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地铁》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地铁》的读后感10篇

2017-11-25 21:0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地铁》的读后感10篇

  《地铁》是一本由韩松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3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地铁》读后感(一):韩松的地铁,让我无语凝噎

    这本书让我看到要吐,但我还是坚持看完了。
    因为我是强迫症患者,无论是看电影还是看小说,只要开始看了,就一定要坚持着看完,无论它有多么糟糕,无论我多么痛苦
    看到这部小说的介绍,潜意识中觉得我可能不会喜欢,但还是想看看,毕竟出名度还是挺高,纵然吐槽它也要先看过不是,就从图书馆借了。
    看了小半本时,我还是没读懂这本书表达的任何内容,果然是阅读门栏高啊。我只看到了大串的阴暗畸形的环境、人形描写,大段大段无意义的疑问,初看觉得,卧槽,这作者很高深啊,但你仔细思考,这书根本就是在扯淡,其实没有内容,各种奇葩不合理的比喻,偶然冒出生硬无关的名词,科幻不是这样的好么
     作为理科生,看书不多,对文笔不大懂,但以为,好的作家必然不是这样浮夸的文字,一个牛叉的作家,应该是语言平实,内容出彩,看过老舍、莫言这些老作家,看过阿西莫夫、刘慈欣这些公认的科幻大家,也看过张嘉佳这种畅销书作家,有以故事取胜,有以情感取胜,都很喜欢。韩松,大概就属于,没有故事,没有文笔,像个想写长篇小说的小学生,怎么办?编呗。抄写不懂的科学名词,写点生硬的畸形比喻,凑出来一本书,然后说,这本书阅读门槛高,你读不懂是你太浅薄,就像皇帝的新衣。
     或者说,韩松也思考了,但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思考的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写了一通,还觉得自己比常人思考的远,自己是时代的引领者,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就像我写日记时那样,没内容,还瞎编,自以为很牛逼。
     你可以说你看懂了,你牛逼,但是,这就是我读的感觉,我只是把它写在这里。

  《地铁》读后感(二):今天你坐地铁了吗

看地震图看得两眼昏花。放松一下。
这是一个挺压抑的作品,昏暗拥挤有异味的狭小空间从一开始就暗示了人性的颜色和形状。复杂多样的新型社会体系,如同吕克贝松1985年的电影一样。
在信息时代,一辆停不下来的地铁把那些温情,做作,表面的东西都统统撕裂,配以绝望的呐喊和挣扎。如果书中的故事真的发生,我会心存盼望的幻想现实生活中的我们还是会找回些许关爱温存。然而就算逃离阴沟暗道回到地面,信仰的缺失让一部分国人变的无所畏惧,肆意妄为。地铁车厢里的那位警察,道貌岸然下以正义为名间接杀害剥削最底层人民,如同司法部门和政府的公信力,正逐渐泯灭于一次次让人失望的权力游戏。
给他三颗星只因我太玻璃心,受不了也无法接受这么血淋淋,直戳人心的故事,但如韩松自序所述,他把中国最深的痛,心灵的巨大裂痕,并及对抗荒谬的挣扎,乃至苏醒过来并繁荣之后,仍然面临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他身处的危机,儿女们游荡不安的灵魂,等等这些,真实的表现出来,勇敢的战士。
我们的路还有很长,还远未到在无上幸福中狂欢的时刻。

  《地铁》读后感(三):可我想要的是更加简单的幸福

  去年抱着“收藏”的态度买下《地铁》。盘算着,这其中的故事都读过了,有些还不止一遍,便翻翻了事,没想到逐行逐句地去读。
  前几日一天晚上,吃完自己煮的乌冬面,某种着魔的感觉又回来了。
  
  《末班地铁》、《地铁惊变》、《符号世界》、《天堂里没有地下铁》……头四则的故事原型可以直接搜寻出来。最后一则,脑子暂时联系不上。
  ——原来为了集装故事、出版新集子,做过大量文字加工。故事的面貌妖艳了好几倍。
  可是这样妖艳到极致的韩松,将陈述句统统拐成疑问句的韩松,为了篇与篇之间的强弱联系硬加进细节线索的韩松,将短篇灌成中篇的韩松。读起来,还真找不到当初的味道……
  
