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万物停止生长时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万物停止生长时的读后感10篇

2017-11-29 21:2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万物停止生长时的读后感10篇

  《万物停止生长时》是一本由赵志明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7.00元,页数:24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万物停止生长时》读后感(一):故土的叙事

我从小一直搬来搬去,似乎未有过真正意义上的故土,看了《万物停止生长时》,才稍微回忆起我小的时候在宜兴乡下住过的一阵子。宜兴和书中的溧阳不算远,很多风物很相似。

那会儿大概已经是93、94年,但我爷爷奶奶家那个村还没有通电,晚上需要点煤油灯;也没有抽水马桶,都是老式的便桶,早上妇女们就在村里河边洗衣服洗马桶。那条河还挺宽,因为村里马路没怎么修好,有时到镇上最快的方式就是撑船。据说我爸年轻时是撑船高手,可以一个人撑到无锡,也有说浙江的。吴儿善泅,那水性自然不差,无怪乎后来去做了海军。到了我堂哥这一辈,能撑到镇上已经算不易了。

每年到了5、6月的时候有个习俗,是要祭火神,由未成年的孩子亲手造一个茅草屋,再一把火烧掉才算,保佑来年都不会走火。我堂哥是领头的,一大早就带着我们十来个大大小小的孩子,到最近的一家老厂里偷茅竹,茅竹是造房子的关键材料。几个大孩子翻大门进去拖毛竹,我们小的就在门外守着,其实厂里早就没有门卫了,但大家都还是一副很紧张的样子。我们拿了十几根茅竹,得撑着船才能运回村里。茅竹和撑船的篙差不多长,可能还要更长,一不小心就滚到河里。我们用茅竹搭房子的骨架,竖着打四根茅竹在地里,然后在中间和顶部各搭联四根横着的茅竹,连接处就用铁丝绑一绑。这样的房子是平顶的,因为斜顶的技术我们也搞不来。接着就把稻草编成一块块盖板,把茅屋的四周和顶部遮蔽起来,这需要花掉所有人一下午的时间。村里的孩子每年都参与,已经是熟门熟路了,我还是第一次,完全不知道怎么操作,很快就划伤了手,不停流血,有一个叫付梅的小伙伴就用她自己不知从哪儿搞来的纱布帮我包住。我很不好意思,倒不是因为出了洋相,而是因为那是我第一次离女孩特别近,她包扎的样子看起来又特别温柔

到了傍晚,这个茅草屋就建好了,虽然特别简陋,但躺在软软的稻草上,还真觉得这屋子可以住人。吃过晚饭,就要把这个茅草屋烧掉,自然是由我堂哥动手。小孩子不让靠近,所以我只能远远的看着田垄上的茅草屋燃起熊熊大火,照的整个村子都红彤彤的。烟倒不是很大的,也许这种稻草烧起来本身没那种浓烟,又或者是因为晚上黑漆漆看不清楚。这把火烧了很久,具体多久我也不记得了,小时候的时间尺度仿佛和现在不一样。

我在乡下待了也许有三个月,也许有半年,然后就去南通城里上小学了。南通对我而言已经是个大城市,风土人情很不一样。等我再回宜兴乡下的时候已经是98、99年,村里通电了、路修好了,更多人搬到镇上去了,我爸给我寄了一辆遥控汽车,我开着在村里晃悠,结果被建锋家的大黑狗追着跑,有没有被狗咬着我至今也说不好,想起来总隐隐担心自己还在狂犬病潜伏期。

第三次回去已经是05年。整个村子都拆迁了,爷爷奶奶也一起搬到了城里的小区,我再也没有见过那条河,倒是村里的邻居们都搬到同一个小区,虽然住到了楼房里,白天也还都是开着门,每一天都会像过去一样有不认识的亲戚串门,有时还蹭个饭。我奶奶那时候身子已经不好,精神衰弱,但一有人串门就会变的特别精神。建锋家的大黑狗已经死了,新养了一只小黑就在对门,却是一只乖巧的宠物狗,不再是看门狗了。那个夏天,我爸带着我看超级女生,他预测的名次和最后完全一样,他甚至给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每人投了十几票。

再后来,我姑父姑妈给爷爷奶奶买了更大的房子,是一个很好的小区的顶楼,有三层好几百个平米。可这回再也没有邻居串门了,奶奶总是一有机会就要回到之前的小区去住,直到那个房子被卖掉。

我所认识的宜兴仿佛就定格在那一把冲天的火光中。记忆到后面,就如同不再生长了一样。而我关于故土聊聊可数的回忆里,也就只有这样一些零星的片段。

哦,对了,听说建锋和付梅结婚了。

  《万物停止生长时》读后感(二):赵志明小说印象记

赵志明的小说一眼看上去,就可以看出“古典小说”和“民间故事”的样子,显然又有很好的“西方文学”的底子。
人们说,写作者对小说的关注可以简单地分为两类:怎么写和写什么。那么,显然,赵志明的小说更注重写什么。
他的小说我又觉得可以简单地分为两类:一类是“当下的现实”,一类是“古代的志怪”。
我们可以在他的小说里看到,“当下的现实”都写得比较平实,“古代的志怪”大多是些用力更猛的“故事”。不过这些“古代的故事”,我觉得和他写的“当下的事实”一样,其实都是一些架子,用来散发小说里弥漫的对“生活”的沉郁的理解
不知道为什么,看他的小说总觉得有一股挥之不去的沉郁,还有一些藏得很深的讥诮,也可能是悲悯。他的小说没有峥嵘的头角,没有“锋芒”,在小说里已经完成了自圆其说。也许是因为我看他的小说第一篇就是《还债》,这实在是一部当代的经典,我猜随着的时间的流逝它也不会褪色。最后那句“因为我们是穷人,习惯被人怜悯,却不知道怎样去怜悯别人”,似乎整篇小说都是奔着这句而去的,但显然感觉又不是,是整篇小说写下来之后,自然地生发出来这一句,然后把整篇小说像山脉一样提拔到更高的地方。
看他的小说,觉得像一把钝刀,不想似乎也不愿意去理解“怎么写”这样“机巧”的问题,就这么沉重缓慢地挥过来,似乎怎么挥都是对的,最关键的是这把刀的沉重和功力。
现在我很期待他的长篇,在我的预想中,它会又好又好看,充满着“中国”的气息。

