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当尼采哭泣》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当尼采哭泣》读后感10篇

2017-12-22 20:5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当尼采哭泣》读后感10篇

  《当尼采哭泣》是一本由(美)欧文 D.亚隆(Irvin D.Yalom)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3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当尼采哭泣》读后感(一):如果泪水声音

  读完《当尼采哭泣》,誊完笔记,脑仁疼——用书中尼采的话说——宛如分娩的阵痛,催促我写点什么。这是本值得大力推荐的书,无论从存在主义哲学心理学研究还是心理自助的角度来说,都不啻于一场精神盛宴。书中藉由19世纪末维也纳一众社会文化精英的私人医生布雷尔(弗洛伊德的师友)和存在主义哲学家、大思想家尼采之口,讨论了中年危机、婚姻、死亡、孤独情欲友谊等等话题,折射的是作者欧文▪亚隆的思想和人格光辉。书中真知灼见俯拾即是,在这里只择取一二,钩玄提要。

  死得其所

  一开始为了让尼采在“治疗”他的绝望中自愈,布雷尔向他坦诚自己对病人贝莎的情欲困扰。不料在谈话进行中此种情形愈演愈烈,令他不得不放弃了治疗尼采的初衷,转而全然投入到病人的角色里。而尼采认为,布雷尔的困扰只是潜意识为了逃避“高尚的痛苦”而制造的精神垃圾。他将一些私人的意义联合、附着在贝莎身上,企图以幻想贝莎获得精神上的保护,缓和孤寂感,用幻觉的永恒感来抵抗时间吞食一切的无力感。而不时造访他的噩梦则仿佛验证了这一分析:“布雷尔再度感觉他脚下的地面在液化,在试图找到贝莎的时候,他又一次坠落了40英尺,掉到那块点缀着神秘符号的大理石板上。”(P89)40英尺代表了他的年龄,大理石板象征着墓碑,下陷预示着入土,而寻找贝莎意味着寻求救援。年过四十的布雷尔功成名就家庭美满,羡煞旁人,可他却觉得了无生趣。他似登山运动成功登顶,一览众山小的同时却意识到自己也许登错了山,但是已经没有力气爬下去从头再来。比起 “前途无量”的年轻人,死亡对已经步入中年的他构成了更有力的威胁。

  尼采认为布雷尔对死亡的忧惧,源于对于未曾实现自己的生命的认识。“你的胸口胀裂着未曾体验过的人生,你的心脏则在时间流逝中怦然跳着。”(P301)如果一个人从未选择自己的生活,当有一天他已经不再年轻突然意识到这一点,自然会感到惊惧。往者不可谏,来者亦不可追,蹲在“错误的”山顶等死,光想象就令人感到绝望。接着尼采又为布雷尔介绍了“永劫回归(eternalrecurrence)”的哲学概念,让他设想这一瞬会永远存在,未实现的人生永不会被体验,未被聆听的内心永远在呐喊……而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唯一的方法是“以你喜爱这个概念的方式生活”(P306),追求你的人生,成为你的存在。“如果人在实现了他的生命之后死去,死亡就丧失了它的可怕!”(P300)这就是尼采所谓的“死得其所”。

  作为存在主义心理学家,死亡是欧文▪亚隆回避不了的主题。不仅是他,是个人就得面对死亡,哪怕竭力幻想否定死亡,但死亡仍是他的最终归宿。 虽然普世价值存在与否是个见仁见智问题,但对死亡的恐惧和对存在意义的追索却实实在在跨越了文化的藩篱,被全人类共享,并贯穿人类历史,勾通古今智慧,以宗教、哲学、心理学、占星术等等形式传递思考和探索的结晶。虽然书中尼采竭力否认“坦然面对死亡”这个说法,认为这含有“对生命的亵渎”,但其实他那些具有震撼力的理论还是被用来回答了“在何种条件和情形下,我可以无惧于死亡”这样一个质朴的问答题。而且他给出的,并不是唯一的答案。但有这样一个唯一的问题。上帝死了,但我们还得面对时间的审判。“死亡阴影的逼近是一项巨大的恩赐”(P118),它给予我们洞察力和勇气,去重新安排生命中的优先级。先死而后生。

