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圣诞颂歌》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圣诞颂歌》观后感10篇

2022-03-20 11:15:3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圣诞颂歌》观后感10篇

  《圣诞颂歌》是一部由罗伯特·泽米吉斯执导,金·凯瑞 / 加里·奥德曼 / 罗宾·怀特主演的一部动画 / 剧情 / 家庭 / 奇幻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圣诞颂歌》观后感(一):你知道真相吗?你真的相信它吗?

  平安夜的前一晚,和小组的朋友一起观看了改编自狄更斯同名小说的迪斯尼动画《圣诞颂歌》。电影讲的是富有而又吝啬的斯克鲁奇如何转变、人们如何度过快乐的圣诞的故事。他的生命里只有钱。他的友情、爱情、亲情、怜悯之心等全部被埋葬在金钱之下。他因自己拥有的财富骄傲,藐视一切没有金钱的人们。他给身边的人带来的是恐怖、紧张、狰狞的感受。斯克鲁奇的面目可狰,人类所有美善的东西几乎在他身上消失殆尽。

  转机出现了。先后出现的四个幽灵改变了斯克鲁奇的生命。他曾经的合伙人马利的魂灵、过去之灵、现在之灵、未来之灵。死去的马利把自己现在痛苦流浪漂泊的痛苦生活向斯克鲁奇咆哮而出,并告诉他还会有三个幽灵来找他,让斯克鲁奇知道他的结局。

  在回忆过去中,斯克鲁奇发现自己渐渐丢失的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东西,也在金钱中迷失了自己。在面对现在时,他发现自己的可鄙可笑可怜可恶。在未来的图景中,他看到了自己无法承受却又不能逃避的可怕结局,他坠落到无底的深渊。他一直问幽灵他还有没有出路?幽灵没有回答他,只是将未来可能会出现的景象一步步施展给斯克鲁斯。斯克鲁奇在一阵惊恐中大声疾呼,他以为自己再也没有得赎的机会。事实是他并没有掉落在无底的深渊,而只是掉到了自己的床边。他欢呼雀跃。

  在圣诞节的清晨,斯克鲁奇整个人发生了奇迹性的转变。他家的女仆以为他精神失常了,他的雇员鲍勃也为他突然的慷慨、善良的行为一时难以接受,他的外甥也惊讶于舅舅的转变。

  是什么使得斯克鲁奇有这样的改变呢?他完全可以麻痹自己说那不过是个梦,继续做他的守财奴、吝啬鬼。其实在过去之灵带他回忆过去时,人们看到了他对亲情的珍惜、对恋人的追求与呵护、努力工作赢得师傅的信赖,他身上遗失的温情一点点被勾起。没有人生下来就是吝啬鬼。只是他一步步被自己的私欲、被金钱捆绑,他住在自己用金钱编织的安全网中,实则通往地狱。在幽灵的引导下,他被逼着认清自我的真相,以及他如此继续下去真实的悲惨结局。斯克鲁奇的转变证实了他看到了某种真相并且真的相信了。

  斯克鲁奇很有幸通过这种奇幻的方式预知了自己的结局,因此扭转了自己的人生。动画终归是动画,可以超越时间空间。那对于普通人的人们呢?人现在所赖以依存信靠赚取的会不会同样是自己的锁链捆绑,通往那不可救助的无底深渊?人生的真相真的是自己以为的那样?我想,弄清楚真相总是迫切的吧,否则,人现在所奋力挖掘的每一掊土都成为埋葬自己的坟墓。

  对我来说,全部的真相都在《圣经》里。可是,如果知道真相但又活得像不知道一样,那结局岂不是比没看到的人更为悲惨,起因仍是源于不信。面对末日的恐惧不是一张船票的问题,而是每一天都像是为主而活的最后一天,因为主来的日子没人知道。

  《圣诞颂歌》观后感(二):a christmas carol

  7.9圣诞颂歌★★★★

  最后一节文学课上看的最后一部电影。英国文学课就这样子没了。O(╯□╰)o

  狄更斯出品。果然是他一贯的风格。关注穷人,还是圣诞节。想看这书。Christmas carol

  挺有趣的视角,spirit of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t everyone granted the heavenly perspective to look at the people on the earth.

