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富士山与日本人》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富士山与日本人》读后感10篇

2017-12-30 21:4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富士山与日本人》读后感10篇

  《富士山与日本人》是一本由日本青弓社编辑部 / 藤原新也 / 竹谷靭负 / 山下善也 / 著作,29.00元出版的2010-8图书,本书定价:216,页数:,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富士山与日本人》读后感(一):仅仅是一座山

  富士山对于日本人来说所具有的意义不仅仅是在地理上,更是具有某种象征意义。

  日本是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岛屿和南部的琉球群岛,小笠原群岛和北方四岛等3000多个岛屿组成的,海岸线曲折漫长,境内山地崎岖、河谷交错,山地占全国面积近80%。最高峰为富士山,呈标准的圆锥形,海拔3776米,山顶终年积雪,山势巍峨挺拔,是日本人引为自豪国家象征。

  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境内多火山地震。富士山就是一座休眠火山,300年前还喷发过。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从科学知识不发达的古代起,日本人把它视为一座神山,人们用带有人格的词来形容它,如崇高、伟大、雄壮等等。

  据说富士山的风景非常优美,山顶终年积雪不化,日本人形容它是“白扇倒悬”,它的形象出现在日本的诗歌、绘画、文学、造型等多种艺术形式中。本书所介绍的主要就是富士山在各历史时期,在日本人心目中以及在诗歌、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中,人们的情感及形态的变化

  如果让日本以外的国家的人来说日本的象征,有人说是“富士山和艺妓”,让我说是“富士山和樱花”。尽管日本是多山的国家,但富士山始终是日本“地标性”的山。

  日本人的情感模式受佛教“无常思想”的影响,因此他们喜欢瞬间开放绚烂无比,却又迅速凋零的樱花。他们所崇尚的武士道精神就是死亡之美,是毅然决然地战死沙场。所以说樱花在日本也是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和富士山一样是一种信仰,是受崇拜的,所以有一句诗:“一花一富士,相看两不厌”。

  有人说过,你去黄山看看,那就是一幅传统中国山水画;再看看欧洲,你就明白了油画是如何产生的。同样道理,看看日本传统画“浮世绘”,就可以想像富士山的景象——清淡,典雅。很像有段时间流行的一种女士发型叫“直板烫”,用它来形容日本以及富士山的景象真是再合适不过了。小姑娘们一个个把头发整得直直地披散而下,清汤挂面一般,仿佛只要剪了这种发型,不清纯也清纯了。 但是不管怎么样,富士山,对于我这个中国人来说,仅仅是一座山,而且它也只能仅仅是一座山。

  《富士山与日本人》读后感(二):日本人的国民性

  众所周知,富士山之于日本人是一个特别存在。这本《富士山与日本人》是社科出版社阅读书系中的第二本。全书由十三位日本学者的文章组成,共十三章节,以求

  从摄影,艺术,地理,文学等不同角度全面地阐述诸多不同身份的群体眼中的富士山。

  在日本人眼中,富士山是理想化了的日本人的姿态,是品格高尚的神的容貌,富士山和日本的樱花一起,组成日本国民性的象征。

  开卷有益,只是一打开来的第一位作者提出了一个“俗界富士”的概念,意图通过在富士山的摄影镜头中加入人世事物,以从另一个角度观照现代的富士山的形象。只是照片才三张,文字两行就结束了全章,让人刚拿到手时稍有点困惑。关于富士山的摄影,经常在挂历上看到出名的两幅:一幅是富士山与樱花,题为“一花一富士,相看两不厌”;另一幅是富士山倒映水中,题为“山水两相忘”。可以说看到富士山便知道是日本,富士山已完全是日本的象征。文字作者称“中国的山水形象是不特定的胸中丘壑的精神世界,而富士山是特定的实体化的”,日本人将“假想现实的富士山纳入日常生活当中,通过置身于其中,获得具有人格的、自然的富士山的共鸣”,“通过吸纳富士山风景的文学、绘画、宗教、历史以及科学方面的积累的共同感受,从而日本人的心性得以磨练”。----我想这也是相比中国,日本人的国民性为什么更为突出的原因之一。

