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巴西:未来之国》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巴西:未来之国》读后感10篇

2018-01-08 20:5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巴西:未来之国》读后感10篇

  《巴西:未来之国》是一本由(奥)斯蒂芬·茨威格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23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巴西:未来之国》读后感(一):非常好的译本

  这是一本译者水平很高的好书。Zweig是我学习德语的一个原因,却总也不能精益求精。买这本书是心中打鼓,见惯了市面上太多的翻译,良莠不齐。深知如果这本书译得不好将极大影响Zweig中译本质量,毕竟张玉书的Zweig全集译得非常好。惊喜的是,这本书语言流畅,译者有相当的语言功底,在此支持,希望能有更好更多译本问世。

  就内容而言,巴西较新。Zweig一改往日对心理细节的人文描述,转而以欣赏的态度描写历史风景经济文化以及宗教。细读文中有Zweig表示希望能细细观察淘金者的动作,这无疑不是他写作风格的体现。

  本书另一收获是关于巴西人对宗教的虔诚。曾在提比里亚约旦河目睹一群巴西人在圣河中受洗,老少皆有,圣水没过头顶一刹多感动到涕泪横流,作为观者,虽不笃信任何宗教,却被信仰力量折服。如今读了Zweig笔下的巴西,多少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希望能有幸赴明日之过体验未来

  《巴西:未来之国》读后感(二):“你感兴趣吗?”——《巴西:未来之国》编辑手记

  我的译者朋友袁筱一老师在上期“梁宗岱译坛”谈她的翻译时,用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比方,大意是说:一个人只能有一个妻子丈夫,最多再有一个情人,但译者可以跟很多人谈恋爱,可以有很多个不一样的情人。

  当然这说的是译者与书的关系;如果这句话用在编辑与书的关系上,我觉得也部分适用——虽然对于编辑这个职业,最通常的比喻是:为他人做嫁衣。但在做嫁衣之前,编辑都要面对一个选择问题:为什么要出版这本书?

  这个问题比起“为什么要翻译这本书”,可能会更复杂一些:谈恋爱只需全情投入,可以不计后果,喜欢就行;而出版一本书,不单要投入感情,还要投入金钱,既然牵涉到金钱,自然会计算投入之后的回报

  这样的计算,相信每天都在各家出版社的选题会上发生。可以说,当你走进书店,那里的每一本书,都是这么计算出来的。当然,有些书算得准,很多书则是失算。

  那么作为一个热爱书并以书为职业的编辑,却又无法全情投入地谈恋爱,还有什么乐趣呢?

  当我们的葡语译者闵雪飞老师将《巴西:未来之国》的译稿推荐给我时,她只说译者樊星是她的学生,翻译得非常好,让我看看是否有兴趣出版。在此之前,我出版过一本法国作家写的传记小说《茨威格在巴西》,知道茨威格流亡巴西时写过一本与他的《昨日的世界》迥然相异的书,但不知具体内容讲什么;而且茨威格的书几乎都翻译成中文了,惟有这本书没有中文译本,显得有点不合情理甚至神秘。我当然有兴趣一读,至于是否可以出版,我完全不知道,因为:这得计算。

  做编辑和做译者还有一点很不一样。编辑一般手上同时有几本甚至十几本书稿,每年出版那么多书,很容易喜新厌旧,而且往往会不大记得当初的热爱;而译者一般手上只有一本书在译,一年也就这一本书,等翻译完了,开始新的恋情,即便多年之后,还会怀念当初的那个恋人,可谓喜新而不厌旧。

  初读《巴西:未来之国》译稿,译笔之好是很强烈感受,属于那类根本需要修改就可以直接排版的稿子,稍许几处文字的调整可以等排版后在纸样上改——我后来正是这么做的。而为什么这本书引起了我的兴趣,时隔两年(如果每天忙于追逐新恋情的唐璜能够回忆起来旧时恋人的魅力所在),我想首先肯定不是开篇的《引子》,而是第一章《历史》。

  巴西对很多人都显得遥远陌生,除了知道巴西足球和桑巴舞,知道是拉美唯一讲葡萄牙语而非西班牙语的国家,也就是曾经是葡萄牙的殖民地,此外,我们对巴西的文化和历史几乎空白。茨威格讲述的巴西历史让人心潮澎湃,从大航海时代怎么发现巴西(而发现巴西本身一开始就是一个秘而不宣的谜),到殖民者如何糟践这块广袤肥沃的土地,尤其是,他讲到了六个耶稣会士来到巴西之后,创造了巴西的历史:

  “在他们之前,所有来到巴西的人,或是为了完成使命,或是为了躲避灾祸;每一个登陆巴西海岸的人,无论他们的目标是木材干果还是飞禽走兽,又或是人类矿石,都对这里有所图谋。从没有人想过要回馈这片土地。只有耶稣会士无欲无求、全心全意地为新世界服务。他们带来了作物牲畜,用以耕作土壤;带来了常用药品,用以治疗病痛;带来了书籍工具,用以教化他人;带来了信仰戒律,用以传播教义、移风易俗。总之,他们带来了新的思想,这是殖民地历史上最重要的思想。”

  没错,耶稣会在巴西的传教引起了我强烈的兴趣,只要想到利玛窦、徐光启以及《几何原本》的翻译,想到《利玛窦中国札记》及其他耶稣会士的书简向西方首次介绍一个真实的中国,影响了包括伏尔泰等哲人的思想,想到“文化适应政策”以及后来的“礼仪之争”,怎么会不对同一时期耶稣会在巴西的传教感兴趣?这个由依纳爵•罗耀拉为首的七名巴黎大学学生创建的天主教修会,一开始为了应对新教的冲击而主张维新改革,而后几乎同时向东方(印度、日本、中国)和西方(巴西、巴拉圭)传教,而创建者罗耀拉的好友沙勿略在试图偷渡进入中国时得病去世,葬于广东海面的上川岛,就在他去世的1552年,利玛窦在意大利出生,三十年后进入中国。现在的徐家汇天主教堂,正式名称为圣依纳爵主教座堂,而董家渡天主教堂,正式名称为圣方济各•沙勿略堂。

  巴西完全不同于具有悠久文明和深厚传统文化的古老中国,耶稣会在那里大有作为。对于当地的土著印第安人,殖民者是武力的血腥与残暴,他们只知掠夺;而耶稣会士带去的是教育和思想,是团结和友爱,留下的是种族的平等和融合(作为一个逃难的犹太人,这是茨威格最在意的)。茨威格说六个耶稣会士创造了巴西历史,可以说毫不夸张。

  译者樊星最近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茨威格是我最喜爱的作家,巴西是我最喜爱的国家。”非常理解并且羡慕这样的译者,同时为她高兴,就像谈恋爱就要找一个百分百喜爱的人,大概也是因为做编辑的缘故,我从来没有最喜爱过哪位作家,编辑面对的永远是具体的文本,避免对哪一位作家产生太多的偏爱,以免对其他作家的文本产生误判。至于国家,我很少会产生个人感情,就像总是在面对很多不同的好书一样,对文化多样性的拥戴,消解了对某一种文化的偏爱。倒是对很多不大为人所知的“小文化”,会立即产生知识好奇以及情感和道义上的支持,就像我在第一次读陶立夏的《夜航西飞》译稿时,东非肯尼亚的土著文化以及作者马卡姆的描述,让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么说,可能也是这种知识性好奇和对巴西的陌生感,让我产生了对《巴西:未来之国》的强烈兴趣。

  然而巴西作为一个国家,确实与许多国家很不一样的一个地方,那就是巴西人的平和。这是一个几乎没有发生战争的国家,“它厌恶战争,甚至不清楚战争是怎么回事”,“所有边境争端几乎都能通过协商或仲裁解决”,茨威格说,“在这种意义上,我认为巴西是世界上最值得尊敬、最值得我们效仿的国家。”我不知道别的读者怎么看待这种和平主义,就我个人的感觉,这差不多就是《诗经》里唱吟的“乐土”,或者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想想我们这块土地,谁能说得清发生过里里外外、大大小小到底多少场战争,多少人殴于兵戈,多少人避难离乡……

  巴西人的平和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当巴西帝国(1822-1889)被共和制取代之时,没有发生暴力革命?巴西人如此渴望和解,这种“与生俱来宽容”究竟来自何处?这些我们所没有的、甚至与我们迥异的民族性格,也深深吸引着我去了解巴西的历史。所以,刚读完《历史》这一章(这一章非常长,约占全书的四分之一),我就决定了要出版这本书。

