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微不足道的生活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微不足道的生活读后感10篇

2017-12-24 20:4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微不足道的生活读后感10篇

  《微不足道生活》是一本由伊丽莎白·斯特劳特 (Elizabeth Strout)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5.00,页数:28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微不足道的生活》读后感(一):你终将被生活抛弃在身后,但请仍怀希望

  要不是好朋友推荐,我可能错过这本书~

  背影、蛋糕、咖啡杯。。。。。什么鬼!又是小清新式的封皮,浓浓的矫情风扑面而来,简直让人落荒而逃

  但只看完第一个故事,我就爱上了它,几乎是狼吞虎咽的读完整本书。翻过来再次细细看一遍,仍会被深深触动,不由自主受作者牵引走入主角奥丽芙·基特里奇的生活——这个缅因州的普通海滨小镇。

  整本书由13个小故事组成,我们跟随奥丽芙·基特里奇(这个学校的数学老师,药剂师亨利·基特里奇的妻子,克里斯托弗的母亲 )穿梭在小镇众人的生活中,每个人即是自己生活的主角,也是别人生活中的点缀,我们透过这些故事看到了主角奥丽芙·基特里奇的人生,也看到了整个时代抑郁

  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没有尖锐化的矛盾冲突,也没有明星般的人物,但是作者就是将这个普通小镇中,众人的平凡生活写的如此惊心动魄、暗潮汹涌。

  一开始透过亨利的视角,我很不喜欢奥丽芙·基特里奇,觉得这个高大健壮的女人太过敏感情绪喜怒无常,又非常刻薄,总是喜欢以俯视的姿态戳穿别人的生活,太过咄咄逼人

  但随着故事的进行,我越来越欣赏她,她就像我们身边的某个朋友,如此真实饱满。

  因为敏感而深具洞察力,使她轻易看穿众人生活中的虚伪,而刻薄正是来源于这种智商上的优势,使她不屑礼貌的客套,也难以跟别人交流和分享。她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掌控力,希望能处理好与儿子关系,却屡屡失败,使裂痕越来越大。

  “那段时间,他的儿子,虽然还未显露出任何青春期的体征,脾气突然变得阴郁暴躁,他的情绪仿佛释放到空气中的毒药。奥丽芙似乎也跟克里斯托弗一样变得反复无常,两人一会爆发激烈的冲突,一会又突然表现相安无事的亲密,让摸不着头脑的亨利目瞪口呆,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个多余的局外人。”

  而亨利对此一无所知,他更像是一个“好好先生”。生活与他始终隔着一层薄膜,他看到的只有其上模糊的美好,使得生活对他善意许多。也因此他性格偏向软弱和柔韧,屈从于维持众人眼中彬彬有礼形象恐惧争执。就像文中所说“一旦顾客对价格发出微词,他都会竭尽所能快速给予解决。”

  第一篇故事《药店》让我看到亨利在自己的中年危机时,如何慢慢与单纯姑娘丹尼斯产生情愫。他自己知道,从这个只想要做一个家庭主妇,每天收拾床铺的姑娘身上,能得到的只有年轻女孩对他的崇拜和依赖,淳朴的温暖,而非心灵的慰藉。与此同时,他仍深爱妻子。

  “奥丽芙犀利的见解、丰满的胸部、暴风雨般的情绪和突然爆发的深沉笑声,开启了亨利心中新一层折磨人的情欲。”

  奥丽芙了解丈夫的性格,所以在他丈夫抑制不住心里的保护欲,对刚刚丧偶的丹尼斯越来越关心时,不由的抱怨 “老天,我就怕这个”。但是她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嘲讽亨利为“寡妇安慰家”。

  我觉得,她看到亨利跟丹尼斯间逐渐产生的情愫时并不是简单嫉妒或是厌恶,也许很难说清是嗤笑多一些还是无奈多一些。

  可能对于她俩,互相支持了大半个辈子的夫妇来说,能够辛苦挣扎在生活中,从对方身上找到活着的支点已经足够。

  连奥丽芙自己,也曾沉沦于与吉姆的暧昧中。在恐惧中克制着欲望,又充满愚蠢的憧憬,想过就那么不顾一切离开

  ”生命是个加速的过程,一晃眼大半辈子就过去了,令你喘都喘不过气来,真的。“

  在之后的故事里,《涨潮》讲述到了从未从母亲自杀阴影下逃离的凯文,努力在阴云下活着,一次次升起希望又最终破灭。当他丧失了对生活的所有信心,回到家乡准备自杀时,奥丽芙似乎有此预感,拉着他唠叨自己父亲开枪自杀的事。最终凯文通过救起童年时的伙伴帕蒂得到了救赎。

