像,小说里两位主人公的人生态度都是:如果得到自我的代价是失去全世界,那么我不介意把指甲缝里的这个“全世界”给剔掉。
正如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因此需要补充的营养元素不同,我的推荐书目的阅读经验未必适合其他人。我想说的只是,在思考自己要读什么书之前,最好问问自己,我关心的到底是什么问题,因为只有真诚的问题意识才能将你引向真诚的阅读——阅读如此美好,任何虚荣心的杂质都是对它的玷污。
我想霍尔顿也许不是真的愤怒,他只是恐惧。他只是对自己的虚空人生感到恐惧,而出于自尊心,我们总是把恐惧表达成傲慢。他还热爱小说呢,他还热爱音乐呢,他还热爱小妹妹菲比脸上的笑容呢。最后霍尔顿之所以没有去西部,也许并不是因为软弱,因为就算到了西部,也得找工作,也得去超市买1块钱3斤的土豆,身边还是会有无数喜欢说“很高兴认识你”和“祝你好运”的人。与其到远方去投靠并不存在的自由,不如就地发掘生活中那尚可期待的部分——小说音乐和小妹妹的笑容,善待因为迷路而停落到自己手心的那一寸时光,等那个注定的失败从铁轨那头驶来时,闭上眼睛,呼拉,干净利落地消失。
当然灵魂的重负肯定也不是没有好处。有诗云:无限风光在险峰。说的就是你要看到最好的风光,就得爬到最危险的高峰去。对此尼采表示“顶”。他说,从存在中收获最大成果和快乐的秘密就是危险地生活。

  《观念的水位》读后感(二):观念的力量

观念的力量
1. 刘瑜的这篇杂文读起来有些鲁迅的味道,那行文、语气莫不是如此,喜欢这种文风,读完之后总会引起一些思考,这也许是作者的本意吧,思考之后也许会带来观念的改变。然后引发行动的改变。
2. 本文结构清晰,特色的中国观念,民主自由的他国观念,还有些不如中国的他国观念,这种对比很明显。之后集结了她的书评,影评,人物评。读起来很轻松、清晰。
3. 其他的感触:
        写作:重要的是论点,论据。也明白了当初领导对我转正论文的评价“没有看到你的论点、论据“,这是我以后模仿写长文的思路。
        阅读:有目的的阅读,主题阅读是以后的主要方向,没有大把的时间来用于阅读,但是依然要养成阅的习惯。那么带着问题去读书,这样其实也是一种节省时间的方法。如果你没有问题,那么看看刘瑜,一个”世界末日“的话题就可以写出一篇文章,只能说明你对生活以及自己内心缺乏观察。
        一本书其实就是一个地图,会引导你去寻找另一个世界,更多的人、书、物。

  《观念的水位》读后感(三):有趣

可能是经历了前面几本晦涩难懂的书的缘故,现在读这本书,格外轻松。此书还是一如既往的延续刘瑜聪明的文字风格,机智、跳跃、有趣。只是,个人感觉不像以前那么痴迷这些文字了(从目前自身阅读需要 的角度而言)。
太过机智有趣的语言,似乎容易减损了读者对事情、对逻辑的注意力。读的时候对她的观点很赞同,而且行文风趣,读得酣畅淋漓,但是合上书问你一句,泰国为什么频繁政治动乱?东德人为什么穿过柏林墙涌入西德?曼德拉为什么没被在监狱中打死?戈尔巴乔夫在历史上的评价为什么那么糟?你还记得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是在说什么吗?……反正我是无法一一解释清楚的了,当然,这怨不得作者,自身积累得太少是致命的伤,仅靠那点不成熟的逻辑更是无法还原真貌。
这种略带政治色彩的书,给钻研学术的人看似乎没什么重要的信息;给圈外的人看,除了有趣,还有好些看不明白的政治术语。尽管如此,这种书还是很有价值的,它给当初那个饱受社会主义正确思想教育的学生,开了一扇异色的窗,让对民主一无所知甚至充满偏见的年轻人,隐约察觉这世界的另外一些逻辑,尽管看得半懂不懂。另外,确实,幽默是一种美好的品质。她在书中,深深的话浅浅地说,谈论的是严肃的话题,组成的却是一本机智有趣的书。就当这也是一种态度吧,欢乐的生活态度。在无聊的人森里、冰冷的学术高地上,开出一朵欢乐的花。

