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20个月赚130亿》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20个月赚130亿》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1-18 21:5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20个月赚130亿》经典读后感10篇

  《20个月赚130亿》是一本由陈士骏 / 张黎明著作,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4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20个月赚130亿》读后感(一):幸运的天才们

   硅谷的传奇,一个天才的创业自述史。屡次创业,都幸运的功成身退,无论是PayPal还是YouTube,都是很了不起的东西。在这些硅谷天才的成功背后,是最高峰时,每天20小时的拼命工作,成功的分量可见是多么的沉重。
    书中提到了许多耳熟能详的IT企业,众多的名词,地点,人物,改变时代的人们,都具备了超越平常人的毅力跟勇气,在成功的时候,才恩够信誓旦旦地跟我们传授经验…
摘录:
创办YouTube并成功改变了世界的陈士骏在生活中是一个真诚、坦率、颇为可爱的小伙子。跟我讲起他“抢走”Google韩国第一美女老婆故事时,他会像那些初恋中的大孩子一样满脸通红。他既是一个技术天才,又是一个时时追寻内心,按直觉做出重大抉择的“追梦人”。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在我截至目前的人生经历中,做所有重大决定都要不了三天,决定辍学,用了15分钟;决定买房,用了一天;决定要娶一个女孩子,用了三天。这,真的是一个成功硅谷创业者“追随我心”的最好写照。
在YouTube影响力不断扩大的过程中,有一件事令我印象极为深刻,我看到一段视频,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作为某次会议的主要发言人,在会上展示如何用YouTube搜索自己。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在用我们创造的服务搜索他自己!
硅谷从不缺这样的人,他们都是些创业的“永动机”,麦克斯·拉夫琴是这样,吉姆·克拉克也是这样,当他们创立了一家新的公司并把它带上正轨,达到人生的一个高峰后,突然又变得寂寞无聊起来,于是,他们又寻找更新的创业点子来刺激自己。事实上,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就是擅长维持一个公司的运转,有的人则擅长不断创新突破,这两种选择本就无所谓对错,只是,要选择最适合你自己的。
1999年的时候,我离开伊利诺伊来到硅谷,那时候,我就发现这里有着一群奇怪的人。他们当中的不少人,可以说早已是百万、千万、亿万富翁,他们的家里也许有十几个卧室,有人还有私人的高尔夫球场,可是这些人明明已经很有钱了,却还是每天都驱车来到硅谷小城里最平凡普通的办公室,每周一待就是80小时,他们是为了什么?
有时候,我出现在视频中的形象也会引起讨论,“你们在跟谁开会,陈士骏?就是号称写代码的人当中最懂时尚,穿着时尚的人当中最会写代码的,那个陈士骏吗?”一位工程师问道。当他们这么说的时候,我就知道,一定是我高高竖起的头发和闪闪发亮的耳环又惹人注意了。

