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外国音乐在外国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外国音乐在外国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2-16 21:1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外国音乐在外国经典读后感10篇

  《外国音乐在外国》是一本由陈丹青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8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外国音乐在外国》读后感(一):与艺术有关,与音乐无关。

  本来想找陈丹青《退步集》的,偶然发现去年就想读的这本《外国音乐在外国》,正好就读了。这本书不能从书面去读它,它与艺术有关,与音乐无关。读到的是陈丹青的思想,书中多次提到了电影《莫扎特传》。我也看了这部影片,影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莫扎特张狂、怪异的笑声,至于莫扎特是不是真的这样笑,于我没有任何关系,我想导演就是通过这样的声音,传达出了一个真实的、受上帝宠爱的莫扎特。一个神童,必将有一个不一般的世界等待他,当莫扎特病倒窗前口传《安魂曲》的那刻,我真的相信,莫扎特是那个时代的宠儿! 有人评价说这书记录的是与音乐有关的人、物、事,但不是音乐本身。这样一来,更期待读他的《退步集》了

  《外国音乐在外国》读后感(二):与音乐有关无关

  去到一个地方,不仅仅可以深入那里,了解那里。更重要的是,可以更清楚的懂得一个人。

  一篇一篇的的论述中,终于决心偷闲再来絮叨一番。

  第一次看到跟上面一样的照片,是在2009年的秋天,在一个叫“出逃”的相册里。刚刚结束六届钢琴大师班的助理工作。刚刚从北京看完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之后不久,正在着手撰写里面重唱段落的音乐和人物分析。不同的是,那张照片里的景象,笼罩在09年8月的梦幻的阳光里,与相册的“出逃”意象吻合,真的可算是个出逃的理想地。

  然而,这个城镇竟也是莫扎特千方百计想逃离的地方,似乎天才总是要逃离出去的。“欧洲人有欧洲人的维度”,不管音乐还是文学。因此,在陈丹青的笔下,卡夫卡眼中的布拉格,米兰•昆德拉那“在巴黎,我更布拉格”的呼声,都成了他们逃离却又彷徨的结。然而,莫扎特在他笔下幸免于难。因为莫扎特一直是人们眼中的天才,在陈丹青眼中也是。当他在2009年秋天,于同一个位置拍下上面这张照片的时候,一定在不停地哼唱那些简单纯真的调调,或许是莫扎特的天才构想,也或许是刚从集市听来的乡野即兴。只不过,秋季的阳光,似乎已没有那么暖,没有那么恣意的洒脱。她只是站在陈丹青的身后,成为《在萨尔茨堡》这一章节的座上宾,帮助他讲述这一小镇的故事。一些人,一些音乐,一些建筑的见证。

  翻看《外国音乐在外国》,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些对音乐的期待。虽然,这是陈丹青九年前《音乐笔记》的增补版,可是他毕竟是个画家。在今天的公众眼中,称其为公知也不为过,回国十年,他纵然也已经起了那么多的变化。文字似乎显然比画作要多得多。名为“外国音乐”的小册子,在文字间寻找音乐的踪影,也多少如预料般比较困难记忆里的自己,从来不读那些没有实体分析的音乐论著。仅仅买过的一本赵鑫珊《贝多芬之魂》也在被翻过一半之后沉睡在一边。完全臆想的理念,曾遭受自己多少唾弃。不过,陈丹青,也有他自己的维度。

  他所想说的,也正如他在序言中已经讲明的,“不过是些‘关于音乐’的见闻,并不真在谈音乐”。如他所说,摒弃那些看似僵硬的音乐分析再来看这些文字的话,果真又是另一番面貌。或许这就是画家的维度,在建筑与历史中,思索音乐的定位,思索音乐家的想法,思索自己本身对于那些街道、那些河流、那些往事的认识。被改编成木偶剧的《魔笛》、沃尔塔瓦河、似笑非笑的霍洛维茨、上海石库门、纽约百老汇、以及社会主义牺牲品肖斯塔科维奇等等等等,不仅仅是他音乐观的代言,也成为他对文化与体制的反思素材。这样的一本音乐笔记,所看到的,便不光是对声音意象的感触,更多的像是对归国之后深感文化没落的不满与期冀。傅聪,对陈丹青来说是让人深感欣慰的,然而,傅聪却也已然不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在西方,傅聪始终以中国古诗词来比喻古典音乐,把德彪西视为东方的代言。然而在国内,多数情况下浅薄的家学所造就的我们,也不甚能够理解他的语言。好在,我们仍然在接受,不停地吸纳。只是,所持有的,仍是对西方发源地的仰视之情。亚纳切克在国内开始被接受,虽然在他看来,与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火热不无关系。同样会让他没想到的是,文学的风潮虽然盛行,却也只是一时的火热,淡出之后的艺术,并没有带动亚纳切克的广为熟识。甚至说,在读到书中那四个字人名的读者里,有几个会在脑海中牵出些许线索的呢。当然,这不是文学的责任,更不是陈老所能准确做出预料的。而且,即使是陈老,也承认,他看过昆德拉讨论亚纳切克的文章,却真实没有听过。

