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亲爱的安德烈》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亲爱的安德烈》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1-15 21:2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亲爱的安德烈》经典读后感10篇

  《亲爱的安德烈》是一本由龙应台 / 安德烈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7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一):两代人,两种文化,两个视角

个中有太多细腻平实的文字,读来却深深的刺痛了我。那些与我朝夕相处亲人,时不时的也在以爱之名,绑架我的自由。——不过要认清一点,选择权在自己,没得选择也是自己的选择。好在我越发有了微薄的自我掌控力和一定针对性的对抗长辈们攻坚战的策略。也感谢他们的包容和理解。(我家老一辈还是有与时俱进心愿滴~)
不过两方关系的改变,不可能只靠一方——因而觉得父母辈也应该读一读;更多情况下,他们还是习惯将我们看作是乳臭未干的小毛孩来对(xun)待(chi)。然而,时代在变,我们在变,即便是我们自己当初做下的决定也依旧在变化着,继续施行着千年不变的教育理念也跟不上国家的大政方针了啊!
读罢,希望未来的自己也可以如MM一般淡定从容地面对我的“安德烈”。
两代人,两种文化(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值得珍藏!
到后半段甚至可以看到男女性视角不同的火花(MM日常不经意间的情绪表达后,儿子直白的指出问题,随后又柔顺安抚),生活细节真实、细腻,叫人好生欢喜、动容!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二):亲爱的安德烈

“我们是两代人,中间隔个三十年。我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个东西文化”,龙应台用了这一句话来描写她与她儿子安德烈之间的代沟。年龄以及文化的双层代沟让他们母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难上加难。我觉得这在我们学校的学生和家长中也很常见,特别是像我这种家长是来自中国的学生,因为我们和我们的家长的文化背景就会不一样。
这本书收录了36封龙应台和安德烈给互相写的信。他们由于在一起的时间不多,所以两个不熟悉的人就通过写信的方式来拉近距离。他们在信中会分享自己的一段经历生活中一个故事,或是对某件事情的观点。他们也会一起回忆他们之间的记忆。这两个不同的人用这些方式找到了许多的共同点。
让我最能产生共鸣的是在第二和第三封信中,龙应台和安德烈都分享了一个看比赛不知道支持哪个国家的故事。在别人问我是从哪里来的时候我也会不知道怎么回答。我说美国也对,因为我的国籍是美国而且我从小接受的也是美式教育。不过我自从在上海出生以来就一直住在这里,我虽然有时会回去看我住在纽约的外婆,但是回去的感受也不会觉得是回家,而只是去旅游,因为在我的心目当中,我的家在上海。
通过与儿子互相写信,龙应台说,“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我认为在这句话中,“认识”的意思其实是“了解”,因为他们其实已经认识了十八年,却是第一次真正的了解了对方。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三):被感情围绕着一本书