  《20个月赚130亿》读后感(二):Let go 是一种艺术

相比近日出版的FaceBook COO谢丽尔 桑德伯格 的《向前一步》。这本书在我的朋友圈中似乎并不那么热门,毕竟看起来,陈士骏的印记太过于“典型”:美国长大的台湾人,精通电脑编程,在伊利诺伊大学辍学后加入Paypal,之后创业成立YouTube,被Google以16.3亿美元收购。其年,他只有28岁。
作为一本励志的书籍(或者是让人沮丧,视读者的年龄而定),这种成功者的故事在硅谷已有无数案例,但是这本书也有其独到之处,,作为一本年轻人的自传,整本书洋溢了一种直接,幽默,流畅的风格,让读者感受到真诚的陈士骏本人。
看完的感想是:陈士骏的成功并非偶然。他的成功,来自于他长久坚持不懈努力天时地利人和,以及相比他年纪更为成熟的领导能力
事业的热爱
作为伊利诺伊大学的辍学者(他还有几个月的学业未能完成,后来伊大准备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也因为他太忙而没有领取),没有文凭并不代表他的教育水平的不足。相反的是,他由于急于进入上升的硅谷热潮,加入Paypal团队而无法更多的在大学校园里多忍耐数月。
正如硅谷的典型创业者一样,他习惯没日没夜的工作,头脑敏捷,效率奇高。而他的急进也给予了他优厚的回报,在Paypal被Ebay收购后,他也顺利成章的成为一名年轻的百万富翁,为日后创业奠定了基本的物质基础。
合适的环境和团队
Paypal给予他的并不只是物质上的酬劳,还带领他进入了一个创业者和合作者的天地。Paypal人造就了硅谷成功率最高的创业投资团队。陈士骏发现,如果把Paypal人创立的公司相互连接起来画成图表,可以看到他们要么在帮忙互相投资,要么在互相帮忙创业。
例如,Youtube第一笔融资来自红杉资本,主导这次投资的红杉合伙人也是Paypal的原首席财务官。LinkedIn的创立者是原Paypal的副总裁, Yelp.com的创立者也是Paypal的首批工程师等,Paypal的创立者拉夫琴本人也又创立了Slide.com……
“一下子要给所谓“硅谷基因”下个定义很难,但这帮人有很多相同的特质:大家都渴望成功,又从不惧怕失败,失败对于我们来说只不过是一次“好的经历”罢了。要做到这一点,得有团队支持,有资金扶持。这些在硅谷都很容易找到,但这还不是全部,关键是你的内心里,得有“我做就做了,与你何干”的那点儿自由向往,还有对寻找创意全心的热爱。”
起初,创业者对Youtube是有既定方向的,他们期望将其定义为一个社交网站,人们可以发布视频来寻找和挑选另一半。但是这个创意很明显的没有足够的捧场。于是创立者决定顺其自然,不再给内容设限,只是致力于搭建构架,将YouTube打造成为“最大程度的简单,最大程度的易用,最少时间的上传等待,以及一个永远不会当机的网站。”
“100多年来,电影和电视一直掌握在专业人士的手中,编辑们寻找着最适合“大众”的口味,并以其作为方针制作节目,而那些太过个性化的内容,往往被看成是“另类”,“小众”甚至“地下”。可是YouTube的出现完全颠覆了这个规则,足够多的“小众”就成了“长尾”,成了互联网视频内容无穷无尽的信息来源。同时,任意一段“草根”内容,当它有机会面对全世界的观众时,它就有可能放大成为大众媒体。”
今天,我们每个企业都在试图追踪市场脉络,进而领导市场潮流。然而,市场已经由过去的单一箭头发展为多方向发散的ideas,长尾理论不断在各个产业被验证。“不能轻易地对用户的想法做猜测,他们可能只是三分钟热度或者好奇,但也可能是伟大创想的开始。”
领导能力
在硅谷,一个强大的网站虽然只是由几个人开始在车库里建立,但管理三个聪明的工程师并不比管理三百个工人更容易。“管理工程师团队是门艺术,他们是天才,每一个人都是,也都认为自己是。在硅谷,如果你要让一个工程师完全按照某个死板的进度一步步推进,那么你将只会得到一个毫无创意的结果,而且这些工程师最后还会选择离开。在eBay购买PayPal之后,最后就是这样一个结果。
要给工程师足够多的空间...仅仅管理者自己做到尊重团队是不够的。公司管理架构的设置,有的时候,会从一开始就决定了管理和沟通的难度。
……
放弃了按照职能来划分公司部门的办法,按照项目,产品人员,工程师和设计都被分在一个组。因为公司小巧,我有精力关心每一个工程师最擅长的地方和他们的创意,不仅不会强逼他们写某一个功能,还会鼓励他们写下每一个想做的功能。
...总之,我希望所有人都能对网站“全局”负责,有新想法立即去做,不要耽误。”
陈士骏的性格随和,热爱创新,他的管理方式也自有想法:
“我得不停地做选择题。有一种理论认为,如果你给每一个人创意的自由,那么就会彻底地失去效率,因为没有人会对项目负责。所以一个公司如果有70个人,他们会给其中一个人很大的权力,让这个人主导所有创新,其他人则听从;而另一种理论则认为,如果你给全部70个人自由,那么你可能得到70个创意。我自己是更相信后一种说法。而YouTube的故事证明,在我们产生出的10个创意当中,有7个失败了,但没关系,因为放权本身就决定了创意会源源不绝地产生。”
这本书给我的反思是:硅谷带领的并不只是新的IT技术,新的IT产品,它还象征着新的管理方式。大公司大机构人力再多,如果使用不得法,层级牵扯,沟通需时,也只会造成内耗。反而如果公司或者部门人头较少,但是如果每个人都是精英,每个人都能将自己的才能做到百分百的发挥,不必担心被压制或者磨平,那么做出的成绩反而应该会更为出色吧!
http://m.blog.sina.com.cn/s/blog_c0bbca2d0101bv2x.html#page=6

