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刻意练习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刻意练习的读后感10篇

2017-11-25 21:2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刻意练习的读后感10篇

  《刻意练习》是一本由[美] 安德斯·艾利克森(Anders Ericsson) / 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34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刻意练习》读后感(一):挺好的一本书

在学习新技能之前先问自己
1.这种能力的特点是什么?
2.什么样的训练使那些能力成为可能?
全书大概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
1.舒适区概念:通过持续的锻炼打破体内的内在平衡
2.心里表征:我理解下来就是寻找标杆,使得自己有个心理预期,然后通过结果的反馈不断调整这个预期即心里表征
3.如何做:有导师就专注的投入到练习中;无导师就是想方设法复制杰出人物的成就,将技能分解成一些组成部门反复练习/分析/确定不足/解决它们
第二部分:
路径图:
1.产生兴趣:玩中学
2.变得认真:保持动机
3.全力投入
4.开拓创新

  《刻意练习》读后感(二):行业新手与刻意练习的123

对于行业新手来说,这本书给出了
1个偏见的打到,即成就某事并非基因决定。这对新手,首先是信心上的提升。
2个概念的区分:知识和技能的差异。
3个F的指引:FOCUS(专注)——将技能分解成小目标,以便反复练习;FEEDBACK(反馈)——有效分析、发现不足之处;FIX(修正)——想办法解决。
对刚出校门的新手,对于行业的迷茫或既定目标的信心不足,可以通过“成事并非总靠基因”,来为自己树立踏出第一步的信心。毕竟“人的动力来自情绪激情、感性,人的动力不来自理性、分析、计算。”
接着,当真正踏入职场后,会遭遇“满腹经纶但接到任务手足无措”的尴尬情况,其实并不尴尬,无论国内外的多数传统教育都是关注知识的传授而非技能,他们认为掌握了知识也就能相对熟练掌握技能事实是,当任务到手时,我们发现需要继续花大量的时间来提高技能。而刻意练习的3F闭环练习,将知识与技能结合,强化反馈系统,促进短板的修正,用国语说就是学以致用,越用越顺溜。
为了方便介绍,粗暴的将这本书介绍为123.其中还有很多精彩内容,如如何有目的的练习、在工作、生活中运用刻意练习,导师与刻意练习效果的关系等。“有目的练习”如何操作

  《刻意练习》读后感(三):读书笔记

第一部分 简单评论 之前大概了解过一万小时成天才的理论,也看过同类书籍《学习之道》,《刻意练习》这本书很多与前面提到的这些内容相互印证,但它有一个很重要的贡献就是相比其他,它提供了一些更加具体的练习步骤,并且给出了很多实例以及详细说明了实例中的人是如何练习的,而不仅仅只有大而泛的指导原则。 第二部分 读书笔记(个人总结,方便自己以后查看) 刻意练习(刻意学习的目标是技能而不是知识) 0. 定义明确的目标——可量化 1. 确定最佳的训练方向和方法——向大师学习 (1)辨别大师:用一些客观指标去衡量 (2)向大师学什么:辨别大师和平常人的区别,这些区别中对于自己想要达到的技能最有帮助的部分就是我们需要学习和训练的 2. 获得精准即时持续的反馈 (1)最有效的方式:找一个私人教练 (2)没有导师的情况 自己设计练习方法,但要遵循三个原则:专注,反馈,纠正。 3. 训练的态度 保持专注和投入,才是有效的训练,否则为无效的训练。(训练时间的计算应当只计算有效的训练时间,无效的训练时间不应计算在内) 4. 遇到瓶颈时怎么办 (1)试着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或改进现有的训练方法 (2)保持动机 首先,对杰出人物的研究告诉我们,一旦你已经练习了一段时间,并且可以看到结果了,这种技能本身就可以成为你动机的一部分。 其次,寻找其他志趣相投的人一起练习。 还有,分解目标成更小更可行的小目标。 5. 坚持不懈——遇到困难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困难继续坚持