    一直特别喜欢读这种贴近生活的书,可能是好理解或者是得到某一瞬间的共鸣。我热爱人与人之间的碰撞和交流,就像三毛书中写的朋友亲情的那些暖和怨总让我悲伤温暖。在这种美好的生活中如果再有一点感情的点缀,让人很容易爱上这个世界
       龙应台带有中国母亲的特点却又有一些特别,安德烈带有二十岁年轻人的心声特点却又有异国的风情。今年我二十,不得不说当读到他说我是一个平庸的人,我心里震动一下。我想我也是比他更更平凡的人。三流学校没有志向没有兴趣大概我最迷茫的时候就是此处吧。我想我就是注定平凡的人,所以我就是尽情做自己想做的事。可以玩游戏时大喊大闹沉浸其中,可以夜晚叫上朋友跑出学校游荡城市的角落,可以坐在那里看上一下午的书,可以对路过的人肆意大笑,我想这是二十岁的我独特的迷茫和颓废,我没有目标便只好浪费生活。想起家中的亲人何不内疚,但是我难以迈出我的步伐达到他们的期待,只好做生命享受着,我是一个小小平凡的人。当龙应台说出我只想让你快乐,如果我泪腺发达肯定会流泪。因为我们都想做令人骄傲的孩子,同时也渴望理解。
        俩代人的沟通带有亲情的传递也有思想的碰撞,特别有意思。我想交流才是真诚的传递方式。当我们想了解一个人,就要跟他说很多的话,真诚的说话。在中国不得不说亲情的重量是最重的,但是那是父母一昧的给予他们的爱,孩子也要尊重父母努力的达到期待。这是亲情么,是,这是几千年的亲情,但我想算一种赋予的契约,做父母的应该怎么做做孩子的应该怎么做。我们从未了解彼此。这不是那种你知道你怎么做你爸会痛扁你也不是你妈看你一眼就知道你拉的什么屎,是那种你说出一个观点,竟然是认同或者讨论,而不是那种你一个小孩子懂什么。我想在中国很难,因为父母给予的太多,连龙应台这种开明鼓励独立的母亲,在孩子说抽烟喝酒什么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去询问和劝诫,他们不管自己孩子有没有主见或者在何种心情下做这种事,只知道这不好要停止。这就父母身上那种你永远是小孩,我要永远保护你。这种深爱,大概很多时候都让孩子喘不动就想他们能把心放在自己身上,享受自己的日子。可当我们为人父母又是如此,这是典型的中国情感。没有好坏,只是想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会慢慢改变。当读到安德烈说他看到中国二十岁的年轻人的幼稚表现,我羞红了脸,因为我也如此。
     一个母亲能与孩子这么交流,是一种多大的感动。我们都退让一步,不能全部认同但我学着理解你的世界。以上吐槽了可多,其实是随心写。我知道这边本书感动的是亲情,我也羡慕能如此真诚的同最爱的人交流。我更喜欢他们讨论的香港人的快生活对政治的讨论对恐惧的讨论去爱情见解,这才是内容,是生活。是俩代人的不同是碰撞,但是我读了共鸣也读到了感悟。原来每个人都是如此有意思。说是心灵鸡汤吧,也算,但我不认同。因为我并不是求鸡汤而来,我只想看看这对母子的不同和思想的不同阶段,一个二十岁的世界和一个四十的世界和增加我们对生活的感悟。
    不管是谁,只要我们爱,都要想着去了解,在生活中永远不要忽略与他人的沟通。这是爱应该有的最初步骤。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四):我们一起成长拥有独立思想人格的人

这是两代人思想的碰撞,但也是两代人相互了解、沟通的方式。龙应台和安德烈,他们谈对政治、国际、民主的主张,谈品味、谈音乐、谈对KITSCH的理解。。。跟安德烈同样年纪的我,却无法说出自己的独立想法,深感惭愧。
“我担心的不是你职业的贵贱、金钱的多寡、地位的高低,而是,你的工作能给你多少自由?”、
“父母亲,杜宇一个二十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他、讨好它。搬家具时碰破了一个墙角,你也不会去说对不起。父母啊,知识你完全视若无睹的住惯了的旧房子吧。”
“在那个电光石火的一刻里,我就已经知道:和你的缘分,在这一生中,将是一次又一次地看着你离开,对着你的背影默默挥手。以后,只有的镜头不断重复:你上中学,看着你重进队伍,不再羞怯;你到美国游学,在机场看着你的背影在人群中穿插,等着你回头一瞥,你却头也不回地昂然进了关口,真的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你说这次游行留给我什么印象?一,一小撮人上街去争取本来就应该属于他们的权利;二,一大堆人根本不在乎他们生活在什么制度下(只要有钱就行);三,大学生对政治——众人之事——毫无关切;四,大学只管知识的灌输,但是不管人格的培养和思想的建立。”
“我发现我在心里对自己说,你面前坐着一个成人,你就得对他像对待天下所有其他成人一样。你不会把你朋友或一个陌生人嘴里的烟拔走,你就不能把安德烈嘴里的烟拔走。他早已不是你的孩子,他是一个个人。他就是一个别人。”
人生中一个决定牵动另一个决定,一个偶然注定另一个偶然,因此偶然从来不是偶然,一条路势必走向下一条路,回不了头。我发现,人生中所有的决定,其实都是不回头的卒。”
“人们的期待,那是一种你自己必须学会去抵御的东西,因为那个东西是容易把你绑死的圈套。不知道就不要说话,傻就不假装聪明。”
“我像你的儿子一样,发现要找一条出路,就是要把自己和父母用手术刀分割开来。狠狠地把他们视作独立的别人,看清楚他们的优点缺点,把两代数十年的恩怨情仇稀释了,才能找回我自己,才能找回自己的真正情感世界。”
“每一个孩子就是一本经,是为母者终身奉读的经。这本经好不好读,就看做母亲的耐心爱心、运气及造化了。风筝即使放手飞了,这本经还是常留母亲手中,还是会继续读下去,继续牵挂下去。”
“对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而在现代生活架构里,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当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这本书不仅仅在自我成长方面给予我营养,更在亲子教育方面给与我更多的帮助。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五):龙应台:爱,不等于喜欢

