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心中尚未崩坏的部分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心中尚未崩坏的部分读后感10篇

2018-01-03 21:1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心中尚未崩坏的部分读后感10篇

  《我心中尚未崩坏的部分》是一本由白石一文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4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心中尚未崩坏的部分》读后感(一):寂寞如此深重

  从小我所理解的“人”就是一种群居性的生物,这一点在一门叫做社会的学科中得到过充分的佐证,我一直以为的是,人是不可能剥离周遭的人际实际单独存在的,因为作为生命体有着必须仰仗倚赖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往往不能独自完成。

  然而这本书试图告诉我的却是,人归根到底是寂寞的,寂寞与生俱来,又从生到死如影随形,而死去,似乎又是更深不可测的寂寞。

  有一段话,很形象

  衰老,以及死亡都不是可以中途退缩的。那是何等困难的事啊。不管有没有家人,又或者身旁有没有任何人在,那终究是一场孤军奋斗的战役,每个人都必须靠着自己力量超越

  想想也对,不管是出生还是死去,没有什么是由我们自己选择的。实际上,“被降生”与“被死亡”的过程中,所有的事情都必须我们自己独立承担。

  似乎是因为这个,直人永远少对事物热情,任何事物。

  所以他才会表示得对一切漠不关心,永远一副游刃有余样子吧。

  对他而言,他喜欢不喜欢就是评定一切事物是非优劣的唯一标准,我想,这是否是他对于自己无法选择的人生愤怒转化而来的呢。

  不过也难怪,从小就有过被母亲抛弃的经历已经让他形成了万事倚赖自己,对外界留有余地的人生信条,所以这种“按需所求”的价值取向,也并不显得不可思议吧。

  不过我可不是这么悲观的人,某种程度上说我和枝里子更像,我很喜欢她的那句话:"对于所有的事情我都想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确认,不这么做的话,总是无法释怀。”我也有十分相似的旺盛的好奇心,虽然以直人的角度来看,这种不深入的好奇其实也是徒劳,但我仍然愿意为这种徒劳付出热情。

  与之相比,旅途单身的寂寞也就不算什么了吧。

  万物无绝对,我总想,既然人生之寂寞,死亦孤苦,那么何不在由生到死到死的过程中尽量地让自己高兴一些呢,毕竟生死已经孤寂如斯,为何还要被这孤寂奴役,而不是堆栈起几分欢乐把这孤独冲淡点呢。

  毕竟,“如果所谓的生是指带着老、病、死的骷髅穿上死亡之衣,那么就让这缠绕之衣尽可能低一度灿烂美丽”,“只要能理解生气蓬勃地活着就是生气蓬勃地走向死亡,心就会平静”。

  最近读了太多关于生死的故事,关于死的宁静已经习惯了不少,关乎生的寂寞却是头一遭。记得以前看到有句酸话:世界暗无人色,寂寞深不可测。

  这句话用来形容此刻的心情却没来由地贴合。

  越惨烈恐惧越是寂静无声,而此时,夜色宁静。

  《我心中尚未崩坏的部分》读后感(二):使用度测评:《我心中尚未崩坏的部分》

  这是一本很有趣的书。

  有趣的设定:29岁,没有特别高大上理由进入一个体面的工作环境同时和三个女性恋爱,但是却都不爱,不过,有非和她们在一起的理由,有两个边线人物,开头结尾。非常非常非常有趣的设定。

  有趣的故事以及结构:穿插自己的事,别人的事,不矫情。

  有趣的主题:性,磨练,死亡。

  崩坏之于我,是将自己抹平,变成一个圆滑的球。对这个不喜欢的世界,不再有自己的坚持

  嗯,所以,这本书,之于我有非常大的意义

  指导的意义。

  推荐:“有段时间男性杂志大量推荐”书店老板娘如是说;

  阅读时间:三个小时

  《我心中尚未崩坏的部分》读后感(三):尚未崩坏的部分,早已崩坏。

  这是我读白石一文的第一本书,以我的阅读经验来说,只有为数不多小说能让我读过后随手翻开,仍有继续读下去的欲望,《我心中尚未崩坏的部分》就是这样一本小说。

  小说的主人公松原直人生长于一个家庭破碎,从小缺爱的环境里。母亲对他的抛弃,改变了其一生。所谓“崩坏”,皆系那时种下的因。

  枝里子,朋美,大西夫人,三人和直人皆有密切的关系。一个象征所谓爱情,一个象征所谓家庭,一个象征所谓金钱

  小说中,直人一步步崩坏,一步步失去这三者。按照惯常的眼光,我们会认为他是不负责任的。他对爱情不负责,对他所一步步接近的“家庭”不负责,对大西夫人则纯粹是一种交易,更无责任可负,各取所需罢了。

  可是我们又看到,在这种状态下,枝里子对他是有所希冀的。朋美对他是有所希冀的。这又在说明什么?