  迪士尼的技术真的是fantastic。像真人一样,太厉害了,脸上的皱纹,头发,真到可以以假乱真了。那现在之神啊,那么地strong,那魔性的笑声,candle,房间。真的是太难忘了。

  当你回顾过去,审思现在,展望未来,谁会一直陪伴你呢?只有你了。You’ve changed.

  《圣诞颂歌》观后感(三):观者的处境

  我一向很排斥特效异常浓重的电影,特别是当特效已经与内容脱节,完全盖过了故事本身的时候。(当然,特效与故事融合除外,比如《阿凡达》和《冰雪奇缘》。)这是广告的做法。一大波帅哥,一大波美女,一座座华楼,一个个慢镜头,几十次剪辑,最后只是想卖一只牙膏。 《圣诞颂歌》就是这样。由于人物的平面,故事的单薄,情节的平缓,凑不出一个半小时,只得依托于一次又一次的明显过长的高空运动镜头和街道追逐镜头。特别是高空运动长镜头,至少有四次。再怎么绚烂也没有高潮。高潮绝不是由五彩缤纷的元素堆砌而成,当《这个男人来自地球》里面的男主人公在幽暗的房间里,欲言又止,以沉默回应众人的时候,静止的画面中,我看见了最天崩地裂的高潮。 然而,之所以要提起今天看的这部《圣诞颂歌》,并不是想列举反面案例;相反,从另一个不易被察觉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做到了非常特别的一点。也许,也是得益于原著小说的设定,但我没看过原著,只得说说目前能够看见的,这一点就是:它清晰地展示出了“观者的处境”。 《呼啸山庄》展示出的是“读者的处境”。整部小说一开始是“陌生人”洛克伍德的出场,在之后故事的发展中,我们会发现这个“陌生人”的作用不一般。关于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的故事,是由奈丽回忆讲述而出,那么奈丽相当于“作者”的作用,她讲给谁听呢?是洛克伍德,于是洛克伍德便是“读者”。起初,在 奈丽讲述前,洛克伍德从自己的视角展现出呼啸山庄和里面各色人物的样貌,并觉得困惑;正如我们读者翻开书本第一页,突然闯进了一个未知的世界,不懂发生了什么一样;直到“作者”缓缓道来。这里是“读者的处境”之一:动机来源于好奇心的驱使,解密的冲动。 洛克伍德一直在试图理解他眼所见的希斯克利夫,但希斯克利夫只是做出“狂怒不已,捶打自己的前额”这一系列使我们更加困惑的行为,“不过究竟为什么,却远非我所能理解”。这里是“读者的处境”之二:企图运用观察和理性解释人物,但只得落的徒劳;我们无法完全理解人物。 在奈丽给洛克伍德讲述的中途,她提出要跳过三年,洛克伍德的反应激烈,他说:“不,不,我不允许这种搞法!你熟不熟悉那种心情:如果你一个人坐着,猫在你面前的地毯上舔它的小猫,你那么专心地看着这个动作,以致有一只耳朵忘记舔了,就会使你大不高兴。”这里是“读者的处境”之三:过于精神集中或紧张,以致不愿漏掉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 其他还有很多方面,这里不细说。同样,我们可以来分析《圣诞颂歌》中“观者的处境”。 由于某种我想不到的理由,主人公斯库里奇突然得到了这样一个绝好的机会,通过某种方式,能够使自己幡然醒悟,脱胎换骨,从大吝啬鬼变成大慈善家,放下钱财,立地成佛。 这种方式就是看电影。制片人是好友马力的鬼魂,影片分三个章节,分别由三位摄影师——过去之鬼、现在之鬼和未来之鬼——引导拍摄完成。 观者——也就是斯库里奇——和引导者处在大银幕前面,眼睁睁看着面前发生的故事,可以哭,可以笑,可以惊恐,但故事里的人感觉不到他的存在。“观者的处境”之一:观者被动接受影片,只有观看的权利,没有参与的权利。 斯库里奇和摄影鬼们最常采用的取景方式是怎样的呢?就是前面提到的,高空俯拍。这是怎样的一种取景方式呢?全知视角。可以看见每一棵树,每一座楼房,每一个人的表情,看到里面的人物旁边的、背后的他们自己看不见的东西。“观者的处境”之二:所知内容大于人物本身,能超越个人,得以综合观照,得出较客观评价。 最特别的一点在什么地方呢?就是斯库里奇正看的这部电影的主人公,不是别人,正是他本人。“观者的处境”之三:经常惊奇地发现影片描写的正是自己;我们就是主人公。 《圣诞颂歌》的结局之所以过于不切实际,就在于它将“观者的处境”理想化了。我们像斯库里奇一样,看着一部部讲述仿佛自己亲身经历的电影,觉得感动,受到感染,影院中,世界不过是一间小黑屋,便觉得整个世界发生变化,自己的全身心发生变化。但实际上呢,我们走出影院,吃一顿晚饭,买几件衣服,和朋友们哈哈大笑后,一切都忘记得一干二净了。观者并不会像斯库里奇那样重新做人。 即使是史上最动人心魄的,那些号称改变你人生的电影,说实话,真的改变到你了吗?或许有吧,一周而已。大多数时候,发几句感叹,关掉电脑,该干嘛干嘛。 而那三只鬼实际上象征着电影的三个大类。过去之鬼:关于童年。现在之鬼:生存现状。未来之鬼:未来的处境。第一个负责唤起观者对纯真的回忆和憧憬;第二个重在提醒观者珍惜所拥有的一切;第三个的效用是反思与警醒。可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也是实际上最大的作用:娱乐大众。 斯库里奇是史上最理想化的观者,我们只不过是娱民而已。可是如果有一天,我在想,我们也能有这样一个机会,能眼睁睁看着真正的自己的真正的表演,我们是否就能真正脱胎换骨呢。