  最开始读韩松,有两个大的回忆:在地摊上淘来的过刊和报刊亭追买着的新刊上读;在可以打八位机游戏的山寨播放器上读——从“诡异的边缘”上把文章复制下来,存成txt,高二的凌晨,躲在被窝里头读。《地铁惊变》读了几遍?终究数不出来。
  
  于我来说,读韩松,绝非是因其晦涩的隐喻,而是因其猎奇诡谲的视觉奇观。《地铁惊变》里不同的车厢里人群异化成不同的生命形态,历历在目;成为童年阴影的说到底还是《看的恐惧》——新生儿诞生时额头上覆盖了一层肉膜,揭开,额头上长了两排密密麻麻的眼睛。男人猎杀女人为乐的《美女狩猎指南》、电视机统统消失收音机成为世界主导的《收音机时代》、未知星球上指向深空的《宇宙墓碑》……
  诚实的说,一开始读韩松,只是为了获取贴近读伊藤二漫画时的感受——那种感受,是沉浸在新世界中,冷静旁观的同时却代入感剧烈的一种冒险。
  体验这种冒险,是幸福。
  
  当然,韩松的另一面。比如直接了当地叙述在夏威夷度假的中国人在日本人和韩国人的裹挟之中看见世界末日般天象的故事。那些故事,我模模糊糊能感受到,大概说了些什么,韩松想要表达什么。
  
  可是今天,我读却不懂这新新的《地铁》,读不懂字里行间的隐喻和反讽,感受不到原本一万字的故事扩充为五六七八万字、这其中的新知与思辨。
  
  当初的那种幸福,又去哪里了呢?
  
