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与本科生谈:论文与治学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与本科生谈:论文与治学读后感10篇

2017-11-24 21:3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与本科生谈:论文与治学读后感10篇

  《与本科生谈:论文与治学》是一本由郑也夫著作,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18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与本科生谈:论文与治学》读后感(一):又是一本启蒙读物。

我也是专科刚上本科,下半年就要开始写论文了,没什么经验。买这本书一为论文,二为郑也夫。看到郑老提到以前看书不做笔记,他也是受了米尔斯的启发,才开始建起学术档案的。而我则受了郑老的启发。庆幸之至。从大专到现在,起码也胡乱读了4,5百本书,都没有留下点什么,但是内心的各种改变肯定是有的。现在开始,努力建立学术档案,为将来的论文做准备,这是第一本。
--------------------------------------------------------------------------------------
第一讲:读社会学有什么用
1.喜欢和有用
1.1一个特别喜欢的人绝对不管这事是有用没用的。就好像你问一个喜欢吃苹果的人,你为什么喜欢吃苹果?我他妈怎么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吃苹果。痴迷一件事情,是没有为什么可问的。相反,你应该问,你怎么样得到苹果?你怎么样源源不断拥有苹果?P7
1.2有些事你不是为了有用。大人告诉你有什么什么用,那是胡说八道,当事者做这件事不是因为有用,是因为喜好。不错,我们可以深入地分析有什么用处,可能是有用的。其实最愿意执着追问的人,或者是不喜欢的人,或者局外人。局外人很冷静。P8
1.3喜欢还可不可以问有没有用?当然可以,不能说盲目就好。什么叫哲学?哲学就是明白学。老盲目行吗?不行。你再喜欢,也可以理论理论这件事有没有用。还是不喜欢的人帮助我们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P8
2.社会学有什么用
   2.1一、社会学对社会有什么用处;二、学习社会学对扮演别的社会角色,比如企业家、官员、新闻人,有什么帮助。P9
   2.2社会学对社会有什么用处?剧变的社会导致人们思想方式、价值观念发生变化。社会学捕捉和认识这种变化,强化了一个概念叫反思。反思是现代社会的特征。现代社会为什么要反思呢?我们在走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不知道该怎么走。那么怎么办?走几步回头看一下,反思一下走对了没有。要是走错了赶紧换路。我们不得不往前迈三步回头张望一下,再盘算盘算,乃至坐下来讨论讨论:走对没走对?这就是反思。P10-11
   2.3什么是社会学?社会学是一门帮助我们解释周围的事情的学问。和哲学家一样,社会学家的工作同样是解释世界,解释这个社会。P11
   2.4.外部世界,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际关系,如果在你的脑子里是一个混沌,你非精神分裂不可。你一定要作出一定的解释。P12
   2.5人们只是程度不同罢了,都是要讨得一分解释。(无论是看医生还是银行卡被无故扣了钱。)也就是说人类有这种需求。我们说,有一种需求就会有一种供应。关于社会问题要讨得解释,谁是供应者啊?社会学家。他们可以是从根到梢、从头到尾地给你解释。P13
   2.6学社会学对日后社会角色扮演的作用?就是说我们学这些学科要教你去解释周围的事情,帮助别人提供解释,还要有根据,有论证,还帮你建立很多参照系,去对照。我最终要说的是,对于一个日后不干社会学专业的人来说,学这些东西也不失为一种收获。P14
   2.7对于今后不作社会学专业研究的同学,学习社会学有什么用处?这个学科还教你做一些社会调查,这是看家的本领。这个本领今后可以服务于多种工作,因为现在这个社会对社会调查的需求越来越大,原因还是前面说的,社会处于剧变。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这是我们的家园,可是这里面发生的很多事情我们不知道,不知道的事情太多了。可能你有兴趣了解,每个人都有好奇心。他们能挣多少钱?他们是怎么生活的?他们在做着什么样的勾当?但你不知道。所以整个社会有一种旺盛的需求,就是搞明白我们社会正在发生什么事情。P16
3.学进去,就是该行也有收获
   3,1有很多观念陈旧的人认为,学非所用,干非所用,非常不好。但从不同的学科中学到一些共同的东西。所谓共同的东西就是它教会了你读书、写作、思考。P17
   3.2改行不是一件太紧要的事。而这个代价,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是必然的。P17
4.为无用之学辩护
   4.1不是为了有用,不是为了追求有用,是兴趣和好奇心所驱使。
   4.2我们开发了很多很多暂时看起来无用的东西,这些东西最后可能转化成一个个副产品,这些副产品将极大地造福于人类。(比如文字,比如印刷术)P21
   4.3要过后地看,以往的意识形态都有荒诞之处,但在当时有实在的功能。P22
   4.4人类的文明很大程度上是“副产品”造就的,不是有直接用途的那些东西早就的。有些东西看起来没有直接的用途,其演绎出来的副产品不得了。P22
   4.5事实上,人类文化宝库里的大多数东西,没有实际用处,但没有实际用处的东西要比有直接实际用处的东西的知识含量大得多,无用之学最后才大有用处。P23
  