  《万物停止生长时》读后感(三):乡土文学中的魔幻意识流

最早知道赵志明,是在豆瓣阅读上的一个文集叫《在豆瓣阅读上写作的人》,赵志明是其中的一个人。我在豆瓣阅读上关注了很多人,但是实际上,纸书时代的心理洁癖一直都是有的。总觉得写电子书的,都写不出什么太深刻的东西,只有写了纸书,又移驾到写电子专栏、短故事什么的才像样,所以,直到看到这本书之前,我其实只知其人,并未读过他写的故事。但是,《我亲爱的精神病患者》这名字一听,就觉得文字有料。
蒋一谈在序中就说了,赵志明的小说需要耐心,你要读到最后,味道才出来,只是这个浮躁的年代里,很少有人有“读到最后”的耐心,特别是乡土文学,严格的来讲,赵老师的小说也不能归到乡土文学的范畴,只是他小说的背景,大多都是发生在苏北农村。蒋一谈所说的“开始有许多不着边际的话,甚至有时有点絮叨”,这到让我想到了电影鬼才昆汀。一直以来,他的电影中的叨逼令我极感兴趣,如何能在一场叨逼叨中让人拍案叫绝,让人流连忘返,这的确需要艺术家的技艺。有人管赵志明叫说书人,当我终于耐下心来,一篇一篇读过去的时候,真的犹如置身于乡间的露天看台之下,看说书人赵志明如何炫说书技艺。
说书人赵志明是狡黠的,他的开场是漫不经心的,场子底下稀稀拉拉的听众甚至并不期望听完一场再回家睡囫囵觉,中场时刻,甚至走了一些孩童,中年妇女推搡着挤在远处磕着瓜子等着终将会到来的结局,一切在终场时得以逆转——你会发现老少爷们眼中泛热,不禁和大家一起拍起大腿大喝一声:再来一个。
乡土文学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多是严肃的,多是沉重的。其实也不难理解,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在几千年来务农的农村,并没有发生过多少轻松愉悦的事情。人们活着,经常已经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了,如果再谈到形而上理想,怎么能够轻松得起来?比如《平凡世界》,比如《熬过》,赵志明却没有囿于这样的规则。乡村的说书场,不就是让村里相亲累了一天,图一个乐吗?然而却也不仅仅如此,这不是为了轻松而轻松,为了”乐“而”乐“。这些小说中的文字绵里藏针,藏着思考,藏着反刍,总而言之,如果你足够留意,就会发现,”耐心“二字既写满了字里行间,也写在溧阳山水间。
想来,作者本人,也是极有耐心的吧。能够在一篇中篇里,走完一个大时代,乡村的衰落,农村乡镇化,乡镇城市化,甚至一个人的大半生,从细伢子到中年人——作为读者,我甚至是惊叹的,他是怎么做到的?似乎看到了这个中年人,一直审慎的注视着身边发生的一切,但是却一直默不作声,直到有一天,拿起了笔拿起了说书人的竹板,然后再也没有放下。
几年前,我看顾长卫的电影《最爱》,一直不能忘了一幕:濮存昕突然露出大金牙,笑了。这个笑意味深长,毛骨悚然,它把《最爱》一瞬间拉出了乡土电影的范畴,成为了意识流电影。在赵志明的小说中,这样的瞬间不乏少数。
比如,在你以为脑瘫儿童喜庆永远就这样躺下去的时候,喜欢的一支哨子,竟然让这个躺了快十年的孩子站起来,像雨后的春笋般竟然节节高,会说了会叫了会走了,好像就要成为一个正常人了。而当你感慨,万物并不一定就此停止生长,幸而有亲情的沐浴时,喜庆却失踪了。小说已经只有二三百字就要收尾了,你以为喜庆的故事和这个世界万千被拐的故事一样,最终无疾而终时,喜欢竟然会在街上发现了备受摧残的喜庆。任何一个写作者,其实铺开来容易,收的时候却难,特别是,你怎么能在寥寥数语中就转变了情节,然后竟然就收尾了呢?
《万物停止生长时》无疑是我最喜欢的中篇,里面有亲情、有感动、有逆转,需要耐心,你才能发现“他们和我们,以及你们,现实的一种”的魅力
说点题外话,看完小说之后我关注了赵志明的豆瓣,意外的发现他的头像竟然是Q版艾利克斯——《发条橙》中不停被治愈的恶童,想来这个人心里也有点恶趣味的,果然,文字要有点意思才好看,这种体会大概是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

