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不在他方》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不在他方》读后感10篇

2017-11-16 22:51:1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不在他方》读后感10篇

  《不在他方》是一本由陈绮贞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页数:31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在他方》读后感(一):不在他方,我在这里

文/夏丽柠
我手上有本《不在他方》的签名本,黑色的反体字:陈绮贞,“贞”的尾巴拉得长长的,仿佛指向一条没有尽头的旅途。
我认识一位老先生,写了十年小说,不红也不寂寞。第一次听陈绮贞的歌,是他推荐给我的《旅行的意义》。因为那时年轻,总在外面跑着玩,天南海北,地球的这一边那一边,真像歌里唱的“你品尝了夜的巴黎,你踏过下雪的北京”。
老先生问我:“你的旅行有意义吗?”我说,没有,就是因为单身寂寞。我反问他:“你听这歌有意义吗?”他在电话里乐,咝咝地吸纸烟的声音透过话筒传过来。他是广场恐惧症患者,十年内出门不超过三趟。他不能看见人群,见了,就会窒息晕倒。吐了口烟,他说,陈绮贞的歌,柔柔的,淡淡的,有种你不懂的力量。她的歌治愈了他夜晚里的孤独。他听着她的歌,写小说。
我自此成了陈绮贞的粉丝,可我好像一直往复循环地听两首歌:《旅行的意义》和《鱼》。最爱听《鱼》里的那句:带不走的丢不掉的,让大雨侵蚀吧。让它推向我在边界,奋不顾身挣扎。”我也听着歌,写作。如今,老先生已经上了天堂。可他对我关于写作态度的影响依然在,我们常互相调侃的语句是,他业余,我也业余。正是因为业余,所以要比别人更努力
陈绮贞这本书的内容很散,就是星星点点的感受,小随笔。她写旅行、写日常、写记忆里的外婆。写她想对星星、月亮和太阳说的话。当然,也写她不想公开的恋爱。她的“女同志”身份,在文中一闪而过一个生命里的“她”足以抵得上天赐的万千星斗。我又想起老先生对她的评价,我好像有点懂了藏在她纤弱身体里,从胸腔里迸发出来的,抵抗世界的那种力量。
陈芳明在序言里写道:短短的一首歌,可以意会她生命的某种缺口,就像蚀破的叶子,生命再也不能保持圆满的状态。以隐晦、曲折、暗示的方式,唱出生命的最痛,这正是她内敛含蓄的艺术。所以,《不在他方》,意思是我在这里。“她的梦想,不在他方,而是此时此地的台湾”。所有苦乐悲喜的经历,都在生她养她的这片土地,这也是个难得的长情女子。
与陈绮贞的歌声相比,我更着迷于她文字的魔力。吸引我的是那种淡泊、不强求的生活态度。她说,第一次喝外婆为她点的鲍鱼汤,一点也不觉得好喝。她想喝的是玉米浓汤,“才发现贵的东西不一定符合期待”。
这是典型 的实用主义,谁说女文青虚幻而不切实际。陈绮贞就很实际,她说,“人生是用来享受的,不是用来理解世界的”。你看,她要的就是“廉价”的享乐。其实,世界是什么,与我们有关系吗?反正,从现在开始,我准备不去在意了。
“让灵魂有机会体会自由”,是我在这本书里最大的收获。
转载请豆邮联系

