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边缘人"纪事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边缘人"纪事读后感10篇

2017-12-04 21:3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边缘人"纪事读后感10篇

  《"边缘人"纪事》是一本由杨奎松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56.00,页数:36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边缘人"纪事》读后感(一):小人物构建历史的力量

  全是档案解读,触摸那个时代的最为深刻且直观的资料。

  小人物在特殊时期的苦难细节。

  我是在他们的审讯报告和所填的无数的表格当中,认识这些小人物。年岁相当于我父辈或者祖父一代人,他们的命运随着运动的潮汐而起伏跌宕。其中有小职员,有知识分子,市民无业者。他们在旧时代过着普通的生活,一度由衷感激新政权带给他们生活的希望,但是后来发现是在一步一步地滑向深渊。

  那些档案审讯笔录表格,记录着新政权基层工作人员的非凡的敌情想象力,以及常常出人意料的揣测。我尝试进入当时情境,将自己当做被提讯者,面对其中一些审讯者,我几乎可以肯定的说,会很快落入他们带有强烈意识形态符号所编织的罗网中,莫名其妙的认可并不存在的事实。

  这些小人物的苦难人生,必将进入历史,汇成中国人在那个特定时期的集体记忆

  《"边缘人"纪事》读后感(二):小人物对于“边缘小人物”的思考

  想看这本书是因为看了作者的另一本书《中间地带的革命》,但是相对于上一本,这一本所展现的世界则完全不一样了。

  对于我这一代长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的人来说,建国初期各种政治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只停留在父辈偶尔饭后的闲聊中,虽然多少知道当时的各种牵强附会无中生有,也了解到后来的拨乱发正、实事求是,但是毕竟没有了解,多半也只有听罢的似懂非懂。直到看了这本书,才真正了解的在曾经的各种云谲波诡中,即使是作为最基层的小人物也不免深陷其中。

  以前一直以为政治是大人物们角逐博弈的游戏,但是有时候就如同诡异的蝴蝶效应,上层的风吹草动,到了下层就变成了狂风暴雨。作为小人物,从未想过闻达于诸侯,只求小康于盛世,前车之覆,不可不鉴。

  建国初期,国家一直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各种政治运动此起彼伏。虽然在今天看来似乎有些不可理解,觉得有些夸大其词上纲上线,而且不可否认由于个别组织和个人的曲解,造成了一些误会和错误。但是换个角度来想,那些运动真的是多余的么?我看未必。有形的东西易于根除,但是无形的思想却难以消除。各种运动,各种斗争,归根结底,还是为了统一人们的思想,把可能残余的敌对思想一点一点的从人们的脑海里挤压出去。思想上的统一,才能使行动不至于涣散。当初的种种措施,我认为更多的是在思想上为后面的的建设做准备,也只有先将阶级之间的斗争解决,才能集中精神搞经济建设。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没有前面的统一思想,后面三十多年的开放发展更是无从谈起

  一朝天子一朝臣,历朝历代都讲究一个站队的问题。如果选择了站队,就坚定的一条道走到黑,两边倒的墙头草,终究难逃被碾压的命运。或者你也可以选择永远不站队,但是不站队只有两种结果:往坏了说,会被别的势力所挤压;往好了说,永远都在势力的边缘。选择,永远都在,说到底还是内心欲望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人可以不懂政治,但是不能看不清形势。谨言慎行,也说的是这个道理。嘴上不长门,满嘴跑火车的人,用现在的话说叫情商低,但在我看来这样的人智商通常也不见得高到哪里去。或许为了出一时的风头,但是也更有被敲扁的风险。

  《"边缘人"纪事》读后感(三):从《“边缘人“纪事》来看杨奎松教授的研究取向

  刚刚得知教授又出新书的时候就很激动,特别是理想国这个系列的书,很有一种学术质朴的味道,愈发勾起人无限的阅读兴趣。题目就更加吸引人了,《“边缘人”纪事:几个“问题”小人物的悲剧故事》,整本书就是八出悲剧,悲剧的主演就是封面和封底上的八位愁眉苦脸的肖像——成功改造的旧警察、身败名裂的团支书、提心吊胆的大夫、疗养院里的“反革命”、自甘“堕落”的青年教师、爱讲怪话的文化教员、“搞关系”的业务员、“特嫌”缠身的技师。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边缘人群体,即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进入当时社会的主流中心,或主动或被迫地滑落到社会的边缘。