短短的假期不告而别,还没来得及回过神,我又来到了没有房产的北京。我喜欢假期倒不是因为我懒散,只是偏爱那多一点的自由。被束缚的人迟早是要造反的,还好给我放了假。我决定抛开那些毫无兴致可言的必读书目,好好的做一回自己的主人。
早就知道龙应台的三本书,卖的好又感人至深,所以拿过来看看。在家里陪着父母,当然要入乡随俗看一些有关情感和治愈的小文字。这三本书真的就是一段段小文字,时而张牙舞爪时而温柔缱绻。没看过的人总会认为它是温情漫漫却缺乏深度的“下里巴人”,不,其实称之为“阳春白雪”也不为过。
《孩子,你慢慢来》是以记录孩子(安安)成长的方式展开,看罢你会觉得做母亲是一件幸福的事,无上快乐,毕竟孩子可爱纯真。但从作者展现的写作视野来讲,远不如另一本。《亲爱的安德烈》是通过书信的方式展开,有龙应台写的,也有安德烈和他弟弟(名字我忘了)的书信。很多人认为这三十多封书信,涉及“亲子”之间隔阂与冲突,可以为读者弭平代沟、跨越文化阻隔、两代人沟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思维和方法。其实我认为,它是为我们传达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给我们一种更自由、快乐的选择。《目送》还没看,我决定放到合适的时机。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六):不变的小镇

       没睡午觉,楼上叮叮当当的装修声、刺耳的电钻声让睡午觉这件事变得实在奢侈。窝在被窝里,抱着热水袋,时不时的刷刷微博、微信,就这样我用一下午的时间完成了这本书。本想就按平时那样把它直接添加到我读过的书单上就好,却突然来了兴致,想好好写一篇书评,趁着这敏敏还没有回来的完全属于我的寂静时光
       
       我觉得我即将要写的,极有可能称不上是书评,而是一堆与这本书有关的杂七杂八。怎么说呢,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一直都有很多零星的想法和感悟冒出来,萦绕在心中,有的关乎情感、有的关乎政治、有的关乎人生,许许多多,像揉碎的方便面,没有清晰的纹路,一截截的,有长有短,让人心里痒痒。如果说读一本书的意义在于读后的感悟和总结,那么我可能一无所获了,因为我长久以来为了压制自己哀伤而练就的那一身功力轻而易举地就让这些小小的感悟刚刚冒出来,就破灭,最多也只是萦绕一下,休想在我心中生根发芽、扰我清梦。因为思考、感悟、归纳、了解,这种种行为都会让我过的太过清晰,都会让我想到过去,都会让我思念某些人。所以我让自己麻木。这不是简单的事,首先你要学会的就是,当有一点零星的想法和感悟冒出来的时候,你就打压它、藐视它、把它揉的更加碎、碎到永远无法连接起来、碎到风一吹、就消失的无影无踪。这样,你就清净了。
       
       关于这本书中很大一部分的内容涉及到的民主,我想我真的毫无发言权。虽然我知道某些不光彩的历史、虽然我知道有些国家的公民有的某些权利而我们没有,虽然我知道我们是这个世界上的一个比较特殊的国度,虽然我知道一些事,可是我却只能谈寥寥数语,因为不了解便没有发言权。而且安德烈和龙先生那么守护的民主和自由在我这里其实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共鸣。民主,何时我对它产生过渴望呢?恐怕只有在了解某些历史事件的时候才有过吧,那也是因为自己的善心,因为自己害怕那种人类的黑暗面。我的这种没动力了解,也可能因为我在此时此刻的社会位置,还无法触碰其中的那些差异。生活在社会比较底层的人,我想即使拥有民主也无法影响什么吧。总之再总之,我说再多也是粗劣的效仿,我不喜欢谈论自己不了解的事。
     
