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城堡》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城堡》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2-18 20:0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城堡》读后感精选10篇

  《城堡》是一本由弗兰茨•卡夫卡著作,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的套封+腰封图书,本书定价:32.8,页数:33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城堡》读后感(一):进退两难的卡夫卡

  一开始被封面吸引,那种肃穆、神秘的氛围。小说很长,中间有不少插图,倒是能歇一口气。读前几章时,觉得小说的情节很复杂,太多人物,太多起伏。但是,读过之后细细想来,其实挺简单:主人公K想进城堡,却死活进不去,反而被困在了城堡下的村子里。

  《城堡》是卡夫卡的最后一部长篇,写于他生命的最后几年。《城堡》是一部带有鲜明的卡夫卡风格的作品,然而遗憾的是,这部小说没有写完,卡夫卡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读的时候可以感受到K的绝望,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为了进入城堡,费尽周折,充分地感受了世态炎凉,然而还是没能进去。但是,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感受那种困境,而更在于获得一种心灵的洗涤,一种沉静的状态。

  故事中,迷雾笼罩下的城堡,城堡下的村落,种种离奇的事情,都能感觉道一种怪诞的气氛,让人透不过气,神秘莫测。每一个人思想、行为都好像隐藏在黑暗里,只露出冰山一角。在这样的环境中,K被恐惧孤独包围,似乎并不是奇怪的事情。无所不在迷茫、恐惧,K却还一直在坚持着,不论遇到什么阻碍。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村子里的每个人都好像对K十分防备,似乎K是个“怪物“一般。村子里的人对克拉姆——这个左右着K能不能进入城堡的人,却好像生来就心怀畏惧,对于克拉姆的话,都十分服从。然而,从始至终,克拉姆都没有真的出现,他一直存在于别人的话语里,他的形象甚至都是不确定的。

  村里的人和城堡里的人,都不能理解为什么K的种种行为,觉得K的思想简直不可理喻。所以,K得不到周围人的支持,只好孤军奋战

  后来,K为了进入城堡,尽力地按照城堡的指示去做,他没有任何自由的选择,必须努力抓住一切与城堡发生联系的可能性,比如搬到学校,接受并不乐意的工作

  所以,K是自相矛盾的,进也不行,退也不愿。

  卡夫卡写的东西总是很荒诞,甚至说,挺难懂的。但是,仔细想想,何尝不是现实

  而且,真事得可怕。

  我们生活在现实里,我们也会面临进退两难的境地,也会面临抉择,向左还是向右,这是个永恒问题。然而至少,我们没有那么绝望。世界上两全其美的事情毕竟不多,所以,无论进还是退,都遵从本心吧。

  《城堡》读后感(二):迷失

  高晓松曾说过:不读卡夫卡,算什么文艺青年?我从不认为我是文艺,在这之前也没读过卡夫卡。记得在高中课本里有节选过他的《变形记》。对于,卡夫卡,我是听得多,了解得少。

  我觉得吧,很多人说着卡夫卡,有可能却从未读过他的书。太为人所知,以至于为人所不知。

  《城堡》是卡夫卡最后的长篇小说,是我读他的第一本书。

  这本书讲的是:主人公K来城堡入职土地测量员,他经过长途跋涉,到了当地却被告知,没有进入城堡的权利,为了进入城堡,他费尽周折,与形形色色的人周旋,客店的老板娘,城堡老爷的情人,助手,村长,教师…K奔波得筋疲力尽,可是最终也没能够进入城堡,也没见到城堡的老爷。

  虽然城堡就在眼前,却是可望而不可即。小说一开头就是这样描叙城堡的:“在浓雾和黑暗的笼罩下,连一丝灯光——这座巨大的城堡的所在之处的标志——也没有。”这就奠定了城堡虽然是真实存在的,但也是带有虚幻飘渺的。在第一章里还写道:“这时城堡上响起了一阵轻松愉快的钟声,仿佛是给他的一个暂时告别的信号,但是这钟声又充满着痛苦,至少在这一瞬间使他的心隐隐颤动,仿佛在威胁着他那毫无把握的渴望实现的东西。”

  城堡象征着什么。或许是当时政府集权的统治,或许是象征他的父亲,或许是某种精神层次上的阶级…就像加缪说的:如果想把他的作品解说得详详细细,一丝不差,那就错了。

  那是一种森严,可笑,让人窒息的社会关系。城堡本来是不需要土地测量员的,源于一个错误,导致了K的到来,没入职,也给他派来了两个滑稽的助手,后来甚至还收到了城堡老爷对他工作的表扬信。城堡老爷克拉姆是至高无上的,K为了见到克拉姆而勾搭上他的情人,在村子里所有人看来,人们以能够和克拉姆说上话为荣,女人以做他的情人为荣。即便是见过克拉姆的人,也无法清楚的描叙出他究竟是长什么样子。可笑的是,信使巴纳巴斯他是给克拉姆送信的,他却不敢确认自己见到是不是克拉姆。

  信使一家的遭遇也是可悲的,因拒绝了城堡官员,一家人遭到村里所有人排挤,敌视。

  ……

  K他一次又一次,所追求的,他付出的努力最后仍没有换来想要的结果,即便旁人的帮助,也都是形式上的。他在拥有希望的同时,也携带着失望,最终或许他会绝望。而小说的结局戛然而止的,这种没有结局的状态,显得不那么直突突悲怆。或许,可怕的不止是当时的官僚主义,也有所有人们不知奋起反抗的人性。人们迷失在那制度的漩涡里。