   
第二讲:怎么读书
1.读书兴趣之开发
1.1为什么有人不爱读书(厌学)?P27
1.2读书最大的基础是热情(酷爱生物学,读了100多本生物学著作)P28
1.3兴趣开发需要启发和宽阔的选择空间。P29
1.4兴趣的早期开发非常重要。广博的读书兴趣要从小开发。P32
1.5读书读得好凭2点:博闻强记(陈寅恪)和热爱(更重要)。P34
2.偏重与搭配
2.1有兴趣读书,但也会有烦的时候,这时候需要意志力。P35
2.2作者的告诫是:课内的书不喜欢读,过了就行。我们精力和时间有限,要投入到喜欢的书目上。一周内不要都读自己不愿读的书,要荤素搭配哦。P36-37
3.博与专
3.1国内和国外学者写的书的趣味性不能比。(尤指经济学和社会学)P37
3.2这里同意作者的观点,学科的人为划分没有十分绝对的依据,不要画地为牢。P38
3.3作者观点:要从我们的生存中所感受到的刺激出发,去努力发现一些问题,分析一些问题,我们是由此出发的。(我觉得这个很有启发,像我爸爸为什么价值观这么扭曲?还有Aunt Pig就因为别人开着小车,宁愿贷款也要端着?)P38
3.4作者认为要学要社会学,必须博学一些。文史哲、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生物学,都要学一点。(详见其开列的书单和提到的人)P39
4.主客观的结合
    4.1读书争取有两个收获;客观(努力把握作者思想的框架,理解它的东西。)和主观(要有自己的心得)P45
5.两种笔记
    5.1学院派和非学院派读书的一大差别就是,要做笔记,要有自己的学术档案。如何做笔记?一、记录书中一些核心观点,变成索引。(看到笔记就可以把握那本书,有时笔记带页码,把书拿来就能翻到,引用时方便。)P45
    5.2作者受米尔斯的启发,开始记笔记和建立自己的学术档案,并后悔早前看过的书都没有留下什么记录。“米尔斯告诉我们,读书要做笔记,建立自己的学术档案。(确实如此啊~~)P46
    5.3作者说记笔记要用电脑。理由是电脑可以清楚打印,电脑每页写的东西远远多于手写的纸张。(原来也考虑过用电脑记笔记,然后储存在电脑里。可是后来又放弃是因为担心有天电脑坏了,资料全没了怎么办。事实上用ipad记笔记是再好不过的了。现在受作者启发,可以有个更棒的办法,那就是以周或者月为单位,把笔记打印出来保存。要是不放心,可以在每次记完笔记时电脑里存一份,邮箱传一份。Good)P46
    5.4作者记录写作者的观点、想法一般是他赞同的。还有一种情况是记他讨厌的观点,但是观点有深度,不好反驳。作者认为,记笔记要记下自己最钟爱的观点,你由此发育的。P47
    5.5米尔斯(Charles Wright Mills)似乎对作者影响很大,这里作者又引述了米尔斯的话。“米尔斯告诉我们,要记两种笔记,一种是读书笔记,一种是观察生活的笔记。就是你从生活当中产生的一些感悟,发现的一些道理,你就把它记下来。这两者还有一个相互的印证。”(这个说法我觉得挺靠谱,关键的一点是你要及时记录,别太懒,想想就过了。)(下面他用一个说明来间接来说服为什么要记两种笔记。)有过社会经历的人读社会科学,要比没有社会经历的人读书本的理解更深刻,因为他有生活经历去支撑他,他有生活的感受。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遵循米尔斯的教导。两个笔记互相印证,能促使你思想水平不断提高。P47
5.6 作者最后讲了一个让我们听着舒服的话。读书以后要多和同学交流,多讲,多卖弄学问,多卖弄你读的书。原因是,听众廉价、加深记忆、听众受启发、刺激学习的动力。P48
第三讲:学术与日常生活
1.发现问题(看蚁族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他们如何发现,和叙述问题,以及思考的结果。)
1.1搞社会学研究的,首先要能发现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值得思考和深究。P50
1.2从哪里发现社会问题?非调查专业出身的,一从媒体,二从自己周遭生活P50
1.3如何更好理解媒体或者理论著作上说的?一是要有好的想象力,二是要你有相同的经历。作者说,如果我们的社会经历多一些,就能帮助我们理解他人的遭遇。P50
2.个人问题与社会问题
   2.1个人问题能否上升到社会问题,要看它是否有包含着社会因素。个人问题转化为社会问题,对于包含社会因素的个人问题的理解和思考,往往是日后对一些社会问题理解和思考的基础,P53
   2.2应该是生活经验加上书本学习,才能发现和提出真正的、有质量的问题,这两点必须很好地结合。P53
3.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
   3.1学习社会学要求我们学会发现社会问题,学会对社会问题进行思考。怎么开发这种能力?一个重要的途径是从日常生活出发,不放过我们自己生活中及周围发生的问题。我们发现问题,以及思考问题的能力应该从这里开始锻炼。当你从这里慢慢地获得了思想能力,而后你再从媒体上听说一些远离你的社会问题,从理论著作中知道学者们是怎样解决那些和你很有些距离的问题,这时候你的理解就不一样了。甚至,家庭中的一些事情、事件都可以进入我们的思考。我强调的是可以从周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如此提出问题和解释问题不是从概念出发,是从日常事情出发。我们要努力使自己变得敏感。最廉价的、最大量的资源就在你日常生活中。
4.学习写社会杂文
   4.1大家可以试着写一点社会杂文,写你自己发现的小问题,或者是从媒体上发现的问题,对此你有自己的见解。如果你迫使自己开始这样的习作,你也就迫使自己去思考了。当你下笔去写这个东西的时候,就必然整理了自己的思路,深化了自己的思想。原来你以为自己的想法挺清楚的,当你写到纸上的时候,你会觉得逻辑上还得进一步梳理。作者特别推荐《社会学的想象力》,并说只看他的附录。这附录里说了一句话,说对于同学们来说,写作是每一周都要进行的事情。P59
    4.2作者说如果我们一周坚持写一篇东西,今天的水准就不是这样了。原因就是缺乏锻炼呢。作者进一步说服,早年的微小差距,极可能锁定两人间的差距,以后的差距日益扩大,因为其中一位拥有更多的锻炼机会。作者也说原来有人说自己口才好,他认为是自己思想胜过措辞。当然,后来也说,自己口才好是因为经年累月不停的给人做演讲练出来的。还有自己一开始就特别喜欢讲,比别人领先一大步。P61
5.学术研究与日常生活
    5.1这一部分作者介绍了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里的4个观点。一,多数学者割裂了学术研究与日常生活,大思想家不是这样的。大思想家有饱满的情感,更多产生于生存体验,而平庸的学者,则对着冷冰冰的学术著作分析,毫无生气。P62
    5.2二,对于学者来说,学术研究应该成为他的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他的工作。治学使他和工作融于一体,利用一切机会发现问题,获得信息,学会并且习惯于生活经验融于学术。P62
    5.3三,要善于利用边缘信息,要利用街谈巷议,要利用目睹的、听说的小事件。P62
    5.4四,现代的社会结构、现代的分工使得现代人的生活经验比以前少,要珍惜它。P62
    5.5你要做好一个学者,要从思想下功夫,要从思想做起,提高思想能力是关键。最终对一个学者的判定,是他的见地、分析能力,不是看了多少本书。P64
    5.6作者说,干他们这行要读很多书,读书是为了看别人怎么思想,怎么提出问题,他的问题和你的问题可能相关,也可能不大相关,那还有用处吗?当然有。去看他怎么解题,看他解的多高明。如果你学到家了,换一道题的话,你就有办法面对,也许他的问题有时候和你的有一点相关,但主要是帮助你提高思考能力。(对读书的见解,貌似不是他第一次这么说了,杨照也说过,道长也说过。)P64
6.观察日常生活的心得笔记
    6.1作者读《社会学的想象力》最大的收获是,读书要做笔记,你发现的问题,也要做笔记。学术档案可以分为两路:一路是读书笔记,要点加上心得;另一路就是观察日常生活,发现问题,将自己的思考记下来。P64
    6.2作者认为支撑学者成功有两个动力。一,对知识与智力有纯正的好奇心。(这个我倒是有。)二,要有对社会公正的关怀。(这点还有所欠缺。)作者解释了,光有好奇心,研究社会问题容易动力不足。只关注社会公正,人的视野会狭窄,无关公正之事也不容易引起他的好奇心,容易沦为政治动物,丢失许多学术营养,思想营养。P65
第四讲:选题的智慧
1.命题与选题
1.1我们已经远离中学时代一贯的命题,被要求一定要做这个题目,那个题目。大学我们需要更自主。毕业论文就更是一种选题。“我们不仅要学习如何写论文,而且首先要学习如何选题。一个研究者,第一步首先应该选个适合自己的题目。也就是说要自己发现问题,而后自己解答这个问题。这个能力如果开发不出来,你就废了。你不可能做一个好的研究者,好的学者,好的思想者,不可能。”P72-73
2.选题的重要性
2.1选题不要重复。(胡适的例子)P73
2.2真问题还是假问题P73
2.3选题的难度P74
2.4选题能不能决定成功?不能。但是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作者还提到了爱因斯坦的一句话:提出一个好问题比解决它更重要。也许你解决不了,但是后来者会在这个上面做得更多。
3.同学们选题中的问题
   3.1扎堆.作者觉得我们这个阶段,应该注意的是开发自己选题的眼光,不是开发自己的模仿能力,不是开发自己观察和模仿别人的选题的能力。P76
   3.2题目窄。看不出这个年龄段所具备的那种敏锐。P78
4.什么是好论文
   4.1作者认为一个好的论文是言人所不知。从两个途径可以实现:言人不知道的道理和言人不知道的事实 。P78
4.2讲出别人不知道的道理,小道理也很棒。首先把一个小故事讲清楚了,讲细致了,有细节,而后才从这里还可以用几句话提升出一个道理来。P78
   4.3讲出别人不知道的事实,可以是表层事实和深层事实。后者是我们更应该追求的。我们最起码要做到这一点。深层次的东西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讲的清的,那是他们微观的合作关系。P79
5.作经验研究,不做理论题目
   5.1为什么不提倡写纯理论性的论文?为什么学了那么多理论不让写理论?纯理论性的题目就是从概念和文本出发。你写不了。你能想到的几乎任何一个纯理论性的题目,都被很多人做过,你不能重复,这个东西要有价值必然不重复。你要提升一种判断力,便是去发现别人没做过的题目。除非你借鉴别人成果的基础上超越别人,现阶段我们读的书太少,你很难做到。P82-83
   5.2作经验性的研究就能对社会有意义吗?能。P83
   5.3理论是干什么的?帮助认识社会生活,认识社会问题。P84
   5.4怎么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不写纯理论性的论文同样可以,那就是从学习分析社会生活中的案例开始,去锻炼、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P84
6.不作批判,不谈应该,努力发现
   6.1你要做的是努力从被调查对象的行为中发现些东西,发现此前人们没有看到的东西,而不是批判他的行为。学院派就应该拣选更艰难的事情,别人做不来的事情,就是搞明白这些勾当的来龙去脉,细致地描述其运转方式,认识其情境的复杂性。P85
   6.2为什么“谈论应该如何”不是我们的角色?“应该”是一种社会成见,是一种“政治正确”。(陈丹青上次说,应该怎么怎么做那是官员说的话)P85
   6.3社会学家要做的事情是,间接帮助社会管理者重建“应该”,而不是越俎代庖,自己大谈“应该”。P85
   6.4当你进入角色,从事调查研究的时候,追求的是明白该事物如何运转。人的行为是深奥的,众人间的博弈更是扑朔迷离。当解析它们占据了你的心思和兴趣,常人性情躲到边缘时,你才是称职的学者,你的研究和论文才上了轨道。P85
7.题目选的小一些
   7.1为什么要选的小一些?题目大一些,要想凑合着完成,其实是最容易的,但是不可能写出好的论文来。题目想的小一些,逼自己做得深一些。选题本身就很别致,然后有一个很好的结构,有一个很好的入口,一定能做得很好。P86-87
8.考虑可行性
   8.1选题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可行性,要考虑主客观条件的约束,自己的能力、时间、财力、题目的难度,等等。P88
第五讲:叙事与理论
1.论文流行范式中的问题
1.1怎样一个范式呢?简单说,是要你们讲一个好故事,找一个理论去解释这个故事。P90
1.2论文流行范式的普遍毛病是什么?我认为,就是这个经验性的调查与寻找到的理论结合的不好,勉强、生硬,油水不相容。P91
1.3 做了调查后你感觉到的是什么呢?你感觉如果你不拉一个大的理论来辅佐你的经验调查,就会显得论文理论水平太低。怕被人看成没有理论,所以就一定要拉一个大的理论来。但是,实际上最不能体现理论水平的就是“贴标签”。为什么最不能体现理论水平呢?因为这样做最简单,这样做不需要自己的思考。P92
2.侍奉问题,而非理论
   2.1我们写毕业论文,应该是从问题出发,不是从某家理论出发。P92
3.理论与叙事
   3.1理论是什么?理论就是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P94
   3.2叙事是什么?叙事就是说出一个故事来。P94
   3.3当你做一个小的个案,不要企图找一些大的抽象的东西来帮你忙。P95
