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完全治愈系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完全治愈系读后感10篇

2018-01-07 21:3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完全治愈系读后感10篇

  《完全治愈系》是一本由任知著作,同心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4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完全治愈系》读后感(一):治愈系的黑洞(香港作家湯禎兆)

  在今天的中日關係氛圍下,政治性的熱話當然不易處理,而歷史性的課題也容易勾起讀者的情緒。相對而言,任知兄的《完全治癒系》選擇以從近年大行其道的治癒系角度入手評介日本文化,當有其適時切身的意義。身處當今中國經濟高速起飛,城市生存條件與環境瞬息萬變的景況,每個人的精神壓力即使未至臨界點,大抵也沒有多少空間可供迴旋喘息。是書固然有透過知日而預警中國的正面意義,希望借他鄉的紓緩萬華鏡,來提示讀者減壓良方,自乃比較文化中文化利用的常例法則。

  今天大家熟悉的日本小說家如村上春樹及吉本芭娜娜等人,在彼邦正是常被「策封」為治癒系範本的小說醫生。只是我倒想起村上春樹的自我剖析,他在與日本心理學大師河合隼雄的對話錄中(《村上春樹去見河合隼雄》),用了玩RPG(角色扮演的電腦遊戲)來比喻寫小說的自我治療過程,套用於治癒系的世界上也頗具啟發性。嚴格而言,治癒系從來都有主動及被動雙方,而大部分的人都屬後者,即透過使用及消費治癒系的相連產品,從而釋放自己迫近沸點的情緒──這類人就好像是RPG的玩家,面對程式預先設定的方向步驟,投入其中而得到樂趣。相對而言,治癒系的主動參與者則會追求自我設定程式,甚至有時候出現如村上所云:右手所做的事,左手不知道;左手所做的事,右手不知道。那才是極致的遊戲,教人感受到自我治癒的作用

  當然以上的是高階版的用家玩法,挪用心理治療的移情對照,一般患者很容易戀上分析師,也即是我們熱衷移情於治癒系的產物,同時誠摯與人分享箇中感受獲益。任知兄在書中正好充任先鋒角色,身先士卒作為導遊作為同好來移情介入,由是令讀者看得更繪聲繪影怡情靜心,把物事的治癒功能也順應提升。只不過作為治癒系受眾的同時,其實也不妨想想自己選取的位置。在日本的語境中,治癒系有時候也背負污名,正如宗教學者山折哲雄以「下流」來形容,對其中世間把治癒系淪為「放輕鬆」的傾向不無異議。吉本芭娜娜在與河合隼雄對談時說得坦率:「療癒」就像一把鋒利的雙刃劍,所以負面的情緒也會轟然降臨(《原來如此的對話》)。換言之,治癒系的產物本身不一定以輕巧為主,而且情緒反應有時候也不僅沒有釋放鬆弛,反而會經歷更大的波瀾起伏,由是而航向更深層次的心靈靜化。

  換句話說,無論為吉本芭娜娜追求「療癒」的深度,又或是如村上春樹尋找自我治療的主動性,大抵均屬治癒系的潛在可能。由《完全治癒系》切入,再建構屬於自己的「療癒」程序,相信應是不俗的閱讀經驗。

  《完全治愈系》读后感(二):旷野游走中的沉想 (柏翾)

  ——读《完全治愈系》略感

  柏翾

  说来惭愧,我这个生于90年代初的人(原谅我不习惯称自己“90”后,在我看来这个词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划分)很多时候内心凝重堪比迟暮老人,对于流行文化也似乎早没了心力激情,如果不是任老师这本《完全治愈系》,我大概到现在也不知道 “治愈系”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更不必说以之为代表的一系列文化符号所构成的文化体系了。

  应该说这本书恰逢其时。

  悲观主义者常常站在理性的层面慨叹,在这个充斥了过度的工具理性与技术理性的娱乐时代,个体不过是社会机器的附庸:外在的社会约束力日益潜化成内心向度,我们被迫前行而不自知,个体意识挣扎中走向消亡……我比较幸运,是一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对所有微观意义上的具体事件仍抱有改变的希望和努力动力,虽然不如意十之八九,总还不至绝望自暴自弃。但并非每个人的心理机制都富于自我调节性。很多时候我们的确需要有那么一个人、那么一句话、那么一件物事、那么一首歌长久相伴,或偶尔来访,以温暖自己渐冷渐熄的心火。我想,“治愈系文化”的魅力,正在于此。