  爱与关系

  书中布雷尔和尼采分别深陷在各自的情感纠葛中无力自拔,直到他们结合力量找出了根源所在。他们“对欲望比对欲望的对象要爱得更多”(P276),在对象身上投射了一些至关重要的意义,他们未曾真正看到过对方,只是藉由与对方的关系来满足自己的一些需求。“我们这群受苦的同伴,全都无法看到彼此的真相。” (P363)这道出了一些普遍的关系的实质。在个体独立化进程中,个人力量的日渐强大伴随着孤独感日盛一日。个人独立意味着与世界分离,会不断产生无力感和微不足道感。解决方案就是与世界、与他人建立新的联系,以缓解孤独感。 然而,在此种潜意识动机下建立的关系,难道不是一场互相利用的交易?对方在你眼里难道不是对抗孤立的一面挡箭牌?我们身上又在上演多少场以爱为名的自欺欺人

  为了逃避精神孤独而建立的关系既不尊重对方,亦打断了自己的成长过程。“要完全与另一个人发生关联,人必须先跟自己发生关系。如果我们不能拥抱我们自身的孤独,我们只是利用他人作为对抗孤立的一面挡箭牌而已。只有当人可以活得像只老鹰——不需要任何观众——才可能爱慕地转向另一个人;只有在那个时候,一个人才能够去关心另一个存在的增长。” (P340)所以一种理想的亲密关系,“仅存在于当它对某人的生存不是必要的时候”,而且它应该是“孕育某些更高层次东西的园地”(P307)。

  相似的情形出现在孕育和教育后代的问题上,有多少孩子的出生是因为“是时候了”?有多少父母利用生孩子这回事儿来改善夫妻关系、缓和寂寞、延续自己的生命——“为了寻求永生,而把一个人的生殖细胞射向未来——仿佛精子含有你的意识似的”(P318)?又有多少父母教导孩子去完成他们自己受挫的抱负、修补他们自己的缺陷?有多少孩子“因为把父亲扛在背上而被压得抬不起头来”(P296)?也许有多少陶醉在孩子世俗意义上的成功的父母,就有多少无辜夭折的人生和荒草丛生的道路。而且悲剧之所以是悲剧,是因为其一再重复。

  “要创造孩子,你必须先让你自己被创造。……你作为父母的目标不是去产生另一个自我……那是为了生产一个造物者。”(P307)如果一个人还不能坦然面对死亡的迫近,那么他就很难不利用孩子来逃离被死亡堙没的恐惧,并对其人生指手画脚;他很难将孩子当作另一个个体,令他独立探索自己要走的路。

  人可以承受多少真理?

  书中布雷尔最后为了寻求自由、追求自己的人生抛家弃子、孤身离开维也纳,在旅途中破灭了对于贝莎和前助手伊娃的幻想,认识到自己深爱着自己的妻子,并且除了医术一无所长,在剃掉胡子后倍显老态,走在街上自惭形秽。就在他懊悔、孤独又迷茫时,他年轻的朋友弗洛伊德出现了……你被骗了。这些都是幻觉。布雷尔为自己设计了这样一个所谓的“思想实验”,他请弗洛伊德给他催眠,然后在未让真实事情发展到一种无可挽回的境地前,去实验一种无可挽回的决定。这招太高杆了。因为他简单地试出了自己的底线。他不是毛姆笔下的思特里克兰德,可以抛弃一切,跑到南太平洋的小岛上和土著同居,就为了画画。他不是尼采,无牵无挂,一人吃饱全家不愁,简直要自绝于社会。他忍受不了寂寞,忍受不了无所事事,忍受不了孤独终老。比起尼采,布雷尔是更接近普通人的人。

  所以尼采那招是完全行不通的,他残忍地撕开了布雷尔的伪装,指着鲜血淋漓的伤口说,你害怕是因为你根本没活过!是不是啊?!但是他不给药方,不给治,你问他怎么办?把握自己的人生啊!把握个毛线。现实是,他四十岁了,有老婆,有五个孩子,除了医学啥也不会,也没什么具体的梦想。他之所以是今天这样,也许当初不是自己所选,但无论原因是什么,结果已经注定。你让他把握人生,除了已经有的,他已经不知道自己该把握什么。就像我们很多人的父母,他们被教导努力挣钱赡养父母、抚养孩子,他们选择过自己的人生吗?没有。可到了今天,除了按着惯性继续下去,已经没有别的人生了。的确有“花甲背包客”,但那是小众,他们的存在对于大部分人没有指导意义。就像尼采近在咫尺,布雷尔却依旧故我。