   3.4理论的作用是什么?基础理论能够帮助我们对社会生活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给我们提出一个框架。但这个框架不会对我们的微观研究提供直接的帮助。P95
   3.5在我们这个阶段,我们可望作到的有价值、有意义的研究,是一个局部叙事或者中型叙事,最可望有收获。P96
   3.6叙事体的好处是,最容易走进大众,最容易被外行人阅读和理解。P96
   3.7叙事和理论的区别是,叙事可以表达很丰富的东西,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去透视、去把握对象。两者是不同的东西。P98
4.叙事:文学、新闻报道与社会学
   4.1社会学人和记者做出来的东西有什么差别?首先是眼光上的差别。社会学人受到的训练给了他很多理论营养,这些理论营养将影响到他的观察,影响他的调查。记者重视的是事件的脉络,把事情说出来就可以了。社会学人除了把事情说出来,还要解释这些人为什么要这么做,解释这事件中的行为者自己心中的那个意义。P100
5.理论与观察
5.1理论能不能影响观察?理论能影响观察。
   5.2理论首先影响选题。什么样的选题更有价值,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社会学家和记者是不一样的。其次,进入同样一个选题,在筛选事实上也是有差别的。
6.小道理与杂学问
   6.1齐美尔在理论方面下的功夫比别人下的功夫少多了,齐美尔一半以上的力量做小问题,写社会学杂文。
   6.2对大家再一个告诫就是要融汇多家理论。我觉得好的社会学必须是跨学科的。
7.走自己的路
   7.1不是掉书袋,引用别人的理论就说明你有理论水平了,完全不是。
   7.2大家可以看看《管庄农村的土地流转》这篇论文,没有什么特别的光彩,写得很实在,地道的叙事体。
   7.3我的核心思想是,展开你的分析,能借鉴大师的思想就借鉴,千万别硬来,硬来在我眼里水准太低了。
  7.4我的观点是鲜明的,大家写叙事体,练出好文笔,在叙事里面渗透出你的理论涵养。
第六讲:深度访谈
  经验研究有可分为定性和定量。定性依赖于深度访谈来获取第一手资料。定量研究大多要设计问卷。深度访谈又是设计问卷的基础。
  设计问卷时必须对该问题有相当的了解,了解源于两个途径。
  一个是自己在生活经历中对此有切身体会、感受,因此知道从哪儿下手,知道要通过问卷来区分出哪种差别,那些东西是从反省生活经历中提出的,通过问卷来分解。
  如果你没有切身的生活经历,那设计问卷之前就必须对相关人作深入访谈,在深度访谈的基础上设计问卷。不然的话,设计会流于表面。
  复旦出版社译介《访谈的艺术》可以作为入门精读。
1.赢得机会
1.1赢得与你要调查的对象接触的机会靠两点,一是利用你的关系;二是没关系找的时候,打“遭遇战”。P112
1.2干这一行的,尤其矢志今后还要做下去的人,要培养出一种职业癖好。这种职业癖好就是能够感知、洞察到你所关心的那些材料在哪,千方百计地通过访谈将它搞出来,经常注意把耳朵竖起来。说句市井俗话:“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你要是老惦记着它,就有望把那个东西搞到。你老不惦记着,做个贼也不专业,不会有大的收获。你要是能感觉到那个钱包是鼓的还是扁的,要是他钱包很鼓,就要琢磨他,跟他接触,跟他称兄道弟。有这样的癖好,你就可望成为一个出色的调查者,可以搞到很多东西。熟人、生人那儿都要下手。要知道你的朋友们认识哪路角色。P112
1.3你的熟人里关于社会信息的种种资源,你都要注意。因为有熟人介绍,比你自己去找一个陌生人套近乎要容易得多。特别是在中国这样的一个社会,很多事情只要稍微有个人介绍,就容易多了、融洽多了。平时要敏锐地、有意无意地注意你的朋友,有什么人际资源可供你利用。中国人没有什么无可更改的原则,很多事没个关系就搞不出来,有关系就搞出来了。P113
1.4和生人就要打“遭遇战”了。我很强调的是要形成职业癖好,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起步阶段就培养起这样的癖好。P113
1.5说到赢得机会,我们的调查肯定会涉及各阶层的人。其实底层社会相对容易一点,它比普通人要难一些,比上层人要容易。所以你要有机会能跟上层套近乎,有什么关系之类的,可别放过。P114-115
2.学会聊天
   2.1因为我不是一个做过大量社会调查的人,只是阅读过关于采访技巧、口述史的著作,通过自己的思考,加上自己不多的几次采访和社会经验,给大家提供一点知识。同学们往深处走,很快就会超越我这点不足道的知识。P115
   2.2 讲访谈技巧,我觉得最要紧的是要学会聊天。这是生活、工作、调查中最紧要的一件事情,什么小技巧都无所谓,最紧要的是要有聊天的本领,非常会聊天。这个事情其实也同学习、锻炼有很大关系。其实聊天是很大的能力。聊天能力与善于阅读、写作是一样的,是很紧要的东西。P115-116
   2.3 除了开发性格之外,还要注意心灵,和陌生人接触的时候总能拿出朋友的姿态,所取的姿态不要高人一头。P116
   2.4 在火车上,我不会对任何一个底层人表现出一丝高傲。一看都是底层人,问我干什么的,我会编一个假话。我一张嘴说出来我是大学教授,就和人家有了距离,没有距离才好,大家可以聊天。P117
   2.5 你要有两个长处:一是在心灵上是能够和他们沟通,没有摆出高于他们的姿态,同时,你又非常会和人聊天,就没有任何问题了。P117
   2.6 说话有趣也是一种本领,需要很多杂学,三教九流都要知道一点。可别小看说话有趣。P119
3.正式与非正式谈话
   3.1访谈的展开,分为两类,一类是正式的访谈,一类是非正式的访谈。P120
   3.2非正式的访谈,你虽然能得到很多东西,你付出的时间成本也比较大。因为这种聊天漫无边际,只能在只言片语中发现一些东西。P120
   3.3正式访谈,你要判断有些话是不是不实之词,也就是说,正式采访有这个问题要警惕。P121
4.采访前的准备
   4.1调查前,要作文献搜索,要通过文献对你所要调查的问题尽可能地多一点了解。通过文献,也会看到别人做过的研究或记者对此做过的报道。P121
   4.2 访谈前,要通过文献及其他办法,能够对这个人群、这桩事情有大致的了解,准备出质量比较高的问题。能掌握一些术语和行话更好,这样利于沟通还能赢得尊重。在社会生活中有很多手段和原因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你要跟人家聊某个行业的事,你知道一点,人家就挺尊重你,觉得你懂行。P121
   4.3 聊天这个事情不像写文章能改,是要张嘴就把话说出来。那些问题你要反复想,牢牢记住,到时候这个问题谈完,下个问题你能够脱口而出,显得不生硬,不拖沓,把一个个问题融入聊天中,很自然地就出来了。准备的是腹稿,事先一直在温习,然后找人家谈,尽量像聊天一样,一掏提纲就出了隔阂,不是不得已不要那样。(寒假如果能一天一个TED的听写,及练习就更好了,对口语表达定会有所提高。)P121-122
5.提问的技巧
  5.1问题都要精心准备。该怎么样准备问题?怎么样提问?我自己觉得问题要短,不要长。长了像你自己在陈述一样了。提问,要考虑听者,让人家一听就没明白。P122
  5.2 作者提了新概念的一个例子,一老板问记者报道说台阶很长是什么意思,很长是多少个台阶,你要告诉我有多少台阶,长不长是我来判断的事。作者能这么见微知著的看一切材料,引起些许共鸣呢。P123
  5.3 我们提问完问题以后,一定不要对回答作出诱导。(少问诱导性问题,多提开放性问题。)P123
  5.4 根据所要获得的答案的性质,考虑所提问题是开放还是选择的,是多样的选择还是是否的选择,自己要考虑清楚。要争取能够顺着这个问题的逻辑提出下一个问题。这样,谈话就显得紧凑,形成了一个谈话的结构。你谈话有一种内部结构,顺着这个问题往前递进,或者转折一下,人家就能感到谈话本身的乐趣和魅力。你要把相似的问题、有逻辑关系的搁在一起,组成谈话的结构。就像是大家一起说一桩事情,聊一个故事,这样的谈话是有趣的。P123
  5.5 访谈时要学会倾听。有时候沉默一会儿不要紧,你不要急不可待地诱导。尽量让他多说,少打断。对多数被采访的对象,应该取这种姿态来与之对话。少数例外,一般你和他谈三五分钟就能判断,这人话极多,或是罗嗦,或是太能聊,说着说着就谈到别的地方去了,离题万里,讲他爱说的事,与采访毫无关系。所以你要常常打断,把他拽回来,回到正题。有时候开个玩笑就能把他拽回来了,迫使他继续在你所关心的范畴内开展你们的对话。P124
  5.6 要善于追问。 追问有两种。一种是有不懂的地方,一定要问。不要不好意思,不懂就要让人解释。有时候你说不明白,其实给人一种高位,自己取低姿态,对他心理上是有好处的。人都有一种好为人师的心理,只是程度不同,这给了他为人师的机会。另一种追问,是倾听的过程中,你的嗅觉告诉你这正是你感兴趣且有价值的地方,可以不断地在细部上发问,将谈话在这一维度上向深入推进。P124-125
  5.7 录音可用可不用,要善用,不要迷信录音。整理录音很耗时的。现在录音笔普及了,好办一点,搁在兜里别人不知道。P125
  5.8 一定要切记,采访完了立即整理,有价值的细节都要写出来。如果当时还有别的事,当天晚上务必要整理。因为信息的丢失和时间伸延是成正比的。建议大家不仅整理,最好打印出来,因为你根据整理出来的东西来考虑下一步的采访,提出新的问题。而且打印的东西自己看着比较舒服,看得效率高。P126
6.保持联系,顺藤摸瓜
  6.1采访结束时要为再次采访作铺垫,留下联系方法、通讯方式,跟他保持友好关系。P126
  6.2其实只要人家跟你一对上话,那假话当真与否都无所谓了,原来心理上的距离就拉近了。P127
第七讲:文献搜索
1.找图书像滚雪球
1.1现在信息越来越发达,还是要利用图书馆。P131
1.2基础还是三大检索系统:书名、作者、分类。P131
1.3作者:看看有没有其他他的著作P131
1.4类别:追踪这一类别,就是进入索书号指示的那个类别。比如城市社会学在国图的分类号是C912.81 P131
1.5书名:查找书名相类似的书籍,就是按关键词来搜索。学术著作后面通常附有参考书目。P132
1.6找遍直接相关的书籍之后,就是间接相关的书籍了。P132
2.刊物、辞书和年鉴
   2.1搜寻学术刊物中和你的题目相关的论文。如果刊物办得比较规矩,你从办得比较规矩,你从每年的最后一期就可以看到全年的目录。如果刊物办得不大规矩,那么你就要一本一本地翻,很麻烦,但也没辙。P133-134
   2.2 要注意不要只在单一的基本对口学科的刊物上“吊死”,我们不是那样的学科。就算是那样的学科,搞微观经济学的人,看看心理学、社会学的书,对他也未必没有帮助。P134
   2.3 辞书,包括百科全书。P135
   2.4统计年鉴。统计年鉴对我们这行来说是非常要紧的。P136
第八讲:论文体例
1.文体
1.1以叙事体为主,结尾可以有些讨论,中间可以有写议论,但文字主体是叙事。P143
1.2评论可以有,也必不可少,但要少而精。大段的事实叙述,索性可以用当事人的口吻讲出,节选采访记录就可。P143
1.3如果是大段的当事者的陈述,最好字体上有区别,论文作者的叙述用宋体,凡较长的引言,无论是被采访者的话,还是文献,都用仿宋体。P143-144
1.4从思想、到写作,再到思想,要一遍遍梳理,最终达到干净利索。内容简单,干净利索容易。P144
1.5 文章层次要清楚。因此要分章,分节,各有标题。我看有三级标题就够了:一是论文题目,而是每章的题目,三是章的下面分节,每节有题目。P144
2.论文格式:参考书目与注释
   2.1参考书目和注释的格式,二者是不同的。标明出处的-----该观点、引文出自哪篇论文、哪部著作,放在参考书目中。参考书目放在文章正文后面。作其他说明的,放在注释中。注释可以放在页下,所谓页下注,也可以放在正文后面。正文后面既有注释又有参考书目的,也常见到。(像外文小说。)P145
   2.2参考书目放在正文后面,是为了不干扰读者阅读正文。P150
   2.3中国传统的方式正文中的引言后有一个阿拉伯数字作序号。P150
   2.4西方当代的方式则是正文中引言后面有个括号,如果引用的是论文,括号中是作者姓名、年代,如果引用的是著作,括号中是作者姓名、年代、(引文在该书的)页码。其一引文作者是谁,其二那个观点产生于何时。无疑,了解这两点对读者当下的阅读是有帮助的。P150
    2.5常有人在总书目中标上页码。正文中已经有了页码,且书目中的某些书在正文中引用多次。这样没有必要,且破坏了书目的干净清爽。P151
    2.6每条目首行起头处左边顶格,如果该条目不止一行,其后各行左边空两格。P151
    2.7最频繁发生的错误是,很多人排列外文文献时,搞不清姓和名的差别,常常以名字来排列。务必以姓氏排列,最好姓氏放在前面,名字放在其后,中间一个逗号,比如:Weber,Max。P151-152
    2.8西方的学术水平高,我们很多参考书目是西方著作的中译本。中译本存在两个年份,原作出版年份和译作出版年份。人们通常的方式,正文中括号内表明的是中译本出版年份。P152
    2.9我的处理方式是,查出原作年份,正文中写的是原作年份。这为阅读时极为便利地了解了这观点产生的年代。参考书目中作如下处理,比如:“吉登斯 1991/1998: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三联书店。”1991是原作出版年份,1998是译作出版年份。这样就兼顾了两个信息,且干净利索,不多占空间。P152
    2.10国外学者多数著作中正文和参考书目中都是:“吉登斯,1991/1998”。只有少数是:“吉登斯 1991/1998”。既然空格可以完成,何必要用逗号呢?P152