  《万物停止生长时》读后感(四):那些逐渐消亡的旧农村的家长里短

-------------《万物停止生长时》 文/纪汐
作为2014年度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的获奖者,他曾这样回答南都的采访:“很多导演拍电影是为了留住太容易逝去的时光。我写小说,也是想要努力记住和复活一些记忆里的画面,一些人事和情绪。我在中国农村生活了很多年,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了很多事情,这些事情不具有什么传奇性,但恰恰是这种随处可遇的特征触动了我,我想用我的方式将它们说出来,力求尽可能地打动人。”而《万物停止生长时》无疑是最好的证明。
他用了他的童年记忆为素材,书写了溧阳小镇发生的家长里短,朴素而光怪陆离的生活。这本关于故土记忆的小说集,如他的《借钱的故事》,唤起了埋藏在70后80后农村孩子的童年回忆。那时候没有电视,没有手机,只有童年玩伴,只有鱼塘和田野,只有最原始的乡村,朝起的彩霞,西沉的落日,可是伴随着国家的发展,乡村也在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如书写向家兄弟的小镇兄弟里提到的,以前人们抽的大多是大前门,雪峰,几乎都是不带过滤嘴的,现在人们抽的都是带过滤嘴的,最次的也是红梅,以前黑白电视还未普及,现在却开始进入彩电时代。;万元户的光环已经褪去,现在一年赚个万儿八千的稀松平常。
在看这本书前,我们就都知道乡村其实已经千疮百孔了,虽然政府对于农民工,对于乡村下达了很多政策,并做出了诸多努力,但是乡村仍然在衰落,正如每年回家,我都能深刻的感受到人去楼空已然成为一种常态。那一幢幢新房只是由一把把生锈的锁代替主人守护着,村里已经没有了“万物停止生长时”那篇文章里提及的生气盎然的热闹现象了,万物真的停止生长了,早晨不闻鸡叫,不闻狗吠,河水不再流动,浑浊而发臭,没有炊烟袅袅,铁锅不再飘香,有的只是荒凉,颓废与疲惫。乡村已经步入老年期,失去了他鲜活的生命力
看完这本书,我更深刻的认识到,乡村城镇化因为经济利益涉及农民本身,愿意为之放弃老祖宗留下的故乡,就如乡关何处最后故事里死去的王贺仁的想法:但是现在,这个故乡将要被拆迁掉,活人们将要搬到另外的地方生活,而我们只能滞留此处,仿佛与世隔绝。王贺仁本以为自己的努力,应该可以对得起先人,列祖列宗了,哪曾想,一旦利益出现,其实所谓的宗族终将烟消云散不复存在
赵志明曾言,我理想中的小说,就应该是这样的。恍若隔世,似曾相识,会心一笑。套用古人的说法,就是一个小说,应该呈现出它本来的样子,增一分减一分都美中不足。可是赵志明不单单只是呈现了它本来的样子,他更提出了中国农村面临的大问题。旧式乡村与我们渐行渐远,而新式乡村却看不到头,落叶归根曾是我们为之奋斗目标,而今大部分的年轻一代却如那漂流的浮萍,看不到未来
所有的一切终将消亡,作为80后的我们,又该如何努力,做到安然于世呢?
2015/9/10星期四
本文均属原创,严禁转载,如需转载,请豆油或邮件联系273104504@qq.com。

  《万物停止生长时》读后感(五):说说这本书

 看完了《万物生长》,又等来了《万物停止生长时》。后一本像是前一本的续集,其实八竿子打不着。之所以这么说,意思还是《万物停止生长时》。后一本,让我觉得前一本没什么看下去的必要。当然反过来也可以说,随便看看也没什么不好。不过我们是来说后一本的。
《万物停止生长时》的作者是赵志明。他有个外号叫小平,也许是因为长得像小平的缘故吧。我们不很熟,我瞎猜的,后经考证事实如此。我说过很多次,喜欢他的小说。这么说有点挺把自己当回事的嫌疑。确切地说,我是他的粉儿。他是我读过最多的国产作家了。他在国产里边,还是个初出茅庐的,算不上大江南北都知道的。我读他第一个小说是《还钱的故事》,看完后,我是羡慕嫉妒恨,然后踌躇满志,想写这样的小说。后来又读了一些,比如《村庄落了一场大雪》《IamZ》《钓鱼》,每每读完,总忍不住要掩卷沉思一番,自从考上大学后,我已经很少掩卷沉思了。后来得知小平出了书,是一本叫《我亲爱的精神病患者》的集子,很快就看个没完。
这次是《万物停止生长时》,至今我还没看完。也许是不想那么早看完。我是那种把好食物放在后面吃的人。不过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那本《我亲爱的精神病患者》。真是好得不得了。也不是说后一本不好,后一本延续了前一本的一些东西,也更民间了,甚至更诡异了。小平说,毋宁说民间性,不如说民间立场。真该击节赞赏,对这个有多喜爱,对那种什么知识分子关注底层就有多讨厌。这是《三言两拍》和《聊斋》的路子。学了那么多技巧,还是觉得讲故事是好的,而且讲故事要老实,别耍什么花招。现当代文学大干快上到今天,我看是越来越缺好故事了,就是我们中国的故事,民间的故事。《万物停止生长时》就是这样的好故事。
让我们来说说这本书。有几个故事还很长,我看了几个,简单乱说一气。《渔夫和酒鬼的故事》不像个小说,不长,只有几页,说了个打猎的和打鱼的,偶尔还有个“我”插科打诨一下,更重要的是那条鱼。这条鱼不是海明威那条鱼,作者无意于此,鱼就是鱼,而且是条鱼精。打猎的因为与打鱼的打赌,结果淹死,鲶鱼吃了打猎的身体,因而被打鱼的追杀,但何尝不是打猎的借这条鲶鱼,要了打鱼的命。最后一句说,有的时候,人类的罪恶,真是一言难尽啊。我想到了聊斋,还想到了芥川龙之介。接下来是《小德的假期》,这个小说是我熟悉的那个赵志明写的,之前读得不少都是这个味道。说小德放假了,无所事事就去吊团鱼的故事,没讲什么跌宕起伏的事儿,小说结束时这么说,整整一个暑假,他都没有想过团鱼以外的事情,这样的热心真是恐怖,又说起开学,心里痒痒的,特别舒服。我很羡慕这种叙述的能力。印象比较深的,还有《头上长角的人》,说了个叫杨户头的人,弑父逼母,卖妻杀女。这么说以为作者要玩点深刻的了,其实不然,两个鬼突然出现了,还有还魂的事儿,像一个个玩笑。最后孤苦无依,何以为生呢,抬材冥婚夭葬等等,后来就死了,留了一封遗书,烧化后第二天艳阳高照,土房子也倒了,人人都绕着走。后记也是个小说《到别桥去》,与我心有戚戚焉,说的是迷失记忆之类的,我想到了鲁尔福,像一个走丢了的梦。
最后我还要想一想,就是掩卷沉思吧。《我亲爱的精神病患者》有点忧伤,眼泪团团转。到了《万物停止生长时》就躲在后面偷笑,甚至有点阴险了。