  村子里的人们对城堡里的官老爷们敬畏,他们沉沦于制度里,他们活得机械,挣脱不了制度。以至于K这个外乡人的到来,显得那么突兀。

  人类文明的历程是个徒劳又漫长的过程,文明经历着漫长漫长的变迁,改革,仍不会有绝对意义上的平等,只能说在一步步提升。我们反抗,我们妥协。周而复始突然想起西西弗的神话,那也是一场永不止息的苦役。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有一些为了自己的合法权利而努力,却从未胜利过。一直努力,无限接近却始终得不到梦寐以求的东西。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发现了生活的真相,依然热爱它。”罗曼·罗兰

  另,这本书里面破折号比较多,感觉容易出戏,囧。卡夫卡是个帅哥啊,噗。

  《城堡》读后感(三):难懂的《城堡》,难懂的人心

  文 薇薇安

  提及卡夫卡,最大的印象便是,嗯,一个讽刺主义小说家,为何这样说?

  因为他曾写过的《变形记》——讲述主人公一觉醒来,发觉自己变成了一只巨大的虫的故事。荒诞不羁的背后,隐藏着的,是深刻的讽刺。

  这是卡夫卡最为擅长的,所谓艺术源于生活,不难猜想,其个人生活,赋予了他这样的思想认知。

  且看卡夫卡的家庭,父亲是个成功的生意人,为人专横暴躁,要求卡夫卡对其言听计从,而母亲性格忧郁。正是这样,卡夫卡从小缺乏家庭的温暖与爱,精神压抑、性格偏激,憎恨着暴君式统治。本书《城堡》则是体现这样的憎恨。

  在卡夫卡41年的短暂生涯中,留下几部未完成作品,《城堡》便是其中之一,更是最后一部作品。

  其实,《城堡》讲述的故事很简单,主人公K(第一次见外国小说的主角名字只是个英文字母,猜想会不会是指卡夫卡本人?)收到城堡的录用通知,被任命为土地测量员,不料不远万里奔赴到城堡附近的村子后,被告知:无许可证,不能进入城堡。为求许可证,K与各种人打交道,客店老板、信使、酒店女招待、大人物秘书、教师等,向他们寻求帮助,但却依然未果。

  然,故事简单,所反映的内在精神,却叫人“心灰意冷”(请容许我用这个词,因为在看的过程中,真让我的心拔凉拔凉滴)。

  其一,深入骨髓的阶级统治。

  阶级地位明显:城堡统治者>秘书>村长>信使>村民>外乡人,是的,主人公K即是最底层的外乡人。

  K初来乍到,城堡、村子的人,无一人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冬日里天寒地冻,去哪家,哪家都不留,除了怕惹祸上身外,更重要的是,他们打心里就看不起K,总以蔑视的眼光看他——当他与酒店侍女订婚时,认为身无一物的他配侍女,真是赚大了。

  其二,人人勾心斗角,互不信任,活生生“职场剧”。

  在K与众多人周旋时,每个人明里暗里所存的心思均不一样

  就拿与其订婚的侍女来说,根本不信任K,总认为他与自己订婚,是为了与她的前情人——卡拉姆老爷(城堡统治者之一)搭上关系。然而,在明面上,却处处说有多爱K。

  最后的结果是,不听K的解释,认为K与别人相爱,直接将K舍弃,转身与其助手订婚。关于这段恋情,记得K说过最多的一句话便是,为什么连一个助手说的话,都会动摇你。

  宁愿相信他人,不相信枕边人,可怜!可叹!

  恋人便如此,更遑论其他人。

  其三,城堡的统治者,是也,非也。

  怎么说呢,城堡的统治者,提及最多的便是克拉姆老爷。而关于他的形象,刻画得不多,只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说法,认为克拉姆长这样或那样。然而,谁才是真的克拉姆本人,书中并未言明。

  就是这样,便也无人敢去探寻真相,除了外乡人K。

  上层统治者的强权与神秘,底层人士的敬畏与无知,显露无疑!

  忽然在想,为何每个人都如此崇拜统治阶级,未曾想过“叛逆”,未曾探明真相,未曾变成另一个“K”。

  其四,一字一句,蕴含深意!

  这本书,应该是我今年看过最难懂的书了,犹如看英文般。

  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每个字我都认识,但组合在一起,便不知何意。

  《城堡》描述的最多的就是,心理活动与对白。因故事人物大多表里不一,所以很多想法与说辞蕴意深,很难GET到!

  一字一句,看得好生艰难。

  以上便是,我所理解的《城堡》!