  《与本科生谈:论文与治学》读后感(二):想来自己也是高年级本科生了

但提起写论文与学术还是觉得头大
读这本书有种在台湾时候上课的感觉了,很好读,也有些收获。
但在T大寒假的寝室读这个总觉得还是……心中一种奇怪的害怕与压力
稍稍记录对自己有帮助的部分。
1,【学习社会学是在学习一种思考方式,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
作为一个学新闻的而且职业导向的土人,我对自己没有系统学习过社会学还是觉得惭愧且自卑。但若再选一遍专业,我也不会去选他……毕竟自己真正的兴趣是在人文科学。
但在人类学与社会学的学习中,收获的的确是思考的方向与深度。
2,【读书要做笔记,有自己的学术档案。】
我读书是不算少的,可惜大部分与学术有关的书啊,看过便丢下了。
然后默默决定在自己的“摘抄”文件夹下建立一个“学术”文件夹……
3,【学习写社会杂文】
不擅长的东西,只有慢慢做,才能擅长起来。
想我学新闻三年还一篇评论没写过,自知思辨能力太差便不敢写。
而且我觉得,一方面我对社会有兴趣,另一方面却总是在逃避。
因为谈论着,我会自然联想到人性等等跑偏的层面……
4,【好的论文应该是言人所不知,一方面你能讲出人所不知的道理,一方面你能讲出人所不知的事实】
【追求的是讲出人所不知的深层的事实,从中提炼出人所不知的小道理】
想来自己写的论文还是渣到爆,似乎根本没想过“言人所不知“,多的还是ctrl-c/v的工作,哎。
老师的几个例子,例如公园舞会啊,小公共啊什么的,都蛮有启发。
嗯,要记住不能做别人做过的,对自己的要求要高一点才是。
写论文是这样,写新闻也是这样。
5,【学会聊天】【既然干了这行,太内向了不成。原来内向就得开发得外向一些、场面一些,善于和五行八作的陌生人说话、沟通、聊天。】
奇怪,虽然我总是标榜自己热爱聊天,也被人称为“随和”健谈,但其实还是非常内向的人,比如电话恐惧症什么的。我总不会是首先打开话匣子的那一个。
还是要调整啊!
是不太可能去念社会学/人类学的研究生了吧,
好在有些东西是共通的。

