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地球之美》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地球之美》的读后感10篇

2018-01-06 21:2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地球之美》的读后感10篇

  《地球之美》是一本由[法] 帕特里克·德韦弗 文 / [法] 让·弗朗索瓦·布翁克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68.00元,页数:41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地球之美》读后感(一):“料足、养眼、好玩”尽在地球之美(多图慎入)

  试想一下,你睁眼醒来,眼前一片模糊,混沌中回忆自己是在上班途中无缘无故昏过去的。等视线适应了周围的环境,你发现自己被外星人绑架到了他们的飞船。一群奇特的外星人通过传译器命令你讲述关于地球的知识,而你的讲述将决定地球存亡。我敢打赌,在这个情境下,你一定会发现,你对(不对,不是“你对”,是“我们对”)我们所居住的这颗母星地球知之甚少

  我们是地球人,天天生活在这颗星球上,无论是充满劬劳的劳作,还是享受诗意的闲游,我们生于兹长于兹。但我们对这颗星球却所知不多。这无疑是人类的一种尴尬。而这本《地球之美》恰恰能填补上我们的这一知识盲点。

  从定位上,《地球之美》是一本介绍地球发展历程的书,我个人觉得它的特点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料足,养眼,好玩。

  料足,是说这本书,在这本书集古地质学,古生物学,古气象学,古动物学,地质学,矿物学,地震学,地球化学等各种知识于一身的科普读本。

  你知道小时候夜光闹钟上闪烁的那些矿物质是钙铀云母吗?

  你知道麻雀的祖先是兽脚亚目恐龙吗?

  你知道印度半岛是怎样无理冲撞亚洲版块的吗?是这样的:

  《地球之美》读后感(二):《地球之美》:一切拔地而起,直至轰然倒下

  (本文发表于《晶报·深港书评》20170722)

  现代人的生活,因为有了太多技术的参与,总显得刻板而少变化。每天乘坐机械驱动的交通工具,打卡上下班,在手机电脑陪伴下打发空闲时光,看似充实却时时觉得空虚。技术让生活更加便捷,但也让它趋于单调——缺乏变化的日子,总是缺乏美感的。

  但实际上,就像是罗丹的名言,“世上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地球本身就是个奇迹,因而每一处砂石云雾其实都蕴藏着美妙传奇。我们也许只需要换一副眼光来审视它们,寻到“美”,也绝非难事——也许阅读这本《地球之美》,便是一个极好的“更换眼光”的途径。

  作为一本记录并表现地球本身“美”的作品,《地球之美》首先的特点,便是图文并茂——无比精美而珍贵的200幅彩图,配以来自法国科学院的专家专业的解说,以200余个时间点,勾勒出地球从远古到当下,再到未来惊心动魄的历程;而在此基础上,这部作品另一个出众之处,便是出色的选材、组织能力。要从如此漫长的地球历史中,选择出一个个“时间点”,还要让它们彼此串联,在读者面前重构这样一段历程,创作者可谓是有十足的决心、勇气和能力。

  所以在这部《地球之美》中,我们可以看到,地球发展之历程,是如此惊心动魄、宏大而浪漫:星际间的尘埃,用了差不多一亿年,才形成了我们这颗星球,而我们的卫星月球,则是通过45.26亿年前的一场“事故”才得以诞生;三十多亿年前,这颗星球上还铺着“细菌毯”,而倘若你有幸能穿越回去,也千万记得屏住呼吸,因为那时的氧气浓度太高,吸一口便足以致命;著名的三叶虫要到5亿多年前才能登场,而随后又是接二连三的生物大灭绝;在此期间,地表的形态不断发生着改变,东非大裂谷在四千万年前形成,南极在三千四百万年前才被冰雪“封印”,而我们总叹为观止的喜马拉雅山,直到2500万年前才拔地而起;至于我们的祖先,直到几百万年前才姗姗来迟,人属在240万年前才出现,100万年前——谢天谢地,他们终于学会了用火,智人在10万年前登场,他们在3.5万年前开始在洞穴墙壁上乱涂乱画——当然,出于敬意,我们应当称之为“艺术大爆炸”;接下来的地球史,人类成为主角,但和漫长的地球历史相比,这一切不过沧海一粟;我们或许可以为达芬奇的天才叫好,向麦哲伦非凡的功绩致敬,为牛顿、达尔文们让我们更理解这个世界而奉上桂冠,但我们引以为傲的文明,也许总有一天会灰飞烟灭——一切都有始有终,不是吗?

