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跑步在最绝望的城市》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跑步在最绝望的城市》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2-10 21:0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跑步在最绝望的城市》经典读后感10篇

  《跑步在最绝望的城市》是一本由戴斯特·费尔金斯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35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跑步在最绝望的城市》读后感(一):题材故事都非常不错,但是翻译着实令人难以接受

  原著自不必说,一个资深记者,语言流畅,论述翔实,从附注中就能看出来他写书时职业新闻从业人员的严谨。

  接下来就要说但是了。

  但是,翻译的水准实在是不敢恭维,甚或有些令人恼火。(如果译者本人看到不要傲娇,我也是花钱买了书的,允许我发30块钱的火吧。)

  总体评价:佶屈聱牙。

  一本新闻记者写的畅销书,给人的感觉起码是文字流畅,语句通顺,逻辑明了,那么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起码保证这三点吧?也就是信和达这么两个翻译界的基本要求。

  但这个版本的翻译实在让人难受,不但反复运用各类语法标识,而且断句后经常莫名其妙,不知道在说什么。

  随手摘二例:“现在严肃点了。受训的时候你会开玩笑,迫不及待地想来真的。但是当真的终于来了,你却希望它永远不会再来。”“’我是个有钱人,我应该当选。‘阿比德吃午饭时对我说,‘然后有人送了点钱来,我就失败了。’”

  翻译的有错吗?没错。但这是人说的话么?美军士兵手刃一群伊拉克逃兵后的第一句话就是“现在严肃点了”? 而那个阿比德说这个话我到现在还没懂,他到底是几个意思?

  另,文中值得商榷的术语亦有,B-52肯定不是战斗机,克维拉现在多翻译为凯芙拉等等。

  好了,发完30块钱的火了,希望译者接着翻译,别歇火,再提高一下中文的驾驭能力,别把中间语态一股脑塞给我们这些追寻阅读快感的麻瓜。亦或,让责编认真修改,把好文字关,谁挣钱都不容易,是吧?

  《跑步在最绝望的城市》读后感(二):最绝望的国家、最真实的记录

  一个晚上的时间就读完这本《跑步,在最绝望的国家》,合上书的那一刻,一股难以名状的复杂情绪奔袭而来,其中有对于那些以各种理由存在的连绵不断之战争的无限痛恨,也有对于那些生活在战乱之中深受其害深受其苦的人们的无限同情

  在这里我毫不犹豫地用了“同情”两个字,因为在我看来那些家园破裂、未来渺茫,每一天都沉浸在深重的恐惧与混乱之中的凄惨景象,只有在影视剧中才能看到,我无法想象和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之下同时代的人们,竟然还有人过着如此不堪的战地生活…….但是,恰恰就是我们的时代,世界利益体各方、宗教派教各方的冲突愈演愈烈,恰恰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终日上演着各种为自我利益不惜打破一切秩序的杀戮与争端的恶性循环

  《跑步,在最绝望的国家》是美国战地记者戴斯特•费尔金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记录的发生在中东国家阿富汗和伊拉克那些毫无止息的战争,作为战地记者他于枪林弹雨之中坚守着自己的神圣职责,才葆有了这“战争带给当事国、当事国人民、亲历其中的军人以及如他一样的战地记者的所有改变以及影响”的真相性文字记录。

  他不是动荡的制造者与参与者,但是在那个紧张绝望得令人无法平静地呼吸的战争环境之中,他与他的同事们却与制造者和参与者一样切身经历其中,他们见证了战争的所有,也深深地被战争所吞噬……他们是真相的记录者,因为无论是影像资料还是文字资料,对于彼时那个国家那个时代来讲,都那么弥足珍贵