  《20个月赚130亿》读后感(三):100 hours

花了大概三四个小时读完了Youtube创始人陈士骏有着成功学标题的自传「20个月赚130亿」。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他在成功创办了Youtube, 卖给Google, 随后创办第二家公司,做完脑瘤切除手术后,还是能够时常一周工作100个小时。
100个小时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相当于每天平均工作14个多小时,几乎除了吃饭睡觉,所有的时间都在工作。我很确信在大部分的时候里,陈士骏都是在关注的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超长的时间加上异常的专注,你可以想象这究竟能做多少事情。
以前总听到一句心灵鸡汤优秀一种习惯」,现在我对此深信不疑。如果能够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心力」的能量槽就会越来越长,这跟「体力」的积累和锻炼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心力的培养途径各人选择不一,有的靠兴趣,有的靠自律而已。

  《20个月赚130亿》读后感(四):硅谷没有产品经理

很少看这种标题的书,这本书是boss塞给我看得。其实内容还不错啦。这种传记体,对串联一些事实信息挺好。我之前一直在看方法论类的书很少看历史细节相关的书,在很多场合就容易装逼无能。
陈士骏的巅峰创业期是2008年前后的硅谷,那时候的硅谷和现在的中关村创业群体还是区别很大的,最大的区别是,那时候的硅谷根本没有产品经理的概念。。。。
据书中说,硅谷创业团队最流行的搭配是几个有想法的工程师搭配一个设计师。谁一有想法就跟设计师说,让设计师设计一下,马上就把功能做上去了。偶有争论,但总是最快时间将新想出来的功能做上线,再看用户反应。即使在陈士骏的团队成员发展到六七十人,他依然坚持尝试每个人的创意。而创始人们自己也是程序员,也每天守着电脑十几个小时的工作,并无明显的分工,直到融资时,才勉强分出首席执行官和首席技术官的职位。这才是真正的扁平化管理。。。
paypal被ebay收购后,陈士骏才见识到按职能分配工作的管理方式,比如开发部门就做开发,测试部门就做测试,市场部门就做市场,经常需要开会,还容易造成各个部门相互推卸责任。我们现在的互联网创业团队们,其实也是按职能干活的,只不过每个部分的人都比较少罢了,一个产品经理,三四个程序员,一个UI,如此。漫长的会议和扯皮不会发生在一个部门之内,但容易发生在产品经理和创始人之间,多个创始人更甚。
书中总结在Goolge工作时的心态,说:“在创业公司,你是生产创意,而在稳定的大公司,你首先得在同事当中销售这些点子,得证明你的是最好的才行。”现在这种销售仍然频繁出现在pm与创始人的辩论、pm说服程序员干活、pm说服美工干活的时候,更开放的公司,则在全部成员之间展开辩论。但如今的互联网公司都赞许这种辩论,美名曰对产品的专注和洁癖,不放过任何小细节。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转变?为什么现在创业团队会出现pm?我想了想,pm的出现可以归为以下原因:
原因一:创业团队普遍质量的下降。
要像paypal和youtube团队一样用试错法来尝试每一个创意,首先以工程师为主体的团队成员得有想法,然后工程师得速度快,对技术的要求很高。但是像paypal和youtube那样满是名校缀学生的团队非常少。现在的创业团队并没有那么多优秀的工程师,都讲究避免浪费工程师的工时,并且认为大部分程序员是刻板的无法参与产品设计。
原因二:创业团队创新指数的下降和投机指数的提高。
这样讲也许太悲观。乐观点的讲法是,互联网市场持续火热,使各种类型的产品遍地开花导致完全创新的余地变小。陈士骏做youtube那会儿根本没有什么竞争者,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全新的产品形式,需要许多点子去完善它丰满它。这种崭新的时期,每个点子的可用性无法准确考量,唯有试错。所以不要像现在一样为一个不太新的点子的可行性辩论许久。现在流行做垂直流域,产品模式基本是一样的,就看谁的眼光好速度快抢占市场先机了。
而对一个产品来说,功能>交互>UI,当你所选的是一个有真实需求的全新的领域,单凭功能就能获取用户,根本不用再早期去扣交互细节和UI细节。淘宝到现在也经常被喷产品差体验差,但这没有妨碍他早早的靠模式抓住用户奔美上市。最需要拼细节的,都是一些微创新的产品。