  《与本科生谈:论文与治学》读后感(三):这才是文科入门第一书

        文科学生人手一本我也赞成。既然你想要问题的答案,就多思考多阅读,去找答案。别人给的都是死气沉沉的东西,自己有完整思考路径的东西,才是自己的。也夫老师已经写得很大白话了,只做摘录,时常看看,常敲警钟,亡羊补牢,只能寄望犹未晚矣。
第一讲 读社会学有什么用
1. 德国曼海姆说,传统社会的特征是确信,准确地说,传统社会的精神领域里的特征是确信,而近现代社会的特征是怀疑精神的崛起,人们不像过去那么确信了。怀疑精神给怀疑者,‘
2. 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使怀疑者们处在一种悬置的状态。多数人一生当中总有一个时段,其精神处于悬置状态——青春期。当青春期度过后,他们找到一份比较体面的工作,就走出了那个悬置的状态,他过着循规蹈矩的生活,思想不再像以前那么疯狂,那么好怀疑,但那段悬置的岁月,帮助他们吸收了很多异质性的知识营养,对他们一生有莫大好处。多数人一生只悬置一段时间,只有少数人,很稀少的人,终生精神上处在悬置状态,不太是滋味,但没办法。这一小撮人,我们称之为“知识分子”。很不幸,鄙人就是这一小撮怪物中的一员。这些人终生处于这样一种悬置状态,很难踏实的依附于某个观念之上,和它结成一体,虔诚地笃信某种观念,终生不渝。很难做到。(我高兴来上课,你们身上带着一种天赋,这段年龄求知欲最旺盛,最富有怀疑精神,这段年龄最没有禁区,勇于指着老师鼻子去争论,还没学会客套。)
3. 文科的大学,主要教学生们三样东西:读书、思考和写作。理工科还要学习做实验,我们还要学习搞社会调查。这三件事各有独立性,但论文写作是最重要的,是综合反映。
4. 喜欢和游泳往往可以成为某种行为的动力。你为什么这么努力学习?可能是因为你喜欢,也可能是你觉得它对你找个饭碗有用。喜欢和有用实际上差别很大,大到一个人特别喜欢干一件事情的话,会变得很盲目,有用没用这事也要干,有用没用这书我也要读。一个特别喜欢的人绝对不管这事有用没用的。至于为什么喜欢,说不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根本把握不了我自己。喜欢了某一种行动,喜欢了某本书,喜欢学习某项手艺,痴迷于某项手艺,这样的人都容易陷入一个盲点,就是不打听有没有用。其实最愿意执着地追问的人,或者是不喜欢的人,或者是局外人。局外人很冷静。
5. 喜欢还可不可以问有没有用呢?当然可以,不能说盲目就好。什么叫哲学?哲学就是明白学。老盲目行吗?不行。你再喜欢,也可以理论理论这件事有没有用。还是不喜欢的人帮助我们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
6. 学社会学有没有用其实包含了两个问题:一个是社会学对社会有什么用处,另一个是学习社会学对扮演别的社会角色有什么帮助。
7. 社会的剧变导致父辈的经验不管用了,人们思想方式、价值观念发生变化。社会学捕捉和认识这种变化,强化了一个概念叫反思。反思是现代社会的特征。说到根本,这个社会没有一个定论告诉我们前面的路该怎么走,我们不得不张望、徘徊、议论乃至争吵。社会学是一门帮助我们解释周围的事情的学问。
8. 脑子里有很强的实用主义观念的人,特别明白建设这个世界、改造这个世界,他们不大明白解释有什么用处。人是需要解释的,解释能是的你对周围的事情有秩序,不混沌。人们对解释的需求程度不同而已。有一种需求就会有一个种供应。有的时候人们对很多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给出一些说法来了,那我们和他们的差别是什么呢?我们是学院派,我们跟他们的差别是我们不光要给说法,我们的说法要有更多的根据,我们要提供一些更扎实、有根据的说法。
9. 慢慢来吧,这事苦思冥想也想不出来,最好是随着时间的经历,有一天不知不觉豁然开朗了,看到了喜欢的东西。认识自己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情,要慢慢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不是非常容易的事情,认识自己,凭的不是智力,凭的是什么东西?说不清楚。(那我既然看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是什么,为什么不努力去追,为什么放弃,为什么害怕?喜欢就抓住啊紧紧地抓住啊,因为错过就再也遇不到了,只有终生的遗憾。)
10. 社会学是一门视野比较宽阔的学科,这个学科给我们的自由度非常大,给我们思想的自由度非常大,给我们作为一个思想家的自由度非常大。有些东西机械地搞成数学公式……你们小菜做得挺精致的,但对于大问题,怎么变得越来越淡漠了?
11. 我们的媒体做的工作差得远,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大批的学过社会学的人才进入媒体,把社会调查搞得更像样。
12. 我们如果只搞立竿见影的学问,我们的知识,我们整个的文化积累将是何等地狭窄。我们上不了天,入不了地,不通古今,就知道眼下身前。我们大学是干这个的吗?大学不是干这个的。庄子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你老说有用没用,你脚下踩的一块地方是对你最有用的地方,你把你脚下没踩的地方都去掉,怎么样?你根本寸步难行了。如果我们把很多无用的知识扔掉,我们就不能在这个世界上立足。
13. 我如果精力和创造力还行的话,日后会努力写一本专著,叫做《副产品》。
第二讲 怎么读书
1. 我的看法,最重要的素质是你有强烈的愿望要写一篇好论文。我不能发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不怎么想发财。发财是成功的象征,而我不关心这个游戏。
2. 要能做好一件事,最大的愿望就是强烈地想做好这件事。
3. 厌学一定程度是中国特色,几乎是中国现象。这是中国初高中教育下做下的恶果,因为我们的科举太残酷了,很多人学得厌烦了。这是一个极大的问题,接近于一种犯罪。
4. 经过千辛万苦的科举竞争获得胜利了,进入高校以后,我们面临的事情就是读书,但是他不爱读书了。
5. 因为我们有本钱,年轻、精力好,有锐气,有强烈的读书的欲望。他根本不可能读过我们,他老了,精力什么都不成,还有很多俗事打扰。我们很单纯,不受什么打扰,我们读书是他的2倍、3倍、5倍。
6. 然而在我们这里,酷爱读书不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我们是什么样的学校,怎么能有这样的现象?年纪轻轻的学生读书读不过一个老头子,这太荒诞了。什么原因呢?原因肯定不在同学们。用毛泽东的话,你们曾经是一张白纸,是初中教育把你们造就成今天的状态,问题出在我们的初中等教育里。我们的教育应该开发出一个人的读书兴趣,而不是摧毁它,然而现在我们却厌学。我们的中等教育不尊重个性,不尊重个人的兴趣,一味地要我们去侍奉一个功利的目标,要我们全身心的侍奉一个目标:考名牌大学。中学时候过度过早走向专业化,过于重视成功和结果,忽视了当事人的兴趣。
7. 你的求知欲很旺盛,怎么能找不到阅读对象呢?不可能的。
8. 我认为读书要读得好有两点,第一点是天赋条件,第二点是热爱。智力较好的人如果兴趣极大,可以读出来,因为他们没完没了,锲而不舍。我们这里,学历越高的同学,似乎越是在忙学历,热爱的成分越低。美国不是这样的,在美国学历越往前走,对读书越热爱。
9. 我希望我这一辈子永远只开选修课,不开必修课,不强迫任何一个人到我们的课堂上来。来的人都有缘分,愿意学。尽管如此,下节课开始,你给我签到。有纪律隔着。你有兴趣读书,同样还是需要意志力的,没有意志力不成。做一个专业读书的人,读着读着总有烦的时候,要有意志力,没有意志力不成。没有兴趣把分数考的很高很高,假的,没有用,因为你马上画上句号不敢了。等着遗忘。
10. 读书的主攻方向,要以自己的兴趣为转移,也就是说符合兴趣的多读,认真读,不断拓展书目。不符合的,达到老师的标准就可以。要善待自己的精力、时间,把你的时间投入到你最喜欢的书目上,去读。平常读书要搭配,处于一种兴奋值比较高的状态,吸收才比较好。
11. 对国内的大多数经济学家乃至社会学家来说,写书是工作,不是游戏。书写得那么枯燥,我想写的时候也不是一种享受。国外那些大师非常之博学,讲述一个东西,或者一路写下来,左右逢源,有无数个闪光点,无数个激动人心的观点,无数个美妙的想法。
12. 社会学要求最宽阔的知识面。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里面,几乎所有的门类,窄了都不行。
13. 文史哲是人文学科,是人类最古典、最古老的学问,是看家本事,任何一个学社会科学的人,没有很好的文史哲基础,简直开玩笑。比如雨果的《九三年》、昆德拉的东西、阿瑟黑利、汪曾祺
14. 要读历史,读一点近现代史,《剑桥晚清史》、《剑桥中华民国史》、《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最好都浏览过、《红太阳是怎么升起的》
15. 读点哲学,学业这么紧张,可以放长线,找空读一读。孔孟老庄都得读一点,柏拉图读一点,苏格拉底读一点,轴心时代的这些人物,确实不同凡响
16. 读点大经济学家的东西,比如斯密的《国富论》、《道德情操论》,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吉尔的的《财富与贫困》、弗兰克的《赢家通吃的社会》、《奢侈病》——标准的社会学著作。没有参考书没有注,不掉书袋,全是真知灼见,比写带注的难多了。
17. 读点真正的心理学,理解人的动机和性格,要读进化心理学的东西,pink的,有意思。
18. 读点生物学的东西,《阅读生物学札记》。生物学最伟大的贡献就是揭下这神圣的外衣,别以为自己是神。
19. 因为我们的毛病,先天的短缺,你们一定会存在若干的问题,所以我们一起努力去扭转。和经济学的人聊天,我觉得我们比他们剥削。原因可能是他们门槛更高,要学数学之类的,就把人累的够呛,所以就博不了了。《枪炮、细菌和钢铁》
20. 读书的时候,要争取两个收获,一个是努力把握作者思想的框架,作者的核心观点;另一方面你要产生自己的心得。一个客观,一个主观。
21. 学院派读书和非学院派读书的一大差别就是,要做笔记,要有自己的学术档案。笔记就记两个东西,一个是书中的一些核心观点,关于它的一些核心观点的索引。看到自己的笔记,大概可以把握这本书。第二个是你的心得。米尔斯的《社会学的想象力》,可以看看这本书的附录。附录叫做《治学之道》。
22. 你们有电脑了,一定要用电脑记笔记,不要用手写。为什么呢?因为电脑清楚的打印,比较密集,看得快,复习的时候浏览一下笔记就行。大家读书的时候一定要记笔记,笔记是给自己记的,记得非常浓缩,帮你寻找。不记绝对不行。
23. 记笔记跟读书一样,你不热爱它,就忘记它。看书要看你热爱的,记笔记要记下你最钟爱的观点,你是由此发育的。你的兴趣是你发育的基础,你只能从这里发育,没有第二个基础。
24. 要记两种笔记,一种是读书笔记,一种是观察生活的笔记。
25. 多和同学交流,卖弄学问。良性刺激。
第三讲 学术与日常生活
1. 总之,应该是生活经验加上书本学习,才能发现和提出真正的、有质量的问题。
2. 我要强调的是可以从周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如此提出问题和解释,问题不是从概念出发,是从日常事情出发。我们要努力使自己变得敏感。敏感有天生的,但你要重视这一点,老是瞪大了眼睛,你也会变得比过去更敏感。我们要去领受生活中的好多事情,好多小情节的刺激和其实,不让它轻易溜走。
3. 学习写社会杂文,强迫自己整理自己的观点,强迫自己去思考,深化自己的思想。“写作是每一周都要进行的事情”(《社会学的想象力》)。大师说了,假使你坚持一礼拜写一篇东西,肯定就不是今天这个水准了。有人过去这么告诉你吗这样要求你吗?你缺乏锻炼啊。
4. 从自己周围发现问题,发现不明白的事情努力去解释。用这个习惯迫使自己一段时间写一点杂文,写作反过来更迫使你瞪大眼睛去发现问题,同时帮助你梳理自己的思路,作更深入的思考。要锻炼,要下大力气锻炼。有了那样的本领会一生受用无穷。
5. 《社会学的想象力》——平庸的学者写东西人们不爱看,是因为他在讲述自己观点的时候,内心没有激情。当然,理性的探讨时理性的东西,但是写作是要有冲动的。饱满的情感,更多的是产生于生存体验。情感不充沛,写出来的东西想要感动别人是很难得。用米尔斯的话来说,大思想家没有割裂思想和生活。
6. 另一个观点,对学者来说,学术研究应该成为他的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他的工作。治学应该成为他生活的核心,整个治学过程应该极大地改变他的性格,使他将生活和工作日弄岗位一体。
7. 第三个观点,是要善于利用边缘信息,要利用街谈巷议,利用目睹的、听说的小事件。
8. 第四个观点,现代社会结构和现代分工使得现代人的生活经验比前人少,要珍惜它,而且要拓宽自己生活的触角。
9. 拓宽自己的视野,要关注形形色色的问题,不要画地为牢,把自己卖给社会学。
10. 如果那些东西误解,而你又是一个敏感的人,全面的人,不是现代分工造就的狭隘的匠人,那你有解答这些问题从而安顿自己的需要。哲学问题、历史问题进入你的头脑,要珍惜它们,尽自己力所能及去思考,找点相关的东西读读,磨砺你的思想能力。
11. 对一个学者的判定,是他的见地、分析能力。看了那么多书,原本是要提高自己的思想能力的,没提高就开玩笑了。于我们这行要读很多书,读它是为了看别人怎么思想,怎么提出问题,他的问题与你的社会问题可能相关,也可能相关很弱,那还有用处吗?有的,看他怎么解题,看他解得多高明。
12. 做笔记:珍惜自己一点一滴的思想,把它记下来,米尔斯管这叫学术档案。