  《万物停止生长时》读后感(六):飘忽、沉重的农村事

  长久、黑暗能麻痹一切也能淹没一切,长久的农业劳作、千年的农村庄落麻痹了什么、淹没了什么,其实我们从没有去深究过。当赵志明用一种冷冷的语调从不同的层面一字一字看似平淡实则残忍地描述着他所熟悉的农村的一切时,这种麻痹、淹没就如轰然而逝的雷声一样,震惊世人的内心却没有在他们的外表留下任何的痕迹!
赵志明文字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看似他叙述一些琐碎的乡村往事,实则是一丝一丝解剖这千年文化下的人性。在他笔下,人性基本没有完全的好与坏,而是一种挣扎的人性!在头上长角的人中,赵志明用杨户头与村民一生的纠葛展现了这种挣扎!村民从最初对杨户头的同情到厌恶到嫉妒到变态的报复……村民这种人性深处希望对方比自己过得差的欲念最终毁灭了杨户头一家,彻底地将杨户头从这个村民全姓“王”的村庄中剔除掉。这种挣扎,体现了在长期无休止、单调的劳作下,某些人扭曲的心理!这种扭曲的心理一方面想做好人一方面却又不希望自己施舍的对象比自己好,一旦比自己好,就会百般不舒服,甚至用不光明的手法消遣、折磨对方。这种心理,在《万物停止生长时》中随处可见,所以赵志明这种直击人物形象灵魂深处、毫不留情地用虚无及写实手法将它们一一呈现的时候,黑暗就会显示出一点紧张,唯恐自己的黑色会失掉,于是便用了种种手法来掩饰自己即将被光亮代替的绝望。在乡关何处中,鸭司令的被害身后是面对利益时的“本是同根深,相煎何太急”的无情以及丈夫是家中的天、天塌了妻子儿女无所依靠就算有怀疑也不敢报仇的无奈。可以说,乡关何处中的氛围是压抑的,甚至是绝望的。这种绝望让死者死不瞑目生者自我麻痹。最终结成了一种灰色的无色人生!而赵志明要做的就是从这种灰色中寻求亮色,用它来毁灭灰色!
赵志明的叙事视角比较独特,不谈立意只是叙述,用一种记录式的语言,从隐藏在欢乐、黑暗背后的人性出发,撕扯着灰色,抽离着人性的恶。在他的笔下,泛着的淡淡的因果报应思想实则仅仅只是一层披在人性之上的外衣。同为人类,自然要为其塑造的人物“遮丑”,这种“遮丑”并非出于作者的自愿,在陈年旧事、在证据缺乏、愚昧等交织的网下,唯独用因果报应这种“遮丑”式的手法,才能一渲作者的抑郁、愤懑之情。
好的文字是一种沉淀,经得起历史,经得起推敲。千年的历史其构成要素细不可查,赵志明所做的只是解剖了其中的一个点,这个点将是蝴蝶效应中的那只蝴蝶,引导着当代文学家从不同于前的点解读历史、解读生活及人生!