       刚刚去刷了一下微博和人人,回来继续。
    
       那我了解什么呢?无非就是一些情情爱爱吧,当然不只是爱情,还有友情、亲情和思乡之情。此时此刻,电脑旁边的电炖盅里,正在咕咕嘟嘟的炖着海带排骨汤,我正在等待一个男人下班回家。嗯,这个场景是我喜欢的,可是这个喜欢的场景却被安置在一个我非常不喜欢的背景资料中。第一、我之所以可以悠闲的烹调和等待,是因为自己还没有有规律的工作。第二、我所在的这个屋子,不是属于我自己的房子、是一个与我几乎毫无关系的住所。第三、我所在的这个城市,除了那个我等的男人以外,没有第二个让我牵挂的人。 这个背景资料呈现出来后,眼前的这个场景是不是也没那么温馨,然而有些许萧瑟了呢?
       
       我想我不必羡慕安德烈有一个克伦堡小镇,我也有我的那个可以称之为“家”的小镇。可是我同时也是一个"new kid on the block",因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每一个阶段结束,我都面临着离开,每一个阶段开始,我都面临着适应。这种感觉真的让我厌恶至极。
    
      “陌生人,很快可以变成朋友,问题是,朋友,更快地变成陌生人,因为你不断离开。” 这正是让我恐惧的一句话。虽然无比念旧的我,从不肯承认我忘记了那些曾经晨昏相处的朋友,但事实却是他们已经渐渐远得我看不见了,即使偶尔相聚,发现彼此“也已不是原来的少年”。
       
       我的心中,一直都有着那个不变的小镇。那个小镇在四季分明的北国,在人烟稀少却生活富足的草原上。是的,她在我心中一直都没变过。有我最爱的食物,奶茶、饽饽、羊肉、奶豆腐等等等等。有我最爱的人,妈妈、爸爸、姥姥、姥爷。有我最美好的记忆…… 这些天广州的寒冷常常让我感觉自己在暴风雪中艰难地行走,一如幼时妈妈用自行车送我上学时顶着风的那种艰难。好了,我害怕回忆。 这个小镇,在我的心中再美好不过了,真的。可是,这仅仅是在我的心中。
       
       我已经在放浪天涯的漂泊之路上了,而等着接纳我的那个小镇也已面目全非。
       
       可是我希望自己能给我自己重新筑造一个这样的小镇,和我心爱的人一起。我不想再继续 相聚、 离开……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七):海上旗语

第一次听闻龙应台这个名字是什么时候?反正我只记得那时我以为这是一个男人的名字。
    看她的第一本书是《目送》。是因为在某处偶然看见了那里的第一篇散文《目送》,在被感动的稀里哗啦之后便兴冲冲的去买了。开篇序《你来看此花时》与当时政治老师在课上为解释唯心唯物主义所举的例子不谋而合,故倍感亲切。
    扯远了。我想说的是,正是由于对这第一本书的满意才有了这第三本也是我最偏爱的《亲爱的安德烈》。一本关于两代通信的书。
    今年满十八岁的我想知道这个十八岁的男生,他的思想点是什么?这个拥有中国血统的德国人,他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是什么?从《孩子你慢慢来》里顽皮爱闹的小孩安安变成可以理性思考、有着自己独特见解的安德烈需要多少年?这种蜕变,于我,又是多少年?
    印象最深刻的,是安德烈对于MM抛给他“你最同情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无法表达自己的人不论是由于贫困或是由于不自由或者单单是因为自己心灵的封闭,而无法表现自己的人,我最同情。”他的这种同情与对其他惨事的无可奈何与我有很大的共性:对于那些非洲饥饿的小孩、伊斯兰世界里受压迫的妇女等等,我们都有很深的同情。但又必须招认太多的邪恶和太多的灾难使我们麻痹,发现自己麻痹的同时,又有罪恶感 。
    就像最近老师说的那条新闻:在长江上,有一艘通往重庆的游轮船体翻落,四百多人入水。截至目前的消息14人生还,103人确定遇难,339人仍下落不明。多沉重,多无常。我知道这对于有亲人在那船上的家庭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打击,有些人就这样与自己的亲人、爱人、朋友从此生死两相隔,决绝地、毫无预兆地。但是我在听说了这条新闻之后除了一声叹息又有什么可以做的呢?因为我们是同胞,我们有着共同的羁绊,我为他们难过。然而我又想到使我难过的事那么多,这一件于我又是多大的打击呢?再过几个月、几年,除了那些经受惨痛的家属,又有谁会记得这样的悲痛?这样想着,一种负罪感,道德上的罪恶感攫住了我。
    现实中也常遭遇两种道德。熊胆、象牙、鱼翅……仿佛动物保护人士做的努力都是徒劳。 爱狗人士呼吁人们别吃狗肉,于是有人说那你干脆鸡鸭鹅都别吃好啦,不一样是生命吗?尽管我们依然会吃鸡鸭鹅,但,管他怎么说,“没有人是圣人,道德取舍是个人的事,不一定由逻辑来管辖。”
    中国与台湾关系,香港禁烟政策,南亚海啸,德国纳粹,年代定义,音乐发展史,读书目的,与朋友相处事宜……这些内容都在这本书中有不同程度且不同角度的涉及,令我眼界开拓。
    他们的通信如同黑夜海上的旗语,被我这只漂流不安、寻求港湾的船只看见了。于是,正处于认同混乱时期的我,又觉得有了那么点不混乱。
                                【高二的我】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八):两代人的彼此尊重