  《不在他方》读后感(二):弥留在心底的是自己


每天路上都习惯打开音乐广播,选个靠窗的座位,不因低头看手机被晃动的头晕,不至于冷落不可缺少的手机,又不会错过窗外流动的风景,为自己的路上时间找了个自认为的最佳“利用”方案!
今天音乐广播的主题是“复习夏天.陈绮贞《夏季练习曲》”,广播串联了陈绮贞的音乐“狂恋、鱼、La Vie En Rose、一起去巴黎、飘着、表面的和平”,DJ的串词里有这么一句让我耳朵动了一下:“作为夏天里的一缕思绪,声线和浅淡的吉他声,也会在路上不经意的触动一些遐思 ,然后随着路边的热气蒸发”,这个时间的杭州,外面的路上跑动的都是闷热,车内的空调很大,如果走在路上或许触动的心绪也会蒸发吧,但现在却真正的久久弥留!
想看陈绮贞的新书《不在他方》,看一些背后的思绪!
虽然被明星们出的书搪塞过太多。几张写真美照,一点点毫无内涵的随笔,随意的拼凑在一起,多半都是走脸,不走心的。但也确有陈坤《突然走到了西藏》,汪涵《有味》,带些味道的作品。
陈绮贞是归到但是里面的!
刚刚开通QQ空间的年代,在空间里建了到目前为止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相册,就是陈绮贞!用人人网的年代,建立了一个小站:“小清新的世界”,总有人和我说“小清新就应该是陈绮贞嘛”,人们喜欢给人贴标签,贴的都是标签的表层含义,贴完转身的时候,却不知道,表层一下就掉了,小清新绝不止表面上的清新淡雅,那个时候我的理解是隐隐约约的独立态度。
那种独立如她的歌词,像哲理诗,一个生活敏感家的心底流动!
“你离开我/就是旅行的意义”——《旅行的意义》
“我坐在椅子上/看日出复活/我坐在夕阳里/看城市的衰弱/我摘下一片叶子/让它代替我/观察离开后的变化”——《鱼》
“我疲倦地享受着谁也无法代替的孤傲/我是我疲倦流浪的太阳/我热切的希望能在消失之前得到信仰”——《太阳》
………
这种诗一样的哲理也写在了《不在他方》的书皮上,“探险家把新大陆都发现完了/现代人只能往内心去挖掘探索/载体也不再是帆船、马和飞机/而是爱、书信和梦/一样的是,都需要勇气
我也是有勇气的,为了看到这本书,跑了几个书店。
纯真年代书吧的山上下来,公交车准备返回住处,路过银泰城,没有片刻犹豫,下来跑去了西西弗,找了一圈,店员说:“不好意思,这本书卖完了”,听了这句话还是很失望的。从西西弗出来已经很晚了,犹豫了一下还是打车去了新华书店,抛去网上,线下实体书店,也就新华书店书最全了,这就是被我们嫌弃的老旧顽固的新华书店被想起的时候了,在一片片书海中寻得了《不在他方》,再一次进入回去的夜路,但怎么都是明亮的。
拆书的时候,书从床上掉到地上,趴在了153页,“有时候我自己做早餐,即使如此,可以的话我还是会出门到早餐店坐上一会儿,看看报纸,吸收这个城市的苏醒,我才会觉得,自己是真的醒了”,这是陈绮贞在书写“日常生活”!
每个周末的早上,我都会去早市走一圈,那里真的满是生活的朝气!
早上音乐里触动的思绪,此刻还在抽着丝!时间已经进入午夜!看着台灯下蒋瞰的那本《晚上好,亲爱的陌生人》,24小时书店里此刻正发生着某个故事,书里有一句:“每一个人在某个特殊的空间,都曾钟情过一个人吧”,我想如果把空间换做时间,我钟情的就是陈绮贞吧,这种钟情的东西,不在他方,就在自己身上,就在自己心里,就是自己!

  《不在他方》读后感(三):此时此刻now and here

绝非拥趸,2星半,如自己简评中真心觉得一般般,共鸣较少。
(在日志中不知不觉地写了,截取如下,略有改动。)
此时此刻即now and here,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过去的全然已经过去,属于历史;未来的属于还没到来的且未知。只有现在,只有此时此刻才是大家所能真正拥有的并且去值得珍惜的。
就连陈绮贞出的新书《不在他方》也强调了此时此刻,绝非陈绮贞的拥趸,也没觉得她新出的书有任何特别之处,有怎样地好,只是若结合了她的歌,她的专辑再来看这本书的话会有更多认识和了解。
而自己仍然对于她的认识停留在那首《鱼》上,绝非那首经典的《旅行的意义》;让自己对她的认识始于《鱼》,始于这首歌的高潮部分:
“带不走的丢不掉的,让大雨侵蚀吧;
让他推向我在边界奋不顾身挣扎;
。。。。。。
带不走的留不下的,我全都交付他;
让他捧着我在手掌自由自在挥洒;
。。。。。。“。
此时此刻的自己单曲循环着这首《鱼》,也正如本书快结尾处的问答环节,问作者本人:
“如果世界要毁灭了,只能留下一首陈绮贞的歌,那么你会想让哪首歌留下来?”
回答是:“一定只能一首吗。。。。。。那应该是《鱼》吧!
因为它是没有结论的歌嘛,有疑问、有选择,那我觉得如果这世界要毁灭的话,已经有了个结论,我想要留下那个过程:你的疑问、你的抉择。”
自己之所以认为这首《鱼》是经典的原因,却是听起来是一个女子与生俱来勇敢、大气、自由和洒脱。

  《不在他方》读后感(四):不在他方 因为梦在台湾

      “日常生活的美,常是美在心甘情愿地一再重复一件看似无趣却乐此不疲的事情。在你的选择之间,透露出你的性格和脾气,也因为你所在城市的性格和脾气,我们的回应也逐渐累积出这个城市的生活美学。”
      一边听着老陈喜欢的,Ella Fitzgerald的<Misty>,一边看着《不在他方》。缓慢的歌声,行云流水的文字,似一股甘甜的清泉涌入了我干涸的心田,又似一阵和煦的春风扑面而来,让我的身心得到了滋
      见字如人。
      在旅游各个地方时你会发现她的勇敢。
      在声音采集计划中你会发现她热爱日常生活。
      在台湾居住的日子里你会发现她热爱自己故乡
        ……
      