13. 有动力了事情好办,支撑学者成功的动力有两个,一个是知识和智力上的纯正的好奇心,另一个是对社会公正的关怀,少了任何一个都是有欠缺的。只关注社会公正,这样的人视野是狭隘的,那些与公正问题没有什么关联的事情引不起他的好奇心,他很容易政治化,成为政治动物,成为政治动物没什么不好,但他容易丢掉很多学术营养、思想营养。惯有好奇没有关怀也会导致动力不足。
14. So,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15. 北大社会学重视韦伯、重视实证主义——我看到的很多数量化的研究,不仅是同学们的而且是学者们的,我觉得他们花了很大力量去应对一个没有难度、没有深度、没有疑问的所谓问题,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做,我觉得他的思想非常苍白。
16. 我愿意为思想辩护。今天的潮流似乎是数量研究占了上风,但我真不觉得他们占了上风,这还不谈古典。做数量很好,并且竞争力很强,但一定要注意提高你的思想能力。
17. 质化研究对于很多智力中等的学者来说,干不来,非要干必然平庸。相反,调查这样的实打实的工作,能帮助那些中等水准的人,给他们一个饭碗。但很多人的饭碗没有端好。有些人通过统计来表述,而不是通过统计来发现,这就等而下之了。可惜很多统计是为常识做注脚,这太遗憾了,没有对社会做出很实在的工作,没有发现更多的事实,条分缕析,这是非常滑稽的事情。
第四讲 选题的智慧
1. 到了大学相当程度上要自己选择自己的方向。社会学领域中,你有很多选择,研究农村还是城市,研究组织状况还是消费状况。要自己选,自己决定自己的兴趣方向,自己选一些爱读的书。
2. 选题太重要了,选题甚至可以决定成败。选题是真问题还是假问题,难度太大的话同学们操作不了也不行。
3. 这话说得有些枝蔓了,跑题了,跑远了不要紧,跑题也不要紧,只要能开发同学的智慧才能。
4. 到了一定年龄写文章,要还是追求优美,我就不大理解了。追求优美应该是年轻人的勾当,到了相当的年龄,就不再追求优美了,应该追求一种味道。
5. 同学们的选题比较扎堆,我们这个阶段,应该注意的是开发自己选题的眼光,不是开发自己模仿的能力,不是开发自己观察和模仿别人选题的能力。
6. 什么是敏锐?在别人看来这不是题目,在你看来是题目。在别人看来挺公正,在你看来这不公正。从这些论文中,我看不到那种敏锐,老天独赋予这个年龄段的那种敏锐。
7. 好论文从两个方面实现:一个是你能讲出人所不知的道理;另一方面的呢,是你能讲出人所不知的事实。
8. 记者通常去讲出人所不知的表层事实,但学院派的社会学者要尝试去挖掘一些表层事实下的深层事实。我们社会中有很多很多的新生事物,有很多很多的新生角色,包括城市里的卖花儿童,人们想知道,但不知道。怎么知道?要费多大力气啊。
9. 要做经验研究,不做理论,硕士以下的论文做经验研究。理论的你写不了,首先不能重复,最重要的是你要锻炼另一种能力——发现一个别人没做过的题目。你一定要提升这种判断来。
10. 你一定要高度警觉:不能做别人做过的,除非在借鉴别人的成果的基础上超越别人。超不过就跟别人不同才行,但眼下这个阶段我们读书太少,没有时间和能力去读完一个纯理论性的题目。
11. 分析调查案例,从分析中可以看到你的理论水平。提高理论水平不是重复别人的理论,而是深入的分析问题,不是调查后用韦伯的理论来解释它。这种贴标签的方式太简单了,很多人以这种方式代替自己的分析,掩盖自己分析力的不足。
12. 不做批判,不谈应该,努力发现:学院派应该将之留给他人,自己拣选更艰难的事情,别人做不来的事情,搞明白这些勾当的来龙去脉,细致的描述其运作方式,认识其情境的复杂性。
13. 为什么“谈论应该如何”不是我们的角色?“应该”是一种社会成见,是一种“政治正确”。
14. 说到根本,“应该”是社会管理者的事情。社会学家从基础上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该事物,间接地帮助他们重建“应该”,而不是越俎代庖,自己大谈“应该”。
15. 选题小一些,太大很肤浅。可以以大见大,但不是现阶段的事。我们现阶段要从大下手,就是好高骛远,得不偿失,做无用功,浪费时间,既没有开发自己选题的能力,也没有开发出做题的能力。我们要争取以小见大,争取以小见大,以一些事实透视出一些道理,那些道理其实挺进要的,和我们社会的大变迁息息相关。由我们叙述的小段子里,和这个社会的大变迁息息相关。
16. 考虑可行性。
第五讲 叙事与理论
1. 侍奉问题,而非理论。
2. 文献综述就是竭泽而渔,相关研究都要进入你的视野,也要把没有价值的文献筛选出去。
3. 理论其实是人们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求知的一种防护四,思想的一种方式。
4. 我们要靠理性去推导他的非理性行为、佛理行动及。更准去的说,我们充分承认人的非理性,但是作为研究主题,我们的研究方式是理性的。《都市的角落》
5. 社会学者和新闻记者的东西不会完全一样,为什么?眼光上不一样,你所受到的训练给了你很多理论营养,这些理论营养将影响你的观察,影响你的调查。《中国城市中的消费革命》——这种风格我们可以跟随和借鉴
6. 重视韦伯,就是重视行为人、当事者的那个意义。记者找到事件的脉络就可以,但我们不行。
7. 马克思是异类。齐美尔(王焱《社会学家茶座》)——四大古典理论:结构功能、冲突、交换、符号互动,后面三支的源头都是齐美尔。齐美尔一半以上的时间在做小问题,写社会学杂文。齐美尔是小叙事的大事,在古典社会学家里,只此一人,没有第二人。后现代的理论高扬叙事的时候,找古典前辈,就找齐美尔。《论时尚》。
8. 对大家再一个告诫是要融汇多家理论,我觉得好的社会学必须是跨学科的。研究社会科学和别人的区别就是我们研究社会行为,人的行为,更基础。搞清楚了人的社会行为,自然间接地影响到人的经济行为、人的权力行为。
9. 一个没有跨学科追求的人,他的研究是没有味道的,没有美感的。熊彼特《经济分析史》
10. 走自己的路——其实我是抱着对大家很高的期许才提出和鼓吹这样一种治学方式。关于这个讲题,叙事和理论推荐三个:《后现代社会理论》第一章(谢立中),《有争议的知识》序言和结论(塞德曼),《不可还原的象》(陈嘉映)《何为理论》。
11. 在此阶段,我的观点是鲜明的,大家写叙事体,练出好文笔,在叙事里面渗透出你的理论涵养。
第六讲 深度访谈
1. 赢的机会:培养一种职业癖好,能感知你需要的材料在哪里,千方百计通过访谈把他搞出来,你老惦记着它,就有望把那个东西搞到。
2. 学会聊天。从内心做起,尊重人,学会和人平等相处。你要有两个长处:一个是在心灵上是能够和他们沟通,没有摆出高于他们的姿态,同时,你又非常会和人聊天,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3. 正式和非正式谈话
4. 访谈前的准备
5. 提问的技巧:问题要简短,不要很长,让人一听就明白
6. 那样的记者就很拙劣,不专业,没师傅。侯宝林特别爱说“没师傅”这句话,很多年轻演员侯宝林看不上,他没说什么毛病,就说一句话,没师傅。能犯这样的毛病,说明没人管教你,你没师傅。我们都是学院派,有很多的老师,很细致的训练我们,这样的事情绝对不可以发生。
7. 7.访谈要学会倾听,要善于追问
8. 我多次告诫同学,找底层人采访,不要靠小恩小惠,你会误导他。因为钱一出场,他就会想怎样才能拿到更多的钱,就会以这样的方式跟你博弈。
第七讲 文献搜索
1. 找作者,找索书号的类别,书名,关键词
2. 文献搜索,要竭泽而渔。相关研究都要看,不要惜力,不要懒惰,你会越干越顺,游刃有余。
3. 不要迷信互联网,局限很大,也要用传统的方法,翻期刊,泡图书馆,用这种古老的方式打开一本本书。
4. 米兰昆德拉说过,小说是干什么的?小说是告诉你人类生活的可能性的。
5. 不管是历史学还是社会学,我们的一个贡献就是,拿出了人类行为的很多很多的可能性。
6. 能力不够的时候以大见大可能写出的东西非常拙劣,很可能是重复劳动,因为不是你提出一个新的东西,了解了,然后发酵。所以此时以小见大对大家来说是一种合适的方式。
7. 我倾向于宽容异类,但必须把话说透。我们是教师,不能看着同学们盲人骑瞎马,我们连招呼都不打一声。
第八讲 论文体例
1. 文章的一个追求是叙事为主,语言平实,另一个追求是干净利索。另外,文章的层次要清楚。
2. 论文格式,参考书目与注释。表明书目的,是参考书目,放在文章后面。做其他说明的,放在注释中。
3. 参考书目放在正文后面,是为了不干扰读者阅读正文。西方的方式:正文后有一个总书目,不管一本书被引用多少次,反映在总书目中,没有任何重复。书目中每个条款按照作者姓氏的拼音顺序排列。引言西方的传统是,征文中引言后面有个括号,如果引用的是论文,括号中是作者的姓名、年代,如果引用的是著作,括号中是作者姓名、面带、页码。
4. 文章后的总书目不需要标注阿拉伯数字,作者的国别不需要标注,总书目中页码也不需要标注。
5. 当前是学术是西风压倒东风,西方的学术水平高,我们的很多参考书目是西方著作的中译本,怎么处理呢?“吉登斯1991/1998: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三联书店”(中间用空格比较好,简洁是美,干净利索能带来好心情)
后记
1. 上课必须签到,苛刻,好在严于律己超过待人。(对自己苛刻,对他人宽容)
2. 信任研究,城市社会学,消费研究,生物学对社会科学的歧视,怎么写论文
3. 我是属于中等程度的人,读起书来是很疯狂的,比如我在这儿待了一个月,读书已经超过30本了。我现在每天去图书馆,一次借两三本,但我始终觉得我不适合读太多的书。但我觉得同学们中多数人根本不是那个问题,你什么时候一个月读了30多本书?我在这儿就没碰到几个同学跟我交流书,比如关于消费课程方面的书。
4. 喜欢是一种感受,是一种身不由己的状态,是一种吸引与被吸引。
5. 学术是一种奢侈。真读书人天下少。大家都在忙生存。
6. 从日常生活的投入中去增长你的思考能力,公共事务与学术天然地是结合在一起的。
7. 如果你抱持一个动机,并且是强烈而单一的动机的话,很可能你最不容易持续下去。奥我说,这就是一个智力游戏,是为学术而学术,为艺术而艺术,贡献实不实现到社会层面上都可以。一个人如果只为学术而学术,不关注养育你的社会,那是没有良心。不能只有单一动机,只有关心非功利的学术,兴趣才是广博的,视角才是宽阔的。
8. 有备而来和偶尔为之大不一样。
9. 我不是很看得起对世事没有什么感觉的书呆子。我们人类的生活不是在短暂的瞬间,而是一种有历史的动物。我们因为有历史而获得了一种特殊的感觉,我们因为有历史有文化积累而变得格外的有智慧。所以你要完全离开了这些东西,离开了书,大概很遗憾。
10. 学术界的事情,走到今天已经令我失望到极点,已经不知道怎么办好了。同学们是最无辜的,不管你们犯了多么严重的错误,不能全怪学生,也是老师惯出来的。
11. 所以我说细处不能看,我们是干什么不吆喝什么,做任何事情都没有神圣感。
附录二 论文选编前沿
1. 北京大学唐先生:在美国读博士就是下地狱,必须一本一本地,扎扎实实地阅读大批的书籍,容不得半点含糊。经历此番炼狱的人大多终身保持着认真严谨的作风。一个社会中众生们不求实、不敬业,必然是他的精英率先告别了求实和敬业。换言之,要改造一个社会的作风,首先要从它的精英开始(社会风气从精英开始,心灵鸡汤的污名在于我们的精英被污名,他们就开始空说不扎实)
2. 我们应该在大学的炼狱里为他们打上难以磨灭的烙印。认真,学好手艺,做出好活,就是我们在自己的领地中企图推动的事情。(《北大清华人大社会学硕士论文选编2002~2003》)
3. 立平坚持退出的原因是,现在学生的学习态度令他失望(为什么我们的学习态度会这样呢?为什么我们不一样了呢?)其实正是论文大面积的低质,才让我们萌生了立一标杆的愿望。他们大都力图避免以往社会学理论研究过于思辨空灵,和经验研究囿于实证而缺乏理论思考的缺陷,努力实现二者的相容兼顾。在我看来,这就把我了社会学的精义。
4. 我们有51个社会学系,124个社会工作系,至少5000名以上在校研究生。
5. 多学一年岂是儿戏?实际上,两年制比三年制相差的应该不是三分之一。目前学生们在择业、考研上投入甚大,几乎要花费将近一年的时间。减去这段消耗,两年制比三年制在学习的有效时间上少了几乎一半。
6. 什么是理论,它绝不是贴标签,而是要增长你们的分析能力。
7. 我以为一篇优秀的硕士论文,应该是经验研究,同时又能显示出理论修养。
8. 我对同学们的期望是保守的,我不奢望他们有理论发现,只希望他们因理论训练而善于观察并有所发现。
9. 强化另一种意识,在某一事件和问题中,努力发现一点别人没有发现的,有意义的事实和细节。
10. 内容不要啰嗦,题目也必须简洁。
11. 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已经不可能在静态的环境中思考教学制度了,必须在与诸多对手的博弈中安排我们的制度。我深信,当80%的学生都开始认真写作论文的时候,中国的高等教育将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我们的论文集也肯定不是今天的水准。(就像今天你夸一个人老师,人家会满心以后你骂他)
12. 有些教师总能知道出好论文,比如北大的杨善华、王汉生老师,人大的郭星华老师,知道的优秀论文颇多。清华的沈原,人大的郑也夫,潘绥铭。
13. 我觉得,师生对论文频繁深入的讨论,是论文成功不可或缺的环节。
14. 我们几位还有一个共识,写出优秀论文的同学不一定是最聪明的同学,但多半是最努力的同学。态度决定一切,这些科举的佼佼者兼幸运儿,不乏自甘平庸者、自作聪明者、自欺欺人者。
15. 关键的问题是,热爱学术的教师,必须潜心经营自己的小环境。社会的氛围,学校的制度,都不是我们管得了的。我们对它不存社会网,他不过分干扰我们就该庆幸。成功的小环境如何打造,是绝大的、成败攸关的问题。

