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别说你懂“英语启蒙”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别说你懂“英语启蒙”的读后感10篇

2017-12-02 21:5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别说你懂“英语启蒙”的读后感10篇

  《别说你懂“英语启蒙”》是一本由王青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页数:24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别说你懂“英语启蒙”》读后感(一):孩子,真的需要过早地学习英语吗?

现在很多的早教中心、双语中心,让家长从小就把孩子往学校里推,要说真能学到什么倒也并不一定,只是风气如此,谁都不希望自家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至于学英语,有些专家说,3岁是学习外语的好时机,如果错过了,那孩子的语言思维习惯就成型,要学起来就未必容易了。
我们这一代人,大多经历了从小学英语,考四级、考六级的痛苦,到头来,口语水平也就一般般,出国还未必能和别人交流,学了这么十几年的英语怎么还是一塌糊涂呢?看美剧还是要看翻译呢?越是急迫的心情让我们成为家长后,希望孩子能够在英语学习上能够有所突破,期望他们不要走我们的老路,从小学习英语,是不是就容易一些了呢?
不得不承认,我也是抱有这样心态的家长。在看《别说你懂“英语启蒙”》这本书前,我以为书里是告诉我们家长应该如何去教孩子,帮助他们更好地接触英语,获得启蒙,让孩子能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下学习另外一门语言。可是,看着看着,我发现并不是这样。
实际上我们只是因为外在的言论夸大了从小学习英语的力量,实施上也有很多人在成年后、甚至更年长的情况下,把英语说得一溜一溜的。特别是书中也这么一句话惊讶到我了:“小孩子学的语言会忘记吗?可能谁都不曾想到过这个问题,可是大难确实惊人的:会忘,而且会忘得干干净净!”并举例论证了这个观点,结论是:“儿童在青春期之前学的语言,在脱离了使用语境以后会被完全忘掉。”
这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的事情,我以前会说当地方言,可是突然有一天,我发现我再也不说了,也再也不会说了。后来追究原因是上学之前因为奶奶带,所以会和她说方言,但是随着入学,在校与回家都说普通话,久而久之,无人可以说方言,渐渐地就丧失了说方言的能力
尽管方言和外语并不属于同一个概念,不过广义上来讲有相通之处,因而,学而不用或者说没有好的语言环境,对于较早的学习第二语言并没有多大的帮助。特别是小朋友,本身母语都未能很好的掌握,再去掌握第二语言的确有些难度。而深究下去,较早地会说英语,无非是一些单词,能成句的,也并不是因为孩子懂语法,只是,亲戚朋友相聚时,说起自己孩子会英语,能贴些金罢了。不过,如果家庭有语言环境,家长能跟孩子英文对话,就又另当别论了。
接下来要讲得就是时间成本的问题。书上讲道:“早早地开始外语学习,最终却不一定能得到一个积极的产出结果,把孩子有限的生命和时间不明智地投入到过早、过度的英语学习之中去,生命成本的代价会很大。”
诚然,学习外语可以打开孩子开拓世界的方式,但是过多的投入到第二语言而不是第一语言,是否有本末倒置感觉。毕竟,母语是博大精深的,也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过多的渲染外语教育的重要性,而忘记的母语的教育,使得很多的孩子在理解母语上有了偏差,特别是学习古文的时候出现了困难
学习毕竟是要靠孩子自己,想学、天赋与刻苦,无论何时,外语学习都会有较好地成绩,而一味的逼迫,也许只有短暂的效果,未必能达到长期的效果。看了这本书,让我对英语启蒙有了全新的感受。