       陈绮贞用她独特的文字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她。书中记录了一些她旅游古巴,柏林,巴黎过程中遇到的人,发生的事。除此之外,还记录了陈绮贞和家人,或是自己在台湾的经历。
       读着读着,你总会不自觉地在大脑中浮现出相关的情景。这时的你,会惊讶于老陈的文字功底,更惊讶于她对自己的故乡——台湾的炽热之心,对音乐的执着,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文中的她是个敢于游走世界,善于在细小的事物中发现不一样的美,懂得自己品味生活,热爱自己以及家人的女子。
       歌中的她也已如此。当关于音乐的梦想在台湾萌发,又在台湾实现。她更加地热爱着自己的梦想,热爱自己的故乡湾湾。
       在《不在他方》中,这个2~3年才发行一次专辑的双子座女人,用自己的行动和感受化成了文字。书中的文字如同她过往发行的歌曲那样,那般地温暖字里行间,让我看到了日常生活中不一样的美,让我感受到了自己所处城市的独特,更让我领悟到了人与人之间那种奇妙而又美好缘分
       祝愿每一个看书的你,欣赏完陈绮贞的不一样文字后,也亦如她那般,珍惜人与人之间的缘分,把握住每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热爱着每一天的生活。
        有梦为马,并且梦想成真
       
       
  

  《不在他方》读后感(五):幸福不在他方,就在身边

文/旋木小溪
本质上,我是个很容易喜新厌旧的人,尤其是对挚爱的要求更多,甚至会因为一个小细节否定全盘。但对于陈老师却钟爱了整整七年。
压抑的高二升高三的暑假,好像有点努力去学习,把长篇小说收起来看杂志阅读。记得有个女孩写的散文里说,每当精神状态不好的时候都会听陈绮贞的歌来舒缓。我当时特好奇,为何一个人的歌声会这么有魔力。后来下载听的第一首大概就是“旅行的意义”。印象大概就是嗓音太特别了,“纯净、干净、动听”,我无法形容的爱上,记得在《鱼》里唱道:“如果有一个世界浑浊的不像话,我会疯狂的爱上。”如果有一种声音让我爱上的话,那就是她。
后来,偶尔跟朋友说到喜欢陈老师的音乐,大部分人第一反应就是,这是谁,没听过。不知道为何我会很幸运,好像就我很懂她。但每次要被要求唱首关于她的歌我都会很尴尬,因为听过的人都知道,高音跟低音转换很快,最好是边吉他边唱比较有感觉,更好是有副她这样纯净的嗓音。我记得陈老师出道是因为参加木船民歌获奖,当时伍佰坚持让她得第一名,理由是“自己弹自己作品的女生,实在不多”。
谈音乐说创作大抵是让很多人都喜欢说到追寻梦想,翻出陈老师的歌,大部分都是自己创作,且源于自己的生活。歌曲我就不谈了,主要回到这本书《不在他方》。她写到喜欢的早晨,台北丰富多样的早餐店,并不因为油烟味和老板高分贝的复诵点餐内容影响心情,反倒喜欢台北俐落的早晨,精实具体去准备好一天的战斗力。反倒是在巴黎咖啡馆,刻意的悠闲快意,浪漫不已让她对咖啡店有些厌倦。书里有一篇文章《家》,在最后写道:“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情绪,却在今天黄昏回家的路上,随手放起罗大佑的CD听着,突然间大哭一场。因为多年来的疑惑,终于有了答案。”我特别喜欢歌词版本,记得时间的歌在沪演唱会时她谈了下这首歌的创作,有一天晚饭后跟妈妈散步完各回各家,她在前面走,妈妈就一直要看着她过马路,走回去。回到家不知为何特别难过到落泪。家,对妈妈的陪伴越来越少,她唱:“轻轻放开你的手 漫漫长路继续走,自己才是自己的家”。
她也写外婆跟她的感情,“怀念和外婆住在一起的时光,有时候她会约我一起看港剧,她一边打毛线,我靠在她旁边吃她买的咸水鸡,吃到嘴唇都破了,看到两个人眼睛都睁不开,剧情错乱,天也亮了。”在陈老师眼里,家是特别的眷恋,她对妈妈、外婆,构成情感和思念的港湾。
陈老师就是小众文艺女青年的代表,并不会一直驰骋于自己的精神世界,置柴米油盐于不顾。记得她来沪宣传《不在他方》时,主持人问最近都喜欢做什么。她笑着回答,因为去年身体一直不好,今年大部分时间都喜欢研究吃的。她说在家里的床头会放食谱跟占星术的书,源于热爱身边的生活,这也许就是《不在他方》的主题吧。
这个奇怪的女生总是会有些特别的行动,有段时间看消息说她在古巴旅行摄影收集声音。有火车的鸣声,有溪水的流动,有鸟儿的叽喳,还有,人的各种声音。从她的角度给我们带来很多奇妙的感受。就像她的摄影作品,单纯从摄影角度看,就像一个自由旅人拍摄下质朴的记忆。她在书里写“摄影是伟大的发明,是眼睛加上记忆,是生活日常加上一点不寻常,是让每一次,都加上第一次的魔力。”
现在的明星歌手,如若有曝光的机会都不会放过的,她没有社交网络账号,偶尔她会去个人官网更新自己的小情绪,【cheerego小黑板】,她会写,我们会看,分享体会此刻的人生。
现在偶尔听到别人说起陈绮贞总喜欢把她归为小清新,文艺之类的标签,大概是《花的姿态》跟《华丽的冒险》这些专辑过于的专注内心和自我,各种小女生情怀。而这些年,她开始关注生活关注声音关注身边小幸福,创作跟时间相关的歌曲,写下的这本散文集《不在他方》,在我的世界里,这些就是生活,静静的过着自己喜欢的姿态,幸福不在他方,就在身边。