  还有责任之说,就像布雷尔的妻子对他说:“在我的选择奴役了他人时,我无法去选择自由。”(P313)不过尼采又说:“如果你没有完成你自己,那‘责任’不过是为了你的自我放大而利用他人的婉转说法罢了。”“责任与忠实是遮羞布,是用来躲在其后的帘幕。自我解放意味的是一个神圣的‘不’字,甚至是对责任。”(P307)这些文字确实振聋发聩,然而合上书本,我们面前还有现实。笔者曾经想要去支教,但是家母表示无论如何都无法安心,我如何能无动于衷?又怎能为了寻找自我而令她提心吊胆、终无宁日?确实,责任、忠实、善良,这些都是监狱的栏杆,这些微小的道德能令人麻木,我们首先得认识自己的邪恶,自由是完全的自由,包括你的本能。然而问题的核心在于,我没法承担这样的自由。

  所以布雷尔做这样的选择,我觉得可鄙又释然,他说出“生活愉快的关键,在于先去选择必要的东西,然后去热爱所选择的东西”(P343)时,我觉得可怜,又不得不同意。自由对于大多数人,依旧还只是一场思想实验。独立这个词语,在面对偌大一个世界时,难免瑟缩。但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在为过去的选择负责的同时,未来尚待设计,如何以一种爱自己命运态度来生活,是值得每个人停下来想一想的问题。

  “孤独只存在于孤独之中,一旦分担,它就蒸发了。”(P336)这是这本书对我而言最大的意义。当尼采哭泣,他不再受苦于自己的孤独。以参与彼此的自我超越为前提,人和人之间也许能达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信任理解。如果你的泪水有声音,它们在说些什么?

  《当尼采哭泣》读后感(二):很好看的心理学小说

  用时许久,看过了,虽然是PDF版的

  作者很聪明,用尼采,布雷尔,弗洛依德,深深的勾起我对此书的欲望

  尼采,很典型的人物,充满了智慧,但却一直孤独的存在着,一直独自的对抗着这个世界,将自己层层的武装,当然也渴望爱情,只是这唯一的爱情失败,让自己倍受打击。

  布雷尔,成功的典型,40岁,功成名就,有了几乎所有的一切,唯独缺少的,就是他太安逸了。安逸的想要逃离,没有了激情,绝望。

  突然间造访的美女,激起了布雷尔的情绪,她是路,很有侵略性的人格,自由,奔放,对于他的生活,是一味兴奋剂。答应她的请求,医治尼采的绝望。

  尼采的强大,不是他可以撼动的,如此敏感的心,那么厚重的铠甲,上帝都不能够入侵尼采的心灵,他又怎么可以。布雷尔,再一次证明了,朋友,求助于他,这样才会让他有存在感,让他放下自己的戒心。

  绝望中的布雷尔,渴望得到呵护,对于幼年丧母的他,将这份渴望,移情到他的病人,那个和他母亲一样名字的女病人身上,不可自拔。并未意识到,自己的绝望,而把一切都归咎于她的妻子身上,因为她赶走了贝莎。事情往往是这样,对于他的妻子,怎样选择都是不好的,只有意识到问题的根源,才不会出现这样两难的选择吧。

  开始时,布雷尔设局让尼采医治自己,以此打开尼采的内心的绝望。很轻意的被尼采识破,两个人,一个是哲学家,一个是医学家,各有所长,都想以自己的专业的权威而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明显的对抗。尼采对于贝莎的态度,也能看出是明显的投射,他对路的投射,一口一个瘸子的叫着。尼采是自负的,对抗中,自然而然的交流,旋转着上升,一点一点的解决问题。很精彩

  尼采的投射,布雷尔的对抗,让两个人一度都陷入危机,所谓哀伤与补偿,慢慢的,两个人都正视了问题的所在。从对抗,到移情。布雷尔深深的被尼采所折服。虽然发现绝望是主要问题,以及贝莎是布雷尔母亲的名字是曲折的,也是本书最大的伏笔,亮点。