  《万物停止生长时》读后感(七):回不去的故乡,说不完的善恶

因为邓安庆的推荐,我才知道有赵志明这个人,才知道他写了这么有趣的一本书(恕我浅薄)。最开始我在网上看介绍的时候,开篇一句“溧阳地处江浙皖三省交界,是‘三不管’地带,有山有水,有平原,有丘陵。” 心中一喜,难不成是本介绍当地人文地理的书?因为对《翔地记》的好奇,就决定买来看看,怎么着作者也是位“最具潜力新人”呢,应该不会太差吧!
序言和大部分书的序言差不多,介绍了一下作者和他的文字,可我就记住了“说书人”三个字,打小听着单田芳先生的评书长大,对于说书人的故事还是很有兴趣,看看这个新说书人说的怎么样?
《渔夫和酒鬼的故事》故事很短,却说的很精彩,结尾那短短的几句评述,道出了多少人生哲理。但我最喜欢的却是故事中对那只狗的描述,太好玩了,简直重新定义了狗的忠诚。一篇有趣的故事。
《小德的假期》有了第一篇的经验,我以为后面的故事都很有趣精彩,可是这篇絮絮叨叨讲了半天也没觉得多有趣,就是一个孩子在假期里去钓团鱼的事情,简直就是流水账,一点意思都没有!可是就在我想合上书的时候高潮来了,继续看,可是怎么这浪刚起来就下去了?等等,这是要结束了?别啊,我还想接着听书呢!哦,故事叫《小德的假期》,假期结束了,故事也就讲到这里了。赵志明,你给我回来,把剩下的书说完才能走!
《夜雨蛤蟆》不是要讲蛤蟆吗?怎么开始说青蛙了?哦,这叫欲抑先扬,不过“东施”和“西施”的比喻还是挺有意思,挺贴切的。然后他就讲了一个一朝被蛤蟆害,一辈子躲蛤蟆的故事,哈哈哈哈,这心理阴影算是留下了。可是最后,你怎么能说自己变成蛤蟆呢?那我们岂不都成了蛤蟆了!
《小镇兄弟》龙生九子,各不相同,更不用说我们凡人了。兄弟两个更是截然相反的性格,自然人生之路也相差很远。一个南方小镇伴随着兄弟两个铺陈开来,镇子上的人和故事也跟着他们一点点出现,每个人都被时代的洪流卷入其中,是福是祸,是好是坏,谁有能说的清呢?
《万物停止生长时》这个题目抛出来我真不知道这回说书人要说什么故事,猜都猜不到。直到那个天生脑瘫的孩子会再也无法长大的现实出现时,我才知道他是主角。我以为会是个悲伤的故事,可是故事里的人那么善良:从来没有放弃的母亲,通情达理的小姑一家,半路遇到的好心人,上海大医院那和蔼的老专家,虽被娇惯却心地善良的弟弟,甚至最开始时刻薄的婆婆后来都变得那么和善....所以当喜庆听到那支西湖雨笛的声音从休眠中苏醒的时候,我感动的眼泪差点没下来,如果说书人此时退场我一定会给他鼓掌的,可是万恶的说书人还是把残酷的现实扔到了我眼前,好像人生是不可能如此美好和一帆风顺的,不管是谁,总要经历些磨难。可是当喜欢历经千辛万苦把那个已经千疮百孔的喜庆带回来时,我以为那个再也不会长大的孩子的苦难该结束了,可往事在目,他却不为所动。我泪水滑下,可恶的说书人却甩给我一句话“这就是他们和我们,以及你们的现实之一样”。
《乡关何处》故乡故人就在那里,却再也回不去了,时代已变,物是人非,只是当年的一些事情永远都无法忘记吧。利益和人性面前,谁还记得兄弟同脉之情。人是不是生来就是自私和丑恶的,到人间一遭只为赎罪?本是同姓兄弟,理应团结奋进,却迷失在了利益和私心之中,本是邻居好友,本应和平共处,却禁不住内心的一点猜疑和几句谣言。善恶终有头,他们那一代的债务却要下一辈来偿还。赵志明说他相信命运,不相信诅咒和奇迹。那么因果呢?
《晚稻禾歌》说书人详解了种稻的过程,一派勤劳祥和的画面。野猫头更是农村人的榜样,勤劳,孝顺,得体,有远见,最主要还有贵人和运气,似乎就是个完美的人,家庭和睦,事业有成,是人人羡慕和称赞的好后生。可是你知道了他这个野猫头外号的来历,前面说的那一片祥和美满画卷还有人信吗?
《雪地白菜》故事其实并不复杂,就是农村里家长里短兄弟侄子媳妇之间的一次矛盾,说书人却说的有些推理小说的感觉,一点一点的让人去猜测究竟发生了什么。白菜是冬季里最普通也是最常见的蔬菜了,多了它就是最被人看不起的蔬菜,缺了它又不行,冬天种在地里,不管外面多冷,即使坏掉几个叶子,里面却还是好的,这不就是我们的那些亲戚们吗?
《头上长角的人》我还以为会是个小龙人的故事,结果却是一个可怜人的故事。故事里的人都太坏了,偏偏那些坏人戴着一副好人的面孔,活生生的把一个好人包装成一个恶棍,这个可怜人受尽欺辱,甚至连鬼都欺负他,这是一个怎样恶毒的世界!最后那封错字连篇,还带有拼音的遗书道尽了这个可怜人的凄凉,也是对世人的嘲讽。远离了那些坏人的房子也变成了花园,如果大家都能做好人,这将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
说书人最后讲了一段他自己的故事,好像真的似的,好像他前面讲的这些故事就在他身边一样,不过他终究是要到别桥去的,到了那里也就该道别了。
我出生在北方的农村,北方缺水,没见过什么江啊河的,所以看作者写水乡的农村很有新鲜感,可是农村的人和事都大抵差不多,我也是听着和看着农村里各种各样的事情长大的,只是后来离开家乡,再回去已然变了样。书中的王龙飞说他是一个没有故乡的人,我们有多少人在离开的故乡,故乡逐渐模糊的时候也成为了一个没有故乡的人。
小时候的故乡似乎一切都是美好的,那些虫鸣鸟叫,花草树木,都是那些鲜活充满生机,可明明现在大家生活过得更好了,却再也没有小时候的那些快乐了,故乡在变,我们也在变,不是快乐少了,而是我们变复杂了。就像故事里的那些大人一样,他们总是变得很复杂,善恶立辨的事情却经常做错选择。
书里很多地方都透着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和回不去的那种惋惜,只是这人间的善与恶又岂是他几句话能说得清,道得明的。

