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艾伦·图灵传》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艾伦·图灵传》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1-21 21:0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艾伦·图灵传》经典读后感10篇

  《艾伦·图灵传》是一本由[英] 安德鲁·霍奇斯著作,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44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艾伦·图灵传》读后感(一):只是我的体会

与其说是读图灵,不如说是读作者作为一个数学家的脑力和心力。书中涉及了很多每个人都关心的初始问题,行为背后的深层次的动机和辩护,关于灵魂,思维的过程,不确定性与自由意识,自由意识与决定论,关于物质与信息,个人与社会,关于死亡等等。推荐喜欢考究这些问题的朋友们读一读。
感谢仁慈的作者在最后一章做了那么多平淡无奇的分析和推测,仿佛经历了一番思想波澜壮阔之后,面朝平静的大海,让我欣然合卷。当读过图灵的一生后,作者的那些费人思解的分析显得索然无味。即使没有图灵,计算机也会被发明,图灵的那些想法也会某一天在其他人的脑子里出现,可是图灵的伟大在于一个个体曾经那么用力生活过,为自己,这不正是生命的感染力和人生的意义么!
以前一个朋友痴迷时,我带着一些不屑,现在却越来越愿意相信灵魂是以某种形式存在的。在我们的生命之初便有了它的载体和初始的运行模式,在日后一个个机关开启,日渐丰满,它越来越有活力,有创造力。灵魂与物质的绑定不仅是肉身,还有朋友爱人家庭孩子,房子,车子…..,那些是一个人外延,所以一个投身于世俗生活中的人,不会离去,因为有那么多坚实的绑定。当灵魂日益自由时,如何绑定又何以结束是它的选择。所以我们原谅图灵随意的对待毒物,原谅海子自杀,原谅普希金为情决斗,原谅爱因斯坦关心原子弹、犹太人和教育的问题。个人与社会,就如灵魂与肉体既依存,又带着独立的逆反。个体来去更迭,生生灭灭,但人类的心智却飘扬于空间与时间,我们也是一种形式的组织单元,就如原子是我们身体的组织单元,是秩序的物理体现。也许个人意志也是这秩序的一部分吧,你怎么知道原子不会思考
文中作者反复提到童年的疑问,少年的挚友,肖伯纳《千岁人》,《爱丽丝梦游仙境》,好似这些早期的经历影响了一个人一生的执着。如果不是写作手法,那就是把他人的人生套入自己的思想体系写出来。也许公允的传记该写得毫无逻辑,很无厘头,前后矛盾,或者像图灵母亲那样客观的仿佛不是自己的儿子只是公众眼里一个神秘而传奇的人物。图灵在产生机器化的意识这想法之初,便将机器的当前状态作为重要的因素,却只字未提注射一年的雌激素对自己最后生命的影响,作者也只字未提。我想这可能正是信仰科学的人对当下科学结论的态度。有人说亚里士多德是个傻瓜,说科学不需要为之献身,随着时间科学会自己证明自己。可是人总需要信仰的。这一点最佩服费曼,那么优雅而愉快得与这个世界玩耍。可是又有多少人,会有一点敏感,带一些执着。
图灵也许想不到,仅仅过了几十年,已经有那么多国家将同性婚姻写入法律,有文化在实践无性别教育,有家庭不对外公布新生儿的性别,不想外界本来对性别的期待影响了本初的它。人类在情感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但心智上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奴役,科技、产品与大众流行合为一体的奴役,从某个意义上说,我们从来没有这么一致过,单一过。哎,我怎么又关心起人类的事来了,其实我觉得深沉的自私,是纯粹的爱,管好自己就行了,不用管那么多。如果不是为了创作,写自己的想法是件很没意思的事,原来我一点都不文青,以此暂停。

