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观音》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观音》的读后感10篇

2017-12-19 20:00: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观音》的读后感10篇

  《观音》是一本由安意如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页数:23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观音》读后感(一):安意如体

  安意如体

  在书城溜达,看到了一本安意如的新书《观音》,信手翻了翻。安意如的书近几年可以说大卖特卖。究其名气为何如此,我认为成就于特有的安如意体,当然这的名字是我自己起的。如同古龙体一样,安意如也在试图打造一种属于自己的叙事风格。这样的风格在写手界,也屡见不鲜。最早应该得追索到郭敬明,《幻城》那种以我为主角的叙事风格。为什么说是一种“体”。比如用古龙体写《天龙八部》,那么完全就是另一种感觉,相比稿费上也一定价值不菲,如果原来是上下两册,改了后或许能扩写到八册以上,王家卫的《东邪西毒》不就是一种努力尝试吗?以《幻城》的那种写法,还是可以把《天龙八部》呈现出另一种感觉

  现在的读者倒也不是不需要内容的经典,而是一种简约式的快餐阅读,最好一秒十行,随时跳着阅读,然后能知晓个大概。或者是单纯的欣赏文笔,至于浮华与空洞,也是因人而异,有那么点美感就足够了。我曾经说过,没有耐心阅读枯燥的学术期刊,就不能严肃上理解的文学究竟是什么东西。但是就当下简约性的阅读习惯,是因为读者没有太多的耐心,我过去一些论坛,经常读到这样回复,你写的太多我不想看。这就是当下的太多年轻人的阅读习惯。

  安意如体不见得内容上更有多少知识涵养,甚至没有考据,也难说更立体的学理分析,而是一种历史故事的当代散文翻译化。只要了解历史的边边角角,都可以用这样的叙事风格呈现出来,这样就勾起了大量低领读者的阅读兴趣。对国民在文史兴趣的简单了解,也是一种提升。不至于未来的一段时期内,我们的学生只知道的游戏人物,不知道历史人物。安意如体现在也在流行化,我就读到许多类似的书本,难说在书中看到社会矛盾乃至伦理分析的深刻解读,但是却可以从一个普通人性的角度,呈现一个带有市井味的历史人物。有的时候阅读其中,不知道是读散文,还是在看小说,总之不会累人。

  最近几年我也很少听《百家讲坛》,因为听来听去对历史解读,就变成了一种评书故事,不过是把古文翻译成大白话,这样来看缺乏了解一种深刻性的解读。想想教授都如此,也不用刻意对安意如等年轻作家,横挑鼻子竖挑眼了。

  安意如体适合做历史纪录片的解说词,你可以说她浮华,但至少不粗糙;你可以说她造作,但至少不流俗。那些读者尤其是一种学龄读者,除了学到有几分高考作文的范文范儿,就是读安意如风格里的那个味儿吧。就好想古龙粉丝刻意强调的那种古龙味,这个味在古龙体里体现的淋漓精致,说不清楚这个“味”是什么“味”?只能体会,一旦说出来就总觉得不对,这就仿佛只有古龙体里的寂寞,才叫寂寞一样。不懂的人总感觉,有点装逼的嫌疑,但是对喜欢他的人,总透露着一种诱人的阅读感。而安意如体也这样,她不能让所有人喜欢,但喜欢的人读的未必是历史故事,修辞文采,而是仿佛这种文体里特有闺蜜感。任何一种历史故事,经过她的修饰,至少这个历史人物不是枯燥的,就仿佛隔壁的闺秀向你走来。

  现在不少学生,不喜欢完整的读书,往往喜欢读重点,由此对于文艺理解是概念化的,对于一历史演变和学术沿革,往往是认识不清的,总想套用一些方程式,去解释文学。我也希望晦涩的东西,都能简单的解释出来。但是再简单,也不能几句话就能解释的明白,更不能在140个文字内。他们越来越变得没有耐性,总想寻找里面有没有一个方程式。对政治乃至哲学上的东西,如果你说篇幅太长,就觉得你这是卖弄,不能把问题简约兴趣化。虽然说学术不能太枯燥,但是一味的求简单,我总觉得这不是一个好现象。

