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少年维特的烦恼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少年维特的烦恼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2-25 20:5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少年维特的烦恼经典读后感10篇

  《少年维特的烦恼》是一本由歌德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0.00元,页数:13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少年维特的烦恼》读后感(一):维特 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维特与绿蒂

  我想,不经历过维特这样刻骨铭心感情的人是不会懂得爱上一个人时那绞心的矛盾感觉。恋上痛苦,恋上那种被满满痛苦和满满甜蜜交替充斥心头的感觉。每次与对方见面时的那种局促不安,那种难以掩饰的兴奋心情

  维特对绿蒂的感情应该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的那么一段全情投入的感情经历。这就是“少年维特的烦恼”所引人入胜地方,你总能在此之中找到触动你心灵的那根弦。

  我认为维特之所以为维特,是因为他的情感比别人都要更敏感,更容易感同身受。这是他能受到许多人欢迎的原因,但也是导致他最终自杀悲剧产生的重要诱因。

  在其中的一篇书信中也曾提到绿蒂曾责怪他,对什么都太动感情,说照此下去他会被毁的了,要他自己珍惜自己。那时的维特沉溺在甜蜜之中,却无法预视他这性格会造成他日后致命的痛苦。而最后的结局也似乎正正应验了绿蒂的担忧,敏感的维特深陷在对绿蒂深深的爱慕之中,爱情的火焰不仅烧灼了自己,也伤害到了绿蒂与其丈夫阿尔伯特的感情。而且看着以前感觉世界美好的那些人那些物一一离自己远去,那些甜蜜的记忆和寄托也一一失去。在没人可以理解那个爱上寡妇的青年长工所深情无罪的一面,和绿蒂因为丈夫的缘故而与他刻意疏远更是令维特对周围的事物深感绝望和无助。

  我相信绿蒂对维特也是存在深深的感情的,维特之于她是如对兄长的爱慕,那是多么可贵的关系,从之前的意气相投到后来的不想离开他,不想不与他见面,想他只属于她。但是对丈夫的感情却也是不可割断的,是责任,是依靠,是温暖。其实她也处于沉重的痛苦之中,根本无法权衡如何选择,如何处理两者的矛盾。

  除此之外,在早期的信件中不乏维特对当时社会中大部分人的评价,对人生思考,对未来的探讨也很玩味,值得我们去品味个中的道理

  《少年维特的烦恼》读后感(二):不喜欢维特,不过是因为你强大并且无聊

  因为得知维特效应这个词所以去看的,老实说,歌德的名字在装逼界被滥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有看这部的信心

  非常优秀,莪相的那首长诗出来的时候眼泪就停不下来了。

  人都是脆弱的,在黑暗的经历中,谁都需要寻求慰藉。

  但是,这个慰藉到底是良药还是砒霜,带来的是温柔还是绝望,都是没有办法回答的问题。沉醉在温柔里,或者溺死在温柔里,也都是不可控的结果

  不要拷问自己

  不要拷问自己

  不要拷问自己

  不要用一件事情反复拷问自己

  成人世界中最令我失望的一点,就是大家在婚姻恋爱中将精神世界震撼置于如此低的位置上。我要经济条件好,我要门当户对。我不曾见过有人互相交流过诗,不曾见过有人交流过画,也不曾见过有人交流过音乐。没有人告诉过我,哪位作家几乎是她灵魂的慰藉。也没有人告诉过我,哪首乐曲曾在某个失眠的夜晚,成为过他唯一的依靠。

  你们为什么这么强大?

  并且这么无聊……

  【某些行为无论如何都是罪过,不管它出于什么目的

  所以,死,或者说自杀是那么痛苦和折磨的事。

  想太多的人,注定没有办法拥有幸福的生活

  《少年维特的烦恼》读后感(三):青年时代与早期文学

  ——对《少年维特之烦恼》的谱系学考察

  一. 一种谱系:文学和经验之间的多重摹仿

  十八世纪七十年代的德国开启了一场值得后人不断返回去进行再考察的狂飙突进运动(Sturm und Drang),其中的一个旗手就是歌德。如果说歌德是整个德语文学的同龄人,那么这个时代正好处于这个作家和这种语言青春时期。歌德生于1749年8月28日,《少年维特之烦恼》在1774年发表时,他才二十五岁,正是年轻气盛。意大利近代哲学家克罗齐认为此书是首“素朴的诗”(Naive Dichtung),原文的“素朴”(Naive)也有天真幼稚之意。席勒的经典论文《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发表后,“素朴的诗”渐渐包含了纯正的、源发性的、客观的、上升时期的诗等含义。克罗齐所称的此书“素朴的”特征,也映证了我在这篇论文中将要提出的此书的“早期风格”,这是一种和历史意识、和作者年龄相关的文体风格,我对这部小说的细读和文学谱系学研究都将以此为中心

  我想从小说的原创性开始谈起。歌德晚年的谈话录中有段话说:“人们老是在谈独创性,但是什么才是独创性!我们一生下来,世界就开始对我们发生影响,而这种影响一直要发生下去,直到我们过完了这一生。除掉精力、气力和意志以外,还有什么可以叫做我们自己的呢?如果我能算一算我应归功于一切伟大的前辈和同辈的东西,此外剩下来的东西也就不多了。”

  《少年维特之烦恼》仿佛就是对歌德的话的映证,这是一部包含了丰富的历史和现实指涉的书。如同《神曲》中赋予但丁灵感的贝亚特丽斯一样,歌德也在小说中塑造了一个缪斯式的女性形象,即绿蒂,而这位绿蒂在现实中有其原型的,她原名夏洛特·布夫。歌德在维兹拉的一次舞会上与她相遇,之后陷入了对她的热恋,可是夏绿蒂当时已经与青梅竹马的克斯特纳订婚,歌德在与他们的交游中和夏绿蒂的未婚夫克斯特纳也成为交情甚笃的朋友。但歌德为情所困,终于向夏绿蒂表白了爱情,夏绿蒂以恰如其分方式回绝了歌德,其后,三人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歌德萌生自杀的念头,离开夏绿蒂,回到法兰克福,不久又喜欢上另一女子马克西米丽安娜,在那里他听说了一位泛泛之交的大学同学鲁塞冷自杀的消息。鲁塞冷因为与友人霍尔德的妻子发生爱情,在失望中托辞旅行,借了克斯特纳的手枪,在1772年自杀,死时穿着青色燕尾服、黄色肩褂、棕色长靴……

