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精神之贵》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精神之贵》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2-25 20:3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精神之贵》读后感精选10篇

  《精神之贵》是一本由(荷)罗布·里曼(Rob Riemen)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20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精神之贵》读后感(一):赞!

  读这本书的时候看到了一段颇有正能量的话, 与大家分享:

  时间这份礼物是神圣的,因为有了时间,我们才有可能淋漓尽致地挥洒自

  己的才华。正因为拥有才华,人类,尤其是艺术家,才能从刹那间提炼出

  永恒。在时间这个维度里,我们应该孜孜不倦地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不

  断成长,最终担当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这与圣·奥古斯丁《忏悔录》中

  的呼吁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忏悔录》中,圣·奥古斯丁也表示,每个人

  每天都要自省,思考三个问题:我们是谁?我们知道什么?我们想要什

  么?在散文中托马斯·曼还表达了对歌德的信仰——有人问歌德,为什么

  浮士德犯下了滔天罪行却仍然可以被救赎?歌德是这样回答的:

  竭尽全力奋斗吧,

  这样的人总能得到救赎。

  《精神之贵》读后感(二):欣赏几句美文

  每个人每天都要自省,思考三个问题:我们是谁?我们知道什么?

  我们想要什么?

  托马斯·曼很早就意识人性是无法教育的,他也从来不认为自己的

  人生有任何的教育意义。......他也认识到,现在是时候为“精神”做个总结

  和见证了:从他的学习与研究中可以总结出什么样的人文精神。现在托马

  斯·曼的自传终于有了教育意义,他可以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以及那个年

  代的历练,谈论这个世界,谈论唯一能够培养时间维度的生物——人类。

  《精神之贵》读后感(三):内容深邃

  我看过这本书已经几个月了,不做评论一是时间有限,本书牵扯话题复杂沉重,书评很不好写。二是哲学上的冲突,我明白作者良苦用心 - 他呼吁社会精英们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就像英国上议院的贵族们需要从国家而非个人/阶层利益来做出决定。我在这点上很不确定,因为很多国家发生恰恰相反的情况,精英们躲避责任,而积极纂取社会利益。

  但是本书始终在我思维深处萦绕,推动我写点什么,介绍给更多读者,因为坦率说,对于今天的中国,危机重重,精神之贵也许是渡过迷雾的一大武器。

  回到本书内容,下面这段话很有代表性:

  当今世界,形形色色力量集结起来攻击人文主义价值观。……高雅文化、理性德行绝不会主动反抗极权主义者的野蛮行径。事实上声名显赫思想家与艺术家往往是这些野蛮行径的共犯。当前政治民主化、教育机会均等化、大众媒体占据社会的主导地位,虽然利大于弊,却严重妨碍了精神主意 - 致使精英主义仅珍藏于托马斯 曼的思想模式中 - 即“精英社会。”

  作者在我印象里是荷兰人,毫无疑问继承了欧洲文化传统,可以理解为精英主义。他书中谈论的托马斯曼、苏格拉底等人物,都信奉精英主义,也都身体力行要求自己为社会、国家、人类做出贡献。

  这在今天,即便不是灭绝,也是稀缺,变成了被攻击的对象。这可能和科技进步、冷战后的自由主义思潮有关,但追溯历史,无论是希腊城邦,罗马共和国,到美国独立,无一不是少部分的社会精英主导。

  但面对微信、自媒体、推特、脸书等现代通讯工具,川普这种族群主义的政治人物成为潮流,所谓精英很难、也很不情愿挺身而出

  我不知道答案在哪里,老实说,有时候我会觉得悲观,觉得大屠杀、大清洗、大革命的历史又要轮回,但谁知道呢?

  也许我们都低估了人性积极的力量,就像本书所言,总有人没忘记精神之贵。

  《精神之贵》读后感(四):重建精神乌托邦(作者:郑菲菲)

  在这个被物质充斥的当下,在这个缺乏信仰的社会,我们的心灵是否还能找到它的栖息地,还能否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园,还能否辨别真、善、美,在人们冷漠的面具下还能否畅快地进行语言的沟通?读过由中央编译出版社的荷兰著名作家罗布•里曼的《精神之贵——一个被忘却的理想》,或许能找到一些心灵的共鸣吧!