  读完本书的序言就有种一口气读完此书的冲动。杨奎松教授以自己的故事作为本书的开篇,直言不讳地讲述了七十年代被捕入狱的经历(有趣的是,教授被关押的半步桥监狱和当年王学泰被关押的应该是同一处,两人的记述中都提到了K字楼和王八楼,或许当年这里就是专门关押“现行反革命”的地方?王学泰后来写的《监狱琐记》就是在半步桥监狱被关押的回忆)。历史学研究的基础是材料,在这本书中,教授用的便是最基本的史学研究方法,根据单位或基层行政单位保存的关于这些人的历史材料,结合以所处的时代背景,还原他们各自的故事。

  但正如教授自己所说的,“基本上还是一种社会史的研究素材,而且也不去尝试还原传主个人历史的全部真相。”只是希望借这些人的经历,来透视那个时代社会基层的生态万千,近距离观察人性社会的千姿百态。故事的主角们都出生在建国前,与“旧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斩不乱、理还乱的历史联系,成为他们后半生悲剧的重要来源。历经土改、镇反、三反、五反、肃反、四清、文革等政治运动。当然,他们个性殊异,有的奸诈圆滑,有的耿直一条筋,有的老老实实……但是,无一例外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建国以后,密集、有力的一次次运动,如过筛之网,在这个社会上难有漏网之鱼。而面对塑造新人的洗礼,他们的反应也不尽相同,虽然少有“宁折不弯”的勇气,在那样的强权下,妥协、让步、退缩、颔首是不可避免的。在这里,教授守住了历史学家的本分,不做道德评判。材料在这里,引注在下面,故事在这里,教授只是看材料、讲故事而已。这些“边缘人”,有的如廖学昌,真的把自己完完全全塑造成了革命的“新人”,付出奉献似乎已内化成为生命的一部分。也有如迟尉荣,一堕再堕。当然我们可以说,个性的不同,相同的境遇也可能让人走上不同的道路。但是,这些人的悲剧,更多的是在国家与社会的大潮中,被裹挟,翻来覆去,最终被历史的潮水所淹没。

  之所以读此书有一种强烈的感动,是因为从此书的研究主题映射出来的以为历史学家的越发成熟之感。早在之前的《忍不住的“关怀”》里,杨奎松教授就已经洋溢着浓浓的人文关怀,“能不能看出历史发展的大势,能不能站在‘人’的角度看社会政治问题。”“对历史和历史中人,最需要的,首先是理解,然后才是评价。”从原来的革命演变的大视角,到知识分子的个案分析,再到讲述“边缘人”的小故事,杨奎松教授的研究轨迹所流变出来的人文视角显而易见。虽然,社会史学方兴未艾的影响不可忽视,但是史家内在的温情关怀亦不可忽视。早在2014年在厦大的一场名为《中国当代史研究的宏观思考与问题意识》的讲座中,教授就不止一次的表现出对于人之个体的尊重与理解对于历史学研究是多么的重要。以至于那场两个多小时的讲座,留给我唯一的印象是——教授何时变成这么一个苦口婆心的长者了?当年怒批《苦难辉煌》和汪晖的那个刀笔如锋的飒爽英姿呢?相比《忍不住的“关怀”》余论中旁征博引的理论高深,在这本书中,教授就用自己最平白的语言来表达内心中按耐不住的情愫——“如果我们的研究,不能让每一个关注历史的读者了解‘人生而平等’的道理,懂得尊重每一个人的生命权利尊严,学会因关注他人的命运而养成对生命的敬畏之心,进而达到改善人类生存状况和质量的目标;如果我们的研究反而会因为基于这样或那样的立场,造成更多的仇恨、对立,甚或伤害,那我说,这种学问不要也罢。”史家之良心,就是这样。

  《"边缘人"纪事》读后感(四):档案下的历史

  本书记述了8个在“肃反”中8个“问题”群众的档案故事,通过一本本档案故事所展现的人生轨迹折射出一个特殊年代的人与事。1955年开始的“肃反”早于文化大革命,当时的阶级敌人还主要是国民党的残余势力,因此问题的核心也往往和加入“国民党”相关,但是通过这些档案所反应的人和事有一些细节是值得注意的:

  1)如何去处理敌对党人士

  战争年代,人难免要有依附,因此此时的党派难谈信仰,更多是求生手段而已。如何从国民党投诚人员中找到破坏革命之人,的确很困难。在“肃反”早起还是能感觉到,对于嫌疑人员的处理还是比较谨慎的,所有提供的材料都要去核对,只有在几方证据坐实之后才会作出对一个嫌疑分子的裁定。但是问题就是嫌疑人员众多,取证时间过长,在整个取证期间,涉嫌人员都没有办法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而他们往往是有一技之长的人,负责核定他们材料的人员更多,也都是识文断字的知识分子,这在建国初期的确是知识分子极大的浪费。他们没有从事生产工作之中,而是将大量的精力和物力致力于划分敌我之中,可以讲绝大部分的“问题分子”最终都平反了。

  2)法律制度不健全下难有人权

  当时的处罚最常用的就是劳动改造,但劳动改造的年限确定非常主观,但本质上已经在限制了人身自由,不能够照顾家庭,这样的做法本质上是对于法律的取代,用人治去代替了法治。而且纵然劳改表现良好,其表现报告依然可能不被上呈,从而无法缩短其劳改年限。

  3)检举、划清界限制度下难有完整人格

  书中一个细节印象最为深刻,某人的父亲是从富农划分到了地主,而其儿子在父亲死时所表现的同情被认为是阶级立场有问题,照顾和同情没有劳动能力母亲被认为是同情剥削阶级。先不论其父亲划分到地主是否具有道理,单说父死而不能悲,则有够荒唐。如果人对至亲之人上没有怜悯之心,又何谈忠义之道呢?每每读到这样你的文字,就感慨,其实革命最后给革了“人格”的命。

  《"边缘人"纪事》读后感(五):有温度的历史

  如果我们的研究,不能每一个关注历史的读者了解“人生而平等”的道理,懂得尊重每个人的生命、权利和尊严,学会因关注他人的命运而养成对生命的敬畏之心,进而达到改善人类生存状况和质量的目标; 如果我们的研究反而会因为基于这样或那样的立场,造成更多的仇恨、对立,甚或伤害,那我说,这种学问不要也罢。 ——杨奎松

  一口气读完杨老的两本书,《忍不住的关怀:1949年前后的书生与政治》、《“边缘人”纪事》。最深的感觉是什么?这种历史叙述有温度。对历史有兴趣,并不是想知道以前发生了什么事,更多是因为想知道以前的人是如何活着的。每一个时代都会发生很多很多事件,说实话我并不太关心这些事件究竟是怎样发生的,或者这些事件有多了不起多划时代多改天换日。我好奇的是已经成为了尘埃的那些实实在在生活在世界上的一个个人曾经遇到过什么怎么走完一生的。读再多书听再多的道理,过的终究是自己的生活

  杨老钻进各种文献资料,给读者拼凑一些可能也并不完整的故事。事实终究只发生在当下。但是,作为一个研究历史的人最重要的是他的姿态,杨老的姿态就是最上面他说的那段话。这两本书的呈现符合他对自己的定位。他拉开时间的帷幕,把一个个人推到你面前。他们这样那样地生活,做出这样那样的选择,历史好像就鲜活起来。

  当你听过“文化大革命、反右、现行反革命,带帽子,摘帽子……”这些话语,你想到什么?你想到哦,对,那是黑暗的人人恐惧的非人的年代。然后呢,所有人都被迫害么?“帽子”是怎么戴上去的?有很多人死去,也有很多人活着,为什么?他们都遭遇了什么?这两本书让我看到历史长河中某一些浪花的样子,某一段河水具体的颜色和水流速度甚至还能看到一点河底的奇形怪状的小石头。如此,想起某种历史时,我的脑海闪现的就是一些具体的人和一些具体的手段,于我,才会更心安,也才会知道残酷和黑暗究竟指的是什么。

  感谢杨老。

  《"边缘人"纪事》读后感(六):只是因为超了几个字

  感想有三:

  1.中国其实很少有回忆录的习惯,但老一辈写日记的很多,不知道这是不是和老写思想报告有关呢。

  2.第一次意识到事无巨细的档案可以还原人的一生,那么等我死之后,我的档案会被解读成什么样吗。信息化社会,互联网上的轨迹可以更清楚地画像吧!恐怖又厉害!

