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科学的终结(修订版)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科学的终结(修订版)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2-20 20:1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科学的终结(修订版)经典读后感10篇

  《科学的终结(修订版)》是一本由【美】约翰·霍根(John Horgan)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6,页数:35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科学的终结(修订版)》读后感(一):《科学的终结》随记

  文/艾晨

  其实一想到要给《科学的终结》写什么书评,我是拒绝的。因为,我可以装逼,也可以尽量装得有模有样,但是我也是要面子的啊,装逼也不能太过分了对不对?第一,光是“科学的终结”这几个字就已经够让人望而生畏了。什么科学?为什么终结?我不能不懂装懂,胡诌点什么之后,再夹带些“小时候梦想当科学家”之类的情怀进去,就幻想着让这篇文章“duang”一下直接上天了。那样到时候看到的人一定会骂我,根本就没有那样的逼格,还不懂得藏拙,非要出来献丑。可后来我用了大概半个月的时间硬着头皮一点一点看了这本书,证实了它确实很有料,我躯壳里的逼格着实提升了不少,所以斗胆写下这些随记。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首先,高端。我给你举个例子吧:量子宇宙认为,在非常小的尺度上,量子不确定性不仅使物质和能量,而且使空间和时间在不同状态之间起伏。这些时空涨落会产生“蛀洞”——能把一个时空区域与另一个非常遥远的时空区域联系起来,或者产生“婴孩宇宙”。(摘自本书92页)怎么样?惊不惊喜?意不意外?不仅文科生傻眼,理科生都得懵逼。每个字你都懂,可组合起来你就是只能干瞪眼。非但如此,全书到处都是诸如“上帝”、“星际旅行”、“超弦”、“夸克”、“混杂学”、“神经达尔文主义”、“元胞自动机”、“欧米加点”等让人两眼一黑的字眼。我的天呐!我最多也就是在科幻小说或者电影里看到过这些名词中的一部分,现在它们忽然排队一个个出现在你面前,这不明摆着欺负我读书少吗?

  事实上,这本书就是一本对科学界的名家的访谈集,这些科学家或特立独行,或异想天开,那些看上去高不可攀的名词、理论,就是他们思想的结晶。而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一个科学记者、资深撰稿人,你知道的,西方记者最擅长的事情就是尖酸刻薄咄咄逼人,俗称“挑刺的”。当这二者相遇之后,那场面就不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了,完完全全就是“火星撞地球”,激情那叫一个四射。

  在这本书里,作者一次又一次地用各种刁钻、调皮的对话,包裹了一个又一个前卫、神奇的思想。但是不管是作者还是读者,这本书的意义都不是真的要让我们去理解那些艰深而又抽象的科学名词,而是带着大家一起,去见识一场又一场关于科学的有趣的对话。比如在谈到人工智能时,“你也许能设计出一台计算机,并使它成为饭店里的高级厨师。”“但这台机器永远也不会知道牛排的味道。”同时,这本书也让读者对科学家的印象变得亲近随和,再不是那种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形象,比如他们在面临绝境时,为了给自己壮胆,一样也会吹响口哨。

  所以,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这是一本充满思辨性的有趣的书。它让你知道,这世界上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的脑袋里有那么一些稀奇古怪想法。他们不一定是正确的,可听他们聊那些东西过程是充满乐趣的。也许在朋友聚会的时候,可以随便抽出书中的一个观点侃侃而谈唬唬人,顺便再装个逼,但或许正如书中所言,“…不再有什么关于结局的允诺和判断,甚至也不必关心开始时追寻的是什么,只有这场无尽的追寻,这些千奇百怪男女,穿越于这些各具特色时代。但这确实是一条奇妙的旅途:有趣、沮丧、实用且富有娱乐性,值得投入一生时光。”

  2017年8月18日

  《科学的终结(修订版)》读后感(二):终结。(转载)