  反过来说,安意如亦如叶倾城,雪小禅,刘墉一样,属于风格流行化,难说永远不过时,只要能消磨若干读者的闲暇时光,一个写手能做到这个地步,也就足够了。

  2014年4月27日

  《观音》读后感(二):观音读后感

  不得不让我承认的是,吸引我眼球的从这么多出中找出来翻翻的,是因为安意如,取这文章的名字,原以为是一本观音传记,但是她竟能把元杂剧的观戏听音来的感受来作为主题,命名颇具创意而大胆。

  作者摒弃写在书前的拳拳诚意,让我感觉不禁感动,她只不过愿意企图把她所感知的美和人拿与我们所做分享,哪怕是在别人眼中是卑微不值一提。让我不似人生若只如初见等等,看了一半觉得全无自己的观点,只靠华丽的辞藻拼拼凑凑成一书来成全自己的写作,便觉很是索然无味,了无 欲往下读的欲望

  而后花了十来个小时时间读完,发现安意如还是一个特立独行的颇有见解女孩,但是她的见解流于表面,甚至于有点偏激。比如西厢记的张生非要冠上好色,连带红娘一起看中。比如非要让元帝和唐玄宗硬生生的冠上自私,为了成全自己的利益,寡情薄幸的割舍自己的感情。对男女爱你侬我侬的情感甚至于不少香艳的场面不惜大肆笔墨,更甚者,一页的片段一直在描写重复一个意思,不免有点像是唠唠叨叨的小妇人。不理解她为何这么做,是为了凑齐字数还是重点渲染。事中太过于头重脚轻了,开场太多的笔墨加以渲染,但是中间高潮乃至结尾越是吵吵交代草草了事。而且开头的都是女主因一直封闭于一个环境,害尽相思,我看不出这类出有什么值得大肆铺张渲染之处。只能让人觉得仓促有余,构思不足。从而落下个过于头重脚轻了。

  一直觉得安意如的文字是精致优雅的,就如一个江南的女子低吟。但是这次的尺度有点大,pass,ok,性生活,牛逼等等都用上了,我不知道她哪里来的缘由安砌这些字眼上去,是为了她个人书写是让现代人通过她现在语言的方式解读古典的心情写照还是文字上的宣泄,让我总觉得不伦不类,一本精致的对于元杂剧的选材硬生生的被现代的思维解剖,乃至支离破碎,再用现代的结构给组装好,而且这些现代结构是口语化,不合时宜的。安的古典思维的这种突破,我不是很欣赏,她已经失去了她原来的写作的初衷,如果她非要用这种问题,那么建议她去做论坛写手,而非披着古典来写,难免有些亵渎古典文学。

  通篇下来,对于我没读过元杂剧的大多数篇目来说,还是蛮有收获的,她罗列了这么多的篇目一一呈现在我面前,让我既欣喜又迫不及待的想要去读,毕竟元杂剧的剧本对于我们这种非科班来说还是艰涩难懂的,只能大致了解其中的内容,而不可进一步细读。不过通过了这次读了,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等等,在此了解了情节之上吊起了想进一步去读原本的欲望,来获得更深的个人感悟。我想,作者想通过此书要唤起社会一部分人的对于传统文化的文化稀缺,对于我来说,她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观音》读后感(三):观音,观世间疾苦繁华,声声入耳,一一在心

  这本书的名字很有意思,观音——之前听说时还以为是讲佛家禅经的,却道是说古代戏曲中女子的幸福爱情。后来晓航生日,我买去送她,并无什么特别的意思,只觉得幸福这样的字眼毕竟是好的吧。待到前几日借来细阅,才发现这观,观的是世情,听的也是世间的声音。很有意思的名字,但是很无奈的故事。

  封面有这样一段话,算是道出本书的精髓,摘录见下:

  戏写世道人心,人生百态,戏也是音。观音,观世间疾苦繁华,声声入耳,一一在心。

  实在是很喜欢后来的这两个叠字,用的很有味道。这“观音”的解释初始觉得有点牵强,却细细想来是这么一回事情。声声入耳,一一在心。用心看的世情,必定是透彻的,含有深意的。