  《圣诞颂歌》观后感(四):《圣诞颂歌》你如果知道自己将来死的那么惨,现在还会自掘坟墓吗?

  《圣诞颂歌》故事情节设置的很有新意:给一个预测未来的机会,让他由果寻因。

  主人公由于对金钱的迷恋失去了爱他的女朋友,一起长大玩耍的伙伴,亲人和邻里的关爱,他只用金钱和利益去衡量一件事情是否有意义,几乎所有人都讨厌他,孤立他。他变得越来越爱猜疑,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让他联系到有小偷、强盗要掠夺他的财富,因此所有门都上了三把锁,所有窗都紧紧关闭;他拼命的压榨自己的雇员,不放过任何一个为自己增加财富的机会;他谩骂路边的乞丐,冷眼旁观身边发生的一切;他成天的忙忙碌碌,不愿休息,不屑和他人交往,就连圣诞节他都不屑一顾,因为这不能给他创造任何可观的收入,他穷的只剩下了钱。

  直到圣诞节的前一天晚上,冷漠,吝啬的主人公,遭到了被他害死的冤鬼的报复。鬼魂给他引来了三个精灵,主人公跟着每个精灵分别看到了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过去的他快乐、幸福;现在的他自私、冷漠、孤独;未来的他惨死家中,没有人参加他的葬礼,他的财产被他最讨厌的生意伙伴所占有。这一切让他很恐惧,他知道如果他仍然这样冷漠自私下去,他悲惨的将来就会如期而至。他彻底醒悟到必须要改变自我。