  以上这些故事本身已经是对当时实际发生的事情的简化和提炼,但它又被歌德拼贴、简化成《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唯一一个故事,即歌德和绿蒂及其未婚夫之间的一段三角关系。我们需要在最初的故事中注意到,歌德与其同学鲁塞冷的感情经历具有极大的相似性,这证明年轻男子陷入与有夫之妇的情感纠葛可能是当时的普遍风气。鲁塞冷死后,歌德用四周的时间完成了小说,于1774年三月初脱稿,脱稿后立即付印并风行一时。许多人摹仿小说中维特的行为,引起了一场自杀热,其中最有名的是当时文人克莱斯特与其友人之妻的情死。死者死时往往穿着青色燕尾服、黄色肩褂、棕色长靴……以至于歌德不得不在1778年在书前增添一首序诗,告诫“可爱的读者哟,你哭他,你爱他,/请从非毁之前救起他的名闻;/你看呀,他出穴的精魂正在向你目语,/请做个堂堂男子,不要步我的后尘”而原来自杀者的那些打扮,又被罗兰·巴特写进了《恋人絮语》。在这个“解构主义的文本”中,同性恋者巴特对直男癌维特的爱情竭尽了冷嘲热讽之能事。

  在《歌德自传》“特殊的倾向”一篇里,歌德讲述了自己写作的起源:“于是我就开始一个方向——我一辈子不能背离的方向,这即是说,把那些使我喜欢或懊恼或其他使我心动的事情转化为形象,转化为诗,从而清算自己的过去,纠正我对于外界事物的观念同时我的内心又因之得到宁帖。因为我的天性常常把我从一个极端抛到别一个极端去,我需要有这样的才能比任何人更为迫切。我所写出来的一切,只是一大篇自白的片段,这本小书就是想使这篇自白变得完整的一个大胆的尝试。”这对于《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成书原因无疑具有很大的解释力。当然,歌德的情感烦恼,在当时可能只是流行文化的一部分,路德维希的歌德传记里写到:“事情之所以发展成这样一种结局,完全不是歌德的本性所造成的。它取决于那个时代流行于年轻人中间的风尚。这种风尚表现为一种对凄凉处境的向往以及对莪相和莎士比亚的充满忧郁气氛的诗行的无尽无休的援引;此外‘每个人都想变得象丹麦王子那样忧郁,尽管鬼魂并没有在他眼前出现,他也无须为他那当国王的父亲复仇’。时间仿佛停顿了,市民阶级在无所事事中陷入昏睡,没有得到满足热情充溢的人们的心中,要求得到一种极度的满足。”而在书中,歌德也安排了维特被书籍诱导的命运,在1771年5月13日的日记中维特写道:“你问我,可不可以送我书来吗?——好友,我千万央求你,别把枷锁担来枷我了罢!我不愿再被人教导,鼓舞,激昂,我的心已自沸腾够了;我要的是助睡歌,这个我在我荷马诗中寻出了无数……”整本书中,歌德6次提到荷马,4次提到莪相,还提到维特曾经翻译过莪相的诗。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但丁的弗朗西斯佳、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一样,歌德的维特也属于“入戏的读者”家族中的一员,他被书中的虚构描写吸引而采取了摹仿的行为。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经验与文学的双向甚至是多向往返的摹仿关系,即,歌德和其同学鲁塞冷的忧郁病态的爱情是对莪相和莎士比亚的忧郁诗词的摹仿,而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是对歌德及其友人真实的病态爱情经历的摹仿,小说中维特作为入戏的读者的行为是对他读过的书籍的摹仿,现实中一些入戏的读者的自杀行为则是对小说中维特的摹仿,而巴特把它写进自己的解构主义文本里,又是对这些自杀行为的摹仿。这就远远超出了亚里士多德《诗学》提出的诗对世界的单向摹仿范畴。

  另外,歌德在离开夏绿蒂之后不久又喜欢上了另一女子,即马克西米丽安娜,他还作过一个比喻,说那情形就像太阳落下之后月亮又升起来一样,但这在小说中却被抹去了。歌德曾就现实与文学的关系发表过这样的看法:“世界是那样广阔丰富,生活是那样丰富多彩,你不会缺乏作诗的动因。但是写出来的必须全是应景即兴的诗,也就是说,现实生活必须既提供诗的机缘,又提供诗的材料。一个特殊具体的情境通过诗人的处理,就变成带有普遍性和诗意的东西。我的全部诗都是应景即兴的诗,来自现实生活,从现实生活中获得坚实的基础。我一向瞧不起空中楼阁的诗。”但是这却无法解释歌德为什么在《少年维特》中让马克西米丽安娜消失,至少是在显性层面上消失了。托马斯·曼的《绿蒂在魏玛》曾拆开了谜团,说马克西米丽安娜实际上并未完全消失,她在小说中留下了一双黑眼睛,长在维特的绿蒂身上,而歌德的夏绿蒂则长着一双蓝眼睛。但是这双黑眼睛是否果真属于马克西米丽安娜,仍然有待质疑。而且,歌德最终没有自杀,借克斯特纳手枪自杀的是他的同学鲁塞冷。