  读戴斯特•费尔金斯的经历,能感受到他作为战地记者强烈的神圣感与使命感,而且整个阅读的过程,都被这种气韵感染。他让我想起曾经有人用“当危机到来人们都四散奔命的时候,只有军人和记者向着纷争中心而去……”来形容军人与记者的相似之处;让我想起时至今日,阿富汗和伊拉克依然国不成国、民不成民的凄惨战后景象和侥幸存活下来的美国参战大兵的悲凉晚景……也让我更加笃定了“任何战争都没有真正的赢家,任何以人权、进步、普世价值为藉口,以强权暴力剥夺普通民众的自由生命和平静生活的战争归根结底都是彻头彻尾的侵略行为,都没有什么了不起”这样的认识。

  真希望这样的作品能够让那些尚武的当权者读到,能够给这个世界以某些警醒。

  《跑步在最绝望的城市》读后感(三):绝望留给了我们什么

  一部描写关于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的书。在读它之前,对于战争的认识只是处在最基础的国际新闻阶段,或者在多一点就是从小就开始接受的抗战历史教育的课本中。都是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文字和数字,没有任何深入到心底的触动。读完后做不到360度全方位认识,最起码了解能多点。

  朴素、客观的描写,不带太多作者个人的观点和情绪,给读者留下空间思考,建立自己对事件的认知;翔实的细节描写:最大程度的真实记录事件。纪实性文学比较重要的两点戴斯特·费尔金斯都做的特别好。交火现场的陈述、和采访者之间的谈话、自杀式恐怖事件发生后的场面描写:血、残肢、白肉、自己亲身经历的危险时刻…海量的细节罗列,纪录片式的超近距离素描,都是立场中立的语气陈述,平静的感受不到一丝情感。剩下的就是留给我们自己对于战争的认识了。

  这本书对于我的意义:

  1、 之前不明白的一些事情现清晰了。为什么伊拉克的人对美国那么反感、阿富汗多年战争的原因、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恐怖袭击案件,为什么会有人心甘情愿的去当人体炸弹、战争给当地的人民带来了什么,甚至关于这些地区题材的美剧和电影能看的更懂了。简单的一句话来说:就是之前片面的认识,现在变的立体、全面了一些。

  2、 感觉自己的绳命厚度多了1微米。书中集权主义、清洗活动处处都是《1984》中的影子,每天都生活在恐怖之中,不知道什么时候身边的哪个亲人朋友就会消息。为了躲避苦难放弃所有家档,举家迁徙,痛苦、绝望都是真真实实的。在一个地区的一些人还有这么一种方式存在和生活。折射到自己的生活中,活的更真,更踏实。没有必要为很多没有意义的事情纠结和矫情。多做点真有意义的事。

  说到后我们对于战争对于那边的理解还是局限于书中的文字描写上,但是这个对于我来说已经足够了。

  题外话,多说一句,翻译太烂了。

  部分书摘:

  阿富汗人打仗,死亡,但并不总是那么惹人注意。阿富汗人打了太多仗,美国人出兵之前,阿富汗人的战争就持续了23年,他们已形成一系列不成文的规矩,目的是能放走多少士兵就放走多少,这样战争才能永不终止。人们打仗,人们倒戈,然后联合起来重新打仗。阿富汗的战争像即兴篮球比赛,是朋友间的竞争;同时也像锦标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场比赛时你会是哪支球队的队员。星期二,你可能作为令人闻风丧胆的塔利班的一员,冲进地雷区;星期三,你可能在北方联盟某个检查站站岗;星期四,你可能又为塔利班效力,挥着AK-47 步枪发誓要将吉哈德进行到底。阿富汗战乱深重,不过人们却不那么认真看待这个问题,它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像工作一样,只是平民总是失败。

  伊拉克到处都是雅各布·尤塞夫这样的人,他们不是幸存者,而是来不及被杀掉的人,是毁灭的副产品。

  伊拉克人总是有两种对话,一种是对美国人说的,一种是对同胞说的。对美国人说的话虽然积极,但是千篇一律,毫无新意——但这些让美国人开心,让他们感觉自己赢了。伊拉克人这样说,是因为只有美国人开心,才会给钱,这个国家也才会平静一点。当然,当地人之间的对话才是关键,那仿佛是在讨论另一个世界,一组平行的现实。这就发生在美国人身边或眼皮底下,可我们总是视若无物。