  此书未完结,真是遗憾。

  -----------------------------------------------------分界线----------------------------------------------------------

  薇薇安的个人公号,与你分享书评、生活。

  《城堡》读后感(四):『宜轩卿妍』《城堡》

  卡夫卡23.6万字的长篇小说《城堡》,1926年的未完成作品,他最后一篇长篇,也是最长的一部小说。主人翁K,卡夫卡的开头字母,我觉得是他的隐性自传。一个异乡人苦苦为自己在村子里渺小地位而奋斗着,却始终摆脱不了城堡的影响。那种行文诡异的叙事,那种奇特的人物行动逻辑,那种精神上的压迫感觉,像极了一场梦。《城堡》的主人公叫K,一个字母,有符号化特征。半夜来到村庄里面,准备进城堡。城堡虽近在咫尺,但他费尽周折,为此不惜勾引城堡官员克拉姆的情妇,却怎么也进不去。K奔波得筋疲力竭,至死也未能进入城堡。

  K自称是一个土地测量员,但城堡并不承认聘请过土地测量员。因此K无权在村庄居住,更不能进入城堡。于是K首先去找村长,村长告诉他聘请K是个错误,于是为了补偿过失,K被安排去给一个小学当看校门的,而学校也不缺看门人。最终K发现他是一个对城堡毫无用处的人,当然也进不了城堡。 卡夫卡是捷克人,他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宗师和探险者,他的创作风格是表现主义,是表现主义作家中创作上最有成就者。他生活和创作的主要时期是在一战前后,当时,经济萧条,社会腐败,人民穷困,这使得卡夫卡终生生活在痛苦与孤独之中。于是,对社会的陌生感,孤独感与恐惧感,成了他创作的永恒主题。英国诗人奥登评价卡夫卡时说:“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

  这是一本遗作,一本未完成的小说,关于一个土地测量员K的故事,情节流动依然强,对话功力强,但是却弱化了許多可想像的空間。整部小說像一個迷宮,角色們在一座到不了的城堡附近生活,纷纷在卡夫卡的笔下,掉入一个个现实与非现实,合理与悖论組成的不同的圈子里。 卡夫卡的小说语境非常幽暗,迂回,怪诞,但细节描写的真实性依然受到尊重。进入城堡的努力象征了人对美好事物的追寻,K的失败作者悲观厌世的产物,是作者对人生的否定和对人的存在价值的否定,这就使得小说通篇贯穿着痛苦惶恐和压抑绝望的情绪。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这种情绪使卡夫卡生前不为世人所理解。

  小说中的城堡既是虚无的又是实际存在的。小说一开始就极力渲染城堡的虚幻,“覆盖了一层薄薄的雾”,在K进入村子的第二天,他便沿着大路向城堡走去,但是无论怎样走,总给人一种“虽然并没有离开城堡,可是也一步也没有靠近它”的感觉,这样的行走,以及之后所下起的大雪,让城堡增添了更多的虚幻之感,是一种虽然近在眼前却令人无法靠近的虚无。然而城堡又是确实存在的,K能够实实在在看到不远处的城堡“整个轮廓和线条显得更加清晰”,也能收到城堡官员的来信以及和城堡官员的交谈会见。

  在卡夫卡的小说《城堡》中,作为主人公的K,所做的进入城堡的一切努力,为了与城堡中的老爷取得联系的种种阴谋,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证明自己的存在,证明自己没有被生活(或者说是主流生活)排斥在外。为此,他不惜讨好城堡老爷的情妇,甚至与之成为情人关系。这一切被当地人看作轰轰烈烈的行为,难道不是一种表演吗?而表演的目的只是为了某一个特定的观众,就是城堡中的老爷,为了引起老爷的注意。没有城堡老爷的注意,K就感觉自己生活于主流社会之外。卡夫卡真的是揭露旧世界现状的鬼才,用夸张怪诞的手法描写了一个梦魇般的现状。犹太人在当时的欧洲如何的受不到尊重不承认;社会统治阶层的极权主义,官僚主义;作为当时社会底层人物K追求真理公正法律如何被蔑视,最后失败告终...

  故事处处透着荒诞,但又句句诉说着生活的真相。生活本身的确像他描述的那般荒诞混乱,不可理喻,又徒劳无功。故事的每个情节都好似正发生在我们身边,K先生的各种情绪也依稀曾出现在我们身上。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城堡,这个城堡就是渴望被认可、被接纳、被证明的精神诉求。这个城堡永远不可到达,就像我们的理想永远不可实现一样。但是作为精神追求,我们都不能抛弃这个城堡。人们一旦发现这个城堡的虚假性,就会从自欺中崩溃,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根基,这也是那些最终选择自我抛弃的人所共同拥有的标签。

  《城堡》读后感(五):每人心中都有一座卡夫卡的城堡

  每人心中都有一座卡夫卡的城堡

  ——读《城堡》

  滁人也

  大多数谎言都是令人极其厌恶的,但马克斯•布罗德对表现主义先驱、西方现代派文学始祖卡夫卡撒的谎,几乎大多数人都原谅了、认可了。布罗德是卡夫卡的好友,卡夫卡生前叮嘱自己的好友,手稿要全毁掉,已经发表过的作品也不能再版。但是,布罗德没有信守承诺,在卡夫卡逝世后,却竭尽全力地整理好友的作品,并且将其发表。《城堡》这部并没有写完的杰作,就是这样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没有布罗德的“失信”,读者就永远不可能读到经典名著《城堡》。

  正像《城堡》的出版不容易那样,人们阅读该部作品时也不是很容易的——这部小说,完全跳出了传统小说的构建框架,其荒诞的情节,让读者恍然走入迷宫,不辨东西南北。

  卡夫卡生活在世纪之交之际,国际动荡,他的祖国奥匈帝国更是处在一种狂热的状态之下,盛衰之间,直接间接都影响着普通人的生活。而卡夫卡是犹太人,犹太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种族,却也是最凄惨的种族之一。卡夫卡的三个妹妹,都在1942至1943年间死在法西斯集中营内。而对卡夫卡来说,还有一层悲剧:他的父亲相当暴躁,动不动就呵斥卡夫卡。这个父亲需要卡夫卡绝对的服从和恭敬。祖国、种族、家庭,三重重压之下,本来就沉默的卡夫卡更加沉默了。