  耳边响起舒曼的《诗人之恋》,于是想起他笔下永远忧愁的勃拉姆斯。对他来说,那是一种标志,一种勃拉姆斯永远走不出的困境。即使是勃拉姆斯乖张洒脱的交响曲,他也是偏爱里卡多•夏伊棒下的温婉尔雅。(这种温雅的气质,也应该是他在钢琴家中偏爱阿劳的原初动因。提到听过的录音,他眼中的阿劳是比霍洛维茨更耐听更深邃的大师,这点让我深深的赞同。确实兴奋于老霍的音乐,却从未有过聆听阿劳时的感动。早先决定要去练习的很多作品,也是在听过阿劳的演绎后,深深的恋上并借此动力坚持下来的。)然而,他也觉得郁闷的勃氏堪以“外交辞令”式的文风与瓦格纳通信。尼采放置勃拉姆斯的肖像来气瓦格纳,正说明了他相当的影响力使瓦格纳不能将他无视。没错,勃拉姆斯反潮流,但是他“真正”继承了德奥的传统,没有导向“瓦格纳式的法西斯”。他延续了德奥传统里最让陈丹青看中的所谓“文脉”,启示了马勒,于是最终有了肖斯塔科维奇,使这一条线终于走到了20世纪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在他的意象中,这条线,在社会主义国家断送了。我不知道他是怎样做出这样的判断的。毕竟,如其所说,除了出生地,他造访过的前社会主义国家,只有德国和捷克。肖斯塔克维奇的断线,是否真如他所认为的是体制或是文化的压制造成的,还是无法确认的。他向往哈维尔的短剧带来的笑声,淡然于肖斯塔科维奇对苏共的嘲讽,习惯于另一个意识形态的世界中的上层批判。然而,如此种种,让我读懂,一个自由艺术家,是多么希望一个更宽松的表达环境。

  絮絮叨叨想写preview,却已经不知道写成了乱七八糟什么东西。只是,另一个视角下的音乐,另一个视角下的艺术史,另一个视角下的旅行游记,可以让人看清陈丹青的“出逃”,他笔下的音乐,虽然模糊,却似乎也勾勒出了一个他心中的世界,作为一个灵魂与理性并置向前的艺术家心中的世界。

  《外国音乐在外国》读后感(三):音乐

  这是作者关于音乐的集子。还好我几年前听过一些古典CD,还能勉强读读。但给我的感觉不是特别的好。   也许作者是个艺术家吧。文章给我的感觉太过自我与艺术了。文章反复强调那音乐的文化与个性体验。似乎我们根本就无法真正欣赏古典音乐。当然这不能说错。但我也可以有另一种解释。音乐本身就是三度创作,在原创作地听有感觉,难道换一种文化一种地域不可以有另一种的创作感吗?所以作者的观点我认为还是值得商榷的。作者也许有过错解释之过。还有许多评判之词。其实也值得思索。我们所知的各种表象,也许只是愿意表达出来的。真正的民族性其实并不存在于城市之中。真正的中国存在于我们身边的普通人民身上。他们不会在现代社会中表达自己,也不需要表达自己。只有在最需要最关键之时才能发现它。所以中国还是存在的,只是深藏着罢了。

  《外国音乐在外国》读后感(四):“你这个人啊!你这个人啊!”

  画家一旦拿起笔来写文章,有别趣。比如黄永玉。

  很多年前读过一本《乡村诊所》,尽管素描是主打,但作者谢宏军寥寥几笔给画作的注,常常有直抵事物核心的惊人之语。比如:“农民最需要健康,可偏偏他们得病最多”。

  后来,特别在意画家写的书,黄苗子的,吴冠中的……

  陈丹青也是画家。作为作家的陈丹青,从量上来说他更名副其实。相对于针砭时弊的《退步集》,我更喜欢读体现他艺术观的几本册子,比如眼前的这一本《外国音乐在外国》

  早在它叫《音乐笔记》的时候,我就读过。想必,其中的《音乐的立场》这篇书中最长的文章,我也是以焚香净手的尊重读完的。可是,当年还没有觉得音乐是那么好的东西,隔岸观火那火温暖不了我。现在,在音乐的身旁挤挤挨挨了一阵子,再读《音乐的立场》,数度击节称好,才读到文章的最后一个字,又忍不住翻回到文章的起始句“我不知道写给贵刊(《音乐爱好者》)的稿子谁会读。”