  语言是最难逾越的障碍。驻伊拉克的美国士兵、外交官或新闻记者几乎都不懂阿拉伯语,很多连翻译都不带。所以在很多伊拉克人眼里,一个南达科他州来的19 岁下士并不是带着美好心愿纯真青年,而是一个带着武器的无知家伙,这两种特质组合起来尤其可怕。

  《跑步在最绝望的城市》读后感(四):Wild World

  当我轻轻合上书页时,目光平移到书桌上方的世界地图,视野不禁久久的聚焦于地中海东部的中东地区,阿富汗、伊拉克、伊朗、叙利亚、约旦、科威特、沙特、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似乎也亲临在战火纷飞的城市,呼吸着刺鼻的硝烟,侧听着呼啸的炮弹和连绵不绝的机关枪,仿佛看见断壁残垣背后一双双警惕却无助的眼神,我不敢想象那流离失所的人民遭遇了怎样的家破人亡,因为我觉得我不曾有资格能体会到他们的心境。但此刻我对战场的憋闷、对战争的愤慨、对战士的同情,以及对战争所波及的每一个参与者的心痛,却是实实在在的。这种种感受糅合在一起,成为了一种绝望的情绪。

  这便是当我读完美国战地记者费尔金斯的作品《跑步在最绝望的城市》一书以后的心情。这本书不像《追风筝的人》或《大卫的伤疤》等以战争背景的文学作品,而是一部纪实的战地报道。也许作者的文笔不像小说家们那么优美或善于渲染气氛,但是真实的人物和场景,会让人对于网络中的生硬报道或新闻图片,多了一层更深层的理解。在三百页的文字中,作者至少描绘了一百位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民众、士兵以及美国军人,通过他们对于战争的看法,让我们更全面的反思战争的意义何在。而近期让我有这样反思的作品,就要数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和米切尔的《飘》了,这部战地报道的能量可见一斑

  我是85年出生的,婴童时期的海湾战争(1991年)并未让我留下印象,南斯拉夫战争也仅仅是因为中国大使馆被炸才知道了科索沃战争(1999年),接着就是“9•11”之后的阿富汗战争(2001年),以及推翻萨达姆的伊拉克战争(2003年)。当我看了越来越多的历史和军事报道后,才知道战争从未停歇,它至多因为媒体传播的受限而不为人知罢了。以阿富汗为例,近三百年内,先是英国三次入侵,二战后又遭苏联的控制和侵略,然后就是众所周知的塔利班政权被美国推翻。而伊拉克的萨达姆与最终推翻其政权的美国,竟在80年代还是朋友,美国支持伊拉克进行了8年的两伊战争,结果在伊拉克占领科威特以后,萨达姆就成为了美国的眼中钉。拥有九十栋建筑的萨达姆总统府的伊拉克,许多地区人民长期过着无电无水的生活,许多伊拉克民众对于萨达姆政权被推翻,表示肯定态度,但他们同样憎恶着美国人,因为没人希望战争。

  我不禁望着自己那七个月的儿子,想象着那些塔利班的圣战组织成员,也曾有过这样天真的眼神和纯真的面庞,却又是如何成为了为真主献身的人肉炸弹呢?战争令人深思。这不过是权力者的游戏,不过是军火商的盛宴,他并未改变制度,只不过改变了财富的分配形式与对象,人民与士兵不过是意识形态和既得利益集团下的棋子罢了。

  音响中又传来了Cat Stevens 的声音,“Ooh,baby,baby,it`s a wild world. It`s hard to get by just upon a smile.”