  正如尼采在评论歌德时说的:“我们应当提防一种错误观念,以为一个艺术家可以出于心里的感应而随意地自我流露,照英国人的话说,似乎艺术家本人就是他所表现、所构思、所表达的。假如荷马是阿喀琉斯、歌德是浮士德,那么荷马和歌德就不会塑造阿喀琉斯和浮士德。一个完美全面的艺术家总是脱离“真”、脱离事实的。”因此我们不能轻易地认可“此书主人公维特之性格,便是‘狂飙突进时代’少年歌德自身之性格,维特之思想,便是少年歌德自身之思想”。持这种观点的郭沫若是中国译介《少年维特》的第一人,歌德也成为青年郭沫若重要的思想资源之一。郭沫若翻译的此书早在1922年就已发表,正好迎合了新文化运动的社会思潮。1926年9月的《创造》季刊第一期第一卷刊发了他的《少年维特》序引,歌德的原文再次在衍生文本中得到修正。

  二. 作为“开端”的早期文学

  但歌德与他的时代在他写作《少年维特》时确实达到了完美的契合,可以说,这本书是青年歌德对他自己和自身时代进行双重诊断的结果。萨义德的《开端:意图与方法》写于他30岁时,并且成为其成名作,其中提出一种“开端思想”,即凡是“开端的”,都是好的,都意味着简朴、新颖、基础(foundation);开端往往在历史、政治和知识规律上缔造一种乌托邦神话,比如政治家(埃涅阿斯、居鲁士、华盛顿),立法者(摩西、路德),科学家(阿基米德、牛顿、培根),思想家(哥白尼、列宁、弗洛伊德),他们因为最先到来,并且从创始起就成为巨大的影响源,虽然他们往往关联着奇行和怪癖,却被后世想象为至高的存在。萨义德还对开端下了一个“普通的”定义:“开端包含了逆转、转向,包含了一场引得我们兴趣日增的长期运动的建立:这是一个能赋予权威(authorize)的开端;对它的后继者而言,它构成一种‘认可’行为。而对其前人而言,如我所说的,开端则代表着一种断裂(不管其是否是决定性的)。”但是萨义德并没有对艺术上的早期风格进行详细探讨。倒是在他50岁时,为了寻求刻意的平衡似的,他写下《晚期风格:反本质的音乐与文学》一书,此书考察了贝多芬的《庄严弥撒》、让·热内的《爱与俘虏》和《屏风》、莫扎特的《女人心》、维斯康蒂根据兰佩杜萨的《豹》改编的电影及托马斯·曼的《死于威尼斯》等多位艺术家的晚期作品,探讨了当他们步入人生最后阶段时,如何“由于时代的错误和反常”而使死亡径直进入到自己的作品之中。尽管作者指出在晚期作品里人们常常可以发现一种“非尘世的宁静”,这“使在美学上努力的一生达到了圆满”,但此书的焦点则集中在作为“不妥协、艰难和无法解决之矛盾”的艺术的晚期上。萨义德认为,此书中所讨论的大多数作品都充满着深刻的冲突和一种几乎难以理解的复杂性,那些作品经常与在当时流行的东西形成直接的反差,但是它们恰是未来的先驱——都属于真正的天才的作品。而《开端:意图与方法》这本书也成为萨义德本人晚期著作的开端。

  基于萨义德的启示,我们可以把早期风格界定为一种沉迷于主观性和儿童式的奇思异想、朝着无限敞开、具有多种可能性的风格,但它和弗洛伊德式的怀旧无关,它具有青春期特有的变化的剧烈和热切的活力,也有被现实的重力加速度拉扯、撕裂而不断与之抗衡的胶着,它重视个体经验,反对苦涩的说教,在时间上因为处于开端位置,还天然地具有无法质疑的纯正,从而与任何的堕落和逆反行为无关。如果像萨义德所说“文学上的现代主义本身,也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晚期风格的现象”,那么早期风格则是文学上的浪漫主义,尤其是施莱格尔界定的那种,它相信一种“渐进的总汇文学(Universalpoesie)”,其“文学种类还在形成之中;它的真正本质是:永远只是形成,永远不可能完结”。它是一种独特的文体风格,和年龄有关,但年龄却不是其充分条件。

  叔本华写下《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时26岁。济慈,这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去世时27岁。他们是公认的具有早期风格的作家。尼采在提到叔本华时说:“在讨论叔本华哲学的问题时,请注意不要忽略,这一哲学是一个二十六岁的青年人的观念,因此它不仅包含了叔本华的性格特点,而且还包含了那个年龄层的生命特点。”“那个年龄层的生命特点”,具体就表现为叔本华几乎完全从个人经验、尤其是身体经验出发去解释哲学,他拥有二十多岁的青年人的不守城规,并依据直觉和误解开辟蹊径。所以他把青年时期的忧郁与佛教哲学结合起来,又在康德庞大的体系之外杜撰出一个叫“意志”的东西。而歌德写下《少年维特》时24岁,当时的德国在文学外贸上处于巨大的赤字状态,而《少年维特》则是德国小说在欧洲赢得普遍认可的开端,这个开端是极富象征意义的。在文体上它是小说,也是诗,是书信体散文,因而是无法归类的。

  晚年的歌德完成了对自己早期的否定,摆脱了忧郁症式的不安,达到了精神上的高贵与天真,尤其是他在谈话录中竟然提到了一种有时候我们会认为是趋于中庸和保守的文学观,比如那句名言:“我把‘古典的’叫做‘健康的’,把‘浪漫的’叫做‘病态的’……”T. S. 艾略特对歌德作过尖刻的评论:“歌德的健康有点儿矫揉造作,甚至有点儿一本正经,正像波德莱尔的不健康一样。”托马斯·曼在小说中还原了歌德晚年的心境,这是借歌德秘书里默尔博士之口说出的:“这不是激情……我们可以说,那是大彻大悟,但不是激情。您能想象上帝是有激情的吗?您是不可能想象的。上帝是激情的对象,可是对上帝来说,这种激情必然是陌生的。人们禁不住把一种特殊的冷漠,一种毁灭性的沉着归因于他。”