  然而也诚如作者所言,“治愈心理”源于日本战后的“原罪”意识,“治愈系”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舶来品。一个舶来品能够迅速适应中国当下的生存语境,成为内心脆弱的都市年轻人寻索归属感的方舟,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提醒。

  我对日本文化了解不多,在我不算成熟印象中,大和民族令人既敬且畏的民族精神早已渗入日本国民的血液骨骼。进入工业社会后,这那种精神脉络内里固有的对个体意识的强大压制性,似乎更是将在都市快节奏生活人们的内心恐慌加剧到了极致,于是焦虑、脆弱、孤独寂寞空虚……种种负面情绪弥漫社会上空,一变而为主导性的社会心理。

  在相对纯正的儒文化的浸染中成长起来的中国人,其社会心理构成或许确实不同于日本,但社会价值观整体趋向同样是强调社会性,贬抑个体性。再加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空气一时骤变,国人开始面临精神断层信仰真空的危机。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迷茫彷徨、虚无、极端的思想,就此盛行。

  虚无大行其道,对个体而言,一方面是社会责任感的淡漠缺失,另一方面便是依附外力的需求增强。“治愈系”应运而来,它帮助提供着我们脆弱心灵所需的一切外力。翻开《完全治愈系》目录那一刻,说实话,内心有些小震撼。作者几乎注意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在读者可能触及的每个角落准备了纾解压力温暖心灵的“疗伤妙药”。 那些精美的图片和详尽的背景资料不仅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更是充分体现了作者学识。

  如果说“治愈系“是一个文化现象,那么《完全治愈系》则是一扇窗,我阅读此书的主要目的与最大收获便是,透过这扇窗,我得以以一种旁观者的姿态,将这个文化现象,冷然打量。

  《完全治愈系》读后感(三):很棒的书

  文笔清新、超级萌的一本治愈系轻松读物······························

  很喜欢这本书····················· ·

  《完全治愈系》读后感(四):打开心灵治愈的魔方

  说起日本的治愈文化,爱好文学的读者一定会首先想到日本女作家吉本芭娜娜。吉本芭娜娜在很小的时候就相当一名作家,到了高中突然对任何事情都兴味索然,整个人变得很封闭,当时她通读了太宰治的小说,并由此走出了那段晦暗的青春时光。走出晦暗之后的吉本芭娜娜创作了《月影》、《厨房》、《满月》、《甘露》等系列疗伤作品,其所关注的主题都是无所不在的死亡,通常在情节还没正式开展前,故事主人公就已经失去了她/他至亲至爱的人。因为巨大的打击,伤者从一开始的无法接受和饱受折磨,到最后经由自己也能释然的离脱而展开心魂之重建与疗愈。吉本芭娜娜的作品,一方面带给读者一种濒死体验,一方面那种孤独的共感让读者与虚构的人物似乎携手历劫,一起通过疗伤仪式,完成重生的洗礼。据说,吉本芭娜娜在日本的知名度及受欢迎的程度,堪与村上春树相比,她是读者心目中的“疗伤系小说天后”。

  创作“疗伤系小说”的吉本芭娜娜在日本如此受欢迎,当然与日本自身的文化有很大的关联。作家任知认为,日本人的“治愈”心理来自战后的“原罪”的意识,日本进入后工业时代,工作压力大,传统家庭功能逐步丧失。九十年代的泡沫经济,造成财政恶化,竞争加剧,社会发展陷入低迷。群体社会的崩溃中,都市生活节奏反而加速,在物化的人际中疏离,也无法在家族和集团获得归属和依赖,导致自我迷失的加剧。很多人无法解脱,有些人心抑郁,因此治愈文化大行其道。“治愈系”这个词最早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末,是日本人将其比作奇幻世界里的“治愈系魔法”而成的生造词汇,继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治愈系文化,让人们在沉闷压抑氛围下转换心情,给人一种积极面对生活的希望,还有面对未来勇气