  《观念的水位》读后感(四):《观念的水位》

看过刘瑜的《给你一颗子弹》后,就喜欢上了这个女公知。
《观念的水位》这本书基本延续了《子弹》的风格。从语言上看,随性灵活而充满睿智,带着调侃的深刻;内容上,以读后感、观后感、时评类文章为主,短小精悍,趣味性十足,适合任何时候阅读。相较于《子弹》,这本书的体系更加有条理,内容更加深刻些,思考和语言上似乎都更加成熟。
从子弹到水位,最打动我的是作者对人生的那种豁达的态度。子弹中谈到作者本人在国外留学的生活,枯燥乏味,但她却从看书看电影中找到乐趣,并且不放弃思考和写作。一本书、一部电影、生活中的一件小事,都能激起作者探求的欲望和无尽的思考。并且她总能将一些无关的事情串联起来,为读者展示其中的奥妙。观点在思考上更近一步了,她试图通过自己的作品,将她所推崇的观念传递出来,书中对民主自由的讴歌,对人性真善美的歌颂,读来让人汗颜也感动。
可能你会觉得书中向往的许多东西不过是乌托邦的存在。但生活不能没有它们,如果仅仅是实在到不能实在的东西,那我们空虚寂寞无聊时拿什么来振奋?况且诚如作者所言,观念的力量的确是不可小觑,在接受了种种有意无意的熏陶之后,有一天,我们不自知地便成为了另一个人。

  《观念的水位》读后感(五):关于民主的随笔

    偶尔在豆瓣上看到刘瑜的新书,虽然知道她的那本《民主的细节》,只是一直没有读完。这本书作为我的睡前读物,倒是很快读完了,大概是因为该书更像是一个人的随笔的集合,有些是关于东欧各国的政治讨论,有些是关于读书,电影的记录,有些连我也说不上来。
    非常喜欢作者对于“民主”这个概念的理解与讨论,有些犀利,有些入木三分,不过若和《民主》一书比较,倒有些显得力度不足。后面关于读书和电影的评论我大都一扫而过,实在是因为那都是有些文艺的电影,若放在我自己身上,大概是不会去看的,因为实在是看不懂的。
    最喜欢关于剑桥的那片文章,可能是因为也去过英国,知道那种阴郁的天气,那些讨论琐碎事务的英国人,那些一到傍晚就空无一人的街道和晚上热闹的Pub,种种情景仿佛昨天一般。
    归根到底,喜欢这个作者的人也会喜欢这本书的。我应该会把前两本书都搜集一下来看看。

  《观念的水位》读后感(六):鹭岛骑行

利用月底端午的连休的机会,再一次启程去了厦门。记得第一次去公司组织,这次却是自己约起好友几个一同前往。摒弃公司主要是由于人员过多,集体行动显得太缓慢,现实还真印证了这点。