  《不在他方》读后感(六):不在他时 不在他方


当Ibrahim Ferrer面对Wim Wenders的镜头说起“古巴是个小国,但骄傲地对抗一切好与坏“时,他和音乐伙伴们组成的Buena Vista Social Club, 终于蒙承音乐的福泽离开故土,跨越政治的藩篱,踏入与古巴交恶长达40年的美国,荣誉地获邀进入纽约卡内基音乐厅演出。
那是98年,乐队的吉他手Compay Segundo桀骜不驯又带点玩世不恭的样子,叼着大雪茄,已逾90岁。Ibrahim Ferrer在Buena Vista Social Club里算年轻的了,也过了7旬。
自由、激昂、骄傲又风情万种的古巴孕育了音乐、舞蹈和爱情,陈绮贞的《不在他方》,正是从古巴讲起,从它特有的舞曲波丽露讲起——“在花开得最美满的时候,你不移开视线的看着它,在你眼前,开始凋零的瞬间,你没有惊叹,没有怜惜,你只是知道,你正在看着一朵这世界上最绝美的一朵花,这就是波丽露。”
书中第一部分《看见》是由旅行游记组成的,形色各异的旅行者中,陈绮贞一定属于慢吞吞地关注零星风味、琐屑世情的那一类。
她写哈瓦那彼此冲撞与抵抗的海浪与堤坝;写怀着未知又决绝的希望与鱼斗智的渔人;写第一次在拍立得照片里看见自己,惊呼“magic”的老婆婆们,“她们的回忆静静坐在阳光洒落的沙发,但此时此刻的存在却被紧紧抓在手上。”;她写史瓦济兰不枯朽的红花,拿着糖果便喊“哈利路亚”的约瑟芬娜,“这一次我离星星这么近,第一次觉得自己有能力,伸手安抚那几乎要熄灭的光芒。”
之后她经过可颂很贵的巴黎、带着面具的威尼斯、气候阴冷但人情温暖的柏林,在讲述这些曾经盼望或正在游历的“他方”,其实和讲述自家门前的早餐店没什么差别。异国风光里能寻求到如归的平静,熟悉的故乡也可以充满惊奇。
没有描述恢弘的场景,没有太多预设、追随、知识和传闻,而是充满了更为质感、细腻、随意的耳目直觉、声色观感,大感觉被揉碎成雨露般的点滴,理性结论隐藏在几乎看不见的地方或者根本不追求所谓的主题和结论。
她始终平静的探寻,平静的发问。在星星下她询问“我是这么渺小这么渺小,为何我的感受这么庞大,我的存在又这么无法被忽视”,在看到史瓦济兰的孩子时询问“他们的神回到身边了么”,在开始讲述日常时询问“这个世界难道不是虚构再加上生存本能建构起来的吗?”
“所有以’为什么’当开头的句子最后都被受编进哲学的怀抱。”大家都说如此充满哲思的陈绮贞是受了哲学系大学教育的影响,但谁又说得准,是不是命运故意将生性就爱问“为什么”的她推进了哲学系。
陈绮贞从小学钢琴,带着“希望让妈妈快乐”的愿望以及“外婆其实是个多彩的女子”的好奇和观察长大,19岁的时候写了第一首歌,在台湾政治大学读书时,她接受了学姐的邀请,加入吉他社,“几近以一种默剧的姿态完成了没有太多人停下脚步观看的”第一次校园公开演出。
之后是大众熟悉的事情:一开始在垦丁卖demo,96年第二次参加木船民歌比赛获得第一,98年签约魔岩,02年在滚石唱片发行《吉他手》。自此被贴上各种标签:边缘的、清新的、流浪的吉他手、独立音乐才女。她和钟成虎的不婚主义也充满了各种色彩(06年钟成虎夺下金曲奖最佳制作人奖,庆功宴上放话说,明年2 月30日迎娶陈绮贞)。但她基本无视这些标签,不用微博、facebook,罕有通告,宁静的外壳所保护的是她个人的独立和自由。
媒体的评价,大众的好恶,不会成为她创作的风向标,她也不企图去成为别人的风向标。
 