  《别说你懂“英语启蒙”》读后感(二):《别说你懂英语启蒙》——对少儿英语学习的专业理论指导书

        我是爱读书也爱买书的人,7年多来一直在买童书和育儿类的书,最近各类学习类的书也读得不少,而这是我第一次认真写一本书评。毫不夸张地说,这本书对我的启发和帮助非常大,有醍醐灌顶之感。最近也在各个英语学习群中和很多妈妈就其中比较重要的问题反复讨论。之前说,书要先读薄,提纲挈领;再读厚,细细琢磨,最后再读薄,领会精华。那么现在这个阶段,我正在读厚的过程中。而且,我推荐,这本书在电子版之后,再备本纸书,相信处于不同阶段遇到不同问题的时候,王青博士的《别说你懂英语启蒙》都会给你一点启发。
    在讨论中,听到比较多的一个评价是:“读完以后,觉得该干嘛干嘛。”这句话比较典型,实际上,王博的《别说你懂英语启蒙》这本书,让很多对英语学习焦虑的家长释然,放松,并且充满信心。在该干嘛干嘛中,既有对母语学习的优先坚持,也有对英语学习的持续投入。
    对幼儿而言,当然可以继续读原版绘本、看粉猪、听故事,因为英文幼教资源的丰富,对孩子是营养的精神大餐。喜欢重复是这个阶段孩子的特点,但是不要因此以过量投入换取单纯语言的进步,由此占用她中文进步的时间,那就得不偿失了。另一个红利的确是语音的敏感性,这个阶段的孩子口音模仿相对比较好。孩子以后在把英语语言当学科学的时候不会太陌生。
    对小学一年级0基础的妈妈,完全不必因为错过“窗口期”而焦虑,英语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细水长流的积累的过程,当你之前的时间没有放在英语上时,积累的中文母语优势是学习新语言的利器。可以淡定地按照语言本身的学习规律,当一门课程来系统地学了。而且,别担心,不会比幼儿期开始的孩子弱。
     对像我这样,开始关注英语学习,并且经历了资源控、囤书狂、牛娃案例搜集、群取经讨论、各种分级、绘本、动画都给孩子试过的妈妈来说,真的是一本非常理性而专业的书。条条大路通罗马,学无定法,牛娃的经历不可复制,除非把牛爸牛妈一起复制,很多牛娃的成长还有分享者都没有关注到的细节:有外国朋友、可以自由到国外插班学习、双语学校、可能以后不参加国内高考(高考语文在加分)。孩子的时间,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放在这里看四小时英文动画,那错过的也许就是中文、运动、和同伴们一起玩耍、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我们真的要重新确定一下,是否在孩子出国之前,要把孩子浸泡在英语中,只为了语言的那么点进步。
美丽的案例中,learn to read阶段过了以后,孩子就自发自主开始阅读英文书,妈妈唯一要干的事情就是买书了(原版虽然贵,买起来大家一定不会心疼),正如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生活。只是,只有read to learn,英文才会继续提升突破5000-20000的一个词汇关键期。我们,普娃、普通家庭,前期高强度按照路线图达到这里之后,其实后续并没有办法接续纯英文的学科课程,反而是在这个阶段中文能读的书的思想深度要远超英文,认知能力、学科成绩要提升,靠的是母语为主。所以,5岁读哈利波特和4年级读哈利波特,树屋等等,其实不是特别重要。因为外语学习,时间真的很长,是一个集腋成裘的过程。而且,你我的经历都说明,我们会忘记。我们真的要冲着“双母语”投入这么多吗?还是近一点看看小升初的时候要的那个新课标五级优秀呢?每个孩子不同,语言特别好的孩子,当然也可以像钢琴10级一样,将英语当做特长来培养,那一定是内在强烈欲望的爆发,无压力自主阅读的魔法在起作用,内在的渴望,永远超越外部的力量的影响。
     如果一定要选个关键词,在“专业”之前,其实我更多的想用“学术”来作为本书关键词,因为,有深度。如果说市面上各类手把手教规划、描摹各类路线图的书是某一类具体的“术”,谈个案的方法和经验,教一套成熟的套路供模仿;那么,王青的书,其实更多的说的是“道”,当然这里我引用的“道”,既有其说明目标和路径方向性的重要性也顺带描述了其条分缕析谈出了背后很多道理。作为家长,在术和道的结合下,重新为自己的孩子量身定做专属的方案,定当势不可挡。:)
    书中释疑之处真的很多,部分是剖析方法路线,部分也对现在特别流行做法的弊端提出了客观的评价和建议。读书的过程就是思路厘清、豁然的过程,其他人的书评也就其中一些点做了中肯的点评,都可以供参考。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如果你真的关注孩子的英语学习,那几乎是不可错过的一本。世上本无捷径、不小心却多出这许多弯路。王青博士专业的陈述和深度剖析,节省的是妈妈和孩子的时间,而时间,是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推荐阅读!