虽然路途中比较吵闹,杂音的存在使得没法集中精神去享受阅读的快乐,所以就索性借着阅读的间隙对观念的水位进行了一次实践。

高铁的开通让老百姓有了更多出行的选择,同时问题也就更多的暴露了。与飞机出行相比较而言,高铁就更加自由,没有必须提前的时间约束,也能在车厢内自由走动,甚至可以提升分贝来宣扬自己的高音阔论。年轻的成年人在这方面还算过得去,但随着年龄的递减递增,分贝制造就越效率,我们未来的一代和过去的一代真是充满了“活力”和“创造力”。先讲未来,在这个智力大开发的时代里,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家庭在孩子的教育方式上采取了主动开发式的态度,不论自己的孩子天分如何,兴趣怎样,都是选择上好的补习班,就怕赶不上步伐,就怕被莫名地边缘化,所以就有了孩子比谁都累,陪读的家长倒是比孩子学了更多的技能……反过来看着那些被家长散着养的孩子,难道他们就这样被“抛弃了”?中国那种粗旷式的暴富神话已经毁灭,那种拿着酒杯到处弯腰敬酒陪笑的时代正在淡去,中庸式的高情商没有了以往的市场,那么家长们还相信散在那里的熊孩子们真的能在社会中学会圆滑以便给他们自身带来竞争力?他们到底缺失的是什么呢?明明父母都站在身旁,表现出来的是孤独式的烦躁,没有什么事物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都是张爱玲笔下那采花的小姑娘般。生个孩子容易不等于养个孩子容易,莫非这些家长是在将自己的童年感受移情到了孩子身上?那么那些杂音影响的并不是旁人,是他们的脑子。正如素什么质里讲的中国人没素质就是因为太散,这种散一旦在外界压力消失后,就成火山式的爆发……也相应地看到了他们的家教模式。贫穷的年代会让人们压抑和收敛很多我们现在看似很普遍的怪诞行为,也许为衣食住行奔波劳碌也算得上是个好年代。再讲过去,时代造就了一群人没有青春,在极度烦躁的环境下,他们尤为烦躁。什么都想争,什么都有理,什么都想抢,什么都觉得不够,要是单纯这样多少是可以让人理解的。物质缺乏的年代,能丢到垃圾桶里的一定是垃圾,对他们而言钱和财富是靠省和夺来的,至于地里长出来的庄稼一定要等人收割后才食物的味道。如今,没了庄稼地,没了机油味的厂,没了几家合用的厨卫间,这些人也伴随着时间流逝老了,这么一来还在争,争什么呢?菜市场小买卖为了那根葱?超市减价活动那些折扣促销?都不足以让他们提劲,从具体化的小便宜到无形的精神感受,他们开始要尊严了。没了青春要弥补,没了激情要寻找,挤着年轻人们一起上山下水,玩得不亦乐乎,好名曰为锻炼身体,赏阅祖国山河之美好,实为当下的生活不足以给其满足感,需要外界一而再再而三的刺激才行,那份来之不易的优越性不能就这么争到了而后消失掉,就打着鼓敲着锣,牵着螃蟹道路中央横着走,世界唯我中心,享受被不同游客“尊敬”的态度,稍有不满就牢骚漫天,道德压山,夸夸其谈,这是何等没有传统美德的社会。曾某个时间,在路边看到个老人,印象极为深刻,见谁都乐呵呵的,没有与他们一般与世争斗争艳,像是包容了世界,享受阳光雨水微风,那种内心的满足和安全感充实着他的笑容,这需要经历什么才能做人如此如水一般?或许这位老人家不是散的,而那些老人家们至少心路是散的,底下有着十万里深渊。

鹭岛是厦门的别称,因白鹭的而得名,美丽的城市应该配上美丽的人。在整个行走过程中没有看到过一起车祸,一起争执,也算是厦门的一张软名片。也许有了些外出经验,有些事就出于警惕的本能遏制掉了。最后的晚餐是在一家主打老厦门味道的店中,点完餐开始上菜,前后两次服务员上错了菜,如果我们动筷开吃那么餐毕的结账就可能会有问题。我的想象是:我们按契约精神没有点的菜不付帐,至于上错的菜是店员的错,由店员负责;老板则依据消费总额来定,没点的菜一样消费了没法退货那么一样结账。那么问题来了,上错菜的账到底扶不付帐呢?想象的结尾一定是一方报警,警察的原则是大事化小 小事化无,既然大家都不愿退一步海阔天空,那么就退两步,打个折,一来消费者我们感觉就会没吃全亏,二来老板也感觉没吃全亏。那么会是这样吗?随着经济开放,百姓兜里的钱也是越来越多,旅游就是更多人选择用来炫的手段之一了,各种美食各种体验都刷屏朋友圈,人生的一半以上毕竟是在网上嘛。游客的傲气也随着钱的重量加大起来了,那么这部分情绪也就传递给了当地做游客生意的人,随之曝出来的就是各种花样的坑,名声也大幅下落,这坑到头来还是坑了自家生意,可是谁会在意呢?诚信太虚不会影响下个客户的选择,契约太假钱才是真实,欺骗太好利益立竿见影,假货太赞简直暴利压缩了努力的进程。我们作为社会人在这个充分融合的时代里,比的是人与人的底线。书中说到,纯素食主义者出于对动物的保护,不但不吃肉,连鸡蛋牛奶都拒绝;素食主义者次之,底线是不吃肉;对于大众来说,肉还是要吃,但是肉源来自于小狗小猫还是有所忌惮的;对于一些人来讲,吃点狗肉也可以接受,但是要是吃猴脑……多半会有很多人感叹“没人性”,丧失了底线。人类活动基本都基于经济的基础上,没有利益那么社会也就很难转动起来,但是所有的活动都应该处于自由状态才是,强买强卖最多让百姓知道你的法治落后,不会让人知晓那个强制行为者肌肉发达程度。所谓盗亦有道,社会缺失的底线到底在哪里?社会的总量实在太大,不是一两代人能转变其发展轨迹的,看似简简单单的买卖经,文章可是深厚得厉害。