  前段过于老套,每本世情小说,都是这样的主题,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让我想起沧月之前曾写过的一本《花镜》,貌似最近还重新出版了,添加了两个故事,沧月还重新做了序。那本我也比较喜欢,一个主人公,一连串故事的系列合集。每个插曲都有自己的花名,都有自己的深意,都各代表人生百态,只是到终了,免不了一阵虚华,常叹平生漫道疏狂,总还是心事不能诉。她那时说本想写成一本侦探系列,却是不知不觉的,写成了一本世情小说。在《花镜》这本书中,我窥探过每一个“恶”后面的故事,因而觉得深深的悲凉,也欣喜着天地间“善”的力量。这本书曾经给我带来说不出的恐怖——故事情节并不恐怖,但是却让人觉得悲凉的绝望,仿佛什么信仰啊,美好的全部都是虚无,那样从内心蔓延出来的绝望感,才是我觉得恐怖的地方。好在白螺最后获得了安宁,主人公都得到了幸福——那之前的“恶”才显得不那么可怖了。

  ——话说回来,《观音》里也是从女子的爱情出发,透彻的分析了每份欠缺完美的爱情背后隐藏的根本原因女人对于爱情的渴望从而衍生出来的勇气,往往是男儿气概比不上的。英雄总是气短,纵使儿女情长,也长不过命运之手的摆弄。元稹笔下的张生,岂不是自己负义的开脱?赐死杨玉环的李隆基,还不是因为权势的贪恋?什么说到底,总是一种凄凉,只觉得这世间百态,没有什么真的值得全然付出。然而,我总是不愿意批评什么的,看透终归属于看透,以后怎么生活,却可以是另一种状态。毕竟世间的美好总归是存在的,如果以苛刻的眼光去求一个明明白白彻彻底底的因果,就难免钻了牛角尖。所以我常说智慧的人,要懂得看清楚不说明白。没有人是完美的,也没有事情可以永远的完美,所以总归来说,我们是不完美的人生活在不完美的空间,享有不完美的时间,遇不完美的你们看不完美的风景——其实你看,一切很公平。

  撇去爱情不谈,《观音》里我最喜欢的是《赵氏孤儿》的讲解。说实在的,若让我心神安静得去看《赵氏孤儿》的原版,也许我看不进去,但是这篇赏析写的很好。突出的是一个字“义”——这是中国古老的美德和英雄。忍辱负重,对不起家人,也对不起自己,却对得起这天下。我至今没办法说什么是对,什么是不对,毕竟古代和现代的价值观有很多的不同,可是合上书,我只有一句感叹“每临大事纵有静气,总归今人不胜古贤”。古人头脑简单,却做得出义薄云天的大事。安意如的这篇好在,将赵氏孤儿长大后的“复仇”写成了不得不为之的举措。——这对“复仇”有一番全新的解释,也对“恶”有了全新的解释——若奸佞之人不是因为私怨涉及了无辜,也许这不过就是文武之臣相斗,事因权而起,而落,而亡。这亡了也就亡了,复仇是私怨,便不值得一提。然而,奸佞却牵连无辜,这便挑战了侠义道中人的最不齿,于是复仇不再是私怨,而是为了这个天下,这世间的正义公平——这也是古人难为今人远远不及的地方,要为了利益而战斗,也许是现在人的本能,但古人,尤其是侠义道中人,常常是为了那些信仰——这些看上去没有价值,却能颠覆乾坤的精神世界

  当代中国时常有人扼腕长叹曰:中国人丧失了信仰!

  这个论题我是持保留意见的,在中国社会,什么是信仰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但若是将没有信仰作为中国和发达国家之间差距之所在,我却不敢苟同。只因为发达国家那些所谓“信仰”,我也不知究竟是个什么意思。先前课堂上有关于这个论题的讨论,有同学符合此观点,我却很是不齿,只因为对这个问题,除了专门研究的人之外,我们实在只能看个皮毛。说句毫不谦虚的话,我们这个年纪,连世界观、宏观思维都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只根据这些外界,即使是学术界的泰斗之言,并没有自己细细斟酌,又或者凭借外出数年的所见,就回来大肆鼓吹,是很缺乏实证精神的,如同半桶水,晃着虽想,说到底终究是个笑话,自欺欺人不行的。我不说中国人没有信仰,因为我自己并没有关于这个论题确切的认知,然而若有泰斗说,我至少是尊重的,只以为他们毕竟一般来说,总是比我研究的透彻。但要说有信仰,我也不敢说。然而,不得不说的是,纵使很多人近年来鼓吹日韩保留了更多的儒家文化,我也只能说,中国也许淡化了,但绝对并没有丧失。而这“淡化”也未必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总觉得很多事情对与错其实只在一个“适合度”,也就是分寸的问题。比之前是淡了,但是以前的“深”是不是一件好的事情,还有待斟酌。虽然传统的缺失始终是有一个遗憾的。

