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金瓯缺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金瓯缺读后感10篇

2017-12-02 22:43:3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金瓯缺读后感10篇

  《金瓯缺》是一本由徐兴业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36.00元,页数:126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金瓯缺》读后感(一):帝国的崩溃 --金瓯缺

帝国的崩溃 --金瓯缺
古往今来, 帝国这个名字尽管熠熠生辉, 惹人遐思, 但事实上不管什么样的帝国, 都已经分崩离析或者湮入黄沙. 大多数都在熊熊战火中崩塌, 例如屹立千年的拜占庭帝国或者一度不可一世的第三帝国. 也有一些属于无疾而终, 例如大不列颠帝国. 但说到底, 帝国勃兴忽亡之间, 成败多是自找的.
这部小说以宏大的规模构建了北宋皇朝宣和年间的断代史, 以从容不迫的步调将末世繁华和层层危机进行厚涂和铺陈, 其中北宋皇朝主要的敌人在其中逐一登场, 按照各自的逻辑, 将整个皇朝拖到万劫不复的泥潭之中
北宋帝国可以用死得窝囊来形容. 历来煊赫无比的中原王朝, 居然以这样一种形式来画上句号, 实在跌破了无数历史学家的眼镜. 虽然一眼望去, 它也是属于被蛮夷的铁骑攻灭, 就像罗马沦亡于西哥特王国一般. 事实上, 这一惊天"杰作"中, 各地军阀的私欲, 职业官僚的颟顸, 愚懦皇帝的无能, 做出了更大份额的贡献.
虽然一眼望去, 它的敌人是北方异族的铁蹄扬起的隆隆风暴. 在小说初始, 辽国这个当年的万里上邦就已经奄奄一息, 只是在少数像耶律大石这样的精英支持下勉强厚颜残喘而已. 很快, 更凶暴也更富朝气的金国铁骑便将震天动地, 滚滚而来. 以摧枯拉朽之势在北宋帝国的躯体上割开了数个深深的伤口.
然后在面临这更危险的敌人时, 自诩帝国精英的官僚系统立刻将自己的利益高高捧起, 而将帝国的利益踏诸足下. 这是暮气沉沉的帝国均不可避免的问题. 无论是汉末的世族, 还是明末望风而降的士大夫们, 当官僚系统演化成既得利益集团, 和帝国本身便开始了同床异梦. 官僚系统一面以鸵鸟心态来应对北方民族的铁骑, 一面视之为派系倾轧的大好机会, 顺道抹杀几个不识时务的官场另类.
当然帝国还有更为致命的敌人, 在一个权力高度集中的皇朝中, 皇帝不仅仅是一种象征, 也是权力运行的中枢, 同样还是国民的精神寄托. 因而皇帝也可以轻松地破坏整个帝国. 在各国的历史中, 都不乏能以一己之力迅速摧毁整个帝国的"天才". 本书中的道君皇帝, 赵佶, 就是这些天才中最为才华横溢的一位, 金石书画音乐鉴赏均属精通, 而昏庸荒淫也是卓尔不群. 对于官僚集团, 他无力集合其力量, 对于军事将领, 他也无法完全驾驭. 只能惶惶终日, 直至汴京大门被金兵攻占.
本来北方异族割开的伤口只是腠理之疾, 在帝国官僚的协助下, 这些伤口扩展到了整个胸腔, 而两代皇帝则在帝国还有余力反击之时, 亲手将帝国的心脏拱手送上. 这才是真真正正的祸起萧墙. 这才是真真正正的一出悲剧.
<金瓯缺>这样一部一百五十万字的煌煌巨著, 居然作者在文革期间写就的. 甫一出版便好评如潮, 并一举获得了茅盾文学奖. 由于当时还存在着意识形态影响, 所以在笔调中间间有微暇, 但从当今看来, 似乎也是一种可供玩味的时代烙印. 而它包含的寓意, 则超越了它描绘的时代, 成为一种永恒的历史记忆.

  《金瓯缺》读后感(二):这tm绝壁是恐怖小说

       我看过最恐怖的小说也不过如此了,小时候就看过一点连环画版 的本作,年少懵懂啊。只知道暗暗艳羡追逐婵娘的马扩,学着也叫唤一声小蹄子
    30出头之时 正值本书重版 得以见得全貌 自认为看了那么多宋人笔记,邓广铭先生的岳飞传 对这段历史了如指掌 现在想来多么天真 那不过是后人看前世 端的是高高在上一目了然 结果被徐老先生这么一股脑儿的糊到你面上的时候 此刻我能想到的,只有借用冰火里火吻而生那句充满怨气的名言“琼恩雪诺 其实你什么都不懂” 了
      老实说这部书这几年间断断续续看了好几遍 却没有一次能把最后一册仔细看完的 无他 嗡嗡作响的脑子整个人都不太好 大概生理反映是个合适的借口吧
       毋须对全篇梳理一遍 只需抓住整个故事的首尾, 便能让诸位一同分享我的感受了
 
       开场没有多久 便是刘琦带着他的小兄弟马扩一同参加蔡太师府上的新年聚会 一群青年将官在当朝宰辅的官邸举行宴会的场面 端的是济济一堂 每个人心中都是那么的热血豪迈 中间有一段几个人聊天的段落 谈到国家将要用兵河北的局势 真是身临其境 对于那些有才能有机会也有愿望的年轻人来讲 国家正是用人之时 你还有什么奢望
      话说前一册的世界真是太完美美好到不那么真实 这时候的刘琦那是多么讨喜可爱的角色啊
       说起来刘四厢那真是优秀青年之表率, 将门之后 天子亲随 武艺高强还吹得一手好笛子 在那些慕名而来的歌姬们的重围下闯出太师府时 看着不解风情的马扩把头上的牡丹花甩得满地 幽幽的说了一句 老弟啊 你可知道你头上这些牡丹花要多少银子一朵么 即便是以现代人的眼界 如此逼格只怕也是叹为观止
     