  与其说是主人公与三个精灵的神奇之旅,我更愿相信这是主人公的一次自我反省与、自我剖析的一次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就像宗教的洗礼过程一样。宗教就像那三个小精灵一样,他教导人们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让过去没有过多的悔恨和遗憾,只有珍惜现在才能创造美好未来。这也是西方宗教宣扬人生而有罪,要行善赎罪最终上天堂的意义所在吧。这样宗教在人们心中形成了一种正确的行为准则,人们就会像电影里的主人公一样反省自己,约束自己,改变自己,这些准则让人们少去了“吃堑行恶”的过程,就像一位良师一样直接让人们“长智和升华”。

  整个电影让我想起了一个困扰我多时的问题,影片虽然和宗教没有太大的联系,但是联想并迁移主人公的经历却帮助我很好的理解了宗教如何引导一个人走向正轨,帮我更好的理解了宗教的作用和意义。

  西方科技那么发达,为什么人们仍会相信“宗教”,这种不太“科学”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知识的增长就算是小孩子也会知道“上帝创造了世界”那是骗人的“谎话”,可是西方人如何平衡宗教与科学之间的偏差,如何又让自己去接受自己从小奉承的宗教居然是“假”的呢?

  这个问题我也和别人讨论过,大多说是由于习惯,或是政府行为西方人才对宗教失志不逾。

  后来我慢慢发现,宗教的魅力不在于他的真假而在于他所宣扬的内容以及在人们心中所起作用,就像我们喜欢一个童话故事一样,我们在乎的不是他的真假而是他所传达的浪漫和美好。

  宗教在人们心中种下了一颗善良的种子,同时也警告诉人们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结果。我想“上帝”“天堂”地狱“等词汇的涵义在现代的西方社会与对中世纪时期的西方社会来说有着天壤之别,以前鬼神之说的成分很大,现在那些词汇也许就单纯象征着西方人对“正义”、“善良

  ”的执着追求以及对“邪恶“的强烈摒弃。

  在中世纪“上帝保佑”是一种唯心主义,而现在的“上帝保佑”,也许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好比我们会说的"Good Luck"。新的时代宗教被赋予了新的精神,拥有了新的活力。因为自己是无神论者,又不信仰宗教,所以一提到宗教难免就会先入为主的想到鬼神之说,不能想到更深层次的东西,因此之前才不能理解发达先进的西方人仍然信仰宗教的原因吧。

  《圣诞颂歌》观后感(五):3D技术下失神的狄更斯

  原本对动画电影的兴趣就不大,加之很多人对这部影片的评价都不高,但我还是不想错过,为了查尔斯·狄更斯和那个因为工业发展而雾气重重的伦敦。

  19世纪的英国,是一个极富魅力的主题:在全世界最先进的工业的推动下,这里既诞生了“时代之光”夏洛克·福尔摩斯,也造就了伦敦东区白教堂的“开膛手杰克”。这是一个充满矛盾与冲突,阴暗却又生机勃勃的时代——资本主义发展加速度最快的时代。

  这个时代的英国,拥有两位伟大的作家,代表着对古老田园的眷恋和对工业社会的批判。他们一个叫简·奥斯汀,另一个叫查尔斯·狄更斯。

  英国人爱奥斯汀,不仅因为她带来了达西先生,更因为她还原了一个已经消逝的古老而美好的世界。英国人更爱狄更斯,因为他勇敢地揭开了现实的疮疤,并给出了温暖的解药。如果说,奥斯汀用女性的细腻,编织着英国的梦想,那么,狄更斯则以男人的深沉,扛起了英国的自省。

  社会主义的中国,对狄更斯有着巨大的误读:我们总将狄更斯当做是公认阶级的同盟军,说他揭露资本家的丑恶嘴脸,将资本主义的残酷剥削批判的体无完肤云云。但事实是,生长在资本主义飞速发展时期的狄更斯,至多是社会底层的同情者,他并不热衷于拆资本主义的台,他只是在呼唤在时代的急速变革中丢失的传统美德和人文关怀。而这些,显然不是19世纪的资本主义英国所独有的问题。