初识这本书还是大四的时候,舍友强烈推荐,但因为毕业季无心读书给错过了,前几天不知为什么,莫名的想看它,恰好新舍友刚买了再版书,所性拿来一睹为快。
何其有幸我可以阅读到这样一本赏心悦目的书,喜欢里面的每一段文字,每一张照片,哪怕是安德烈口吐青烟的画面也没有丝毫格格不入的感觉。每个人读者都说“原来母子之间可以这样交流,这样深刻的沟通各自对问题的观点”,我也对于两代人之间这样的交流感到震惊和羡慕,可是那毕竟是发生在龙应台和她的儿子之间,我和我的父母永远不可能以这样的方式和交流,我似乎已经忘了我们之间何时有过这样的深刻的沟通,又或者说我们之间存在过这样的沟通吗?
我似乎做不到安德烈那样,是什么让他敞开心扉这样跟mm讲话的,我好嫉妒啊!
中午刚跟老妈打过电话,老妈跟我说这半个月她都住在二姨家,大姨打电话都聊些什么,某个姐姐的婆婆生病了,刚从她家回来云云。而我呢?我就说些每天都上自习,老师给了什么任务,下午又要干什么。。。。。。最多讨论一下我已经到了要参加同学婚礼的年龄,可是自己的单身问题不晓得什么时候才能解决。我们话题永远这样蜻蜓点水,父母以为他们已然了解我的生活,殊不知我内心的世界我该怎样讲他们才会懂。我这样也许还算是好的,每隔几天都会给家里打个电话,哪怕只是不知所云父母也是欣慰的,他们如此期待我的电话,我的声音。我有个表哥,一年回家一次,不跟爸妈要钱不会给家里打电话,每次劝他往家里打电话,哪怕只是报个平安也好,他总是理直气壮的说“打电话说什么啊?没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我们这一代有太多太多人做不到“父母在不远游”,可是最起码的联系总不至于中断吧。即便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只能尊重。
是生活琐事埋葬了我们的思想,还是因为我们根本没有思想才导致生活如此琐碎,我不得而知。
纵使是年轻人不懂得怎样做才是父母最想要的,可是我们当中有那个人的父母可以像龙应台一样对待她的孩子,如何尊重一个20岁的男孩在自己面前抽烟的行为?他们不想在上海跟mm住在一起,她是怎样忍痛放手让他们自由的?因为菲利普的话而不再在孩子面前用第三人称与他的父母交流。安德烈想要一个优雅的老去的自己,可是她毅然选择将最丑陋也是最真实的老去展示在安德烈面前。
两代人的代沟,两种文化的交融,使得他们之间的交流离不开争吵,可是我相信,这样的坦诚不公,得到的不会是离家出走,摔门而去的决裂,这样的争吵会让他们之间的感情与日俱增。我认为龙应台足够尊重安德烈,给他足够的自由,但是当安德烈说这是mm自以为是的施舍时,我还是那么由衷的赞同,本来这是父母应该给孩子的,可是大部分父母做不到,即便做到的也认为这是孩子应该珍惜的,因为这是自己的施舍,而不是必须。
父母无法代替孩子去承受痛苦,只能让他们去经历,去成长;孩子也无法改变父母一天天老去的事实,只能尽自己所能,给他们爱给他们关怀。
都说单亲家庭的孩子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心理疾病,可是谁在安德烈或是菲利普身上看到了这样的疑难杂症?我想,彼此尊重比无限的爱和给予更重要。
最后,感谢大美的推荐,感谢娓哥的书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九):文化认同和感触