      这中间多少理想,堂堂西军熙河开边的武功,长夜如炙的东京风物,头束东坡巾手诏公文却因为印章盖的地方构图不完美而撕了重写的徽宗,恢复幽燕的夙愿,虎威八面的老种经略相公,当年连金灭辽奔走努力的马政,那乘着骏马夜渡黄河冰面的霸气出场,也力麻力的马扩还有和婵娘两小无猜的美好爱情,顺昌城头暴打金兀术的刘四厢,当然当然,还有在那幽州城下,那个充敢战士的姓岳的小将官 。一个多么华丽,想想都令人激动的时代啊。看到这里的读者多少也会像我一样,几乎产生一种错觉,和这么多伟大的人物出线在同一个场景里,怎么会有失败的可能呢。
      
      然而结果呢,想想只差一口气就要打爆西夏的堂堂大宋西军,最后随着孤立无援的种师中愤然出战,全军战没。灰飞烟灭的东京,北狩的天子和皇室,还有那日夜盼望马扩恢复中原能够家人团聚的婵娘,到死的一刻你会原谅你的马扩吗。当年射杀猛虎救下金主完颜阿古打的少年他真的尽力了啊。刘琦哥哥呢,两鬓霜白的他也只能坐在洞庭湖的渔船上听着李师师哀怨的曲子合奏一曲,国家和理想与他还有什么关系。对了对了,还有那位姓岳的小将官,也在大年三十凌晨的黑夜中,拖到风波亭外,以叛国不忠罪名斩首了事了。
      于是到了最后你才发现当初的一切全部都不过是个美丽的假象 。当这个国家所有的方针都在一个错误的道路上前进的时候 , 个人的才华和努力又有何用 。最后的结果, 所有的牺牲与热血居然都是那么轻易的就随风飘散了 。而这么多美好鲜活的生命,却连一场体面的谢幕都没有,轰轰烈烈的牺牲居然是一种奢望,生命此时本就是最不值一提的事物,只可惜最后的结局,确连起码的尊严和荣誉也全都夺走了。
      也许这也和作者徐兴业先生的个人遭遇与情感经历息息相关吧,最让人难以接受的只怕是这虽然是小说, 却几乎没有戏说的成分。反而是以近乎第一人称的视角把读者带入那一段悲剧当中,这种深入骨髓的寒意,让我也像坐在吱呀作响的牛车上,抱着妻子婵娘的骨灰坛子表情麻木的马扩一般,整个人仿佛都陷入一潭汪洋般的沼泽之中, 等待莫顶窒息的时刻,却连一点挣扎的愿望都没有了。
哈哈 ,唉,回头看之前的题目还有点调侃的口吻,其实本来也是想写的轻松愉快一些的, 毕竟事隔我最后一次被虐也有很久很久了,内中的情节也都些许模糊了。只是写着写着,就变成这个调调了,只好回过头去把前面写的逗逼体删了重写,哈哈,真是什么鬼啊,这本书的怨气之深也真是无以复加了哟。真的貌似不适合年轻人看吧,太打击士气了,每每回想起来,自己也正是处在那样自信满满,跃跃欲试的年纪,看着这花花世界一片和谐,就不免如同在噩梦中惊醒一般,满头大汗之余,心里稍许有一丝安慰了,唉,但愿如此吧。共勉

  《金瓯缺》读后感(三):阻挡

一部长篇小说 勾起了历史的长叹 多事之秋 三方势力 起起伏伏 轮回反复 个人在历史中间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 个人勇猛 但全军胆颤 一军虽强 但全军萎缩 全军无畏 但诸军无节制 诸军联勤 但总督背叛 总督果敢 但朝廷争斗 朝廷周全 但帝王懦弱 即使推到顶层设计的位置 也无法理解这个民族 整个家国就这样沦落 从大历史的角度看 王朝更替推陈出新 可这段历史并不是螺旋般的向前推动 而是落后的文化侵占先进的文化 野蛮的文明取代智慧的文明 大中国的历史上 有好几次这样的反复 不可说这是一个别现象 从而让我联想到了当朝天朝 过多少年后的后人来看 会不会也是这样一种心情 会不会发出同样的叹息 夜深人静的时候 思考一下那么高远的历史 那么崭新的未来 身体释然 情怀依旧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