  我读。而且读到很让我怦然心动句子久久不肯将阅读进行下去。

  比如,“此刻,我正听着贝多芬钢琴朔拿大第111号,我特别倾心第二乐章中间段落的转调叠句,我写着,在等那一段来——当我又听见琴声时,第二乐章已经接近尾声,我错过了。”

  喜欢听音乐的都有这样的经历。我们轻易不听精选,只愿意转承启合地等待自己最最心仪的那一乐章。星期天,听维瓦尔第的《四季》,只要按一按遥控器,喜欢的《冬之广板》愿意听几遍就听几遍,可还是从《春》听到了《冬》。《冬之广板》才起了个头,钟点工手里的吸尘器“呜噜呜噜”大叫起来,等到叫声停顿,《四季》已经渐行渐远。重听吗?不,等到下次天时地利人和特别想念《四季》了再听吧。乐迷知道,等待是音乐中的休止符。

  比如,“听过傅聪的三次演奏,果然风流,空白,破句,收敛,都有自己的用法。他将西乐与汉的诗风作比较,也的确经验之谈。”

  多次在电视上看傅聪笑容可掬地谈肖邦说海顿以及自己,就没有陈丹青的“风流,空白,破句,收敛”这四个词更恰如其分地概括了傅聪弹奏的肖邦和海顿的。也是,立场不一样,听到的和看到的当然会有差异。虽然陈丹青先生在艺术鉴赏上高出我几个位格,但我们都爱听音乐,这是相同的。

  比如,“莫扎特所有钢琴协奏曲——包括早年的初作——的慢板,都美极了。那是男孩在跳跃奔跑之后,静下来,忽然发呆,出神了。”

  有一次听电台里的音乐节目,好事的DJ把莫扎特好几部钢琴协奏曲的第二乐章放在一起播放,还做了一个标题“美妙的第二乐章”。21号,23号,25号……一路听下来,诧异怎么不像往常整部作品听起来第二乐章总是飘飘似仙乐?陈丹青的这一说,我就能接下话茬了,秋叶的确静美,但如果没有夏花之灿烂,静美的好何以衬出?少年莫扎特跑过跳过之后的突然发呆出神,这美才美到了极致。

  比如:“贝多芬晚年的四重奏或可看作是‘思想深刻’的吧,你得倾听,别去想,想也没用;那正是思想不能到达之所,是音乐至高无上的理由。尼采想了一世,提到贝多芬,说是听了‘让哲学家心酸’,倒是实话。”

  有一段时间,我总是绕着贝多芬听音乐,给人的理由是小时候他的故事听多了,有些腻味。其实不是,悄悄地听着贝多芬,总是觉得握住了他的音符,可是摊开手掌一看,空空如也。到了中年,做什么都不愿意徒劳,于是,不怎么听贝多芬。哈,尼采都折服于贝多芬了,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敢听贝多芬?

  比如:“巴洛克作品太多了。有时会烦。可是听多了十九世纪煞有介事的浪漫主义作品,再听这四位(维瓦尔第、泰勒曼、巴赫、亨德尔),还是大好,丰饶清新。”

  巴赫、维瓦尔第、亨德尔为生计拼命地写作,他们的作品倒是褪尽了烟火气将一股子出自人性本原的勃勃生气都表达了出来。十九世纪浪漫主义作品,倒是为艺术而艺术了,反而拖沓滥情了。有些悖论。可陈丹青说得又很对:巴洛克的作品丰饶、清新、大好。

  比如,“上个月回纽约探亲,在飞机机座的耳机里又听到他《费加罗婚礼》序曲,兴高采烈,发疯一般才气横溢,我真想拽着他的肩膀用力摇他,冲他喊:你这个人啊!你这个人啊!”

  我一旦有机会与陈丹青先生谋面,一定冲他喊:你这个人啊!你这个人啊!不是不想拽着他的肩膀摇,是拽不到。

  《外国音乐在外国》读后感(五):找到一种幸福

  爱音乐的人,都是爱生活的人。

  遥想陈丹青笔下的音乐世界,我懂了什么是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能够找到一种兴趣,是幸福的。

  音乐能慰藉灵魂,让孤独心灵自我拯救

  能够找到自己的兴趣,并发现自己有这方面的天赋,更是幸福中的幸福。

  就像莫扎特小时候哭着说:Dad!Dad!I can do that~!I can do that~!