  《20个月赚130亿》读后感(五):什么是幸运

一个早上读完了《20个月赚130亿-YouTube创始人陈士骏自传》这本书。这本书的书名实在是太俗了,公开场合下还真不太好意思给别人看到这本书的书名,太露骨了。要不是有人推荐,还以为又是成功学之类的书,不过书的内容还不错,详细讲述了Youtube创始人陈士俊的创业史,文笔也算流畅。
看完书后,第一感觉就是这家伙怎么这么很幸运,连作者本人在书中多次提到自己的幸运。陈士俊大学没毕业就加入了当时还在初创期的Paypal,eBay收购Paypal后也成为了百万富翁,05年,Youtube的另外一位联合创始人查德.赫利,拉着他开始一起做Youtube,那会视频共享领域还没有竞争对手,短短两年的时间Youtube就做的非常强大了,连谷歌这样的对手都自愧不如,最终2006年年底,谷歌以16.5亿美元收购YouTube。现在也已经从Google出来,重新踏上了创业之路-AVOS。
什么是幸运,陈士俊是这么解读的,“每一个创业的成功当然都免不了运气的成分,但是现在回想起来,最重要的是你得抓得住这些运气,也就是俗称的“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为了做到这一点,创业者们得培养自己分析和理解技术趋势的眼光,要不然只能任运气溜走”。 小而快的Youtube征服了大而慢的Google,也说明了当一个新兴市场开始的时候,谁能够把握先机,得到先行者的优势,打造品牌,拥有了“人气”,其他人再要追赶就很难了,因此速度特别重要。
陈很幸运,在正确的时间做了Youtube这个正确的事情,在我看来,陈士俊还有着许多创业成功的必要基因,从以下摘录的文字你应该能看到一些端倪:
“我有好多个小本子。一有空,我就把脑子里面的那些奇思妙想、奇谈怪论写下来,午间休息的时候写、开会的时候写、起床的时候写,甚至有时洗澡到一半,想到什么好玩的事情我也跳出浴室,先记下来再说,以免这些想法长久地挤满我的脑袋。”
“我永远不懂这样的人,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的人,一个人怎么可能在工作的时候想着工作,然后一到5点就下班忙着自己私人的事情。我永远也不会懂这种朝九晚五的生活,也许是我自己不会作平衡吧。”
“在创业公司,你是生产创意,而在稳定的大公司,你首先得在同事当中销售这些点子,得证明你的是最好的才行。”