  3.这个写法实在是太无聊了啊,像读了七本材料。书是好的,也是闷的,还是散的。

  4.摘一段话

  档案决定人生。在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高度组织化,几乎没有人不被组织所掌握。只不过,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下每个人被组织的形式有所不同。最严格的是全民所有制下的个人,他们是分别隶属于各个单位的。组织对单位社会中人的一个最有效的管理方法,就是为每个人都建立一份由组织上掌握、本人看不到的人事或干部档案。那里面或简或详地记录着每个人出生以来的每一阶段,甚至于重要时刻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个人的一生,档案如影相随,调动、升迁,甚至入团、入党,人生沉浮的每一步几乎都和档案里面记了些什么有关。由于每个人的历史经历不同,每个人档案的厚薄也不相同。但不论厚薄,只要里面有一项重要记录被打了劣评,记为污点,这个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不免会被这样的记录所困扰。

  不小心超字了,可是也没有太多想写的,发现可读性已经成为了我评判书好坏的重要标准,大概永远也不会成为一个学术秃子吧。

  《"边缘人"纪事》读后感(七):读后感

  看完本书,讲三句话:

  一、我党的档案工作,审干工作做的真是令人叹为观止!之前读此类书犹如雾里观花,及至身入体制,才体会到这一工作所需要付出的人力物力是如何巨大,它的意义、它的威力,又是如何的巨大。

  二、此书堪称高华老师《红太阳》一书的注脚,高老师当年曾犀利的指出:“毛泽东在整风中运用他所创造的思想改造和审干、肃反两种手段,沉重打击了党内存留的五四自由民主思想的影响和对苏俄盲目崇拜的气氛,不仅完成了党的全盘毛泽东化的基础工程,而且还建立起一整套烙有毛泽东鲜明个人印记的中共新传统,其一系列概念与范式相沿成习,在1949年后改变了几亿中国人的生活和命运。”杨老师这本书,就证明了这一系列概念与范式,是如何影响到49年之后的普通人的。

  三、最近,中纪委有很多新提法,如“对抗组织审查”;如“做好干部审查,严防带病提拔”;又如今天,正在读本书的我,突然刷到了财新最新的报道,《中组部通报干部档案造假典型 杨栋梁等在列》。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读完本书和高老师的《红太阳》,对我党的组织生活、行为选择基本上就可以有比较准确的理解了!

  杨、高二先生的学术洞察力、社会责任感、以及最后做出来的成果,基本上国内无出其右了。

  《"边缘人"纪事》读后感(八):政治不会因为你是小人物而绕过你

  在《忍不住的“关怀”》之后,忍不住又看了杨奎松先生的又一本书《“边缘人”纪事》。都是记录建国后政治运动中人物的命运,比起前者所重点聚焦的三名著名知识分子,“边缘人”记录的都是籍籍无名的小人物,若非作者翻档案翻出来,恐怕他们的事迹不甚可能为人所知。然而读下来,这些小人物随时代浮沉的命运,给人的冲击并不亚于那些大知识分子。

  书中那些建国前出生的人,无论是教员、医生、财会人员还是普通工人,似乎都带有几分这个时代罕有的天真,竟毫无政治敏感性地释放各种“反动”言论。其中一个教员尚昊文就在日记里对统购统销政策大为不满,说党和领袖是权贵和新的统治者,而且言论不自由,报纸只说好的,不说坏的。而一个失业的米店店员车绍文则认为美帝国主义是“文明国家,工业最发达,出品最好,能够协助中国人办教育事业,五年民选一次总统,是民主的”。也正是因为这些真忱与见识,在运动中难免被一把揪出,成为牛鬼蛇神,进行深刻改造。不晓得为什么,看到这些人,往往联想到那些含沙射影拐弯抹角写文章的公知,那个天真的年代已经被弄丢了,再也不复回了。

  令人庆幸的是看完这八个人的故事后,还没有出现林昭或者张志新这类被残酷镇压至死的故事,比起《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那种翻两页就有人被枪毙的可怕阅读体验还是稍微好一些(更可怕的是该书有700多页)。虽然主人公在精神高压下度过十几年,也看得如坐针芒。但作为读者来说,看完最后能够平反,还是感觉略微有点希望。

  只是用这样巨大的绝望换来的希望,太渺小,太惨痛。

  《"边缘人"纪事》读后感(九):运动之内,体制之外

  1976年,一首诗把22岁的杨奎松送进了半步桥北京第一监狱看守所“王八楼”。在这栋关押政治犯的“王八楼”里,杨奎松结识了一名三十多岁的“老犯人”。“老犯人”出身书香门第,幼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却因种种偶然和必然,在少年窃贼、惯偷、“四类分子”、“反革命”的道路上渐行渐远,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在此后的岁月里,杨奎松成了大学教授、知名学者,然而当年“王八楼”里的因缘始终困扰着他:“为什么在那个特殊年代里,我们的社会会以那样一种轻视人的生命、人的权利和人的尊严的方式运行呢?为什么我们当年一定要根据人们对特定的阶级、政党、民族、国家等态度的不同,把人简单地分为‘革命’和‘反革命’,或划成三六九等,并决定人的贵贱生死呢?”因此,学者杨奎松带着工人杨奎松的疑惑,“不务正业”地爬梳起 “牛鬼蛇神”们的原始档案来,最终有了这本《“边缘人”纪事》。