  相反,现实中的夏绿蒂小姐却一直处于“等待”和“昨日的再现”的冲动中,她时隔44年重返魏玛来旅行,箱底还保留着一件装饰着浅红色蝴蝶结的白色外衣,只因当年与歌德见面时歌德特别喜欢这种浅红色的蝴蝶结。而歌德却早已不再是当年的那个法律专业博士了,正如尼采所言:“具有坚强完美的天性的人的标志是根本不会长期地把自己的敌人、不幸和失误看得很严重,因为他们有丰富的塑造力、修复力、治愈力,还有一种忘却力……”这几乎是对晚年歌德的注脚。

  三. 诗学与政治:早期文学的少数文学特征

  基于早期文学的一些特征,把《少年维特》定义为一种少数文学(Minor literature)。说《少年维特》是一部少数文学是要冒极大的风险的,歌德和他的作品中规中矩地站在德语文学的中心,使我们很难把他和具有边缘写作意识的乔伊斯、卡夫卡、贝克特放在一起谈论。然而克莱尔·科勒布鲁克,一位澳大利亚的德勒兹批评家却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就是“所有‘伟大的’文学都是少数文学”。如果我们把少数文学理解为所有过渡的、不断生成的、处于过程中的、边界模糊的文学,那么说《少年维特》是一部少数文学就毫不夸张了。同时,《少年维特》也符合少数文学最经典的定义。

  少数文学最经典的定义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最重要地,它必须是用一种少数语言书写的文学,这种少数语言不是指少数民族的语言,而是主流语言之中处于次要位置的语言,确切地说,它类似于一种方言,比如卡夫卡写作时使用的布拉格德语,以及乔伊斯写作《尤利西斯》时对英语之外的其他欧洲语言的挪用和重构。就当时而言,歌德的文学因其早期身份而似乎天然就是少数的,他的写作本身就意味着破格,《少年维特》发表之后就受到一些宗教和世俗势力的禁毁;而它在形式和风格上对理查森和卢梭的借鉴也使它在当时德国的接受视域里显得极其陌生。因此可以说,《少年维特》是一部与过去——尤其是自己语言的过去决裂的作品,同时它又对未知之物采取冒险的姿态。

  少数文学的第二个方面,是这种文学的所有元素都和政治直接相关,不同于主流文学或多数文学,少数文学在狭小的文学空间里更能使每个个体的力比多都与政治形成直接的、客观的关联,个体叙事在这种文学中成为不可或缺的,并且与另一个层面的政治叙事形成良好的共振。这让我想起詹姆逊对民族寓言的定义,似乎少数文学只是民族寓言被收窄了的一个类型。我们只需要把《少年维特》和《绿蒂在魏玛》对比一下,就更加明白《少年维特》的民族寓言的性质。首先必须明白,把民族寓言用于欧洲文学是没有问题的。詹姆逊的《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原文中就举了十九世纪西班牙作家贝尼托·佩雷斯·加尔多斯作为欧洲内部的民族寓言文体的代表。《少年维特》风行的1770年代的德国仍然处于法国、英国和古希腊的文化阴影下,其地位是相当边缘的、依附性的,就像十九世纪的西班牙或当今第三世界国家的位置,而当时歌德所供职的魏玛公国又在德国内部处于边缘的位置,达姆若什的《什么是世界文学》一书中就明确提到了歌德的“外省焦虑”。而托马斯·曼发表《绿蒂在魏玛》的时间是1939年,此时德国已经被作为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建构起来,并且成为欧洲的一流强国。《少年维特》和它所裹挟着的作为一项社会思潮的狂飙突进运动几乎没有距离,因此它能够生发即时的、与时代合拍的影响,用歌德自己的话来说:“这本小书的影响是巨大的、惊人的、很好的,因为它产生得正是时候。”《少年维特》的寓言性在于,它把一个少年人的青春与疯狂投射为一个族群,一个处于早期阶段的、一切还未定形的国家的命运,甚至是整体人类的命运。而《绿蒂在魏玛》在1939年发表,仅仅是作为一部普通的小说被消遣,和黑塞的《玻璃珠游戏》(发表于1946年)一样,它们都对当时最重大的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采取回避的态度,这显示出作家在综合这个时代方面显得力不从心,而只能采取流亡的、回溯历史的态度。

  少数文学的第三个方面,是这种文学往往具有集体价值。因为少数文学中天才是少有的,那么每一个作家都有机会在没有障碍的情况下对它的传统里的一切元素进行随意的综合,而每一位作者的言说都会在共同体里发挥积极的作用,甚至因为集体或民族意识的缺席,文学会发挥了生活革命和话语表达的最优功能,并且向异质经验敞开,因而富有对于一个集体的前景的幻想能力。就《少年维特》和集体的关系,《绿蒂在魏玛》作出了小说式的诠释,举一个例子,1816年的一天,整个魏玛小城都沸腾了,因为《少年维特》的绿蒂的原型来了。小说借里默尔之口叙述了这种盛况:“无论如何,从下面这些拥挤的群众身上可以看到,他们具有某种比普通的好奇心更高尚的东西,表明我们的居民同民族最关心的事情有着朴素的联系,表明一个拥有精神生活的社会是多么令人感动……普通群众,根据他们天生的原始信念,看不起精神方面的东西,然而当他们看到它对他们有用时,他们也就用他们唯一懂得的方式向它表示敬意,我们难道不会因此感到高兴吗?这座小城成为很多人络绎不绝地前来访问的胜地,由此产生了许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因为在全世界人士的眼里,德意志的精华集中在这座城市之内——甚至渐渐地几乎完全集中在一位伟大人物的身上:我们正直的居民们对于那些在他们看来本来纯粹是多余的东西,却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敬意。他们把文艺,把一切与文艺有关的东西,认为与他们密切相关……”里默尔在其他地方还提到,夏绿蒂与德国的精神文明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甚至暗示歌德和德国“精神世界的形成、德意志思想帝国的发展密不可分”。这正是少数文学所具有的集体效应。