  爱情,或者说是基于物质的爱情,是对对方是有所要求的,譬如结婚。而直人从未考虑过结婚,他的母亲是如此悲剧,朋美身上也仿佛有着他母亲的影子,他没有理由去相信婚姻。而当他看到朋美的孩子,竟然会产生一种特殊的亲近,这在全篇小说中是值得玩味的。

  我们再来看看枝里子。枝里子是很多人所憧憬的“理想型”女友,对男友照顾周到,时常关心,有自己的事业。可是,我们能从枝里子一字不差地在日记本上写下直人和她父亲对话中,看到枝里子在以她的方式记录和观察着她身边的种种。枝里子是很爱直人的,她想去了解他,包容他,认真的考虑与直人的未来,将直人带回家见父母。种种让我们觉得枝里子非常完美,直人甚至一度也想过要认真对待这份感情。可是直人是寂寞到骨髓的人,他早已失去了正常幸福的相信,他不愿相信,不愿放下自己多年来所相信所形成的世界观,他不断地驳斥枝里子的想法,以试图保持自己,他不断逃避,不断闪躲,将自己保护的太深。他注定无法和枝里子在一起。一个寂寞到骨髓的人是无法和不了解寂寞的人一起生活的。

  朋美,属于一个引子。我想把她称为一个引子,引出直人的母亲的经历。我们会发现,直人的母亲和朋美很像。朋美也做过抛下自己的孩子去和直人做爱,这种场景,对于直人来说司空见惯,他小的时候,母亲也从来抛下他和妹妹,与男人在一起。如果把朋美描写的和直人的母亲处境一样,那么故事就无从发展了。对于朋美来说,她作为引子或者说“配角”的作用足够了的时候,她就遇到了之前的那个朴姓韩国人,与之破镜重圆

  直人的童年和朋美孩子的童年形成了鲜明对比,他的母亲再婚,却得不到幸福,他也得不到家庭。而朋美的孩子因为父母破镜重圆,得到了家庭,以后崩坏否,无从定论,但至少给我们留下了一点希望。

  直人没有这么幸运,对于童年的被母亲抛弃,他始终不能忘怀,这“抛弃”使他直接失去了“童年”,社会现实丑恶过早的展现在他的面前。母亲的自私,他一览无遗。他知道,这些迫不得已都有理由,所有的举动都有理由的堆砌,都有借口的奠基。

  他很难再去相信人的举动的无私,过早的犬儒化,造成后来的“不负责任”的态度。我们说他神经质也好,说他过于自我也罢,可是这些是现实带给他的。他在他的世界线内所经历的这一切放到谁身上,都不一定能够坚强的承受下来。我们知道,男主承受下来,在这个社会生存,这是他的生存之道。我们预设价值观去讽刺,只会显示出我们伪善。

  他对于社会有着清醒认识:“或许没有东西平凡那么可怕的吧,因为平凡会紧紧黏住自己不放,而平凡的人最难以舍弃自我。”

  这句话是在枝里子表达她过着幸福的少女时代时,直人发出的感慨。

  他曾经舍弃过自我,或者对于他来说已经没有了“自我”,因为他的母亲病重,他只能舍弃自我去跟大西夫人上床,来获得金钱。

  他曾这样说到“巨大不幸可以让人轻易地舍弃因不幸而绝望的自己,而巨大的幸福也经常伴随着将过于幸福的自己抛弃的冲动。”我们可以将它作多种理解,这种抛弃,不仅仅只有死。

  枝里子从没有抛弃过自己,因为她一直过着所谓的“平常”的生活,而“一旦沉浸在平凡的幸福中,人至死都无法改变自我,也无法抛弃自我,这种人对于他人的不幸就算能够同情,也绝对无法体会,因为体会必须要先放弃自我。”

