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洗脑术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洗脑术的读后感10篇

2017-12-24 20:0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洗脑术的读后感10篇

  《洗脑术》是一本由高德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1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洗脑术》读后感(一):从洗脑跳出洗脑

  我觉得观看此书的过程就是你在接受作者所对你的洗脑,然而做者对你的洗脑就是让你拥有看清事物本质思维,对任何事物的一种质疑态度,从而摆脱被作者洗脑,具有对洗脑的免疫能力。那些觉得此书就是胡侃乱吹没有观看价值的人不就是书中所说的那些没有洗脑价值的人吗?拥有对洗脑免疫能力,从而拥有看待事物的一种定性,洗脑别人。那些抱怨书中无洗脑方法的人,不就是被现实中一些观念所洗脑所形成一种固定化思维的一类吗?正如书中所讲,伟大的洗脑者从来不会教你如何去做,而是让你学会他所希望你拥有的思维模式。至少我觉得此书很好,很有观看价值。读书不是看你能不能看完一本书,而是看你能花多少时间在一本书上!

  《洗脑术》读后感(二):力荐

  用了5天时间读完《洗脑术》。可以说,开始三天没有认真去读,只看了10多页,后来因为堆的在读书太多了,就强迫自己先“搞定”它。读着读着发现这本书的内容和我实际工作很贴近,我原单位的董事长很多成功的做法和失败原因和这书讲的相吻合(比如为什么能在全国开5家医院,又为什么有那么高的离职率),于是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边读书边结合自己原单位工作模式去思考总结,学到了很多对自己未来发展和自主创业很有帮助的东西

  如果你是一名刚毕业或刚走上工作岗位并对未来充满无限梦想大学生,或者想自主创业,强烈推荐阅读!

  (本书不是否定一个“洗脑的”企业,如果你身为一个企业员工,它会让你看透一个企业的实质,从而更明白的工作下去或离开

  《洗脑术》读后感(三):洗脑成功的叫信仰,洗脑不成功的才叫洗脑

  赢家通过洗脑来建立属于他的可控秩序,然后去控制他的组织效率,利用人们智慧或体力为他赚钱,提供服务。这不是智力问题,而关乎于视野和认识。

  大多数公司都会面临的情况是,在这里有残酷的激励制度,但员工甚至高管的离职率非常高,问题就出在它们只是采用了金钱去驾驭员工的劳动,没有进行精神上的动员和洗脑。

  以下是世界级公司的员工“洗脑”方式

  ● 公司“法院”——信仰即可得救

  联邦快递公司通过设立“员工公平对待条例”,让经理人和员工对执行公司文化互动监督。员工如果觉得受到处分不合理,可以在7天以内投诉给他上司的上司,他上司的上司要在7天内开一个“法庭”来判定员工对还是经理对,如果员工还是不满意,还可以继续往上告。公司很多原先管理阶层的决定都是通过这个“法庭”推翻的,在公司里只有理念权威没有个人权威。

  ● 设立基金——做员工的人生规划

  松下幸之助设计了让员工“三十五岁能够有自己的房子”的“职工拥有住房制度”。并通过捐赠个人2亿日元设立的“松下董事长颂德福会”基金,激励松下人按公司设计的人生规划成长,通过实行支付意外死亡职工家属年金的“遗族育英制度”免除员工后顾之忧(日本员工过劳死现象非常严重)。

  ● 请回前员工——无法逃脱“魔掌”

  麦肯锡在员工离职时会诚恳地要求留下联络方式,每年给他们寄生日卡和新年卡,并由董事或副总经理亲笔签名。定期给离职员工发公司近况,并不定期地要求员工回公司进行交流或者诊断。即便是你已经离开很久,你也会不知不觉中受到它的影响

  ● 葡萄——超越“水果”的奖励

  联想内部曾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每个月的业绩达标之后,都会开一个水果宴,大家一起吃水果。食堂的墙上也会出现“某某事业部超额完成订单,每个人午餐奖励一串葡萄”这样的标语。其实在一定意义上,联想的“葡萄”已经超出了水果能够表达的意义,就好像三星电子的一顿“韩餐”,宝洁的一次“旅游”,足以让你在工作中鞠躬尽瘁

  ● 排行榜——谁才是王者

  戴尔每个月都会有一个全球的电话会议,每个事业部各自成组,评价谁能登上销售冠军的排行榜。如果你总是位居首位,你的事迹会成为公司刊物上描写的英雄行为,公司刊物的编写者时刻不忘英雄事迹的搜集。