  文/卢育涛 2014.05.03

  《跑步在最绝望的城市》读后感(五):费尔金斯的洞察力和ISIS

  “9·11”事件后,小布什政府以反恐的名义发动战争,其中伊拉克、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是最主要的战场。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几场战争未必有点遥远。当年反恐这个词似乎只关美国人的事儿。即便人们关注新闻,看到萨达姆雕像被推倒,或者层出不穷的自杀性炸弹,似乎也不会注意太多。我们不知道那些在国际新闻栏目中播放的血腥画面后还有怎样的故事,也不清楚这些战争给个人命运、国家前途带来的改变。

  《纽约时报》记者费尔金斯关注反恐战争中的国家和个人命运。在《The Forever War》这本书里,他讲述了那些来自反恐一线的故事。他写下反恐战争前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基地组织及普通人的生活状况,更多的部分则是对伊拉克战争的记录。这里有他亲历的战场,有前晚还在聊天,第二天就死去的美国士兵,有经历萨达姆暴政,在他倒台后上街欢呼的什叶派穆斯林,为圣战充当自杀性炸弹的恐怖分子,也有普通的伊拉克人,政客、官员或百姓。

  全书笔法克制、冷静,费尔金斯用敏锐的观察向你揭示了一个在反恐战争下支离破碎的国家。教派对立严重,人与人之间缺乏基本的信任,重建无望,美式民主的难以推行等等。这是个令人绝望的国家,美国人躲在巴格达的“绿区”里指挥着全国事务,没有任何一个新建的政府能够得到来自什叶派与逊尼派两边的支持。教派之间的血腥争斗不仅无力和解,而且越来越深。甚至在美国“解放”伊拉克不到几个月的时间里,反抗美军的游击队就已经兴起。一些伊拉克人并不认为美国人的到来推翻了独裁暴君,而是带来新的压迫,至少使这个中东曾经富裕的国家陷入混乱。

  美国人并没有能用战争解决反恐问题,甚至使这一地区局势更加糟糕。失序而没有新权威的伊拉克成了圣战分子的天堂。2004年的伊拉克已经俨然有了ISIS的影子。美军赶走了暴君,却用一样的暴力对付逊尼派民众,暗夜里搜查村庄,带走成年男性,过度使用武力,这些方式无疑增长了逊尼派对美军和什叶派政府的仇恨。他们表面上顺从,暗地里却想要了你的命。这种用武力高压方式进行的统治是无用的。美军走后,恐怖分子势力越来越强,直至成立跨伊拉克与叙利亚的恐怖国家。伊拉克实际上已经分裂,并且看不到任何前途。

  一场推翻恐怖国家的战争带来新的恐怖主义国家的成立,伊拉克战争最后不得不面对这样尴尬的结局。ISIS已经控制了伊北部的大片地区,恐怖分子很可能向约旦境内渗透。虽然局势混乱,但奥巴马政府谨慎许多,迟迟不派军事力量介入,美国知道介入会使原局势更加复杂。除非能有一个控制局势,并且愿意谈判的逊尼派领导人出现,否则ISIS将一直成为中东的不稳定因素。

  是民主、自由带来了失序与混乱吗,民主政体还是威权统治更适合濒临破产的国家,这或是一个难以破解的政治难题。然而,不管政体怎样,一个确定的答案是,单纯想靠高压方式解决恐怖主义(反对派)的做法,必然破产。无论是萨达姆的独裁专政,还是美军随后的高压统治,都没有办法阻止反对派生长。强力方式可以维持一时稳定,但地区的长治久安必须要通过现代化治理实现,这才能清除极端伊斯兰主义的根基。简单暴政只会把更多的人推到对立面。如果不能和敌人沟通,那就只能和他作战,而这将是一场永远难终结的战争。

  《跑步在最绝望的城市》读后感(六):《跑步在最绝望的城市》:我没办法祭奠太多亡灵

  我讨厌任何形式的战争。理由是用来做标题那句话。

  “我没办法祭奠太多亡灵。”是这本《跑步在最绝望的城市》中,作者在一次恐怖袭击后采访一位幸存者时的答话。那个女孩幸运地躲过了突如其来的灾难,但不幸地,她是她原本庞大家族中,唯一的幸存者。她失去了一切,却要继续在这看不见未来的人间地狱寻觅光亮。