  《别说你懂“英语启蒙”》读后感(三):理论指导下的有效学习

中国大部分的家长都非常重视英语的学习,我也不例外,作为一名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家长,我在孩子小班的时候就考察了不少当地的培训机构,无一例外的发现,纯粹是一个给娃娃玩耍的地方,真正对于启蒙阶段的孩子来说,真是只是培养到了兴趣,哪个小朋友不喜欢这样的玩呢!对于自己孩子的英语的启蒙,我在读过两本《英语可以这样学》以后,自己开始着手绘本亲子阅读。本着听力先行的原则,卯足了劲干了两年。积累到一定阶段,我相信孩子就会开口。到大班时,我发现成效甚微,没有出现积累了以后就会自然开口的那一幕,倒是同步进行的中文的阅读,更让孩子受益颇多。
机缘巧合,有幸读到王青博士《别说你懂“英语启蒙”》,才如梦初醒。原来我真的不懂英语启蒙。大部分的家长忽视了,语言是用来进行有效沟通的。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王青博士从理论上对母语和第二语言上进行了深入客观的分析,用鲜明的事实阐述了,第二语言永远不可能像母语一般习得。让我知道“听”“说”“读”“写”原来结合起来并进,对孩子是更有效的。没有英文的语言环境,我们能给孩子提供的最佳的环境是,原版英文阅读。不断的积累,而不仅仅是听力的积累。对于特别时髦的Phonics,从此也不再雾里看花一般。对于我重新认识英语的启蒙,给予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帮助。以往心怀美好愿望,没有理论支撑的英语学习,将彻底改变。特别是王博在书中提到的母语学习,是所有的学习的基础,是第一利器,真的是金玉良言,这一理论将指引更多的孩子走一条更宽敞的大道。
建议对孩子英语学习有所期待的家长朋友们,都来读一读这本书。你会发现以往很多家长认知中的概念是有偏差的,我们需要有不同的声音来指导我们的英语前行之路。写完这篇评论以后我再会精读一遍此书,很多精华的内容真的不是一遍泛读就能吸收的了的。希望我们的孩子未来英语的学习之路,都会是有效又愉快的

  《别说你懂“英语启蒙”》读后感(四):英语启蒙教育解惑

     同学的朋友介绍了这本书。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我很感兴趣。
   原因有二,首先从我自身说起。我从上初中开始学习英语,就对英语学习很感兴趣。从那时到现在感觉简直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在这期间,不管是听别人介绍方法还是自己摸索学习英语的方法,感觉从上初中开始学英语到现在20多年的时间内,就没停止过探索。呵呵,虽然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尤其是对于英语这门语言的应用,从听到说,真是惭愧。在大学里,我学的是医学专业。虽然和英语没啥关系,但那时候因为要求拿学位至少需要四级。我过了四级,自己又啃出了六级。在同学里,当时也只有我考过了六级。很是得意了一把。但后来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才发现即使是六级证书,也没啥用,也仍然像是生活中的哑巴和聋子差不多
    其次,是我有了孩子后,由于我总的来说还是对英语学习很感兴趣。从他不到3岁,我就开始教他一些生活用品啊、水果啊等等的单词,以及教他一些简单的英文歌。虽然他这些东西学起来有模有样。但仅此而已,他的英语交流水平,我觉的几乎为0。到了他四岁半,我们全家去英国住了一年。在那一年里的变化还是挺大的。到我们回来前,他已经可以和小朋友们进行交流。但是从英国回来后,非常快,我觉的也就是半年多的时间。他的英语交流水平不能说降为0,但感觉真的几乎又回到了原点。现在孩子上小学三年级了,他的英语我感觉是能跟上学校老师的进度,然后可能接受起来比别的小朋友快,发音相对准确一些。但对于交流而言,没有什么优势。实在是感觉到语言环境的“威力”。但同时也是有太多英语学习方面的困惑
    本书作者从我国现在小孩子的英语教育现状入手,详细专业地分析了现在国内对于英语启蒙学习的一些比较普遍的错误认知。比如phonics的学习,孩子是不是越早学习英语越好,少儿英语学习中是否要回避母语,外教的作用等等;以及结合他儿子的亲身经历来解释“学校、社会英语环境不好,能在家创造一个双语环境吗?”这个问题。
  此书看完后,感觉很有收获。尤其是发现,很多原来自己认为是对的,对于小孩子学英语有好处的理念,原来并非如此。
  