  《20个月赚130亿》读后感(六):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今天花整个中午读完得,不禁感叹一下自己。当时从老妈书柜里无意找到得一本编程书,让我写下了生平第一个程序,一个非常简单的计算器,同样是在小学6年级。甚至语言都是同样的Basic,当作者写到因为没有硬盘而无法保存程序时,很搞笑的是,我当时还不知道什么叫做硬盘,所有的程序也没有办法保存。
我也曾有一段时间沉浸在寻找肉鸡,寻找系统后门,黑别人电脑,盗窃别人qq号码等等一些现在想起来都很dt的事情。但是也许是上天和我开的一个玩笑吧,我并没有想作者那样努力的学习编程,而是走向了另一条路,沉迷电子游戏,游戏人生。
我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我从小的教育和大多数同龄人都不一样,我是完全完全自由发展的,我母亲或是没有时间,或是也不想过多的约束我,就像朋友一样,她玩我玩过的电子游戏,到最后,甚至和我一样沉迷网络。还说过“游戏谁不上瘾,只是因为玩得太烂”这样搞笑的话。
但是,最后,我肯定让她失望透顶了。她也对我说过,如果小时候要求严格一点是不是会很不一样。
有人多人认为作者实在是太幸运,我也是这么想的。在叛逆期,没有游戏更好的去发泄那些多余的精力了。但是作者显然找到了一个更加科学的方式,而且作者足够有天赋,而且也真的超级超级超级努力。不是一般的努力。完全源自内心的力量趋势作者每周工作超过80个小时,突击时甚至超过100个小时。在高中的时候就已经在计算机公司实习,等等的一切。让他能够在足够短的时间里面,在很年轻的时候,积累比别人多的多的多的能力,认识一帮一起改变世界的人。
现实就是非常残酷的,资源总是集中在那一帮少数人手中,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而且那帮人还是极其有天赋,而且还在比我这种屌丝还在努力的进步。
所以说,看这种自传对我来说,只是自取其辱而已,但是今天却不一样了。
        “每一个创业的成功当然都免不了运气的成分,但是现在回想起来,最重要的是你得抓得住这些运气,也就是俗称的'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
但是这个真的好难判断,神马是正确的事情。因为可以简单的回想一下,自己的人生中有没有那么认为是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情。一个例子,我在大学的大部分时间逃课掉了,要不是玩游戏,要不就是自学编程。这个最后造成的结果是,我彻底对游戏丧失了之前的狂热————因为我认为在游戏上面已经不可能做的更好,而自学编程,让我的计算机基础扎实无比,这为我后面1年积累别人3年的技术积累分不开。但是,这个惨烈的GPA,也让我现在决定是否出国上学无比头疼。
呼,总之,这本书让我产生了好多共鸣。