陈绮贞在太阳巡回演唱会里唱《每天都是一种练习》,笑着说“希望我们都可以成为更好的人”,这首歌还一度是我的起床闹铃曲目。她所指的练习的有氧的、持续的,书中有写到,她的日常是“凌晨五点半就清醒”,“九点整已经做完运动”,“开始写作练习直到十二点整”。书的后半部分《日常》,沉浸在这样的白开水般的生活里,但它美在你“心甘情愿地一再重复一件看似无趣却乐此不疲的事情”。
这本散文集,整体而言不像一些主题明确的作品,能激荡起洪波,翻掀起惊涛,让人顿悟出什么。这些诗一般的散文语句,娓娓道来,浓缩了庞杂的意象,成为精炼的句式,只有特定的解密手法,才能透过这表面轻盈的字句,释放冰山角下的巨大能量。
她把苦思冥想歌词的状态比喻成“贴着细胞壁让自己从浓稠的文字体液渗透出去,滴融进成堆照片里”;她听《Misty》这首歌,想像每次唱“from”时,“牙齿轻咬着下唇,释放出柔软的小生物,狂奔在树林,一千支小提琴开始演奏”;她去看Suzanne Vega的演唱会,想像她们面对面站着,两个灵魂碰撞在一起“地上有一个转盘,我们被快速的旋转,以至于远方的人只能看到我和她融合后的样子,我的身体也渗透了黑色的权威,无惧的命令自己在阴雨中踏出第一步,直到阳光出现不能停止。”
充满跨度的夸张比喻,信马由缰的想象,因为读者很难对号入座所以在大部分的篇幅里甚至找不到自己的回响,但我想说的是,这就是陈绮贞的方式,一种“微凉的风”式的方式。你不必纠结于背后的意义,因为她也并不想完成教化的旨意。
正如在《一首歌,让你带回去》的歌里所唱的那样
“这歌里不想什么事情的意义,
也没有欲求成功的目的,
只希望在穿梭的道路闪躲之际,
有一条简单的旋律指引你专心,
有一个生活简单的人温柔坚定,
但并不企图征服你”
在《波丽露》那篇,绮贞说到Ibrahim Ferrer和 Omara的经典合唱《Silencio》,“他们在纽约合唱这曲时,Ibrahim为 Omara拭去泪水。他们在古巴生活,从没离开过这个简单快乐的国度,然而生命的本质,到哪都不会变。生命时多彩也是愁苦的,所以他们在快乐中歌唱,在悲伤中更要歌唱,在自己的小花园里,用歌舞好好装扮自己;热带的心所唱出的抒情,唱出了色彩斑斓的眼泪,唱出了安静的日出,喧闹午后,温暖的夜”
这就是这本书想说的。

  《不在他方》读后感(七):告诉我

20岁,2008年。我听陈绮贞第一首歌是《告诉我》用一种极尽温柔耳语的方式,坚韧执拗地发问。我在博客大巴上写道:“20岁,我爱上了一个女生。”
七年后,我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几乎忘却了材料、没有了工作。我堂而皇之地坐在办公室、睡在床上读着她这本书,我对她私下里的生活几乎完全不了解。这本书就像我第一次听她的那首歌,她用独特的方式对这个世界发问,用她自身作载体,仿佛我耳边《告诉我》在哼唱。
我一度用一种很安全的方式让自己释放出来,我花了7年的时间走出禁锢自己的<牢笼>,幸运的,我走出来,那牢笼不是一个实体的铁笼子,而是像古希腊的那口深井,被放进去的人,永远都别想走出来,除非他向往光明,如饥似渴。
读完这本书,我很开心近乎兴奋,除却文字本身的力量。还有自己给自己的力量与肯定。它让我找回了20岁第一次听她的歌时,那个自我。并且比那个<我>更加成熟与自信。
我喜欢现在的自己,并且更加喜欢找回来的这个<自我>,它们并存着。