  显然,直人期待枝里子能够体会他,或者说曾经有过这种期待。但是当他发现很多人都是沉浸在平凡的幸福中无法自拔,嘴上说理解别人,而实际上无关痛痒,不能体会对方的痛苦,只为了达到所谓“安慰”、“关心”的目的而说出谁都会说的话语,让直人彻底失望

  小说中,无论是谁都不会跟直人有过相同的经历,继而也无法去体会他,所以全篇中心句“我也不断地寻找我的生命之所,每个人都一样,不是只有你为此痛苦而已。不过,就算再怎么寻找、追求,也不可能找到自己的生命之所,不管跟什么样的人交往,没有人可以给你你想要的地方。”由是而出。

  小说整体非常连贯,几条主线相互并行,却没有交错,雷太和小仄作为同是不幸人的另一种姿态出现,雷太的选择,其实让我们看到了很多该被释放的能量,作为犬儒的对立面出现。而小仄,则是还没有了解到时间的厉害,对雷太心生爱慕之后,变得死心塌地。

  这些我们都可以理解,可以“同情”,小说写到这里就不再需要冗笔了。直人“崩坏”的过程实际上是完成了他人生的一次蜕变,这种蜕变,在沉浸于平凡的幸福之中的人看来,是他变得麻木不仁开始

  其实,这正是他理解了真知子小姐和那位女佛教徒的话,所作出的蜕变。

  下面我把女佛教徒和真知子的话摘抄如下,供参考。

  女佛教徒:“人的存在,如果拿竹筛彻底滤掉所有会消逝的东西,像是青春、美貌、情感、富贵、地位世间能力等,所剩的骨子里就只有人类共通的生、老、病、死。”

  真知子:“直人小弟自己觉得羞耻,但我觉得只要直人小弟好好凝视这个世界,那就一点都不可耻呢。总有一天,直人小弟也会告别直人小弟,和那些同样死去的众人混杂在一起,变成一阵风吹过。所以,希望你或者的时候,尽可能忘却自身,变成为他人着想的人。释迦佛祖教导我们,这世界无论什么都紧密相存,人类、动物石头、花草、空气等全部联系成一个像梦的东西呢。无论是出生前、活着的时候或者死后,我觉得都是一样的吧。他人一定是自己,自己也一定是他人,之后要出生的人也是自己,过往死去的人也是自己哦。还有直人小弟所不知道的,石头、草木、虫、动物等,也都是自己,真的没有可以烦扰的事情。自己觉得苦闷就苦闷,自己觉得快乐就快乐,这世界不过如此。所以我跟直人小弟有天会死,但那却不是可悲的事情,也不需要悲伤。就算我死了,直人小弟会活着,直人小弟死了,其他人会活下去,这样一来,就没有什么好害怕的。所以,我想要舍弃自我,不管是对谁,都觉得他很重要。我并不是特别喜欢直人小弟,只是因为自己如此深信,于是亲切对待你,所以你不用感谢我也没关系,毕竟我只是为了自己而做,我想,那最后也会对直人小弟有用吧。”

  女佛教徒将人生按照佛教重述了一遍,真知子如其名,获得了“真知”,并将这“真知”告诉直人。

  这段崩坏的过程中,直人理解了他们所说的话,他最后没有“崩坏”的部分,恰恰是真知子所说的舍弃自我,觉得别人很重要。而其实,早已崩坏。

  “人活着走向死亡,走向死亡而活着,每个人的生命理应相差无几。即使舍弃自我,沉浸在他者之中,依循他人随波逐流,不管是谁,只要还存活于这个世界的时间中,最终都会和我一样,被不断堆积在脚边有如铅重般的疲劳给攫获,然后进退不得,一切的意义终究会变得虚无。”

  直人体会到了这个世界的“无意义”,不去按照真知子所说,舍弃自我,去适应这个世界,而是要追求另外一个世界,不断的突破平凡的幸福,他燃起新的念想“我们绝对不能被个人自我的喜怒哀乐趁虚而入,像是枝里子只注视我们生存的世界,绝对无法寻获通往等待我们前去的崭新世界大道,如果视线被眼前的小小光芒给攫住了,那将无法发现遥远的彼方燃烧的光芒正引导着我们。”

  “真正的幸福必然与死亡密不可分,存在于死亡海面边界之处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到这里,我们或许隐隐约约对直人追求遥远的彼方之路有了一个隐约的认识。那个彼方,必须穿越名为“死亡”的海面。