  或许要足够复杂,才能体验到某种新新的幸福罢。就像这新新的故事,已和当初的摸样大不相同。可我的心智,却还是未能跟上时代的变幻呢。
  
  
  去年成都开华语星云奖,我混在志愿者和主办方中间,在酒店门口追上韩松,要签名。当时韩松赠了一句话予我:“科幻让人感到幸福!”
  确实如此。
  
  可我想要的是,更加简单的幸福。

  《地铁》读后感(四):原谅我逼格太低沒看懂

《地铁》,逼格太低没看懂,所以不好意思给二星。来说点看他的小说的综合感受吧
—————
朋友推荐了韩松,我才知道了这种诡谲的风格,而且已经成名很久了。可见我的落后。
狂读小说的时代自开始上大学就结束了。我的学科训练让当时的我无法忍受阅读fiction了。这几年,感觉才稍稍回来了点。
所以我一定是落伍了;我对母语文学(即非翻译作品)的期待还停留在“文字是一个组成部分”的层次上。
读了这个才发现,哦,原来这样粗糙的文字也可以成书。
——————
我对某朝的感觉一直是很荒诞的。荒诞的点就在于明明不对的、残酷的、黑暗的事,却被人们正大光明、当做常态、一本正经地接受、实施甚至爱戴。我跟国内朋友或喜欢国内的朋友说起,他们或者嘲笑我,或者讽刺我自恃清高,或者轻蔑为叛徒——这是很微妙的。
他们的态度是:是的,这里有问题,甚至是严重的问题;但这问题并不至于达到“不可忍受”的荒谬状态。
然而,“这里”实则包括了“他们”。
这是无法互相说服的,即使举出一件件具体的事例;因为“道德相对主义”大法好啊好啊!有些东西之间是不可通约的——虽然很难理解为什么不可以。所以我们的聊天就只局限在与我亲密的几位朋友之间;而我确信,只要出了“圈子”,母语也会好似边缘外语一般让人听不懂了。这更让我觉得又挫败,又好笑。现实比电影更精彩。
我没有权,无论是经济的、政治的、学术的,都是nobody。人微言轻,说什么,都反过来让人觉得我是少数派、不正常。故而干脆不说。
(——是的,我对所谓“学术梦”的情结,其实不过暗藏着对权力的渴望。同样的道理,用大白话来讲,跟用“规范语言”来讲,效果就是不一样。虽然,即使有权又怎样呢?那些“反叛”的名人,不也一样被人们不理解、讥笑为“太极端”么?至于学术作品早早就揭示的,不日常生活里一样熟视无睹么?不过那就无所谓了。圈里圈外,隔地安安全全的,自嗨就可以,有新奇的迷宫可探,再无需理会其它。否则,衣食住行,奔波生计,日日都要交道。还有,届时也许还会更悲悯、更平和。有时,我看到那些大人物富有同情心和好奇心的态度,不免怀疑,除却知识带来的广博而见怪不怪之外,是他们生性博雅坚纯,还是他们身处安全高地才可如此这般俯身温存?而我,泥石过河,尚且愤怒自保,又何来精神分担?)
不过,现在,如果要被迫交道,我倒可以甩给一个链接,看看韩松吧!他不仅有权威(名声),而且不是在讲道理,是在讲故事。你可以很容易“感受到”故事里的“荒诞性”;而且这“荒诞性”的指向这么强、这么“本土化”,这么彻底的无望与自虐,闭着眼都无法否认的。
——————
但另一方面,对我而言,韩松的作品里意识形态还是太重了。
在我个人的文学评价标准里:文学作品总是可以被各种社会理论“解剖”“分析”的,但又有一部分后者不能彻底涵盖的部分——那是非理性的,像绘画、音乐一样,牵动你的情思,却无法付诸条理的逻辑语言。
或者也可以说,即使这部分可以被逻辑语言剖析,但是,如果要剖析,也许要用几十页来书写;文学,却是一个故事就讲完了,又巧妙、又深厚。二者不可互相置换,才是文学的美妙之处。
所以,对我来说,韩松作品的“文学性”就弱了一点。很多地方太直白,完全可以用历史学、社会学的理论书籍来置换;而且,又不如这些理论来的精深。那就不像文学了,倒像“科普”。
而韩的政治理念,我又不能完全认同。所以,有时就不能读地很“投入”。
不过,不可否认,他的想象力还是蛮丰富的,而且很“邪恶”,哈哈,这点好赞。一直担心自己的想法太“政治不正确”了;原来这么邪恶的都可以公开示人,还受人追捧,那我那点小心思,就简直可称是“无邪”了。
——————
最后,我想说下在多处表达的性压抑。一开始我以为是讽刺国人的;但后来,有点怀疑有自传的成分。我猜测有有青春期的回忆。这压抑如此深重,甚至以厌女症、恋尸癖的方式表达了出来。
印象最深刻的,是韩对女体内脏的热衷。几乎每篇都有。
另外,我忍不住怀疑韩是隐秘的爱国者。以至于里面透出的那种对“人”的绝望感来得有点让人疑心。
还有,这么不和谐的作品,竟然没有被和谐!
——————
其实,在我读过的篇章里,我读地最爽的,是
《离都与坎城的故事或英雄的新新新人类的之末日》