能骑行一个岛对个人而言算得上是个不大不小的成就。曾听友人说,人生就是不同的体验。当时的我觉得这话比我想的更深刻,佩服。但在之后的几年时光中,我从接受他的话到体会他的话,也许今天的我会给出一个不同的话语来:人生不仅是找到自我,妥协的过程,更是搭建一个平台能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玩得杂不如玩得精。拥有一些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确实可以让人感觉充满力量。金钱可以促成这样一次骑行,但是金钱是买不来喜欢的事物带给你的快乐,言语没法表达的感受,希望你们也能来一次亲身体验并喜欢上骑行,有缘约起。

  《观念的水位》读后感(七):给未来一点时间

有一类新闻,在微博上总是会得到数以万计的转发, 比如说中国的网络速度与资费与远到国外,近到一桥之隔的香港的差别对比; 比如说中国一个村子里的人电焊技术过硬,很多都移民澳大利亚,生活美满让人艳羡;比如中国富豪移民百分比和考虑移民的比例,让人感觉仿佛有钱人都在想方设法逃离这片土地,从而使神州大地空洞洞而又盈盈充满穷人,进而实现另外一种的“共同富裕”。
诸如此类的微博不断被转发评论,不断在茶余饭后被人提及,说者内心充杂着抱怨、愤怒、羡慕等情绪,听者也被感染到泪盈眼眶,扼腕叹息,仿佛日子过不下去,明天即是末日。
其实,微博上提到的那些问题,归根结底来说,并不是没来由的空穴来风,产生的原因是大家都觉得自己过的并不快乐,生活也没有央视渲染的那么幸福。而快乐和幸福,是人类平时生活、工作的巨大激励。
现如今,改革开放已推行三十多年,很多父辈那一代的人还是会怀念六七十年代。据他们讲,那个年代,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人与人坦诚相待。但如果问他们:那我们还应该回去么?一般都会得到一个否定的答案。究其原因,其实就像刘瑜老师《观念的水位》封底所述:“80年代苏东剧变,并非经济有什么大危机,无非是观念的水位变化了,过去曾经对着那件皇帝的新衣啧啧赞叹,现在一觉醒来,民众突然不干了——你害不害臊,怎么什么都不穿?”
《观念的水位》整本书就是这样,看似轻描淡写,实则精准细致地回答了一个与我们密切相关而又为我们所关心的问题——为什么我们总是觉得自己不快乐,“被幸福”?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既有对国内社会事件的原因分析,也有对国外政治体制和机构设置的合理性与弊端的详述,既有刘瑜老师自己从书里,电影的得到的关于常识、普世价值的感悟,也有有关日常有趣时光的描写。
《观念的水位》里,没有大而空泛的“德先生”与“赛先生”、“自由”与“民主”,有的是“给理想一点时间(我最为喜欢的题目)”、“黑暗消失之前”,没有道学先生的伪善和让人生畏的严厉措辞,有的是“恶之平庸”、“善的理由”。
刘瑜老师说:“奇怪的是,尽管有如此之多的理由悲观,我仍然对中国——更重要的是,对中国人——的未来感到乐观;也许有一天情况会变糟,但也是为了变得更好而变得更糟。”这样的文字,总是让我对未来充满希望。