  接受尼采的建议,放弃这一切,去旅途一下想要的生活,当然是利用催眠,这个没有风险的旅行。真的是太奇妙了,这样也可以。终究,尼采治愈了布雷尔的绝望。

  尼采,也通过布雷尔,正视 了自己的问题,正视自己也是一个正常的人,也需要朋友,也可以有朋友,终究缷下自己厚重的铠甲,第一次面对自己,释放了那多年的压抑。流下了泪水~

  对于自己,如果再让我从新的选择一次,我想我也还会是这个样子吧,如果,如果再让我重新的来一次,小学,中学,大学工作。满足的也只是那一个开始,终究都是不成熟的,还是会这个样子吧。该犯的错误,不在这犯,就在那犯,所以,也不会再有什么抱怨

  抄了几句。责任?责任可以取代你珍爱自己的优先性吗?责任可以取代你本身对不受条件限制的自由探索?如果你没有完成你自己,那责任,不过是为了你的自我放大而利用他人的婉转说法罢了。

  你依然如以往一般的孤寂,就像每一个被判决如此的人一样孤单。你制造了你自己的偶像,然后被她的陪伴所温暖。或许,你比你所以为的还要虔诚!

  对欲望比对欲望的对象要爱得更多!

  fighting~fighting~现在的自己蛮好的~

  《当尼采哭泣》读后感(三):无人未曾哭泣

  《当尼采哭泣》,不管我是否是孤陋寡闻,我认为这是一本不仅仅是心理学的,也是文学上的杰作。普及自然科学的极佳范例!自然科学与人生的绝妙融合!!心理学疗法的细致描述,哲学的实践应用问题,关于人生的普遍问题,这本书里都有涵盖与详细的叙述。情节的逻辑性无懈可击,采用对话与情境渲染的手法引人入胜。简直太棒了!我实在难掩我的激动之情。我曾无数次试图在对话,经验,书本或电影中寻找我自己人生谜题的答案,多少次都无功而返,但这次——它至少让我有了崭新的思路,给了我别样的启示!!这是一本专业知识上的,哲学上的,人生上的一剂良方。

  人如果只是屈于服从外界的影响或压力,那么其生命只能归成一种偶然,不具备任何的特殊性,且实现不了“成为你的存在”的理想。而如果你选择了不同种的生活方式,对,人生的实质便是选择:去克服自己的本能,战胜自己的恐惧,从而成为自己的,而不是社会的,文化的映射。尼采说,这种生活往往是带着痛苦的,成长是痛苦的回报。绝望,孤独,是选择这种生活方式并且走下去的必然之路。如果让他去除掉痛苦,那么他至今所得的一切——哲学的思辨,行为模式也将不复存在。所以他拒绝去除痛苦。按文章的话说:“尼采选择了痛苦”“病人选择了生病”。

  《当尼采哭泣》读后感(四):还好,我是平凡的庸女人——《当尼采哭泣》

  还好,我是平凡的庸女人——《当尼采哭泣》

  象个黑洞,想要放下抵挡不了欧文·亚隆的文字。继续,继续,直到最后一页。长长出了一口气。还好,我是平凡的庸女人,靠着微薄的薪水和一个个别人的故事过日子。

  科学不是枯燥的,哲学也不再深奥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各种学科变成恼人的考试与学分;不知道什么时候,读书变成“认真学习”和“努力上进”的代名词。或许是我们的教育?又或是这个社会大环境?我“识破”了这些“诡计”,用这些所谓的枯燥、深奥自娱自乐着自己。

  只是自娱自乐。那些尼采式的哲学家,弗洛伊德式心理学家,任何一个XX家,在我看眼里,都是须仰慕的,伸的脖子都酸的如太阳般的高高在上,不能直视。翻着他们的书,常常想:喔,脑袋用什么做的,怎么会想到……大约结构跟我们不一样吧。直到欧文将尼采、布雷尔、弗洛伊德、瓦格那、莎乐美……写成小说的主角与配角,直到我读到《当尼采哭泣》,直到我真的“看”到尼采哭泣。走向神坛的他们,成为人的经历中年危机、婚姻、死亡、孤独、情欲、友谊,找寻着自我与选择。我很庆幸我的智商不够,只配囫囵他们的“口水”。我很庆幸我的平庸,绝不配有那么纤细的敏感感受,终不能理解尼采为的大约二千年的时候会有人成为他门徒的那些理论。我很庆幸我的神经大条,不执着于某项事业,不执着于孤独。