  这几天看南怀瑾谈金融、谈企业、谈中国文化,老人家有句话说的很对,他说,中国古贤很多,是西方远远比不上的,现在的中国人大多看国外的东西,学术,什么经济、管理,却没有在自家的文化中刨东西,这是很遗憾的一件事情。几多归鸟尽迷巢啊。比如经济和管理,古人陶朱公、范蠡、子贡——那都是首屈一指的商人、是真正的企业家。陶朱公三散其财,又三次从头开始,范蠡从政界最好的时候退出,开创自己的商业天下,子贡——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中最成功的商人……那时候的商界与政治、经济、军事都息息相关。其实从商的人,我以为,一定要懂得是军事、政治、经济、历史还有哲学。其实很多当代中国乃至世界的问题都可以在中国的古书中找到答案。

  南老开了个书单很好啊,一会附录在其后:看的时候猖狂的一想,待我走出国门真正可以从事自己心之所向的时候,我什么都不带,就带南老说的这些书去,看看中国的智慧究竟与西方相比谁更深邃?我想若我能读通这些并且融会贯通,安身立命未必是件难事吧。

  南怀瑾一生很漂泊,但是哪儿都有一批学生,南老身在江野,一辈子站在边缘,哪儿都是朋友,但都是“买票不进场”,不涉及政治,不偏袒党派,云游四海,不屑学位,然而其国学造诣却是四海公认的。南老说自己只是一个热爱中国文化的糟老头。然而这样一个怪老头却认栽在中国文化里,确实从侧面也反映出中国文化的魅力之深。

  南老有说另一件关于圣人和英雄的事,让我受益良多:英雄征服天下,圣人征服自己。现在说管理说领导,第一要管理好自己,管理自己的情绪,也就是修身。古人有句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南老这里,才觉得说的是真好。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慢则不能研精,躁则不能理性。(诸葛亮《诫子书》)只觉得心下惭愧得紧,列在文末,一为自警,二为自省。

  附录

  南老书目:

  经济:司马迁《史记》之《货殖列传》;班固《汉书》之《食货典》

  管理:《管子》、《盐铁论》、《商道》、《大学》、《中庸》

  军事:《孙子兵法》、《六韬》、《三略》

  政治历史:《春秋》、《战国策》、《吕氏春秋》、《贞观政要》、《资治通鉴》

  其他:《纲鉴易知录》、《幼学琼林》、《古今图书集成》、《随园诗话》、《经史百家杂钞》

  这两本阅读之后,有些新书目要填补:《我们台湾这些年》、《厚黑学》,南怀瑾其他讲座摘录

  子竹此生一定多读书。

  《观音》读后感(四):观·音

  “ 戏写世道人心,人生百态。戏也是音。 观音,观世间疾苦繁华,声声入耳,一一在心。”

  开头的这一句话就有让人口齿留香之感。我一直相信对于美,都有共鸣,只是每个阶段欣赏的美不尽相同。

  我是抱着很大的期望看《观音》的。基本没听过戏曲的我,对咋剧不了解,正如安意如所说的,我也的确不知道谁是苏三,这是现代对古典文化的浅薄无知与不够重视。我读过西厢,不止一遍,可是也从来没有通篇的读完。我喜欢夜深人静时读西厢,有种“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迷蒙。我也就读过这一本戏曲,虽然我一直很想读很多很多。可惜我的耐性不大,总是沉溺在现代、穿越的情爱之中不能自拔。

  我想通过安意如让我撩开古典戏曲的冰山一角,让我不至于那么浅薄,不耐看。可是,看完观音我更无知了。也许是《人生若只如初见》的赞誉太多,还是她是被包装了,不得而知。因为无知才有包装。华美有让人喜欢的欲望,但是不长久,简单的话直指内心,才是真正的历久弥新。

  《观音》读后感(五):静观思音

  缘柳三春暗,红尘百戏多。而如今世事纷纷攘攘,几乎无人能静下心来体会戏剧中的曼妙韵律。安意如新著一本《观音》,带我走近昆曲,和那一种融汇在现代时尚中的古典精髓。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一抹残春,一道伤痕,一丝心机,冷了星辰。