  如果我们说直人尚未崩坏的部分是他的所希冀的“幸福”,致使他的目光投向“彼岸”,那么这个部分已然崩坏,我们只能看到他那逃避现实产生的徒劳的妄想。

  小说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我们无从知道他是否真的选择了去死亡,还是由着枝里子“耍赖”,继续在这个“无意义”的世界生存下去。我们心中自有答案,不尽相同。

  直人崩坏的过程,实际上是他理解世界的过程。他完成了一次次自我的“崩坏”。从舍弃自我,到卡在现实中进退不得,到发现这个世间其实是“无意义”的。

  人的存在注定是一种价值性的存在,人不断赋予事物以“意义”,从而的到各种满足,各种“幸福”。而当一切失去“意义”,那么注定的不到所谓“幸福”。过于孤独的他也曾希望让人去理解他,可是注定谁也无法理解他,他迈出的步伐过于有限,他的尝试过于胆小,这是直人的悲剧性。

  他一步步在崩坏,我们很难从他身上找到像雷太那样的能量去向这个社会反抗,我们看到的其实是被社会犬儒化又不断自我崩坏的悲剧性格人物。崩坏的过程从舍弃自我,到追求另一个世界。我们能看出,他一直在逃避,一直在躲闪,当然,如果改变不了,那只有离开。对比雷太的刺杀首相的对抗现实极端,男主显示了另外一种逃避现实极端。

  这两种极端,都归于无意义,却值得我们深思。

  《我心中尚未崩坏的部分》读后感(四):我心中尚未崩坏的部分

  喜欢上一个人而且能够一直保持新鲜感,那是指两个人互相了解 不断发现对方新的一面。真正的新鲜感是两个人交往过程中自然产生出来的,这和享受一场喜欢的电玩或一本书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没有真正的朋友是多么悲惨的孤独,人生没有朋友,世界不过是一片荒野。

  拥有许多朋友,等于没有朋友。

  语言终究只是知识的拼贴和汇集罢了。

  祝福婚姻的钟声是友情的凭吊之钟。

  衰老,以及死亡都不是可以中途退缩的。

  死亡最终是一场孤军奋斗的战役,每个人都必须靠着自己的力量去超越。

  身边的亲人陷入留恋的泥沼,那是死亡这一现象的周边运作,而绝不是死亡本体。所谓死亡本体,指的就是每个人都将面对的此一事实――亦即,对人类而言,与诞生并存、独一无二的绝对现象,除此之外,无人能理解其真貌。非要正确地形容死亡的话,仍只能说是“不值一提”、“司空见惯”、“及其平凡”的一件事。

  人的存在,如果拿竹筛彻底滤掉所有终会消逝的东西,例如青春、美貌、爱情、情感、富贵、地位、世间的能力等,所剩的惟有人类共通的老、病、死。

  如果所谓的生是指在带着老、病、死的骷髅穿上生命之衣,那就让那缠绕之衣尽可能地一度灿烂美丽。

  郑重其事地过年。

  枝里子比起直人真的要幸福千倍万倍吧。

  描写他们过年的那段很有画面感(像 的电影)

  我是个对节日没有很大感觉的人。

  就比如过生日,自从上初中后就没有那种爸爸买蛋糕妈妈做一桌子饭的庆祝方式了。

  但是每次过年,我都有那种冷清的想哭鼻子的时候。

  若不亲身接近死亡,即无法展现人真正的力量与生命的毅力,这就是所谓人生的结构。

  欲望啊,不论何时都是外来的,并非人听任欲望而行动,而是欲望选择了人。人们只是乘客而已。

  人在憧憬远方的时候总是看不清楚一切,事实上,真正必须凝视的东西就在自己身旁却毫不自觉,简单地说,就是花许多钱却一无所获。

  于我而言,旅行真的给过我太多勇气了。

  做过很多旅行后的决定。

  也因为这些旅程有了很多不一样的体验。

  去旅行的时候多少都会有所收获,尽管我不确定那有何帮助,但是在每个场景里,我会有很多的感想,事后也会思考很多事情,所以远行时我总是尽可能一个人。

  一个人吃饭过,一个人看电影过,一个人看演唱会过。什么时候会有一个人的远行呢。其实我还蛮期待的。

  我才了解孩子活在与大人完全不同的世界里。可是他那小小的世界却老是遭到大人的恣意破坏。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想到了电影《黑处有什么》。