  作家任知的新著《完全治愈系》便是一部全面介绍和解读日本治愈文化的书。任知认为,如今在日本治愈系文化已相对成熟,在本书中,他重点解读了有着极强治愈功效的吉本芭娜娜的系列作品,同时还分门别类地从零食治愈、美食治愈、旅游治愈、文学治愈、创意治愈、明星治愈、影像治愈、玩具治愈、绘本治愈、动漫治愈等方面,为读者奉献了一道道日本治愈文化的大餐:宫崎骏、新海诚等创作的动漫作品,纯洁纯粹,涉及现实,以琐碎细节诠释生活,能让人逃脱世俗的羁绊;不胜枚举的治愈系日剧电影更为观众提供了治愈的指导,引领人找寻到生活的意义和滋味。比如《街角洋果子店》的主人公依子到一家蛋糕店工作,由于经验不足始终不得要领,后遇到天才蛋糕师十村辽太郎,两人因甜点而衍生爱的故事,电影让人们在枯燥生活中,燃起新的生机,也让自身的摆脱了困扰,洗涤了心灵,在影片中的主人公得到了治愈的同时,观众也能从中得到自愈……

  而我个人最喜欢的是任知所谈到的美食治愈,尤其是其中一篇《人人都爱蛋包饭》所谈到的最平民而且小学生的夏日便当里少不了的美食——番茄鸡蛋饭,却荣获了“治愈系洋食”第一名。这道食材简单做法简单的蛋包饭谁不会做呢?但为什么能得到这么高的荣誉?其治愈功能又体现在哪里呢?任知解读说,蛋包饭的治愈功能,主要是社会复杂人际和工作困境让人不堪重负,蛋包饭普通得不给人压力,当你看到明黄色的蛋皮,淋上喜欢的酱汁,用勺子拨开蛋皮的瞬间,鼻翼翕动,温暖的气息慢慢渗透心情,就像溪水流过海绵,无声无息,又无法拒绝。日本上班族吃着蛋包饭,定会瞬间忆起小学时代的夏天,青葱年代的美好,这样的感觉足以治疗自己孤独压抑的心灵。

  其实,治愈,关键在于一个人对自身的认知。不论是零食、美食、旅游、文学等等什么类型的治愈,这都是一种外作用力,但是,当我们品味和关注这些外作用力之时,自身也能努力地融入当中,并且自觉地相信生活里纯真美好的存在,相信未来的灿烂自然就能改换心境,忘掉暂时的忧虑,让胸中的积郁获得了释放。就像任知所说的那样——就算是世界以痛吻我,我也要以歌回报;不管何时何地,不管身心有多脆弱,也不要磨灭掉对生活的丝丝真情

  《完全治愈系》读后感(五):‘萌"动你的正能量

  “亚历山大?消极苦闷焦躁不安?日本治愈系萌物之美食、动漫、音乐、电影、绘本、诗歌……不经意间总有一个‘萌‘动你的正能量!”

  《完全治愈系》,有我喜欢的芦田小朋友,苍井优,宫崎骏和上野树里。还是喜欢帅气的树里“瑠可”,rurutia的歌声真心好美,到一直感觉在国内不是很出名,还有中孝介、虫师还有还有夏目友人帐!!我的最爱啊!!最最重要的,《不可思议幸福列车》!是德永英明主要的那个

  此书分享饮食、旅游、文学、创意、绘本等治愈文化,面面俱到。《海鸥食堂》这部电影不错,“假使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你会想要做什么?” “悲伤的人到哪里都是一样的。”几个有趣真实的人,围绕在海鸥食堂周围,结下了淡淡的情谊。

  《完全治愈系》读后感(六):图文并茂相得益彰,综合全面好看

  评价汇总:

  芦苇

  分类多,文字吸引,真心好看哦~~~超值哦 《知日·铁道》还行,排版不是很喜欢,而且小册子不能拿下来。。。。。没有《完全治愈系》好看,,不过还行。。。。

  评论者 kangkang

  一本很不错的书,很喜欢~~

  让世界充满猫:《完全治愈系》一本温馨感人的书

  购买于2012-10-26 20:47:57 发表于2012-10-27 21:24:20

  我们对“治愈”的了解有多少?它为什么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与痴迷,《完全治愈系》解读“治愈”文化,教我们“做最特质的自己,不管何时何地,不管身心有多脆弱,也不要磨灭掉对生活的丝丝真情。”.