  《钢琴演奏者》中安琪拉与母亲隐秘、难堪的关系几乎影响了她整个人生,然而,坐在楼梯上,她对自己说“和任何人相比,她既不更加幸运,也不更加可悲”。

  《小插曲》奥丽芙终于看到她深爱的儿子与一个同样聪慧有掌控力的女人结婚,一点点离开她的生活。而她,作为母亲,却只能看着这一切发生,甚至不能丝毫抱怨。她心里明白“一个人只应该往前走“,但是她看到自己会慢慢被抛弃在身后,在寂寞孤独中逐渐衰老的结局,到底意难平,偷偷的拿走胸罩,带走一只平底鞋,并忍不住在苏珊娜毛衣的衣袖上画了一条黑线。

  《绝食》中哈蒙的四个儿子长大后奔向自己的生活,始得他终于从忙碌日子解脱出来,却一下感到怅然若失。被冷漠的妻子拒绝后,他为自己找了一位床伴“戴茜”。然而通过救助妮娜,又目睹她死去,因共同见证这短暂一生所产生的爱与悲哀后,有什么在产生变化。哈蒙重新有了爱的冲动,将他拽离了孤独的地狱,为此,他宁愿在折磨中等待那终将来临的一天。

  年轻人都在奔向远方,这个海滨小镇留下的,都是那些被生活抛弃在身后,孤独寂寥的老年人。

  “她到波特兰的艺术博物馆去当讲解员,但几个月后,她发觉,要在同一个地方待上四个小时,简直难以忍受。她去医院当义工,但她受不了穿着粉红色的外套,用枯死的花朵做插花,还要与护士擦肩而过。她去大学当志愿者,和需要简单口语练习的年轻的外国人说英语。这是她最喜欢的,但还是不够。每天早晨,她往返河边,春天又到了,荒唐、可笑的春天,绽放出微小的花蕾,她不能容忍自己以前怎么----这么多年来,说真的,会为这样的事感到高兴,而她也没有想过,有一天会对大自然的美无动于衷,但事实就摆在眼前。太阳升起,照得河水波光鄰动,足以让她戴上墨镜。”

  好像所有的书都在教我们如何攀登,却却没有人告诉我们:当我们越过山丘,即将面临身体的衰弱、希望的泯灭时,要怀抱什么信念,才能平静的沿着下坡路走入死亡。

  《微不足道的生活》不是本容易的睡前读物,它讲述的是被生活淹没的普通人的孤独,他们被人所爱的渴望。

  看完后很难不被悲伤覆盖,觉得每个人都挣扎在生活的穹顶下,就好像一块巨大的岩石压在身上。我们就如西西弗斯一般日复一日的推着石头上山又不断跌落。

  你会觉得跟如此操蛋的日子比起来,婚外情又算什么,但是又觉得在如此操蛋的日子里,能将你托举出泥潭的不就只有爱情阳光么。

  哪怕如奥丽芙,这个对丈夫“要每个人都成家,要每个人都快乐幸福”的信条嗤之以鼻的,深具洞察力的老太婆而言,最终依然觉得

  “爱与被爱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事。那些愤怒、嫉妒、悲伤、背叛伤害、流言与孤独,最终都变得微不足道。”

  《微不足道的生活》读后感(二):你终将被生活抛弃在身后,但请仍怀希望

  要不是好朋友的推荐,我可能会错过这本书~

  背影、蛋糕、咖啡杯。。。。。什么鬼!又是小清新式的封皮,浓浓的矫情风扑面而来,简直让人落荒而逃。

  但只看完第一个故事,我就爱上了它,几乎是狼吞虎咽的读完整本书。翻过来再次细细看一遍,仍会被深深触动,不由自主受作者牵引走入主角奥丽芙·基特里奇的生活——这个缅因州的普通海滨小镇。

  整本书由13个小故事组成,我们跟随奥丽芙·基特里奇(这个学校的数学老师,药剂师亨利·基特里奇的妻子,克里斯托弗的母亲 )穿梭在小镇众人的生活中,每个人即是自己生活的主角,也是别人生活中的点缀,我们透过这些故事看到了主角奥丽芙·基特里奇的人生,也看到了整个时代的抑郁。

  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没有尖锐化的矛盾冲突,也没有明星般的人物,但是作者就是将这个普通小镇中,众人的平凡生活写的如此惊心动魄、暗潮汹涌。

  一开始透过亨利的视角,我很不喜欢奥丽芙·基特里奇,觉得这个高大健壮的女人太过敏感,情绪喜怒无常,又非常刻薄,总是喜欢以俯视的姿态戳穿别人的生活,太过咄咄逼人。

  但随着故事的进行,我越来越欣赏她,她就像我们身边的某个朋友,如此真实饱满。

  因为敏感而深具洞察力,使她轻易看穿众人生活中的虚伪,而刻薄正是来源于这种智商上的优势,使她不屑礼貌的客套,也难以跟别人交流和分享。她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掌控力,希望能处理好与儿子的关系,却屡屡失败,使裂痕越来越大。

  “那段时间,他的儿子,虽然还未显露出任何青春期的体征,脾气却突然变得阴郁暴躁,他的情绪仿佛释放到空气中的毒药。奥丽芙似乎也跟克里斯托弗一样变得反复无常,两人一会爆发激烈的冲突,一会又突然表现出相安无事的亲密,让摸不着头脑的亨利目瞪口呆,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个多余的局外人。”