  《万物停止生长时》读后感(八):鬼魅的民间演绎家

鬼魅的民间演绎家
                   ——读赵志明小说集《万物停止生长时》
赵志明的小说是耐读的,这在他上一本小说集《我亲爱的精神病患者》里就有充分体现。其中有些短篇散发着鬼魅、超凡的吸引力,印象最深刻的是一篇关于两个老太太的故事,写得悬殊婉转,令人唏嘘。手头这本新小说集《万物停止生长时》,读完前三篇,生生觉得更像杂文散章,不像是小说了。无非是家长里短,人情往来的叨来叨去,把个童年琐事写得详尽趣味,顺水乘舟式的流线型叙述模式,让人不忍半途断开,一路读下去,一直到达目的地。
小说集我读了两遍,一是生怕漏掉任何精彩的地方;二来,使人欲读两遍的小说本不多,抓住了就要珍惜嘛。评论自然不敢,读书感悟还是可以拿出来跟朋友们一道分享的。
赵志明是个讲故事的老手,太婆婆级别的,小孩子们围在他的脚边听故事会上瘾,却又不会纠缠在单一的故事层面,往纵深打井的功力不可小觑。
打开第一篇《渔夫和酒鬼的故事》,就被开头顺畅的叙述吸引了,一环套一环,娓娓道来,正是蒋一谈在本书前序里提到的“了不起的说书人”那种感觉。前面平淡无常叙述了两个人物之间怪异倔强的情义,其中不乏两人诙谐的争斗,在制造矛盾、解决矛盾这些片段里带着黑色幽默的情调,后面却突然安插了一个吃人的大鲶鱼精,与之战斗的画面让我想到周星驰的《西游之降魔篇》,最后用传奇志怪的方式结束了小说。表面上借鱼讽人,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小说并没有过多纠结于批判人类的罪恶(一笔带过),更像是一篇高山流水觅知音,歌颂情义的侠客小说(其实我是想说,赵志明写人物之间关系的微妙高人一筹)。
《小德的假期》此篇的人物角色就像是我们身边的童年玩伴,甚至我能把“虎扣”看做我自己的童年玩伴“小宝”,把“小德”看做“鹏鹏”,近似同一代的记忆让我对赵志明的小说有着感同身受的共鸣。此篇放大了细节描绘,最突出的是对人情世故的详尽描写,把人性从内里透出来,让读者自然而然去体会。
《夜雨蛤蟆》看起来真不像小说,更像散记,但气质相通。一次小事件引发感伤自怜,作者借物抒怀,清早起床踩到鞋子里的蛤蟆,又看到整个院子都趴着癞蛤蟆,这不是一个人对单一某物的恐惧,而是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恐惧和隐忍。
《小镇兄弟》借一对性格鲜明、命运错杂的兄弟俩,书写了一个小镇的地理变迁和风情变化,融进七零后八零后的记忆元素,让我们这个年龄段的读者重拾自己的乡镇记忆。改革开放,兴起的录像厅,乡镇理发店,修鞋师傅,李小龙成龙,小虎队四大天王,这些世界元素冲击着乡镇,俘获人心,日新月异的变化令每个人充满希望也心存疑惑。变化没有让一些人慢慢靠近,而是变成了“沉默寡言人”。
《万物停止生长时》写了亲子、婆媳、妯娌、兄弟、狱友等各种关系大集合 ,年代跨度大,故事量多,系统化跟余华的《活着》有些类似,也有丰富的情感描写,跌宕起伏的命运安排。最后对巨变的故乡做了一个缅怀仪式,云、树、水、花、鸟所有的万物都不似从前,依然还是要响亮地喊出它们。作者面对悲剧一副冷眼旁观的笔调,异常冷静不带一丝主观意念,这是他的高明之处。故事里最显著的是兄弟情义,安插在兄弟之间的“西湖雨笛”情结,似有一丝煽情意味,也不失为人与人之间最紧密的亲情象征。
《乡关何处》启用三个序列,故事环环相扣,把一个线索的前世今生都写全了,带有寻根的情结,这一篇的结构与其他的有所不同,看得出来作者驾驭题材的全面能力。
《晚稻禾歌》看起来一点也不像小说,前面大段的铺垫——关于插秧的风情——像是放科普电影似的。接着带出的角色“野猫头”夫妇和老人们以及他们之间凡俗的过节,又是叙述地慢条斯理,轻轻巧巧,跟什么中心思想、矛盾冲突,所谓教科书上传授的那些考试需要掌握的劳什子东西不相交集,却还是散发一股韵味,悠悠然吸引你读下去。角色间风趣的对话似乎带出了《红楼梦》的气息,结尾更是结了大地气,“一个老人唱起一首民谣,所有人都笑了”,生出一点诗意的美妙呢。
绕过书中较平淡的一篇《雪地白菜》,必须说道一下非常出彩的《头上长角的人》。主人公杨户头命运多舛,父死母弃,其妻放荡,女儿自杀,村里人一直排挤他敌视他,故事情节通通指向人性的刻画(小说里多处描述群体恶的情形),所有的枝节藤蔓最后都回到写人,只有写“人”才是硬道理。有些章节仿佛读《聊斋》那般肆意快慰,和俩鬼交集被后者忽悠,仙婆子作法不利等等细节。其中有一段提到“诸位,难道一个人真能像畜生一般过活吗……其实不过是众人将自己的恶都让他来承担而已。”这一段跟蒲松龄每篇小说后面的“异史氏曰”异曲同工,虽是统领全文,却犯了写小说全盘托出的弊端,少了些留白意味,不失为一种写作惯性使然。此种诟病出现次数不少,在小说集第一篇也是留了一个尾巴,其他几篇也有这种结尾,其实,这种写法也无法直言好坏,由着看官各种喜好自我认定吧。
赵志明似一个手艺纯熟的大厨,慢火炖鸡汤,前面做好铺垫,不急不躁,徐徐道来,节奏和气息把握地恰到好处,让你喝得舒服,回味起来舒畅。
赵志明还是一个不耍花拳绣腿的手艺人,不耍花招胜似花招,一招一式,看起来平淡无奇,有板有眼,确是那么引人入胜,最后一睹手艺人的藏手,暗暗佩服。
赵志明也带了一点杂耍的气质,但又不是俗套的杂耍家,没有对着你表演什么口吞剑,嘴喷火,躺在钉子板上玻璃渣子上,胸口碎大石等,这些看着热闹喜庆的东西,看看也就得了,过后也没什么回味。而赵志明把杂耍玩得含蓄多了,他能让你回过头再细细想一下,这个耍头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耍得这么漂亮?如果不这么耍还会怎么耍呢。乡村老嬷嬷讲故事已经够油滑精彩了,赵志明干倒了一大拨乡村老嬷嬷,他称得上是一个优秀的民间演绎家。
民间故事在赵志明的描绘下重新散发耀眼的鬼魅,是的,只能用鬼魅来形容他的小说。那些可能从老一辈口口相传的故事,在他的调色操控下,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多了枝丫更加丰满,探讨触及人性的更深处。他的故事根植乡村,为童年记忆做了深加工。在水乡江南,每个村子临河而居,河上那些人的争斗,生老病死,喜笑怒骂,连同鲜明的南方气质,让我这个北方人更有了解的欲望。有几个情结反复出现在不同的小说里,比如水里捞到花圈,比如在大锅里洗澡,这些少年记忆构成的乡村符号起到了一脉相承的作用,证明这是一本个人乡村回忆录。忘了哪位作家说过,大意是,每个人的写作都离不开写自己。赵志明写得不止是自己,还可以延伸到所有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们。
如果说到小说集带有哪些经典作品的影子,少不了要提到奈保尔的《米格尔街》,也是把故事构架在一个特定的地方,作者笔下的人物透过几个细节就变得活灵活现;此类作品还有舍伍德的《小城畸人》,其中的人物个性鲜明。很多后来的作家都在经典那里吸取了营养,化作自己的动能,赵志明吸取养分的同时,并没有陷入经典的阴影里,而是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一条光明小道,这是难能可贵的。
读完这本小说,赶紧把微妙的体会同一个要好的小说家前辈来分享,他说赵志明写得勤奋,也在上流,但是古典底子薄。也许他是对的。赵志明正在上升期,爬坡总是要流些汗水的,且不要迷了眼睛,看准前面那棵千年老树,蒲松龄正在树下开茶拉呱,我们都去那里坐坐吧,因为还有更多好故事,需要继续演绎下去。