  《艾伦·图灵传》读后感(二):孤独成长,也孤独的死去

他偏执、天真,也骄傲。可爱的像个孩子。与大多科学巨人不同,他有一颗天才的头脑,具备不世出天才的特质,同时他又晕血,他喜欢热闹,喜欢宴会,他喜欢抖抖小机灵,他幽默,他喜欢听八卦和阴谋论。还为自己打过小算盘。
与其说敬佩他,倒不如说喜欢他,心疼他。
他孤独的成长,也孤独的死去,图灵从来没有真正地融入到数学家、科学家、哲学家或之中。他从来都孑然一身,不属于任何群体。
但他却没有孤独的生活。也许偏执的性格使图灵成为大多数人心中的怪人,但是从始至终,总是有人在他身边。或许这是他仅剩的幸福了。
他对一切都抱以淡然和洒脱,似乎从没发过脾气,虽然他时常受挫,但他总能换一个方向。疑惑到是图灵时常处于的状态。他疑惑人们对他的态度,疑惑人们的生活方式,最后疑惑自己的生活。这位谜一样的解题者,最后却败给了自己心中的谜。
坚强的挺过了审判,挺过了刑期,最后却选择了一个糊里糊涂的死亡方式。
与自杀相比,我相信大多数人更愿意相信他死于意外。

  《艾伦·图灵传》读后感(三):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今天有一个糟糕的早上。而我还在这个早上读到了图灵去世的部分。
        “在1951年时,他曾经去过法国海岸的一家地中海俱乐部。1953年的夏天,大概是在女王加冕的那段时间,为了短暂的欢愉,他再次逃离英国,去巴黎待了几天,然后前往科孚岛。……
       图灵在科孚岛的海滩上,眺望着海平线,对面是阿尔巴尼亚的阴沉的群山。 ……斯大林已经死了,阳光照耀着新欧洲。即使在僵化的英国,一种全新的、意想不到的氛围也开始形成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性问题变得更加白热化。……这个时期的典型例子,就是1951年出版的小说《菲尼斯泰尔》,图灵非常喜欢这本小说。……这本书就是以严肃的态度来审视这件事,它要打破所谓的社会禁忌,试图用讨论普通事物的心态来讨论性行为。它通过明暗交错的复杂线索,对社会禁忌进行了客观地披露。但故事的最后,却还是注定的毁灭,正如同性恋本身充满了自我矛盾:‘这是一条温柔的路,却又是一条不归路。’
        ……此时此刻,图灵站在人生的海滩上,面朝大海。一年后,1954年6月7日夜里,他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读到这里我和他的朋友家人同事一样,没有一丝丝防备地突然得知了他的死讯。
IT界应该无人不知图灵吧,计算机之父,图灵机的提出者,人工智能之父。在被政府强制注射雌激素“治疗同性恋”之后不久,相传咬了一口沾有氰化物的苹果自杀。
说图灵故事的《模仿游戏》最近不是得了奥斯卡吗,我家的马脸男饰演了图灵男神。亚马逊特价于是我在kindle上购买了这本据说最权威的传记,电影的剧本也改编于此。
电影我没看。图灵的遭遇一直令我觉得太痛心。不想难过
在看书之前我只知道图灵对于计算机的实现有重大贡献,具体是什么不知道。但只知道身为“英国大脑”的他,万万不应该被强制注射雌激素来治疗“同性恋”,他也万万不该为此自杀身亡。这么杰出的大脑,怎么能以这样的方式收场。如果他继续活着,还能推动科技进步提前多少年。
我在信息论相关的书籍中得知他也是密码学的专家,在二战时期为英国政府破译轴心国的情报,因为他的存在减少了算不清的伤亡和损失,扭转了战局,并把战争结束提前了若干年。他和香农桑在战时由于工作需要曾经在同一个地方工作,他们之间有过学术上的交流,但由于各自的工作需要保密,所以没有深入讨论。
其实图灵不仅仅是计算机之父,他同时也是一名数学家、逻辑学家。他对物理问题也有自己的深刻见解,而且他自小对植物、化学很感兴趣,还利用数学和化学的方法研究植物。他去世之后大家发现了他有很多手稿,涉及面之广大大超越了他所发布的论文及正在研究的课题。
他从小就和别的男孩不一样,他不爱各种球类运动,对女孩子没有兴趣,沉迷于路边的花花草草、各种化学试验,整天嘟囔着别人听不懂的东西。他内向、腼腆、敏感、脑子一直在飞快运转、不能理解社会既定规则、不被人理解,而且还是个同性恋,与社会格格不入
直到后来他在学业上表现突出,开始得到了别人的崇拜。在别人的眼里,他就是个很厉害但是很怪异的人。他的生活仿佛一团糟,可是他又无所不知。感兴趣的话题滔滔不绝,但如果对话题没有兴趣能一句话不说突然转身就走。
他对人没有兴趣,他感兴趣的是思维和事物。他只和合拍的人来往,不愿像普通人一样花费精力去维系社会关系。他热爱他的工作,总是全身心投入他的工作中。他一直在思考人与机器的区别,思维是什么,怎样定义人工智能。如果一个机器有了思维,它和人的差别在哪里。他在他的脑海里构造着计算机,不断地推翻各种想法,构想了每一个实现细节。他在抽象的世界自由翱翔,却在现实社会不断碰壁。
“他那种随性、自嘲式的幽默,则反映了他内心的另一个侧面——他蔑视这个社会但又不得不屈服。”
他不能理解社会德很多行为准则,只能通过模仿别人来让自己看起来正常些。他知道并坚持他这样不伤害他人的同性恋没有错更不是一种犯罪。他想反抗,他我行我素离经叛道,丝毫不隐瞒自己的性取向。然而他对国家来说是这么地重要,他作为密码学的顶尖专家,主导了国家的情报分析工作,还是一度是美英之间的情报桥梁。他的脑子里装着各种最高级的机密。他如此地不受控让英美的情报机关大为紧张。
最终他因为同性恋被审判,成为当时的头条新闻,各种报道铺天盖地。他还有那么多重要的课题没完成,为了能继续工作,在坐牢和注射雌激素之间他选择了后者。
不同于司马迁,他并没有表现得郁郁寡欢,仿佛毫不在意,还是埋头于工作,依旧对自己的研究课题信心满满,连日常与人的交往仿佛都没有异样。但他这样会在意别人不经意说的一句话并为此焦虑几天的人,面对这一切,又怎么可能毫无影响。
总之他尸体被发现的时候,桌上有一颗被咬了一口的苹果,家里有一罐氰化钾。他死于氰化钾中毒,但警察却没检验苹果上是否有氰化钾就下了他自杀的结论。
他是数学家、科学家、哲学家也是工程师,但他从未融入到这些群体中,他总是孑然一身,不属于任何群体。
“他总是感到很孤独,因为他的兴趣不在人,而在事物和思想。但同时他却渴望人的认同和陪伴,这种渴望非常强烈。”
对他来说,这一切只是一场游戏,一场关于模仿的游戏。