  全书正文部分讲述了八个为“人民”之名或挣扎或堕落的“‘问题’小人物”的故事。他们之中,有“成功改造的旧警察”,有“身败名裂的团支书”,有“提心吊胆的大夫”,有“疗养院里的‘反革命’”,也有“自甘‘堕落’的青年教师”、“爱讲怪话的文化教员”、“‘搞关系’的业务员”、“‘特嫌’缠身的技师”,以及更多杨奎松并没有为他们作传而仅仅是列在附录里的各色人等。

  纵观这些“问题人物”的人生际遇,无一不因一波接一浪的政治运动而或跌宕起伏,或急转直下,或一蹶不振,日日提心,夜夜吊胆,夹着尾巴做人,及至自暴自弃。他们中鲜有大奸大恶之辈,多为凡俗平民。可悲的是,导致他们一步步走向万劫不复之境的最初契机,往往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这些小事,放在“当年当地的那种特定的社会环境”,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

  新政权却容不下他们在旧体制下做出的这些自然而然的主动或被动的选择。在坦白与隐瞒之间,他们辗转反侧,举步维艰,却无论如何都避免不了被批判、被批斗、被剔除出人民队伍的命运,沦为阶级斗争社会的“边缘人”。

  在全民皆运动的背景下,被逐出体制,立于人民之外,便意味着人生从此支离破碎。即使如廖学昌一般最终重归体制,也是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哪怕他本人已将之内化为习惯。这是一切问题政治化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在此逻辑之下,正常的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已不可能存在。可以说,这些小人物们的悲剧人生,其实是整个中国社会的悲剧,这其中没有胜者,只有输家。

  至此,学者杨奎松历经40年的时光,以33万字的规模,答复了工人杨奎松的质疑:“有没有可能有些‘反革命’是被这个社会不合理的制度或其他形式的迫害行为所逼出来的呢?”

  身为史家史书,本书基于大批量的原始档案写成,为史学研究方法之正宗。不过就主题而言,相对于传统史学历来的帝王将相叙事,本书以凡常芸芸众生为考察对象,实属“边缘书”。再看作者杨奎松一贯的研究方向:“中共党史、国共关系史、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史、中苏关系史、中国革命与共产国际关系史等,并从中国现代对外关系史的角度研究国际冷战史”,本书在作者本人的著作中也是一本“边缘书”。一本讲述“边缘人”众生相的“边缘书”,却因其问题意识而折射出的一个国家曾经的时代风貌,而显得不那么边缘,反而以小见大触目惊心地直击当代史学的主流。

  在第三章的结尾,杨奎松这样写道:“但是,自三十岁以来,他提心吊胆了三十年,如今至少不必再害怕什么了。”书中反复呈现的那个剥夺了无数普通人为人之基本需求的安全感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实在是值得庆幸。然而,真的一去不复返了吗?

  杨奎松:《“边缘人”纪事:几个“问题”小人物的悲剧故事》,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3月

  原载季风书园微信2016年3月30日,发表时有改动

  《"边缘人"纪事》读后感(十):哪有什么“边缘人”

  近看杨奎松老师的这本书终于从一位位“边缘人”的身上厘清了那个特殊年代一次连一次一茬接一茬的运动斗争的面貌,脑海里不时回顾着爷爷以前讲给我的故事,才明白了为什么会有人跳楼、沉湖、自残、自杀。

  这些“边缘人”没有像那些名人可以在身后靠着名气获得更为客观公正的待遇,他们仅仅是众多“边缘人”中的代表,用大半生的遭遇去偿还历史变革强加给他们的孽债。可仔细想想,他们又怎么是“边缘人”啊!分明就是那个历史漩涡里的主角啊!

  在此摘录一段话,借以洞悉他们被边缘的原因。

  “穆有此不幸,既受到新旧时代巨变所带来的环境、身份、观念种种突变的影响,也和当年大搞阶级斗争、重人治轻法治的政治氛围密切相关。但可以看出的是,穆国轩倔强的个性,也是屡屡惹祸上身的原因之一。在那样的年代,那样一种制度条件下,过强的个性常常得不到好的结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