  当时觉得人性实在是很可怕的存在。以一个少女的视觉来表现这些晦暗的东西也有些残忍。

  黑处有什么。大概是成人世界的腐烂,猥琐,懦弱。

  好像对于很多人来说,活着活着会忘记了初衷。

  詹燕飞说“长大后要做个好妈妈,好老师,这样就可以把我没有得到的所有爱与尊重 统统都给她。”

  所以如果每个好小孩都长成好大人,这个世界就跟童话世界一般了。

  谁说大人已没有童谣呢。

  希望你活着的时候,尽可能地忘却自身,变成为他人着想的人。

  这世界无论什么都紧密相存,人类、动物、石头、花朵、空气等全部联系成像一个梦的东西呢。

  想要认识世界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相信光所引导的。方向,沿着光明而迷信地经历人生;另一种方法较为精致,宛如把自己的肉体投入宇宙空间里一般,凝视着世界全体,也就是凝视着深深封闭的黑暗。

  平凡的人选择第一种。

  能做到第二种的人,大概都是孤傲的吧。

  还有一种人是最难得的吧。他俯视整个宇宙,带着他原本的怜悯仿佛救世主一般。但有一天他变成一道光,愿意伸手拉你一把,救你脱离泥沼。

  这种人,是宇宙一样的存在啊。

  人的幸福之道在于应比喜爱自己更加喜爱他人。

  莫名的想起来“我们都爱自己胜过爱别人”

  但是忘记了这句话出自哪里了-_-||

  看书的时候 和看《海边的曼彻斯特》的感觉很像

  特别丧 从头丧到尾。

  并且对于我来说,遣词也过于晦涩,所以有些地方要反复看很多遍。

  看的时候也总是想起来『我心中尚未崩坏的地方』。

  “至少在我的心中还有和尚未崩坏的地方,孩子一样,不可腐烂的土壤”

  提到了很多和死亡有关的部分。

  很喜欢这部分,刚开始觉得是豁达的,后来又想,也许是过于豁达了,所以才会无所谓。

  二十几年来,好像最靠近死亡这件事的时候,还很小以致于只有模糊的记忆。有一个人躺在床上,旁边围着很多人都在哭,而我坐在门槛那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印象中还有人指着不远处的一座山跟我说他以后就在那里。这些事情模糊到不知道是真实发生的还是幻象。

  :突然想起很神奇的一个情况。我有时会觉得当下在做的事情,当下听到别人说的话,好像真真切切地什么时候发生过。不知道你们有没有。X:D

  当然希望全世界的人都很豁达。

  不过更希望全世界的人都不要靠近死亡了。

  毕竟,生命过分美好。

  最后。

  写完以后不禁觉得。怎么会这么做作。

  我这不成熟的脑袋 望见谅。

  《我心中尚未崩坏的部分》读后感(五):生死之间

  现年五十五岁的白石一文终于在大陆推出首本作品,此时离他以《ほかならぬ人へ》获得直木奖也已过去四年,距这本书的首次出版也有十余年的历史,不论是相较于很早就在大陆出版作品且已成为一种流行符号的村上春树,或新近崛起的八零后作家青山七惠与悬疑派的代表人东野圭吾等一系列在大陆备受瞩目的日本作家,人们给予白石一文的认可与关注似乎都来得太晚。

  但这并不妨碍一个灵魂探索者对于生命不断发出的诘问,也不妨碍他在写作途中的不断尝试,一直到这些年,他依旧以每年一到两本新书的速度不断向人们发出他疑惑的声音,企图探寻到更深的地域,寻找世界不知是否存在的界限。

  小说的故事情节并不跌宕起伏,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断续且零星的诉说身边人的故事,因此读者需自己自行将这些断裂的关于过去的章节调节被打乱的时间顺序,渐渐将其拼凑成故事中人物相对完整的前半生。在不断清晰的描摹里,人物的性格逐渐分明之后会发觉,这些同处于一个狭小空间相互碰撞的人们各有各的不幸与坚持,这些不可重叠也无法相互共融的世界观直以及在不同起点出发却有了融合点的生活轨迹,那些不可轻视的细枝末节无一不在牵引着生命倾塌的方向,由此构筑成一部极能体现出当下社会中融入人群中孤独的个体小说。

  不论是看似光鲜的枝里子;温柔充满母爱的朋美;富裕却寂寞的大西夫人;还是觉得世界在腐败的雷太;觉得世界悲惨的小仄;甚至是不被父亲承认的拓也,他们都是企图重新与这个社会握手言和的孤独个体,以各种不为人知的骇人姿态,在静默崩坏的世界边缘,抗拒的存活。

  突然想起文中的片段,是在与小仄五年后的见面时,身为故事主角的直人(大概也是作者本人的缩影)向她发出一句突兀的询问:

  “你啊,是想死吗?”