  《艾伦·图灵传》读后感(四):對於本書的翻譯倒是有些懷疑

本書

翻譯

流暢
之極
一本
理科
教科書

生僻

如此
流暢
通順
有些
吃驚
不過

最後
常出現
過於
中國
化的
翻譯
有些
懷疑
是不是
作者

寫譯

不是
翻譯~~~~
什麽
夫妻雙雙把家還
什麽
活字印刷
而且
這麼


傳記
比例
到底
原書

什麽樣子
真的
有些
懷疑~~~~~~~~~~~~

  《艾伦·图灵传》读后感(五):勇者好运

前言部分译者就提醒过说这本书非常的细节,所以不会很容易读下去。但是译者错了,虽然学术部分对我来说完全无法理解,但是关于图灵个人生活和经历的内容实在是太引人入胜了,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停下来恋恋不舍的回顾刚刚读过的片段。
原作者的立场非常理智中肯而同时又充满了同情和敬意,恰如其分的帮助我在脑海里构造了一个伟大的形象,当然我不会无礼的尝试去理解图灵本身的想法和行为,然而这个一直在依靠自己力量、生活在自己世界、做完全属于自己事情、思考着最本质问题的人却为我塑造了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一种完完全全的个人主义,这种方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最完美的,如此的与现实格格不入,逃避着世俗的权利追求着本我与初我的质朴力量。
他热爱的雏菊、墨水、蘑菇、长跑还有克里斯多佛等等这些普通而本质的东西是他一直勇往直前的动力和生存的守护神,当然也是他一直梦想着渴望达到的终极。
我想,图灵伟大与否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判断,他的行为思想以及哲学观直到今天还在被无数人讨论着,但是我认为所有的人无论支持者或者反对者都应该达成这样一个共识:
艾伦-图灵,是一位绝对意义上的天才,他超越了自己生活的时代,他所需要的不是理解,而是毫无保留的尊重,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为后人留下了无法估量的科学财富,更重要的是还提供了特立独行的生活理想——付出任何代价奔向成为自己的自由,哪怕与整个世界背道而驰
他没有辜负图灵家族的信条:成为一个勇者。