  我不喜欢崔莺莺,总觉得她是那种阴晴不定,忸怩作态,将爱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女人。大家闺秀倾心于文弱书生,却依旧掩盖不了虚伪的本性。她用自己难测的城府,一次次将张生高高捧起,又重重摔下。但张生是痴情的,红娘是忠心的,这才成就了一段成为佳谈的姻缘。《西厢记》不同于《莺莺传》,王实甫先生渲染的是一种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期盼,故事并不能免于世俗,却也是真实的。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桓。

  一场清梦,一种馈赠,一生静等,色即是空。

  杜丽娘的爱,从始至终就是幻觉。她梦见柳生,不知不觉情思荡漾,而此刻,柳梦梅也遥想这不知在何处的丽人,相思成疾。世界很大,让他们无处会面,世界很小,让他们以不为人知的方式相知相爱。思念是一种很玄的东西,如影随形,无声又无息出没在心底,转眼吞没我在寂默里。汤临川笔下《牡丹亭》,他们终于团聚,只不过杜丽娘已成艳魂。人鬼情未了的故事并不少见,但是几年前当丽娘唱出“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时,是否就已经知晓,岁月终究还是负了红颜。

  万里何愁南共北,两心那论生和死。

  一个乱世,一诉衷肠,一夕疏浅,终成永殇。

  他是君主,她是宠妃,他们拥有令世人歆羡的爱情。他轻唤她一声玉环,她娇嗔回一声三郎。沉湎于安乐的他们是平等的,而一旦遭遇动荡,结局却令人心寒。《长生殿》中,叛军从天而降,厉称杨国忠谋反,杨妃须受牵连。李隆基身为末路君主无能为力,逼玉环自缢平民心,自此便陷入了再不可自拔的悔恨与离伤。患难,却不见真情,原以为可以接受一切考验的爱窘迫的困境与无奈的现实面前,土崩瓦解。“如今独自虽无恙,问馀生有甚风光?”可悲痴情人,终成负心汉。

  溅血点作桃花扇,比着枝头分外鲜。

  一世悲欢,一双离人,一把血扇,不觉日晚。

  《桃花扇》是以侯方域李香君爱情故事为主线的有史实依据的昆曲著作。李香君本是青楼名媛,嫁为侯方域之妻。她有着似乎令男人都难企及的气节,坚决不让侯方域接受阮大铖的拉拢。于是打破平静的恶人出现了。阮大铖迫害侯方域,并逼李香君改嫁。香君不从,血溅桃花扇。《明史》中是死别,而孔尚任编著的《桃花扇》中,结局是二人遁入空门。无所谓生离死别,这一般情意,心知足矣。

  四大昆曲,几回悲欢,多少悠歌,无数情思。

  不禁想到,在所谓“中国风”重新盛行的时代里,那一种缠绵在心底萦萦不去的怅惘,会不会最终还是难逃成为假象?我亦无力赏戏,但安意如的文字令我神驰,令我迷醉。在我们高呼“文化归来”时,还不如在心底默默感受文字与韵律的交融。这便胜却、人间无数。

  观音,观世间疾苦繁华,声声入耳,一一在心。

  《观音》读后感(六):行人莫听,惜着长留

  一直很喜欢安的文字,有一种穿越文字的透彻力。佩服她写白蛇“从此她少了妖的决绝,却多了一份人的痴缠”,一语道破天机,让那些已经泛白的时光统统鲜活起来,连岁月都汗颜她的洞察力。她将张生,王嫱,杜丽娘,唐明皇,白蛇,陈婴从历史从文字的泥淖中小心翼翼的捧起来,捧到一个始料未及的高度,让我们望尘莫及。让我一直怀疑陈婴的真实性,他太深明大义而现实又是如此满目疮痍;又将他们剖析得不留余地,真实、一丝不苟。让我开始相信白蛇是她自己飞蛾扑火将七寸放在了那个绝情的许宣身上的。她折扇一开,写的是“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凄美,是“虽然青冢人何在,还为娥眉斩画师”的宿命,是"溅血点作桃花扇,比着枝头分外鲜。"的相逢……让忙碌的现代人有一种失去时间的错觉,仿佛爱迪生从未发明电灯,而我们,还活在昆曲软糯的声调中。红袖善舞,桃花依旧。安的文字,就是那宫前水——流尽光年是此声。