  从根本上说,作为一部科普作品,《地球之美》在科学性上是无可挑剔的。但更关键的,是这部作品其实提供给人们有关“美”在时间纵深上的启发。这宇宙从来都是纵横交错网络——时间与空间缺一不可。当我们终日困顿于格子般苍白无趣的都市中,心灵却渴望着纵横四海时,我们或许也不妨将视野投向另一个维度——过去、现在与未来,倘若人始终心怀敬畏,这颗星球,始终美不胜收

  《地球之美》读后感(三):宇宙的巧合之美

  世间万物充满随机,处处都有巧合。也正是因为小概率的巧合事件,造就了人世间的巧合之美,人们习惯性地将这种巧合称之为“缘分”。佛说:万物皆缘,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世的擦肩而过。站在宇宙、历史的宏观角度来看,缘分不仅仅存在于人与人之间,更存在于万事万物之间,包括我们的地球以及多样性的地球生命

  放眼宇宙,宇宙之阔,超出人类的想象。但是在如此辽阔之地,仅仅只有地球生存在着多样化的生命。这种几乎近似于0的概率,除了巧合这种解释,难道还有其他的答案吗?巧合之美并不在于一次事件的偶然,而在于多种因素的交叉巧合。比如地球液态水的产生、适当的日地距离、大气层、空气成分等等适合生命存活的外在条件,无一不是在一系列的巧合之中产生的。在地球46亿年的漫长历史中,巧合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正是因为这些巧合,方才造就了地球之美。

  法国专家帕特里克·德韦弗和让·弗朗索瓦·布翁克里斯蒂亚尼的作品《地球之美》,通过言简意赅、意蕴深远的言辞和栩栩如生、如梦似幻的配图,让我们重新领略地球的发展历程,透过那200多个几乎改写地球命运时刻,让我们感受到存在于宇宙间的巧合之美。

  《地球之美》读后感(四):[授权转载]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费杰评论《地球之美》

  当我们抬头仰望星空,俯看脚下大地的时候,是否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地球是如何形成的?是什么力量在牵引着地球的运动?山脉、河流、冰川都是怎样形成的?地球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在法国两位地质学家所著的科普著作《地球之美》中,给了我们一份独特而又全面的答案。

  这本书以时间为轴线,按照地质年代(宙)的划分分为四个部分:冥古宙(46亿—40亿年前)、太古宙(40亿—25亿年前)、元古宙(25亿—5.4亿年前)和显生宙(5.41亿年前至今),其中显生宙是全书的主体部分。

  以地球为主题的科普书其实很多,而《地球之美》的独特之处究竟何在呢?

善于讲故事的科学家难得一见

  科学性是科普著作的灵魂与骨架,趣味性是其血肉,缺少任何一部分都很难成为一部优秀的科普著作。本书的作者原本就是优秀的科学家,长期从事地质学的研究,他们用其科学严谨的思维,将地球46亿年来及其它系统(如大气圈、生物圈、冰雪圈、生物圈)的形成与演化展现出来。

  作者知道要还原地球过去的历史,需要运用地球留存下来的素材进行重建,岩石、化学元素、地质构造、地层、化石…成为作者笔下常用的素材,这些“地质素材”原本就是地球演化良好的记录者,通过对其探索可以科学的还原地球演化的历史。同时作者也很善于讲故事,科学的思维加上对科学的敏锐将地球演化历史中的一些关键性的“片断”(节点),剪切成为一幅精彩程度不亚于好莱坞的“地质科普大片”。

选取有启发性的故事

  书中讲到在公元前2世纪的希腊,埃拉托色尼通过简单的对影子的观察测量出地球的周长,他发现在夏至日赛伊尼的正午太阳在头顶的正上方,垂直于地面的杆子没有影子,而在同一时刻位于赛伊尼北方的亚历山大,同样长度的杆子却在地面有一个短小的投影,这就表明太阳的直射点不在这里,并且存在一个角度值。利用欧几里得几何原理埃拉托色尼得出一个结论:地球必定是圆的,地球的周长为39375公里,现代测量的赤道实际周长为40070公里,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人是如此富有智慧!此后,哥伦布、麦哲伦、伽利略、魏格纳、洪堡、达尔文…一个个耳熟能详名字,不断演绎着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

  书中的故事都是短小浓缩的,却十分有启发性,这也是增加本书魅力的法宝之一。

科普也有人文关怀

  地球轨道变化、板块漂移、小行星撞击地球、地震、火山喷发这些现象似乎在告诉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是充满挑战的,但是《地球之美》在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深切的人文关怀。