  提起中国,或者提起展示中国形象,老是故宫,长城,京剧这些。但是故宫是过去帝王的形象,老百姓并没有感同身受的亲近感,相反他们的巍峨耸立更是因为统冶的需要做出庄严肃穆,高人一等的调子。这个形象没有日本人对于富士山那种无论贫富贵贱均有种精神寄托的表征。长城最初也是为了驱除鞑锊,保家卫国。这也属于非和平时代的精神激发。京剧作为国戏也有着曲高和寡问题,总之,细细考究都算不上是每个中国人国民心中那种与个人与家国相关的象征物。却找不到一个朴实无华的国民象征,真让人汗颜。我想这也是中国人虽然人多,但内里上“一盘散沙”的一个表象吧:没有共性,没有。从历史上看,似乎也只有在抵御天灾和外来侵犯两件事上,中国人显得比别国更团结。

  另一个加强日本国民性的手段是教育,从小在教科书灌输国民精神。很显然,这种方式一方面让儿童通于教材中的富士山形象,潜移默化地从精神理念方面了解什么是国民精神(日本的优越感),让日本国民从儿童时代就“开始共同拥有国体的概念”,另一方面这种模式化,也更方便统治者管理国民的精神状态。这也是日本民族化的自然观以及从富士山寻求精神性倍受重视的原因之一。

  日本人善于读图,他们对图表的分析远比中国人强。书中第二章分析了富士山的图像学,尤其是三峰造型的由来。第三章是艺术史中的富士山。第六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章,是文学视角的富士山。个人认为艺术和文学两部分内容也非常有参考价值。除此,还讲述了日本的富士山的登山史、女性与富士山的关系、外国人眼中的富富士山等等。

  十三个日本人诠释富士山,简简单单便组成了这部书,并再一次向全世界宣传了自己引以为豪的国民精神。中国的学者才子何其多,而中国的国民共鸣性挖掘还很漫长。

  《富士山与日本人》读后感(三):寻找信仰的参照物

  在中日关系变得扑朔迷离的这段时间读了《富士山与日本人》这本书,心里总像是有个掰不开揉不碎的疙瘩。

  因为一些历史和民族因素,很多中国同胞持有仇日心理,这很容易理解,通过留学日本的同学得知,对方也有很多激进的左翼分子,唯恐天下不乱。其实,中日两国在文化经济等因素上有很多联系甚至依赖,为什么两国就不能和谐相处呢?一些80后如我者,是看日本漫画、玩日本游戏长大的,我们听过的经典老歌很大一部分也都是翻唱自日本歌曲,现在满大街跑的很多是丰田、本田、日产,家家户户用的索尼、东芝更是不计其数

  当然,也不乏高举抵制日货旗帜的爱国人士。但是不管怎么说,同样是黄皮肤黑头发的亚洲人,非要在互相争斗的环境中相处世世代代,毕竟是一件遗憾事情。弗朗索瓦•费奈隆曾说过:所有的战争都是内战,因为所有的人类都是同胞。每个人都希望世界和平,但是谁也不知道和平的愿望什么时候能实现,因为一个不可改变的客观事实就是所有人类都是高级动物,即动物的一个分支,也就会有动物的兽性和追逐利益的本能。每每在动物园看到猴子们在打斗,我就会想到人类——它们的某种进化产品,也许是寄予的期望过高了,比起仁慈博爱的圣贤神灵,人类更像这些猴子吧?

  富士山的照片就在这本书当中,即使是黑白的,但也足以体会它的圣洁,稳重。不仅日本只有这么一座富士山,全世界也只有这么一座富士山。一座孕育了一个民族的山,一座代表了一方文化的山,即便不了解它的人,都会为之肃然起敬的山。抛开书中介绍的民间传说,假如世上真有神灵,那么毫无疑问,富士山一定会是一座神山。面对这样一座山,你忍心去毁掉它吗?可能你、我即便面对再大的压力都会为之心软,但是总有人不会跟我们一样。影片《阿凡达》中的灵魂之树不也同样惨遭人类的毒手吗?