  《艾伦·图灵传》读后感(六):图灵其人

## 一
1952 年 3 月,皇家学会院士,大英帝国勋章获得者艾伦·图灵以「严重猥亵罪」被起诉。起因是图灵的伴侣阿诺德交友不慎,造成入室盗窃,从而使两人之间的同性伴侣关系暴露。
在审判中,阿诺德的律师辩称:阿诺德本无「那种倾向」,所有行为皆是出于图灵的唆使。对此图灵陈述了两个决定:其一,接受上述说法;其二,拒绝为同性恋行为忏悔。这使得阿诺德得以无罪释放,而他本人则需要为此服刑。
如果说前一个决定出于「情义」,后一个决定则关乎人生信念。起诉罪名清楚地表明,在当时的英国,同性恋的身份和行为仍饱受非议和迫害。而图灵成年之后,从未对自己的性取向感到羞愧,这种「寡廉鲜耻」毫不意外屡屡将他置于不利的境地。对于旁观者来说,坚持这种磊落的态度似乎是一种勇敢的选择。而我相信,对于图灵本人而言,这里没有选择的余地,他生而如此,没有过错,除了对良知与理性保持忠诚,别无他途。
而假如我们从图灵的立场反观社会,那么人类道德观的历史就是一部偏见的历史。偏见源于无知,而无知源于认知的懒惰。是不为也,非不能也。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的原罪是愚蠢和懒惰,唯此二者是不道德。
## 二
说来惭愧,在我阅读此书之前,对于图灵的认识仅限于他的同性恋身份、(据说与苹果公司 logo 相关的)毒苹果和「图灵测试」。直至今日,我才明白他为计算机学科做出了何等奠基性的贡献,又是如何远远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他几乎是单枪匹马地工作,设计了指令集和汇编语言,以反直觉的角度指出乘除法不应作为基础指令,设计了函数调用和栈帧这样的高级抽象,甚至设计了像指令预取(prefetch)这样实现层面的优化。
今天,所有的计算机系科班生都明白上述内容在计算机系统中意味着什么。而这一切在 70 年前就已经设计完成,甚至早于第一台现代计算机的诞生。而在这个每 18 月计算设备性能就要翻一番的行业中,这些核心成果在 70 年间几乎没有改变。
图灵凭借他对事物本质深刻的洞察力做到了这一切。方法是不断「重新发明轮子」(http://en.wikipedia.org/wiki/Reinventing_the_wheel)。
这种倾向在他中学时就已经初现端倪:独立推导反正切函数的级数展开,而后独立证明了大数定律,在迷机的破解过程中又独立发明了一遍「证据权重」理论。这样的习惯和能力,在大多数「旧」领域,看起来像是一种严重的智力浪费。而且因为问题早有定论,所以即便方法有所创新,也不会受到重视。然而一旦进入全新的领域,图灵就顿现万丈光芒。
即便在旧的领域,假如原有的成果不够系统化,图灵这种从零开始的研究方法,也可以带来全新的突破。由于他总是能抓住对象的本质,因而往往能够用更合理的方式重建整个理论体系。比如他通过将信息论引入结晶学,论证了「需要多少信息才能还原一个晶体结构」。而对于传统结晶学家来说,光是提出这个问题都几乎不可能。
「造轮子」的能力就像是夜视,在白天并无大用,甚至成为累赘,而一旦入夜,就能借此夜行千里,将睁眼抓瞎的同行者远远甩在身后。