  四. 结论:文学、权力与时代

  以上只是谱系学方法在《少年维特》一书中的应用。谱系学原来是一种关于传承、血统和家族起源的考察方法,现代的谱系学由尼采更新和激活,见其著作《论道德的谱系》《善恶的彼岸》《快乐的科学》等书,它主要涉及收集资料,并对价值进行重新排序。福柯则把谱系学发展为一项更复杂的技术,强调权力与肉身的互动关系,以及对一些基本概念的源头进行澄清,在这个过程中,它强调许多我们称之为本质的东西并没有纯正而清晰的“世系”,相反,所谓本质正是在复杂而模糊变易的历史中不断生成的。

  我的论文首先聚焦于《少年维特》这一文本在文学史上的原创性问题,指出《少年维特》的出现是对之前许多其他欧洲作家如莎士比亚、莪相、理查森和卢梭等人作品的综合,它既摹仿现实,又被现实所摹仿,并且启发了像《歌德传》《绿蒂在魏玛》《恋人絮语》这样的后续文本,在与当时政治、文化现实不断的交互作用中,这个庞大的文本家族又被进一步修改、变形并得到扩充和延续。但我们仍须注意,《少年维特之烦恼》在这一系列环环相扣、不断变易的文本谱系中仍然处于最核心的、甚至是开端的位置上。它是歌德的早期作品(实际上是其第一部作品),也正好处于德语文学风格的草创时期,这样的巧合使《少年维特》文本的早期风格异常明显。它的早期风格体现在它的个体经验和政治、集体、民众的密切关系上,体现在作为个人力比多文本的主观性和作为民族寓言文本的客观性的对立于兼容上,体现在作为一种少数文学的文化生产者的歌德的既中心又边缘的双重位置上,也体现在歌德本人的私人生活史被现实和历史叙述撕裂、变形而引向文本的虚构与重构上。此外还有《少年维特》的极强的抒情性,它的青春期般的朦胧、亢奋、难以界定性,它与潜文本的模糊、流动、不断删改的关系,所有这些特征在与晚年歌德及托马斯·曼的《绿蒂在魏玛》等文本的对比中尤其显得突出。

  参考文献

  [1] Deleuze Gilles, Félix Guattari, Kafka: Toward a Minor Literature,trans. Dana Polan, Réda Bensmaïa, Minnesota: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6.

  [2] 爱德华·W. 萨义德著,章乐天译:《开端:意图与方法》北京:三联书店,2014。

  [3] 爱德华·W. 萨义德著,阎嘉译,《论晚期风格:反本质的音乐与文学》,北京:三联书店,2009。

  [4] 艾米尔·路德维希著,甘木等译:《歌德传》,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5] 大卫·丹穆若什著,查明建, 宋明炜等译,《什么是世界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6] J. P. 爱克曼著,朱光潜译:《歌德谈话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7] 罗兰·巴特著,汪耀进,武佩荣译:《恋人絮语:一个解构主义的文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8] 尼采著,周红译:《论道德的谱系》,北京:三联书店,1992。

  [9] T. S. 艾略特著,李赋宁, 王恩衷等译,《现代教育和古典文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10] 托马斯·曼著,侯浚吉译:《绿蒂在魏玛》,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11] 瓦尔特·本雅明著,王炳钧, 杨劲译,《德国浪漫派的艺术批评概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12]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著,郭沫若译:《少年维特之烦恼》,上海:联合书店,1930。

  [13]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著,刘思慕译:《歌德自传:诗与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

  《少年维特的烦恼》读后感(四):少年在青春期的爱情心路历程?

  又是一本书信类著作!爱人啊,你存心的吗?(抓狂)

  恕我冒犯,单从书信主体开始,我只想说:“我尴尬癌又严重了…!” 我肤浅的认为这是一位正经历青春期的满腹经纶的翩翩少年对心仪的有夫之妇的意淫,而且一开始就病入膏肓!还有那么一瞬间我觉得他是在跟自己写信,威廉是他幻想出来的,因为单恋,他早已痴迷于与自己精神上的倾诉。我还窃窃地盼望剧情结尾会验证我这一想法。

  看完所有的书信内容,真不知道它有名在哪?但再看完编者对歌德、维特所处时期的记录,我才稍稍能理解此书的意义何在。它最大的价值就是在于当作研究歌德所处时代的社会状况的文献吧。其次也就歌德的文笔和思维的优秀及伟大吧。书信中多次出现对环境的细致描写,对人物言行举止的细腻刻画,这些都是我们在写作上的学习模版。

  书信中维特对绿蒂的描绘所用的词和句,用了撩妹,那效果毋庸置疑啊!

  想起曾几何时,我也有类似维特的这种感情经历,真是烦恼,真是焦灼。但随着心智的成熟,已经不能与维特?歌德?产生共鸣了。不过不得不佩服的是,同样的心路历程,大人物如同作画般展示给众人,令众人膜拜,而作为小人物的我们却只会在心里左右为难,折麽自己,等待着时间的救赎。

  《少年维特的烦恼》读后感(五):灵魂伴侣的杀伤力

  文/宁思进

  这本书的故事很简单,叫维特的少年爱上了名花有主的女主,爱而不得,以死终了。对维特这一痴汉用如此决绝而极端的处理方法来解决三角恋,歌德实则在“八月十二日”这封信中讲得非常清楚,这一章也是全书我最喜欢的章节,在观点对立中讨论认识的片面性与人的局限性。尽管它表面看似跟主线没有关系。换位思考,发人深省,精彩!