  而亨利对此一无所知,他更像是一个“好好先生”。生活与他始终隔着一层薄膜,他看到的只有其上模糊的美好,使得生活对他善意许多。也因此他性格偏向软弱和柔韧,屈从于维持众人眼中彬彬有礼的形象,恐惧争执。就像文中所说“一旦顾客对价格发出微词,他都会竭尽所能快速给予解决。”

  第一篇故事《药店》让我看到亨利在自己的中年危机时,如何慢慢与单纯的姑娘丹尼斯产生情愫。他自己知道,从这个只想要做一个家庭主妇,每天收拾床铺的姑娘身上,能得到的只有年轻女孩对他的崇拜和依赖,淳朴的温暖,而非心灵的慰藉。与此同时,他仍深爱妻子。

  “奥丽芙犀利的见解、丰满的胸部、暴风雨般的情绪和突然爆发的深沉笑声,开启了亨利心中新一层折磨人的情欲。”

  奥丽芙了解丈夫的性格,所以在他丈夫抑制不住心里的保护欲,对刚刚丧偶的丹尼斯越来越关心时,不由的抱怨 “老天,我就怕这个”。但是她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嘲讽亨利为“寡妇安慰家”。

  我觉得,她看到亨利跟丹尼斯间逐渐产生的情愫时并不是简单的嫉妒或是厌恶,也许很难说清是嗤笑多一些还是无奈多一些。

  可能对于她俩,互相支持了大半个辈子的夫妇来说,能够辛苦挣扎在生活中,从对方身上找到活着的支点已经足够。

  连奥丽芙自己,也曾沉沦于与吉姆的暧昧中。在恐惧中克制着欲望,又充满愚蠢的憧憬,想过就那么不顾一切的离开。

  “生命是个加速的过程,一晃眼大半辈子就过去了,令你喘都喘不过气来,真的。”

  在之后的故事里,《涨潮》讲述到了从未从母亲自杀阴影下逃离的凯文,努力在阴云下活着,一次次升起希望又最终破灭。当他丧失了对生活的所有信心,回到家乡准备自杀时,奥丽芙似乎有此预感,拉着他唠叨自己父亲开枪自杀的事。最终凯文通过救起童年时的伙伴帕蒂得到了救赎。

  《钢琴演奏者》中安琪拉与母亲隐秘、难堪的关系几乎影响了她整个人生,然而,坐在楼梯上,她对自己说“和任何人相比,她既不更加幸运,也不更加可悲”。

  《小插曲》奥丽芙终于看到她深爱的儿子与一个同样聪慧有掌控力的女人结婚,一点点离开她的生活。而她,作为母亲,却只能看着这一切发生,甚至不能丝毫抱怨。她心里明白“一个人只应该往前走“,但是她看到自己会慢慢被抛弃在身后,在寂寞孤独中逐渐衰老的结局,到底意难平,偷偷的拿走胸罩,带走一只平底鞋,并忍不住在苏珊娜毛衣的衣袖上画了一条黑线。

  《绝食》中哈蒙的四个儿子长大后奔向自己的生活,始得他终于从忙碌的日子中解脱出来,却一下感到怅然若失。被冷漠的妻子拒绝后,他为自己找了一位床伴“戴茜”。然而通过救助妮娜,又目睹她死去,因共同见证这短暂一生所产生的爱与悲哀后,有什么在产生变化。哈蒙重新有了爱的冲动,将他拽离了孤独的地狱,为此,他宁愿在折磨中等待那终将来临的一天。

  年轻人都在奔向远方,这个海滨小镇留下的,都是那些被生活抛弃在身后,孤独寂寥的老年人。

  “她到波特兰的艺术博物馆去当讲解员,但几个月后,她发觉,要在同一个地方待上四个小时,简直难以忍受。她去医院当义工,但她受不了穿着粉红色的外套,用枯死的花朵做插花,还要与护士擦肩而过。她去大学当志愿者,和需要简单口语练习的年轻的外国人说英语。这是她最喜欢的,但还是不够。每天早晨,她往返河边,春天又到了,荒唐、可笑的春天,绽放出微小的花蕾,她不能容忍自己以前怎么----这么多年来,说真的,会为这样的事感到高兴,而她也没有想过,有一天会对大自然的美无动于衷,但事实就摆在眼前。太阳升起,照得河水波光鄰动,足以让她戴上墨镜。”

  好像所有的书都在教我们如何攀登,却却没有人告诉我们:当我们越过山丘,即将面临身体的衰弱、希望的泯灭时,要怀抱什么信念,才能平静的沿着下坡路走入死亡。

  《微不足道的生活》不是本容易的睡前读物,它讲述的是被生活淹没的普通人的孤独,他们被人所爱的渴望。

  看完后很难不被悲伤覆盖,觉得每个人都挣扎在生活的穹顶下,就好像一块巨大的岩石压在身上。我们就如西西弗斯一般日复一日的推着石头上山又不断跌落。

  你会觉得跟如此操蛋的日子比起来,婚外情又算什么,但是又觉得在如此操蛋的日子里,能将你托举出泥潭的不就只有爱情的阳光么。

  哪怕如奥丽芙,这个对丈夫“要每个人都成家,要每个人都快乐幸福”的信条嗤之以鼻的,深具洞察力的老太婆而言,最终依然觉得

  爱与被爱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事。那些愤怒、嫉妒、悲伤、背叛、伤害、流言与孤独,最终都变得微不足道。