  《刻意练习》读后感(四):小记

1、没有天才之说,就算有智商能有影响,影响也非常小。
2、刻意练习是唯一的进步之道。
3、刻意练习包括三个F,focus、feedback,fix,专注、反馈以及修正。
4、任何新手成为大师都有一个步骤,先是兴趣,然后认真,最后刻意练习。
5、给自己规定计划、把大目标拆解成小目标,专门抽出时间每天来练习这些小目标,走一步给自己搭一个梯子,最终迈向最高峰。
6、比身体因素影响更大的是心理因素,我们时常被自己的心理因素给困住了。
7、重复是没有用的。我们每天重复吃饭,也没变成吃饭大师。每天睡觉,也没变成睡觉大师。
8、相信自己,任何人的差距都不大,都是努力可以弥补上来的。除了先天缺陷,社会的影响、家庭的影响,最重要的是你目前的状态。保持自信,保持平稳,保持进步,最重要的是必须保持进步。
9、成人的大脑也在进化,并非是停滞不动的。少年或许学东西快一些,但是成人也能学。
10、少年、成人、老年,每个年龄段的学习方式都不一样。
11、看别人进步是很重要的,但最重要的是独自练习,自我反馈的阶段。
12、研究其它大师的心理表征,琢磨他们的思考方法

  《刻意练习》读后感(五):都是磨练专业的敏感

刻意练习,确实是一个颠覆认知的书。

当开始的时候,我听到了1w小时定律,我觉得很有道理,感觉任何事情只要做1W小时就一定会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称为一个厉害的人。当时这个理论的指导性不够,我们每天都在做很多事情,但是我们依然没有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啊。当我做了一些事情之后,我发现,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方法的,有套路的,真的不是闭着眼睛瞎子。所以虽然我觉得1W小时定理是对的,但是对于我行为的指导性并不够。

单当我看到可以联系之后,我发现我的认知豁然开朗,我之前发现的1W小时定理存在的问题基本在这本书里面得到了很好的印证,1W小时的解释力度显然是不够的。因为要想成为一个专业是需要天赋和刻意练习的,这个刻意练习是有方法的,不是闭门造车。你需要找到这个方法能够在每一次练习的时候都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知道哪里做得好,哪里做的不好。这就是一个敏感度。

大师和天才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天才天生就对某方面具有极高的敏感度,他能够瞬间抓住外界给他的灵感。而大师则是在不断的反复的刻苦练习之后,逐步锻炼出对外界的敏感度。在我们成功之前,请努力锻炼自己的敏感度。

敏感度怎么锻炼,就在于对比,同样的两幅画,哪一幅画更吸引你,哪一点更吸引你,不断的问自己,你会得到答案的。

  《刻意练习》读后感(六):去用才有用

非常好的一本书,,刻意练习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教授讲的东西比较的复杂,没那么简单,但是异类那本书记述了1万小时定律,是一本畅销书,告诉人类一个很简单道理,只要练习1万小时就能成为天才,因为简单所以畅销,但是这个并不是真相,真相是,需要刻意练习的一样,不一定是1万个小时,是很复杂的一个问题,要专注有目的的持续投入时间,而且有反馈修改中前进,本书不是能够给你直接指导如何去做的书
研究表明,一般而言,一旦某个人的表现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并且可以做到自动化,那么,再多“练习”几年,也不会有什么进步。我们可以将这种机械性的重复称为“天真练习”,因为我们指望这样反复做某件事情可以带来技能的提高。
大脑就像肌肉,越练越大
心理表征(快捷键一样,可以从很小一部分想到很多)
关于刻意练习还有两个忠告:第一个是一般的身体保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并保持健康。如果你疲倦了或者生病了,就更难保持专注,更易分心走神。如上面提到的研究,那些优秀的小提琴学生全都注意让自己每天晚上保持高质量的睡眠,他们中的很多人还会在上午的练习结束之后午休一会儿。第二个是将练习课的时间限制在1小时左右。如果比那个时间长得多,你将无法保持长时间的高度专注。而且,你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可能还要将时间压缩一些。如果你的练习时间超过1小时,过1小时就休息一下。
专注和投入至关重要,因此,制订明确的目标,把练习课程的时间缩得更短,是更加迅速地提升新的技能水平的最佳方式。在较短的时间内投入百分之百的努力来练习,比起在更长时间内只投入70%的努力来练习,效果更好。一旦你发现自己再也无法有效地专注于练习了,那便停下来。一定要确保每天都保持足够的睡眠,以便能够最大限度地集中精力练习。
刻意练习核心就是
1.要有明确目标
2.分解成小目标
3.行动,走出舒服
4.反馈,改进提高自己不足
5.持续练习反馈提高