  《精神之贵——一个被忘却的理想》由三篇散文组成。第一篇是献给托马斯•曼的。这位德国作家是欧洲文明最后的象征,一位被遗忘理想主义者,也是真与善永恒的追求者。第二篇是假想在斯宾诺莎、歌德、尼采和萨特间展开的关于对思想和认识的地位的数场哲学对谈。最后一篇则关注勇气。文中援引了对苏格拉底的诉讼和意大利学者利奥尼•金斯伯格所受到纳粹的折磨和杀害的事例。这篇短文既渊博又明晰,不可思议地优雅而简洁。

  《精神之贵——一个被忘却的理想》中有很多作者罗布•里曼关于人文主义价值观及人类精神力量等方面想法,“精神上的高贵是一个伟大的理想!它实现了真正意义的自由,如果没有道德作为基础,就没有民主,没有自由的世界。”自由本就是相对的,它也绝对不是有些人所认为的“我不喜欢这份工作就不辞职做了”或是“我想怎样就怎样”,这不叫自由,暂且称其为不负责任。自由是建立在人的理性思考之上的,如果人们不再了解自由的本质,不再按照理性行事,当所有人都陷于欲望恐惧中,那么自由是什么?一旦人们追求实现这样的“自由”,就不可避免的造成道德的缺失、底线的沦丧,那么这样的灵魂如何获得作为人的尊严,没有对真、善、美的追求,没有对个人权力的坚持,没有对民主的向往等等,如何才领悟得到何为“精神之贵”?!如果只拥有金钱、权力、地位,这些也是无法成为人的精神源泉,让人们从中来汲取养分的。——“真正的高贵是精神的高贵”。

  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标准与价值这些曾经久存的东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对缺少价值的事物的膜拜。伴随着经济大跨步的飞跃,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人们还缺乏驾驭这些财富能力,甚至会因此迷失了方向。在物质丰富同时,紧紧跟随的应该是人们精神家园的建立。太浮躁的生活很难静心思考,缺少思考则易莽撞行事,甚至失去自由。没有了灵魂的个体只有贫瘠的文化,没有文化的民族就是蛮族,失去了民主就失去了平等和自由,那么,你如何称自己富有,敢称自己高贵,物质社会中才更应该在意“精神之贵”!

  《精神之贵——一个被忘却的理想》这本书几乎就是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根本性问题、道德和缺点进行了非同一般的反思。读完这本书我们自己或许也应当深刻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只是行尸走肉般过活,而缺失了“精神之贵”呢?

  《精神之贵》读后感(五):一本既少有又非常有必要的书

  伊朗著名旅美女作家 阿扎尔•纳菲西说,罗布·里曼写了一本既少有又非常有必要的书。我们欣赏这本书并不是因为我们必需要同意它的观点,而是因为这本书承诺下一些理念,并且对想象充满激情。它及时地提醒我们富有想象力的知识如何可以成为质疑、连接及改变世界和我们自己的方式

  《精神之贵》读后感(六):推荐

  本书不错,转一个评论:

  对作者Rob Riemen而言,精神的可贵,正如托马斯•曼(Thomas Mann)的格言,是文明世界的精粹、文化存续的条件。根据这一格言,教育平均主义者和媒体凭借优势对精英主义的对抗不过徒劳,就像乔治•斯丹纳(Georges Steiner)在序言中所提到的那样,Riemen 也为人文主义者价值观的复兴作出了热烈而卓越的辩护。他尤其劝说我们对人文精神的能力报以信心,而不要将伟大的志向轻视为空话。

  在二十一世纪初,我们当今社会里,什么是真、善、美?知识分子的责任是哪些?言语代表了何种权利?艺术和文化因何存在?还有,在2001年9月11日后,反美情绪为什么蔓延?Rob Riemen在汲取人文主义者文学哲学遗产以重新阐明这些基本问题的同时,也重新拷问真理、人性、正义、自由和勇气的原则。另外,他还激励我们继续这一事业,并以他极富感染力的激情鼓励我们培养我们最可贵的财富——我们的精神。

  《精神之贵》读后感(七):你的精神丰富吗?来看看这本书吧!

  本书是荷兰随笔作家和文化哲学家罗布• 里曼于2009年在耶鲁大学出版的 《精神之贵:一个被忘却的理想》的中译本。作者在读书中激活了过去伟大思想家们的对话,如赋予尼采思想以新的活力,重现苏格拉底在雅典受审时的情景和他在西方哲学中有重要意义的那篇演说等等。以此,他倡导当代读者接通与历史上最高雅的概念的联系:真、善、美以及语言的重要性。这些概念曾是公正的道德指南,如今却被演变成某些人不同含义的主观判断,其定义常体现个人对它的看法。

  作者认为我们在当代社会意识和价值体系中仍有确定性的空间,仍然存在不容怀疑的真理,道德和礼仪在当今社会中仍发挥着关键作用。面对世俗和物欲的诱惑,我们必须坚守“精神之贵”的高地,即道德的高地,这样,不论你是显贵还是平民,即或是乞丐,都能净化灵魂,远离贪欲和邪恶,保持心灵和精神的高贵,即高尚的人格,这对我们今天很多人物质富有了,但精神却堕落了等丑恶的社会现象具有现实的批判、警示和启发意义。这也许就是出版这本书最有意义的价值所在。

  ————资深出版人韩继海

  《精神之贵》读后感(八):人怎样才能高贵(作者:杜永明)

  精神之贵是人类历史上唯一的净化力量。一旦这种理想消失,文化也会随之消失。

  ——托马斯•曼

  没钱被迫辍学、无钱缴纳押金住不了医院而惨死、为了治疗亲人的重病漂亮的女大学生被迫出卖自己的处女之身……不能不让人产生疑问:这样的清贫、苦日子,是我们想要的么?