  自农业社会开始人类活动开始对地理环境(仅指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此时的人类活动更多的受制于地理环境,人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总体而言人地关系和谐的;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使得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空前提高,而此时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更多的表现在破坏方面,在法国国家自然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只渡渡鸟的标本,渡渡鸟发现于1598年,它只生长在毛里求斯岛,在此后的不到一个世纪里,人类的捕杀使其遭受灭顶之灾

  不仅是生物的灭绝,科学家在亚热带环流地区发现了由垃圾堆成的“第七大陆”,而且这个大陆的面积还在不断扩大!化石能源的枯竭、水资源危机、全球气候变化、频发的自然灾害,人口的指数式增长、拥挤的城市、频发的空气污染事件让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重新思考人类与地球该如何相处,如何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这一点需要每一个地球人去思考。

科普书就该这样写

  地质学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早在1853年,“江苏松江上海墨海书馆”印刷了英国人慕威廉(William Muirhead 1822-1900)所著的《地理全书》,向中国人系统介绍地理、地质学。该书上半部分为地理学,下半部分为地质学,书中还附有当时的一张地质年表。也就是从那时起,地理学、地质学(包括地史学)的相关著作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至今日形成包括地质公园、地质博物馆、各种关于地质类电视网络节目书籍等在内的多方面科普体系。

  2008年的《中国科学传播报告》中,有关于“公众对科普知识的感兴趣程度”调查,调查显示公众对科普知识“很感兴趣”与“比较感兴趣”的比例分别达到了38%和57.1%,占到了受调查者的绝大多数,可见公众对于科普的需求其实十分之急切。

  但是如何把科学研究成果以一种科学的、通俗的、喜闻乐见方式向公众传播普及,即科学研究如何走出“象牙塔”,却还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从这个层面说,科普的重要性和难度都不逊于学术著作。科学研究需要向公众普及,公众也需要接受最新的科学知识,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科学工作者都能成为优秀的科普传播者,但是总需要有一部分科学家能够实现这二者的统一,而《地球之美》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示范。

  《地球之美》读后感(五):看到了 中国首位卡尔·萨根奖得主郑永春 推荐这本书

  转过来给大家看看,挺有意思,郑永春是我自己一直非常喜欢的!!他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科学传播中心的主任,也是一位科普作家!!

  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共同的家园,可是我们真的了解地球吗?它起源于太阳星云中的一团气体和尘埃,经历了岩浆火球、冰雪地球、再到如今的蓝色星球。它曾经如炼狱一般,而今却是太阳系中最美的星球。《地球之美》就像美丽地球的一部简史,而我们看到的,却都是地球历史上狂暴的突发事件的遗迹,而那些曾经幸福平和的美景,却没有留下任何记录。从蛮荒地球,海陆分隔,到孕育生命的浓汤,低等微生物的诞生,再到如今的万物共生。地球生命的演化,并非一路向前,而是不断颠覆和重启的过程。《地球之美》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自然界,更深刻地思考人类在地球上的命运。

  ——郑永春

  《地球之美》读后感(六):地球,极美!

  《地球之美》是我近期读到的最好的一本书:图片精美、考证严谨、贯穿45亿年地球历史,把不同时期的著名事件串成一串极美的珍珠项链。

  从这本书里,我能感觉到地球的庄严和时间的永恒。作为仅仅出现几百万年的人类,我们能这样去了解我们生存的星球,我感到非常的自豪

  看完这本书你会更热爱自然:爱大气、爱水、爱岩石,因为这些原来是这么的宝贵

  看完这本书你会更热爱生命:爱动物、爱植物(更爱植物哦!)、爱细菌微生物,这些都是丝毫不逊色于人类的存在;

  看完这本书你会对时间跪拜:相比45亿年的地球历史,人生短短的一百年只是白驹过隙;

  看完这本书,当你仰望星空的时候你会看到更丰富内容天空中的每一颗星星都是鲜活的,正在经历它自己的生命;

  看完这本书你会不再担心地球的命运:人类能够毁灭的只是人类自己而已。

  看完这本《地球之美》,我看到的世界和以前不一样了。

  《地球之美》读后感(七):图解地球的秘密

  图解地球的秘密

  文/米雪

  宇航员在宇宙中看到地球是一个美丽的蓝色星体,在地球上生活着人类,动物,飞禽走兽,郁郁葱葱的植物,同时还有戈壁,沙漠,浩瀚的海洋……地球,我们真的了解它吗?几亿年之前,几千万年之后,地球,还会是今天的样貌吗?《地球之美》完美的解答了这个问题。