  《万物停止生长时》读后感(九):此时无声胜有声----评《万物停止生长时》

自小爱看书,我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爱挑书之人。尽管市面上图书很多,但是我总是选取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册阅读。尤其时下作品种类繁多,挑花人眼,偶有看到精彩的作品,着实让我欣喜不已。
《万物停止成长时》便是这样一本非常入味,耐看的小说集锦。其实最初我被这本小说吸引的还是因为它颇有想象力的作品书名。世间万物皆有会生,老,病,死之时。哪里会有停止成长的那一刻呢?带着诸多的疑惑和好奇心,我细细地开始了阅读这本名为《万物停止生长时》小说作品集,也由此认识了这本书的作者赵志明。品读文字里面的话外有音,寻觅故事之中的内藏深意,感知人间的世相百态,激发读者的深思和追忆。
细细地翻阅这本书册,我们可以读到近九篇短篇小说。尽管文字的篇幅都不是很长,但是读者会在阅读的过程中寻味到很多的文字深邃意境。其中《万物停止成长时》便是这众多短篇小说中的其中一篇。无论是这个作品的名字作为全书的书名,又或者是作为其中单独的小说故事都着实恰当不过。于整本作品集而言,我们借助着这些众多故事集锦感受着作者时不时借助文字表达和阐述的内心意境展现。尽管其中言语文字不多,尽管其中内容都停滞在某些我们本不经意的现实,但是看似静止状态的事物却异常生动地展现着别样的情趣和深意。在这样的喧嚣城市,如此的以小见大,以点见面的,以局部现整体的表现手法着实不易。我们在作者用文字凸显的故事之中,视线得以停留,心情得以舒展,韵味得以品味。对于这个短篇故事而言,《万物停止成长时》又通过一对截然不同人生遭遇的兄弟诠释着兄弟之情。然而,更深刻的则是历经灾难的哥哥喜庆早已经没有了灵动的心性,失去了原本的活力。尤其是故事最后的一句:“这就是他们和我们,以及你们的现实之一种。”每个人的人生之路看似平淡无奇地一往无前,但是原本我们以为只是静默不前的事实早已经今非昔比。万物停止成长了吗?虽然作者的定义是万物停止成长时,但是其中的隐藏寓意更是耐人深思。一切都在时间的流逝中改变着,万物实则停止不了真实的成长。借助着这样的一个故事,其中的内涵着实耐人思量和琢磨。假若没有用心去品味,我们实难触摸作者那般借助文字表达哲理的良苦用心。诸如此类的作品故事在这本书册中随处可见,也着实值得深思。
一读《万物停止生长时》集锦,我觉得书外的读者可以发掘到不少别有洞天的滋味。那是一种源自于内心深处的,无声胜有声的精彩和深意!

  《万物停止生长时》读后感(十):乡土、乡村和故乡 ——浅谈《万物停止生长时》里的三重时空(by 小树)