  总有人以正义的名义施行暴力,但任何理由,都不足以让无差别的攻击顺理成章。仍然存在的无差别攻击,只能证明所谓人性,并没有人类自以为得那么高贵。

  这本《跑步在最绝望的城市》是美国最重要的战地记者、普利策得主戴斯特•费尔金斯的代表作,记述了作者在阿富汗和伊拉克两个伤痕累累的国度担任战地记者时的经历。在大多数篇目中,作者竭尽全力让自己的文字不掺杂私人立场,使它们成为真实的记录。或许这也是一个记者最朴实的诉求。而当战事愈紧,作者自身的生命安全也受到威胁时,这些记录也随之变成另外一种真实。

  弗吉尼亚•伍尔芙说,“一切都未发生,直到它被记录下来。”也许这些记录,看起来像是在讲述发生在另一个世界的恐怖故事:安静无事的街道,一辆卡车驶过,紧接着一声骇人的巨响,伴随着血肉横飞;光天化日之下,几个暴徒从街角冲出来,路人顷刻变成人质……用作者自己的比喻,每一次做战地记者的经历,都好像自己变成了那只被送入太空的小狗“莱卡”,恍惚间无从知晓自己身在何方。

  我对海湾的局势并不关心,事实上与我所关注的相比,战争爆发的原因并不重要。用书中的话说,战争对于活人来讲从来就没有结束过。我所关心的是平民,他们才是战争中的受害者,无论战胜还是战败,他们都“被侮辱、被损害”了。人性是脆弱了,它随时可能戛然而止,可随时可以转向地狱的方向。蛊惑人心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看看那些“恐怖分子”的眼睛,他们原本澄澈,可“平庸的恶”,却随时可以让他们化身恶魔。

  奔跑可以出于很多目的。一个原住民在被外来者占领的家园奔跑是为了生存,一个战地记者在“最绝望的城市”奔跑或许只是为了寻找生命的另一种存在。可是善与恶的天平,在每一座城市,大概有着同样的模样。

  《跑步在最绝望的城市》读后感(七):依旧在漂浮的太空舱

  这本书由曾获普利策奖的战地记者Dexter Filkins所著,原书名为《Forever war:dispathes from the war on terror》,翻译过来就是《无尽之战:来自反恐战争的战地报道》。译者的翻译,缘于本书作者在战地生活的9年里,不论多绝望的环境中仍然坚持跑步。跑步总是释放出乐观和积极的态度,也许这样的译名能让这本书看起来不那么沉重,闪烁着希望之光。当然读完之后发现译名中只有“绝望”两个字比较切合。也许直译书名更符合原作者的意图。

  阅读这本书,我首先看到的是关于这两场反恐战争的各个细节方面的事实。由于政治历史知识的匮乏,之前在新闻上看到的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只停留在“美国打了它们,然后它们变得一团糟”这样的表面印象里。这本书让我对一切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苏联入侵阿富汗失败撤退后,留下的权力真空让阿富汗变成了各路军阀割据的战场。在民众被逼上绝路后,塔利班应运而生,收拾了各路军阀并基本上统一了阿富汗。但是塔利班偏向原教旨主义的统治让阿富汗变得死气沉沉,不允许电视、音乐、收音机,不允许酒和欢乐。也许民众免除了战争之苦,但毫无生气的生活同样让人无法忍受,特别是对倍受压迫的女性而言。之后美国人来了,他们的入侵没有打垮塔利班,多山的阿富汗把他们都藏了起来。奥巴马从阿富汗撤军后,美国从战争泥潭中拔出了一条腿,但是阿富汗依然陷入其中。

  萨达姆时代的伊拉克,掌权的逊尼派统治着人口占大多数的什叶派,只要不说萨达姆和复兴党的坏话,民众都可以相安无事地生活在这个国家。美军的到来造成了权力真空,美军、被扶植的亲美什叶派、反美的什叶派游击、被夺权的逊尼派、基地组织等等,大家控制着各自的地盘,一锅粥似的乱斗,谁也没能力说了算。这样的无政府状态滋生了伊拉克数不清的绑架和爆炸,当然,死伤最多的永远是平民。在杀戮成为再平常不过的事情的环境里,是非对错早已不再重要。除了权力,其它的一切都成了无稽之谈。