        我常常在想,我要是有个这样的妈妈,是不是会和现在不一样?答案是肯定的啊。整本书体现出来的这种文化氛围我很喜欢,那种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甚至不同世代的文化碰撞,可以让思维擦出很多火花;这种亲子间的开放式的谈话,也更让同为80年代中期出生的我有极大的认同感,我也清楚的知道,我和父母之间有代沟有分歧,可不是每个人的父母都会像龙先生这样愿意试着去理解孩子的时代和想法,去宽厚地接纳孩子的独立宣言。是的,在中国很多的年轻人身上,个人的决定意味着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的决定,家,对他们来说即使是最坚守的港湾,却也是最难跨越的羁绊!
      只是有所感触。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十):一名母亲的自我修养

我不知道大部分的女人在为人母时的心理状态如何,但我能准确地描述自己做母亲的那种感受:除了在孩子诞生那一刻惊讶于生命的奇迹及伴随而来的淡淡喜悦,接下来陡然而生的是一种沉甸甸的负担和隐约出没的逼迫感,有点像马上要错过回家的末班车的感觉,惊惶、慌乱。说真的,做母亲很不轻松。这种不轻松不是将孩子看做累赘和羁绊,而是沮丧地发现到目前为止,自己还没有取得母亲资格合格证,难以胜任一名好妈妈的角色。
儿子是促使我想要实现自我成长的“倒逼机制”,是的,就是在他出生后的短短几天内,一直自认为淡泊人生名利、工作得过且过、生活只求穿暖吃饱就好的我,突然之间变得不淡定不从容了。一个奇特的念头闯入柔弱如绵羊的我的内心:我想要修炼出一股无所不能的“洪荒之力”,来为我所爱之人,开辟一片人间乐土。本应该好好安心坐月子的我在那段特殊的时光里却一直在伤脑筋、在盘算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母亲,想到的最为经济又方便快捷的方式便是阅读。
育儿百科全书或者说说明书式的罗列孩子成长的什么阶段该做什么事情的书籍对于我没什么吸引力,我觉得那是“术”层面的问题,真正碰到具体的问题或者想要预防某些具体问题,我直接翻开那些“字典”查找并对号入座就是了,我并不需要将如此庞杂的信心输入记忆库中。我所寻求的东西似乎要高一点点,或者干脆说,我在寻找一种“道”,也就是理念的东西,来高屋建瓴地引领我扮演好母亲的角色,龙应台的“人生三书”便因此闯入了我2016年的阅读清单。三本中被我排在最后阅读的《亲爱的安德烈》是激起我内心最强劲浪潮的一本,一是因为我的孩子迟早要进入让每一个成人都不安却无法言说的青春叛逆期;二是作为一名高中教师,我面对一群表面上健康、朝气、活泼,其实内心澎湃、挣扎、作困兽之斗的男孩女孩。我满怀憧憬地阅读这本书,渴望从里面汲取养分,去更合理地帮助我的孩子和我的孩子们。
在阅读《亲爱的安德烈》之前,我默认作者龙应台是已经取得“母亲资格合格证”的成功MM,而儿子安德烈也是成功的儿子,他的成功佐证了MM的成功。在对母子书信充满艳羡地阅读中,我思考的主线便是“一名母亲应该如何实现自我修养”。
千方百计地扩大自己的人生格局、视野和才情,再不济也要与孩子一起成长。母亲都知道,每一个孩子从小就是“好奇宝宝”,从咿呀学语开始他们就在向父母不停地发问,他们渴望了解这个世界。可是孩子长大了、进入初中高中的他们不再发问,不是他们不再有探索心而是逐渐懂得即便自己问了父母也解答不了,解答了也难令自己信服。我常常在想,要是龙应台不是声名遐迩的作家、不是著名的时政观察员、不是“华人世界最为率性犀利的笔”(当然这些的背后是其大格局大视野和大才情),而是如千千万万我所知道的父母那般,为了生活乃至生存而营营役役,才情、阅历、见识都寻常至凡庸,那她能为安德烈解疑释惑、能“挑逗”出其智慧和思想、能与之就某个问题展开激辩并摩擦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吗?我想不可能。所以,做母亲不要停止对自己的要求,努力去进步,让自己尽可能的能与孩子“旗鼓相当”,他的问题你大体了解,即便不会也有能力引导他自己去解决。身边有一例子,小学低年段的小侄子在电脑操作上甩开其父母数条街,常常说父母笨。这平凡的生活场景,常让我深思并反思自己。