  《金瓯缺》读后感(四):又惨又令人郁闷

最近在读徐兴业老先生所著长篇小说《金瓯缺》,这本书洋洋洒洒八十多万字,讲述了从宋金海上之盟协议共击辽国到金国撕毁盟约挥兵南下灭亡北宋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段落。
书中描写的大宋朝正处在徽宗治下,金碧辉煌纸醉金迷,是一个承平之世,其富庶甚至超过全盛时期的唐朝。这时候距离与辽国签订檀渊之盟已经过了一百多年,是举国上下醉生梦死的百余年。
本书第一部的内容详细地描写了当时宋朝的社会状态以及宋金约定夹击辽国的前期准备,实际上当时宋朝的统治阶层居然没有人认真的筹划考虑过这件事。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在天祚帝已经被金人打进夹阴山的时候胜利已经唾手可得,只要数十万大军在边境上排开阵势,辽人就会衔信出降。军队由好大喜功贪生怕死的童贯统领,徽宗甚至下旨军队不得杀伤辽人,违者重罚。这道荒唐透顶的圣旨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后果,不啻于替辽人缴了大宋军队的械。
本书的主人公,实有其人的传奇人物马扩孤胆出使辽廷,已经成功使得皇帝耶律淳与皇后萧普贤二人献出降表。杰出的契丹英雄,耶律大石听到这个消息后,心有不甘,联合萧干对宋军阵地发动了一次全面进攻。处处被掣肘,已经毫无斗志的宋军一击即溃,后撤上百里,一直逃到雄州城下。马扩回到军队中,警告各位指挥官耶律大石将会在不久后再次发动全面追击。但这时候军队的指挥层已经乱成了一锅粥,有的只求自保,恨不得就此班师,有的勾心斗角被私怨蒙蔽了双眼,没有人把他的警告当一回事。数日后,耶律大石再次发起进攻,将毫无准备的宋军打得魂飞胆丧,成功为辽国争得了喘息之机。
这时候的宋廷已经被前线的消息给吓住了,他们决定请金人替他们攻取燕京,然后再花钱从金人手里把燕京买回来。这又是一个没脑子的主意,可以说当时本身富庶强大的宋朝就是被这一个个层出不穷的昏聩决策给搞垮了。由此金人发现了两件事,其一,宋朝的军队打不了仗,其二,宋朝非常有钱。宋朝的君臣百姓不知道的事情是,金人比辽人更加残暴贪婪。示弱于人的结果,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宋朝并不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朝代,大宋军队的战斗力其实是非常强悍的,由于河套一带不在掌握,所以没有良马出产,主要由步兵组成。即使如此,大宋军人依然以血肉之躯阻挡游牧民族南下的铁蹄数百年之久,足以令人敬佩。然而由于统治者的摇摆不定,以及军队指挥层的互相掣肘,数次坐失良机,终于一败涂地。然而却被金人窥到了机会,灭金辽之后挟余威挥师南下,兵围东京汴梁。然后就发生了华夏民族有史以来最屈辱的一场浩劫——靖康之耻。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贪婪残暴的女真人,在获得勒索了大量财富的同时,俘走了当时中国的皇帝、国家的象征徽钦二宗并废为庶人,整个宋朝宗室,后宫的皇后妃嫔宫女,大臣以及子女家眷以及大量民间女子总共数千。至此北宋灭亡。
他们将这些人送往金国腹地,极尽折磨与羞辱。男人为奴,女人为娼。当时曾有描述说,一个铁匠花八金买了一个女人,实际上是宋室宗姬,相国孙女,尚书夫人。其悲惨可见一斑。
这段历史实在是太惨,深深地影响了后世,正因为宋朝宗室受此屈辱,到明朝时封建礼教发展到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例如要求女人视贞节高于生命,面临抉择时几乎只能选择死。
一个本来并不贫弱的朝代,由于统治者的懦弱、短视和昏聩沦落至斯,不得不令人扼腕嗟叹,国家的命运被昏庸者掌握的后果就是这样。这个弊端至今也不知道有没有被克服,当代之事只有后人有资格评说。
掩卷叹息,沉重的心情难以言表,时至今天,民族间的仇恨已经烟消云散,很多人对我们的历史已经知之甚少。生活总是会一直前行,多少当时难忘的刀光剑影都将渐渐远去,无论是辉煌还是黯淡,也终将变成与己无关的一页页文字。我们的今天就是未来的历史,在后人的笔下,该是一个怎样的朝代呢?