  现在离我第一次读到这本书差不多有十一年了。我对它的感觉从不懂,到基本看懂,再到满心的哀伤

  那曾经是我们童年和少年时期的信仰——科学,一个闪烁着高远而清晰的亮光的名词。仿佛生活中一切的问题都可以有一个科学解释,在看到答案的那一刻,一切怀疑和恐惧都会消失。

  这些年经历种种变迁。走进大学,再走出大学。看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找到他们的路。各种选择,各种谋生。才明白从来就没有过什么答案。我们只是活着,凭借求生的本能,活下去而已。

  谁会去研究什么重大问题呢。谁会去在乎我们有生之年看不到答案的、遥远的理论问题呢?就算有人研究,也不过是为了在有保障的科研系统中取得一席之地享受名望和高薪,如此而已吧。

  曾经科学家们对待科学的态度,有如神学家对待神学。实验室如同修院,聪明而专注的人们清心寡欲,远离世俗,用尽毕生的汗水,去寻求最高的真理。可他们都去哪里了呢。还有谁会在不眠的夜晚,苦苦思索那些令人眼前一亮的问题呢。

  我还记得十几年前,我在曾生活过的小城市中心的新华书店,看到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努力伸手够到书架高处的一本量子力学著作。

  现在呢。仿佛一切早已终结,任何意义都不再存在,我们在时间的尽头之后又生活了无限长的时间。

  转自:豆友SR4

  《科学的终结(修订版)》读后感(三):听犀利记者讲述好玩科学家八卦

  其实翻开这本书之前有点被书名吓到了,因为感觉看书名好像这是一本很严肃很深奥的科学书,结果怀揣着“我肯定看不懂”的想法一路翻看,我一个文科生居然不知不觉看完了,并且觉得十分意犹未尽!好奇驱使我去查了查作者的资料,我才知道原来这位作者是《科学美国人》地资深撰稿人啊!

  《科学美国人》是美国历史最长的、一直连续出版的杂志,也是著名的《科学》(Science)的姊妹刊,是大众化的高水平学术期刊,有151位诺贝尔奖得主撰稿。作为《科学美国人》杂志的资深撰稿人,约翰·霍根对于当代科学有着卓越的领悟,因为他具有常人无可企及的优越条件,能借工作的便利经常性地接触科学界的名家,诸如林恩·马古利斯、罗杰·彭罗斯、弗朗西斯·克里克、理查德·道金斯、弗里曼·戴森、莫雷·盖尔曼、斯蒂芬·杰伊·古尔德、史蒂芬·霍金、托马斯·库恩、克里斯·兰顿、卡尔·波普尔、史蒂文·温伯格以及E.O.威尔逊等,并能得心应手地刺探他们内心深处的思想。

  在《科学的终结》一书中,霍根以才华横溢的笔触描写了这些大名鼎鼎的人物平凡的一面和活跃的思想。科学家“在面对认识的限度时……更像常人一样,易受到自己的恐惧和欲望的左右”。

  本书对文科生可以算十分友好了,没有涉及任何专业的数理知识,轻轻松松地用讲故事方式讲述了“科学”这个大话题

  《科学的终结(修订版)》读后感(四):一本引人深思的“反”科学著作

  起初拿到书的时候有点被书名吓到,觉得这个书名,又狂又傲,而且,作为一个文科生,看到“科学”二字我就已经心生怯意,所以没有第一时间看这本书。前两天闲来无事翻看看了一眼,又一眼,哎?就这么一眼两眼地居然就看完了。

  看完我只想说,这书名起得跟洗粉儿的一样。打个比方说,书的内容是一箱珍宝,那这个书名绝对是一把金刚大锁,看一眼就把人全吓退了,但只要你相信作者的能力和知识量,轻轻地去碰一碰那把锁,你就会发现,那把金刚大锁其实是锡纸捏的。

  书的内容一点都不高冷,还很接地气,一本完全没有插图的书我一个文科生完全是自发自然地读完的,看完之后还会有读后感想。一本书,如果能让读者一口气读下来并且产生思考的欲望,那这本书就是本好书。