  《刻意练习》读后感(七):打开一扇门 看见不一样的世界

《刻意练习》这本书是对练习的重要性的表述,以及对一些所谓的天才现象的解释。

为了达到一定的效果,或者为了讲述更具有说服性,其举的都是十分杰出的人物的例子,但是作为我这样或者大部分的平常人来说,我们并不是想要达到那样的顶尖状态,我们可能就是为了保持自己一个很强的竞争力,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而这本书就刚好是在讲述学习能力的培养的,有理论,也有这一定的方法,在训练中应该有的关注点,在心理上给自己构筑潜意识里的肯定,然后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而且也一阵见血地指出了日常中我们的“看似很努力”的状态。

从来优秀的作品都是很薄的一本小册子,大道从来至简,而精确的道理也不需要繁杂的表述。

每一次的学习,要努力,要有正确的方法,要坚持。还有其他的理论只要正确的运用,就可以提高我们的能力,当然也不是一步到位的,这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至少,到现在为止,我的空空的大脑里又多了些东西,这够了。

  《刻意练习》读后感(八):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副标题是如何从新手到大师
我从没想过当大师,也没打算把我儿子培养成大师;半生走过,一直随性地从不挑战自己,最欠缺的品质就是勤奋
看完这本书,我也没打算脱胎换骨,从今天开始努力;因为我实在缺少走出“舒适区”的动机。
但还是罗列一下主要观点,给那些希望进步的小朋友吧:
有目的的练习就是,
1, 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要精心设计,拆分目标)
2, 专注(focus)
3, 反馈(feedback and fix it)
4, 走出舒适区(舒适区之外但并不太远的挑战,改变最为迅速)
而在这个基础之上,
5, 要有一个导师
6, 在特定的领域训练
就是刻意练习。
但这个过程中遇到瓶颈怎么办,因为意志力根本不存在;
1, 保持动机(不断强化继续前进的理由,弱化停下脚步的理由)
2, 尝试不同的方法(不管什么障碍,越过它的最好办法是从不同方向去想办法)
同时要
3, 保证充足的睡眠,并保持健康
4, 练习课程的时间限制在一个小时左右
5, 想尽各种方法“被鼓励
最终达到的效果就是改变大脑的结构,让大脑“重新布线”来适应挑战,增强能力;并建立强化“心理表征”,使之成为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
而儿童大脑比成人大脑更具适应性,幼年时期进行的训练,可以塑造后来的发育路线,从而造成更大的改变… 好吧,天才小朋友爸爸妈妈们,你们可以开始了;
不过还请记住:
1. 超长训练发展了某些部位,但可能退化其他方面
2. 由训练引起的认知和生理变化,停止训练便开始消失
所以,一定要想好哦,究竟训练那方面啊!
虽然我不是天才,也不是天才他妈,但我非常认同书里的一句话:杰出人物的孩提时代,父母总是想尽各种办法防止半途而废…而我能做的,也就如此了!