  对于我们没有的东西,我们可能会羡慕、嫉妒,从而采取相应措施,比如掠夺。当年八国联军抢走了大清的很多宝物,今天很难收回。组成八国联军的也属于当时的发达国家文明程度自然也要相对高一些,但是他们依然会烧杀抢掠。纵观我们的历史,我们中国人的内战,对自己的同胞下手也不曾轻过。我们习惯于去争取别人的,而不愿意去发掘自己的。日本有一座富士山,足以成为信仰的参照物,而中国有众多名山,却没有一座受到被全民膜拜的礼遇。不仅自然景观如此,就连后天建造的人文建筑也没有属于我们的心灵标识。美国有它的自由女神像,代表了美国人向往的自由,日本人把他们的富士山定位为精神的地标、日本的象征。我们呢?我们本可以用天安门来代表我们的心愿,甚至那些美好的愿望就写在上面。但它就像一个摆设,一个工艺品,一个建筑物,仅仅是一个存在。

  我们的民族真的很需要一个信仰,这样就不会有曲艺界同行之间的勾心斗角,不会有it行业之间的纷争,不会有同胞之间的咄咄相逼,不会把和谐当成一个口号……

  《富士山与日本人》读后感(四):神秘的富士山

  《富士山与日本人》是我读过的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阅读日本书系”的第二本。第一本是《战后日本大众文化》,是一本以亚洲太平洋战争结束为研究起始点,以日本的大众文化为研究载体,研究二战对一个国家特别是战败国文化影响的书籍。《富士山与日本人》则选择另一个日本文化形象——富士山,作为研究对象和载体,全面阐释富士山自身的历史沿革以及在日本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提到富士山,别说日本人,就算是中国老百姓也是耳熟能详。记得小时候家里墙上风景挂历里面少不了就有富士山的全景照片,与它并列的经常是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埃及的金字塔、美国的自由女神像,当然还有中国的长城。那个时候我就在想,其他国家的标志性景色基本都是人为建造的,而日本的富士山却是真真正正的自然景观,望着那被白雪覆盖的山顶和近镜头处的樱花,实在是有些憧憬

  《富士山与日本人》几乎是一本关于富士山的百科全书,书里不仅收录了关于富士山的图像、绘画、诗歌和文学等艺术层面成就,还介绍了有关富士山的登山史、参拜史等方面的知识,另外关于富士山信仰的发展和日本人救济观的形成,也有详尽的描述。本书的最后一章是“外国人眼中的富士山”内容也很翔实生动,就像作者写的那样,对于每天生活都可以眺望到富士山的日本人来说,富士山没有多少特殊的魅力可言,但阅读下到日本旅行的外国人对于富士山的记录和体会,就可以让日本国民发现平日无法想象的富士山的无穷魅力。

  除了全方位的解读富士山之外,本书还提供了大量的图像资料,我们可以在书中尽情的欣赏富士山的各个角度。我也终于有机会看到除了儿时挂历景象之外,多面孔的富士山。这其中有昭和天皇幼年稚嫩的铅笔画,也有狩野永德、野吕介石及司马江汉等知名日本画家的作品,此外还有大量摄影作品可供欣赏,真让人大饱眼福

  相对于《战后日本大众文化》,我更喜欢这本《富士山与日本人》,可能是因为内容更为贴近生活,也可能是因为揭示了很多神秘,更可能是因为本书圆了我儿时的一个梦,一个关于皑皑白雪与巍峨高山的梦。

  《富士山与日本人》读后感(五):从前有座山,山边很多日本人

  从前有座山,山边很多日本人

  评《富士山与日本人》

  从前有座山,叫富士山;山边很多人,是日本人。日本人赋予了富士山意义,富士山给予了日本人灵性。一直到现在,富士山与日本人和谐相处:日本人维护者富士山高大的形象,富士山抚慰着日本人的心灵

  话是简单,却也能反映出富士山与日本人的关系。日本人在处理与富士山的感情上下了很大的心思,他们不断神化富士山,并且通过教育、文学描写、登山等方式提高富士山的知名度,最终确定了日本民族与富士山的紧密联系,也进一步凝聚了民族向心力。富士山也成为了抚慰大和民族的“大和抚子”,日本人不管是处于经济危机,还是战争中(我们当然不能忘记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和对中国人民的屠杀),富士山都静静地守护着这个国家,这个民族。