  《不在他方》读后感(八):你不曾到过

你的歌
说你永远都不离开我
这是陈绮贞写给刘若英的歌,2003年的时候发行,收录在刘名为《单身日志演唱会Live全记录》的专辑里。
比起刘若英的《一辈子的孤单》,这首歌更让我印象深刻。“说,说你永远都不离开我,说你会保护我”在CD机里重复播放的时候,我还没有成年呢。
也是在那个时候,我对陈绮贞的感觉,从一个名字(文艺青年的萌芽期对于小众独立类型的歌手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知晓?),逐渐具象到“这个歌手写的东西还蛮对我胃口”的概念。有意无意的,我开始关注这个人。那时候网络还不是非常发达,又因为资金的有限,我只能在各种盗版的歌碟里,七拼八凑属于她的作品。
印象里,她有过短发,也有长发,瘦瘦地肩上,背着一把吉它。拍照很少有正面,回眸一瞥,是好小女生的一张脸,一如她曾被诟病过的“嗲音”,那么“邻家”。可是只有听懂她的歌的人才知道,这个人唱起歌来,灵魂有多强大。
“你的身体跟着我回家了/我把它摆在我的床边/它曾经被你暂时借给谁/它现在静静的躺在我的衣柜”
“当你满足不了你的欲求/除非是我/熟悉你身体的脉博/需要最深邃的安慰/让我贴进你最柔软的心扉/只有我才能将我们的距离/都占有”
“是我拒绝你已清醒的双眼/是我招唤你眼底的错觉/就让我用力砸碎轻声的诺言/拥抱瞬间”
“昨日的单纯/今天的实际/像你/而你也早已不是你”
“走不近你的心/是一座孤独的岛屿/放弃了乘着风浪/不漂流/在你的四方”
听到这些的时候,你已经没有办法再忽视她宣泄出来的狂野,和并不害怕被人看穿的某些怯懦,可是终归你还是会归顺于她,因为这些隐秘而又熟悉的痛,你也一样有。
《旅行的意义》严格来讲,是让陈绮贞被大众所熟知的代表作品。记得以前有人说,因为这张专辑,她被从“独立、小众”的范围给割裂开来(那个年代应该是“文青”最鼎盛的时代,不然怎么会把“小众独立”这种标签当做“高洁”的象征而裱起来呢?),成为“随大流的口水歌手”;也是这个时候,有人开始拿她的唱腔调侃,豆瓣上有人戏称她为“陈装装”。
那个时候,豆瓣真是文艺青年的最佳圣地,在这里什么样的文艺青年都能被你遇到。在这些人里,有喜欢陈绮贞喜欢到要死的,也有讨厌她讨厌到要死的。我记得当时我跟一个很是聊得来的豆瓣友邻聊天,她问我最喜欢哪个歌手,我说陈绮贞,她从遥远的电脑彼端轻巧地扔过来两个字:呵呵。我也并没有觉得被冒犯或者侮辱,我想,我喜欢她,不丢脸,也不伟大,我就是喜欢她。然后,在别的帖子里看到有人攻击她,我也没有打鸡血一样冲上去厮杀。
我竟然没有因此就跟人撕逼啊!在那个文艺青年最吃香的年代,在那个你不喜欢或者喜欢谁你就必须是傻逼的年代,我竟然能平静地喜欢我所喜欢的人,多好的心态啊!(好吧扯远了)。
大学的某一天,我听到了一首歌,这首歌的每句歌词都像定身咒一样能把我定住。这首歌的名字叫《路口》,蔡健雅唱的,陈绮贞写的。大学期间,每次去KTV我都会点,然后一个人边唱边难过。你一定以为我当时像其他女孩子一样,谈了段小小的恋爱,然后受了点小小的伤,于是在一首歌里把自己的小女儿情绪无限放大,矫情得一逼。可事实上,我并没有。只是莫名地,当唱到“就当做你的离去起不了作用,我的心还完整得像一个黑洞”,我的心就有种绞痛,好像能看见一个背影,那上面什么都没有,除了“倔强”。
《太阳》这张专辑,我曾经借着它,写出我当时对于一些人的迷恋。“我摘下一片叶子,让它代替我,观察离开后的变化”正是我当时心情的最佳写照。《距离》我反复听,是因为有个人知道我喜欢陈绮贞,于是也跑去听,听完以后录了这首歌,专门发给我听。我曾经以为,有那样一种关系,真的是无可取代的。后来的各种经历证明,无可取代其实就只是一个成语而已。
你的字
书里,我大概是从《租屋》的篇幅,开始窥见她对于家,对于最隐秘的属于自我的角落的诠释。我也像她一样,渴望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窝”,一个可以存放自己所有情绪和心情的安稳的窝。可是我们都一样,既害怕太近,也害怕太远。我们都在别人熟悉的地方,重新建立自己的熟悉。这让我想起寄居蟹。
她对外婆的感情,对妈妈的珍视,对《鲁滨逊漂流记》的执念,都从这些字里一一得到注解。在给外婆的信里,她写了一段话“我曾经爱过一个人,他让我不怕时间的流逝,他的爱情让我推开恐惧的门,闯进一个新世界。我在里面探索啊探索,胆子越来越大,意见越来越多,有一天,我终于在一座四周都看得到海平面的灯塔,我发现他其实是个胆怯的人,他多么怕我爱他,他也怕他真的爱下去了,就会暴露出他的极限:他原来只是一座贫瘠的岛。我看清楚了,就再也不想继续探险了。一个人孤独地进入一颗黑暗的心,一个黑暗的大陆”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笑了。
“我勇敢地爱你,可你却是个胆小鬼,你真孬!”
爱情里,被辜负了,她所能保持的风度,还是跟她的爱一样干净,甚至连一句恶语都没有。她说,去了太多地方,见了太多的人,也遇到很多事,还好还有时间,遇到更多的人,发生更多别的事。
我不信她没有执念,她只是拥有太强大的信仰,有太多能让她重新对这个世界燃起希望的朋友,还有她最爱的台北早餐,最爱的吉它,以及一直专属于她必须由她才能被写出来的音符。
对于陈绮贞,除了她的歌,除了她的字,好像已经再也没有别的途径能够让我再靠近她。我也并不是那么地想要去追她的演唱会,甚至这些年,我也很少想起她,连带地也很少想起多年前那个把她的每一首歌都拿来唱的自己。
这个背着一把吉它就想要仗剑走天涯的女孩,在我和她自己的青春里,逐渐淡去身影。被时间和世事打磨出来的,是现在这个用一种介于诗人、哲人、歌手之间的态度去观察世界的“旅行者”(一如她谈论自己的创作一样,永远是在旅途中,最自然的状态捕捉到的灵感,就好像那些灵感原本就在那里等着她去发现而已),在她眼里,每一个人,每一棵树,每一种声音,每一道光线,每一次遇见和道别,都是值得书写,值得留念的,因为她觉得(我也觉得)“这样的地方一生也许只会来一次,生命中的每个地方都一样,所以不要后悔,尽量不要过一个会后悔的人生”。
她是聪明的,所以她很幸运,幸运得拥有这样的技能,用音符,用文字,去留住她想要留住的瞬间。如果相机能够保存的不仅仅是影像,我估计她会比现在更加热爱那些照片。
一个人,想要保存的东西越多,要背负的自然也就越多。我甚至有些怀疑她说自己能够轻装上阵的话到底是不是真的。厚重的人生加上易感的心灵,如果没有那把吉它,没有那本笔记本,不知道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帮她承载。
可是不管怎么样,我还是羡慕她,佩服她,虽然我不知道她所经历或曾经经历的会有多糟糕,但是我所能看到的,就是那个我最想要成为的人。有信仰,有朋友,有强大的心灵,有丰沛的感情,有随时等着她去挖掘的灵感,有她想要成为,想要拥有的目标。
那么多年,终于看到她写的书,让我有种必须要拥有的执念。也幸好我能负担这样的拥有,就好像她的歌,我不必付出什么代价,就能听到。如果有一天,我的文字或者我的话,也能温暖别人,让他们感激可以拥有,那该多好?
我已经很久没有跟人分享我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即便有时候小心翼翼地分享了,也未必有人愿意听。有时候,心与心之间的巨大距离,更能教人害怕生命的流逝。我还没有让你听我最喜欢的歌,我还没有让你了解我最喜欢的歌手,我还没有跟你分享我最爱的那本小说,我以为一切来得及,或许我以为这一切并不重要,可是不被了解的时间就像一波巨浪,把过去和未来都冲个干净,打得稀烂,不管你想不想,都再无下文。
然后有些地方,你从未到过,终究是再也无法到达。