  ● 家庭日——“收买”你的亲人

  摩托罗拉中国公司通过经常举办的“家庭日”,邀请员工及其亲属参观工厂及其办公环境,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家庭日”中,不只有精彩的节目、快乐的笑声、丰富的奖品,更有温馨天伦之乐、融融的联谊之情。摩托罗拉是靠公司文化吸引雇员的,当你试图跳槽的时候,或许第一个阻止你的不是摩托罗拉,而是你的家人

  ● “机会宇宙”星图——洗去记忆

  微软培训师努力让员工脱离和自己过去相比较的巢穴,强迫大家习惯去看面向未来的“机会宇宙”。这是微软针对新员工公司理念设计的专门培训,以星图形式设计并张贴到培训室的墙上,鼓励员工思考未来会出现的机会。每当学员陷入细节争论时,培训师立刻指着墙上的“机会宇宙图表”问道:“你们在争论如何抓到这些大机会吗?”一次又一次,大家被从习惯的思维拉出来。

  ----------------------------------------------------------------------

  1迷幻illusion

  凡是一些魅力四射人物,他们都或多或少具备某种高明的催眠手段?

  出色的演讲者通常会带给听众不同幻想,他们在听演讲时不是在接受道理,也不是听人告诉自己如何生活,而是在欣赏一场精彩的演出,在寻找生命的信仰和近在眼前的“世外桃源”。

  人们把内心的强烈愿望嫁接到了这样的人身上,“幻想”通过他得到实现,这是深层次的心灵控制。许多女孩失恋以后便痛苦地跳楼自杀,对生活失去信心;有些员工在公司倒闭以后得了忧郁症,难以接受到其他单位工作的“残酷现实”。

  原因只有一个:他们的幻想破灭了。

  2触手可及的前程

  企业领袖的魅力,根源于此。伟大的企业家身边都有一群这样的人,他们紧紧跟随着带头人的脚步,崇拜并支持他的一切决定,义无反顾奉献青春乃至一生,只因为他们相信:“我的梦想承载在这个人的身上!”

  从总统制建立以来的二百多年间,美国总统和州长的所有承诺,除了与他们的切身利益相关的部分,几乎没有什么东西在“计划时间”内得到了实现。

  可是,为何人们还是疯狂地痴迷于总统制呢?根源在于,制造“幻想”的流水线日复一日地工作,总有些新的愿景被生产出来并兜售给大众。这是精英对大众善于遗忘人性弱点的利用。

  至于能不能真的实现,有时并不是政客关注的焦点,但他们会为此做些什么,让你肯定他们的努力。

  1.我会把一份美好的前景放在你的面前,这是我的承诺。

  2.这份前景让你感动,为之付出你的全部,并听从我的引导和操纵。

  3.当它不能实现时——不,它本可以实现,但我已经尽力了,我们进行了共同的努力。并且,我认真履诺的行为让你更加感动。

  4.此时,你关注的焦点已不是目标的实现与否,而是我们一起走过的这段历程。

  得出的结论是,任何生命个体与国家个体之间,都存着某种思维的类似。换句话,国家思维正是个体思维的集合体。两者之间,只有洗脑的领域不同,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两样。就像在我眼里,一名中东恐怖分子的招供,和让一名来自俄罗斯的间谍反水,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文化和国家,与美国人的利益需求千差万别,但在审讯技巧和洗脑的流程上,从来不会有重大的差异。

  《洗脑术》读后感(四):让语言成为你最有用的工具

  乍一看书名挺吓人,毕竟洗脑二字带有一些不太好的意思。但是别误会,这本书其实只是一本很有意思很有用的心理书,它可以让你牢牢抓住对方的心理,通过强大的语言来达到控制他思想目的。这样想想,也挺有意思的。这可不是催眠也不是巫术,而是通过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想法,并加以利用以达到成功的途径。

  正如书中所说,我们其实在许多地方或多或少地都被洗了脑,但你可能还真不相信,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很清醒很聪明,可是经过本书的一分析,你会发现,我们在生活中被洗脑的地方确实太多了。