  就这样,ISIS成了必然。成书之时,ISIS还没有得到大家的关注,但是现在它俨然成了两河流域最具存在感的组织了。就像阿富汗的混乱由严酷的塔利班终结,彻底绝望的民众为了终结混乱已经变得饥不择食。

  这本书不仅让我深入理解了这些地方在发生着什么,也让我体会到了作者的勇敢。我曾经是一个懦弱的人,曾经认为参军会让我变得勇敢。很庆幸现在的我已经不再懦弱,虽然我仍旧会害怕很多。在成长和成熟的过程中,我渐渐认识到,没有什么职业能让人变得勇敢,战火前线依然会有逃跑的懦夫,真正让我变勇敢的是我自己。这本书的作者不是军人,但他也和在战场上拼杀的勇士一样穿梭于枪林弹雨之间,直面随时出现的杀戮和残肢断臂。是他的勇敢让他成为了一名出众的战地记者,而不是战地记者这份职业造就了他的勇敢。各行各业都有值得敬佩的勇士。

  正如作者在文中所述,伊拉克就像是在地球轨道上漂浮的太空舱,国内的安静祥和与它的距离是那么远。所有从伊拉克归来的人就像依然漂浮在太空舱里一样,他们混在人群中,但是却无法融入其中。回国后的生活就像不真实的场景,他们在人群中漂浮,并且意识到自己已经被这场战争彻底改变了。现在的伊拉克依然在外太空旋转,看不到回归地面的迹象。不过,再绝望的地方也会有希望生长。作者在书中曾描述出很多充满希望的场景,当然最后它们都无一例外地被毁坏了。正如作者所说,“伊拉克人总是会把所有美好的事物弄得一团糟。”事实也确实是这样。但不论再怎么绝望,总还是有人以无所畏惧的姿态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重建国家的事业中来。勇敢站出来拉选票的参选者,数十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地方官员,似乎有无限精力的政治家,也许他们为之艰辛付出事业最终还是没能逃离被毁灭的结果,但只要有这些人存在,只要他们还存在,这些地方就还有希望之光在闪烁。

  《跑步在最绝望的城市》读后感(八):Forever War

  这个世界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的简单视界。然而人类总是健忘。在某一历史事件发生之后,往往从最初的关注转向麻木,从而忘记去探寻这一切的起因、根源与始末。人们习惯于将“911”作为划分一系列事件的节点。一边厢,极端宗教分子和狭隘的民族主义者抱持着消灭“异族”的偏见发起“圣战”,通过一次次恐怖袭击让世界陷入深重的恐慌与混乱;另一边厢,一些国家抱持着世界大同的理念将自己的价值观输入他国,却同样无法让灾难深重的土地重新归于宁静。

  任何一种秩序的建立都仰赖于某种共识。在缺乏宗教、历史和文化共识的地方,除了冲突和仇恨,剩下的就是一片荒凉的虚无。那虚无能够埋葬一切道德、尊严和对无辜生命的敬畏。

  《跑步在最绝望的城市》是一部战时采访手记,作者戴斯特·费尔金斯(Dexter Filkins)通过具有画面感的文字,电影镜头般地呈现了一个充满细节的真实的战争剖面。作者在书里记录了战争中的众生相:失去家国的普通民众,丧失亲人的孩子,黑纱遮面的女人,武装分子,神职人员,俘虏,美国大兵和政治高层等等。费尔金斯没有放过他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场上遇到的任何一个人,一场对话,甚至一个微末的眼神、一个意味深长的表情,哪怕一个仅能瞥见的肢体语言和衣着外貌。他试图从眼见的细微之处窥见人们最真实的内心。他们的内心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战争的丑恶。街头交火、自杀式袭击的现场、无人机轰炸和途中意外遇险,这些司空见惯的场面比比皆是。这里没有宏大叙事,有的只是客观呈现。这种呈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视角去了解这些年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发生的事情。