  《观念的水位》读后感(八):高度刚刚好

看了豆瓣书评,才知道刘瑜收到的评价如此褒贬不一。
我很诧异,因为我觉得她的文字可爱到我给了她五星,她的另外一本《送你一颗子弹》是我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看得下却又不是“闲书”的书
难得的有趣,是在看这本书最大的认知,刘瑜文字本就有趣,难得是因为这本书的内容却是平日里再不能严肃的政治,真是个奇女子
其实出书了面对大众的评价实在是平常不过的事情,但有些评价就好像是对家里嫁不出去的二女儿的怨气,这未免有些上纲上线了吧
我不是文化人,政治知识很浅薄,这也可能是我给5星的原因吧
作者很大方,她把一些“圈子”的东西化繁为简的呈现给大家,“圈外人”很是乐意接受的(我我我)

  《观念的水位》读后感(九):它不是救世主,它也从未想过自诩救世主,它只是一个窗口。

       刘瑜的文字,向来不缺争议。此前看其文及其评,褒贬不一,我个人对她的态度也是起起落落几经变化。
     这本刘瑜个人文集,是对其近年的时评、国际时评、书评、影评、随笔五部分做以收录,自序里说道,“这些文章集结在一起所传递的信息,相比它们零散地存在,其重量和清晰度是不一样的。”我想大概是这样,这本看完,对其文字的态度,可以说是尘埃落定。
   