  有些人为什么会成为人类金字塔尖上的那不多的几个?虽然他们一再地告诉你成功可以复制,或者告诉你要如何如何去像他一样,或者市面上有许多看似励志故事书,但是当你揭开那层面纱后,你才会发现,原来,这些都并不是真实的。世界上到处都存在着洗脑的言论与想法,但我们确实没有发现里面的真相。

  当你明白这一层后,你就会知道自己不再会那么容易受人控制,甚至有可能控制别人。无论是创业,发展还是挑战,升职,你只需要善用你的思想与语言,想让别人无条件相信你吗,那么就按照本书告诉你的方法去试一下,想拥有更多的金钱吗,那么你如何才能成功?甚至我们平时的交往,如何控制别人都是一项很了不起的本事。

  我们被各种各样铺天盖地的言论洗了脑,我们确实需要重新找到真相。想要控制别人的心灵,其实也是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对方的需求,这是一本商业书,也是一本心理书。

  《洗脑术》读后感(五):洗脑的关键是把自己的价值观变成他人的信仰

  本书的开头,是一些关于“为什么”的问题。我们每天都在思考“为什么”,比如“为什么邻居总是侵占我的花园,我却只能忍气吞声?”“为什么老板定期跟我过不去,偷奸耍滑同事菲克却总能逃过他的眼睛?”

  但是,也许下面的“为什么”对你而言可能具备的积极意义更多一点,虽然听起来这样的问题离我们稍有些距离。可是,越是对生活发挥着重大作用的议题,就越容易被人们忽视,难道不正是如此吗?

  为什么有的公司秩序良好,成长速度快得惊人,有的公司则乱糟糟就像家庭作坊、让人看不到一丁的希望?

  为什么有的人就算不努力做事也能体现很高的效率,占有着更多的资源?有的人就像粮仓里的老鼠,虽不辞劳苦忙碌却只能活在背离阳光的地方?

  为什么国与国、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对比,也总是这样的异曲同工

  他们的基础条件都是平等的,可结果的反差却如此之大,秘密在哪里呢?

  这是一些很有意义的问题,它们的价值超过了诸如“为什么你把衣服晾在书房而不是阳台”、“为什么我一迟到就被发现而皮特却总能得到部门主管的宠幸”这样的问题。

  很少有人思考上述疑问并找出正确答案

  总有人跑过来语重心长地告诉你:

  “我说伙计,不要胡思乱想,好好干活,车子和房子都会有的。”

  “完成上司交待的工作,我们不要去想为什么,这会给我们惹来麻烦!走,跟我去喝一杯!”

  “然后呢?”

  “回家睡觉!”

  这是他们的答案,懒于思考,很快接受现实,并按给定的规则生活并定义幸福。但,真相远非如此。

  任何一家公司和整个的产业链,其本质都同“传销”类似,只有上家才能获得较好的利,处于下面的全部都是提供服务和被压榨的工具。以此类推,下一层级的总是只能得到较低的利润和付出较多的劳动。

  这就是现代管理模式的本质,也是人类社会的Truth(真相)。

  据我生活的经验所知,台企,港企,日企,韩企,都是如此。当然全世界的行业和公司都是这样的“结构”——人们较认同“结构”这个词,没有区别。但我觉得不妨用另一个概念来比喻更加贴切一些:规律。

  文明的规律就是强者驾驭弱者,智者管理“蠢货”。出现“为什么”的原因,不过是有人在这方面表现出色,而有人则没有做好。

  我们并不能否认某些天才的存在,以及种族优越的理论。对此我认为,智力的高低是一种现实,它有一定的存在合理性,但是智力的较量说明不了全部。因为站在最高位置的赢家,有时总是一些智力平平的家伙。他们可能连大学都没有毕业,有些人甚至没有读过中学;还有些掌握权柄的人则出身于贫民窟,从小便被视作愚蠢的笨蛋,活在人们鄙视的眼神压抑的氛围中。

  但他们在某一天成功地知道了“如何成功”,而不是去跟别人比拼“怎样看起来有更高的智力”。

  赢家通过洗脑来建立属于他的可控秩序,然后去控制他的组织效率,利用人们的智慧或体力为他赚钱,提供服务。这不是智力问题,而关乎于视野和认识!