  活在自己精神世界里的卡夫卡,他需要一个情感的宣泄口。于是,文学创作成了他宣泄最好的办法。卡夫卡将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所有真知灼见,所有的迷惑不解,都融进了作品中。现实中,卡夫卡的身体异常瘦弱,1917年还被确诊为喉结核,经常无法正常工作。1922年卡夫卡退职,1924年死于基林疗养院。从1883年出生,到1924年生命终止,卡夫卡短暂的一生里,就没有多少真正快乐的日子。这种极度压抑的心绪,变成了文字,也走进了《城堡》

  土地测量员K一踏进城堡的土地(或许根本就不是城堡的土地),就遇到异常尴尬的事:没有伯爵的许可,他连旅店都不能住。但是,事情还没有弄明白,又变成了别人认可他是到城堡的土地测量员。于是,旅店的每个人都对他开始恭敬起来。按理来说,进入城堡已经没有任何悬念,可在卡夫卡的笔下,这位测量员同志却因为种种原因,竟然始终无法进入城堡。

  城堡明明是天涯咫尺,可事实却是咫尺天涯。想进进不去,想了解又神秘莫测。卡夫卡的作品就是如此,整部作品充满了象征、隐喻。或许,卡夫卡生前很多的愿景,包括他对祖国的热爱,对犹太民族的苦难历史,对温暖的家庭生活的渴望,对爱情的追求,都如城堡一样迷迷糊糊,永远没有答案。这些东西,离现实中的人是那么近,近到能抓取一把油盐酱醋茶;可又是那么远,远到明明在眼前,却始终都不属于自己。

  毫无疑问,土地测量员K的故事,也是一个被作者充分异化的故事。但客店老板娘、城堡官员的情人、城堡的信守、村长和他的妻子、学校的教师等等角色,又是那么真实。也就是说,城堡若有若无,但与城堡相关的每一个人都是真实的。其实,每个人的心中,不都有一个看似确定,实际上却一点儿都不确定的城堡吗?人一辈子都在追求,但往往忽略了最终追求的是什么,于是,城堡就形成了。不过,幸好每个人的城堡都不确定,否则这个世界也就缺乏了诸多乐趣。这也正如卡夫卡这部《城堡》,若是卡夫卡把里面的城堡写得太具体,或许读者又会感觉索然无味了。城堡的不确定性,恰恰构成了奇绝诡谲、令无数读者着迷的《城堡》。

  《城堡》读后感(六):紅蕴

  拿到这本书之前我对故事只是知道一个大概,不过封面的确设计的很用心,红色为底渲染紧张和带有阴谋的气氛,远处可以看到黑色的古堡,也许是在夕阳的映照下泛红,也许是久经沧桑铺满历史和血肉。天上的云彩纠结了表情,泛红,泛黑,泛白,郁结到一起散不开...这个古堡喧嚣着满城的故事需要讲述。

  《城堡》是我读他的第一本书,但却是卡夫卡最后的长篇小说,不过,这本小说以后我决定把他的小说都看一遍。看卡夫卡的小说看的是写作手法别开生面,他的作品寓意深刻,发人深思。这大概源于他背景复杂和生活环境的影响,没有经历的人写不出抓心的故事大概就是这个原理。

  k作为本文的主角,我觉得他是卡文卡的一个分支或者说化身。纠结、抉择、渴望自由,这一切的思想在k的身上得到彰显,即是卡夫卡的写照也是他复杂思想下无奈与疲惫的表现!

  社会身份地位,有时候会压的人喘不过气!索然可笑,却是实际存在的社会现象,人人都渴望自由,不管是你、我、卡夫卡或者是k。当失去自由和生命之间角逐,相信绝大部分人都会选择生命,是没有自由甚至没有自主的活下去还是一了百了,可惜卡夫卡在《城堡》没有完结就去世了。他真正的懿旨不可能会有人清楚。

  全文虽然压抑,但是反映了很多社会现实,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文,只希望不再有历史重演,造成更多的悲剧罢了。

  《城堡》读后感(七):孤独的花园——“敲钟人”卡夫卡

  我想不道卡夫卡的作品还能拍成电影,因为他书中那些荒诞的故事情节,我想象不出怎么用镜头表现出来。所以,我百度时有了意外收获,我带着敬意看了这部黑白电影《变形记》。然后开始苦苦地思索,我应该怎么看待卡夫卡?我知道他的《变形记》,也知道手里的这本《城堡》,可是我没走近过,只是知道,那是一般文学家无法企及的地步,现在这座《城堡》压在我手上,便觉得沉甸甸地,无法言说。我以为《变形记》是和莫言的《生死疲劳》相似?结果并不是,如果说莫言是在讲述历史和人性的原始和变迁。那么卡夫卡探讨的是另一种生存形态,如果“我”变成了这个世界都不容的孤独异类,处处惹人生厌,叫人惧怕,就像《巴黎圣母院》里的“敲钟人”阿西莫多一样,在自己的家里,让自己的父母厌恶,让自己的朋友远离,让爱人无助的哭泣,那么,“我”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处境?这是我看《变形记》以后开始的不断臆想。