  《刻意练习》读后感(九):摘录

《刻意练习》是学习领域的一本经典著作,它不仅帮你理清了很多关于学习中模糊的概念,甚至还颠覆了一些关于学习的传统认知,对于在任何行业或领域中希望提升自己的每个人,“刻意练习”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大的学习方法。
作者艾利克森,是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也是“刻意练习”法则的研创者。他专注于研究体育、音乐、国际象棋、医学、军事等不同领域中的杰出人物是如何获得杰出表现的,以及“刻意练习”法则在其中的作用。
本文核心内容
一、为什么训练可以铸就天才?天才不是天生的吗?
二、训练分为有效训练和无效训练,那应该如何区分呢?
三、迄今为止最强大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刻意练习。刻意练习究竟是什么?
一、通过训练可以铸就天才
1、人人都可以是莫扎特
经过训练,可以获得和天才一样的表现。而莫扎特的天赋也是训练的结果。
案列:日本心理学实验“一年训练时间让24个幼儿具备和莫扎特一样的完美音高”
2、 为什么天才不是天生的
对传统认知的颠覆:通过高强度训练,能够改造身体和大脑,产生像天赋一般的奇迹能力,从而铸就天才。
案例:美国人21小时做46001个俯卧撑
案例:伦敦出租车司机的海马体,经过高强度训练后比之前增大不少
二、为什么大多数人没有被训练成天才
只有有目的的训练,那种让我们专注的,及时获得反馈的,不断确定目标而且跳出舒适区的训练,才能够让我们快速的进步。
1、训练分为有效训练和无效训练
没有被训练成天才的原因,是训练方法不对。大多数人常常进行的是无效的训练。
2、对训练的三种误区
误区一、练习没有太大的作用,能力受基因限制
事实上,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正确的训练来改变自己,关键是要有正确的心态。
误区二、只要练习的时间足够长,能力就能变强
事实上,训练时间的长短对能力的提高没有太大影响,没有正确方法而反复去练习,会让我们停滞不前,并且使能力水平缓慢下降。
误区三、只要足够努力刻苦,就能提高成绩
事实上,除非你有专门的恰当的练习方法,否则即使加倍努力也不会有大的进步。
3、“有目的的训练”才真正有效
什么是有目的的训练?
确定目标不断改进
训练中必须专注
有及时的反馈
必须跳出“舒适区”进行训练
三、最强大的学习方法“刻意练习”
对于天才的训练,只有有目的的训练还不够,还要进一步用刻意练习。刻意练习也是“有目的训练”中的一种。
刻意练习的目的
是要建立一个更强大的心理表征来思考问题,而刻意练习是迄今为止最强大最高效的训练方式。
 [知识点“心理表征”:认知心理学上的一个名词,就是说在思考事物时对应的心理结构。新手和专家看问题的深度和高度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就是心理表征的不同。]
刻意练习的两个标准
你所训练的领域是合理发展的行业,有了一整套成熟的评价标准和高效的方法
你必须有一个能够给你布置训练作业和及时反馈的优秀导师。
只有具备这两个条件,它才是严格意义上的刻意训练。比如小提琴的训练
刻意练习的四个原则
大多数的行业不符合这个标准的,但是我们可以用刻意练习的原则来训练。
1.明确高绩效的目标,即应该实现哪方面能力的提升。
2.尽可能找到这个领域中最优秀的专家,或者高手,或者经典书籍。
目的是能够让我们和这个领域高水平的心理表征进行这个对比,获得高质量的反馈。
3.研究最杰出的导师或者成功案例背后可能的成功的原因
4.不断地投入时间和精力去训练。
运用刻意练习原则的几种实操情况
完全遵循刻意练习原则的过程
案例:美国海军通过著名的“王牌训练计划”提高飞行员的能力
没有专门训练时间的情况
案例:蓝色兔子公司在工作中训练销售能力
没有导师的情况
案例:本杰明•富兰克林通过研究高水准的文章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连经典书籍都没有,行业专家意见也不能确定的情况
回到刻意练习的本质,让自己的行为和结果之间建立及时的、高质量的反馈来提升效能。
案例:美国放射科医生通过汇总有价值的病例来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关于学习方法
刻意练习的法则和《学习之道》提出了“划小圈”的学习模式,有非常相似的地方,但是刻意练习法则把训练过程讲得更透彻,更具指导性。
如果理解了《刻意练习》这本书,再去回过头来听《学习之道》,就能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刻意练习和高效学习方法背后的规律。
本书金句
1、只有在刻意练习下的一万小时才有用。
2、你可以掌握自己的潜力。
3、如果你没有进步,并不是因为你缺少天赋,而是因为你没有用正确的方法练习。
4、传统的方法一直是先找出关于正确方法的信息,然后让学生运用那些知识。刻意练习则只聚焦于绩效和表现,以及怎样提高绩效和表现。
5、在专业的或商业的背景中设计提高绩效和表现时,正确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改进相关的技能”,而不是“我们怎样传授相关的知识”
6、杰出人物的进展只有局外人看来才是重大进展,因为那些人并没有见证过所有那些微小的进展,才积累成重大的飞跃。
7、我们只有努力去复制杰出人物的成就,失败了就停下来思考为什么会失败,才能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

