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沙漠之城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沙漠之城读后感10篇

2018-01-01 21:4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沙漠之城读后感10篇

  《沙漠之城》是一本由[德] 卡尔·麦著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37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沙漠之城》读后感(一):一部絮絮叨叨的书

  我抱着很大的耐心才把这本书看完,很奇怪这本书自称是悬疑小说,但整部小说的故事从一开始就猜到了结尾,谈不上任何令人惊奇地地方语言上也是絮絮叨叨,一句话能说清的事情,非要扯上两页纸,其实要看这本书,把每个章节的标题浏览一遍,这本书就等于读了百分之八十。

  整本书唯一的成功之处就是作者塑造的那个仆人塞利姆,这个人胆小而又自大,整日絮絮叨叨吹牛,把自己形容得如同一个勇士。读完之后令人印象深刻。但我想作者之所以塑造这个人物成功,可能就在于作者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在描写自己,焉有不成功之理。

  但实际上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把自己描写得有勇有谋智慧力量并重,几乎堪称是色艺双绝。却把埃及人写得贪财、势力,无视法度。从而他自己就成了一个救世主。

  大概这也是西方人自大所在

  当初买这本书,是看见这书腰上写着让德国总理惊呼的书,看完这本书,我想,如果是真的,这德国总理太没见过世面了。

  《沙漠之城》读后感(二):一个基督徒在穆斯林世界的冒险

  这本书的前言介绍确实有点夸大其词了,如果没有那么高的期待,可能书中的故事还算是精彩有趣。但是扣上了国宝级小说家、悬疑小说的帽子,内容真的有些力不从心啊。

  但是还是有精彩的一面,在里面,穆斯林世界的方方面面写的还是让人看了很过瘾,虽然不知道实际是怎样,但是那个异域风情还是渲染的非常之浓。倒是作者想要情调的基督徒的理想和教义,反而有点弱。

  主人公是一个有智慧,有力量的全能人才,出手百发百中,机智灵巧,任何艰难险阻都能转危为安,而且具有怜悯之心,绅士之风度,解放和自由他的理想。又颇有冒险的探索勇气,反正就是十全十美啦!这个任务如果拍成好莱坞大片,会颇有拯救地球的超人的风采。但是放到小说里面是不是就有点单一和枯燥了呢?

  但是不管怎么说,以前对于埃及只是一个概念,这个小说多少会有一点感性认识。而且作者里面关于伊斯兰教,部落,宫殿,尼罗河,阿拉伯宝马,伊斯兰女性,木乃伊的描写,丝毫没有画蛇添足哗众取宠感觉,非常的写实。所以还要赞叹作者的阅历和知识

  最后还是希望能够看到电影版本的快点出来啊!一定是个好剧本,迷人的老帅哥啊!

  《沙漠之城》读后感(三):一本没有悬念的“悬疑小说”

  腰封上黑塞的推荐让我毫不犹豫的买下了这本“德国国宝级作家”的“悬疑小说”,结果却多少有点令人失望

  作为一个翻译,我很少苛责自己的同行,因为我也深知这份工作的不易。然而这本书的翻译却让我有些无法接受:首先是“沙漠之城”这个标题,Im Lande des Mahdi原意为马赫迪的国度,马赫迪是伊斯兰教中的救世主,这一点可能很多读者需要查证才能知晓,因此选择意译是正确的。可是将Land一词意译为“城”却不甚妥当,通篇读下来,整个故事并非发生在一个狭小的区域或者城市内,而是横穿了半个埃及,这样看来,反倒是封底简介中的“沙漠之域”更加贴切。标题尚且如此,内容就更不讲究了,书中满眼尽是德语习惯的中文词句,其中“黑孩子”和“黑孩儿”这两个词尤为令人印象深刻,久久不能忘怀,我真的是在读一本中文书吗?