  《别说你懂“英语启蒙”》读后感(五):中国家长都要来读一读这本书,对你引导孩子学英语一定有帮助

我像时下大部分家长一样重视孩子英语的学习,孩子三岁就上了英语培训机构——天童美语。每周两节课,节假日不调休,坚持了近三年,感觉很心累。决定为了提高孩子口语能力,跟几个家长一起给孩子报了外教班。外教班上了近两年,不是因为孩子不愿学,而是因为我需要好好调整孩子学习英语的计划,孩子学习英语以来,教材也不少,但如果能够在家里和孩子温故而知新的话,那么孩子的英语水平也很了不得了。
  
  我有幸读到王青博士《别说你懂“英语启蒙”》,晃然大悟。王青博士从理论上对母语和第二语言上进行了深入客观的分析,用鲜明的事实阐述了,第二语言永远不可能像母语一般习得。原来,“听”“说”“读”“写”结合起来并进,孩子没有英语的语言环境,没关系。我们可以陪孩子一起阅读英文原版绘本。
  通过读这本书,我将重新认识英语的启蒙。王博在书中提到的母语学习,是所有的学习的基础,是第一利器,英语启蒙不宜过早。
  
  建议所有关心英语启蒙的家长,都来读一读这本书,这本书需要反复阅读。相信王博这本书一定会帮到大家!给大家在孩子学英语之路上做更好的指引。

  《别说你懂“英语启蒙”》读后感(六):那些我们不知道的关于“英语启蒙的事”