  《刻意练习》读后感(十):普通人成为大师的秘籍

文/娥姐姐 你是不是也是受一万小时天才理论的影响一直不停地努力着,却收效甚微,总也不得要领。你是不是也想成为一名很厉害的大师,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这一本《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最应该好好研读。 如果你想知道天才是如何养成的,那么你亦可以在《刻意练习》中找到答案。 作者安德斯•艾利克森(Anders Ericsson)及罗伯特•普尔(Robert Pool),译者王正林。安德斯•艾利克森系“刻意练习”法则研创者,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康拉迪杰出学者。他专注于研究体育、音乐、国际象棋、医学、军事等不同领域中的杰出人物如何获得杰出表现,以及“刻意练习”法则在其中的作用。他是该领域世界顶级研究者之一。 我一度以为按照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这么努力下去,不成为天才,至少也会在某个领域变成佼佼者。如今看了《刻意练习》,才惊觉,原来自己没多少进步是有原因的。正如《刻意练习》的推荐者阳志平作序时道出的真相:从来不存在1万小时定律,它仅仅是畅销书作家对心理科学研究的一次不太严谨的演绎而已。 诚然,要变得杰出,1万小时的持续付出是有必要的,但不是简单的重复努力付出,而是要刻意练习,有目标的刻意练习,才是最强大,也是唯一正确的学习方法。 那么什么时刻意练习呢? 艾利克森的刻意练习的核心观点是,那些处于中上水平的人们,拥有一种较强的记忆能力: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正是区分卓越者与一般人的一个重要能力,它才是刻意练习的指向与本质。 刻意练习与其他类型的有目的的练习在两个重要的方面上存在着差别。首先,它需要一个已经得到合理发展的行业或领域,其次,需要一位能够布置练习作业的导师。这位导师必须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并且有一些可以传授给别人有益的练习方法。 概括总结起来,刻意练习的特点是: 1 刻意练习的训练方案由导师或教练来设计和监管。 2 刻意练习发生在舒适区之外。 3 刻意练习包含特定的目标,且目标要不断改进以获得能够看得见的提高。 4 刻意练习需要专注和有意识的行动。 5 刻意练习需要大量的练习及持续获得有效的反馈。 6 刻意练习产生和依靠有效的心里表征。 7 刻意练习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从这个解释上看,我们平时做的很多事,都不符合刻意练习的特点。要有效地进行刻意练习,我们首先应该做的是为自己找一位优秀的导师或教练。 优秀的导师和教练之所以这么重要,是因为他能够根据训练者的性格特点,来安排训练内容,根据受训者训练的表现,指出不足然后指导受训者加以改进,他们会以最优的方式引导训练者走向成功。 也就是他们可以为训练者建立一个优秀的心理表征。 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 心理表征在《刻意练习》里是一个核心内容。这是普通人与天才有所区别的重要因素。 用作者的话说就是,将杰出人物和我们其他人区分开来的主要因素是:他们经过年复一年的练习,已经改变了大脑中的神经回路,以创建高度专业化的心理表征。 若是没有教练或导师为我们创建一个好的专业化的心理表征,那我们也应该尽最大可能遵循刻意练习的原则,来进行有意义地针对性练习,尽可能地创建比较好的心理表征。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应该感谢那些对我们提出质疑的人,为我们点赞的人我们应该感谢,但我们更应该感谢那些敢于提出批评的人,他们的批评和质疑,就是我们自己较难发现的缺点和不足。在这里,质疑和批评我们的人其实扮演的是我们导师的角色。 刻意练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刻意练习绝不仅仅是些条条框框,要真正的学到刻意练习的要点及精髓,仅凭一些总结是不够的。在文中作者用了大幅的篇章,来讲述杰出人物如何运用刻意练习来发展杰出的能力,从这些作者倾心研究的例证中,我们更容易获得一些启发和方向。 《刻意练习》全文共9章, 第1章有目的的练习 第2章 大脑的适应能力 第3章 心理表征 第4章 黄金标准 第5章 在工作中运用刻意练习原则 第6章 在生活中运用刻意练习原则 第7章 成为杰出人物的路线图 第8章 怎样解释天生才华 第9章 用刻意练习创造全新的世界 看完《刻意练习》以后,你会发现,天才不是与生俱来的天赋,天才是一种我们每个人都与生俱来的一种才能,通过适当的方法,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天才”是训练的产物,前提是这个训练是持续不断的正确的练习。 不是人人都能成为大师,但懂得遵循刻意练习的原则,新手也能成为大师。如同高级学习者能够成为自己的拆书家一样,高级的训练者也可以成为自己的导师,这是练习的最高境界。成为自己的导师,《刻意练习》就是你最好的向导。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