  主流的读后感集中在阶级与时代的大命题,不再赘述。在这里,我想讨论的是歌德抛出的另外一个问题——灵魂伴侣对婚姻的危险性。

  第一种情况——金岳霖说君子坦荡荡,即使对方结了婚依旧可以继续做灵魂伴侣,有纯友谊(然而我并不认为林徽因把金岳霖当作灵魂伴侣)。

  第二种情况——逼宫转正。在狗血的社会新闻中屡见不鲜。

  第三种情况——维持表面的平静,形式婚姻。

  单纯走肾的三角关系其实安全系数最高,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要肉给肉,要钱给钱,目标明确。但这种关系隐性风险高,因为情感会转变,欲望会滋生,从《爱情灵药》到《不求回报》,再到《Friends with benefits》……作品太多了。一旦有一方想要更多而另一方不想,事情就会变得很麻烦。

  那么,走心的三角恋呢?

  男一号维特,在得知女一号夏蒂已订婚的前提下依旧对她一见倾心,深入交往后发现彼此对知人论道息息相通,情感达到灵之共鸣。夏蒂成婚后,维特对她的爱慕只增不减,从一开始只求日日见君逐渐动心起念企图占有,“做我的妻子”,甚至“希望艾尔伯特去死”。但维特坚持以君子之道待之,单单亲了一口,拉了拉小手,就觉得罪恶深重,加之反复被占有之心蹂躏,惶惶不得,最后选择自杀。

  而夏蒂又岂能独善其身,潇洒抽离,她发现与此同时她也爱上了维特,但伦理束缚她不能背信弃义。被介入的艾尔伯特对维特从热情到淡漠,后来冷暴力胁迫夏蒂早做了断。

  真爱之艰难,是当你还在深爱的时候强迫自己不爱或不能爱。维特选择死了算了,而维特的死也成为夏蒂与艾尔伯特彼此婚姻中的一根刺,拔不掉,但碰到就会痛。

  灵魂伴侣的杀伤力,歌德用维特的故事告诉我们——致命诱惑。

  《少年维特的烦恼》读后感(六):《少年维特的烦恼》

  现在在去北京的高铁上,看完了这本书。看了一些别人的短评,都说十几岁读时感觉和自己的心境简直一致,梦想不得,爱情不顺。那是因为我的青春太过于循规蹈矩了吗?记录了一句话,大致的意思是循规蹈矩的生活会使人失去自然的感情,真实的情感表达。

  对吧,青春期的我相较于有些人而言,的确是乖巧,更甚的是,我会严格控制自己的感情,给自己设置一些严苛的界限。算是不能自由吧。所以看这本书,我并没有太多的感受,反而是觉得维特太幼稚。他的人生悲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自我精神世界的不可超脱。就像经常向我倾诉的一些朋友一样,我常说这些问题你自己可以更好的解决,我的建议与宽慰对你并无大用。但是担心自己稍许的不耐烦,会触犯他的自尊,又时时告诫自己你要努力传播更加积极的想法。可是,我相信没有一个人总愿意去吸收别人的消极思想吧。悲剧往往是可以由自己避免的。

  诚然,人生一世必然有太多不得意。若将自己的眼界仅仅放置于那些自己望而不得的东西,不懂置于手边的芬芳,也算是人生的一种遗憾。并没有觉得维特是一个愚蠢的人,反而应该说他是一个聪明至极的人,思想的自由性、活跃性都是让人羡慕的。所以不会评价他的人生,也不会去想办法解决这种人生困惑。毕竟,每个人生活的轨迹必然不同,我的思想已经造就了我的选择,我的选择已则造就了我的方向。

  试问,何人不热衷于美好之物?自己该奋进吧。

  不过只是思想不苟同,无共鸣,但写作还是值得鉴赏。

  《少年维特的烦恼》读后感(七):只有爱才能带来的疯狂与震撼

  一本带来震撼的书。

  第一次读是初中,根本无法理解维特对绿蒂深沉热烈的爱,反而觉得有点歌剧似的句子十分老套,让人不耐烦。然而第二次第三次读时,这本书却让我全面改观。因为有了爱人的经历,所以完全可以理解维特的深情与渴望,挣扎与疯狂。

  从故事一开始的轻松自然,对生命自然的歌颂,到慢慢陷入泥沼,陷入求之不得的矛盾,歌德以书信的形式,十分生动的写出了一个少年的心理历程。我也是个少年(按书里年龄来说),当你真的爱上一个人的时候,会发现怎么赞颂她都不够。有了这种经历后,我们就很容易明白,《维特》一书为何如此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他的主人公一个个何以如此血肉丰满,栩栩生动。年青的歌德感情之路并不顺利,他爱上了已有未婚夫的少女夏绿蒂,亲身经历的感受,长久的酝酿准备,按捺不住的创作冲动,产生了一部能够引起不管是几个时代以后人们仍能有共鸣的作品!

  也许会有人觉得,《维特》的词藻太过华丽,语言太过生动。但一个心底真正富有情感热情的人会觉得,维特全身上下都是亲切,都是暗藏的活力。

  《少年维特的烦恼》读后感(八):赏析《少年维特之烦恼》

  老师在课堂上说到,《维特》是世界上第一部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品。那么,它何以有如此大的魅力呢?

  为了更好地了解作品,我们先了解一下作品诞生的时代背景。

  《维特》的作者约翰•沃尔夫冈•歌德(Wolfgang von Goethe)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作家、诗人,他一生跨两个世纪,正当欧洲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年代。封建制度的日趋崩溃,革命力量的不断高涨,促使歌德不断接受先进思潮的影响,从而加深自己对于社会的认识,创作出当代最优秀的作品。歌德是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主将。他的作品充满了狂飙突进运动的反叛精神。

  《维特》出版于1774年,是歌德早年时期最重要的一部代表作,是德国“狂飙突进运动”最丰硕的成果,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它一出版就风靡整个欧洲大陆,掀起了一股“少年维特热”,并很快成为第一部产生重大国际影响的德国文学作品。1922年,中国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将小说翻译成中文,五四以后的中国也掀起了维特热。至今这部小说仍受到各国读者的喜爱,是经久不衰的世界名著。