  我在想有了《变形记》的铺垫,我该怎么看《城堡》?他们的境遇都是那么无助,孤独,在社会的交融中不断地尝试,不断地失败,最终也未能成功,我开始悲悯卡夫卡,也开始悲悯我自己。

  卡夫卡在他所有的作品里都在描述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象征,《城堡》也是所有研究卡夫卡的“卡迷”们公认带有象征的暗喻,有人说那就是他的父亲,那是幼年时他的心理阴影。卡夫卡也曾说过:在他的作品中都有“父亲”的存在,曾经的威压,曾经的抑郁,每一样都在折磨着卡夫卡,所以在他的作品中,都会让你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抑,让人禁不住想要高喊的释放。不知道曾经的卡夫卡经历了一种怎样的成长,让他变得如此抑郁。还有一些人认为《城堡》是上流社会的一种形态,卡夫卡作为一个孤僻、内向,对社会一直有隔阂的性情,始终努力想要融进社会,却无法实现。或者像有人说的他的作品象征一种根本达不到的“正义”或者代表他几次失败的订婚……无论如何,我们要感谢卡夫卡和他的马克思•伯罗徳这位好朋友,没有执行他烧毁文稿的遗嘱,否则,我们将要在文学的殿堂失去多么重要的文学篇幅,我们会失去多少思考。

  卡夫卡的孤独,在这个世界上不断上演,他的每一篇作品,连同他的晦涩深度,都在诉说他内心一个庞大的世界,但是,当时却没有几个人尝试着去理解他,只有他死后,人们才开始不断地探讨他的思想,感同他说出我们现代人有着共同的遭遇。仿佛在《城堡》的阴影下,我们像一个异类,俯瞰着整个社会的荒唐,既不能远离,又不能走近。于是,我们只好孤独地守在可望而不可及的地方遥望着,那座看似繁茂的大花园。

  卡夫卡是一个让人悲悯的作家,我无法想象他在创作这些无比压抑的作品时,是怎么样心态。无法进入《城堡》土地测量员,变成让人厌恶的甲虫,无法理解一个被忘记撕掉日历的《饥饿艺术家》,无法想象在地底《洞穴》不断存在的不安全感,无法弄懂《判决》中被父亲宣判投河死刑的格奥尔格……卡夫卡在每一篇作品中都带给读者一种震惊,震惊于社会的荒唐,在充满矛盾,扭曲变形的世界里不知所从,不安,迷惘,孤独,不知反抗,一味地压抑自己,不断地为自己挖掘一个又一个感受不出安全的堡垒。

  卡夫卡,让人怜悯的卡夫卡,在扭曲的世界里,却为无法扭曲自己的心灵而痛苦,他就像敲钟人在丑陋的外壳下,那颗跳动的心脏,再为这个社会敲响振聋发聩的钟声。

  《城堡》读后感(八):他的荒诞世界,一定是孤独的颜色

  卡夫卡,一提到这个名字,我的脑海中就会有一个印象——一个不合群的文学大师。我很难把他归到我现有的作家认知体系内,他是这样特别的存在,活着时不以写作为生笔下却有一个荒诞绝怪的世界,死后希望文字随他入土却被保留流传至今,轰动的却是整个世界文坛,更何况他真正迷人的,是笔下构建的那个世界,脱离了他本人却又与他的灵魂合二为一,就是把孤独写到极致,极致到读完他的书,看到身边的人,有一种恍如隔世之感,就像夏日里无事,睡午觉到黄昏,一睁开眼,窗外是昏黄的落日余晖,周围空无一人,那种被孤独抱紧的感觉……

  这部《城堡》写于1922年,是卡夫卡最后一部小说,也是一部尚未完成的作品。仅仅是看到书的介绍,就会有一种很特别的异样感觉停留在心里,为什么没有写完?是病痛折磨不得不停笔?还是心里的孤独太深以至于难以承受?或者其他什么事情的耽搁?我有看到一段对他作品的评价,很有特点——“卡夫卡写作不求作品的完整,他只想写出心中写不尽的话。他的大部分作品既无题目又无结尾。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纸张的惨白剜着我的眼睛’,所以他要写作,要‘写向纸张的深处’。”或许他心里的结束,就是没有结束吧…

  看这本书,我是从一开始就被笼在了一种怪异的氛围里,想不明白的一切奇怪景象,我用笔划了一条又一条,总希望在后面能找到答案,但是相逢的相逢了,迷失的迷失了,后来我也缓过来,这才是属于卡夫卡的耕耘,我只需沉进去就好。