  《金瓯缺》读后感(五):《金瓯缺》--北宋是被自己灭亡的

借用《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的一句话:历史比我们想象的要精彩的多!我很喜欢历史,记得很小的时候字还认得不太全的时候,就捧着两本厚厚的《上下五千年》在哪里“钻研”了,虽然现在已经不记得当时到底看懂了多少,但是那种浩瀚和深厚的中国历史和文化,从此算是在我心中扎根了。我们很多人觉得历史枯燥,却去追捧那些漏洞百出的古装戏,只不过是因为没有人把历史原本就有的精彩呈现给我们。中国历史的书籍要么太专业,要么太乏味刻板,把原本很精彩的东西给抹杀了,却去编撰些好不靠谱的影视剧来骗取收视率和票房。
《金瓯缺》是茅盾文学奖作品,是少数可以把历史的精彩呈现给我们的作品。我在图书馆里看到了几次,但都是因为找不到第一册(全书共计四册)而作罢,还有个原因就是自己也看过几本北宋灭亡那段历史时期的书。但这次有缘借来看还是收益良多,至少陪伴我读过了一个多月开心的阅读时光。它不像很多历史小说那样呆板地把历史事实照搬过来,生硬刻板看似交代了很多情节和事件,其实不但没有把故事讲透,还搞得非常没有营养和味道,还不如去自己看历史教科书呢。文学作品不同于专业历史研究资料,就应该立足在尊重基础历史事实和适当的文学艺术,两者如何恰如其分地融合在一起,既不能篡改历史胡说八道一通,也不能硬邦邦地感觉在上历史课。要知道古代流传下来的历史文献,可不会记载那些所谓的“琐事”,这就要靠作家在历史的基础上适当挖掘和发挥了。
本书主要的历史阶段前后跨度也就十几年,但这是个中国历史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辽朝在强盛几十年后已经日趋腐朽堕落,金朝正在东北方冉冉升起,那是个历史格局需要重新洗牌的时代。北宋这个朝代从诞生就埋下了孱弱的伏笔,通常朝代创建都是最有朝气和战斗力的时候,当时太祖太宗都没能解决北方燕云十六州的问题,最后经过宋辽初期的大战后,也仅仅取得了澶渊之盟这种妥协的结果,自然不能指望它的后代子孙能有太大作为。重文轻武的国策和澶渊之盟带来的暂时安全,也让北宋在军事上非常不给力。本书的主人公马扩和其他抗战派主角大都出自西北,因为那里经常要跟当时的西夏作战,仍旧保持了尚武精神和战斗力。
本书开始是宋金签订“海上之盟”联手伐辽,但是在当时掌握实权徽宗童贯蔡京之流居然认为可以依靠金人或者恐吓,就能轻松将燕云十六州收回,立下祖宗都没能实现的宏图大愿。甚至不仅仅是朝廷高层,在东京市民阶层和军队中也有严重的轻敌思想。原本西北军士气旺盛,如果使用得当,确实有机会收回燕京,但是因为指导思想的错误,导致北宋的战略走上歧途,甚至当马扩都已经施展外交手段说服辽主和皇后投降北宋,却因为辽朝有耶律大石这样杰出的人物,最终两次伐辽战争均告失败,最终还是凭借金人兵力打败辽朝,靠着贿赂金银玉帛换回被毁的燕京。金人灭亡辽朝如吹枯拉朽,北宋连据守燕京的残辽力量都打不过,被金朝灭亡也在意料之中。两次东京保卫战知道历史的都会觉得很悲愤,第一次东京保卫战凭借保家卫国的锐气和李刚的横空出世以及西北军勤王,勉强顶住了金人的进攻。可悲可叹的徽宗钦宗不思考如何加强军事和防卫,反而打压抗战派的力量朝廷内部全部都是投降派,尽管靖康之耻徽钦二宗受尽欺凌,我都觉得他们完全是自找的,不值得同情可怜,倒是东京的百万市民以及两河地区的人民,被懦弱无能的朝廷牵连,饱受战争之苦这是金朝和宋朝统治者欠下人民的血债。再到后来康王赵构为了保持自己得来的“不正统”的皇位,屡次向金朝求饶投降,彻底放弃抵抗的精神,甚至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不惜扼杀抗金的力量,跟秦桧勾结冤杀岳飞跟金朝达成和议,他绝非南宋的英明中兴之主,只是个贪图个人权位不顾百姓死活的窝囊废。
北宋的灭亡从客观形势上看,金朝正值兴旺上升期,确实存在很大的灭亡可能性,但是最根本原因还是出自自己内部。如果徽钦二宗朝有神宗的一点点英明,正军备战利用时机或独自夺回燕京或收降残辽的力量跟金人抗衡,收复燕云十六州完全是有机会的。再不济到了东京保卫战如果政策得当,信任主战派完全不会被灭国,甚至到了南宋初期,如果积极进取充分利用北方抗金的力量,岳飞韩世忠都有机会北伐收复失地。当时金朝创建了几十年,那种最初的锐气已经丧失,腐朽堕落的非常快,能坚持住着几十年的抗战,不难等到实力的再度平衡。可惜历史总是如此,每个朝代的最后期,都是皇帝昏庸朝臣腐朽卖国,纵使有千百条有利的时机和条件,他们也不可能去改变历史,而只是加速自己的灭亡罢了。
主人公马扩很不幸生活在这样的时代,他跟随父亲马政参与了宋金的海上之盟谈判,后来在伐辽战争中又出使辽国劝降,同时由于他外交方面的见多识广,也得到了宋朝统治者不得不给予的重视。他有机会在那个时代跟三个朝廷的高层统治者都有接触和了解。这让他有足够的战略眼光来看待那个朝代,同时他也是积极实践者。无论在伐辽战争还是抗金斗争中,他都表现了非常高尚的品质和极大的号召力。但由于宋朝的统治阶层(包括皇室和官僚阶级)已经彻底腐朽到自毁长城的地步,所以他的努力和理想注定只能是悲剧解决。其实那个时代里发生悲剧的绝不仅仅是他,任何有理想爱国的人士都是处于苦闷和迷惘之中。热血抗战为国捐躯而死痛快,窝窝囊囊被投降派直接间接出卖,是哪个时代真心爱国的英雄们的共同悲剧。
马扩最大的价值是认可和促进了两河北方地区的民间抗金力量,并努力争取将朝廷正规军的力量跟义军相结合,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已经做到的最大的努力,但是因为宋朝的投降派始终占据上风(这个问题非常值得思考),这些努力只能是杯水车薪。他自己和家庭也为此付出了很高的代价。此外马扩始终没有自己掌握的军队,这使得他不能像岳飞韩世忠宗泽等人取得那么大的影响和效果,后世对于他的评价和记忆也不及其他抗金将领,而且使得他多次战争中都吃了苦头。后来马扩领导五马山义军拥立信王号召义军,声势浩大聚众十万余,但是不能跟南宋正规军协调,最终被金朝剿灭,自己回到南方正是秦桧主和派当权的时代,最终只能郁郁寡欢不得志。小说里讲他还能赎回家人和妻室,应该只是文学处理上给读者以希望罢了。
预期是北宋是被金朝灭亡,其实毋宁说是被自己从内部打败的,在当时北宋的皇帝和主和派大臣做到了很多金朝无法做到的事情,是他们自己自毁长城削弱了抗金的战斗力量。这在我们今天看来是完全不可思议的事情,为什么他们会做出长期看来对自己有害甚至类同于自杀的事情呢?而且这不仅仅是偶尔一两个人所谓,纵观北宋末期到南宋灭亡一直都不乏倡导苟且和谈的人,甚至直接当权者皇帝本人就是想着投降,他们以为投降就可以保住自己那点点利益,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加上那些卖国求荣只为保全自己利益的卖国主和派,国家能不灭亡吗?这是非常值得深思的历史话题,我想对此思考最深的应该是徽钦二宗,他们两位直接或间接缔造了国破家亡的结局。不知道他们被押送到金朝及被囚禁侮辱的几十年内,他们是否曾对自己所作所为有所反思和思考呢?