       此前总觉得其文字或多或少带着一些技巧和煽动性。一本书啃下来才发现,技巧源于真正广博的积淀,煽动实则不是煽动,而是一个学问人的'回归',体贴地将晦涩难懂的学问换一种表达方式,得以为普罗大众打开一扇窗甚至一扇门,将己之所知,启蒙至众。
                                                     1
  “经典之所以是经典,不应该是因为多少人赞美过它,而是它真的能帮助你认识你所置身的世界和自己。如果它不能做到这一点,要么是你的功力还不够去真正读懂它,要么是它其实真的也没什么。”
  可以说这篇《从经典到经验》,很好地解答了近期一直困扰我的一些问题。经典书籍与时效书籍如何选择?对经典的共鸣程度如此之低,是因为自己的无知还是经典受到了过度赞誉化与神圣化?
  事实上,一切经典创作的源泉,都是基于那个作者,对其所处时代问题的思考与回答,真正想要读懂它并且读得心领神会。只能是因为你对其所处的时代以及其时代问题有相当的了解,或者是你认为他所处的时代与你所处的时代有一定的相似性,并且你能理解其相似性以及不同性在哪,由此批判地理解其思考与所作著作对于当下的意义。
  如此,让问题意识的箭头去指引阅读才显得尤为重要。思考自己要读什么书之前,不如先问问自己,我关心的到底是什么问题。真诚的问题意识才能引向真诚的阅读--阅读如此美好,任何虚荣心的杂质都是对其的一种玷污。
   至于读不懂经典这件事,当真没必要上升到拷问灵魂鞭笞自我的程度。事实上,你没错,经典没错,错只错在你们相遇在了错误的时间。这不禁使人联想到了胡适那句“多读书才能多读书,知识越扩充,读书的能力也就越大”。想通了这一层,不免瞬间释然。
   想想本该如此,阅读如此之美好。本就是一件孩童出于好奇心,主动去辨识动植物的大自然之旅,何必硬让儿童背上包袱带上行李,把好好的旅程,变成一件从沼泽里使劲向外拽马车的糟心事儿。
                                                  2
       政治,是本书绕不开的话题之一。之所以把它放后,完全是出自私心,出自不想这部分文字被绝对化标签化的私心。
      我知道在很多真正深刻人的眼里,刘瑜是一个一地鸡毛的右派,一个推崇民主却不懂民主的煽动型公知。文字太浅,情感太满,动辄便失了理性,失了学术本应有的威严与门槛。但我想说的是,这些文字本身并不是学术论文,更不是什么政治教科书,作为一个有思考有想法对某些问题略有异议的博士后,人家怎么就不能表达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了?难道只有谨言慎行字斟句酌,思考一字一句将会给社会带来的影响,这才是所谓写作者应当具备的社会责任感?那这与满清八股文字狱又有什么区别?更何况刘瑜的文字本身本就自始至终把握着一个“度”。比起李承鹏式的愤怒,刘瑜已经冷静多了。
专家学者认为讲述别国他处的政治会在社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并将这种导向归咎于一个介绍“别处”的作者,却似乎从未想过我之国民思考问题面对观点频频出现的非理性,可能解铃还须系铃人,羊毛出在羊身上,问题的落脚点最后还得落在国民。
       可他们不屑去改变国民,哪怕一点点。在他们眼里,政治、学术、思想应该被束之高阁,或者说知识分子在学术领域达到一定程度,潜意识里自然而然带上的一种骄矜,让他们认为自己经过层层险阻穿过道道荆棘看到的曙光,凡夫俗子根本没有能力甚至没有资格去感知,他们只需要被牵着走,只需要听话地走他们设计出的既定路,然后对这种“家长式”的关怀感激涕零即可,仅此而已。若说量子力学相对论,这些东西没有必要兴师动众也就算了,人文社科、政法常识、理性的思考方法、客观的分析方式,这些难道也通通没必要吗?
正如这世界上不存在什么“神明”启示可以四海皆准古今皆宜,历史政治之前进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一般,国民智识的开化也不可能存在什么救世主。除了寄希望于每一小点知识每一小个启发带来的推进,积少成多,此外别无他法。醍醐灌顶的前提一定是量变的积累。但目前的问题,是社科学术界愿不愿意帮民众打开这扇窗,愿不愿意以己之力,为公民的成长创造一个公共空间。
       刘瑜从身边小事切入,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她所感知到的政治点滴。“将他人观点极端化从而取消其意义,是中国当前公共讨论中较为普遍的避重就轻。”,不可否认,这是事实。英国首相会因几百块钱的有线电视费用受到公众质疑;剑桥的政府网站可以解决居民大型垃圾的处理问题、除此之外各项服务一应俱全,没有的,是铺天盖地的灌输式宣传;法案法规出台会议的时间地点,会出示详细的信息公告,公民均可前去;拉美国家经济是不如中国,但拉美的工会、环保组织却非常发达,中国企业“走出去”之时,试图固守自己低劳工权利、低工资、低环保的发展模式,却不得不被动学习他国的人权、劳工保护和环保意识,故而否认了很多企业家“政治是政治,经济是经济”的故有认知;欧洲超前福利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经济疲软、中国大多数人提起东欧时的狭隘认知、大英帝国在最强盛霸道之时也没有放弃言论自由;主张量变,让时光凿去狂妄磨出温润。
       我不知道刘瑜告诉人们这些何错之有,倒似乎正是这种微观式的切入点使之备受专家学者诟病,认为妇人之仁只会从鸡毛蒜皮看政治。可事实上我并不觉得GDP上升的几个百分点比这些鸡毛蒜皮的日常小事更能体现政治民生,微观却严密的论证,往往比看似宏大实则浮空的判断有力量的多。我不知道这些东西所谓的专家学者们是真看不到还是做出了选择性失明的“理性无知”。当“无知”合乎“理性”,人们可能会努力保持这种无知,刻意逃避可能干扰这种无知的信息,毕竟有时候比起改变,“视而不见”更合乎很多人认知的惯性。在这个情境里,“无知”可以为一些人带来利益、带来安全、满足其意识形态的偏执。
       但总不能因此就去否认开窗开门的意义吧。不屑于将高尚的阳春白雪说与下里巴人(这里就是想用这两个词的字面意),自然不能理解一个主动去进行常识普及接地气的祥林嫂。如今这样的时代,启蒙的稀少与价值不言而喻,用启蒙来形容刘瑜似乎的确有些过誉,但称之为一个开导者,一个开窗人,一定不为过。 她孜孜不倦地观察这个世界,把道理讲得清清朗朗,用文字和幽默,一扫政治永远不知所云的阴霾。坚持思考真问题,并坚持问题的答案不在其标新立异、而在于其合情合理,这大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深刻吧。而我个人最想称赞的,也正是在于她的这种不“装”,不把学术神圣化妖魔化,不故弄玄虚,没有长篇累牍的政治理论,多的是简明的事例简明的政治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文字功夫在穿针引线之巧妙,适时不矫情的幽默中可见一斑。谈任何问题,再复杂的问题,都能一说就让人明白,因为她就是要把话往明白里说。当别的学者生怕理论不够深奥、生怕群众容易看懂,穷其一生弄个晦涩难咽的理论出来时,她勇敢的扯下伪学术们身上唬人的外衣,让最不识字的人都能明白:“噢,原来绕来绕去,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中东欧、拉美、非洲、亚洲。一边读一边想:多亏了她,否则我怎么能如此不耗脑细胞地知晓这么些国家的政治大事?无论是俄罗斯的“不自由民主”、中欧国家换汤不换药的“革命”,还是在泰国拖民主后腿的中产阶级、伊郎追求自由民主的“螺旋形”道路、委内瑞拉的瘸腿民主、洪都拉斯的宪政危机、“新自由主义”破产的拉美,又或者发展中国家的反华情绪,希腊将特权当人权等等。她都写来不乱,像是手握化繁为简的秘籍,多复杂多错综的乱局,她都能把它掰开来,归置归置,块是块,条是条地端上来,清清爽爽。只是这理到底是说给愿意听这些理的读者听的,那些个质地坚硬数量庞大的成员,这样的子弹对他们来说怕就像是毛毛雨。
    她的文字也一如她赞刀尔登:“文章好读,不单是因为道理澄明,还因为文字筋道。正如一件好衣服既要款式好,也要面料舒服,好的文章既要有道理,也要文字美。”好的作品的确可以激发读者表达写作的冲动,激发其潜藏于心的激情,引领读者自发地保持怀疑精神进行不断的独立思考,拓宽思路,加深认识,触类旁通,始于此而不止于此。这些宝贵之处,刘氏文字都有。