  “K”是什么?一个符号而已,没有任何实质意义,它却是主人公的“名字”,或许用“代号”来说更为贴切,一个没有名字的人,从他的一出场,就是可悲的。他为什么来到这个城堡?这个相当寒碜的小镇?土地测量员,在现代看来有些让人尊重的冷门职业,是他雪夜跋涉而来的理由。他是受聘而来的土地测量员,可能在他看来是应该受到哪怕一丁点尊重的人,然而他是不被这里所接受的,从表面上来看都是被排斥的,“您不是城堡里的人,您不是村里人,您什么也不是。可是您又是个什么人,是个外乡人,是个多余的、到处碍手碍脚的人,一个不断给人制造麻烦的人…”这段话可谓绝好地诠释了他的地位,碍手碍脚,可有可无,不过是因城堡官员疏漏多聘用的一个职员而已,而这都是官僚系统的庞杂无序的产物,每天都有很多像克拉姆一样的官员从村里路过,每天都有哪位官员一时心血来潮传达下来的任务,单是一个小小的村长那里,就有整整一仓库的文件。文件一层一层传达,可能是几天,可能是几个月,可能是几年,一个任务的执行到后面就像K的存在一样,可有可无,几年前的任命到几年后他的到来,这其中的几年,真是复杂到可笑。这难道不是对当时腐败的官僚体系的极好的讽刺?K穷尽一切办法,接近他所知道的一切可以进入城堡的人或者与城堡密切相关的人,只是为了能进入城堡,找到他的存在,然而城堡就像宫崎骏动漫里的天空之城,只是一个永远漂浮的遥不可及的形象,对K来说,他所做的一切,注定是徒劳的。如果把城堡看作人的欲望,那K追寻的不过是现代人生活的常态,一种对欲望的极度渴求,然而联系到作者犹太人的身份以及犹太民族在历史上的悲惨境况,我更愿意理解为作者心里的悲鸣,在这个冷漠的世界独自一人的作战,只为得到这个不值得尊重的官僚体系的认可,寻找自己存在这个世界的意义。

  记得朋友看完这本书后说,“我竟然很喜欢”,我就笑了。她那时是捧起来看了一会儿,停不下来,便一气看完了。可见经典这种东西,是不需要多少华丽的词句来形容的,只需要一个开头,后面的,便由作品自己来诠释…我无法诠释真正的卡夫卡,我只能说我所理解的那个荒诞世界,它的背景,一定是孤独的颜色。

  《城堡》读后感(九):卡夫卡的孤独与困境,我们的孤独与困境

  这本卡夫卡的遗作——《城堡》,是我认为卡夫卡所有的作品中最难懂的一本。卡夫卡在创造这本书的手稿时两年后就病逝了,卡夫卡在生前曾要求他的挚友布罗德在他去世后销毁他写的所有东西,已出版的作品再也不许出版。但布罗德违背了他的遗嘱,并将他最后未完成的作品《城堡》发表,由于这本小说的未完成状态,让《城堡》本身所要表达的意思更增添了一丝神秘的色彩。布罗德说卡夫卡曾和他谈起关于《城堡》的结局:主人公K临死也没有人进入城堡,甚至没有得到在村里合法居住的权利。但是关于这个结局又有另一种说法:K在临死前终于接到城堡当局的传谕:K虽然缺乏在村中居住的合法依据,但考虑到某些原因,允许他在村中工作与居住。尽管后来草稿中卡夫卡删掉的段落倒是公之于众,但看到那些卡夫卡想删去的段落,好像他想把那些能把这个荒诞的故事解释得更清楚的东西删掉了,似乎有意让故事整体变得更加朦胧和飘渺。这一本《城堡》看了很多不同的译本,就好像去了很多不同的馆子吃了同一道菜,味道也各自不同。韩耀成老师的德语直译版本在文字上更加简明通畅,读起来并不困难,整体来说,他的翻译水平还是很高的。所以在这本书的可读性方面这一点可以给一个高分。

  小说自始至终都笼罩着一种神秘的,怪诞的,梦魇般的气氛,它的情节发展,它的人物对话,以及整篇小说的合理性都令人疑惑。这本小说概括成一句话就是K作为一个普通人和城堡作为社会当局的对立抵抗。这里生活的每一个社会底层人——招待所的老板、老板娘、女招待……都在一种变态的逻辑中运作,他们的对话令人感到绝望和无力。一个没有任何关系、背景的人——K一直想进入另外一个不属于自己的世界,可是这是不可能的,K永远攀爬不到那个紧紧关闭的大门里去。而且,最具有讽刺性的是,城堡的一个联络员告诉K说城堡的门本来就是为了K的进入才开的。而K却用尽了浑身解数也没有进入城堡。城堡官员常常到专供他们淫乐的赫伦霍夫旅馆来寻欢作乐,女侍者们竟以此为荣。巴纳巴斯的妹妹阿玛利亚拒绝了某官员的追逐,竟至于全家在村里被人们看不起,因为她竟敢反抗威严可怖的统治者。K想要留在这个城堡生活下去。他积极交友,“利用”每一个可利用的人,以求在此地安身扎根。城堡究竟可不可留呢?在K与弗丽达相爱、村中陷入窘境之后,弗丽达要远走他乡,而K却坚持留下来,可是留下来有什么意义呢?K的失败在于城堡当局惊人的官僚作风和森严的等级制度,也在于周围人的冷漠。卡夫卡对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了深刻的揭露。《城堡》这本小说里的情节其实就是这样的几个“谋求”和“失望”这样的几个不同的情节的回旋。