  我觉得《科学的终结》就是一本好书。

  《科学的终结(修订版)》读后感(五):床上良品:《科学的终结》(转载)

  阴湿冰冷的天气,不适外出,在被窝里看书,让神经受点刺激,来点冷汗热汗也算是种享受。约翰-霍根的那本掀起波澜的大作《科学的终结》算得上是此时的床上良品了。

  cience Writer在中国没有,这行当的事不像我们熟悉的“科普作家”那么简单,他们的工作是将科学家的贡献和争执转化为大众或其它专业的人容易理解的语言,做这活儿往往要把几百页的原著啃透,把那些公式、图表以及费神耗精的论述中的精髓,浅显地表述出来。写篇好的东西,基本上得先练成那个专业领域的半个专家。这约翰哥们,多年来一直在《科学美国人》供职,而且常在《自然》、《纽约客》中露头,同时和十几位诺奖的得主周旋,智商和功底由此可见一斑。约翰-霍根的《科学的终结》集中讨论现代科学的认识极限问题,围绕这个问题他作了大量的采访。原著问世于1995年,中国内地的中文版由远方出版社于1997年出版。

  作者的观点很鲜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使得现代科学的发现已经无法再出现类似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达尔文的进化论和DNA结构这般的贡献,现代科学的发现极其可能已经走向终点

  书中名星级的科学家克里克、霍金、彭乐斯、普里高津等纷纷出场,或发表高论、表达忧虑,或被约翰哥们开涮。大爆炸理论、有十维限定和结构弹性的超弦理论、人工智能和人工生命、还原论者的夸克梦、大一统理论的虚幻、反讽式的后现代科学的做作等也都在书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剖析。这次第,岂一个精彩了得?

  还是来段有关生命科学的论述看看吧——

  地球的寿命若是100到200亿年,生命的出现就大约是45亿年。如果把地球的寿命比作一天,那么,高等动物出现的时间大约是半小时,而从猿到人的进化是20秒。不错,曾经有一个实验是在烧瓶里加入水、氮和氢,然后不断放电,结果产生了氨基酸。于是有人宣称,生命的产生过程是可以用科学来解释的,因为氨基酸是合成蛋白质的砖瓦。可是,按现代科学的理论和发现,蛋白质的合成需要成千上万种的酶作为催化剂,但这催化剂却是蛋白质。于是,生命产生的问题成了鸡与鸡蛋的问题。如此,我们只能认为,DNA结构的发现的确如有些人讲的,是对达尔文的进化论的实证支持,但同时我们也得面对一个事实,那就是——生命的出现和进化必然有大量的偶然性因素和历史积淀的存在。这样的推断就使生命科学的支柱性解释陷入有悖论性质的论战之中,使科学沦落到如“上帝之手”一般苍白。

  重读《科学的终结》,我意外地发现——约翰没有采访纳什(博奕论领域最有权威和贡献的科学家之一)。我不禁为约翰的过人聪明倾倒。因为如果他那样做的话,他对混沌学、限度学等等的讥讽驳斥就会在“低复杂性的论域里”显得力不从心。尽管如此,我仍然推荐这本书,因为它可以给你一些较为系统的有关现代科学前沿和热点问题的常识,启发你的思维。如果你用心,而且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可以读懂全书的话,或许它还可以引发你对生命终极意义和生活前景之类的切身问题的一些思索。

  转自新浪校园。作者:牛三。

  《科学的终结(修订版)》读后感(六):可爱的科学家们

  这本书刚开始看的时候可能有点点吃力,尤其对文科生来讲有些科学家的名字是很陌生的,但其实认真看下去就会发现,整本书可以当做一本八卦采访(科学家篇)来看。

  之前有段时间网上很火的文学家的八卦,被戏称为巴黎文学圈“毒瘤”的雨果大大惹得网友们大呼好萌,相信我,这本书里平时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家们会让大家觉得更萌。