  “洗脑”又分为不同的几个层次,它像一切事物一样,有低级、中级和高级的差别。这其中,最差的洗脑是强制驱使,有些人使用拙劣的手法强迫人们忘记内心认为正确的东西,接受他所信奉的内容。我们很难相信,一家运用严厉的惩罚制度和让人室息的工作节奏的公司,会让它的员工真心信服。

  如果我要为你列举二战的一些事例,你定会第一时间想到日本与美国的巨大的差别,为自由而战和为天皇而战的不同结局告诉我们,将信仰种植在人的心中和冠以国家圣战的名义,产生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残酷的硫磺岛战役中,一名美军士兵在日记中鼓励自己战胜对死亡的恐惧:“我知道这很难,但我知道它是对的。”相比之下,日本士兵采取死亡冲锋时的矛盾心情,在电影《硫磺岛来信》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我想活,可我不得不去死!”

  最高境界的洗脑术则是“使人们自愿奉献一切”。蒙大拿州的一位“魅力无上”的神父阿德里安在不久前成为全美新闻节目竞相报道的风云人物,他出名的原因不是做了什么让人铭记的善举,而是锒铛入狱。

  听到此消息的人们普遍的反应是“我很惊讶,我不相信!”因为阿德里安深受他的信徒的痴情和疯狂的崇拜,他向基督徒细致深入地讲解圣经,投入地宣扬一切有助于与人同乐的事情。他写了两本关于慈善和扶济弱势群体的书,出席电视讲座,还四处发动募捐。他将全部稿费无一文保留赠予了几所全美以抠门为名的学校,为了帮助该校吃不起午餐的赤贫学生。在谈及美国穷人的悲苦生活时,他怆然泪下,赢得了无数富豪的慷慨捐款。

  还有许许多多事情,每一件都向人们证明:这是一位大好人,没有比他更好的人儿了!他是那种你一见到他的尊容就认定“这位是上帝派来普济众生的天使”的人物。

  奥妙并不在圣经里面,而在神父的身上。我们能够注意到,神父的言行举止让他的信徒们产生了幻觉,从而被控制了大脑和行为。信徒疯狂地崇拜他,乃至许多号称冷漠无情的社会调查记者也对他的高尚品格和向上帝终生献身的行为深感钦佩。

  几年后,他才“偶然”露出马脚,被一名FBI特工在一次例行的信息核查行动中察觉——这位特工只是稍微细心了一次,像那些在办公室习惯了偷懒偶尔又专注几个小时的人一样。然后阿德里安被证明有罪,利用“正面形象”的掩护参与了多起毒品交易。

  更让人吃惊的真相是,他竟然还是蒙大拿州最大的国外入美卖淫女郎的“供应商”。他建立的信徒俱乐部,其实是物色漂亮女人的平台之一。在长达七年的时间内,有超过三百名的女信徒中招,在迷信和奉主的感恩中献出了自己的肉体——而且是免费的。

  “圣女”们每一次经过教堂仁慈的双手向商人们奉献肉体,他都从中抽取了“客户”五百美元的佣金。

  直到多年后,当人们谈及这场罪恶时,许多信徒还极力否认这是事实。有人大声对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强调:“这是一起诽谤和陷害!他是好人,我从没见过他这样善良和拥有仁慈德行的人!”

  这种难以置信的过程和结局,当然是我们要避免的。同时它也是本书要谈到的:你将深刻了解这一切“骗局”是如何顺理成章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这包括许多不为人知的事情,也许里面有平素你我均信以为真的“真理”,它们为何被我称为骗局,以及它们披着的圣洁面纱的背后,到底藏着哪些让人意乱神迷的真相?

  所有的洗脑术——今天我们谈到的及未踏入的禁区,都涉及到了三种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沟通概念:读心、管理和控制。让人为己所用,让人相信一个信仰,从而去对人们贯彻你的理念。

  “输入信仰,并让他们成为教徒。”艾伯特对我说,“这就是最高级别的洗脑,没有人会拒绝信仰,除非你没让他明白什么是信仰。人从生下来开始,就始终努力实现这一目标,只有找到信仰,人生才圆满。因此,最好的管理手段从来都不是强制性的驭人之术,而是关于激发行动力、凝聚力和忠诚意识的互动过程。”

  我可以告诉你,洗脑是所有被调查公司不愿意承认,却是真实地存在着的公司潜规则。它不仅普遍存在,而且无孔不入。

  我们在多年前就已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在没有对员工采取系统“洗脑”培训的美国本土公司,有超过两千份的调查问卷显示,这些公司中的员工普遍存在跳槽倾向,其中:11%的员工承认正在通过各种渠道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工作;80%的员工表示在有更好的机会的情况下,自己会考虑跳槽到公司理念成熟的公司;35%的员工认为现有工作的发展潜力不大;48%的员工对现有工作缺乏安全感;63%的员工无法答出公司的核心理念,其中32%的员工表示自己的公司没有公司文化;28%的员工对自己目前的工作满意或基本满意。