  《金瓯缺》读后感(六):金瓯缺,无缺

在历史小说中,《金瓯缺》和《李自成》号称双璧,但是《金瓯缺》的名气小很多,这大概和它的作者没有多少江湖地位,没有这个会长、那个教授之类的头衔有关系。不过,在我看来,《金瓯缺》比《李自成》写得更出色,更不用说《张居正》、《曾国藩》、《胡雪岩》这些历史小说了。

徐兴业创作这部小说,花了40多年,从抗战开始时构思、起笔,经历了抗战、解放战争、反右、文革、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最终完稿,也算是个不小的奇迹。它比起一般的历史小说,文字更优美,情节设置更为跌宕起伏,人物刻画得更为栩栩如生,更像一部文学作品,无怪乎能荣获茅盾文学奖。它的文字像那种民国时期的白话文,有老舍、钱钟书等人的文字的影子,有时候含蓄,有时候诙谐,有很多反语,充满中嬉笑怒骂的意味,读起来很解气。

整个小说分为四部,第一部描写宋金结盟,第二部描写辽国的覆灭,第三部描写北宋的灭亡,第四部描写南宋的建立和民众的抗金斗争。总体来说,全书按照时间顺序来描写,不过有些情节设置有些与众不同,比如主人公马扩直到第一部后半段才千呼万唤始出来,而且都不是正面描写。

这部小说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的历史观上来描写的,宣扬农民运动,反对封建统治者。这和作者生活的时代、经历有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是必不可免的,所以有些教科书似的宣教,特别是第三部的后半部分,简直像是政治意味浓厚的报告文学。但是,比起《李自成》,其实这方面已经好很多了,所以也没有必要求全责备。任何事情都有它存在的原因,自有其合理性,白玉微瑕不掩其瑜。

如果跳出这部小说,重新来讨论那段历史,其实从北宋立国开始,金瓯即已有缺。自盛唐以后,安史之乱出现,导致了藩镇割据的局面,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北宋建立。五代十国的时候,藩镇割据现象尤为严重,往往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既没能统一全境,又维持不了多长时间,更有无耻如石敬瑭者,向契丹俯首称臣,拱手将燕云十六州让与外族,导致中原无屏障,番邦铁骑可瞬息而至。所以,北宋在这个条件下立国,已经缺少阻挡外族侵略的能力,国土已经不完整,金瓯早缺。

当然,如果之后北宋的统治者中出现了雄才大略的人物,这种局面未使不能改变。就像汉朝立国之初,汉高祖有白登之围,后来汉武帝驱匈奴于大漠之外,封狼居胥,称雄于世;唐朝建国之始,也对突厥毕恭毕敬,后来唐太宗在国力强盛后,也打得突厥四分五裂,使得万国来朝。可惜的是,赵匡胤怕再次出现藩镇割据,也害怕别人黄袍加身,所以矫枉过正,重文轻武,文官凌驾在武将之上,不知兵者乱谈兵,终宋一世,即使有名将如狄青者出现,却一生碌碌无为,甚至惊惧而死。这是武将的悲哀,也是宋朝的悲哀。

宋朝国富民丰,文官待遇好,又有宋太祖不杀士大夫的诺言,无疑是文官的天堂。北宋早期还有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等一批道德楷模,但元祐之后,党争日甚,不问真理只问党派,再后来更是不堪,净是一帮蛀虫在窃据朝纲,只知任用私人,败坏朝政,满足自身贪欲,到最后耽于享乐者众,忧国忧民者寡。

人一旦陷入温柔乡里,长期不能出来,什么雄心壮志都磨得一干二净。契丹人一开始多么英勇,耶律阿保机多么勇猛,打得北宋只敢以父兄相称,乖乖纳贡,结果一旦安于享乐,就被迅速覆灭。女真人更是如此,一开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灭辽灭北宋,后来看惯了南朝的灯红酒绿,学会了饮酒作乐,一二十年后居然就再也打不过南宋小朝廷。所以,还是先贤孟子说的对,“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不过,人辛辛苦苦做事为了什么,大多数还是想去享受,就像契丹人、女真人侵宋,还有李自成、洪秀全这些人起义,不就是为了活得好一点吗?那么,为了得到这些享受,最终会使得他们失去这些享受,真是一个悖论。