  《圣诞颂歌》集中体现了狄更斯的思想主题。主人公史古奇是工业时代初期资本家的典型代表:他吝啬、锱铢必较,花出一分钱对于他都是莫大的折磨;他紧衣缩食,生活古板单调;但同时,他理性,讲求效率,强调劳动的价值,鄙视不劳而获的食邑者。他们对于财富的追求是狂热而非理性的,但是追求的过程却是极端理性且严格的。事实上,史古奇们不仅对周围的人冷酷无情,他们对自己甚至更加严苛。在狄更斯看来,对财富的疯狂追逐和近乎偏执的自律在这个特定的时代以一种奇异的方式紧密的交织在一起,在这两者的共同支配下,如史古奇一样的资本家们失去了快乐的能力,成了冷血的机器。

  正是当这种个人的行为和特征成为一个时代、一个阶级的群体行为时,一种全新的价值观——资产阶级的价值观诞生了,配合上轰鸣的大机器,资本主义在英国率先起飞。在我看来,史古奇们是值得歌颂的,他们用自己毕生的苦心经营和清教徒般的生活,完成了伟大的财富积累,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但就像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带来自由和人性解放的同时,也带来了纵欲的生活方式一样,大机器工业为人类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将人类的天性在冰冷的机器中昏睡过去。

  于是,狄更斯来了,带着他的文字,来唤醒极端理性下人类追求感性快乐的天性。狄更斯从来就不憎恨资本主义,否则,他会让史古奇毕生的财富被剥夺,而不是派来三个圣诞鬼灵带他回顾自己的一生,带他寻找他在追逐财富的途中丢失的美好的情感。狄更斯智慧地向资产阶级指出,在财富愈来愈庞大的同时,他们的灵魂却变得愈来愈渺小,终究他们所热爱的财富会将它们压垮、吞噬。他们需要改变!他们需要走出阴暗的账房,打开积尘的保险柜,他们需要文学、需要艺术,需要重新学习像过去一样享受生活!单一地聚敛财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他们必须让金钱在社会里更广泛的流通,从而创造出更美好的生活!

  从这个角度看,这部电影无疑是失败的。它将一个时代的寓言拍成了一个略带惊悚色彩的冒险游戏,更将主人公人性而自主的转变生硬地替换成了在过度惊吓后的疯癫。这想必是为了让3D眼镜中的视觉快感更多的释放。看到最后,我不由感叹,如果整部电影都能按照最后五分钟的基调来叙述,也许会更加打动人心。这也印证了我对3D时代到来的顾虑:我们迎来的究竟是一次让人热血沸腾的电影技术革命,还是随之而来的电影内涵的丧失?但我相信,既然19世纪的英国拥有狄更斯,那光影的世界也一定可以在摸索中找到感官和心灵的平衡,它需要的,只是一些时间和多一点的尝试。

  《圣诞颂歌》观后感(六):全面裱一下这部差点吓哭我的动画

  1;这样的动画第一次看,人物面部捕捉,除了金凯瑞的干巴老头外,其他人物的脸都神奇的肿了一圈,饼脸加叔,馒头脸科林,惊吓过后分分钟笑cry好吗,科林的声音真是绝色,一下子就听了出来,相比之下加叔的合伙人配音愣是没听出来,身为粉真是羞愧一圈。

  2:刚开始觉得应该是个略带怪诞的傻白甜圣诞电影,熄灯以后才打开来作为睡前娱乐什么的欣赏一下,MD越看越不对劲,前面画风还是很不错的,对那个时代的风格很感兴趣,每一帧包括金凯瑞的干巴老头和肿脸二宝都没能影响观感,怎么看都是美cry得节奏,从合伙人幽灵出来彻底不对劲了,门环上的幽灵一大吼——心凉了半截,又是脚步声又是铁链声的一起来,已经随时做好关电影的准备,其实合伙人的幽灵出来的那么一会儿看久了还挺萌,完全幻想成了X男系列类型的变种人,本来终于开始精神胜利法的欢乐起来了,幽灵一整吼一下什么的真心有点儿吓人,然后吼多了下巴就掉了,TMD这里差点吓哭好吗,还托着下巴说话,脑子都吓炸了我没关电影真是佩服自己,后来又来骷髅,童年阴影系列上线,不过经过掉下巴的惊吓除了头皮发麻倒也没有吓cry的感觉了,这电影千万别给小孩子看好吗?童年阴影什么的。