  《不在他方》读后感(九):我毫不在乎她是否真的贪婪

陈老师对我来说,远没有焦安溥对我影响巨大,但她是我第一个认识的当年被归为“小清新”的歌手。诚然,相信许多人认识她也是从《旅行的意义》开始,对于生的较晚的我,也只是在07年左右才开始耳闻这个歌手——还是从KTV听别人唱的。 我记得我学吉他的那段时间,自学的第一首歌是《灵感》,和弦实在简单到我手上的水泡都还没好,就已经会比较流畅地弹完,那是我第一次在音乐上找到了一丝丝的成就感。 跟陈老师的渊源就先到这儿。 —————————分割线———————— 来说书吧。 书分三天看完,对于有人说“矫情”我是拒绝的......相反我认为,书里的她,是比较真实的,为什么用“比较”,因为我觉得在这看似轻快的文字下面,隐藏着巨大的悲伤。 她并没有全盘拖出自己,尽管她在受访时说自己出这本书=裸露。 碎片式的写作,很像早年的部落格日志类文章,但基本每篇看似碎碎念,都没有在说废话,很多句子可圈可点,都如实又精准地表达了她心思细腻又天马行空的艺术家气息,包括语法不通逻辑较混乱的句子,一个句子连续用了三个否定词这种状况,让我读了好几遍。 陈绮贞是悲观的。 这毋庸置疑。 书里她反复描写儿时居住的地方,旧房子,外婆,以及,没有爸爸。 只有没有过爸爸的人,才知道“没有爸爸”是一件多么难以启齿的事。 因为没有爸爸,所以交不到朋友,不是因为朋友们多么歧视你没有爸爸这件事,而是作为没有爸爸的孩子,很难交朋友的同时,去跟朋友解释,我为什么没有爸爸? 我为什么没有爸爸呢,这不是我的错,他抛弃我和妈妈了,是我们不好吗,肯定不是,但是我还是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我没有爸爸这件事,当你们的爸爸每天都来接你们放学的时候。 所以我选择一个人走回家。 父亲在一个女生的童年有多重要,他是这个女孩的第一个的偶像,更可能是未来的择偶标准,要照着爸爸的轮廓,寻找那个有同样伟岸身躯,肩膀辽阔的另一半。 可是她没有爸爸了,只有妈妈,她要坚强,替代父亲早日担起这个家庭的责任,所以努力学琴,高三又冷落了一整年吉他,是因为她想用这一年,换取以后可以跟吉他整日厮混的自由时光。 陈绮贞所有的忧郁,来自于她有一个破碎的家庭,但妈妈的爱让她不至于坠落,她一边悲观看世界,但又在最后用爱感化自己,正如她所有的歌,最终,都会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来告诉听众们,我们还不至于跌到谷底。 所以这是她的文字看起来尽管轻快但又潜伏着巨大悲伤,尽管看起来有些忧伤,但又给了这些悲伤的文字一个善终的原因。 正如她所说:“我的歌曲想要传达一种善意。” 演唱会实录我基本都听了也看了,许多场景都是事先设计,譬如《1234567》的时候一定要走下舞台跟观众互动,让全场一起制造星海;譬如跟林弈妏kiss,每次的话都大同小异等。 有人说,她变得贪婪了。 我想说,对于一个并不常上电视宣传,只是默默当歌手走走停停,拍拍写写的人来说,这是她能给受众唯一展示自我的方式,并且我欣赏她写歌的方式,毫不遮掩,她的歌词并不深邃,她用最直白的方式去呈现她自己,因为真实所以可爱,这是所有人爱她的原因。