  同时,我们在全球各地的访问都显示,跨国公司高级经理人和人力资源专家均看重“公司理念传承”的积极意义,而本土成长型公司领导者则开始认为:建立适合自己公司的核心理念并对员工进行彻底的公司文化教育势在必行。

  任何管理的目的都是建立与维护某种秩序。这当然是一门古老的实践学科,从雇佣开始,管理就出现了。当某一项生意有利可图,而一个人的力量又无法顾时,他就会雇人替自己干活,让别人来补充自己的某些能力,比如体力、技能、时间、注意力等方面。

  雇员必须服从于一个大脑,他的行为要体现雇主的意志。为了方便控制,高效率地将这些事情做好,实现自己的利益,雇主要保证他们不会与自己同床异梦,因此就有了洗脑的必要。人们总是会有自己的思维,在很多地方会与老板的想法不一致,即使面对同一个问题,要做出同一个选择,他们与自己上司的理解也可能各不相同,其行为也会产生差异。

  此时而言,管理就是“洗脑”,抹掉这些差异,让他们顺从于同一种思维,去执行同一种选择,就像设计好的程序。

  在多年的高端咨询和培训中我发现,许多部门boss很喜欢把自己扮演成组织里的“英雄”或者“专家”,经常冲锋陷阵在市场的第一线,销售或解决技术问题。他们凡事亲力亲为,鞠躬尽瘁,给一群“白痴”手下做让人仰视的榜样,然后自以为这就是最好的管理,是在给组织创造价值并培养接班人。其实大错特错,这只会降低组织秩序,并让自己成为事实上的行动者,而不是管理者。

  “这只说明了一个问题,你养了一群废物,你没有能耐让他们变得及格,而不是你自己很棒,你让人崇拜!后一种情况只是你的妄想,你自我感觉良好,可事实上那些笨蛋手下已经准备背叛你了,因为跟着你混看不到任何出头的机会!”

  秩序是创造价值的基础,并不单单靠管理者本人。一名好的管理者,他应该关心怎样提供一个富有秩序的平台,然后去保证效率,充分发挥每一名成员的能力。他应调动全体员工一起来创造价值。

  这才是管理的目的。了解这一点对于高位者尤为重要!每名成功的管理者都深知建立秩序与保证效率的关键意义,无论任何组织,追求的最高目标都是当它要求一个成员去做事时,他一定会绝对服从命令,并且马上行动。

  恰恰这一点,是现实中我们最难以做到的。

  很多时候,员工对于老板的命令,都没有绝对服从。他们阳奉阴违,拖拖拉拉,或者偷工减料,用虚假的数据来欺骗你。如果你逼得太厉害,他们就会反抗,制造足够的“正义”理由来声讨你的“不义”。

  原因很简单,人都有惰性,没有足够的推动力,你无法令别人主动和积极地为你工作。就连人与人的感情也是如此,没有决定性的理由,异性通常不会对你献出真心;假若无法控制灵魂,就连你每天体验到的恩爱有时也充满了水分。

  俄州一名妇女便对我说:“谈起丈夫,那个肥头大耳的傻瓜,我只想到一个苦闷的问题:何时我才能正大光明地离开他?”

  但当我单独接触她的丈夫时,了解到的“事实”却是另一种:“我们十几年来恩爱有加,她是尽职的厨娘,也是在床上万分卖力的妻子。我们的生活融洽极了,就像合二为一;我们彼此理解,互相支持。吵架?哦,我们上一次发生分岐,已经是七、八年前的事儿了!”