  一懒散的小女子,一随遇而安的小女子,一在历史长河里绝对可有可无的小女子,一因各种好奇而涉猎各种学料表向的小女子,沦陷于尼采的哭泣之中。

  没有朋友是可怕的,甚至比朋友背叛你还可怕;孤独是可怕的,有陪伴后的没有人陪伴比一直都没有还要可怕;不被理解是可怕的,但被误解式的理解比不被理解本身更可怕;一直没有幸福是可怕的,一直住在幸福里却不知何为幸福更可怕;没有人爱,不会爱别人与不知如何接受别人爱同样可怕……这些是伟大的哲学家尼采遇到的。越大的成就,越深的孤独,越浓重的不被理解甚至被曲解,越沉重的无助。

  跟随着欧文似催眠般地身临其境透过纸张与文字,触到……象布雷尔催眠醒来那样的感慨,那只是场催眠,感觉真实地不曾在生活中发生。象布雷尔醒来后倍加珍惜自己所拥有一样,倍感珍惜我眼前的一切,身处的一切。

  平凡的庸女人,真好。

  《当尼采哭泣》读后感(五):愿你拥有力对抗孤独——《当尼采哭泣》书评

  有没有想象过,有那么一个人,遗世独立,没有任何社会关系,飘荡在欧洲这片土地上,为真理忍受病痛,寻觅奔走?也有这样一个人,功成名就,家庭美满,却欲壑难填,渴望逃离,自我折磨?哲学家与医生的相遇,到底是谁能治愈谁?

  欧文·亚隆是著名的存在主义心理学大师,他总是善于将艰深的心理治疗理论融于充满人情冷暖的故事,让我们以他人为镜,审视自己的人生。

  书中的布雷尔是维也纳著名的医生,他拥有美丽的妻子,可爱的孩子,成功的事业。然而却陷入中年危机不可自拔,对衰老、死亡、命运的恐惧,对妻子剥夺其自由的怨恨,化作了他对女患者贝莎不可抑制的欲念。他是如此痛苦,渴望逃离僵死的婚姻、枯燥的工作。尼采是欧洲著名的哲学家,他孤身一人,钱财了了,同时饱受病痛折磨。他把他的孤独、寂寞、穷困、病痛,视作他思考的必要条件,拒绝一切关系,一切帮助,直至有个叫路莎乐美的女人走进了他心里。在这个女人背叛他之后,他的人生陷入了彻底的绝望。书中两个人通过谈话治疗的方式,谈论恐惧、死亡、欲望、婚姻、孤独,剖开心扉,最终互相救赎,又各自选择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书中反复探讨的一个话题,就是孤独。 这是一个如此刺眼的字眼,让人不自觉回避。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是孤独的,也没有人不被孤独所环绕。谈及孤独,尼采如是说“一个深沉的人也需要朋友,就算每个人都辜负了他,他依然有他的神。但是我既没有朋友也没有神,我就像你一样有欲望,而且,不曾有比完美的友谊更大的欲望,一种为同辈所环绕的友谊。令人陶醉的字眼,'为同辈所环绕'!对像我这样一直在孤寂之中的人,它代表慰藉与希望,我总是在寻找,但从未遇到一个恰巧属于我的人。”“既没有朋友,也没有神”,这是何种极致的孤独寂寞,坚韧如尼采,也会在孤独的夜里难敌对死亡的恐惧。习惯家庭生活的布雷尔更是在出走后不忍孤独,最终回归社会生活。两颗孤独的灵魂在时间的长河中幸运地相遇、相知,获得短暂的陪伴与救赎,然后重回自己选择的人生轨迹,完成自己的宿命,直面自我的恐惧。