  《地铁》读后感(五):看懂看不懂都想说 写点东西给韩松

  《地铁》这本书,生来就带着困难。绝不仅仅是因为阿钊大老远来送给我一趟。不是因为我在拿到书后忙里抽闲,坑坑洼洼地折腾了2个多月。更不是我生生自己又买了本,送给了潇哥作为了生日礼物。困难的是我怎么就是不明白什么是地铁。是,底下写了这么多,我真的只是想让自己明白。看过此书的,谁能看着帮我解读下。
    以下是我看到了的,和2个多月来不断推翻也终究翻了出来的:
隐喻
    《地铁》由五个故事组成。时间与空间,梦魇与现实,当下与未来,尽管故事起于一个类似于现在的时空中,依旧存在我们熟悉的景象:钢铁水泥的城市丛林,灰暗的小人物,以及,黑洞般存在的地铁。然而我相信,很多人应该像我一样,乐于享受的正是如此~事实上,晦涩几乎已经成为整本书的基调,诡异而很是掏心。
  我敬仰韩松大神已久了,很大一方面是源于大神对意象的发掘,惊讶这么本小小的书居然也可以容纳下这么多盛大的隐喻!神像,可口可乐,十字架,《读书》杂志,当然,还有地铁,它是我所在的城市的血管,黑色的血管。从文学而非科幻的角度,相比村上春树1Q84中的小小人,《地铁》中运用的这些意象更加奇崛,似乎也更有原创性。新闻人特有的对现实的调侃味道,也算是一些小调料,诸如“贵国”等等。并且,总觉得这本书营造的意境有些像伊藤润二的漫画,特别像《漩涡》(重口味慎入!),暧昧、黏糊糊、阴冷、困惑、绝望、疯狂。大神从中挖掘了至少两个维度去观察地铁这个意象,一方面地铁是一个从现世世界中剥离出来的空间,它与地面上的繁华世界无涉;地铁是黑暗、钢铁、污水、电线构成的世界,和那个由玻璃和皮草构成的世界完全绝缘。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审美维度。神奇的是,我竟然可以从中发现地铁的诗意,或许这是大神极力想隐藏的,也可以说大神的目的达到了:这是一个类似于空间虫洞式的存在物:我们上车,到站,下车,中间只在幽闭中。大家应该可以理解我说的困难了吧~
幽闭空间
  我还发现,韩松大神对幽闭空间的描写似乎有着异乎寻常的迷恋,事实上这也构成了其小说的一大特点:将人物置之绝地,而后袖手旁观人物的挣扎。(当然,这种套路现已不再新奇,但亮点在于结局。)你知道,幽闭空间正是这样一个完美的绝地。这就造就了一个个让人迷惑而又陶醉的韩松式人物:他们永远在心不在焉的状态中自寻死路。
  其实真正陷我与困难中的,是大神表现出了对“描写”这一古老的文学手段本身近乎执拗的追求。从我最早接触的韩松的长篇作品《红色海洋》中我发现,有时,韩松迷恋于对幻想世界的精准刻画,牺牲语言的简练与情节的连贯亦在所不惜。于是,看到“伤感地扭动身体,畏怖地躲闪过去”这样的句子就再正常不过了;除了血肉和钢铁的意象,糜烂、阴郁、飘摇这样的描写也俯拾即是。众多书评把这看做是韩松式的文本试验和语言狂欢,或许引用大神书中文字“这是厌世者吹响的号角,这是局外人奏起的挽歌”去概括就更有诗意了~
封闭的莫比乌斯环
     我会很自然地从韩松联想到卡夫卡,从《地铁》联想到《城堡》和《审判》。但是卡夫卡的世界虽然是一个怪圈,但依旧是有出口的,尽管这个出口只是逃离和等待未来。而韩松的世界是一个封闭的莫比乌斯环——历史向上的路便是人类向下的路。韩松构造的世界里一切都无从逃避,未来比当下还要险恶万分。所以一直坚信,这并不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科幻小说,却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现代寓言。任何一个寓言都应当指涉一个荒诞的处境,直白一些的指《动物庄园》。更抽象的指甲虫、城堡、饥饿艺术家,那是一种对整个人类世界的荒诞处境的仁慈。而大神或许是过于迷失在文本的精巧上,无力完成像卡夫卡那样的寓言。可以说,大神被赋予了杯具之体。我悲观的认为:他只是用奔放的想象和文本隐晦地传达了他对这个世界的悲观。
    我总是忍不住拿《红色海洋》与《地铁》进行比较。尽管存在“海洋-地铁”这样的完全不同的主题,但事实上这是两个几乎相同的故事:故事全部发生于幽闭的空间;以及在两本小说都出现那些意象:大灾难之后的变异物种、在极端环境下人类道德体系的肢解、对战争机器的膜拜式描写……;最重要的,在大神的写作中不变的主题,或许可以理解为:这依旧是一个悲观主义者的自残式发泄。不过个人认为,远比自残式金属来的猛烈。
    最后,我还是想说,对我来说,其实《地铁》是什么,我也不知道。理解起来太困难,太困难了。最最困难的是我猜大神或许也不知道。我梦想着有一天韩松大神或许可以穿越回卡夫卡年代,帮我向他问问到底什么是城堡。