  另一方面,城堡又是某种抽象理想化的象征。关于城堡的说法向来众说纷纭,个人最同意的是城堡象征着一个理想化的平等的社会,而K却至死不能抵达。不仅城堡显得虚无缥缈,朦朦胧胧,人物形象和故事本身也是飘忽不定,既谈不上典型性格,也谈不上典型环境,进入城堡的努力就像是象征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K象征着在社会生活中徘徊挣扎着的人们。卡夫卡的认识独到,批判深刻,对人物的描写刻画得入木三分。卡夫卡笔下描写的都是生活在下层的小人物,他们在这充满矛盾、扭曲变形的世界里惶恐,不安,孤独,迷惘,遭受压迫而不敢反抗,也无力反抗,向往明天却又看不到出路。看到他为我们描绘出的一幅幅画卷我们会感到一阵阵震惊和恐惧,因为他仿佛在为人类的明天敲起阵阵急促的警钟,他为人类的未来担忧。在一个阴天里再次读完这本书,仿佛自己也陷入了主人公K一样的迷茫中。卡夫卡作品的最伟大之处就在于,他的作品里所塑造的孤独与困境,有时我们当下以及未来的孤独与困境。

  卡夫卡的一生的作品却并不多,但是他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并被奉为“现代主义现实派文学”的鼻祖,卡夫卡用他独特的荒诞手法写出了自己心灵的痛苦和折磨,以及那些关于自己理想不得以实现的无奈和呐喊。他的父亲对他专横野蛮形成了卡夫卡内向、孤僻、敏感忧郁的性格,卡夫卡一直在心里对父亲有着无法消除的畏惧。卡夫卡招人藐视犹太人的身份也潜意识的影响着他的创作,这也难怪他在临终前要烧毁所有的手稿。《城堡》不仅在是一部在主题上高深的小说,还是卡夫卡的巅峰之作。小说里的荒诞剧情揭示了社会的荒诞实质,卡夫卡的作品风格可以说独一无二,在他的小说里你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来自他内心深处最无力的孤独的呐喊,来自这个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德国小说家。

  《城堡》读后感(十):笼外的寒鸦

  

如果割裂地阅读卡夫卡的长篇小说,这些佶屈聱牙的半成品(一部也没完成)艰涩粗糙,的确难以赢得共鸣。好在小说家们都只是用各种变奏写同一主题,通过与作者其他作品的交叉对比,或许有幸探寻《城堡》背后的深意。

  最普遍的解释认为《城堡》抨击了当时的权力专制。然而在卡夫卡的日记里找不到评论时事或社会的只言片语,1914年4月2日留下的文字更是出奇的冷淡:“德国向俄国宣战。下午游泳。”难以想象对战争、对革命如此漠然的一个人,会特意写一部长篇来批评官僚体制。如果说卡夫卡对制度有所不满,顶多也只是针对了司法体系,毕竟手握法学博士学位,炫技的冲动在所难免,而这在《审判》中已有过明确叙述,没有重复阐释的必要。

  在土地测量员K第一次远眺城堡之时,卡夫卡透露了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成群的乌鸦在尖塔周围盘旋。”这算是全书对于城堡喻义最直白的提示了。

  “卡夫卡”在捷克语中是“寒鸦”的意思,而他父亲的铺子也以寒鸦来作店徽。有这样一则《伊索寓言》:一只身体强壮的寒鸦,自以为是地跑到乌鸦那里,想与它们共同生活;乌鸦们很快从形状和声音中认出它是寒鸦,一齐把它啄赶出来;它又只好回到寒鸦那里,而曾受到侮辱的寒鸦们一致不同意收留它,这只寒鸦最终无家可归。

  这则寓言与小说情节上惊人的一致。关于K的过去,众人一无所知,但他在与客店老板汉斯的对话中,还是说漏了嘴,他在家乡是有老婆孩子的,如今却逃离了这一切,来到一座新的村庄试图安身立命,历经失业、解除婚约的失败,始终无法与城堡建立联系。

  再来看看卡夫卡自身的感受:“现在我在我的家庭里,在那些最好的、最亲爱的人们中间,比一个陌生人还要陌生。”紧张而对立的父子关系始终是卡夫卡灵感的直接来源,他在给父亲的信中写道:“我写的书都与您有关,我在书里无非是倾诉了我当着您的面无法倾诉的话。”他一直在努力修复(至少是认清)这对关系,在短暂的一生中不断尝试建立自己的家庭,无奈三次订婚均以失败告终。

  所以城堡即家庭,进入城堡代表了回归家庭。卡夫卡根本无意将主题铺及社会制度层面,他关心的只是与自己切身相关的生活,没有必要着眼于“超出你脚面所覆盖的地方”。

  但小说的主题通常不单一,作者的多重思想往往会复合于一部著作。卡夫卡的作品常给人一种杂乱、矛盾之感,“悖谬”是其最显著的特征,《城堡》中同样多处体现。

  首先,K希望作为一名劳动者,既远离官方的约束,又能自由地与城堡里的大人物谈话,这种企图注定要失败。在短篇《致科学院的报告》中,猿猴逐渐进化成人,靠着磨灭本性挣脱了牢笼;K与猿猴的努力方向虽然相反——一个是进入一个是逃离,可都需臣服才能生存下去,K却不懂得这样的道理,如同不服管教的孩子,想要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村民之中,城堡当然会将他拒之门外。

  其次,与《审判》类似,《城堡》里的人际交往也都不太正常,所有的谈话不是太疏远就是太亲昵,要么冷言冷语要么推心置腹;对话场景也千奇百怪,在第三者的围观或窥探下,K几乎没有独处的空间,交谈发生的最常见地点竟是床边,不是隐私被侵犯就是侵犯别人的隐私。当约瑟夫·K从睡梦中醒来时,两个陌生人来到他床前拘捕了他;而土地测量员K的情况要糟糕得多,他是三更半夜在众人的注视下,被人从店堂的草包上叫起来的,根本不具有私密空间,个人生活与公共生活的边界从一开始就被打破了。