  3:男主角不知道走了什么狗屎运能得合伙人幽灵这般提携,不辞辛苦的让三个幽灵带着男主体验了人生3D大片成功把男主从一个mean货变成了一个善良欢乐的逗比,从第一个回忆开始男主就清奇的转变了画风,速度快的让人捉急,好歹有点儿过渡好吗?来那么快表示差点接受无能,就像是男主被吓坏了所以神经搭错了某一根突然洗心革面了一样。

  别的不说就说那群人反应吧,反正我要是看见男主转变的那么恐怖我绝对会脑补出一堆阴谋或者突发神经病来着。

  总体评价就是画风是我的菜,更何况还有意外之喜的加叔和科林叔,之前表示完全不知道这两人有参演,虽说两人几乎在里面毁容的几乎被金凯瑞艳压= =大方向什么的都是很好的,除了吓人没什么毛病,但是剧情硬伤哭了,男主转变的比火箭还快比傻白甜小电影还奇葩,其他的就不说什么了。

  《圣诞颂歌》观后感(七):被骗了

  我被Jim Carrey和这部片子的名字骗了

  就是Ghosts of Girlfriends Past的圣诞版

  我还刻意上网baidu了一下

  前女友们的幽灵是09年5月上映在先

  圣诞颂歌09年11月上映

  抄袭之作

  其实都是抄袭Charles Dickens大师的脚本

  守财奴Scrooge在圣诞夜遇到了三个幽灵

  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态度 开始变得友善 开朗

  虽然是动画版 但是人物还是与Jim Carrey神似

  想起雷蒙斯尼奇的不幸历险中他的表现

  画面阴暗 有些惊悚 不适合晚上观看

  《圣诞颂歌》观后感(八):《极地特快》的成人版

  罗伯特·赞米基斯的圣诞情结又一次作祟,这次他不走《极地特快》里童真纯美的圣诞路线,而是捣鼓出这样一部阴冷怪诞的《圣诞颂歌》,继续编制他的银幕圣诞梦。

  和《极》里可爱俏皮的孩子们与憨厚善良的列车长搭戏不同,《圣》里他选择鹰钩鼻守财奴为主角,讲述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影片始终弥漫在伦敦阴暗的色调之中,绝大多数剧情都在恐怖片的氛围中进展。《极》请的配音演员是赞米基斯的老搭档汤姆·汉克斯,他声音和他本人一样踏实可信;而《圣》则启用金·凯瑞和加里·奥德曼搭戏,一个怪诞无边,一个反派经典,完全和前者走相反的路线,一种有别于《极》的成人化。导演应该清楚:“只有足够的冷酷阴暗才能衬托出最暖人心的温情。”很高兴赞米基斯这次没有继续走向犬儒的极端,虽然这仍然是一部不掉血肉不痛不痒的圣诞季商业片,但至少不专属小孩了。

  这部根据狄更斯小说改编的动画电影似乎给我们提出两个终极问题:

  1.是否经历过死亡或大难,才能懂得珍惜生活的幸福?

  2.回顾一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究竟什么才是你人生中最想要的?