  《地铁》读后感(六):可我想要的是更加简单的幸福

去年抱着“收藏”的态度买下《地铁》。盘算着,这其中的故事都读过了,有些还不止一遍,便翻翻了事,没想到逐行逐句地去读。
前几日一天晚上,吃完自己煮的乌冬面,某种着魔的感觉又回来了。
《末班地铁》、《地铁惊变》、《符号世界》、《天堂里没有地下铁》……头四则的故事原型可以直接搜寻出来。最后一则,脑子暂时联系不上。
——原来为了集装故事、出版新集子,做过大量文字加工。故事的面貌妖艳了好几倍。
可是这样妖艳到极致的韩松,将陈述句统统拐成疑问句的韩松,为了篇与篇之间的强弱联系硬加进细节线索的韩松,将短篇灌成中篇的韩松。读起来,还真找不到当初的味道……
最开始读韩松,有两个大的回忆:在地摊上淘来的过刊和报刊亭追买着的新刊上读;在可以打八位机游戏的山寨播放器上读——从“诡异的边缘”上把文章复制下来,存成txt,高二的凌晨,躲在被窝里头读。《地铁惊变》读了几遍?终究数不出来。
于我来说,读韩松,绝非是因其晦涩的隐喻,而是因其猎奇诡谲的视觉奇观。《地铁惊变》里不同的车厢里人群异化成不同的生命形态,历历在目;成为童年阴影的说到底还是《看的恐惧》——新生儿诞生时额头上覆盖了一层肉膜,揭开,额头上长了两排密密麻麻的眼睛。男人猎杀女人为乐的《美女狩猎指南》、电视机统统消失收音机成为世界主导的《收音机时代》、未知星球上指向深空的《宇宙墓碑》……
诚实的说,一开始读韩松,只是为了获取贴近读伊藤润二漫画时的感受——那种感受,是沉浸在新世界中,冷静旁观的同时却代入感剧烈的一种冒险。
体验这种冒险,是幸福。
当然,韩松的另一面。比如直接了当地叙述在夏威夷度假的中国人在日本人和韩国人的裹挟之中看见世界末日般天象的故事。那些故事,我模模糊糊能感受到,大概说了些什么,韩松想要表达什么。
可是今天,我读却不懂这新新的《地铁》,读不懂字里行间的隐喻和反讽,感受不到原本一万字的故事扩充为五六七八万字、这其中的新知与思辨。
当初的那种幸福,又去哪里了呢?
或许要足够复杂,才能体验到某种新新的幸福罢。就像这新新的故事,已和当初的摸样大不相同。可我的心智,却还是未能跟上时代的变幻呢。
去年成都开华语星云奖,我混在志愿者和主办方中间,在酒店门口追上韩松,要签名。当时韩松赠了一句话予我:“科幻让人感到幸福!”
确实如此。
可我想要的是,更加简单的幸福。

  《地铁》读后感(七):胡思乱想的堆砌

正如韩松自己在评论刘慈欣的《三体3》时说的,《三体3》把他们写的那些“科幻小说”碾得粉碎。这么一看,他还算有自知之明。他的这部《地铁》与其是说是一部科幻小说,倒不如说是一部“奇幻小说”——奇葩的幻想小说。虽说《地铁》和《三体》完全是不同类型的作品,不好比较,但要说韩松的作品充满了大胆想象,我很难苟同。和《三体》的想象比起来——我们只比想象——《地铁》里面可以说根本没有想象力,或者说,干脆就是用胡思乱想取代了真正的想象力。想象力和胡思乱想的区别,你应该分得出来。
文中充满了莫名其妙的比喻和形容,我简单地举个印象深刻的例子,比如:
1、“学者的腮部像斑鸠一样胀出了一群刺绿色的颗粒”——请你告诉我,什么叫刺绿色?
2、“嘴里喷射出侏罗纪爬行动物一般的臭气”——请你告诉我,你怎么知道侏罗纪爬行动物的臭气到底有多臭?
3、“身边还半蹲一人,像一架改进的拼图机”——请你告诉我,拼图机是什么玩意?
4、“尿液一样的工具性思维”——请你告诉我,思维和尿液究竟是有什么样的联想关系,能让作者作为喻体和本体?
这些乱七八糟的修辞形容和尸体,血浆,呕吐物,腐烂物,性器官等的大胆或恶心的元素混在一起,再加上讽刺天朝现实的隐喻——这些隐喻和讽刺的手法说实话一点也不高明——这就是《地铁》的全部内容。
也许对于一个体制内任职的作家来说,能写出这样的东西来,确实需要勇气。我猜这就是韩松个人文学作品的最大卖点。但文学不是光凭勇气来写的。韩部长写《地铁》勇气有余,却水平不足。除了那些肮脏的考验读者接受能力的辞藻和元素,《地铁》情节散乱,毫无条理和逻辑。
的确,书中描绘的那些场面,诸如《末班》里那些幽灵一般的末班乘客,《惊变》里小寂在不同车厢里看到的不同世界,《符号》里的诡异的菌类生物以及《废墟》里的主角看到的地底人形摩崖雕刻充满了诡异的感觉,但是这些场景充满了堆砌感,我无法从这些诡异中获得任何有价值的信息。要说这是一部隐喻现实的邪典小说,你又会感觉《地铁》又过于荒诞,邪得也不那么正宗。至于隐喻现实,尤其是《末班》这一篇尤为明显——窃以为是本作中质量最好的一篇,胡思乱想和恶心元素堆砌最少的一篇——里面的内容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奥威尔的《1984》和王小波的《白银时代》,但是它缺少了前二者引人思考的能力,而且内容和情节相当杂乱,借鉴得并不成功。
看见过有评论说韩松是科幻界乃至整个天朝文学界的一个先锋,我觉得文人之间的相互吹捧还真是毫不脸红。没错,先锋艺术总是莫名其妙的,既然叫先锋,那慢吞吞走在后面的、无法像先锋艺术家们那样超越时代的庸俗大众当然是理解不了的嘛。可这世界上莫名其妙的人、事、物那么多,难道都是先锋艺术家的作品?
——当然啦,你要说是我也是庸俗大众的一员,欣赏水平极低,我这小短腿般的欣赏力迈不过那高高的阅读门槛,无法读出《地铁》传达给世人的深意,那我也毫不羞愧地承认。