  孤独终究是人生中轻而易举就可获得的常态,友情或爱情,却是可遇而不可求般的珍贵。正如尼采所说,我们要学会拥抱自身的孤独,我们只是利用他人做为对抗孤立的一面挡箭牌而已。人只有学会独处,只有“活得像个老鹰——不需要任何观众”,才能拥有真正爱人的能力,才能真正关心另一个人的存在的成长,才能在与人相处时不是充满了自私的欲念。只有正视孤独,接受孤独,才能在成为你的所有存在的道路上更近一步。所谓灵魂伴侣的陪伴是人生中耀眼的,幸福的时光。而生命神秘面纱隐藏的对死亡的恐惧,对自由的挣扎,对人性的欲望的血淋淋的揭露,对人生真正敌人的战斗,你只能一人独行面对。人永远无法真正从他人得到帮助,人必须要找出帮助自己的力量。

  正如布雷尔一样,我们总是抱怨被禁锢于生活的枷锁,殊不知,生活愉快的关键,便是先去选择必要的选择,然后去热爱我们所选择的东西。命运如是,孤独亦如是。

  《当尼采哭泣》读后感(六):让生命接受感动

  这是一部耐人寻味的小说,更是探讨心理和哲学的大师级对话,被巧妙地串连在故事情节之中,虽然从表面上看是医生与病人之间的诊断与治疗,是朋友和同仁间的探讨与分析,然而其真正关注的焦点却直指心灵深处的奥秘,剖析人间普存的疑惑。高潮迭起、层层推进、不断推理、揭示悬疑;精彩、紧张、透彻、耐读,还值得深思与回味!

  在这本书里所有提到的人物都是真实的,所有的情节基本是虚构的,所有的谈话是根据名人的思想和著作而提炼的,就是说作者以生动的故事来阐释深奥的理论,这样的方法会更加易于读者理解和接受,也能引发兴趣和思考。除了尼采和布雷尔,书中还有一位名人弗洛伊德,小说同样也借他和布雷尔的谈话,以精神分析法、梦的解析和催眠术等著名的方法来解读事例。阅读全书仿佛在聆听大师们妙论,也是对自我灵魂的一种拷问?原来我们也曾有过这样相似的想法或朦胧的意识,只是大师们理清了这些思路,开启了一扇通向心灵深处的小门,让大家感受到其中的魅力和精深!

  有趣的问题是作为医生,布雷尔在帮助尼采诊断病情、也和弗洛伊德探讨问题,采取最佳的治疗方案;然而病人的话语和思维又恰恰击中了医生的人生困或和要害,在外人看来,已经拥有了人生事业、家庭、财富和声誉等一切美好的名医自然是幸福美满的,出人意料的是布雷尔非但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却反而感到了自己在世俗生活中的身心疲惫,倒过来向往着病人尼采的那种自由意志和焕发出的精神力量……到最后医生与病人以及治疗与被治疗之间变成了一种双向的转换、理解和沟通。

  人真是不可思议的动物,会隐藏自己的想法,会伪装自己的行为,会心猿意马的胡思,也会被不同的外来事件诱惑和干扰。像尼采、布雷尔等人尽管思想上有胡思乱想的症状,但行为上绝对都是高尚的,都是用良知、道德和良心克制了自己无边的欲望,规范着自己的行为。如果说心理和哲理的对话是一场比试和较量,那么我想这其中关键不是看谁赢了,而是让读者体会到其中的道理,哪怕是错误的东西,有时也会有强大的说服力和震撼感!

  结尾处,尼采动情地哭了。那不是因为悲伤和痛苦,而是释放了一种压抑后的感动,是找到了心灵共振和理解的感动,更是热爱生命的真正感动!

  《当尼采哭泣》读后感(七):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花了一个多星期,陆陆续续的看完了,中间很多哲学化的用语,看的不是很明白,到结尾的时候有点豁然开朗的感觉,不过我也只看到了我想看的,很多东西应该是忽略掉了,以后有机会再细读一遍。

  前人那么顶尖人才的发现与感悟,在现在人看来,有时候就是常识一样。站在时代的肩膀上就是不一样。

  我是大学时没有接触过任何弗洛伊德的著作,也跟同学讨论过自己关于潜意识的一些自我感悟,大约跟书中年轻的弗洛伊德想的差不多,不过大师总有过人之处,才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这不是站在时代肩膀上就能超越的。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贝莎,越是用力驱逐,她就越强大,正如《盗梦空间》里面说‘意念,就像是病毒,只要有合适的土壤,他就会生根发芽。’你的任何对意念的关注行为,都会让意念越发强大,转移注意力会好很多,但是终究是治标不治本。不过很多东西说到底都是幻觉,佛道才是回归。