  《20个月赚130亿》读后感(七):PayPal黑帮之陈士骏

多年以后,杨致远在车载收音机里听到,有个台湾年轻人,到美国搞互联网,然后发了大财,以为又是在说自己的时候,播音员说这是陈士骏。
陈士骏算不上PayPal黑帮开始的核心人物,只能说是前20号员工,PayPal黑帮,开始也是皮特蒂尔说了算。陈士骏被自己的学长罗斯西蒙斯和潘宇介绍进PayPal的,这也是PayPal早期员工的特色,都是通过几个核心员工的关系引荐入伙。通过引荐的好处,是一堆人保持知根知底,以及很接近的兴趣爱好。
PayPal的上市,让陈士骏获得了第一桶金,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100万美元。当时PayPal办公室的对面有一家汉堡店,普通汉堡要4~5美元,最贵的有168美元,买最贵的会送一瓶红酒。PayPal的早期员工们经常开玩笑说,如果有一天IPO了,一定要买个最贵的尝一尝,是不是最美味,并且给最贵的汉堡起了个名字叫IPO汉堡。没想到3年之后果真上市了,于是三三两两的到了那家店,“老板,来两个最贵的汉堡,我们想尝尝红酒的味道”,很快IPO汉堡卖完了,老板不得不对新来的PayPal员工说抱歉了。
公司收购成功的案例是比较少的,至少人员的动荡是一定的。PayPal被EBay收购的第二天,皮特蒂尔就离职了。接下来的半年时光,核心人物也大多离职。用陈士骏的话说,EBay的管理更像列车模式,因为做某个项目,需要一个产品经理,两个设计师,三个工程师,至于是谁并不重要,压制了工程师的创造力。而PayPal是由设计师和工程师组成的,大家可以自由发挥,且对产品负有责任。陈士骏在PayPal进军中国的项目中,感受到了会议和沟通的无聊,决定离职创业。
这个时候也在PayPal的前同事查德联系上了他,并和另一个前同事贾德组成了合伙人。开始是考虑做个交友约会的视频分享网站,后来跟着用户的感觉走,走到了今天的视频分享网站。他们几乎照搬了PayPal的文化,工程师和设计师主导,没有产品经理,吸引了大量的PayPal员工,直到卖给Google,也只有67个人。后来WhatsApp以190亿美元的高价卖给了facebook,但给我的冲击还没有2006年youtube卖的16.5亿美元。那年李开复正好去我的母校浙大宣讲,在激动的讲解youtube所创造的奇迹。
陈士骏离开Google后,又和查德两人创办了一个叫AVOS的公司,我现在也没弄清楚主要在干嘛。后来陈士骏又离开了,并加入Google Venture。想要二次创业成功,还是很不容易的。
《20个月赚130亿》书的名字很俗,内容读起来很流畅。陈士骏是一个很随性的人,对于他不满意的事情和人,他都会点名道姓的说出来,比如创始人贾德在开始阶段就离开团队,但还要保留股份。最后在卖给Google时,贾德还占有4%的股份。
一个十来个人的小团队,完全可以创造巨大的价值,这就是创业的魅力所在。

  《20个月赚130亿》读后感(八):谋和决

读完此书,陈士骏的擅长决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科最后一个学期受硅谷吸引,决定辍学,只用了15分钟;赚到了人生第一笔钱后,决定买房,用了一天;决定娶一个姑娘,用了3天;决定把Youtube卖给Google,用了5天。 在离开Google的那一章里,其中有一部分,他用中性的言语描述在Google的工作场景“在Google一起头脑风暴的专业人士里,也个个都是顶尖聪明的人,通常大家说的每一个观点我们都觉得有道理,所以一下子没法判断哪个idea最好。在创业公司里,你是生产创意,而在稳定的大公司里,你首先得在同事中销售这些点子,得证明你的是最好的才行。” 我理解为Google的生活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决断的效率。 诸如此类等原因,他觉得在一个已经不再是startup的Youtube工作,已经限制了他心中的创造欲。为了重拾工作的乐趣和激情,他选择离开了Google,再次在硅谷的小办公室里开始他的创业生活,每周工作100个小时,为了自己喜欢做的事全情投入,不计日夜。 读史时对“房谋杜断”的故事印象深刻。房玄龄善于谋划,杜如晦擅长拍板做决定。当初是房玄龄将杜如晦引荐给李世民,杜如晦英年早逝,房在李世民的身边待的时间也远长于杜。但是在最后论功时,杜如晦位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三,房玄龄排第五。这一定程度上也说明擅长决断这种品质的稀缺性。聪明人多,果断人少。袁绍也是败于“多谋而少决”嘛,哈哈。 我给自己留的继续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去建立自己的快速决断思维体系。 在一个时间点,我们无法预测过去与未来,无法保证每次决断都是最明智的,但我觉得对每个人来说一定有一个符合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而判断当下最优解的逻辑。 此外,读此书时,最大的体验就是亲切。作者在文中提到过很多硅谷的地点。101公路是我每天上学都要走的路,Denny's也是我觉得挺好吃经常吃的连锁餐馆。Youtube和Google离我家只有5-10分钟。Downtown的小餐馆楼上也确实都是作者描述的小创业公司。现在的我,和17年前的作者一样,除了满心想去创造什么的冲动外,一无所有,一穷二白,每天却也过得开心。I love Silicon Valley!