文/小树
1全新的“故乡”书写模式
在《乡关何处》中,赵志明用三个小标题作为架构,分别是“故人”“故地”“故事”。第一个“故人”写的是过去几十年的人,他们有共同的祖先,但血脉亲情已经疏离,由此产生了纷争,并导致了人命官司,但不了了之;第二个“故地”写的是“我”作为外人,陪同故事讲述者“王龙飞”踏上行将消失的故乡,而王龙飞本人对“故乡”是有异议的,他从小寄居在舅舅家长大,看似有两个故乡,却都不被接受,因而是没有故乡归属的人;第三个“故事”却着眼于未来之事,选择一个祖先王贺仁来勾连曾经和未来,这个祖先因为目睹最后一个子孙的子虚乌有而意识到一个家族的轰然倒塌灰飞烟灭。
将这三个故事对照来看,不难发现作者怀着极大的虚无,解构了家族这一意向,所谓家族、家谱、血脉亲情、使命,都不值一提不堪一击。也许正如人类学家所说的,我们所有活着的人、即将诞生的人,往上回溯必然找到同一个祖先,这个祖先可能是史前海洋中的一段碳水化合物,不巧被一道闪电击中,开了七窍,然后踏上了漫长的生命进化之路。
赵志明干冒与野夫同名的风险(野夫有一本书就叫《乡关何处》,在后记中,野夫还专门写了“故乡、故人、故事”),这种撞车本来完全可以避免。野夫的书写沉浸在一种浓郁的情绪中,尽显中年情志,故而下笔有情,是泼墨大书。相形之下,赵志明的这篇《乡关何处》通篇是无情的。“故人”中没有任何亲情可言,“故地”中也毫无温情可言,“故事”中更是一笔勾销的绝情。由此可见,赵志明对“故乡”的描摹,既不同于鲁迅,也不同于刘震云,更不同于野夫,小说里不仅忽略了故乡的风物,甚至对家长里短也一笔带过,那么这样的写作究竟指向何处?是不是要对人际关系进行一番探索和表达?
我们知道,明清小说之所以达到巅峰,恰恰是“洞察世事”“练达人情”所致,而家庭(家族)恰恰是人情的最佳舞台,各色人等孵化出的各种关系,既像荷叶上的水珠做着布朗运动,也像蛛网那般指向幽微精细之处。赵志明放弃了他所擅长的叙事技能(在《还钱的故事》里,他表现出了极大的耐心和敏锐的细节捕捉再现能力),而且在“故人”一章相对完整的情况下,“故地”看似多余,也不出彩,“故事”更接近一篇小论文,而非小说,这些都足可引起质疑。
然而,带着这些问题再读《乡关何处》,又有新的意外发现。“故人”“故地”“故事”的三个“故”动用了本意,即是过去的,也就是不复返的。“故人”非死即老,“故地”即将被抹去,“故事”更是戛然而止。“故人”章过去之韵味浓烈,完全是八十年代的农村景象,所以旨在铺染氛围,很容易就读进去了。“故地”章却又偏偏从这种情绪里跳脱出来,进行了一次“做作”的观光游,虽然过程所见全都指向了“故人”,但毫无出彩之处,简直就像一篇中学生的游记作文,也可见“我”和“王龙飞”的全程游离在外。很显然,这次所谓的告别之旅完全是虚伪的抒情,是“反小说”的,甚至连“王龙飞”对某些“情怀”疑惑而迷失了。他对“我”说:
“从小到大,我是一个没有家的人,我的母亲为了让我活下来,把我过继到了舅舅家,从此我要改口喊母亲为姑姑,她也死心塌地认我作侄子,就是怕我夭折。而我的舅舅舅母对我既亲近又客套,始终把我当外甥看待。我在两个家里都是亲戚身份,因此我的故乡也模糊沦落了。特别是我外出读书工作,有了自己的家庭之后,我向后望去,多少村庄烟雨中,故乡已经朦胧幻化,我已经是一个没有故乡的人。”
这种人物关系前承自“故人”,是被动的、心酸的,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也是多少有些匪夷所思的。读到这里,仿佛有所悟:人活在一种既是命定又很虚无的关系里,是多么的作茧自缚和自寻烦愁啊。由此再读“故事”,竟然有一飞冲天百无顾忌神人之游的感慨。你看,王贺仁端坐在“墓碑”的宝座上,回顾自己人世的奋斗,足可上慰自己的祖先,下可对得起自己的子孙。然并卵。祖先和子孙一道灰飞烟灭,这是魔咒,也是敕令。另外,别忘了这章的夹叙夹议的论文手法,王贺仁的故事只是笼罩在整个煌煌人类史里的一朵浪花而已。
由此观之,整篇《乡关何处》有了森然的气象,这源于小说内部营造的回文手法,可以不断倒灌,每次回流都有新的内容加入进来。在人类史中,有多少王贺仁,就有多少王志庆和王国庆,有多少王志庆,就有多少王龙飞。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个村庄,就有多少个墓碑。所谓“故事”,无论其多么完整和感人,难逃被重复(多少是令人厌烦的),被复述(一定是添油加醋的),被戛然而止(几乎是遗憾的)。
显然,赵志明还不清楚这种书写会最终指向哪里。他做出了尝试,并且这种尝试带来了阅读的挑战和新奇感。这是赵志明诸多小说给我的感觉,他在创作中有一种彻底写HIGH了的自由,这是比较可贵的,也让他的小说显得不精致,过于随意了一些。
2三重时空叠加的效果
小说家蒋一谈在序里称道赵志明是一个“说书人”,并提及金宇澄。金宇澄凭借《繁花》刚刚摘得茅奖,声名正盛。在蒋一谈看来,赵志明和金宇澄一样有鲜明的“说书人”特色。《繁花》里面,几个人物的今时往日,不仅交织出多重复杂的关系,言谈举止之间还不费力地顺带着牵出了一个上海,历史的沉重感和鲜活感相得益彰。在《万物停止生长时》中,赵志明也想召唤出一个地方,这个地方的人事风物,以及过去、现在和未来,但用的是笨办法,几乎放弃了人物塑造,直接将人物摁进故事的溶液里,而且直书其事,很难见到一些常见的小说技巧,更不用说胡安-鲁尔福、舍伍德-安德森、马尔克斯这些大家的影响了。
《万物停止生长时》中的所有故事几乎都是线性发展,最多加一点插叙、倒叙,三言两语之间,就把一个故事讲完了。初读之下,觉得疑惑处有二:第一,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的小说?第二,我们为什么要读这样的小说?第一个问题显然也在困惑着作者,譬如《小镇青年》和《万物停止生长时》,其结束与开放式的小说结尾不一样,有并没有写完之嫌,作者有可能有更深一层的想法,囿于笔力或者时间匆匆停笔,虽然不造成阅读障碍,也有不一样的余味,总觉得作者意在更高处,那种妙趣已经呼之欲出了,作者就是把它封在了笔端(现在得说是键盘里)。
也许,这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有关。《万物停止生长时》这本小说集,较作者的前一本书《我亲爱的精神病患者》有很大不一样,《精神病》几乎围绕一个家庭来写,《万物》的视域显然宽阔了许多,其目力所及之处,至少是一个乡村。《精神病》的家庭是虚写,围绕一些情感着力点,将想象力几乎发挥到了极致,所有细微而幽的情感被放大到惊恐的程度。而《万物》更接近实写,只是这种确有其事依旧是听来的故事,是故乡以前发生的正在发生的将要发生的,和记忆交织在一起,在口耳相传中渐渐染上了传奇性。
在故乡这一特定的场域中,传奇性也有特定的理解方式:那就是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幸运或者不幸的经历。由于已经是过去式,所以每个人在谈及这些传奇时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加以改造,而谈起显然是在当下,指向也一定是未来的。在这个层面上,作为小说家的赵志明,创造了他的“元故事”,他既是创造故事的人,也是传播者,更是整理者,由此他暂时性地(也是一种假象)不仅置身事外,也站成了时间长河的平行线:也即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在他眼皮子底下。
在这种视域的影响下,赵志明尝试说出自己的故事(《小德的假期》),他人的故事(《头上长角的人》),家族的故事(《乡关何处》),过去的故事(《渔夫和酒鬼的故事》),现在的故事(《小镇兄弟》)等。在情感上是乡土的,在经验上是乡村的,在情怀上是故乡的。过去、现在、未来交织在一起,先人踏上这块土地是为乡土,现人生活于斯称为乡村,一旦离开他往就成故乡,也必然另找到落足之地,另辟乡土,如此周而复始。
赵志明显然想要结合当下乡村的诸多问题,探索一种新的小说表达法。这种看起来朴实的野心也许终究过于狂妄,并且难于抵达,但这种无所顾忌不落窠臼的写作,对于陈腔滥调的写作死水,也许是有益的。对于看惯了云里雾里直接把人绕晕的作品的读者,这本小说集是个挑战,因为它里面既没有漂亮话,也没有机智话,更没有装腔作势故弄玄虚的话,基本都是大白话大实话,无需费劲琢磨,初中生都能看懂。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