  《艾伦·图灵传》读后感(七):對於本書的翻譯倒是有些懷疑

本書

翻譯

流暢
之極
一本
理科
教科書

生僻

如此
流暢
通順
有些
吃驚
不過

最後
常出現
過於
中國
化的
翻譯
有些
懷疑
是不是
作者

寫譯

不是
翻譯~~~~
什麽
夫妻雙雙把家還
什麽
活字印刷
而且
這麼


傳記
比例
到底
原書

什麽樣子
真的
有些
懷疑~~~~~~~~~~~~

  《艾伦·图灵传》读后感(八):也許只有100頁是傳記內容?? 購書一定慎之又慎

500多頁的書
算一算
也許
100頁吧
才是
圖靈

傳記~~~
如果
按照傳記買
應該
只付
五分之一

價錢
才合理~~~~
就好比
不是
電視劇

插播
廣告
而是
廣告

插播
電視劇~~~~
作者

目的
到底

嘛兒呢???
很多
傳記應該


居然

註釋

小字
簡簡單單一筆帶過~~~~
反而
不應該是
註釋

教科書般的
技術理論
卻是
幾百頁

成為
主角~~~~
真的
有些
迷惑不解~~~~
本身
也是
同志

作者
爲什麽
這麼
古怪

處理
圖靈

傳記????

  《艾伦·图灵传》读后感(九):性异者

  书的封面很有意思,只对图灵的脸蛋寥寥数笔的勾勒,十分符合图灵超强的逻辑抽象能力。阅读图灵ACE项目计划的设计部分,感叹很多现在广泛使用的计算机原理都已在图灵的手中有了理论的模型。对于这样一个朴质坦诚,执着的偏执狂让他对性异的取向遮掩确实是一种折磨。
  勇者挥下利剑,他咬下毒苹果终结自己的一生,让人唏嘘,这样的大脑每一秒的留存可能都会带来一些开创性的突破,完全独立自主的研究,内心永动机一般的探索欲望都能使他成为科学发展的开拓者,突破性的源头,但这样的结果对于一位只忠于自己内心从不受外界左右的家伙来说不能说是一个意外,这所谓成萧何败亦萧何,书中有段美国中央情报区如何武断裁定性异向者是潜在不安全因素,道德败坏,不安定因素的实施表述有点怪怪的感觉要知道FBI的头头胡佛就是一位同性恋,不知道他在下达这些命令,撰写这些文件的时候是不是也会心中有些异样呢,anyway这就是政客和纯粹的科学家之间的区别。前者可以终生说谎,后者天真质朴。
   最后引用图灵的话,人的生命只有两种东西真正值得追求,自然的辽阔,友情和爱情的甜美。

  《艾伦·图灵传》读后感(十):一个清白的科学家

以我浅薄的计算机知识,之前听说的计算机之父是冯诺依曼,现在才知道图灵也是计算机理论的奠基人。先是看了《模仿游戏》(The Imitation Game),看到了一个贴满标签的图灵,天纵奇才、孤僻怪异、同性恋、自杀、战争英雄…含恨而亡的图灵让人忍不住泪目。但我总觉得高智商的人大概率高情商,所以不太相信图灵真的有电影里那么惨,遂有了看这本书的引子。

关于可读性

大篇幅理论描述,除了流水账似得夹杂各种八卦隐私的行文,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一本数学科普书,很不幸的是鄙人大篇幅看不懂里面的理论。除了反复出现的“可计算数”(这个是图灵一辈子研究的基础),“极限中心理论”,其他的全部忘掉了。努力去看也看不懂!!!作者安德鲁.霍奇斯是牛津大学的数学家,偏巧也是一位同性恋者。看作者序、译者序的时候,感觉到这两人对图灵有一种莫名的狂热崇拜。对于数学不大好的人来说,这本书的可读性算不上强。

再加上传记里面充斥了大量的人名,我一直是对外国人的名字有点不感冒的,所以除了极重要的几个人以外,大部分的人物关系我也搞不大懂。所以,读的略吃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