  可是,当K有了独处的机会时,他又表现如何呢?为数不多的经历发生过两次:第一次在他被制革匠赶出门外,站在茫茫白雪中:“‘那倒是绝望时的好机遇,’他闪过这个念头,‘如果我只是碰巧,而不是有意站在这里的话。’”第二次是在小酒馆前,K拒绝了官员让他离开的要求,赶车人回到马圈,而他继续等待克拉姆的时候:“没有任何事情比这种自由、这种等待、这种不可侵犯的感觉更无聊、更失望的了。”不难判断,K缺乏独处的能力,如同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一般依赖于侵犯隐私者的关注。这正是作者内心的真实写照,捷克作家伊凡·克里玛也认为卡夫卡的生活在两种焦虑之间摆动——孤独的恐惧和与他人交往的恐惧;或是茕茕孑立,或是迷失自我,两难的境地以悖谬的形式得以表达。

  那么,这部仅仅注重个人体验,并且尚未完成的小说为什么会引发极大的关注?

  米兰·昆德拉说过:“所有伟大的作品(而且正因其伟大)都有未完成的一面。”这让最大的遗憾转变成了最强的优势,《美国》残缺严重,不足以引发深思,《审判》又初具雏形,不具有足够的开放性,只有《城堡》将续写的权力留给了读者,在卡夫卡的指引下,人人都能参与创作。

  虽然卡夫卡的小说只限于描述自身经验,他对与本人不直接相关的问题兴味索然,但表达方式在不断改变。早期的《判决》《变形记》里严酷的家人,到中期变成了《审判》中的法庭,后期则幻化为《在流放地》描绘的杀人机器,而到了最后一部作品之中,意象进一步抽象为可望不可即的城堡。卡夫卡把自己的真实意图越藏越深,清晰的脉络逐渐被虚化,这给理解造成了难度,可也丰富了从不同角度解读的可能性,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间的认知差异越来越大。在激烈的争论中,卡夫卡的名声越来越响。

  当我初次读完《城堡》之后,写下了这样的简评:“大多数人不配拥有自由,他们缺乏独处的能力,享受不了孤独,习惯于固步自封,自由会让他们不知所措,陷入自我折磨,所以急切地进入城堡,把镣铐重新戴上是他们不变的选择。”

  可问题在于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坚不可摧。

  在卡夫卡的小说中,总是存在着因不知名的罪状而自愿接受惩罚的人物形象,格奥尔格如此(《判决》),格里高尔如此(《变形记》),机器上的军官如此(《在流放地》),约瑟夫·K如此(《审判》),巴纳巴斯一家亦如此(《城堡》)。在他的断想里有这么一句话:“人们憎恨旧的牢房,请求转入一个新的牢房。在那里人们将开始学会憎恨这新的牢房。”

  男孩要想摆脱父亲的阴影,从来没有太大的选择余地:远离充满敌意的家庭,或者自己变成丈夫和父亲。而成为无负荷的自我需要具备享受孤独的能力和对抗全世界的力量,这真的很难,更轻松的做法就是变成自己抗拒的人。囚徒们真正憎恨的不是牢房,是沦陷后的自我。

  世人对于卡夫卡的持续迷恋证明了这个世界没有变得更好。一个人当然应有自己的尺度与标准,可总有对认同感的需求异乎寻常之人,要求旁人必须采纳同样的准则,于是产生了严父、暴君、苛政、极权,本质上它们并无差别。有时,它们也会流露出大度的一面,前提是无罪者要认罪伏法,忤逆、不忠、异端、反动,不是罪过的罪过在不停地更换着标签。所有的仁慈与宽容永远只针对有罪者,为了确保数量上的优势,甚至发明了原罪的概念来巩固自己的主导地位。等待着无罪者的可能比惩罚还要严酷,他们身处囹圄之外,却如孤魂野鬼般一无所有。

  少有人能在被孤立后怡然自得,静默比喧嚣更让人无法忍受,要不了多久,软弱的无罪者们低下高贵的头颅,感激涕零地接受了莫须有的罪名,在自我厌恶中心满意足地走进拥挤的牢笼。

  如此看来,冷漠才是正确的处世态度?

  卡夫卡既不愿孤独终老,也不愿趋炎附势,他选择了不选择,一辈子就这样吊着,默默承受着双倍的痛苦,英年早逝对他也算是一种解脱:“死亡对于个人来说相当于星期六傍晚对于烟囱清洁工的意义,他们清洗肉体上的油烟,然后便可看出,是同时代人更多地伤害了他,还是他更多地伤害了同时代人。”显然,他是前者,或许也正因如此,他在遗嘱里要求将全部作品付之一炬,这个世界永远配不上它们。然而他仅存的反抗权利也被剥夺了,勃罗德背叛了他的遗志,将作品整理出版。

  于是隐私不停地被践踏,内心不断地被误解,弗兰茨·K的羞耻将长存人间。

  参考书目:弗兰茨·卡夫卡《城堡》《审判》《开小差的狗》《卡夫卡中短篇小说全集》、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伊凡·克里玛《布拉格精神》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