作为一个准妈妈,我是报着好好学习怎么帮自己的孩子学习英语,更好地创造英语环境而不至于他(她)以后输在英语的起跑线这一心态看起了这本书。可是《别说你懂“英语启蒙”》的作者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应用语言学博士在前言中就指出过早的、过量的、不得法的外语学习,不但不可能打破人类第二语言习得的自然规律、让孩子找到提前学会外语的捷径,而且还可能让英语学习成为育儿路上父母们提供给自己的“吗啡”。
正文部分作者开篇就指出中国孩子再怎么学习英语,也不可能成为美国孩子,英国孩子,将来想靠英语“吃国际饭”并不占优势,所以中国父母应该首先确定好孩子学习英语的最终目标,不能盲目,确定好目标之后孩子和父母都会有一个清晰直观的可行性计划,这样孩子就不会在书中提到的英语学习五步曲中由学龄前的蜜月期到小学低年级时期的困惑到小学高年级时的为伊消得人憔悴再到初中时期的七年之痒最后到高中时期的不到长城非好汉,让孩子和父母投入过多的时间和金钱成本,而最终却收益甚微。
接着第二篇就指出没有“最好”的英语教学法,任何一种方法只能适合某一个群体的学习者的某一个学习阶段,那些我们常说的“语法翻译法”“听说法”“交际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性,家长应该综合各种方法和手段来追求英语学习的最高效率。
第三篇书中回答了所有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不领先学习外语会不会让自己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书中说大量的案例和统计数字分析显示第二语言学习没有关键期,我们很容易发现不少人成年后学习外语也能达到很高的水平,虽然在语音方面年龄越小越占优势,青春期以后容易带口音,可是在语法方面小孩子在句法方面并不占优势,在词汇方面成年人积累词汇的速度明显此小孩子快,综合这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来不领先学习外语,并不会输在起跑线上。
第四章具体分析了母语和第二语言,指出我们很多家长花费过多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第二语言而忽略了母语的学习,这样其实就是本末倒置。
第五章通过自己儿子来美前自己并没有教过他一个字母自己一些美籍华裔吃火鸡的事例说明学习外语需要学习者有认可度,感兴趣不然学习起来会很困难,后面还讲到不必要因为社会及学校语言环境不好人为地去创造外语学习环境,这样会造成孩子对正常的生存本能交际能力方面欠缺,家长应该多用自己更擅长的母语和孩子多交流,让孩子的大脑得到充分的语言刺激,这样可以更好地学习外语。
第六章说孩子对外语的学习兴趣最重要,我们不能一味地把外语往孩子脑子里死灌,让孩子以另外一种方式吃我们当年学习英语吃的苦。书中还指出父母英语不好,并不会太大程度上影响孩子对英语的学习,因为在孩子眼中,语言是来跟父母交流的,他们不会意识到父母的口音和其他语言问题的存在,而且在父母跟孩子用英语亲子交流的时候如果发现孩子有错误,只要交流能正常进行书中建议父母能不纠错尽量不要纠错,为了纠错而打断交流得不偿失。在外语学习中我们也不必要刻意回避母语,把握平衡的原则还是人与人的交际。
书的最后讨论了拼读法,讲述了拼读法的由来自己为何走红,并分析了其利弊。
看完这本书我才发现家长在孩子英语教育启蒙方面盲区如此之多。这本书以新颖独特的视角向我们揭开那些我们不知道的关于“英语启蒙”的事,让孩子父母学习到更多实用的教育理念,而且书中语言平白朴实,简单易懂,没有特别深奥的专业术语,比较重要的话还用蓝色字体标注出来,是一本不错的教育类书籍?

  《别说你懂“英语启蒙”》读后感(七):一本书教你看透“英语启蒙”