  作为一本“悬疑小说”,每一章却都有一个剧透的标题,此外书中每每出现一些原本应该是暗示性的情节或话语,作者都会在后面略显画蛇添足地加上一句“事后证明……”书中的情节也是处处充满巧合,沙漠中的匪徒面对着杀害了自己伙伴的两个人,竟然想着要将他们绑起来玩玩再杀,直到他们被主角追上解救……也许这就是19世纪悬疑小说的风格吧。全书最大的悬念,恐怕就是这套“马赫迪三部曲”为何只有第一部?书中各大反派的结局、本尼西寻人的结果,看来只有去找德语版了……不过其实也不一定要找,因为按作者的风格,结局必定是正义战胜了邪恶,毫无疑问。

  另外,封底的内容简介有些不知所云,本尼西究竟是在全书的哪个章节,在“挣扎求生之时,愕然发现在这无垠的沙海之下,竟掩埋着具具血骨寒尸”的?在主角和匪帮最后的冲突前,总共也就死了一个人,何来“具具血骨寒尸”,难道他们指的是木乃伊?

  一直无法理解本书的评分为何这么高,点进“180人参与评价”一看,“XXX办证”“XXX毕业证”赫然在列,于是恍然大悟

  《沙漠之城》读后感(四):当堂吉诃德与桑丘来到埃及

  最近读书经常读到一个句子: 或许,我用“还好”形容我的感觉太轻了。这个破句子用在这里形容我的感觉可能还算恰当。这本书实在是和《堂吉诃德》有够像。以前我一直以为只有西班牙才能生出塞万提斯这样无厘头的作家,没想到深居欧洲北陆的一板一眼的德国人也会屈尊写下这样一本书。

  这个德国探险家本尼西本(德国人的名字好拗口)不像是堂吉诃德那样神经,但当一个正常人身处埃及这样一个国家时,他恐怕就是最不正常的人了。这个情形有点像我身处北医六院的同学

  赛利姆倒是活脱一个桑丘二世,对于他的形象,我只能说够贱。就是经常干出口出狂言、招惹是非,别人一到两腿撒跑这种事儿。让人很无奈

  这本小说里的埃及人有两大通病,一个是懒,一个是满嘴跑火车。我不免怀疑作者是否有种族歧视的倾向,尤其是他讲到什么阿拉伯什么马的那一场,似乎欧洲人什么都懂的样子,就不太厚道。

  虽然,可能埃及人确实有这两种毛病,不过还是觉得他们挺可爱的。尤其是最近听到一个新闻说,现在埃及男人流行娶中国媳妇,因为他们觉得中国女人从小就学过武功,可以保护他们,又会做菜,又节省。还有不少人跑到中国的大使馆里询问可不可以牵线搭桥。回头看这本书,就更加觉得他们傻得可爱。

  嗯,这样一想的话,可能作者写这本书的时候就是想通过本尼西本这样的形象来反衬出埃及人民的形象吧。

  在正常的地方游走无所谓冒险,穿行于满是疯子的荒凉之地才算是刺激吧。

  《沙漠之城》读后感(五):真心不错

  我发觉如果对一本书有太多的预设或期望,最后得到的肯定是失望。

  而这本书,是我用手机豆瓣阅读,随便浏览时看到的,试读了后,觉得很有兴趣继续读下去,一气呵成,把它读完了。

  我之前完全认识这个作家,也没看到这么多网友说的腰封黑塞的推荐什么的。

  所以我想我从这本书收获到的是:

  1埃及及中东、沙漠及部落、非洲印象:异域风情浓郁,填补了我对非洲的想象。

  2整个写作思路很有脉络:遇到一个一个的人,走过一段一段的旅程,然后前后的人和旅程又是有关联、冲突、伏笔的,从一个意外之旅展现出整个奴隶交易的现实,更难能可贵的是,从深刻的对比描写中突出各个人物的人性和特征。真心不错。

  3奴隶在非洲,西方列强国民在非洲,两者对比:两种文明的冲击。

  4不满的地方:主角太完美无所不能。主角力大无穷随便就征服了很多人,智慧过人涉猎方方面面知识,胆量和勇气超凡没什么不敢做的,决断及不贪慕美色,领导有方经常以独裁者身份坚持己见,,,,好吧,弄得一点缺点都没,有点太假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沙漠之城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