  《维特》的篇幅不长,情节也并不复杂曲折,主要角色只有维特和绿蒂两人。全书以主人翁维特不幸的恋爱经历和在社会上遇到的挫折这两根线索串连起来,构成一部完整的小说。

  小说采用书信体裁,以内心独白的形式,宛如维特在与读者倾心交谈。 

  维特出生于较富裕的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他博学多才,爱读诗爱作画,热爱迷人的自然风光、纯朴的生活及一切美好的东西,过着自由自在的日子。生活的转折是维特在一次舞会上认识了当地一位年轻貌美、富有教养的法官的女儿绿蒂。维特早就得知她已经订婚,仍不顾一切爱上了她。此后,维特与绿蒂频繁往来,经历了一段难以忘怀的幸福时光。直到绿蒂的未婚夫阿尔贝特回来才打破了这一美好境况。阿尔贝特是一个善良的人,很爱绿蒂,对维特也很好。维特深感自己爱情的无望,为了摆脱这种精神上的烦恼和尴尬的处境,他决心离开心爱的绿蒂。于是,维特到某地公使馆任职,但机械的事务和鄙陋的习气让他不能自如。他无法认同社会上层的贵族生活,并受到了他们的排挤和歧视。他只好失望地回到W城。虽然山村的景物依旧,但物是人非,心爱的绿蒂早已成了阿尔伯特的妻子。圣诞节前的一天,他又一次来到绿蒂住所,在诵读诗句至动情伤感之处,情不自禁地拥抱和亲吻了绿蒂,但是绿蒂挣脱了,维特也彻底绝望了。两天后,他写完给绿蒂的绝笔信,在午夜十二点拿起阿尔贝特的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结束了自己的烦恼。

  据悉,书的内容主要是作者自己的生活经验,不仅女主人公的绿蒂实有其人,就是男主人公维特也有原型。真情实感就是《维特》吸引我们的地方。在《维特》的上篇,有歌德的影子,下篇则是以歌德的朋友耶鲁撒冷为原型塑造的。

  现实中发生在歌德身上的故事与《维特》里叙说的故事是极为相似的:24岁的歌德在出席一次舞会中对一个叫夏绿蒂的少女一见钟情。夏绿蒂是歌德的朋友凯斯特纳的未婚妻,但歌德仍不顾一切地向她表白。而朋友知情后表现无所谓。歌德很惊诧,决定为了自己,也为了夏绿蒂,选择离开,斩断了这不合适的情丝。几个月以后,他得知另一个朋友耶鲁撒冷,因为爱上别人的妻子,受不了社会舆论的指责自杀了。歌德感触很深,把耶鲁撒冷作为原型加进了小说中。

  那么,《维特》是不是歌德的自传呢?

  韩耀成在译后记里说到,“歌德在塑造人物时,并没有照搬自己的生活经历,而是采取了典型化的手法,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这是歌德高明之处,他深谙艺术之道。生活的素材一旦演绎成小说,就包容了作者的社会理想和审美情趣,并赋予了它时代的精神,作品也就比生活更高了。因此,《维特》不是歌德的自传,也不等于歌德加耶鲁撒冷。维特与绿蒂等人物形象已成为文学画廊中不朽的肖像了”。

  尽管维特不是歌德,但毋庸置疑,歌德塑造维特这一人物来反映现实的黑暗。小说力图通过维特的悲剧,揭露和批判了当时德国社会诸多不合理的现实,表达了觉悟的德国青年一代的革命情绪。

  详细分析小说中主人翁维特的人物形象,更能说明上面一点。

  维特反对封建习俗,追求自由,渴望爱情,有理想有抱负。但由于黑暗的现实,他四处碰壁,才能无法施展。再加上爱情的沉重打击,世态的炎凉,官场的腐败,这一切使他再也无法忍受,只好以死来求得解脱。

  可知,维特的烦恼来源于这两大块:一是爱情,二是事业。

  维特的烦恼,首先反映在他与绿蒂之间所发生的不幸的恋爱上。在爱情这方面,作品抒情和议论中真切又详尽地展示了维特维特跌宕起伏的感情波澜。小说以强烈的情感描写了维特个人恋爱的不幸,将他的痛苦,憧憬和绝望刻画得入木三分。他爱绿蒂爱得刻骨铭心,一发不可收拾。当得知绿蒂已为人妻,他痛苦烦恼到极点。死的时候,还默念着“绿蒂!绿蒂!别了啊,别了!”。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知识青年,维特把爱情的幸福看得高于一切,失去了爱情,就失去了人生的支柱。尽管有着一样的情感共鸣,但是身份的差异,现实的无奈,像一道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把他和绿蒂永远隔绝开来。在那样的时代中,这样的爱情注定是不能圆满的。维特与绿蒂的爱情悲剧,既表现了一个时代青年的憧憬和失望、愤懑与悲苦,也揭示了当时社会思想观念的迂腐和现实的残酷。

  来自事业的烦恼根源于社会的不平等等级观念。维特是一个市民出身的青年,他向往自由平等的生活,并且希望从事一些有实际意义的工作。但是,封建腐败的官场,庸俗的市民,使他与现实的矛盾重重。特别是在某次贵族宴会上,与会的“高贵的官坤淑女”,全都不约而同地对维特的出席,表示惊讶和鄙弃。维特受到了来自贵族上流社会的歧视和侮辱,感到愤懑难熬。维特的才智无法施展,陷入了悲观绝望的深渊。生命的动力一个个消失殆尽,维特最终走上了人生的尽头:自己痛苦地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这是一部悲剧作品。其实,书名中的“烦恼”二字就暗示了这一基调。

  造成维特的悲惨结局除了爱情无果,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还有一个内在原因是他多愁善感的性格,这点韩耀成在译后记里也提到过。维特的感情过于细腻,性格过于脆弱,时时流露出感伤的情调。这种性格使得他产生厌世情绪,对社会愤懑,但却无能为力,渐渐便会意志消沉,把挫折无限放大。

  维特悲剧的外部原因是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当时德国社会思想封建,等级观念严重,风气鄙陋,人与人之间虚情假意,尔虞我诈。像维特这种志存高远的人来说,是融不进这个社会的,不仅无法干一番大事业,而且死板的封建制度把他推向了绝路。