  当你自以为对自己的生活尽在掌握时,你可以看看这对俄州夫妇离奇而又真实的心声。是什么总让人们理想的婚姻生活像墙一样倒塌?因为人们无法学会像阿德里安一样走进对方心灵的技巧。

  就像我们在FBI的审讯工作中所追求并展现的效率一样,假如你无法读懂“罪犯”的大脑,并给他输入一些关键的命令,你就不能得到招供。除此之外,员工培训,男人和女人,人类的情感,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种“人”的关系,她在本质都是完全相同的。控制心灵,然后收获你的奇思妙想——那些关于秩序和效率的部分。

  《洗脑术》读后感(六):谨慎的反思

  ------读高德《洗脑术》有感

  不得不承认,在旅美华人高德所著《洗脑术》一书的封腰上,赫然出现那一排冲击力极强的推介语,的确很有吸引力:全球最高端隐秘的心理学课程,一次彻底改变你思维逻辑的头脑风暴;白宫智囊团、美国FBI、全球十大上市公司总裁都在秘密学习;本书涉及心理学、社会学、神经生物学、医学、犯罪学、传播学,适用于读心、攻心、高端谈判、公关危机、企业管理、情感对话……如果真的用心翻看一遍,就会发现其与市场上不少励志狗血理念大相径庭,它完全是一本帮助你实现人际沟通的心理学普及读物。作者不过是将原本枯燥难懂的心理学实战理论,演变为一个个洗脑与反洗脑的有趣味的案例,却揭示出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沟通概念,即读心、管理以及控制。

  其实关于“洗脑”这事儿,回想留给我的最初印象,似乎在冷战时期的例子较为多一些,如美俄两个大国在看不见的战线上所进行的诸多秘密研究,甚至包括在朝鲜战争中对双方俘获人员所进行的洗脑与反洗脑项目,使得“洗脑”一词成了冷战的代名词。

  现在研究者又赋予它在政治操纵或者商业销售上更加神乎其神的新作用。其实,文明社会的游戏规则就是强者驾驭弱者,智者管理蠢货。拥有自我意志的人却是这个世界上最难捉摸的动物,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固定的思维模式。管理者为确保被管理者不会与自己同床异梦,拥有并使用管理手段----在不知不觉中为其“洗脑”就变得十分必要,在这个时候“怎样有逻辑地说服他人”则更显得实用。诸如怎样快速说服别人,让人无条件相信你?如何走进他人的大脑,控制他们的思想?怎样引导他人的情绪,并将你的意志灌输给他们等等看上去颇有些个阴谋色彩的话题。显而易见,这种通过手段,向他人灌输某些思想,以达到符合操纵者意愿的手法与过程,其实就是一种可以改变人的思维逻辑的把戏,它使得人更容易接受其曾经很反感的观点,并从此如飞蛾扑火一般前仆后继。众所周知,洗脑的最高境界是让他人自愿奉献出一切,关于这一点除了在宗教领域里被诠释得最为精彩之外,世界上做得最成功的那些如摩根大通、通用电气、苹果等著名企业,韦尔奇、巴菲特、乔布斯、马云这些企业领袖们也无一例外地都在其内部推行诸如态度、执行力、信念及管理体系过程中受益,几乎成为成功者公开的秘密武器。

  值得警惕的是,“洗脑”的最直接手段是使用暴力,可最有效的手段却是国家教育、媒体宣传和专业洗脑。尽管谁也不愿意公开承认这一点,但它的确是真实存在的,且无孔不入。况且不论我们在哪里,不论我们在做什么,都不可避免地面临要么抵抗洗脑,要么去给别人洗脑的选择。能够从中脱颖而出的,不轻易受他人控制的恐怕只有少数内心强大的人,因为他们除了拥有强大的意志力以外,还有明知的态度、冷静的判断以及别具一格的思维。而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些站在最高位置上的赢家中间,总有些是属于智力平平的家伙,他们一些甚至可能连大学都没毕业。问题的答案或许就在于此,毕竟是人自己对欲望的无度追求,才给了洗脑者留下了进入的后门。

  二〇一三年六月二十日初稿

  二〇一三年八月八日修改

  《洗脑术》读后感(七):洗脑术到底是本什么书

  这是一本名字很吓人的书——《洗脑术》。再看副标题:怎样有逻辑地说服别人,结合起来看像是教你怎样给别人洗脑的,然而翻开看内容却发现并非如此。这本书像是一本《职业经理人培养手册》,或者应该叫《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老板》,如果是打工仔来看这本书,那又应该改名成《小心!别被你的老板忽悠!》,如果你是刚毕业踏上社会的新鲜人,那么它是《成功案例里都是骗人的》。