  《与本科生谈:论文与治学》读后感(四):(一)警醒

最近身边有一些“怒其不争”的事情屡屡发生。
想着找点什么去平和,一方面机缘巧合,一方面刻意为之,总之就又找出来这个小书重读。
前几天我就在想,这本书当初给我的“震撼”感还历历在目。现在也许看来浅了。当时,那是一个新大门的推开,原先的迷茫与困惑,发现一个前辈有着我相似但更清晰系统的念头,那年是多么的震撼。也是在那前后,开始了200本书。
花两天零碎时间,重新看一遍。
感慨,一方面不枉这几年,渐渐那些东西都融入了血液里,不用特意提醒也不由自主去做;另一方面,也需要这样去提醒和感染自己,让自己感受,这种和自己一样秉性的人,他们走在前面了,而我不能只满足驻留。
看到同样年纪的人,做得不好,真的是一面镜子,会提醒自己:假如自己没有进步,一点一滴,一天一年下来,差距就是这么大。
虽然不是担任教职,但又再开始引导新人了,这种感觉,其实很好,因为,要教徒弟,就会继续奋斗。如果担心教会别人,超过自己,那么证明自己懈怠了,停步了。
而且,教会了,才有人可以讨论呀。
后记看着其实是伤感的,隔着文字,感觉对面是失望的,所以不再“费力”。
总之,谢谢了。