  碧海青天CY

  非常好,推荐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发表于2012-10-26 21:53:58 购买于2012-10-23 20:46:25 内容好,印刷的也不错。

  王轼1234555

  现代紧张的生活需要心灵安抚,特推荐这部治愈系书籍。 发表于2012-10-23 20:00:34 购买于2012-10-20 01:21:48 图文并茂,内容深入简出。

  无昵称用户

  书很好,内容十分丰富,能从中了解到日本的各种文化 发表于2012-10-23 19:53:07 购买于2012-10-22 18:02:54 从美食到文化各个方面解读了日本文化,受益匪浅,任老师的文笔也很好,赚大了

  一本难得的治愈系好书

  购买于2012-10-15 17:22:13 发表于2012-10-21 17:16:54

  《完全治愈系》,很细腻很可爱的一本书,读后仿佛走过了一场有所收获的旅行。在轻歌漫舞间释放情绪,从现在起要单纯快乐的生活,萌是我们最初最快乐的状态,再忙碌也别忘了生活中还要寻找那些有意思的事物~

  无昵称用户

  涉及面很广, 画面美丽文字简洁.物超所值! 发表于2012-10-18 17:01:32 购买于2012-10-15 15:59:40 涉及面很广, 画面美丽文字简洁.物超所值!

  茜qian儿

  包装不错,还没细看。 发表于2012-10-20 12:33:02 购买于2012-10-15 20:42:23 字体大小还可以,整本书的内容页很ok,就是油墨味儿有点儿重!!

  《完全治愈系》读后感(七):治愈系的心灵治愈力

  去年东日本大地震造成房屋倾圮杂物堆积,只见屏幕上,十米高的海浪铺天盖地而来,汽车像玩具般被激流裹挟撞击,人们惶惶不可终日,这些镜头很像一款以灾难为题材的游戏《绝体绝命都市》,游戏的目的就是要从游戏中发生的地震,火灾,瓦斯泄露,洪水,龙卷风,海啸等自然灾害中,玩家需要操控主人公逃生.并且要提防各种可能发生的余震,意料之外的灾难,一起逃离这座变成废墟的城市,故事中女主角在玩家的帮助下逃生.最后她在帐篷里弹着吉他唱了一首歌(《キミの隣りで》饭田舞演唱),这首歌给人温暖,对受灾的人们起到很好的治愈作用。

  “治愈系”最早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末,是日本人将其比作奇幻世界里的“治愈系魔法”而成的生造词汇。 “治愈系”音乐因风格温柔优美,如泣如诉,仿佛闻之即有治愈心灵之伤的效果而得名。像歌手Rurutia被誉为曰本治愈系女神,手嶌葵、熊木杏里、吉田亚纪子、下川美娜也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有人把岛歌(夏川里美、城南海、中孝介等)当做“治愈系”音乐。

  在文学中村上春树的《海边卡夫卡》和吉本芭娜娜的《厨房》、《阿根廷婆婆》、《甘露》等作品都有着极强的治愈功效、天童荒太的作品以救赎人性与治疗人心为主要特征,他的《绷带俱乐部》讲述了四位高中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关于亲情、友情、爱情、性等方面的心灵创伤与痛楚,他们通过“绷带俱乐部”走出自身的痛苦并同时也热心帮助别人疗伤。

  治愈系动漫作品也是层出不穷,像宫崎骏的吉卜力和新海诚的作品,经典作品还有《水果篮子》(大地丙太郎)、《夏目友人帐》(大森贵弘)、《虫师》(长滨博史)等,这些动漫作品一般是纯洁而纯粹的,不含有明显的色情暴力成分,没有明显的悲伤气氛,没有明显的宅腐性质。这类动画多涉及现实,以琐碎的细节诠释生活,有的升华或意象诡异,让人逃脱世俗的羁绊。