  《当尼采哭泣》读后感(八):摘录

  在我们的关系中,她常会因为感觉我对她不够好而对我发脾气,因为我没有像她期待的那样对她,或是说了什么“太对”而她又不想看到其真实的话,而对我愤愤然。而这一切,其实也是来自她内部的创伤:她无法确定的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的,她越无法确定,越希望从我们这里听到“爱的保证”。当她越抱怨我对她不够好时,她内心的恐惧越深:完了,下一刻我就要被扔掉了。于是她就会用各种办法来纠缠,从而保证自己不被抛弃,但纠缠的结果,却是真的激起了我的怒火。

  所有的苦难,就算是纯粹的邪恶,都会让我茁壮。

  成长是痛苦的回报。

  我们对欲望比对欲望的对象要爱得更多。

  要完全与另一个人发生关联,人必须先跟自己发生关联。如果我们不能拥抱我们自身的孤独,我们只是利用他人作为对抗孤立的一面挡箭牌而已。只有当人可以活得像只老鹰——不需要任何观众——才可能爱慕地转向另一个人;只有在那个时候,一个人才能够去关心另一个存在的增长。

  你总是说我必须找出我本身的道路,而不要去寻找那种特别的道路或是你的道路。或许工作、社群、家庭是我通往一种有意义生活的道路。

  是的,我已经选择了我的生活,而且选得很好。

  《当尼采哭泣》读后感(九):略略的感受

  因为用了好久才完成这本书的阅读,前半部分于我而言较为枯燥冗长,切题较慢,所以一直停停读读,用了三周的时间,但是后半部分,当尼采住进疗养院,和布雷尔相互治疗的时候,两个人开始激起了思想的火花,真正是精彩绝伦!尤其是我十分具有代入感,很多布雷尔的困惑也是我自己的困惑,他的问题也就是我的问题,当尼采犀利的批判唤醒布雷尔的时候,我也有如被当头一棒,醍醐灌顶之感油然而生,跟随着医生的思想历程去反思自己,觉醒自己,实在是痛快不已,一口气就读完了后半本。

  另外,真心很喜欢封面上的女纸哎~很带感~自己还素描了一张。

  我要自由的选择必须,然后热爱自己的选择。

  这是我自己的人生。我要时时刻刻的提醒我自己。对于22岁的我而言幸好还不算晚。

  《当尼采哭泣》读后感(十):孤独在路上

  自从半个月的北戴河归来,就没心情认真看书,结果直接导致上半年过去没能完成全年计划的一半,而且近来遭遇的读物内容糟烂的偏多,吸收的营养也远没有以为的那么丰富。《当尼采哭泣》可以算是上半年为数不多真正有些意义和价值的图书了。许久没看到有关哲学的讨论,更是没有见过如此大篇幅的哲学对话,竟然毫不枯燥,好看得哭出来。除了全书必须要有的医生人设有些刻意和过度描写,情节构思和最终结局都是相当直接明了,很是符合喜欢悲剧的人物内心。

  尼采是个悲剧人物,也是个毕生追求独孤,在哲理探索的道路上孜孜不倦孑然一身的黑色杀手。有多少人能挺得住寂寞得要死,却拒绝别人伸出的有爱之手?确实,同情和爱让我们变得软弱,但谁能保证一开始人类就不是软弱的呢?坚强、强硬不是打从出生就享有的天赋,我们需要锻炼,需要不停的锤炼锻造练就一身硬功夫,可惜没有人愿意折磨自己,更没有人狠得下心肠对自己下手。因此尼采更加显得格格不入,一边渴望人性的温暖,一边却又否定人性中良善炽热的一面。

  ——“希望?希望是最终的灾祸!”当潘多拉的盒子被打开的时候,宙斯放在其内的灾祸就逃进人类的世界中,不为任何人所知的是,那里面依然保留了最后一个灾祸——希望。自从那时候起,这个盒子与它所储藏的希望,就被人类错误地当成幸运的宝库。但是我们忘掉了宙斯的愿望,他要人类继续让自己受折磨。希望是灾祸中最糟的一个,因为它延长了折磨。