  充斥着200余幅史前遗迹、生物、地貌高清还原图的《地球之美》,记载了200个改写地球命运的时刻,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显生宙,按照时间的顺序,从地球伊始,完美的呈现出地球的发展历程,通过形象的描述和逼真的图片,读者可以看到从呱呱坠地的孩子一般的地球,慢慢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成长为今天的模样。

  这样一部制作精良的《地球之美》是由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法国地质学会、法国国家地质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专家权威撰写,呈献给读者一部“看得见的地球简史”。

  书中一幅幅高清的图片,搭配一段段严谨而趣味的解说,达到了视觉和逻辑的完美结合。如何“看得见”地球过去的历史?序言中说:“……我们需要用留存下来的元素进行重构:化石、化学指标、构造”。但是,自然的发展并不如我们猜想的那样平和,因为“……自然是一个相互作用的体系……一次大规模的火山喷发现象对气候、地貌、海平面、生物多样性等都会有影响……”探寻远古的地球就像侦探办案一样,图片的呈现就是最有力的“证据”。

  关于地球最古老的过去,都离不开远古遗留下来的化石。“最古老的化石,要数加拿大西北部的阿卡斯塔片麻岩了,这些古老的火山岩距今已有40.31亿年的历史。”正是这些岩石,证明,地球在逐渐的冷却,在以后漫长的时间里,它都在等待孕育生命的契机。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是自养生物,它们的构造十分简单,只要有水、二氧化碳和阳光就能够自给自足。同时,植物的发展势头也是非常迅猛的,逐渐从没有脉络和导管,渐渐长出了叶片,假根,真根……如同达尔文的优胜劣汰机制,植物也在一步步适应环境的需要。他们适应外界环境的革新,迅速征服了陆地,这是地球生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在书中,所配的图片正是一大片生机勃勃的羊齿蕨植被,昭示着生命的旺盛。

  关于地球上的古老生命,纽约布鲁克林的当代艺术家蕾切尔•萨斯曼在《世界上最老最老的生命》一书中,拍摄了30种已经持续存在了2000年以上的极其罕见的古老生命,任何看过本书的人士都会为那些老生命的美和生命力所震撼。这是世界上现存的古老生命,然而,在悠远的历史面前,它们的生命又何其短暂?人类在这里,只是一瞬,“如果说地球的存在只有24小时的话,人类的存在只有3秒钟。”但这一瞬间,却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在地球的历史中也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地球的历史复杂而漫长,地球上的生命更迭往复。生命在悠远的时间长河中经历了漫长的进化,正是这一步步进化,组成了今天美丽的地球。自然界的生命经过新生、灭绝、新生、蜕变,留下了无数迷人的秘密,亟待人们追寻答案。在地球未来的世界中,希望继续有人类的参与,与自然和谐一体,共同建设地球这个美好大家园。

  《地球之美》读后感(八):地球是我们每一个人生活的地方,你真的了解她吗?

  “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这样评价《地球之美》:“地球历史的200个重要时间段一目了然,每个时间段都对应着清晰的标题与副标题,书中文字简练,内容有据可查,图片精美,让人身临其境。”《地球之美》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她首次以时间为轴,详细记录了整个地球的历史。

  全书系统讲述了45.7亿年前开始至今,地球的每一个故事。从形成到构造,从植物到动物,气候到矿产、湖泊到海洋,随后还记录了人类诞生之后的历史,人类的形成与演变、人类文化的进步与衍生,人类最重要的关于地球的发现,以及现在地球的处境与环保,甚至还有对于50亿年以后地球的预测,是一本关于地球的“百科全书”。

  地球是我们每一个人生活的地方,但我们真的了解她吗?炙热的岩浆地球,如何冷却成巨大的雪球,又是何时变身美丽的蓝色?氧气曾经是一种毒气?十万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种人类?巴黎是用货币虫的骨骼建造的?莫奈钟爱的象鼻海岸事实上是一团巨大的动物粪便?3570万年前的一次陨石坠落,在今日的俄罗斯形成了巨大的钻石坑?垃圾将汇聚成第七大陆?读完这本书,可以和孩子显摆显摆一些冷门的小知识,挺好玩的

  《地球之美》读后感(九):来自地狱的宝石

  人类的许多故事,都来自大自然的缓慢运动和人类快速演化之间的时间差。从帕特里克的《地球之美》里,可以看到许多有趣的观点,例如北漂的印度,是因为地球内部的地幔运动,印度板块从南向北移动,像一个楔子一样插入亚洲大陆,活跃的运动带来了四川盆地的地震。还有《旧约》里对火山的隐喻,出埃及记里,以色列人也许是向着火山的方向进发,烟柱和火柱是最好的导航标志。最有趣的,是帕特里克称之为“来自地狱的宝石”的钻石,连接了自然和人文。