  《观念的水位》读后感(十):书摘《观念的水位》

P13 即使是在信息自由、充分的社会,人们对信息的关注和吸收也往往是选择性的。
一个人“看到”一个事物并不等于他能“看见”它,人们往往需要穿过重重固有的意识形态才能看见自己所看到的东西。——不知道与宁可不知道
P45 一个信息传播受限的社会,坐井观天几乎是认识的必然趋势。......在莽雪地里,要保持对那个被遮蔽世界的知觉,你得不断提醒自己不要睡着不要睡着不要睡着。——没来的请举手
P49 在现代社会,权利制衡的实现显然不必要如此兵戎相见——选举就是一个权利平衡装置:不能用枪把独断专行者打下来,至少有可能把他给选下来。.......对民主也许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理解,其中之一是,它是而且仅仅是,一种权利平衡装置。这种平衡性也许不能保证法治,但至少使它变得更可能。——法治何以可能
P60~61 我心目中的社会变革应当是一个"水涨船高"的过程:政治制度的变革源于公众政治观念的变化,而政治观念的变化又根植于人们生活观念的变化。水涨起来了,船自然浮起来了...... 观念水位变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以前人们眼中不是问题的问题,开始变成问题了......
民主的观念基础无非是亮点:问责意识和权利意识...... 变化的政治理论,生长于转变中的生活伦理——观念的水位
P138 美国前总统福特曾说过:“一个大到能给你一切的政府,势必也到能拿走你的一切”,想必在假日海滩上晒够了太阳的欧洲人,也会逐渐琢磨出这个道理。——谈欧美福利制度,看完这篇好像理解了之前看《Boston legal》一集中所述案例一电台主持人节目中大骂“婴儿潮”一代老人,侵占了过多福利.....有意思
......
P197 现在读书并不期望醍醐灌顶,更不觉得书架上会有什么“神明”,仅仅希望每本书能推进一小点知识或者带来一个小启发......——从经验到经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