  “天才那么简单而伟大的一念:我也会!我也会!艺术是什么呢,无所谓学,无所谓教,天才只是央告大人,让他去做”

  摘抄:

  1.有什么好开心呢,瞧着满街路人,我斜眼怜悯:他们今夜没看《费加罗婚礼》。我也被歌剧抛弃了,夜风中穿过街道,如一匹狗,找个地方吃几口夜饭。吃饭有什么意思。

  2.贝多芬:我爱一棵树,胜于爱一个人

  3.“你痛苦时,回想起我的音乐。”贝多芬对青年瓦格纳如是说。

  4.最开心的是承办的商家:那是唱钱,钱在唱。

  5.美国人玩儿什么呢?说不过来。单说古典音乐,时代广场的地铁站,隔三差五就有年轻人的弦乐四重奏五重奏,巴赫海顿莫扎特,演奏者还常是黑人孩子,中规中矩,比北京豪华宾馆雇的音乐学院在校生拉得好,拉得认真。

  《外国音乐在外国》读后感(六):音乐的影响

  1、最精确最传神的“肖像”,乃是人的“声音”啊!.......人最精确的肖像不是绘画与照片,而是“声音”。........莫扎特说:“歌词必须是音乐的恭顺的女儿。”对啊,阅读歌词不会动情,台上唱起来,这才七窍生烟。如此,异质的文化,他知道吗,一个不懂德语的人句句领会他以音乐宣泄的人性。

  2、诗、乐、章句、画面,本来是各人的解读,各人自有各人心里的李白与杜甫。音乐的解读更是人言言殊。..........霍洛维茨弹肖邦,弹舒伯特,弹斯卡拉蒂,均极“主观”,..........音乐厉害。是音乐在“听”我们,“诊断”我们的心灵。

  3、我相信真正的学习是自学,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4、到贝多芬的家,.......回身下楼,又顺着幽暗的楼梯转,三楼、二楼、一楼。雨势仍不见小,立在门洞向外看,那一瞬,忽然,我活生生回到四十年前的上海了——也是午后,也下雨,也是十九世纪的欧式老公寓,门洞空寂,楼道昏暗,我上楼寻访哪位好朋友,朋友不在家。.........上海老弄堂也多有Art Deco的经典设计,今年在劫难逃:石门一路大中里的成片Art Deco住家去年被拆毁了,日后丑陋乖张的新大厦造起来,谁知道底下镇压着老上海历史建筑的旧档案?.............(这不是汶川地震现场,而是Art Deco的上海废墟。摄于2008年5月)........二度造访(贝多芬的家),.....不知是催眠还是暗示的神效,俄尔,我又像停在少年时代哪位上海朋友公寓门前。

  (频频出现关于上海欧式公寓的描述,联想,让我感受到作者对这些建筑的拆毁的痛心和惋惜!)

  5、音乐,可以在听者的“联想”中指涉具体而微的事物。

  《外国音乐在外国》读后感(七):对音乐有爱

  我喜欢音乐,自认为是一个音乐爱好者,但在古典音乐方面几乎一窍不通。尽管如此,尽管许多作曲家我不认识,许多现代伟大的演奏家和曲子我也没听过,唯一遇到有认识的歌手是作者在谈论美国流行音乐的时候,什么披头四,the bee gees等等,但这些丝毫不影响我感受到作者对音乐的热爱。

  只有一个真正对音乐有爱之人,有心人,才能够写出如此深刻的感悟。我爱音乐,有我自己的音乐记忆,有离不开音乐的生活,但对于作者,似乎他已经把生命交给了音乐,音乐已经是他的生活 - 正如他在维也纳拜访过莫扎特贝多芬的公墓后,“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热泪难抑,“他们是莫扎特贝多芬啊,就这样年复一年躺在野外,陷在草泥里”。

  他的音乐的见解,是一份修为,但更多的是一份热爱。艺术家真不愧是艺术家,思想高度上的确超出我们一大截。读完此书,感触颇深,我想,如果我们真心喜欢音乐,这本书都值得大家一读,看看大师们生活中的音乐,或者说音乐生活。

  《外国音乐在外国》读后感(八):产生于读书期间的零碎感想

  1.歌剧与音乐剧。音乐剧的可看性并不比歌剧高出多少,相反,我觉得音乐剧不如歌剧。歌剧可以不需要舞台,就传达出非常饱满的含义;而音乐剧,总要看着演出,配合着音乐才有感觉。这正说明了,音乐剧的音乐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苍白。音乐剧中但凡流传的唱段,无不有着浓烈的歌剧气息。当然,并没有贬低音乐剧的意味。只是私以为歌剧更耐听,毕竟,我似乎更加迷信于时间浸染过的乐句。