  《微不足道的生活》读后感(三):摘录

  2.他的注意力游移不定,无非是力求人人都有能满意。

  57.就这样,在音乐里,她悟出了许多事。她悟出,如果到了这个年纪,西蒙还需要来告诉她,自己可怜她了那么多年,那只能说明他过得有多么失望沮丧。她悟出,当他沿着海边开车回波士顿、回到和他共同养育了三个孩子的妻子身边时,他内心会有某种东西因目睹了今晚的她而得到满足。她还悟出,其实很多人都需要这种形式的安慰,比如把沃尔特·达顿说成是可悲的同性恋,会令马尔科姆觉得好过一些。可是这种形式的养料宛若脱脂的牛奶,改变不了的事实是:你曾经想成为一名钢琴演奏家,可结果却当了房地产律师;你娶了个妻子,和她一起生活了三十年,可她从未觉得你在床上迷人过。

  59.然而,坐在楼梯上,她对自己说,和任何人(包括马尔科姆的妻子)相比,她既不更加幸运,也不更加可悲。

  59.安琪把头靠在墙上,拨弄着自己的黑裙子,觉得自己对有些事明白得太晚。也许人生就是这样,等明白时,已经太晚。

  111.奥丽芙和芭妮在停车场穿上毛外套,彼此都赞同:“听别人诉苦,感觉总是好的。”

  153.她不喜欢独处。但她更不喜欢和人打交道。

  179.不,她来这儿,是希望在别人的悲伤里,看到自身生活的一丝亮光,照进自己那黑暗的囚牢。可现在那只是徒劳。

  209.爸爸转过身。“吃点儿煎饼吗?”他问维妮。—维妮不想吃煎饼。“好啊。”她说。

  220.有时(就比如此刻),奥丽芙有种感觉,世上的每一个人,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是多么不顾一一切地辛劳。对大多数人来说,当这世界日益变得使人惶恐不安时,他们需要的是一种安全感。人们认为爱可以带来安全感。

  278.我猜,世道就是这样,尽管令人伤心。基因像纷繁的蒲公英绒毛似的,四处传播。

  《微不足道的生活》读后感(四):再谈《奥丽弗•基特里奇》

  对于一部一流美剧、二流小说而言——国内的小说版本体现着处处以艾丽丝•门罗的《亲爱的生活》为模本的印记,不仅在名字上把《奥丽弗•基特里奇》改成了《微不足道的生活》,在封面上也几乎是前者的孪生姐妹,善意来看是对门罗的致意吧,虽然在艺术上远远不及:在结尾的部分,虽然美剧出于小说,并且因为一句“这个世界让我感到挫败,但我还不想离开它”而动人心魄(这是很有名的一句独白哦),而小说的最后一段则是:“她闭上眼,一阵阵感恩之情涌遍她疲惫的自我——还有悔恨。她脑中浮现阳光普照的房间、向阳的墙壁、屋外的月桂树。这个世界,令她目眩缭乱。她还不想离开。”

  “挫败”和“目眩撩乱”的差别不可谓不大,前者更多地指向个体需要应对的外部、由外部施加的压力以及形成的后果,而后者,则诉诸于个体的感官,生命在瞬间的感受力强度,也因此,导向了美剧和小说两者不同的构成方式:如果以这最后的一个点为基点和生长点,此前所有的源流都归属于这个最后的点上面来——而作品在构成之后如果可以回溯拆解,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它们本质的差异,美剧是一个不断紧缩的漩涡,加速之后就无法停止的摩天轮,而小说(集)则要松散得多,由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短篇构成,有一半的篇幅甚至不以奥丽弗•基特里奇为主角,奥丽弗•基特里奇在这些浮曳的波光里只是投射的影子,虽然它们最终构成了整体——这个整体本来还可以更坚实一点——同美剧那个拧得很死、统领一切的中心点“奥丽弗•基特里奇”相比,这个属于伊丽莎白•斯特劳斯的“奥丽弗•基特里奇” 如同摇曳不定的水光,有着更多的层次,能更自由伸展的维度。