很多妈妈从胎教开始就重视孩子的英语学习,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在这个开放的时代,英语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再加上很多家长曾经奋战大学英语四六级的悲惨经历,让很多家庭早早把少儿英语提上议程,这催生了庞大的英语启蒙市场。有需求就有供给,许多少儿英语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发展。我所住小区的商业街有家店铺,店名号称“XXX国际教育”,是一个加拿大人娶了一个中国老婆,二人便开夫妻店教授少儿英语。少儿英语市场之火爆可见一斑,许多人想从中分一杯羹。
        很多家长坚定决心要培养孩子早早开始学英语,但同时又有着许多困惑,例如:
        中国孩子能靠英语吃国际饭吗?
        天下有没有“最好的”外语教学法?
        少儿英语学习不领先真的会输在“起跑线”上吗?
        能像学母语一样学外语吗?
        能在家创造一个双语环境吗?
        父母英语不好能教孩子吗?
        Phonics与中国孩子有什么关系?
        针对这些问题,《别说你懂英语启蒙》这本书给出了答案。作者王青,是南京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士,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专业(TESL)硕士、应用语言学博士。
        作者指出了目前关于少儿英语的一个怪现象,即少儿英语培训、双语幼儿园十分火热,但同时许多市面上的所谓成功英语启蒙方法在学术上站不住脚,水平参差不齐。
        家长培养孩子学英语的心急切到什么程度呢?有些经济宽裕的家庭甚至在孩子才几岁时便送其出国,为的是在英语环境中学习英语,成了不土不洋的“小留学生”。这在作者王青看来,是得不偿失的。他指出,“中国人的最大竞争优势在于对中国的了解和职场技能”(摘自原文,p001)。如果家长为了孩子学英语,结果忽略了让孩子学中文,甚至忽略对国情的了解和发展其他技能,无疑是捡了芝麻丢西瓜。
        很多家长在自己学英语的路上也有这样的体验,就是从小学或初中开始,没完没了地学到大学、读研读博甚至工作之后,看不到尽头。作者王青指出了中国孩子学外语的终极目标,即“高中毕业时能在托福雅思考试中取得够用的分数”(摘自原文,p002),而且学习者在一开始学习英语时就可以尝试使用了,而不是“学好了”才开始使用。
        学术界已经去除了“最好的外语教学法”的说法。教师应该根据学习者的特点,博采众教学法之所长,因人制宜进行教学。作者王青在应用语言学领域深耕多年,在文中也列举了多种英语教学法的优势与不足。例如曾受追捧的TPR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不能用来学习所有的话言表达,因为人类的语言太丰富了,不是肢体动作能覆盖的。
        作者将中国孩子从0-18岁的外语学习可划分为五个阶段。这个划分是与孩子的成长阶段相呼应的,将英语学习与孩子的认知能力发展相匹配。他引用多个研究和案例,发现青春期是孩子语言学习的分水岭。青春期之前掌握的语言,在脱离语境后,儿童会将其忘掉。而在青春期,孩子认知能力进入发展高峰期,其中13-18岁是词汇量增长的高峰期(摘自原文,p008)。
        很多家长接触了些蒙特梭利、孙瑞雪的书籍,知道“敏感期”的概念,担心孩子太晚开始学英语会错过这个时机。作者王青指出,第二语言学习中不存在明显的敏感期。唯一的显著影响是口音。早学的好处是接触西方先进的幼儿教育。对于琳琅满目的童书、分级读物等,他认为,幼儿阶段,家长可以充分利用国外引进的早教材料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对英语保持好感即可,不强求正式的学习。家长应重视孩子的英语阅读能力,不止步于表面的口语流利。
        有些家长追捧外教,但作者指出了其不足,即只有外教一个人,不能营造出真实的社会语境。学外语最重要的是交际。有些家长认为学英语怎么能跟中国人学。作者王青认为,中教的弱点是大家都是中国人,有时无意间借助共通的文化背景完成了交流,而不是100%依靠英语。
        如果送孩子去国际学校,有很多外国人,同时又可以常常近距离回到父母身边,是不是一箭双雕呢?作者指出了国际学校的不足,例如资质、流动率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国际学校像飞地,隔绝了孩子真正的文化土壤。
        引导孩子学习英语,不必刻意强调兴趣。一来学习更有智力挑战的东西本身会让孩子感到兴趣;二来平时孩子必须用到的表达,孩子自然会学;三来考试会促进孩子认真学习。过分强调“输入”最后演变成填鸭式教育,且加大孩子的学习负担。
        作者对家长如何评估孩子的英语水平提出了具体操作建议。他认为,父母发音不准,也可以教孩子英语。孩子会自动忽略父母的发音不足。保持交流比使用正确更重要。
        至于时下最流行的“自然拼读法”,作者王青博士引用台湾教学实践证明,拼读法不能取代国际音标,其本身是适合教授阅读的。事实上,不教拼读法,孩子的英语也可以取得进步。他认为,“从童谣儿歌绘本入手,孩子也是在蹦蹦跳跳的互动中学习,然后从识字、阅读简易读物,直到进入章节书的阅读,在得到阅读的乐趣以后,英语水平就会突飞猛进(摘自原文,p208)”
        这本书可谓是当前英语启蒙教学界的一股清流。作者站在应用语言学博士的高度,结合培训经验,既从学术角度梳理国内外少儿英语教学的流派和现状,也为家长提出了多条切实可行的建议。