  《不在他方》读后感(十):不在他方 在这里

喜欢看完后做点记录,也不算正式的书评,姑且放在这里,待君一览。
《不在他方》Placeless Place, 中信出版社,2015,8,陈绮贞著
介绍:
陈绮贞,台北芦洲人,景美女中、台湾政治大学哲学系毕业。
不使用Facebook 与微博。她的行动、作品和公众形象却默默地深刻影响着华人青年,跨出属于自己的步伐。
作风低调几乎很少上通告,媒体常以“陈绮贞现象“来报道她。
摘录:
  ● 她说:"人生中想做的事这么多,如果又能摒除杂念,又能同时进行,岂不是太美妙了。”
对自己,对世界,如果充满了太多幻想与虚构,也许会被视为不切实际。但是她坚信,"这个世界难道不是由虚构再加上生存本能构建起来的吗?”
  ● 成年这件事,需要一次见证性的仪式,经由向外界宣告,就再无借口停滞在惯性的依赖。……是恐吓,也让人记得在不可解的神秘力量之下,唯独保持谦卑才是生存之道。
  ● 痛是一种最可靠的保护,痛让你的伤害,仅止于此。
我知道,拔掉这颗牙,不只是拔掉多年来的恐惧,也除去了过于早熟的不安,解除了童年被剥夺的伤感,释放了身体里自我抵消的力量。
  ● 又知道一件以前不知道的事,又学会了一样新的工具,要忍住不去滥用,不论为传播载体,不伤害原本的直觉,需要强大的自制力。
  ● 我喜欢生活胜过工作,但我也喜欢适度的限制……
  ● 有段时间我只在早上写歌,其他时间就算想写也不可以。
  ● 有段时间我让自己每天写四个小时,写什么都没关系,规则只有一个,就是只能面对电脑,手放键盘,不开手机也不上网。
  ● 我没有社交网站账号,长期一个人在家工作,生活上等待解决的问题我通常都在书中找到答案,怎么写好衣服,如何整理冰箱……比起网络,同样的字写在书上我就是比较愿意相信。
  ● 但写这首歌时我没去过土耳其也没去过巴黎,我用一个哪儿都没去过的角度,也只有这样,才能把一个渴望如实描写。王尔德说,人生的悲剧有两种,一种是你得不到你要的,一种是得到了。两种悲剧都笑着经历,也许是喜剧……
  ● 就是你看到很多,是你以那个年纪,一个小孩的眼光看是无力去改变的事情,可是你必须要说服自己接受。那说服的过程就变成让自己自得其乐或是乐观的一个方向。
对!因为悲观也没有帮助。而且,可能比你现在还有惊慌的人,可能更多。
  ● 有点像爬山,越往上越辛苦,越有机会放弃,山的形状渐渐消失,只剩下无止境的细节,这些细节会质问你,你这么做为了什么?也会代替你回答,这么做很可能没有任何结果。原因也变得可笑。只有到了山之所以能够称之为山的那个顶峰,顺势看到风景,才能了解,自己并没有因为惧怕或“不知道为了什么”这么理所当然的原因,而让自己有了自怜的机会。
  ● 如果“写”是为了保存记忆,那么那个天大的秘密就是,“读”只是为了乐趣。
评论:
读陈绮贞,更多是想在这里找到和《旅行的意义》相关的一些东西,我在这里找到了。整本书的风格就像这首歌,一个女子,一手写文,一手写歌,一边写一边唱。全文零零碎碎,好比飘散的叶子,在空中漫无目的地飞舞,不是为了取悦谁,只是为了片刻的欢愉。那些她走过的地方,外婆,妈妈,听CD,去演唱会,台大故事,思索,挣扎,咬紧牙,就这样过来了,没有过多的诉苦,有的只是那样的平淡,好似一杯白开水,偶有回甘。她是一个喜欢生活的女子,总能找到乐趣,把遇到的挫折都看作平常,把那些或欢喜或悲伤唱出了声来。对那些关于成长的释怀很有感触,每一个有这样经历的人,都需要有这样的领悟,以此原谅过去,拥抱自己。
附:里面的一篇,因为很喜欢,就放在了这里。
<1>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