  2.我不觉得穆特有多高超。她是一个上的了厅堂下不得厨房似的演奏者,哪怕古典音乐再高贵,也不用她那般的挑剔和骄傲,就像一个炸毛的孔雀。为什么卡拉扬和穆特合作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那么耐听,多半是因得卡拉扬制住了穆特那种惹人烦的炸毛气。

  3.德彪西错生法国?我倒觉得这个不很妥当。德彪西的音乐中模糊写意的部分固然并不西方,但也并不东方。那种写意很精致,就像莫奈的画,仍旧是一点点色彩涂出来的模糊光影,仍旧没有东方山水画作的泼墨大气写意之感。

  4.艺术家是人,是机器,也是神。想起自己练乐器时的感触,觉得的确是这样。而自己,至多是到了机器那一步而已。神一般的艺术家并不多,哪怕是被叫做艺术家的人里,神也很少。索科洛夫算一个。只可惜他竟在中国无什么特殊的名声,反而是郎朗这等低俗艺人,高等机器十分火爆。哎。

  5.演奏者的强制记忆,强大到了极致。即便是现在的我4年没有碰笙,忘记了曲子的谱子,却依旧能够用手指本能的按出应该的琴键。这一点,高度程式化的音乐的纪律,非常死板。但是为何有人的音乐就成了艺术,就是因为纪律已经围绕着他的音乐旋转了。

  6.科隆。科隆大教堂的钟声,管风琴声。而我的脑海中第一个印象也是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穿着红球衣的卢卡斯波多尔斯基,莱茵能源球场的呐喊,满看台的红白色,喧嚣,充满斗争感。是与古典音乐的科隆完全不同的感觉。记忆让世界如此不同,或者说这个世界竟如此丰富。

  7.莫扎特的音乐是他最好的肖像。

  8.肖邦在人的印象中似乎已经成为了某种病态,忧郁同时又挣扎着呐喊革命主义和爱国主义的雕像。就像社会主义宣传画上一样死板的光辉形象。你要是相信这是肖邦,那就大错特错了。他的活泼,搞怪,轻松,幽默,出乎你的想象。没有聪明的人是不幽默的,没有。至少,他曾经幽默过一段时间。

  9.“比则两伤。”非常同意。何必要对比?难道不将李白比作莫扎特或莫扎特比作李白,就会减少他们哪一方在对方国家中的印象,或者减少彼此的理解?荒唐。音乐若有国界之分,也就不是音乐了。今天看非诚勿扰,一个声称很喜欢中国民乐的老外登场,主持人放了一段中国的民族音乐,希望他能说说感想。老外言毕,全场掌声雷动,大家惊喜万分,纷纷夸赞该人对于中国文化了解颇深。这样表现的人,显然就是没有文化。音乐无国界,其中传达的感受,并不因乐器的改变而改变。只要是懂音乐的人,就会听得懂、能听得懂任何地域的音乐传达的情感,否则,他连自己祖国的音乐也不会听得明白。

  10.瓦格纳,你的基友真多啊。

  11.Horowitz。曾经不喜欢他被众多乐迷奉为至宝的叙事曲。但是我能够渐渐理解到,音乐追求的从来不是音符的准确性,从来不是。哪怕是一些错音,传递出来的却是相当强大的感情力量。这是很多正确的演奏都不能传递的。

  12.“尼采想了一世,提到贝多芬时,说是‘听了让我们哲学家心酸’。”尼采,这句话真是棒极了。无法形容它给予我的激荡的感觉。

  13.“我画画,音乐在场。”“在场”一词妙极。没有一种陪伴而不打扰的感觉胜于“在场”。

  14.陈丹青。似乎是和清华美院颇有关系的那个人。而我从不在意他是什么官职。记得豆瓣猜总是向我推荐《荒废集》,那时看到作者名字心想:甚好听。又看到一词他的讲座,觉得,很有道理。直到今日看完此书,翻到最后一页作者介绍,才将这三次的名字串联到同一个人身上。想来真是奇特。

  15.想起《我心飞翔》,一番轰轰烈烈似幻似真的故事之后,出现字幕:他们从未相遇。一时惊慌失措。也许在生命落幕的一刹那,想起那些乐声,想起那些人,想起自己落下的眼泪和惊喜的尖叫,却发现,实际上那只是划过生命的溪水,毫无痕迹,从未相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