  书里的记述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阿富汗。第二部分是关于伊拉克。“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向恐怖主义宣战,2001年10月美国联合它的盟友以打击基地组织和塔利班为目的,将反恐战线推进到阿富汗。阿富汗自从前苏联1979年入侵之后经历了长达10年之久的战火,后又历经连年的军阀混战。在这片形同废墟的土地上,早已不知家国为何物的普通民众对于平静生活的渴望超出了他们对外来者的敌意。在伊拉克,事情要复杂得多。同样在“911”事件之后,美国将伊拉克列入“邪恶轴心国”。2003年3月20日美国以萨达姆政权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以推翻独裁统治、帮助伊拉克人民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的政权为目的出兵伊拉克。在那里,一方面民众厌倦了萨达姆的高压强权统治,另一方面外来者的入侵践踏了他们作为一国公民的尊严。萨达姆政权的倒台,并没有换来伊拉克民众对美国的感激。美国在遭遇了亲萨达姆的逊尼派武装力量反抗的同时没有获得相对温和的什叶派民众的信任。在伊拉克,外来者陷入尴尬的境地。伊拉克人充满矛盾、猜疑、恐惧的心理是战争之殇最深沉的写照。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的脑海里不时闪现《国土安全》的画面。在那部以美国视角讲述反恐的电视剧里,我们看到战争如何毁掉了Nicholas Brody(美国海军陆战队中士,曾在伊拉克被基地组织俘虏8年)一个人的生活。而在这本书里,我看到战争如何摧毁了无数人的生活——那些死伤的无辜平民和遗留下来的孩子、妇女,那些阵亡的士兵和他们的家人,甚至包括那些受到蛊惑制造自杀式袭击的人和他们的亲人。与此同时,那些经历过战争、侥幸在战争中存活下来的人,再也无法回到生活的原点。所以作者在书的最后写道:“战争吞噬了我。”

  战争从来没有真正的赢家。它除了让生灵涂炭,让无数人失去生命和家园,还会埋下仇恨的种子。它让极端宗教主义者和狭隘的民族主义者有了新的可乘之机。在宣扬“人理应复仇,在复仇中得生命”的宗教文化里,战争似乎只会埋下仇恨的种子。“一位希腊哲学家曾说,只有死者见到战争的终结。”一场战争从来不会因为另一场战争而止息。因为一个人的死去而让更多人死去,只能让残暴恶性循环。正如作者所言,你无法向没有去过伊拉克的人讲述伊拉克。你无法向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描述战争究竟意味着什么。你又该如何让那些无知又尚武的人放下手中的武器?

  战地记者是一个令人崇敬的职业。他们是特殊的一群人,是战争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们冒着生命危险记录下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摧残。他们是最接近真相的一群人。他们的记录创造着历史。

  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戴斯特·费尔金斯作为战地记者的职业精神,看到了他的悲悯情怀,看到了他对战争、生命和死亡意义的叩问。

  《跑步在最绝望的城市》读后感(九):Why Always Muslims?

  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心情沉重,绝望,死心。只求安安静静地读完,离开,睡觉。

  为什么一直是穆斯林?全世界其他宗教都好好的,为什么战争、恐怖活动总是牵扯着他们?记得大学时一次英语外教给我们列了几件事让我们选出认为最不应该的。候选的无一例外都controversial,如一个慈善家热心公益但他坚持认为自己的宗教是唯一正确的;一个少年因为母亲养活不了孩子出去偷窃成为惯犯等等。让外教吃惊的是,全班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热心公益的慈善家。我不知道外教怎么想,也许中国人普遍没信仰,但我毫不犹豫选择它是认为不应该干涉他人的自由,无论宗教,言论。隐约感觉穆斯林的激进分子特别多可能源于此。《可兰经》里说安拉是唯一的神,先知穆罕默德是唯一的使者。穆斯林们祈祷也总会说真主唯一等等。于是,异教徒在他们眼里天生属贱,矛盾火花一旦激发就奔圣战了。穆斯林们爱指责美帝,事实上,他们世界里99%的问题都是自己造成的。可怜者必有其可恨处。