  《金瓯缺》读后感(七):一瓯百缺,支那现象最伤心

                                                                                                                                        一瓯百缺,支那现象最伤心

  《金瓯缺》读后感(八):长江文艺版《金瓯缺》错漏

13年底在某客的时候接手《金瓯缺》再版项目,由于成书时间较远,没有电子稿,便参照海峡文艺版及长江文艺版在OCR稿上进行修改。感谢复审梁老师和校对绳老师鼎力相助,玩了一场累瞎眼的找你妹。最后书没能出版,名字没地方写,还是挺对不住。原本挑了四本的错字,但后两本因离职没来得及整理,只能放前两本的了,里面大概也有改错的……长江文艺版错漏虽多,但改OCR稿的痛苦还是完全理解的,能这样也不容易了。这个文档本来一直存在微盘里,眼见微盘要死了,还是赶紧发出来的好……
第一部
P9倒数第一段第二行,“五牌”应为“玉牌”。
P10第五段,“鹁鹆青”应为“鹁鸪青”。
P31倒数第四段第三环,“克敌致胜”应为“克敌制胜”。
P59第三段第二行,“湄河”应为“郿河”。
P92第五段第三行,“睽别”应为“暌别”。
P105第三段第一行,“青萍之末”应为“青蘋之末”。(页字旁已改为简体)
P107倒数第三段第二行,“壶浆簟食”应为“壶浆箪食”。
P116倒数第一段第一行,“鸂革力鸟戏水图”应为“鸂鶒戏水图”。(鸟字旁已改为简体)
P121倒数第三段倒数第三行,“孪姥”应为“李姥”。
P129倒数第三段第四行,“干萦万转”应为“千萦万转”。
P188倒数第三段第一行,“酒店那个凝静的世界”应为“酒后那个凝静的世界”。
P189第三段最后一行,“畅言无忌”应为“昌言无忌”。
P191第六段倒数第二行,“结沦”应为“结论”。
P195第二段第四行,“阖门宣赞舍人”应为“阁门宣赞舍人”。
P211倒数第二段第三行,“幸观蹶成”应为“幸观厥成”。
P213倒数第二段第四行,“吴千千”应为“吴幵”。
P214第四段第三行,根据《宋史》,第三个蔡家人的名字应为“蔡儵”。
P218第二段倒数第五行,“一直氽到童的座前”缺“贯”字,应为“一直氽到童贯的座前”。
P228第二段第二行,“重汉家威仪”缺“睹”字,应为“重睹汉家威仪”。
P235倒数第四段倒数第三行,“蔡收”应为“蔡攸”。
P236第六段第二行,“纨袴”应为“纨绔”。
P238倒数第四段倒数第二行,“蠢虫”应为“蠹虫”。
P242倒数第四段倒数第一行,“家人扭不过他”应为“家人拗不过他”。
P243倒数第五段倒数第三行,“峻噌”应为“峻嶒”。
P243倒数第五段倒数第二行,“搥着床档”应为“捶着床档”。
P251注释①,“南宋高宗号”缺“年”字,应为“南宋高宗年号”。
P252倒数第二段倒数第四行,“狼狼坑坑”应为“狼狼亢亢”。
第二部
P13倒数第一段第五行,“故人”应为“敌人”。
P22第七段第二行,“走了火”应为“走了水”。
P41第一段倒数第七行,“无权无勇”应为“无拳无勇”。
P43第二段第一行,“强嘴”应为“犟嘴”。
P50倒数第一段倒数第二行,“葫芦答应了”应为“葫芦提答应了”。
P53倒数第七段第三行,“疯瘫”应为“风瘫”。
P56倒数第四段第二行,“攻城掠地”应为“攻城略地”。
P77第四段倒数第一行,“馨香寿祝”应为“馨香祷祝”。
P92第一段倒数第二行,“葵学士”应为“蔡学士”。
P110第二段倒数第四行,“船只仍在河心中躺着”应为“船只仍在河心中淌着”。
P157第二段第二行,“有人走近他”应为“有人走近它”。(代词代指玉狻猊)
P174第二段倒数第三行,“捉进宫里去”应为“捉进官里去”。
P175第一段第二行,“水傀儡、水秋千”应为“小傀儡、小秋千”。
P177倒数第一段倒数第一行,“以说上几句话的亲信人员”前缺“可”字,应为“可以说上几句话的亲信人员”。
P210倒数第三段第三行,“她们决不敢动他的手”应为“他们决不敢动他的手”。
P215倒数第二段倒数第七行,“耨斡糜”的“糜”字应为“女”字底。
P215注释,“脦里寋”应为“脦俚寋”。
P220倒数第四段第二行,“拚”应为“拼”。
P236倒数第二段第二行,“械砖”应为“城砖”。
P246第一段倒数第一行,“急脚递送东京”缺“递”字,应为“急脚递递送东京”。
P247第三段第一行,“摩日侯罗”应为“摩睺罗”。
P248倒数第三段第三行,“银货两迄”应为“银货两讫”。
P260第一段倒数第二行,“官家偏偏义听信”应为“官家偏偏又听信”。
P266第一段第五行,“辽的诛求”应为“辽的殊求”。
P273第四段第一行,“裂开嘴唇”应为“咧开嘴唇”。
P278第三段第二行,“梗住他的喉咙”应为“哽住他的喉咙”。
P280倒数第一段第四行,“照额收入”应为“超额收入”。
P283倒数第一段第四行,“到来劫寨”应为“前来劫寨”。
P307倒数第二段第四行,“花石岗”应为“花石纲”。
P311第四段倒数第三行,“籍父兄之余荫”应为“借父兄之余荫”。