  互相“瞧不上”,跟夫人因为洗碗的频率是“经常”还是“偶尔”而争论,刚开始因为一些意见不同而吵架认识的两个人后来经互相被吸引继而结成连理最后互相理解对方等等等等八卦,这可比明星八卦精彩,比文学八卦有趣得多了。

  在我盘算着该怎样降低自己对采访的期望值时,波普尔走了出来。他已有些驼背,戴着助听器,人出乎意料的矮,因为按照我之前的预想,能写出如此独断霸气的文字,其人也应该长得高大霸气才对。然而,他却像最轻量级拳击手一样动感十足,挥舞着我为《科学美国人》写的一篇文章(那篇文章大致写的是在量子力学问世后,科学家正被迫放弃把物理学当作完全客观的事业这一信念):[7]“我不相信这上面的任何一个字”,他以一种带奥地利腔调的咆哮宣布,“主观主义”在物理学中——量子力学或无论什么别的地方——都没有容身之地。“物理学,”他继续嚷着,同时从桌子上抓起一本书,再把它扔到桌子上,“就是那么回事!”说出如此豪言的人,竟然与他人合著了一本信奉二元论(即认为观念和其他一些人类意识的产物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书。

  即便终于坐了下来,他仍不时地弹起来去搜寻能支持自己所谈及观点的书籍或文章。为了能从记忆中挖掘出一个人名或日期,他会不停地揉着太阳穴,不停地咬牙切齿,仿佛正承受着极大的痛苦似的。有那么一阵子,他忽然想不起“变异”这个词来,就开始一下又一下地把自己的脑门拍得“噼啪”作响,并喊着:“词(儿),词(儿),词(儿)!”

  词汇像机关枪子弹一样从他嘴里喷射而出,以压倒一切之势向我倾泄, 以至于尽管我事先准备了许多问题,此刻已完全丧失了就其中任何一个向他请教的希望。“我虽已年逾九旬,但我还能思考,”他宣称,就像他怀疑我会怀疑这一点似的;接着又不知疲倦地向我兜售由他以前的一名学生——岗赛·魏契特肖瑟(Günther Wähtershäser),一位德国专利代理人,曾获化学博士学位——提出的生命起源学说。[9]波普尔不断强调他认识20世纪科学的所有“巨人”:爱因斯坦、薛定谔、海森伯(Heisenberg),但他指责玻尔(Niels Bohr)——他对玻尔“非常了解”——因为他把主观主义引入了物理学。玻尔是个了不起的物理学家,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 但他却是个可怜的哲学家。并且别人简直无法同他对话,因为他总是说个不停,只偶尔地让你说一两个字,然后立即把你打断。

  这段真的是把波普尔从书本上冰冷冷的科学家变成了一个可爱执着的小老头~想知道更多有趣的事就去看书吧。没有专业知识的人也能看懂哦。

  《科学的终结(修订版)》读后感(七):因为孤独,所以要一直向前

  我们人类是孤独的吗?正如《科学的终结》前言中所云,作者热切地希望外星生命能够在我的有生之年被探测到,因为那可使科学产生意料之外的变化。但考虑到哪怕离我们最近的系外行星与地球间的遥远距离(即便我们最快的宇宙飞船,也要用上千年的时间才能抵达),达成类似发现的机会可以说微乎其微。

  因为看似不可能我们便说自己已到达极限了吗?不!因为我们创造一个更好世界的能力不存在极限。科学,不就是应该为了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而存在吗?

  那么,因为好像感觉更高阶的科学是神秘的,那么就随心所欲地用“猜想”和创新词儿的方式去证明科学在进步吗?好像也不应该是这样的。

  看了这本书我才能明白,为什么这本书20年前刚出版时引起轩然大波,但二十年过去了依旧没有人能证明此书的观点是错的。

  好书,值得每个人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