  于是,穷怕了的人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始追求有钱的生活。于是乎,出现了傍大款、土豪金……诸如此类的价值观。这样,搞得人似乎只有一个判断:

  钱 = 高贵

  可是,有钱人、名人为了争夺财产,父子反目、亲人成仇、死后还要在坟墓上做出各种报复性行为……不能不让人产生疑问:这样的有钱人,高贵么?

  没有钱,高贵自然无从谈起

  有了钱,人生不幸福,高贵也就没有了支撑。

  那么,真正意义上的高贵究竟是什么样子

  《精神之贵》一书,有如一道光亮,给在暗夜中寻找高贵的人们

  指出了方向,提供了极好的启示

  《精神之贵》指出,真正的高贵是精神的高贵。精神是人类最可贵的财富。通过借鉴别人的经验教训,开展自己的独立思考,一个人会渐渐明白什么东西是真正美好的、永恒不变的,并愿意为这些东西好好生活。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斯宾诺莎坦言:“让每个人根据自己的选择生活吧,我只愿为真理而活。” 斯宾诺莎关心的并不仅仅是自己的幸福。他相信,那些为了正义事业而奋斗的人们,如果看到别人生活在不幸痛苦中,他们心里也绝不会好受的。此外,他还认为,如果一个国家不懂得尊重真理与自由,这个社会最终会消亡。

  托马斯•曼判断,“精神的政治化”宣扬的“新时代”只会导致进一步的平均化、粗俗化、愚钝化。而歌德则认为,正是人内心的成长让人懂得尊重——尊重神圣、尊重大地、尊重同胞,同时也尊重我们自身的高贵。

  在此认识上,斯宾诺莎发现,真理与自由总是相辅相成的,一个失去自由的人无法活在真理之中。他写道,自由的本质就是崇高。只有那些遵从人类理性召唤的人,只有那些不被欲望、财富、权力或恐惧所蛊惑的人,只有当他们能够自己创造出持久而真实的美善时,只有当他们自愿遵循自由与真理的指引时,他们才了解自由的真正意义。斯宾诺莎用以下动人心魄文字作为《伦理学》的结尾:“虽然我所指出的可以达到这一目标道路好像艰险曲折,但是这的确是可以通过努力求索而得到的道路。然而这条道路很少被人发现,由此可见,这条道路是多么的艰险曲折。因为如果解救之事易如反掌,可以不劳而获,那又怎么会几乎被人所忽视呢?但是一切高贵的事物,其难得正如它们的稀少一样。”

  高贵之所以高贵,就在于稀少。

  稀少之所以稀少,就在于其获得的不易。

  于是乎,傍大款、当小三、不择手段贪污敛财……,不仅高贵不起来,而且把自己也陷入痛苦、肮脏的泥沼之中。真个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

  有鉴于此,建议大家拿来《精神之贵》读读吧。《精神之贵》一书,会让那些追求高贵的人明白高贵的真意义、真内容、真路径。

  竭尽全力地奋斗吧,这样的人总能得到救赎。

  ——歌德

  (《精神之贵》,(荷)罗布•里曼著,霍星辰, 张学敏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

  《精神之贵》读后感(九):文化?存在与否呢

  读这本书的时候看到一句话: “有我在的地方,德国文化就会一直存在。”

  什么才能称为一个有文化的城市呢?断不能单通过这个城市的现代化程度

  和富裕程度来判断。

  不管经历什么灾难、战争,只要还有政治家,哲学家,科学家等,那么这

  个城市还是有灵魂存在的。

  而我们如今去一个经济颇为发达的城市时除了感知到繁华外,在这车水马

  龙、高楼耸立背后感觉不到丝毫的历史韵味。

  古老的建筑被拆,文化无法得到传承,那么再繁华的城市也是一个空架

  子。

  而今,我们亟需的不就是文化么!

  《精神之贵》读后感(十):难得的好书!

  作者极为丰富的文化知识、对自由理想的坚定承诺、语言的灵活敏锐,使这本书成为解决我们周围伟大的政治和文化问题以及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混乱的思想体系的宝贵指南。

  —— 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从这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评论就足以看出这本书价值所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