  ——就像骨骼、肌肉、肠子与血管被包围在一层皮肤之下,好让人的外表可以忍受,所以灵魂的焦虑与激情被包裹在虚荣之内,虚荣是灵魂的皮肤。

  ——“在我们的生命中,我们一度是如此亲近,以致我们的友谊与手足之情,似乎不受任何东西的阻碍,而且,分隔我们的只有一座小小的桥梁。就在你差不多要踏上它的时候,我问你,‘你想要越过这座桥,到我这里来吗?’——你马上就打退堂鼓了;而我再一次问你的时候,你保持缄默。自从那时起,高山与激流还有一切分离并疏远我们的东西,就被抛在我们之间,即使我们想要聚首,我们再也办不到了。但是,当你现在想起那座小桥时,你无言以对,并且迷惑地暗自啜泣。”

  “一个人准备要跨越一座桥的时候,这是说,要去亲近另一个人,正好是第二个人对他提出邀请,邀他去做他所计划的同一件事情。然后,第一个人裹足不前,因为,它现在看起来所意味的事情,仿佛是他在服从另一个人——权力显然介入了亲近的过程之中。”

  这意味着任何正面情感的表达,穆勒先生都把它们解读为一种命令的权力。一种独特的概念:这使亲近他几乎成为不可能的事。在这里面的另一个章节中,他说,对于见到我们秘密的人,还有捕捉到我们脆弱情感的人,我们都感到恨意。因为在那一刻,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重新获得克制我们情绪的权力。

  ——真正的问题是:我能承受多少真理?这不是你那些想要消除压力,想要过着宁静生活的病人所能做的行业。

  ——“谁能够忍受这样的孤独呢?稍早,你列举了你没有太太、孩子与同僚,以此作为你已经将压力从你生活中消除的证据。不过,我对它的看法不一样,极端的孤立不会消除压力,它本身反而就是压力,寂寞是疾病的温床。”

  “伟大的思想家总是选择遗世独立以思考本身的意念,不愿受众人的打扰。想想梭罗、斯宾诺莎,或者是宗教上的禁欲主义,像圣杰罗姆、圣弗朗西斯或佛陀。”

  ——“肉欲是咬住我们脚跟的母狗!而且,这只母狗是多么精明,知道要如何在拒绝一片肉的时候,去哀求一丝灵魂。”

  “所以,问题不在于性的出现,而是它让其他东西消失了,某种更有价值的东西,更为珍贵无比!性欲、煽情、沉迷欲海,它们是奴役他人的东西!贱民像猪彘般挥霍他们的生命,在肉欲的食槽里进食。”

  “击败激情,需要强大的热情!太多男人被欠缺热情的巨轮所碾碎。”

  “不服从自己的人将被他人所控制。服从他人比支配自己要容易得多,要远远地容易得多。”

  ——“我陈述着人的行为模式上有一种基本的区分,那些希望灵魂安宁与快乐的人,必定相信,并拥抱信仰;反之,那些希望追求真理的人,必定背弃心灵的安详,并奉献他们的生命于解惑。”

  “如果你选择了科学,如果你选择从超自然的抚慰锁链中获得自由,如果你就像你所声称地选择了避开信仰并拥抱无神论,那么你不能在弹指之间又同时渴望于那些信仰的小小慰藉!如果你杀掉了上帝,你必须同时脱离那神殿的庇荫。”

  成长是痛苦的回报。

  ——“直到人准备好去作为一个创造者,并且去培育创造者之前,不要制造孩子。出于需要而生产孩子是错的,错的是利用孩子来缓和寂寞,错的是借口复制另一个自我来提供生命的目的。同样错误的是,为了寻求永生,而把一个人的生殖细胞射向未来——仿佛精子含有你的意识似的!”

  这几段看得人连连叫好,这就是生活,就应该保持一定的气度和意志,不能自我迷失沦陷,轻易对生活妥协。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对尼采的喜爱,证明了我和他某些部分的相似性。同样喜欢孤独,用喜欢孤独当作借口,掩饰难以融入群体的性格。有时候并不是我们选择了孤独,而是孤独吞噬了我们,无法挣脱。

  隔的时间久了,很多话忘掉了当初是怎么想的,也懒得再思考。就这样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