  集中,这是美剧《奥丽弗•基特里奇》的首要原则,以及由集中而产生的突出、强烈、戏剧性,比如“刻薄”,这是编剧需要突出人物“奥丽弗•基特里奇”的主要特点,为了这个“刻薄”,不仅吸收了小说中体现“刻薄”的大部分细节,编剧还额外进行了诸多创造:比如小亨利葬礼上,在丹妮丝问奥丽弗•基特里奇的丈夫老亨利,自己的丈夫小亨利临终前特别说了什么没有时,奥丽弗•基特里奇那噎得死人的回答:“如果你想证明自己是被爱过的,从临终遗言里找可只有失望。”以及改编:在一个被劫持的惊魂之夜后,义工问奥丽弗•基特里奇是否可以为那名年轻的抢劫犯织一件毛衣什么的,奥丽弗冷冷地说自己可没有什么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而小说则是这样的:“……也因为从那以后,她一直在心中默默流泪,脑海中无法抹去那个红发男孩长满青春痘、惊恐万状的面孔。她像个爱上他的女学生似的,幻想着他每天下午在监狱菜园里勤恳劳动的画面。她打算给他做件工作服——监狱联络员告诉她,这没问题——就用今天在索弗洛买的那块布。”

  “刻薄”是美剧对于“奥丽弗•基特里奇”的定性,这种“刻薄”是基于人物对自己内心的高度忠实,并被处理成一个基本爆发点,它构成了人物同世界的冲突,这种冲突最终是以受挫进行柔化,进行了调和,它的首要目的是塑立人物,并且非常成功;小说的人物没有这么鲜明、突出、闪耀,它被混杂在一大团类似于流动的物质中,如同倒映出这个世界的不太清澈的水面,从那些模糊的暗影里甚至很难分辨出彼此,小说里的每一个出场人物自身内部都有潜在的隐秘冲突,这些多重秘密也因此构成了多重的维度世界——当然,伊丽莎白•斯特劳斯处理得好不好是另一回事,但她的构想应该大抵如此。

  美剧的另一成功是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极具震撼力的表演,它有效地攫取了观众的注意力,将其紧紧吸附于那旋转的加速器上——那张引人瞩目的脸岩石般坚硬、生动,蕴含着意志力的全部激情,大多数时候都纹丝不动,如高速旋转的白光在极限时反趋于静滞,惟一的松动是在奥丽弗•基特里奇打算自杀时,却被几个小孩撞见了,自杀就此失败,这时,随着声音消逝的尽头,随之而去的还有时间,当它持续在一个点上时便会无限放大、恐骇,而它无法持续,似乎有什么异样,它的过于死寂,死得就像是不真实,然后,有什么发生了——如果人可以被劈成两半,大概就可以发生在这时候,整个人体所托举起来的的沉重,极度的痛苦是缓慢的撕开,并且终于冲破了表面,从抑制到终于那一声非人的哀嚎,可以感觉到那极细的逐渐震颤起来了的裂缝,它在扩大,尽管这感觉也是后知后觉的,是在看到奥丽弗•基特里奇那张扭曲起来了的脸时才发生的。

  在一种手法获得成功时,很少有人会去质疑它的正当性。同影剧不同,小说没有综合性的技术可以倚赖,它是个体的能量综合体,在个体性的文字之外,没有可以籍以平衡、弥补的手段,它是在向着边界、无限推进的过程,它能衍伸到多远同时取决于个体的伸展性,在小说集《奥丽弗•基特里奇》中,如果感受不到这种伸展性,与其说是作者想像力的匮乏,不如说是感受力的匮乏——受个体所限。语言就是感受力的另一层皮肤,不,它就是皮肤本身。技术能做到的,仅仅是把表面抹得很光,但也许那只是想当然的,甚至是不无俗套的想当然,而这又是一个迷人的陷阱,那些看上去很光滑、过于顺畅的东西,也许恰恰意味着危险。

  正如布罗茨基所说:“记忆,我想是一个替代物,替代我们在愉快的进化过程中永远失去的那条尾巴。……果真如此,则你的记忆结结巴巴并不是坏事。然而,更常见的情况是,它盘绕,退缩,朝着四面摆开去,如同尾巴那样;你的叙述也应是如此,哪怕冒着无关宏旨或沉闷的危险。毕竟,沉闷乃是存在的最普遍特征……但是,即使一个作家设备齐全,在纸上模仿心灵最微妙的波动,想要全面复制那条尾巴的螺旋式辉煌的努力也依然白费,因为进化不是没有原因的。在多年之后回顾往事,会把往事简化至完全抹掉的程度。没有什么可使它们恢复过来,哪怕是以绕来绕去的字母构成的手写文字。……你会被自己的概念性和分析性习惯累垮——即是说,用语言来解剖经验,从而使你的心灵无法得益于你的直觉。因为,一个清晰的概念固然美,但它永远意味着意义的简化,把松散的两端切掉。而松散的两端在现象世界却是最重要的,因为它们互相交织。”(《小于一》)

  从个体(感受)到文字是一个损减的过程,而基于小说的影剧则是又一重递减,虽然它表现强烈,强烈同时意味着缩减,遵循的又是单一直线式的发展过程,而小说则是松软的多重结构,因此无论美剧看上去会有多丰富,实际提供的是相对的匮乏——但在这里,两者之间,无疑,我会更喜爱前者,因为小说的不够美好。

  《微不足道的生活》读后感(五):微不足道的心情

  我总假设,夫妻之间到底到一种什么样的程度,才算得上神仙眷属?