  《地铁》读后感(八):幻象

当初三体3和地铁是一起入手的,三体3看了半年,之后地铁和三体X轮流着一样看一点,最后三体X看了不记得多少了然后扔一边了忘掉了,地铁看了一年半终于算是看完了。主要感想:这本看下来真的是很费劲。一开始翻个几页总得查一下字典,后来把不认识的字都跳过,还是有不少“虽然每一个字都认识但是连起来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的句子。很奇怪,感觉以前看“看的恐惧”和“地铁惊变”等等的时候还是挺顺畅的啊。
关于里边对世界的描述,感觉和卡夫卡之类的相差很巨大。看过变形记、审判和城堡,虽然不大记得了,但是里边每一个人的行动的描述都很细腻柔和,看起来很理所当然但又哪里有点不对劲的那种感觉。相对而言韩松这本里边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忽然加速然后猛烈爆发,于是总有一种看过之后突然想问“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的感觉。有人说卡夫卡是描写人性,韩松写的缺少“人”。不过我一直是这么以为的:韩松作为新华社的记者,大概每天会见到世界各地发生的各种奇葩的新闻,包括能见报上电视的和不能见报上电视的,于是不能的那些事件就慢慢沉积下来,最后终于溶解加工重新整合扭成一团在笔下奔流而出……也许在这种情况下,事情本身具有了自己的个性,每一个人仅仅是它的一个组分;换一个人也许会有不同的故事,但事情本身却不会有大的改变。构成整个故事的是事情和事情的组合而不再是人与人的交流。
所以我在阅读中一直试图寻找某段情节有没有影射什么事件,不过实在太困难了。有些明显是明示,但是太少了。另一些暗示则模模糊糊能感觉到好像在影射什么事但晦涩的语言和过于怪异的情节很难解读出来……
不过最后看附录的地铁事故和逃生指南的时候,还是想起了这个月月初的一个新闻。本来想日志里聊聊的,不过又觉得没什么可说的。索性放这里好了。
新闻如下:
——
2012年12月5日 美国纽约警方逮捕一名涉嫌在地铁站将一名乘客推下站台并导致其被轧死的男子。
30岁的美国非洲裔男子纳尼姆·戴维斯被逮捕,他涉嫌于周一在时代广场附近的49街站将58岁韩裔男子韩基硕(Ki Suk Han)推下站台,最终导致其死亡。
戴维斯面临二级谋杀罪指控,正被关押,尚不清楚他是否有律师。
目击者说,事发时,貌似戴维斯的一名男子自言自语,然后走到韩基硕跟前,两人发生争吵,韩基硕随后被推下站台,被随之而来的地铁火车轧死。
韩基硕在被推下站台前的场景被一名摄影师拍摄下来,引发舆论的巨大争议。
不少人慨叹世态炎凉,批评摄影师不去救人。不过,这位名为阿巴斯的摄影师说,他试图用相机的闪光灯来提醒地铁司机。
阿巴斯还对站台上的其他乘客不去救人表示“震惊”,他说,韩基硕从被推下站台到被火车轧死有22秒的时间,居然没人去救他。
《纽约邮报》周二刊登题为《此人就要死了》的文章,并配上韩基硕试图爬上站台的照片,引发热烈争论。
(照片: http://www.slate.com/content/dam/slate/blogs/behold/2012/12/121204_BEH_NYpostcover.jpg.CROP.article920-large.jpg )
摄影师阿巴斯表示,他当时是用相机闪光灯警示地铁司机,并不是为了拍照。
他说:“站在他附近的人应该把他拽起来,但没人那么去做。”
他后来在网上发帖子说,在韩基硕往站台上爬时,人们用手机拍照片、拍视频。
纽约市长布隆伯格说,导致韩死亡的嫌疑人有“心理问题”,“韩是试图劝架或是别的什么原因,结果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
关于摄影师该怎么做,路人该怎么做,我想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吧。不过这个事情跟“饥饿的苏丹”还不太一样,毕竟这个时候去救人也算比较危险了,22秒也许足够把人拉上来,但毕竟列车就在身后,而且不知地铁如何供电,轨道供电的话还有触电的危险。可是——用闪光灯警示司机的话可信度有多少,路人是不是真的在受害人往站台上爬的时候纷纷掏出手机拍照拍视频,以及凶手害人的真正原因……所有这些事情似乎都被关进阴冷潮湿的隧道深处挤压在一起,变成了一种莫名的愤怒和恐惧。当然这其实只是一个小事情,被故意推下站台这种情节似乎已经被讲了不少。但是想到也许无数更巨大更曲折的事情也被埋在更深的隧道里咆哮着蠕动着,便觉得所见到的“真相”都是不可靠的了。
也许全都是幻象吧。