  《20个月赚130亿》读后感(九):文化氛围促使人成功吧

         平板电子书看的,不全啊,只有到他们离开Paypal 就没有了,前面感觉到在美国小孩子童年到高中真的过的比中国人快乐,家长教育理念比中国好很多,小孩子可以真正的搞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这样子不需要家长介入就很好的发展了自己的个性!
         Paypal成功也造就了很多别的成功的公司,它的成功促使很多人敢想敢干 ,在硅谷,他们促进了硅谷的更好的发展吧!那里的气氛可以感染很多人去创业!

  《20个月赚130亿》读后感(十):陈士骏——值得一阅的人物

       又是一位通过李开复了解到的互联网人才,追本溯源,为什么会这么持久地喜欢李开复,简单地讲,它开始于一本书《做最好的自己》,书是李开复写的,买书给我的人是我的母亲,所以,归结为一点,母亲是我的生命之源,成长之源。
       还记得上一位是许朝军,现任点点网负责人,通过对这个人的喜欢,我在大三的一年里,做点点网的韶关学院校园大使,从而对互联网、电子科技等领域有了些了解,并且也逐渐地形成着自己关于他们的个人看法,以致在现实的生活中得到了运用,毕竟现在的时代是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
      《20个月赚130亿》是YouTube创始人陈士骏的自传,这个书名这样起,我想是有市场运作的因素在里面的,单纯站在学习与交流的立场上来开,全书与金钱几乎毫无关系,它讲的仅仅是一个人到写书为止的一段生活,从中我们可以了解许多原来被媒体、舆论、传统、习惯所遮蔽的真实情况,从这些真实的记录中可以感受到许多精神的力量,可能还会涉及潜意识的些许,但太难讲述清楚,还是自己体悟得好。当然,就其主要的精神品质也是够我们长久而反复地品味、赞扬、学习的。
       如果罗列一下,我从阅读中的所获,可能会形式化,不如直接地按照自己的感受强烈程度从高到低,把较高的几个讲讲好了。
       首先的,就像自己对自己讲过好多次的,要遵循自己内心的声音。当然,想遵循自己内心的声音,首先必须要明白自己的内心声音是什么,而如何能听到自己的内心声音无疑是一个更有挑战性的事情。所以重点还是落在“如何”这两个字上吧。就此,我也仅仅能够给一些个人的建议,鉴于自己的年龄与经历限制,所以不可能那么的尽人之意,只做参考。“如何”所问的是行动的模式、过程、方向等,我答的便是随性随意而为,但在做的过程中切忌违背社会的利益,更要顾虑包括家人在内的自己以外的人的感受、感情,用四个字说就是合情合理。关于方向,就和理想有关,立志当高远,所以才能够产生持久而坚定的方向感,并且某些时候,方向绝对是比勤奋的努力更加重要的。
       有了声音,就得给点回应,如果听到了旋律明快的节奏不妨随曲而舞,要是低沉悲情的声音,也不要遏制自己的泪滴,让它尽情滴落便好。上升到自己内心的带点抽象的声音,也许会并不能像在交响乐团中一样能清晰地感受到它,但也没有那么不可琢磨,因为自己是自己的,是跟随自己一生的,是唯一的自己所有,不离不弃的最忠。但关键是怎样降低聆听的难度呢?我决得聆听之妙,存乎一心。只要静心、净心就好,你可以练练瑜伽,可以去个安静的寺庙和和尚聊一聊,可以找本好书挑个安静的地方看上一看,可以······这些因人而异,只要在那个时刻、那个氛围中你知道自己的灵魂呆在自己的体内,你做的仅是你自己就可以。
       就这两点,多了也乱,少点儿,好理解,好记忆,好行动。这两点算是陈士骏这位我很佩服的IT才人给我的一些思考,谢谢他。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