  这本书获得了世界性的成功,正如老师所说的,是世界上第一部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品。但这本小说的成功并不仅仅是一种流行现象,用歌德自己的话来说:这本小书的影响是巨大的、惊人的、很好的,因为它产生的正是时候。小说对封建的等级偏见、小市民的自私与守旧等观念作了揭露和批评,热情地宣扬了个性解放和感情自由,勇敢地喊出了那个时代的青年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实现人生价值的心声,生动地反映了青年们的感情,憧憬和痛苦,表现出一种抨击陋习、摒弃恶俗的叛逆精神,具有进步的时代意义。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进步的思潮。这部小说发表后引起青年人的强烈共鸣。那些正确理解了歌德的人可以以这部小说间接地反映他们的处境,并从维特承受的痛苦中找到鼓舞和安慰。

  但这部小说也激起了批评家极为热烈的反应。其中的原因在于,歌德以维特作为他小说的中心人物,而这个人物以自杀告终的,完全违背了市民社会的价值标准。许多市民将维特视为一个和睦婚姻的破坏者,一个反叛者,批评这部小说威胁到他们的价值标准。他们认为 《维特》颂扬了与他们的利益相悖的价值标准,赞美了自杀的行为。据说许多青年模仿了自杀行为。实际上的确有模仿性的自杀行为,但其数量是少之又少的。甚至在一些地方这本小说受到了封禁。歌德对此做出了反驳:他以自己的生还给出了最好的例子:人们必须写出内心的痛苦。现在你却把一个作家托来盘问,想对一部被某些心地狭隘的人曲解了的作品横加斥责,而这部作品至多也不过使这个世界甩脱十来个毫无用处的蠢人,他们没有更好的事可做,只好自己吹熄生命的残焰。讽刺意味藏于字里行间,给当时愚昧不善的人一个有力的反击。

  所以,作品反映生活,却不是生活。维特不是完人:由于阶级和时代的限制,他始终未能看清消除社会罪恶的真正力量和道路在哪里,因而深陷于个人的忧郁、烦恼之中而不能自拔;他把爱情看得高于一切,失去爱情就如同失去土壤的根,无法生活,这未免过于懦弱。而他采取的反抗黑暗现实的方式——自杀,是一种迫不得已的解脱,但终归是一种消极的手段,无助于人们走上真正有效的斗争道路。但维特终究是不存在,对于今天的读者,我们应该立足于作者所处的时代,看到作者的真正意图,理解其真正的含义,发现作品中真正想告诉我们的积极的一面,正确理解作品反映出来的时代精神和进步思潮。

  《少年维特的烦恼》读后感(九):自杀是否可以避免?以及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之所以然

  为了读《恋人絮语》,先把《少年维特的烦恼》看了,有意外收获。里面两个亦情敌亦友的男人关于自杀的讨论,“自杀算不算软弱?”“为什么有人走到自杀这一步,除了自杀别无他法吗?明明可以坚强忍受战胜痛苦、重新开始啊”,对于这两个问题,维特之口说出的观点解了我心里的郁结,虽然慷慨陈词难免“雄”大于“辩”。 “如果有可能和夏洛蒂在一起,那么就去地追求;如果做不到,就趁早放弃,专心做其他事。” 对于朋友威廉的这个“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建议,维特没有听从也无法实施。维特的决定是不做选择。不做决定常被打上“消极”的烙印,这是一种纯理性视角的误导;而选择陷阱在于,先假设了必须做选择的前提,而事实上不做选择却很可能是最佳路径。 不只是爱情问题,很多时候,黑和白的两端之间,那灰色地带的太狭长往往被低估。且灰色是一种(跳不出就必然死在里面的)常态,黑和白才是过渡——这是当局者视角,而旁观者眼中恰恰相反。这也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根源,也是人与人之间无法感同身受、相互理解的永恒症结。

  《少年维特的烦恼》读后感(十):陪伴我的《少年维特的烦恼》

  焦虑使我变得复习不进课本,我必须想想办法,打开书橱,我随意的翻了《十日谈》不是我需要的,《基督山伯爵》不是我想要的。一本薄薄的书——《少年维特的烦恼》镶嵌在众多书中,此时却吸引走了我的所有目光。这是在我最痛苦之时,伴我走过那些暗淡的,晦涩的时光。 最终到少年维特死掉的篇章,我仿佛也跟着死了一次,一起疯狂的叫喊,一起穿越那花园幽静的尽头欣赏近在咫尺的木屋,一起狂奔在午夜寂静湿润的乡间,一起承受嫉妒孤寂和爱意带来的绝望⋯⋯然而我感谢《少年维特的烦恼》他最终选择了死亡来割断自己绵绵无期的爱意,而我则是将爱意化成了感激,将它就这样曝露在我的每本日记中,让它随着时间的冲刷而消逝。

  如今怀着同样的心情,希望《少年维特的烦恼》能帮助我渡过困境。可是重温一遍的结果没有第一次看的神伤欲碎的感觉。难道是近几年bl虐心文看多了?还是21岁的我已经老了,已经没有年少时的烦恼了。总之先让我安静了下来。

  爱情呵。维特为了爱情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这是一件多么不值得事啊。爱情算什么呢!能表达出来的爱意那是多么幸福啊。不用为了那暗藏在心里的龌龊想法而自束自己的灵魂。可是注定我的任何爱意都无法得到回报,我又何必浪费时间和精力在这上面呢。少一点思念,多一点认真;少一点注留,多一点思考。世界不只是爱情呵,可唯独爱情让人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只是想把那人占有。无论爱意敲过多少次门,结局都是一样的,不是占有就是拒绝。那可悲的爱意为何就充斥在我的人生里。如果我是一个博爱的人那也就好办了,可是我偏是个自私的人,不肯把我的爱意分给任何人一点。多么的讽刺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