  最后吐槽下什么乱七八糟的封面,平铺直述的翻译,浪费了这篇牛逼哄哄的纪实。

  《跑步在最绝望的城市》读后感(十):伊拉克的悖论

  看这本美国战地记者关于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的非虚构作品前,我很努力的想要去了解关于中东的一些常识性知识。这种努力的最终结果是,去年购买的一本《塔利班:宗教极端主义在阿富汗及其周边地区》依然平静的躺在我的书架上,这本稍微有些大部头的著作我想短期内我应该不会翻阅。于是,就像之前我看《西方哲学史》时出于缺乏常识把欧洲地图贴在扉页上一样,我在《跑步在最绝望的城市》这本书引子后记下的一些我查阅百度百科的结果,它们这样写着:

  “阿富汗在1994年建立了代表最低主流普什图人的塔利班政权;2001年,美国以打击藏匿本·拉登为由入侵阿富汗,推翻了塔利班政权;如今,阿富汗实行总统制,成立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2013年6月18日,阿武装从北约联军受众正式接管阿全国的安全主导权。”

  “伊拉克战争从2003年3月20日到2011年12月18日,美国的开战理由是萨达姆政权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伊拉克政府践踏人权的行径;伊拉克的主要矛盾存在于逊尼派穆斯林和什叶派穆斯林之间;2014年,伊拉克重新分裂,政府军和逊尼派极端恐怖组织ISIL以及北方的库尔德武装展开拉锯战。”

  这些百度百科提供的常识性知识极其概括并且冰冷无情,和这本书提供的几乎致幻的临场感以及详尽到令人黯然的事实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形成对比的是在这片土地上亲身历险,怀着无畏、慈悲而又无比正直的情怀来报道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本书作者戴斯特·费尔金斯和追求对中东战争“百度百科”式扁平解读的我。我感到惭愧,这是真的,中东的战局复杂而又无解,而这本书毫无疑问非常杰出的写出了这种复杂感和无解感,这是它的魅力所在。同样的,我想,这也是中东这个地方的魅力所在。

  区别与以往战地报道提供大量背景信息并专注于黑幕挖掘的操作手法,这本书别具一格,它描述阿富汗和伊拉克,就只是描述,记者的眼睛所看到的构成了这本书的一切。在豆瓣上看到的对这本书的寥寥评价,多是溢美之词。而批评的认为本书结构松散,以至于无法做更深层次的主题的挖掘。而我恰恰相反,认为本书碎片化的章节安排正好体现了费尔金斯对于阿富汗和伊拉克的理解,也最终带来了文本的叙事魅力。

  这种魅力就是文章破碎的结构和这两个破碎的的国家之间实现了一种奇妙的呼应。特别的是伊拉克,它拥有一面两面难以计数的面目,这些面目互相矛盾,但是每一面又都是伊拉克——那些对着美国人说“我爱你们”的是伊拉克,那些咒骂美国人是侵略者的也是伊拉克;那些叛乱分子是伊拉克,那些在纷飞的战火中努力生活的人也是伊拉克;自杀性汽车爆炸是伊拉克,2006年6月25号观看葡萄牙对阵荷兰的世界杯第二轮比赛,从一栋栋住宅楼窗户里透出闪烁的电视机蓝光的也是伊拉克......

  看这本书,我忘不了伊拉克的疯狂残酷,它那样骇人,让我恍惚中以为看到了末日景象。但是,我也忘不了伊拉克的壮美,它的活力四射。也许正如书本扉页上这段摘自戈马克·麦卡锡的《骏马》所说的,“他想世界的壮美之中隐藏着一个秘密,他想世界的脉搏在跳动时必然付出代价,世界的痛楚与壮美必然要获得平衡,永不止息的流血终将凝聚成一朵盛开的鲜花。”

  我想,最起码在读完这本书的这一刻,我理解了费尔金斯的矛盾和挣扎,我也理解了伊拉克的悖论和幽默感。伊拉克的人们继续跑步,伊拉克的残酷和壮美,无休无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