  夫妻之间打不打架、吵不吵架是否算琴瑟和谐的一个标尺?

  出轨之心要溜达到多远才算心有所属?

  第一次读到伊丽莎白斯的文字,是安妮宝贝的《大方》里选了一篇《药店》。天朝作家不爱写中篇,好像写了中短篇就辱没了人似的。错了。

  像她这样,能将一批故事都发生到一座小镇上,有药店里,有商店里,有大街上,很像门罗。

  淡淡的味道,爱和不爱,伤和不伤,怒和不怒。

  她和他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每个男人梌女人、每个乡村和城镇、每一口空气和每一片尘埃里,都有相类的欢喜悲愁。

  但不同的笔,能写出完全不同的味道。

  他们的故事,只想让你忍不住扭回头,去看瞧瞧自己的故事,那些欢喜悲愁。

  总是忍不住拿她去和门罗比。

  亨利和基特里奇,卡拉和克拉克,孤独的朱丽叶,如果把亨利的药店从缅因搬到多伦多乡下的深河镇,故事会惊人的相似。

  这两个北美的女人。

  她来了,看着她老公的韵事,心有所伤。

  他走了,她想着老公的韵事,心有所哀。

  节制,是写中短篇最大的能耐。

  这点上伊丽莎白特别像门罗,简直节制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很多个故事,她只是开一个头,故事才只讲了个开门,甚至连门都没开,一切你都得凭自己去想。

  所谓哀而不伤。所谓狂而不乱。

  味道很长。

  《微不足道的生活》读后感(六):不可多得的“反高潮+主旋律”之作

  先看的电视剧再看的中文版小说。电视剧和小说都很棒,原著希望表达的主题-琐碎生活中的爱与被爱。小说不用担心读者会随便换台,表达起来更加自如,内容更加丰满和完整。电视剧毕竟需要有一点点抓人心,所以保留了冲突相对明显和剧烈的情节,舍弃了松散的周边内容,但同样抒发了主题,而且电视剧更加直观,人物表演也很抓人。各自有不同的好,都是值得品味的好作品。

  单纯对小说而言,读完下来立马能想到两个词:反高潮、主旋律

  1、反高潮

  我不知道反高潮的专业定义是指什么,但这个词我个人觉得用来形容这部小说(集)实在太贴切了。中文版的译名叫《微不足道的生活》,有人觉得这题目迷惑了读者,我却觉得很准确,全部的十三篇不都是在絮絮叨叨说一些“微不足道”的家庭琐事吗,而且还时不时的穿插、跳跃。阅读起来的感觉就像是邻家奶奶在墙根下晒太阳时跟你闲聊的那种模式,有一搭没一搭但又不会脱线。除了在医院遭遇绑架那篇稍有戏剧冲突,其他都看起来很平淡、琐碎。“刻意”的规避冲突,每一篇的起伏也都非常“控制”。就像用滤波器把高频的信号统统过滤掉一样:稀松平常,波澜不惊。

  此外,小说并没有绝对的主角,虽然原著是以人名——《奥利芙 基特里奇》——作为书名。但至少有1/3的短篇中,她是形式上的绝对“次要角色”。甚至在其中几个短篇中只被动出现过一个剪影,一句台词。而且笔者在小说集的排布上也有所考虑。这一篇以奥利芙作为主角,下一篇就是非主角。接着一篇又是主角。再一次的不按“套路”出牌。看上去整本书就进一步显得碎片化。

  可是这种反高潮、反主角的方式,却很好的在为主题而服务,十三篇文章每一篇的起落各自都很完整,虽然没有明显的高潮和主角,可你就是愿意一直看下去,叙事与情感的表达相辅相成,恰到好处,看上去东一句西一句,可是你丝毫不会觉得事情交待的不完整。整部小说又有很明显的时间顺序,你就这样看着爱与被爱的主题在生命的不同阶段,在生命的不同处境下展现它平凡又可贵的一面。在这里实在是佩服作者一流的讲故事能力。

  2、主旋律

  主旋律指的是小说的主题:即使生活中总有接踵而至的烦恼和问题,我们依然要勇敢的活着,勇敢的去表达爱和感受爱。

  别看整部小说絮絮叨叨的讲了一个老女人以及她的家庭还有身边的人的那些琐碎事情。但主题多上进啊!夫妻感情、邻里关系、婆媳矛盾、代际问题等等等等生活中可能涉及到的问题都有涉及。看上去十三篇短篇没有一个有happy ending,总会留些或者保持那份遗憾,可这正是生活的真实写照嘛。这样的主题多么的入世而且接地气,不尝试去讲述如何解决生活中的这些矛盾,它们客观存在,每个人都会遇见甚至无法完美解决,而强调“爱”是永恒的主题,鼓励着我们勇敢活着。