  《地铁》读后感(九):我深深的地铁忧虑

看到豆瓣上不知所云 人云亦云的书评
人们不是在介绍作者和科幻,就是像小学语文老师一样一板一眼的分析
 我觉得有必要说两句了,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韩松是我去年2014年才接触到的一位科幻作家,在这之前,最常读的是加缪与鲁迅。读完这本《地铁》,我觉得韩松和我一样,从骨子里,是一个有严重悲观情节和末世情节的人。
与其说这是科幻小说,不如说是社会小说和恐怖小说。
先说一说地铁惊变
地铁惊变看完后,我后脊背发凉,因为让人恐惧的是时间
一趟无止境的列车里 人类发生着悄然的变异 而人们自己却毫无察觉
没有与外界的沟通 没有自我的反省 一切的改变只是悄然发生
人开始变得嗜血而暴力
人开始乱交与放荡
人开始互相残杀,彼此作为食物
人开始退化,变成了一群猩猩,戴上王冠
这一切显得合理而有怪异
却无法指出其有悖常理之处 -----时间改变了一切
时间改变了一切,人不再是人了,地铁中的人与外界已经不再是同一物种
我是新疆人
听说在人烟稀少的荒漠里 ,从事石油勘探的人决不能一个人待着
因为一旦一个人待着时间过久 人将变得沉默寡言,不愿说话,最终丧失说话的能力,变为一台机器。变为非人。
这让我想到了刘慈欣小说 三体2黑暗森林时的黑暗战役 赡养人类中的终产者 微纪元中的微人类
一切的改变如此合情合理,让人无法反驳
每当这种时候,我又会陷入深深的忧虑中
无论从个体还是全人类,我都充满了绝望的担忧
我还是我吗??
我们还是我们吗??
人的异化在不知觉的情况下发生 这才是恐怖
无论是 收音机时代 美女狩猎指南 看的恐惧 还是地铁 都是这种深深的绝望 看到某位豆友的话 没错 是伊藤润二的感觉 荒诞的哀恐怖
不得不说,对封闭地铁的意向的把握,韩松做的很好,并把这种感觉放大化,深入化了 让人不得不去面对这残酷的现实
韩松说 如果有一个去天堂的快车,只要还有一个我关爱的人留在站台,我一定不会上的。这并不是说我有任何崇高,而是因为我和韩松在本质上都是悲观的,上车对我没有意义而已。
我也会作出这样的选择,不是因为爱,因为我知道地铁的路上没有希望     
先写这么多 有时间整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