  当我还是中学生时,罗伯特·赞米基斯的圣诞前作《极地特快》中仅仅一首“when christmas come to town”就把我感动得流了泪,如今读研的我看过《圣诞颂歌》依然有那种触动,却不那么深了。

  《圣诞颂歌》观后感(九):我们没有三位大神的帮助,我们能够做的只是审视-行动-再审视-再行动。

  关于死后得到尊敬

  曾经在故事会上看过一个故事,一个无恶不作的富人,死前用一部分财产收买了很多人为他送葬帮他说好话,吸引了媒体的目光,一采访,才发现此地原来有这么一个大善人,于是对他善行的宣传报道不断,当地贫苦的受过他压榨的人民,则苦不堪言,可是微弱的声音对整个大局面却起不到丝毫的作用。

  圣诞颂歌说的故事,则是一个富翁在死前被感化,用生命最后一日为民众做了很多好事,然后得到尊敬。心理学上有一条定理,一个很坏的人突然变好,会让人们异常喜爱他。反之,一个好了一辈子的人,突然有了恶行,人们则异常痛恨他。

  关于命运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先天命运,写在基因里的性格和不能选择的幼年环境,多多少少决定了我们一生的轨迹,体现在思维模式、人生观、世界观……的指导下。片中的主角,年轻时很贫穷,那时候他努力而快乐。而获得了老板的财产以后,他身体里吝啬的基因开始疯狂表达,他为了守护财产以及让自己更富有,没有了朋友没有了妻子没有了被尊敬的感觉。他所有的一切,偏执而极端,眼中除了钱别无他物。人的行为开始退化成了一种原始的收集行为,就像森林里的小松鼠,为了越冬会收集很多松果,还会把松果分散放进几个树洞里,最后它只记得一个树洞的果实,其他的果实则全部浪费掉了。如果森林里松果资源丰富,尚且没有什么大碍。如果松果资源紧张,那么就会有其他的动物因为收集能力不如松鼠而在冬季饿死。其实每个松鼠需要的松果不多,只是它们没有安全感,所以拼命收集,造成了松果资源的浪费。人也是如此,一个人需要的金钱其实不多,可是人们总是担心明天,那个到不了的明天,所以会拼命去挣钱,牺牲掉所有的幸福,去挣钱。当然这个跟他幼年经历有关,一个人在幼年被饿过穷过,长大以后对这些物质的欲望就会没有理智地无限膨胀,来满足童年在心里就空白的缺口。

  关于改过

  我想电脑的撤销功能和橡皮擦的功能一样,是极其伟大的,因为它能让人发现后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而不揭露我们的弱点。

  一个人能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过,这种精神是极其伟大的,特别是在有关自己的面子和尊严的时候,能放下自己,为了维护心中那个真理的完整。

  电影中的主角无比幸运,因为三个精灵给了他最后一天来修正错误,于是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免去了像他朋友那样的镣铐酷刑。而大多数人,终其一生,可能都不会得到过去、现在、将来三位大神的提示。如果能可视化某个行为的后果,我想没有几个人还会固执自己错误的念头,然而,平凡的人们啊,只能在不断犯错中觉醒或者继续沦丧。我们不是神,也得不到神的帮助,我们只是平凡的人类,需要在古人的提醒下不断纠正自己,还需要勇敢地去实践我们不确定后果的行为,来获得经验。

  《圣诞颂歌》观后感(十):圣诞夜奇迹

  观看之前,先是看了美剧《house of lies》第一集,有对华尔街那帮“吸血鬼”控诉、嘲讽内容。随后看这部影片,改过向善前的男主倒有得比。再想,真该拿这部影片播放给华尔街那帮人看看,接受一下教育。

  诸如"圣诞夜惊魂"、"某某奇幻历险记"也适合拿来做影片题目。

  前半部分能看出狄更斯的现实主义批判风格。死人下葬前双眼覆盖以钱币,这是久已有之的习俗。吝啬如男主却把钱币拿走了,说:两便士也是钱啊。

  财富之神袍子底下一男一女,男名无知,女名贪婪。

  小职员低微的工资。

  不过,狄更斯并没有绝望,给出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尾。

  再有,很难想象会是死神(进一步理解为撒旦,片中打开放置在地狱之火之上的棺材)让男主体会到圣诞的真谛。难道撒旦和基督不是对立的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