  《观音》读后感(七):第一个一颗星。

  花了半天的时间看了《观音》,朋友很早以前便推荐的书,每次都是拿起来,读一两页便又放下。

  是真的没有兴趣。

  安意如的书,我只读过一本《人生若只如初见》罢了,是当初从一个小书店买来。当时正值高三,对诗词有极强烈兴趣,同学甲在看,同学乙丙丁也在看,封面又实在好看,不怎么买书的我也忍不住掏钱买来。

  但是,实在是失望的。

  抛却大面积抄袭不说,其中一些错误,连我一个高中生也能够看得出来。奈何作者在摘抄时、编辑在出版校对时都没有及时改正过来,误导读者。

  在豆瓣上标记了《观音》的已读。我很少在评价中给一星,因为我一直觉得,书也好,电影也好,读者观众再不喜欢,人家是真的用了功在里面的。但这第一个一颗星,给了安意如。

  豆瓣也不乏言辞犀利的读者。有人说“原以为她这回继续抄袭的,早知她金盆洗手,我一定不会花这份钱。”以及又有人说“没了拿来主义,她本人写的东西完全看不下去,主观又做作,非常后悔买。”

  在贴吧中发现读安的人都是十三四的学生,且为人们正义批评安抄袭而愤愤不平,呵,那更加恐怖。思想荼毒。

  我总觉得,那些离我们远去的诗词曲剧,就算有它的不足,也是不容我们践踏的。而安在解读这些元杂剧时,用尽嬉笑谩骂不堪之词,简直是对古典文学的亵渎与不敬。而她竟然还在自序中有意无意嘲笑六七十年代生人连苏三是谁都不知,集体知识空缺,而她本人倒是无所不知似的。或者这根本是又一种炒作。

  我承认是我对她有偏见。但也不是一点可取之处都没有的,客观地说,书名取得倒是妙。观音。

  真的,若是不谦虚不客气地说,这样质量的一本书,我和我的同学也能够写得出。

  《观音》读后感(八):如风吹过湖边,只泛起一阵涟漪,仅此而已

  以前看过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见》,记得当时是惊艳于现在还有人 将诗词解读的如此美妙意境,让人沉醉其中,与记忆当中拿着课本背着枯燥的古诗截然不同。那个时候自己便记住了安意如这个名字,同样是女生,她咋能文采这么好呢?我当时的确很纳闷。

  这本书是围绕戏剧故事来展开的,围绕每出剧来想象兼解读每个动作每句话每次心理。作者这次写出来的给我感觉如之前看她的书是一样的,语句很优美,优美得来还不忘现实连接,讽刺下当下的各种情况。只是,这本书已经没有给人一种惊艳的感觉,只是很单纯觉得,看完就完了,嗯,文采不错嘛,用的词很优美,没有一定的扎实功底写不出的。仅此而已。

  就如同风吹过湖边,泛起一阵涟漪,让人知道了有这样的戏剧,有这样的解读。

  不知道是戏剧本身带有低俗的情节还是作者想象兼衡量情节发展所描述出来的。看到这些低俗的情节,自己感觉的确不怎么样。

  《观音》读后感(九):观音读后感

  不得不让我承认的是,吸引我眼球的从这么多出中找出来翻翻的,是因为安意如,取这文章的名字,原以为是一本观音传记,但是她竟能把元杂剧的观戏听音来的感受来作为主题,命名颇具创意而大胆。

  作者摒弃写在书前的拳拳诚意,让我感觉不禁感动,她只不过愿意企图把她所感知的美和人拿与我们所做分享,哪怕是在别人眼中是卑微的不值一提。让我不似人生若只如初见等等,看了一半觉得全无自己的观点,只靠华丽的辞藻拼拼凑凑成一书来成全自己的写作,便觉很是索然无味,了无 欲往下读的欲望。