  这是一本如此复杂的书以至于我不懂得如何评价它。书里不时冒出一两句真知灼见令人刮目相看,但也有些自相矛盾之处。比如我读完之后完全不理解作者对于洗脑术——主要指商业范畴而言——的态度是赞成还是批判。如果说书中这句警句:洗脑成功就是信仰,失败了才戴上“洗脑”的帽子,就是作者对于洗脑的态度的话,那么倒也等于什么也没说。就像作者自己在书中指出来的:面对一个难题时,如果能成功地令人不察觉地顾左右而言他,那是非常高明的。

  维特根斯坦曾经指出:如果一个词语能指代所有情形的话,那么这个词语本身是没有意义的。举例而言:周星驰电影《食神》的最后又这样的台词,无论大爷大妈,大哥小弟,只要用心,谁都是食神。在这里,食神这个词被无限扩大化了——只要用心做饭就是食神——从而导致这个词失去了原有的指导意义。比如我们现在去香港吃一碗食神炒的蛋炒饭要花几千块钱,但是如果按照周星驰这个对于食神的概念的话,我们不知道该去找谁。

  之所以这样说是为了厘清“洗脑术”这个概念,洗脑术在我看来应该定义成为了政治或商业等目的,对特定对象进行隔离环境并进行信息轰炸或植入等行为。洗脑术严格意义上应该是一个贬义词,而在书中作者为我们介绍地很多内容,其实更多属于一种商业上的励志的东西。所以这本《职业经理人培养手册》或者《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老板》,很可能会因为它这个狰狞的名字把潜在的读者群吓跑,当然也许会勾引到一些居心不良的人掏腰包,比如一心想追到女神的宅男屌丝,因为“从此以后,TA就跟你走了”。

  回归本源,作为一本职业手册,我觉得本书还是有不少亮点的,虽然文中的叙述总是分为两面,一边提醒你要小心洗脑,另一方面又指出作为成功的老板或经理人就应该这么做,看得我好分裂呀。我想,也许会有人看完本书之后醍醐灌顶大彻大悟,从此成就一代传奇吧。不过也许仍然会一世平庸,毕竟“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的传奇不会只发生在战场,商场上我们见过听过的不读书的刘项还少吗?

  书中确实也介绍了一些宗教传销洗脑之类的知识,虽然比较少,但好歹也算对得起《洗脑术》这个书名。至于商业经营这一部分,由于本人并非商界人士,更没有听过类似的培训讲座,所以究竟如何不敢断言,学习而已。

  《洗脑术》读后感(八):我的逻辑真的要改变了

  其实我也是一个愿意多问“为什么”的人。不是问别人,就是问自己。我总喜欢把一些结果分析出来一个具体的原因。可是很悲哀的是,我被作者说中了:“很少有人思考上述疑问并找出正确的答案。”

  我又时候又特别纠结。如果十年前我高考失利时复读了,如果我读了重点大学,如果我第一份工作坚持下来了……所以,我发现我的逻辑真的太糟了,至少在效率上是不行的。

  最高境界的洗脑术则是“使人们自愿奉献一切”。美国的那位“魅力无上“的神父阿德里安的故事真叫人恐惧啊,他一边做了那多的好事,写了两本书并且把全部的版税捐出去,让人们相信他是一个大好人,却又一边做了那么多的坏事,是当地最大的国外入美车卖淫女的”供应商“,还参与了多起毒品交易。我如果是记者,我真想采访他,他这么做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呢?他的灵魂为什么允许他这样分裂啊。我于是开始变得理性,看待事物或者看待他人,不能太主观了,要善于发现隐藏背后的真相哦。

  赢家六条基本法则,我仔细的想了几天,果真很有道理。然后决定时时刻刻铭记这一条”目标并不重要,最关键的是方法,这是最大的区别:输家只有目标,没有方法。“以前看奥运会比赛,或者其它的一些类型的体育竞技比赛,赛后采访的时候参赛选人总是在强调”心理状态“,比如说今天心态没有调整好,或者今天的状态比较好,再或者说内心被影响了,没有调整好,如此等等。我一直想不通,赛前刻苦的训练就行了,如果练好了不就行了。他为什么不提训练问题,总是说”心态“及”心理变化“等方面的原因呢?直到我自己做一些健身训练的时候,才慢慢体会到”心态“和”呼吸“对结果的影响。同样的水平,同样的环境,有时候你调整的好,就能达到好的水平。有时候你心情和呼吸乱了,你甚至连基本的水准都发挥不出来,这之间的落差甚至很大很大。我于是开始理解体育竞技的残酷。不是你没有付出辛苦的训练,不是你没有做充分的准备,不是你不够幸运,只是你不够强大,不能让自己的脑袋里,永远装着用不完的正能量啊。心态及心理变化,直接会影响所有的结果,而这些也许就是瞬间发生的化学反应一样,让人瞠目结舌啊。