  讲述平凡的生活却又不纠结于此,沉浸于平淡中实现自我的升华。多读一些这类的作品,我们的心可能会更豁达。

  《微不足道的生活》读后感(七):道不尽《微不足道的生活》

  剧,去年一刷而尽,书,买了以后躺在抽屉里,近十几天断断续续读着,今天终于看完了。剧里,奥利弗是主角,书里的故事,则更像是以奥利弗为中心的,镇里人的群像。

  映像深刻的人物有两个,奥利弗和那个差点在海边自杀的年轻人。

  真实生活中,我肯定不会理解,更不会喜欢奥利弗这样的人,凶,不苟言笑,固执,悲观,强势,刻薄,教数学的女老师。。。对自己的孩子和丈夫也没有好脸色。作为一个外人,能看到的她是这样的。小说的魅力在于,作者把她写的很立体,内心的多面,读者也可以窥探。她的精神出轨对象意外死亡后,她的悲恸。对妈妈患躁郁症可怜孩子的怜悯,对长大后他想自杀念头的敏锐觉察和温和的阻拦。对去医院抢劫的那个吓坏的从犯的关心。对在自己丈夫葬礼之日得知他出轨的女人的温存之心。。。。。。看到这些,对她真的讨厌不起来。

  她对生活的和人性的悲观,仿佛看的很透,没有圣母感,这一点是让我别有感触的。丈夫对别的女人有特别的情愫,她好像对这事早有心理准备,没有歇斯底里,当然也直言不讳地评论那个女人,挖苦自己的丈夫。讨厌自己的儿媳,偷她的东西,希望她们夫妻关系出现争吵和矛盾,做的心安理得,让你不爽,我爽歪。自己不遭遇不幸,去看望比自己更不幸的人,觉得自己可能会好受些。。。对于道德枷锁严重的我来说,看了真是爽呀,不要那么圣母,给自己内心那阴暗面一点空间,也没什么呀,因为都微不足道呀。。。。她激烈又柔软。在丈夫去世,儿子去纽约以后,她又很弱小敏感。最后和那个同样孤独的老头相互陪伴,挺好的。

  我是喜欢这个角色的。中午回到家,还没上楼,就听见我妈凶我妹妹的声音,她在指导她做菜,不知道的还以为妹妹做了什么天大的错事,需要被那样刻薄尖利的言语责骂。我妈和奥利弗很像。我真的很难喜欢和她相处。生活中任何热情的火焰,都会被她的冷水啪的一下浇灭。说话从不温柔,总是要指责,责骂,抱怨,错永远是别人的,她总是最受苦的那一个,这个世界没有好人,为什么我们都不听她的话,什么都要她说了算,总是有宣泄不完的负能量,总是把家里的氛围搞的乌云密布。。。。“极端不稳定的情绪”书中的这个词,用来描述她,再合适不过了。我暂时还做不到从她孩子的角色中出来,像理解奥利弗一样理解她。就像奥利弗的儿子也不会理解他母亲一样。

  书中,第二个让我憋着呼吸读完的人物,是那个从大学开车回到老家想自杀的年轻人。小时候母亲得了躁郁症,用枪结束了自己。无法想象小小他是如何经历这一切,在大学里找到躁郁症的答案时,是一种怎样绝望的心情,如何去度过一次又一次想死的冲动?小说里,他救了一个失足掉入海里的女孩,也暂时救了他自己。命运最终会给他怎样的安排?某些相似的经历让我对车里的他难以忘怀,那股弥漫的抑郁焦虑煎熬。

  书里还写了很多和奥利弗有关系的好多人的生活,名字好多,记不住。奥利弗或多或少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看完以后,意犹未尽。嗯,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吧,微不足道,一言难尽,然后不想离开。

  《微不足道的生活》读后感(八):平凡的生活同样不易

  奥丽芙·基特里奇这么一个肥胖的中年女人,在平凡的生活中除了臃肿、烦恼、喘气,除了古怪、讨人厌,还能有什么快乐呢?答案是有,而且还不少。因为,好像绝大多数人最终都接受了自己的生活,平凡的生活,而同时,生活也原谅和接受了我们。

  那些愤怒、嫉妒、悲伤、背叛、伤害、流言与孤独,最终都变得微不足道。我们从别人的故事中获得勇气,懂得理解,为了将自己的故事讲得更好。

  谢谢伊丽莎白·斯特劳特,谢谢她书写这些平凡的不能在平凡的人和他们的故事,谢谢她忠实地还原了他们,不修饰,不遮掩,将他们立体真实地展现在我面前,但是最重要的是,尽管如此,我还是接受并喜欢上了他们,这意味着我接受了自己,接受了我身边有缺点会犯错甚至难相处的人,并对生活充满信心~~

  《微不足道的生活》读后感(九):这个心直口快的缅因州小镇老娘们

  “老娘们”是中国北方方言,可不知为何,当我读《奥莉芙•基特里奇》,接触里面的一号主人公奥莉芙时,头脑中不断的把这个词汇安插到她头上。老娘们奥丽芙基特里奇,这个叫法很契合书中对这一角色的描写!