  而后花了十来个小时的时间读完,发现安意如还是一个特立独行的颇有见解的女孩,但是她的见解流于表面,甚至于有点偏激。比如西厢记的张生非要冠上好色,连带红娘一起看中。比如非要让元帝和唐玄宗硬生生的冠上自私,为了成全自己的利益,寡情薄幸的割舍自己的感情。对男女情爱你侬我侬的情感甚至于不少香艳的场面不惜大肆笔墨,更甚者,一页的片段一直在描写重复一个意思,不免有点像是唠唠叨叨的小妇人。不理解她为何这么做,是为了凑齐字数还是重点渲染。事中太过于头重脚轻了,开场太多的笔墨加以渲染,但是中间高潮乃至结尾越是吵吵交代草草了事。而且开头的都是女主因一直封闭于一个环境,害尽相思,我看不出这类出有什么值得大肆铺张渲染之处。只能让人觉得仓促有余,构思不足。从而落下个过于头重脚轻了。

  一直觉得安意如的文字是精致优雅的,就如一个江南的女子低吟。但是这次的尺度有点大,pass,ok,性生活,牛逼等等都用上了,我不知道她哪里来的缘由安砌这些字眼上去,是为了她个人书写是让现代人通过她现在语言的方式解读古典的心情写照还是文字上的宣泄,让我总觉得不伦不类,一本精致的对于元杂剧的选材硬生生的被现代的思维解剖,乃至支离破碎,再用现代的结构给组装好,而且这些现代结构是口语化,不合时宜的。安的古典思维的这种突破,我不是很欣赏,她已经失去了她原来的写作的初衷,如果她非要用这种问题,那么建议她去做论坛写手,而非披着古典来写,难免有些亵渎古典文学。

  通篇下来,对于我没读过元杂剧的大多数篇目来说,还是蛮有收获的,她罗列了这么多的篇目一一呈现在我面前,让我既欣喜又迫不及待的想要去读,毕竟元杂剧的剧本对于我们这种非科班来说还是艰涩难懂的,只能大致了解其中的内容,而不可进一步细读。不过通过了这次读了,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等等,在此了解了情节之上吊起了想进一步去读原本的欲望,来获得更深的个人感悟。我想,作者想通过此书要唤起社会一部分人的对于传统文化的文化稀缺,对于我来说,她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观音》读后感(十):戏曲真的很有魅力

  “戏写世道人心,人生百态,戏也是音。观音观世间疾苦繁华,声声入耳,一一在心。”安意如的文字,对我来说甚为熟悉。不只是她的文笔,而是透过她的文字,可以窥探到古典文学的温婉与才情,这份优雅不惧时光飞逝,在历史长河里熠熠生辉。 《观音》观的是戏曲之音,《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无一不如雷贯耳,但是现代的我们绝对很少人会细细体味那份只有通过唱念做打、眼波流转、挥舞水袖才能表达的情境。画面太美,活色生香,字正腔圆,余音绕梁。戏曲绝对不是落寞、宴饮、消遣之作。它深刻的、深情的让我们看到了一幅幅雅韵悠远的历史长卷,或人生百味、或世态炎凉,繁华落幕,绝不只是叹息。借赏析戏剧观情裳心,绝不辜负你的繁华热闹。 最喜欢的是她的笔触特别细腻温润,画面感极强。在本书里她不急于阐述故事概括,从容不迫,她钟情的是人物的内心,细腻到你可以看到人物舞台上的妆容、聆听到哀婉的唱腔。 那一首首诗、一阕阕词,缠绕着角儿的扮相、戏班的锣鼓在眼前活灵活现。太享受这个想象感。几度时期我竟然产生非要把这几部戏曲真真切切现场看个遍的冲动。此外,还欣赏她还善于关注戏曲主角外的其他小角色 ,比如《西厢记》里的红娘,在大家为有情人终成眷属而欢欣时她重墨描写了红娘的失落与羡慕,祝福与成全,小细节刻画了小人物的温情与悲情。 此外,她的观点不流于大众意识流,比如在《雷峰塔》里她怒斥许仙的懦弱与无情,市侩与贪心 辜负了白蛇的千年道行。的确,同一部戏,在不同视野就会就会有不同的景致。谁说就非得关注主角呢? 当然,这本书里也有我不喜欢的地方,比如,为了通俗她加入了很多网络用语,在我看来少了些雅致,古典文风堆砌了太多网络辞藻有失美感。当然,瑕不掩瑜,石褪玉露 ,戏曲的辉煌时代虽已渐渐远去,而戏曲亦真亦幻的故事却通过舞台、唱腔、书卷代代传承了下来,穿越时空,穿越历史 ,观音观情,观境观心。也只有通过传承古典文化稀缺才会变得浓厚。铭记与热爱便是对古典文化的最大尊重。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