  治愈系日剧最具典型的是仓本聪的《温柔时刻》和《风中花园》,治愈系电影类型则更加丰富,可分为美味电影、怀旧电影、散步电影,像富永舞的《蜗牛餐厅》、荻上直子的《海鸥食堂》;三原光寻以“归乡”为背景的《乡村照相馆》。美味电影,脱力电影《转转》(三木聪)等;以《街角洋果子店》为例,这是一部以追寻幸福为主题的电影,同时也是一部美味电影,主人公依子(苍井优饰)为找寻恋人到一家蛋糕店,恋人离职了,她恳请老板收留自己,由于经验不足始终不得要领。与此同时,她遇到天才蛋糕师十村辽太郎(江口洋介饰),他能做出令人信服的味道,却因某种理由隐退,两人因甜点而衍生的故事。这部电影引领人找寻到生活的意义和滋味,影片中的主人公得到了治愈,观众也得到自愈。 “治愈系”其他经典还有、《不思议幸福列车》(原田昌树)、《步履不停》(是枝裕和)、《入殓师》(泷田洋二郎)等等,不胜枚举。

  日本人的“治愈”心理来自战后的“原罪”的意识,日本进入后工业时代,工作压力大,传统家庭功能逐步丧失。九十年代的泡沫经济,造成财政恶化,竞争加剧,社会发展陷入低迷。群体社会的崩溃中,都市生活节奏反而加速,在物化的人际中疏离,也无法在家族和集团获得归属和依赖,导致自我迷失的加剧。很多人无法解脱,有些人心情抑郁,因此治愈文化大行其道。在都市里,对这个浮躁社会充满的警戒心,过剩的防御心,从而加深刻了这个问题。在我们国内则是物质生活发达了,精神生活却滞后了,社会发展中个体不断尊重,而整体的交流被忽略。这是社会“文明”的一种悲哀,人际关系疏离,不少家庭解体、单身问题、群体封闭…等各类状况,让人们也不断反思生活的要义和自我救赎的可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之路。

  如今在日本治愈系文化已相对成熟,像“治愈系温泉旅馆”,指泉质温和食物健康的温泉旅馆。“治愈系美食”是道烹调起来特别简单的料理,让很多上班族回到小学时代的夏天,这样的感觉足以治疗自己孤单的心灵。在东京等大城市的百货店地下食品卖场可以买到让人“治愈”的各式诱人甜点:外观漂亮,吃来可口。还有种类繁多的“治愈系”商品,像引人发笑的点头娃娃、不断出新的“发泄玩偶”、喜欢恶搞的轻松熊、办公室(家庭)里的绿色小盆栽,去年日本流行的按摩靠垫,最近流行的iphone解压游戏“tumineko(喵喵塔)”等,铁道公司也推出季节主题式的治愈系风景名胜旅游路线,德岛县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独特的人文魅力推出的医疗观光和《空之境界》动漫基地朝圣之旅,这些都让人们在枯燥生活中,燃起新的生机,也让自身的摆脱了困扰,洗涤了心灵。

  如今整体社会压力重重,都市年轻人受到生活和情感的困扰,普遍孤独,缺乏安全感;地震海啸这种自然强灾在世界范围内频繁发生,它不单损坏财物、殃及生命,也对灾后的民众内心产生极大地戕害,灾民身心的调节如何抚平创伤愈加重要。前一阵我读到一则Twitter超微获奖小说,它说的是——“找不到工作。没有钱吃饭。朋友给了一片口香糖,虽然不足以果腹,但不管三七二十一嚼了起来。嚼着嚼着,一直嚼到没有一点滋味,“噗!”地吐了出来,居然成了一尊佛像。又试了一次,这次变成了千手观音。于是,我就这样成了口香糖佛像师。真的哦!”,这则微小说,让人读后立即放松,无论你是不是出了同样处境,也会让胸中的积郁获得了释放。心理上共鸣缓解了精神失落感,让人们找到心灵和情感上的归宿感,相信生活里纯真美好的的存在,也要相信未来。

  最近侍宠傲娇的俊介君,凭借无比纯真的眼神和百变的造型火速蹿红,大有取代前萌神猫叔之势。它混在玩偶堆里,露出和玩偶一模一样的笑容,它穿上黑披肩,头戴红蝴蝶结,貌似还未到舞会,就已HOLD住全局。它头顶草编花环,仿佛从森里走来,难不成要为“小清新”代言。最搞笑的是它戴草帽抱西瓜的造型,这世上怎会有那么萌的瓜农?人们在关注它时改换了心境,忘掉暂时的忧虑,人的情绪都会有低迷的时候,可当一觉醒来,还是要抖擞起精神。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报以歌。继续做最特质的自己,不管何时何地,不管身心有多脆弱,也不要磨灭掉对生活的丝丝真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