  “我不知道。”

  ……

  “老师您也想死吗?”

  “嗯,不知道”

  那时我明白,作者觉得重要的大概并不是死亡本身,而是想思考死亡的本质。不是只基于表象的简单的身体运作类似于呼吸停顿、大脑停止一类的死亡,他想知道的是人类被迫诞生的意义,死亡无法崩裂的什么,以及这一具带着老,病,死的骷髅穿上的生命之衣背后生死的真实模样。当然,我们无从得知答案,就像安吉拉卡特所说:“不管我们如何努力想占有对方身为他者的本质,都无可避免的会失败。”

  文中的直人,像是一个孤独寻求出路的狂人,在只有一个人的,旁人不能理解的黑暗里,对每一件值得思考的事情进行深入思考,有一套自以为是的哲学体系。这些在人生中不断冒出来的疑问席卷而来,早压垮一个被母亲遗弃后从小就敏感的心。因此他蜷缩、退避、自我保护,甚至不敢遗忘任何细节。终日逡巡于三个女子身边,在对于母亲的爱与怨怼之间,从她们身上寻找不同的需求,以此来维护内心接踵而至的倾塌。

  在这些倾塌间,他不住直面生死的思考,让我想到村上春树说过:“所谓死,也许就是在这种黑暗中保持永恒的清醒。”倏忽想起来,白石一文也说了,活着就是步向死亡,而死亡是一场孤军奋战的战役,每个人都必须靠自己的力量超越,那是一件必须“超越”到另一个世界的事。那么我想,就这一点上来说,人活着与死去其实并没有什么差别。如果我们能这样认为,将死与生提到相同的界面,甚至让死超过生,那么我们大概就会明白作者为什么会说,忽视死亡的人日后必会付出巨大的代价。这多少让我想到海明威的那句:“死自有一种美,一种安静,一种不会使我惧怕的变形。”

  作者带领我们一遍一遍探讨生存的意义与死亡的亲临,让我们不得不逼迫自己去直视一个也许从未深入思考的事情,人类共同的、毫无理由的生,与必将迈向的、无可避免的死。在生死交叉于一线之间人的直线行走,看起来更像是在既定的时间内夹缝求生,痛苦与挣扎,都如同烙印,特别深刻。这是白石一文写作的常态,在他前期的另一本小说《一瞬之光》中,也有过类似的探讨。在骏河死时他曾这样描述;“死亡连根夺走了一个人所有的生气。希望、热情、苦恼、悔悟,这些情感毕竟只是人生中的微小泡沫。人喜欢让这些泡沫沾满全身,有时陶醉,有时却陷溺窒息。然而一旦死亡,所有过往都不会留下痕迹,只待蒸发消失。”这种比拟与身披缠绕之衣的骷髅不谋而合。在后来的《永远在身边》中他亦谈到生死:“人生在世,就是每天生,每天死,死亡就是沒有明天了。”在接受采访时,他亦曾说过:“这一生,我们都是孤独地来,又孤独地去。”这些都在向人们叙说这个“每天怀着如果没有出声在这个世界上该有多好的想法活着”的人正在经历着怎样的思维洗礼。

  就是这种说不上净化的洗礼,形成了白石一文特有的思考方式与写作风格,那些不被大多人深思的体系,也在他的笔下并列站得整齐服帖。

  撇开作者口中司空见惯的死亡,小说中另有一个情节打动我。是在故事快要向我们揭露结局,直人在枝里子的屋子里听过她第一次亦有可能是最后一次长篇大论的诉说后转身要离开的情形,一贯侃侃而谈的直人这一次什么也没有说,试图以沉默为这个算不上忠贞的爱情画上句号。他背过身去,不去看那副让他不啻的巨幅照片,也顺便背对了她。反而是她以一种沉闷的口吻说:“连再见也说不出口吗?”这相较于从枝里子的故居愤然离席的直人的形象相差甚远。这期间是由于他的内心又有什么崩坏了吗?还是有什么正在渐渐重铸?