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先努力去成为那样的人。看到有家长为了自己的麻将娱乐而无暇关心自己的孩子,有人甚至将孩子捧在膝头任其犯困也必须将手头的娱乐进行到底,更让人愤怒的是有父母为娱乐而动手打哭闹的孩子。这些场景让我痛心,我的学生中就有一些在这种环境中长大,而他们的表现真的令人堪忧,不仅仅是学业更多是许多品质的缺失。另外,记得还在孕期时在妇保所做产检,听到一群“大肚子”在待检时高声聊天,诉说着自己如何通过打牌打麻将来消磨无聊的孕期,还讲述了自己某朋友某亲戚“堆长城”堆着堆着宝宝就临盆了,换来众人哈哈大笑;一同事也是著名的麻友,讲自己孕期迷麻将,所以孩子刚学说话就就闹着要“麻将”,对于诸如此类的例子,我没法笑,而是像“卫道士”般生出对社会和对这些即将降生的孩子的隐忧。孩子是“模仿性”动物,而不是“听教性”动物,与其不厌其烦地说教引来孩子的抱怨和不悦,不如身体力行开始践行自己的梦想“诱使”孩子悄悄模仿。落实到自己的生活中,我期待孩子可以爱上阅读,我开始努力阅读并坚持写读后感了。安德烈与菲利普的优秀能没有母亲的影子吗?
积极思索母子沟通的有效方式,趁孩子没有“抛弃”你,趁一切还来得及。也许每一位母亲都有这样的恐惧,恐惧我们与自己最亲爱的孩子会“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薄” 。所以,要努力做尝试,尝试找出与逐渐长大乃至成人的孩子沟通的有效方式。龙应台以书信的方式与儿子开展了跨国度跨文化跨代沟的沟通,而且我们看到了对母亲敞开胸襟无话不谈的安德烈和菲利普。这不知道羡煞了普天下多少母亲呢。也许,普通如我穷尽一生也不可能有作者的成就,但我会试着去避免“吓走”我的孩子。在我们的传统里中,在我们的文化里,母亲最大的特征就是“唠叨”,而父亲最大的特征就是是“威严”,前者令人烦,后者令人畏,为此大部分的孩子在长大一些就不愿意与父母深入沟通了。我要严格要求作为妈妈的自己,“少罗嗦”!别老是“多吃点”、“多穿点”“做作业做好了没有”、“成绩怎么样”……要求宝爸只负责带出去户外、拍照、运动、多倾听、多微笑、少“下令”。
学会放手,虽然不容易。我私下将龙应台视为“民主型”母亲,她内心应该也有过如大部分中国母亲那样对孩子牵肠挂肚、恨不得为孩子代劳一切的冲动,但是她的涵养和学识,让她克制地对孩子保持着距离与尊重。在安德烈给妈妈的《烦恼十九》一信中抱怨自己“反叛权威”而遭老师打低分、被送“嗑药”“名誉”后,MM去信息:“需要我跟英文老师打电话吗?”安回信息:“不要。我已经处理。放心。”另外,在MM给安的信《有没有时间革命?》中描述菲利普iPod被老师没收后的沮丧,MM问:“那……你希望我去和他沟通吗?”菲利普回答:“那对他(指老师)太不公平吧。不要。我自己会处理。”反观我们的孩子,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堪忧,当然这与父母关系重大,我们的父母喜欢自己大包大揽一切关于孩子的事情,不知道给他们机会去与这个复杂的世界周旋,当然也就没有太多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一个孩子的手机被没收,家长会火急火燎地赶到学校为孩子解围、甚至有帮着孩子一起闹着要回手机!!!私下与自己约定:在孩子成年前,给他更多自己做决定的机会和锻炼。十七个月大的儿子在与哥哥(老公侄子)因为争抢玩具而无助地哭闹并用眼神哀求我助力的时候,我不插手让他自己去与哥哥沟通,听他甜甜地冲着哥哥叫“得得,玩玩”(意思是,哥哥,给我玩玩吧)的时候,我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希望在他年满十六周岁后,我能一如既往地学会放手,尊重其决定,只提参考意见,不“武力干涉”,包括就读学校、大学专业、职业选择、择偶、购买房产……不以爱的名义禁锢所爱的人,经常检点和反思自己的“爱”是否泛滥,泛滥到孩子难以招架。