  《金瓯缺》读后感(九):历史小说中的绝对经典

一部当之无愧的杰作,一部无与伦比的历史小说!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已经超过了唐浩明的《曾国藩》;也使得我对于历史小说这一体裁树立了绝对的信心。
这书我是09年刚出来时买的(据说是30年后再版,好象也有些删节),当时由于时间不是太多,便草草地读过就放下了!而且此书的西方味让我一时间很不适应。
尽管从字里行间已经晓得这是一部不可不读的经典,但当时只是这样评价的——
“11月的时候基本读完了此书,说实话这本书确实是中国文学中的一个异类,尤其是历史小说的异类!
首先说写法上,作者深受西方文学的影响,尤其是托尔斯泰的叙事技巧(思想)影响,初读让人觉得不伦不类,读起来不如唐浩明、凌力等人来得吸引人;可是细细得读下去,反而见出作者的高明了!在思想上,作者的人道关怀比较浓郁,确实值得推崇。
此书寄寓了作者深厚的民族感情,忠实地反映了那段屈辱、沉重的历史,但是仍感觉不如想象中的好,情节拖沓,故事也不那么吸引人——难道已不符合今人的审美趣味?
无论如何,也算是同类书中的佼佼者了,值得收藏阅读。历史小说本来就是难写,也没多少佳作。”
前几天无意中拿出来细细重温,结果一下子就被震住了,从此不忍释卷!过去认为的那些缺点似乎都不存在了……
具体细节和感受真的不好谈,太多了,不知从何说起……
其实我感兴趣也包括作者这个人,及本书的遭遇。希望有好心的知情人在看到我的这段评论时能够透露一二,不胜感谢。
-----------------------------------------------------------------
来篇长的吧,本人自己写的。
徐兴业与《金瓯缺》
   
   最近重读了上海作家徐兴业(1917—1990)的长篇历史小说《金瓯缺》,产生了一些不同以往的强烈感受,这里简单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下吧。
   我一贯是不怎么擅长写书评的,尤其懒得再去抄出书中的某些或精彩或印象深刻的段落,只能在总体上把握一下了。
   
   (一)
   
   2009年的时候,我常在当当网购书和发表评论,一次无意中的机会,便让我注意到了《金瓯缺》这本书。
   这本书是长江文艺出版社(天一策划)茅盾文学奖历史小说书系中的五部之一。那时,我从来没听说过《金瓯缺》的名头,因此不免好奇,便重点关注了下。看到很多人都对于此书推崇有加,我也就花费80多元的优惠价格买了一套简装版。
   当时由于事情很多,这书一直没有细看,但始终觉得应该抽时间好好看看,不像大部分书,翻一下就从此彻底丢开了。等到有时间看时,已经到了2010年。初读之下,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这部历史小说真可谓是中国文学中的一个异类,西方味、解析味很浓(后来我才渐渐意识到,这是一种非大师不能驾驭的风格),我以前也从没见识过这种类似于托尔斯泰的思想性极强的风格。
   由于当时心态的浮躁,虽然认定此书是一本颇有价值的著作,但由于此书故事情节的奇特和一时对那种文风的不够适应,便没有真正吸引我读下去。在我草草一阅后,这本书就被我丢到了山东的家中。
   这几年中,我几乎读过了一切知名的历史小说,其中非常推崇唐浩明与凌力,具体又推崇《曾国藩》与《少年天子》、《梦断关河》。在我看来,《李自成》虽然也很见功力,但故事太琐碎,作者的思想也还带有时代的强烈烙印;《白门柳》虽然极见品位,但文人味道过重,没有什么激动人心的大场面,也不能令我一字不落地坚持读完(细读了第一卷,第二、三卷就浏览而已);二月河虽雕琢甚工,可惜虚夸过多,且帝王思想偏重,立意不高(《张居正》就更不用说了)……
   也就在今年5月的时候,又一次偶然的机会,当回到家中的我再次翻出了《金瓯缺》时,仅仅是再读了开头的几个小节,我从此便不能罢手了——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我觉得我自己的这颗异常激动起来的“心”是非常可靠的——因此我认定,这部小说的确是值得细细品读的一流作品。
   为了能更好地消化《金瓯缺》,我又翻出《战争与和平》,简单地浏览了一下。我不能不承认,无论就思想境界还是艺术风格,二者大概确是有渊源的(据说徐老很喜欢《战争与和平》)——由此,我也认定,自觉宗法托翁的徐兴业在整个中国当代文学中,起码是在历史小说的创作中,的确是超一流的,是真正值得我们钦佩的如同托尔斯泰般的大师级人物。
   从前,我应该是最为推崇唐浩明的《曾国藩》的,但如今它已经被《金瓯缺》所取代:我想,真正决定这种转变的,可能正在于作者的思想境界、人道关怀的差异。
   尤其最值得一提的是,长期以来,我对于历史小说这一体裁并不是非常信任,因为历史的真实性太难把握了,而不具有真实元素的东西便是没有灵魂的;而如今,我对这一体裁似乎获得了绝对的信心。
   
   (二)
   
   《金瓯缺》这部著作的主题是抗战,它所描写的主要内容是两宋风云,历史背景则是辽、宋、金三朝的复杂关系。
   虽然这本书宣扬的是爱国精神,但是它在思想上的主要成就可能还在于作者对于北宋官场的深刻揭露及对于官僚主义的深刻批判(所以仍具有现实意义):作者入骨三分地揭示了专制政体下统治集团的溃烂,如蔡京、童贯之流;他的历史洞察力是惊人的,所以才会产生像这种神来之笔:“历史是公正的,即使是一个功业彪炳、照耀史册的杰出统治者,如果他一生中有过一次采用流血镇压的手段来对付旨在保护国家利益的群众运动,也要受到强烈的谴责。历史对他作出最后评价时,不免要加上一句‘功过不相掩’”(见第三十五章第七节)。
   作者在1939年时就酝酿此书,那时正是日寇大举入犯、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候,作者见于家国被难,目睹国民党的腐败无能及投降主义行径,内心的悲愤和痛苦自然无以言表。
   当时作者因病寄居于友人之家,无意中得到一本名为《三朝北盟会编》的书,被里面所展现的历史所深深吸引,尤其被马扩的抗战与爱国精神所深深感染,从此打定主意要撰写这样一部主题为抗战的历史小说,热烈地讴歌一下马扩这位不太知名的爱国人士。
   这部小说第一卷完成于1976年,时间跨越了近四十个年头(后三卷大概用了十年时间)。从作品中所展现的广阔而丰富的历史生活画卷,自然体现了作者的深厚功底,具体到当时的一件细物,人物说话的不同口吻及个性化、带有时代特色的措辞——我们都不难体会到,作者这几十年的辛苦显然不会是白费的——如果一个读者足够具有鉴识的眼光,那么他就不可能不会被作品中所体现出的高度的历史真实性及作者的才力所震撼!
   徐老还有不少其他作品,甚至还有些学术性的作品(在文革中可能正因此受到迫害),但是这部《金瓯缺》显然凝铸了他大半生的心血。
   