  《与本科生谈:论文与治学》读后感(五):悬置的社会学人

开篇引用的曼海姆的观点说的很有意思,“悬置”实则一种很微妙的状态。悬置意味着摇摆,意味着不安定,这个想尝,那个想试。说悬置这一阶段大多发生在青春期,也不无道理。因为年轻确实是本钱,而且有一道天然的保险。出错了有时间弥补,所以往往可以不计成本地凭喜好与梦想行事,缓慢地从懵懂的少年向成熟的老手进发。一旦悬置的自己开始接近地面,开始理解所谓的“现实”并向之屈服,默认既定事实的合理存在,生活便走向了稳定,可能也走向了乏味。人在未来漫长的人生道路中,很大程度上依赖着那段悬置时期所汲取过的知识,将其作为“经验”,尽可能地指导之后的生活。当然,这显然是不够的。社会一如你“悬置”时那样变化,甚至更为多端。这时便需要社会学这样的学科教人思考,分析问题。反思与讨论的背后,是一张调查与解释社会的王牌。这种短期内并不能产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结果的事物,似乎没用所谓实用的价值。可是人始终是最智慧的动物,把目光放长远,方能得到真谛。

  《与本科生谈:论文与治学》读后感(六):读书和做学问的启蒙书

课堂上的讲稿实录,一口大白话,却逻辑缜密,自问自答,轻松愉快,撒泼戏谑,常常让人忍不住发笑,觉得这老头好像真的就让在读者眼前的三尺讲台上。
书本就本科生在起步阶段如何做学问给出了作者自己的看法和论述,相当务实。
谈论了几个很重要的问题,比如学生应该如何开发读书的兴趣,如何观察生活和做实际调查,如何把握论文叙事和理论的平衡,如何做有用的研究,如何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等。
此书还可作为社会学的入门导论。
什么是社会学?
反思是现代社会的特征。因为社会剧变,再也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了,我们不得不张望、徘徊、议论,乃至争吵。
社会学是一门帮我们解释周围的事情的学问。解释能够使外部社会在你的脑子里有了秩序,不再是混沌。
就像玩魔方,如果你不懂得它,你不能解释它,它在你眼里只是一个混乱的方块,你根本无从入手,只能瞎转。
并且在书中开出了大量高质量的书单,也反映出作者郑也夫的博学与杂学,喜欢读书的朋友不要错过——“文史哲、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都要学一点。”
以下对书中一些两个重要的议题做一点展开。
一是如何做有用的研究,二是读书与做学问的动力。
提倡经验研究,反对贴标签,生搬硬套。
学科的划分是人为的,真正的学者要从问题出发,不要画地为牢。
主张以小见大,一口小井深挖出水。
大思想家没有割裂的思想与生活。
读书和做学问的动力。
要能做好一件事情,最重要的素质是有强烈的愿望要做好它。
做一件事情最好有多个动力。
实用与喜欢,伟大的创新往往是副产品。
人因兴趣而发育。
做学问,是经世济民还是智力游戏。

  《与本科生谈:论文与治学》读后感(七):所思望所行


        近来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主要困扰在于毕业论文的一团乱麻。以至于,自己竟想把年初写过的文章交上去应付了事。但思量几许,还是觉得不能这么做。毕竟,自己对于原来写的那篇文章非常不满意,要改动的话也需要重现拔根改。将一个自己看了生厌的文章拿来当自己的毕业论文,很显然是一种极不负责的表现,只能另起炉灶。但说来容易,饶是年初那篇,我也是呕心沥血,个中滋味,想来就让人后背发凉。思来念去颇觉无可奈何,唯有读读闲书,逃避时光。自美其名曰:从长计议。
        也就在此时,碰到了郑也夫先生的《与本科生谈:论文与治学》一书。提及此书,我也很是尴尬,毕竟自己即将毕业,按道理,看这种面向大学新生的书,实在是徒耗光阴。当然一开始我只是抱着随便翻翻的态度,但从《第二讲:怎么读书》开始,我进去了。我想,可能我大一时读此书,也只能蜻蜓点水,不得要领。但现在不一样了,郑先生的很多观点,我不仅是感同身受,更是有切肤之痛。这里我想举几个例子:
        
        “我觉得应该读不过很多学生,但居然这样的事没有发生......我们是什么样的学校,怎么能有这种现象?年纪轻轻的学生读书读不过一个老头子,这太荒诞了。”(p29)
         自己原本之前努力就不足,没有考上国内一流大学,上大学后,一直非常悔恨,希望能在研究生、博士阶段达到这一基本要求。本科期间,自己原本比那些一流学府的学子们就落后不少,如若大学期间再不努力,赶上他们只会是泡影。这也便是,我大学读书的重要动力之一。进而,因为本科期间负担较少,那么就必须赶上郑先生所要求的阅读量(郑先生在160页谈到,他一个月读书至少30本)。按照这种标准,或许大学期间我只有几个月达到或者超过郑先生的要求。蹉跎的岁月,在阳光下显得各位令人心碎。不过,我还年轻,现在再加劲还来得及。此处不可谓不是一针强心剂。
        “我读书原来也是不记笔记,书中精彩的地方划一个杠,如此而已。后来,看米尔斯的东西才知道要记笔记。早年读了那么多,都没记,耽误大了,后来我就开始记......你们有电脑了,一定要用电脑记笔记,不要用手写。为什么呢?因为电脑可以清楚地打印出来,比较密集,电脑的一页有两千多字,手写呢,一千字都都没有。这样呢看得快,复习的时候浏览一下笔记就行了。所以大家读书的时候一定要记笔记。笔记是给自己记的,记得时候非常浓缩,帮你记忆,帮你寻找。”(p46)
        此处,可谓醍醐灌顶。首先,自己长期以来的读书习惯大体是:借的书很少做笔记,抄书也仅有2、30本抄过,并且也不写心得,现在看来,也只能算是练字了;购的书也极少做笔记,大多划杠,兴致来了,留白处几句胡言乱语。这样虽然可以保持,高的阅读速度,囫囵吞枣之后,自己其实掌握的不多。评为“乱读”,不为过。所以,读此便告诫我必须尽快养成一个好的笔记习惯。这里,郑先生谈到了笔记与电脑。恰好,我最近新换了部笔记本电脑:MacBook Air,这部电脑缺点在于硬盘小,存储空间有限;没有独显,无法带起很多游戏。但优点是,轻薄、便携。结合郑先生对读书笔记的要求,这部电脑不是异常适合嘛。所以,内、外部条件满足了,只要从即日起改变,并且持之以恒。想必我的阅读消化能力,将事半功倍。
        “读书以后要多和同学交流,多讲多向同学卖弄你的学问,卖弄你读的书。能找到一群廉价的听众,是幸运的,讲完之后你记得深刻,记得清楚……卖弄也是一种刺激,增加学习的动力。别人老卖,你总没得卖,不是很没面子吗?于是你也要卖一卖,要卖一卖就得读书。这是一种良性的刺激。”(p48)
        说来惭愧,喜欢卖弄学识也算我给他人的一个印象吧。遗憾的是,在校期间,长期以来,很少有人给我卖弄学识。当我生活在一个单方面卖弄的封闭空间,听不到不同声音,就会陷入一个自负的困境。至于改变,我觉得豆瓣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平台,每当我读到比自己学识高深数倍的同辈或者前辈友邻,他们发的文章,写的书评时,我会重拾谦逊。睁眼看豆瓣,任重道远。
        “最终对一个学者的判定,是他的见地、分析能力,不是看了多少本书。看了那么多本书原本是要提高自己的思想能力的,没提高就开玩笑了。”(p64)
        从大学伊始,我就立志以学术为业,当然我很希望自己学力愈精。郑先生在此处,再次提醒了我,衡量学力的标准,在于思辨能力。思辨能力当然重点通过论文来表现,一个小小的毕业论文就让我如鲠在喉,无所适从,我必须扪心自问下,你是不是水货?如果不是,那就证明自己,所以认真对待毕业论文,争取能从系里脱颖而出,才是证明自己的最佳方式。
        之后,郑先生还是主要针对社会学专业本科生,论文写作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当然这与我相关不大,此不赘言。
        行文至此,我想能在这种特殊的时候邂逅此书,可谓是我的幸运。但是能否将自己通过此书,而产生的想法化成持之以恒的行动,这是我接下来的需要做的。明年3月就要截稿,导师放羊。时不我予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