  富士山原本只是一座平凡的火山,初期还经常火山喷发伤及百姓。但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管理者需要的条件下,富士山升格成为炫耀神国日本卓越性的象征。《富士山与日本人》书中有近百张不同角度的富士山影像,数十张富士山的图画,还有上百篇咏叹富士山巍峨高大形象的文学作品。不同时代、不同角度的富士山都有不同的显示,在日本国民心中,是一样的精彩、壮观。更为成功的是,日本人将他们与富士山深厚的感情编入了教材,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热爱富士山的日本国民,达到了“追求国家精神的统一”的伟大目标

  即便是现在,当人们已经能贴近去登山,看到富士山的真实面目,平民化后的富士山不减威严,而更与老百姓的生活有效融合了。富士讲中的救济观“以身为禄,一身正气”,传播了“自助者,天助之”的激励哲学:安乐,是通过人的自我努力得到的。富士信仰与日本灵性已经成功地连接在一起,水火相容的灵性,给日本很多国民心灵上的安慰和抚平,给他们带来了心灵上的宁静。在书中,我们透过一段段文字,可以看到很多日本人都内心深处深深依恋着富士山。

  每一章的作者都是某个方面的行家,全书知识面涉及较广,书中还有很多关于富士山的日本地理、文学、历史方面的知识,对于日本国内情况不太清楚的,读起来还是有点费劲。图片是一种快速了解富士山的方式。最后一章用外国人的角度去讲述富士山与日本人的关系,赞美了富士山的美丽形象。

  我想,《富士山与日本人》并不仅仅告诉了我们富士山与日本人的关系,它给我们的启发是:珍惜我们的所有(国土、资源、人才),并用心去爱他、呵护他,因为,万事万物皆有灵性。我想这也许也是“阅读日本书系”翻译、编辑老师们的一番苦心吧。

  2010-10-20

  《富士山与日本人》读后感(六):遥想富士山

  依然炙热的秋日下午,我和朋友惬意地在麦克多纳德凉爽的快餐店里躲避着秋老虎。原本安安静静就餐的食客们忽然躁动了起来,不知谁还惊呼了一句:快、快、快看,外面在yx!

  “yx”?这个和现下和平年代、平静生活根本不搭调的词儿,一时之间有点懵,还真的没有反应过来,就发现周围的人都纷纷放下餐具跑了出来。引颈观看,果然,远处的十字路口人潮传动,许多人举着长长的条幅,隐隐听到齐声雷动的口号:打到小日本!

  站在被防暴警察隔离开来的yx队伍外,看着面前一一展示的横幅和资料面板,大致了解了yx的目的,原来又是日本右翼挑起事端,所以我国才会有这样相抗衡的yx事件。晚上,怀着一种复杂的心情翻看刚刚收到的《富士山与日本人》,真的有股“别样心情上心头”的感觉。

  或许这个世上再没有比中国人更了解日本和日本人,而对于富士山,即使没有亲历过日本的中国人,也早已通过各种图像或影像对这座神秘的、享誉全球、象征日本的圣山知之颇多了!至今无法忘怀第一次在某本摄影图册上见到这座优美的圆锥形山体的惊叹,感慨造物主的神力,与之强烈对比的是无法相信这座空中鸟瞰如盛开的圣洁莲花般的所在,竟然在猥琐日本的郁闷。那么且看看十三位日本作家是如何通过洋洋洒洒的文字把“富士山与日本人”扭在一起的吧!

  不难想象,富士山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地位,恰如自由女神之美国人、埃菲尔铁塔之法国人甚至长城之中国人一样神圣的吧!《富士山与日本人》作为大型“阅读日本书系”的第二本,通过绘画、宗教、文学、文化、教育、社会等各个领域描述富士山的形象,分析富士山与日本人的关系,进一步剖析了日本人的国民性。十三位作者从各自的领域出发,提纲挈领样的围绕富士山,全方位、多角度地介绍日本文化,让我们更深一步了解日本、了解日本国民。

  正如富士山给所有观者的第一印象,在日本人的心目中,富士山是绝美圣洁的化身,让人升起感慨时会有一种词穷的无力感,更因为如此,对比日本人在历史上对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的所为,以及刚刚经历的yx事件,让人总会有种无法把它们连在一起的违和感。

  是造物主的讽刺,还是其它,那么静谧的美景下竟然是随时有可能喷发的活火山,水与火,静与动,就那么貌似和谐的存在着,如果万事真的有因有果,那是一种怎样的预示?静静的富士山,让人遥想!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