  他再次想到枝里子的时候,窗外华灯初上,一片阴翳,而回忆必然来得比死亡更快。

  《我心中尚未崩坏的部分》读后感(六):艰难而欣慰的活下去

  年幼的他站在母亲怀中,听着母亲一遍又一遍哭泣对不起的时候,自此那种欲哭无泪的恐惧深深植根于时间的拳头中。父亲的遗弃让他始终记不起那个男人的模样,母亲的荒唐在毫无征兆的言辞里让我们感觉到他难以言表耻辱,以及与妹妹相依为命被自己视为必然的存在时,他是被强迫的来到这个世界,忘不尽的是只有借酒才能挥去的沉重。当真知子小姐那种像爱自己一样的去爱别人的美好方式去对待他与妹妹时,心中尚未崩坏的部分算是逐渐有所显现吧,从后来的文章提到到真知子死去,莫名的伤感也一直伴随着触及了我。从对待拓也与朋美那近似父爱与丈夫的关怀,对待雷太与小仄温柔的关怀与体贴都能瞥见真知子的影子。现实中三个朋友的悲剧在他看来一切变得荒唐,对待死亡的摸索,让他对于雷太选择死亡的态度没有太多的震惊,或许死亡是接近幸福的最好方式。

  至于真知子,寻求哪怕是一秒的共和也让她煞费苦心,因为她所聆听的是一个来自不同世界的声音。或许真正的爱情不是来自于温柔小心的呵护,只是理解就足够了,而事实上直人心中确实也有让枝子里不能理解的东西太多,所以谈话常常是半途而废。直人尝试过珍惜,一方面渴求却又在心里无法交融的另一方面冷漠的拒绝。

  他在孤独的承担父亲丈夫朋友男朋友的各种角色,用爱自己的方式去爱别人,却迟迟等不到一个像爱自己一样去爱他的人,得到的也许仅仅只有一丝安慰而已吧

  《我心中尚未崩坏的部分》读后感(七):无解

  人的一生,短暂又漫长的十几年,究竟为了什么?有多少人问过这个问题,又有多少作品探讨过的问题,但至今都没有答案。人类历史上许多哲学家,也没能给出答案。或许这是个无解问题,又或是人活一生目的不同,而答案太多,没有标准。

  许多人在安慰人的时候说:活着最主要。但人生最主要的事(除非自杀),却不由我们自己说了算,这不是讽刺吗?出生,我们无法决定。死亡呢?我们能决定吗?我们到底有没有权利决定自己的死亡?自杀到底是怎样的行为?活着和死去到底哪个更需要勇气?我始终认为自杀的人是没有责任感的人,选择了一条对于自己最简单粗暴的方法选择问题,留下伤心和难题给家人。但一方面我又认为死亡也是需要勇气的。可是既然有勇气死亡为什么没有勇气面对本来就有的活呢?这些问题我时常会响起,思考一阵,随着年龄阅历不同会有不同的看法,只是看法。

  生与死,最简单却也最复杂。人生下来就朝着死亡走去,生气蓬勃的活着就是生气蓬勃的死去,这话虽然悲观但也是真理。只能既然活着就活下去吧。

  “我心中尚未崩坏的部分”到底是什么?是善良?是纯真?是希望?是梦想?

  《我心中尚未崩坏的部分》读后感(八):我也不断地寻找的我生命之所

  在这个人满为患的世界上,有那么一些人,有着悲伤的过往,一部分崩坏的生命,一度让人怀疑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但是仍然继续向前走着。受伤的部分因为结扎而更加牢固,也因为疤痕而不会忘记,就好像一个敏感地带,有着自己特殊的存在方式。每个人都试图忘记不愉快的事情,更不会对谁都主动提起,但是又会用自己方式去试图体会失去的感情是一个怎样的滋味,是不是也是在麻痹自己曾经受过的伤好像不会那么痛。

  充满孤独感的人生,好像和周围的人充满距离,有一个世界那么远,像孤立的岛屿一样冷漠坚强,可是,在崩坏和不崩坏的路上继续走着,就这么走着···这样的走着是为了寻找对吧?是为了找到自己的生命之所才走下去的吧,纵使是一个未知的毫无轮廓的生命之所,我们也都在寻找,只是每一个人的地方都不一样,一些人容易到达,一些人难以找到罢了···

  我也不断的寻找我的生命之所···

  《我心中尚未崩坏的部分》读后感(九):爱的艺术

  1 这是因为母爱缺位而不具安全感的人们的故事;2 不善于建立关系与不停寻找自己的空间;3 我们为什么要活着?