  《别说你懂“英语启蒙”》读后感(八):顺其自然的英语启蒙

关于英语,孩子学的越来越早,关于内容,市面的书籍越来越多,关于启蒙,追求的是原汁原味。 在各种书籍和网络论坛介绍帖子中,无一例外的都在告诉大家他们的孩子磨耳朵很成功,能自己看很多英文绘本,几乎达到每天的地步。这么多成功案例太励志,轮到我儿子的时候,我也开始摩拳擦掌,接着迎来沮丧和失望。
这次看《别说你懂英语启蒙》,最大的收获,就是放下焦虑,以从容的心态面对孩子的英语教育。这本书首先讨论,孩子为什么学英语?seven habits中有一个就是以始为终,这本书花了很大篇幅跟家长讨论这个话题,在这个浮躁的迷失于how的年代,先弄清楚why,真是太难能可贵!
究其本质,英语是第二外语,它的用途是与其他文化的过去与现在进行交流,什么时候开始学习关系的重要性并不高,不必轻视本国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不必盲从于肤色,不必过分忽视以往的成果,哑巴英语也能进行书面交流,定向进行听力提升后也能提高口语听力。我们不必太介怀口音,不必为环境苦恼,汹涌大潮引入的外文原版读物,对孩子就是一个环境。
我曾经的困惑
看英文巧虎等动画片,开始确实有点效果,小朋友可以往外蹦英语单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似乎只能停留在这个阶段。没法更进一步。
要自己给孩子读绘本,很犹豫,要不要用自己那不标准发音给孩子读?会不会让他也变成这样不标准的发音?
最终克服了这个心结,中国这么大,各有各口音,但是都能说普通话啊,英国人还分伦敦腔和乡下口音,早就不矫情这个啦!自己读吧。
于是买了培生英语,按第一二三的顺序读着,都说孩子读着读着就懂啦,不用强迫背单词,咱不是应试教育,三十多本读下来,他小人家还是基本不会,再往后的序列已经没法读了,因为太长没法在通过比划来让他大体明白每个单词。这个阶段,我很失落,呵呵

  《别说你懂“英语启蒙”》读后感(九):学英语想到的一些感悟

      说实在的学了那么多年的英语,英语水平也就停留了自我介绍这种初级水平。在我看来学英语是真正的洪水猛兽,上课的时候害怕老师提问,考试也是看那个顺眼就选哪个,一直让它在及格线徘徊,我也无能为力。最初看到这本书的封面的时候,一直以为是一本趣味性,怎么着也应该是一本很好理解的书吧。拿到书的时候我发现我错了,我认为它是一本研究性质的书,挺枯燥的,不过为了小弟不像我一样是个英语的睁眼瞎,还是认真的读完了。
    
      “英语启蒙”,这本书以一小节一小节的方式详细的说明了中国家长所关心的问题以为一些困惑,例如:能在家创造一个双语环境吗?,父母英语不好能教孩子吗?天下有没有“最好的外语学习法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通篇给介绍了美国各种英语学习法的发展进程以为国内的英文学习法。书中有一章说作者儿子初入美国学校的事情,刚开始时的不自信到后来的开始听懂交谈,我认为环境起了很大的作用,就算老爸是个很厉害的语言者,那又怎样,我们从牙牙学语开始就学的是汉语,所以我们才能把世界上最难的语言说的头头是道,它贯穿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很容易就掌握了它,一个孩子本身就是学习和好奇心都很强的时候,周围都是说英语的,就像我们刚开始学说话一样,只要你张口自然而然的就会说了。所以说环境很重要。反正我是没没有这个环境了,还是努力练就适合自己的学习法吧。
         看这本书之前本着发愤图强的精神想着要好好学习英语,在豆瓣阅读的专栏中看了安妮蔡的《爱上学英语》。这个专栏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说英语,趣味性很高,很容易让你看下去。学英文要先爱上它,你要是看着就烦,还是不要学的好,人生苦短,大好的时光没有必要浪费在你不喜欢的东西上面,学习英语目标很重要,你要是应付考试就好好做做试题,想提高英语听说水平,就好好听老外怎么说,听听BBC。在我们学习英语之前,有两个真相需要看清:一、语言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所有打着“速成”旗号的东西,你可以直接忽视。二、正视一个“残忍”的现实:我们永远不可能达到native speaker的水平。
      两本书各有各的好,如果你想系统的学习英语学习法就去看英语启蒙,如果你想看些有趣味性有很有道理的就去看爱上学英语,里面会将一些求医、购物,美食的一些小故事,很不错。