   (三)
   
   不得不说,整个作品的气氛是悲壮和压抑的,就如同《红楼梦》的结局一样让人不太能接受。但是真实的历史就是如此,只有悲剧才能唤起人们的忧患意识。
   再具体谈谈这部作品中的细节与主要人物的问题吧。
   就像有的评论家注意到的,像宋徽宗、李师师等人物,已经是在很多文学作品中多次出现过的,尤其是出现在了古典名著《水浒传》中——他们的形象已经被定格,要重新塑造的确非常不易。可是在重新把握人物方面,我们的大师显然前进了一大步:作为一代昏君的宋徽宗得到了全面展现,他可恨、可怜、可悲,尤其是个情种,他因为吃醋便把自己的心腹爱将贬到西陲数年;李师师则成了一个非常可爱、可敬、可悲的人物,她出淤泥而不染,为了抗战救国而甘愿捐出全部家产,还与一帮男人歃血为盟……
   除了文武双全的名将刘錡及爱憎强烈的赵隆(马扩的丈人)外,像两位经略相公种师道与种师中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种师道先是受童贯压制,后又受权臣掣肘,以至其志难伸;种师中顾全大局,一心为国,甘愿牺牲小我,而终于成为国殇!不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也在于当时西军的英勇善战,及它所遭到的腐蚀和伤害。
   当然还有马扩的妻子亸娘,及刘錡娘子等人,也都是非常可爱的人物。
   
   (四)
   
   当然,这部书不能说已经完美至极,因为真正完美的著作也许是根本不存在的,至少个人的口味不同,对作品的评价也就不同。
   况且,历史小说本就特别难写,那些滥竽充数、胡编乱造的所谓“历史小说”显然还不能算入此类。一般来说,除了史才以外,文才也是不可或缺的,而二者的完美结合也未必容易。
   这本书是1991年获得茅盾文学荣誉奖的,此时作者已经于一年前去世。我至今尚不明白,为什么这本书在30年后才再版?而且再版的这一版本,显然不能令人满意(错别字很多,封面设计也毫无个性,原版中的插图也去掉了)。但是我相信,这本书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虽然它连同它的作者,被埋没了数十年,但相信他们终将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
   这是一部真正的史诗作品,所以才有人如此评价道:“在《金瓯缺》里,他是把历史学家透视历史的目光、独到的历史见解和丰富的历史知识,同艺术家的激情和丰富想象力结合起来了。”(《历史与诗的结合——简评长篇历史小说<金瓯缺>》)
   我更在意的可能还是这本书的思想价值,徐兴业无疑首先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然后才是一位不凡的文学艺术家。
   由于非常推崇顾准,我因此不能不想到:在上个世纪的前八十年,也许只有西化很深的上海才更便于产生一些超越时代的思想家,起码是一些对时代深怀批判意识的思想人物。
   徐老生活经历丰富,做过职员、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大学讲师等,这可能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据说作者在古诗词方面的根底也很深,曾经还有人专门师从于他学习此道。
   
    好了,言有尽而意无穷,只能先简单地说这些了。

  《金瓯缺》读后感(十):可惜找不到第四本的TXT

可惜找不到第四本的TXT,可是这本书又不值得我买(穷人,买不起书。)所以,只能看前三本了。看到东京因为郭京耍宝被攻陷就没有了。前文摔得包袱,李师师和道君的最后一面,马扩怎么出狱的,以及和他老婆的见面,没有办法知道了。
本书总的说还是很尊重历史的,但是细节方面有很多的想象,导致很多地方显得不真实,并没有真正的还原历史。比如白沟之战时,杨可世的过河冲锋。究竟是他防守反击,还是自己为了夺功劳而违命过河,史书上各有各的说法,并没有定论。因为有童贯的奏章为证,所以大部分人还是相信后者的。所以书中戏剧化的描写,未必真实。
但是有些地方对历史的还原,做的还是很不错的。比如刘四厢箭射水桶,杨可世皮靴滴血。都是历史上名载的。作者在响应的地方提了出来,即不显得突兀,又有戏剧性的效果,当你一查宋史的时候,却发现是真事。这事,就会有一种,历史凌驾于常人的感觉。
在这本书里,我认识了许多之前不认识的人,比如,马扩,李东,刘四厢,大小经略相公,刘光世,李纲,耶律大石,蔡攸,普贤女,等等。正是由于这本书,我才去查了这些人的历史,也把那个时代的大背景了解的很清楚了。当然,全书最喜欢的人物,还是刘四厢。毕竟刘锜日后的成就不下于岳飞,所以他被作者喜爱而着重描写是正常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金瓯缺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