  这本书必须慢读,而且不可能一遍过。书里说的许多话,你必须说服自己理解并认同,并且形成自己的思维定势,甚至养成自己的决定习惯,这样才会在以后的生活中真正的起到效果。否则的话读过就读过了,而你还是你,丝毫不会发生改变。以前犯的错误还会继续犯,以前的思维模式很快又回来了。

  《洗脑术》读后感(九):今天你被洗脑了吗?

  我承认自己是曾经被洗脑的人,谁又能拍着胸脯说自己没有被洗过脑呢,那些励志的各种经典,孔子,孙子,老子,那些个卡耐基。这些人最大的优点他们说了一些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话,诱发读者无穷的想象,成为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这就是孙子兵法为啥可以放到军事,商界,心理学各界都准的原因了。

  成功人士。成功是可以复制的吗?答案是不可以。否则只是乌合之众而已。不盲从,偏执的人才能成功。你往往会忽视成功的人的另一面。乔布斯是偏执的,性格可以说是扭曲的,但是他成功了,他把自己的偏执打上了追求完美的标签。李阳也是个偏执的,性格的极端才造就了疯狂的英语。但最初人们却不知道他暴躁的另一面。

  洗脑成功的叫信仰,不成功的就叫‘洗脑’,说明洗脑还不彻底。我被洗过脑。个人崇拜式的洗脑终究不会长久,很多人喜欢苹果完全是因为乔布斯的个人魅力,在乔布斯逝世后,大家都开始怀疑苹果是否能再续辉煌。因为个人崇拜总有一天会因为种种原因不复存在,个人崇拜没有最终转换为企业精神。

  我是个被洗脑不彻底的人,所以洗脑者的不够聪明。因为他没有掌握到洗脑的精髓,没有善用奖与罚,不懂得阿伦森效应,不懂得由于吝啬获取到的东西远小于付出所得到的东西而得不偿失,愚蠢的管理者让我见识到了它的本性,由于他的不成功导致的信仰缺失。

  唯有坚持自我的人才能逆流而上,不盲从,建立自我的认识世界的坐标系,坚持自我,成功人士都无出其右。闲暇时思考一下,今天你被洗脑了吗?

  《洗脑术》读后感(十):美美摘抄

  我们经常发现,给人一种很难实现的理想,要远比给他一些现实和有用的指导更利于操控他的行为。即使在家庭教育或朋友之间,这种现象也普遍存在。你建议朋友去踏踏实实地找一份工作养家糊口,他会对你不屑一顾;但当你怂恿他去举债成立一家公司、拿自己的人生去冒险时,他却兴奋异常,跃跃欲试,并觉得你“真是一个有想法”的人。

  这是为什么呢?

  下列几种人非常容易被“不切实际的梦想”所绑架:

  第一,那些缺少社会经验的人。许多年轻人从小就被父母圈养在家庭的温室,对复杂的社会缺乏了解,对于别人鼓吹的理论和一些编织的谎言就无法正确地判断。同时,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差,也很容易顺着别人的思路去思考。

  第二,处于弱势阶层的人。人越是弱势,就越会有梦想。当他摆脱现实的梦想过于强烈时,自然就变得不切实际。国内一些深陷传销组织的人,就身兼这两种原因。弱势群体由于有着极大的生存压力,想改变状况时,便产生幻想。在某些特定的诱导下,就被轻松地洗脑,然后成为别人利用的棋子。

  “幻想”让人们沿着适应他的内心想象的思路发展,然后收集一切有利于这种验证和推理的信息,来不断地暗示自己:这是真的,马上就要变成现实了!即使遇到重重的困难,他们也会继续强化这种暗示,更深入地依赖和相信别人提供的这种思路,来让自己变得轻松。

  在不同的人际关系之间也存在着这样的“场”,能够制造和提供幻想的人,拥有强大的影响他人思维的力量。通过创造“客观的事实”,制定一条“正确之路”,来为人们设计一种“伟大的价值观”,这就是绘制一颗“苹果”的核心流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洗脑术的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