  这本书读的时候不算最投入的状态,因为这不是和“我”的书;但在读的过程中不断想到一个朋友,似乎变得可以理解他的一些表征。现在读很多人的故事都回到富勒姆的“爱的艺术”来想,规则与安全感缺失一个确实都会带来贯穿一生的缺憾。他们有一扇门不曾打开,他们将“别人”与同类隔开,别人世界的准则对他们而言没有最起码的说服力,看到,也承认。20140427

  以上是读完当刻写的记录,刚才看到一则书评,其中朋美母子的点点醒了我。为什么会有三个女性不同身份的设置,为什么直人那么喜欢拓也(书中甚至都没有说过这个孩子是否可爱),都变得可以理解。

  朋美作为母爱的填充,在相似境遇下做了与直人母亲截然不同的选择。

  直人一生关系的建立都不断回到母子关系建立这点上,如一个结,没有扎紧就扎不起其它的结点。

  《我心中尚未崩坏的部分》读后感(十):日暮苍山远,风雪夜归人

  “我”心中尚未崩坏的部分应该是什么呢?可能是他与世界仍然保持着的联系吧,和世界相连的绳索。

  主角“我”藉由和人的关系,来探求世界的终极奥义,人存在于世的意义,生与死,父母与子女,如果这些问题没能思考清楚,便始终不能安稳的存在于世界上,或者借着对问题的思考来得到一点存在于这世界上的理由。死,抑或是不死,为什么不能自杀,为什么要爱别人,如何获得幸福,不断疑问不断追寻问题的答案,乃至终于建立自己的哲学,然而这些并不能让他好好的与人共生。

  大概从他被母亲抛弃的那一刻起,内心便崩坏的所剩无几了吧。所以他冷淡、百无聊赖,生活于他无甚乐趣,几乎全部世界都不能激起他的兴趣,他始终冷眼旁观,时不时的随口撒些小谎,为自己所有的行为辩解。因为他的经历,所以只有同类才是可以理解和同情的,而其他的人只不过是永远无法明白的笨蛋而已,TA们的生活,我的生活,那些人怎么可能理解呢?如果不能理解,那便始终是残忍错误而愚蠢的存在。

  也正因为如此,松原直人才在我这里这么不讨喜欢,要向死而生,要爱别人才能幸福,要真正成为别人才能彼此理解苦楚,说了那么多所谓的大道理,做了那么多思考,然而始终是个对所有人和事绝望的自我放任的人而已。这样的人,凭什么就那么坦然的藐视着别人的情感呢?只是不同而已,怎么能比较?

  或许他不是自我放任而是挣扎不出一直以来笼罩于身的世界,所以格外想要一个新世界,不管是死亡这种方式还是其他的什么,所以才要和世界建立起必要的联系,用回忆或现实来保持自己的存在。这么说来,不管是枝里子还是朋美还是大西夫人都是一种工具,这么说不知道是否负责,然而我暂时想不出更合适的说法。是他寻求回答,确认自己的工具。由欲望驱使而尽量回避爱,但始终还是有那么一点感情存在,虽然并没多少却终究不被承认的一点感情。温柔下的冷漠,冷漠里尽力给的温柔。

  所以,他才会那么迷人吧,他肯定是迷人的,起码哪怕是作者的一厢情愿,毕竟有三个面容美丽背景各不相同的女人或多或少的爱着他,尤其是枝里子。残酷的温柔什么的,破碎又深邃什么的,孤独而心不在焉,坚强又脆弱的需要拯救的男人,对某些女人真是致命的吸引力啊。

  可能,有些伤害是永生永世都无法被救赎的,有些东西崩坏了就无法再重建,那么只能藉由还没崩坏的部分就这么寂静的挣扎着存活在这个世界上吧。做着面目普通的恶魔,假惺惺又真挚无比的和旁人联系着,寻找并不存在的新世界。

  大概是经历,也或许是阅读的积累,我并不能很好的握住这种故事的内核,作者的叙述像是极细的丝线,连接着我并不熟悉的世界。所以读完之后,我还是觉得如同站在云雾里,不甚清晰。对故事里的人物有一点厌恶,有一点共感,对自己有一点省思。没有逻辑,更多的是感受。或许在这本245页的小书里,总有一句说的对,不真正成为那个人的话,就无法真正理解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