  读过很多美国小说,如果就缅因州这一地域而言,那里恐怕已是恐怖惊悚的代名词——斯蒂芬金之故乡。与斯蒂芬•金故事里的扣人心弦比起来,这本由伊丽莎白•斯特劳特创作的短篇小说集走的是“生活流”的路子,一个普通小镇的平凡生活。然而只就纯粹的小说阅读体验来看,这本书的可读性却一点都不输给那些有着神奇能力的灵异小说。

  我是在看完HBO的同名四集迷你剧才开始阅读这本小说的,同名美剧拍出了这本书的文学性,(题外话:可与《真探》并列今年我心目中的最佳迷你剧)虽然版权页上说这本书是“短篇小说集”,但其实这本书更像一部“长篇小说”,只是作者没有采用一般长篇小说中讲述一个“大故事”的方式,而是以一种截取生活片段的方式取而代之。

  在这十三个短篇小说中,奥莉芙•基特里奇时而以主角身份出场,比如那篇坐飞机去看望儿子的《安检》,时而扮演一个旁观者审视着故事的主角,比如《涨潮》,甚至一个“路人甲”——在《罪犯》这一篇中,作者只用了一句话略略提及这篇小说主人公的老师是奥莉芙•基特里奇。

  细想这样安排小说的方式,不正是很像我们自身的生活嘛,有时候置身于圈子中心,备受瞩目,有时候只是在别人的记忆中留下模糊淡淡的印象。

  奥莉芙•基特里奇,这是个不愿意把感情表露在外的人物。浪漫情怀,甜言蜜语会让她感觉浑身不舒服,当丈夫亨利送给她玫瑰的时候,她并不会报以浪漫的回应,甚至表现出无所适从之感。

  她还是一个天生的悲观派,满格的负能量,在《一筐旅程》这篇小说中,莫莉与奥莉芙一同参加一个年轻女孩丈夫的葬礼,当莫莉说出“这么好的一个女人,真不公平”时,奥莉芙想到的是这话很愚蠢——“人们先入为主地认为事情应该公平”。

  就现实生活而言,向来喜欢这种不对生活抱有过分热情、乐观期待的人。乐观的生活期待不但充满了心灵鸡汤式的廉价和自欺欺人,还误解了生活本身,当后续发生的事情不符合这种预期的时候,一个人不但面临着生活对自身尴尬的嘲讽,还可能意志消沉,精神颓丧,从此一塌糊涂。相反,奥莉芙这样的人物,因为一开始就有“认清了“的感觉,所以在事情发生的时候,也不必过分被裹挟进哀伤的情绪中不能自拔。

  同样的情绪表达也出现在开篇的《药店》之中,丈夫亨利的助手丹尼丝新婚燕尔,做客奥莉芙家时,对着奥莉芙和亨利大肆晒幸福,一次偶然事故出现——丈夫在打猎时被同伴误杀,生性乐观的丹妮丝变得一蹶不振。如果不是奥莉芙的“好男人”丈夫亨利始终像是对待小妹妹一样对其呵护备至,很难想象这个人还能从丈夫的死亡阴影中走出。相比起丈夫对丹妮丝的担忧怜爱,奥莉芙却在饭桌上说“人们从来不像你想象的那么无助”。

  对于生活,抱持着奥莉芙式的态度,也许才不至于过分失望。

  《微不足道的生活》读后感(十):每个人都是座孤堡

  儿子偶然看到我放在床边的书,回头不经意跟我说:“妈妈是个微不足道的人”,我暗自好笑——形容得倒是挺贴切。

  一本书断断续续看完,相对独立又互相关联的故事,故事波澜不惊、心里却是波涛汹涌。每个人都是座孤堡,倔强、古怪的奥丽芙•基特里奇才是真实的世界。

  从上大学开始我离开家乡已有十多年,从当初的想家到现在越来越淡薄,我就跟奥丽芙•基特里奇的儿子一样,家乡和过去有时就是枷锁,纵然奥丽芙•基特里奇再思念自己的儿子,可是已经回不去相互依存的时光。父母子女之间尤如此,何况其他。当失去亨利寡居的奥丽芙每日黄昏就上床,盼望离开的时间不要太晚,那座孤堡也是摇摇欲坠。老年生活是什么样的?我只认识自己名字的老外婆曾经在外公离世好几年的时候跟我说:“还是想你外公啊!”那个时候那个曾经带我长大却让我从心里上远远抛弃的外婆,其实是让我怜惜的。即使是现在逢年过节看望外婆也只是买买东西包个红包,外婆的世界我不愿了解,而我的世界我更不愿解释。这种亲人都无解的孤独,能用什么来填充?

  奥丽芙是个小学数学老师,她有点不近人情让人畏惧,生活留给她的痕迹都是些琐碎的记忆,年轻时的火气、对男同事的感情、对儿媳妇的抱怨。。。奥丽芙的世界就是我们的平凡世界,无法跟人絮叨,只能穿插在岁月里等着某天捡起来回忆。

  痴长了三十几年,已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感觉自己的不被理解是理所当然,甚至对不被理解觉得心安理得、泰然处之!纵如此,微不足道的生活还是要过下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