  《别说你懂“英语启蒙”》读后感(十):当我们学习外语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我们走过很多弯路,背过很多单词,明白很多道理,却始终学不好外语。尽管前辈谆谆教导,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随着国际化的强势渗入,外语的学科地位可谓蒸蒸日上,更成为很多人的难言之隐。父母为了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盲目灌输,使劲浑身解数,而我们这批最早卷入从小学英语浪潮的“90后”,渐渐长大,有的开始初为人父人母,却仍然为外语学习而苦苦挣扎,或是未雨绸缪,把孩子一把推入了外语学习的深渊。
掐指一算,从幼儿园牙牙学语,背诵一本大约叫小叮当之类的英语会话启蒙读物开始,我的漫漫英语学习之路,已然走过了二十年。在这一把辛酸泪的学习时光里,我尝试过很多学习方法,包括王青博士在书中指出的诸多误区,诸如痴迷于为自己营造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外语环境”,坚持做作业只听英语歌,听外文广播,这样的努力在当时的应试教育大环境下无奈收效甚微,为现在留下的益处更多则是培养了听歌的品位。和现在的孩子不同,我们这代人学习英语几乎靠自己盲人摸象,同时承受着身边对英语一窍不通的父母的恨铁不成钢。平心而论,生长在上海,我们的外语学习环境已经足够幸运,水平也在同龄人上算得上翘楚。我的不少同学朋友也能够通过托福雅思,用一个震撼人心的高分,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即使是天资一般如我,也能不用等字幕便能追看英美热剧,独自在国外旅行,不至于为了语言不通而烦恼。然而,收获这样的成果,我们付出的努力太多,在英语上花的时间和金钱几乎超过了其他所有学科的总和。现在想来,学习英语的性价比过低,源于学习方法的误区。当我们更青春年少的时候,没有遇上王青博士那么理性的老师,更没能拥有读过《别说你懂“英语启蒙”》这类科学二语教学书籍的父母,实属相见恨晚。
大学的时候,我辅修了对外汉语的专业,因而有机会学习了不少有关二语习得的理论,亦读了不少相关的语言教学书籍。大部分书籍由英语写就,翻成中文后难免术语混乱,有时云里雾里,而读了国人王教授所著之书,对我的启发更为直接。在学习和教学的过程中,我曾经很推崇克拉森的“习得假说”理论,坚定以为之所以没有学好外语,是因为自己一直在“学习”,却忽略了语言的“习得”,即在环境中自然领悟。而王青教授在书中点醒我的误会,原来“习得”和“学习”除了在专深的应用语言学学术领域,并没有本质的分别,真是翻译误终身。不是说不到母语国家浸润,就绝对学不好外语,而且所谓的“关键期”,一定要小时候学外语,也在学界争论一片。我们首先要放平自己的心态,不要强求第二语言达到母语这样不切实际的目标,然后通过更科学的方式来达到语言习得的目的。
虽然视角新颖,但王青教授的语言很浅显易懂,书中所用术语亦熟悉亲切。在阅读全书的时候,曾经学到的那些方法一一在脑海中浮现,无论是原始和经典的语法翻译法、听说法、情景法,还是中后期流行的情景交际法、完全肢体反应法等教学手段,这些风格各异,各有所长的教学方法被王教授逐个分析,无论对学习者和教学者都能有所启发。同时,王教授也提出了一些可操作性较强的方法,他对死记硬背毫无好感,推崇阅读法,认为原版阅读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兴趣,更能营造一种纯正的语言环境。由他的想法深发开去,对于成人,无字幕的电影与剧集也不失为一种外语学习的好工具。找到自己的兴趣,挖掘出学习语言的欲望,才不至于让学习成为一件痛苦的事。
其实没有所谓完美的外语教学方法,更多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不拘泥于一种教学方法,而是不断整合,不断调整,摒弃糟粕和误解,循序渐进战胜学习的“七年之痒”,最终成为外语学习的赢家。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