  钻石是灵魂的镜子。它在特殊的状态下会打开人类的知觉之门。 在特殊的状况下,人类会对色彩产生特殊感知。对光线、钻石、玻璃般晶莹的物体有着特别的感觉,而明亮、纯粹的色彩是艺术本质的构成。超越空间的体验,见到超自然的光和色彩,不是回忆,而是观察到一个崭新的世界的诞生。这也是钻石等宝石受到人类欢迎的原因。

  钻石是财富的象征。《塔木德》里有一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位贫穷的拉比从一位阿拉伯人那里买了一头驴,发现驴的脖子上挂着一颗钻石,徒弟们欢呼雀跃。这位拉比却找到了阿拉伯人,归还了钻石。现代的瑞士人,一生中平均有三十只手表,许多手表的钻石是在重大的纪念日时一颗一颗镶上去的。还有些浪漫的瑞士人把甜蜜的话刻在钻石上,等着心上人去发现。

  来自地狱的钻石,似乎在提醒人们,财富要等待灵魂的并肩。《地球之美》的内容非常丰富,钻石只在里面占了2页的篇幅,其它内容也很精彩,值得阅读的一本好书。

  《地球之美》读后感(十):最好的态度

  很多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应该和我一样,对自己生活的这个星球可谓既熟悉,又陌生。从小开始,我们从文字上、图片上接触了很多关于它的信息,知道地球是个拥有丰富水资源的蓝色星球,有地壳地幔地核,以及还有很多很多其他的信息。但却很少有人会去问,今天这样的地球,究竟是怎么形成的。

  当然这确实不是一个可以简单回答的问题,甚至很多方面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但反过来说,人们有时也太容易对自己拥有的东西太轻视了。我曾经也觉得,作为人类根本不需要关注地球是如何变成现在这样的,我们只需要使用它,占有它就可以了。直到读完由法国地质学会主席帕特里克•德韦弗撰写的科普作品《地球之美》,我才意识到这种简单粗暴的认知根本不足取。因为人一旦陷入自以为是,很有可能也会忽略掉极其重要的东西。

  《地球之美》就是这样一本提醒你要对“存在”这件事保持好奇的作品,它关注的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从最古老的冥古宙开始,经历太古宙、元古宙,一路逶迤而来直到显生宙。它贯穿了45.7亿年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地球养成的进化史书。

  虽然这本书说的是深奥的地球演变进程,但并不代表它晦涩难读。单从这本厚厚的专业书籍仅有74条注解,就知道作者并不希望以专家自居拉开与读者的距离,而是希望能写一本读者真正能读懂的书。为此,作者撷取了演变中让人好奇的议题,按照时间演变的进程,进行排列和说明。我们在这本书里可以读到《氧气有毒》、《冰比谁轻拯救了生命》、《陨星坠落对世界的影响》等这些又有阅读趣味,却又能普及知识,解答疑惑的文字。而这一篇篇的文字之下,又以相似度进行链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

  这样的写法,与纪传体史书的写法有异曲同工之妙,除保留了对发展进程完整性的概括外,还做出截面式的深入挖掘,使得这本科普作品简单又不简陋、片段却不片面。同时左文右图的排版,让读者在阅读之余,还能领略到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等专业机构提供的照片,美轮美奂的照片不仅能吸引读者的兴趣,更是对文字的进一步补充。

  于是你会越来越了解到,地球变成而今这个适合生存的模样,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阅读时我总是不由想起在这本书序言里引用的,英国地理学家德里克•艾吉尔说过的一句话:“地球历史就想一名战士的一生,很长时间百无聊赖,突然一下又恐怖至极。”看着每一次需要长久累积才能产生变化,看着每一个改变可能就会带来一次物种的灭绝,我才意识到,地球能像今天这样让人类舒服地生活着,像那一张张照片拍得那么美丽,根本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就像知道了曾经的艰辛,必会更加尊重伟大的人一样,读完《地球之美》,对于默默无闻,承受了人类肆意破坏的地球,也许我们更应该学会在面对它的美时,知道能形成这份美是何等珍贵,我们在它这份经历亿万年的隐忍之下,才要更加谦卑和爱护。

  毕竟对于地球,最好的态度不是去占有,而是应该去保护和热爱。否则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也会成为书中的一页,被这个星球翻过去,然后只能成为一段记忆。

  谢谢你阅读我的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