拥有这样一种智慧和能力,让孩子可以与我开诚布公,即便青春期的恋爱与尴尬。中国的父母和老师,或者说我们“含蓄”的文化,是一个回避“性”的文化,虽然近几年已经有人在为“性别教育”鼓与呼,但这种教育的空气还是非常的“稀薄”,我们仍然在遇到孩子早恋问题就如遇到洪水猛兽那般惊恐欲堵之为快或者暴怒斥责威逼或者手足无措放任之。当然悲剧也就经常出现,比如中小学生“怀孕”常常在媒体中爆出。在《烦恼十九》中安德烈对妈妈倾诉的“麻烦”之二就是失恋了,妈妈则在回信中表示了自己的牵挂,但不说教,她在说歌德的恋爱。好智慧的MM,太精彩了,可能自己读过才可以感受。在小侄子的口中我隐约会听到某某同学喜欢某某同学之类的话语,天呢,他才九岁,警觉地我也因此多次问嫂子:“如果你儿子早恋,你会怎么办?”其实,我也在问自己,我很害怕我的儿子在哪天突然跟我说妈妈某女孩子有多可爱(特别是最敏感的青春期里)因为到目前为止,我真的还没有想好对策,既可以不吓到孩子保护那种朦胧的美好,又可以告诉他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强堵与放纵都不可取,疏导才对,那么怎么疏导呢?目前为止,我可能会“抄袭”龙应台,搬出歌德描写少年的诗句:“向天空他追求最美的星辰,向地上他向往所有的欲望。”,告诉孩子:“十九岁(或者十七岁或者十八岁,嘻嘻嘻),我觉得,正是天上星辰和地上欲望交织、甜美和痛苦混乱重叠的时候。你的手足无措,亲爱的,我们都经验过。”
修正自己的价值观,世界上并非只有成功和失败,为此不需要我们的孩子“不成功便成仁”。我曾经多次思考这些问题:我会将所谓的成功学灌输给孩子吗?这个世界上一定就要把人分为winner 和loser 两种吗?没有哪个母亲希望自己的孩子失败、没有哪个妈妈不期盼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那是因为我们习惯性地将功成名就与快乐幸福挂起钩来。前几日看到一个触目惊心的新闻: “天才儿童因为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母亲怒骂:‘你怎么不去死呢’”这也许是那位母亲一时的气急之语,但也是很多父母对孩子期待落空而生怨气的缩影。我在想,失落至极之时再遭受本该是温暖港湾的母亲的“落井下石”,孩子的心该是多么的天寒地冻。我们总是用自己的期待去压制孩子,而其实这真的是对孩子好吗?我们需要的是教会孩子在追求成功之前先掌握如何从失败中优雅而淡定地站起来的技能,教会他去悦纳自己。也许我们可以学习龙应台在《给河马刷牙》中的描述,真真让人动容,她说:“对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我们最终极负责的对象,安德烈,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因此,你当然没有理由去跟你的上一代比,或者为了符合上一代对你的想象而活。”接受孩子本来的样子,不要为他没有如你所期望而失望,平庸也好非凡也罢他就他。这样亲子之间就会少一些紧张多一些融洽吧。
虎“母”无犬子,我坚信想要让孩子优秀,作为母亲先要自己足够优秀,这是阅读《亲爱的安德烈》给我的最大的启迪。
最后,想引用作者的原话,向每一位在不断自我修养的母亲致敬,为每一个努力的妈妈加油:“我们是两代人,中间隔着三十年。我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个东西文化。我们原来也可能在他十八岁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但是我们做了不同的尝试——我努力了,他也回报以同等的努力。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