  一定还有其他让我感兴趣的地方,比如茨威格写到里约热内卢,“从山上看来是一个城市,从海上看来却是另一个”,“里约是化为城市的自然,也是宛如自然的城市。她以宽广的胸怀迎接客人,也知道如何将客人留下。”当我读完全文,势必要回到讨厌的计算的时候,我却无心去考虑所谓的回报:只要将它出版面世,让喜欢它的人读到,已经心满意足。这种心情有点像恋爱中的人如同灯蛾扑火一般,它不同于译者的恋爱,因为它承担着风险。而如果颗粒无收,一败涂地,它又会显得可笑。从这个层面来说,编辑的恋爱,又像是堂吉诃德骑士。

  写到这里,我忽然明白了,工作中的译者就像是恋爱中的女人,换一本书,就像换一个新的恋人,而编辑,永远是唐璜和堂吉诃德的混合体。

  《巴西:未来之国》读后感(三):茨威格眼中的巴西

  读《巴西:未来之国》是因为喜欢茨威格,读过他写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深深折服于他对人物心理细腻而精准的描写。此外,巴西是茨威格度过人生最后岁月的地方,在那里他亲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此书成于茨威格去世前的一年,于是就想知道,在他生命的尽头处会有什么样的感悟世人分享?

  打开书,才知道这是一本介绍巴西历史和地理风貌的书。这样的书原该叫人望而生畏,里面通常会充斥一段段文献性的史料,和一串串冰冷的地理数字,或者干脆是本旅游指南。可是茨威格没有叫人失望。他将这本书写得娓娓动人,巴西在他笔下,就好比是自己亲眼看着长大的邻家小孩,拳拳爱护之心,殷殷关切之情跃然纸上

  为何将巴西比作茨威格的“邻家小孩”?因为巴西文明虽源自欧洲,但又和欧洲大陆不尽相同,是欧洲文明和南美土著文明的杂交,此间还熔合了一些其他的文明如亚洲和非洲文明。所以对茨威格来说,这个文明虽离自家不远,但终系别家。而且这个文明还远没有成熟,只是个孩子。孩子是人类的未来,所以书名起做“未来之国”一点没错。

  可通常人们都把希望寄托于自家的芝兰玉树,为何茨威格对这个邻家小孩情有独钟呢?巴西的历史虽然已有四百年,但究竟有多少人了解这个南美的超级大国呢?即便它如今位列“金砖四国”之一,与中国齐名,成为最具潜力发展中国家之一,但又有多少人会认为它是“未来之国”呢?

  我想茨威格对巴西的钟爱来自于他对西方文明的彻底失望,二次世界大战接连爆发,让他这颗敏感爱好和平的心跌落到了谷底。在他眼里,欧洲文明已经走到了尽头,已经无可救药。于是,他似乎在巴西这块有着欧洲文明血脉却又相对淳朴自然的热土上看到了希望。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出于他对于欧洲种族理论深恶痛绝,二战期间由于希特勒对犹太民族实行种族灭绝政策,使得身为犹太人的茨威格在欧洲没有了立足和容身之地,他最后选择定居巴西,其实部分是形势所逼。他在书中这样写道:“异族通婚,在我们邪恶的种族理论中被视为罪孽和自我毁灭;在巴西却加以利用,成为整合各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不同种族间相互融合、互惠互利,而在相同的气候条件下,却奇迹般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群体。”他在这块土地上为“欧洲大同”找到了活生生的“典范”,怎教他不对它推崇有加?

  可是当时,在欧洲大陆之外还有一片安身的乐土,那就是美国。他可以象很多欧洲名人那样避祸美国。为什么同样号称是“大熔炉”的美国就没有入茨威格的法眼呢?原因怕是在于美国太物质了。书中写道:“近年来所发生的事情已经彻底改变了‘文化’‘文明’的含义,我们已经不能再把它们简单归之于‘秩序’或者‘舒适’。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数据。这种功利主义科学计算着每个国家的财富,计算着每个公民的财产,计算着每个人拥有多少辆汽车,多少间厕所,多少台收音机,多少份保险。按着这些数据,文明也就意味着生产力、消费以及金钱。可这些数据中却缺少了一项重要因素:即人类的精神财富。我们能够看到,最顶尖的体制不但没有赋予人民人道主义精神,反倒将他们带上了野蛮道路。”当时的欧洲饱受战争蹂躏,满目疮痍,这个“舒适”而“有秩序”的“数据化”的“顶尖体制”只能是美国了。茨威格是个追求精神的人,美国无法让他看到出路。

  此外,作为一个和平主义者,巴西民族所表现的那种“智慧与谦卑”“恭敬和安宁”,也让茨威格大为欣赏。以桑巴舞闻名世界的巴西人在众人心目中该是一个热力四射,勇猛好斗的民族,但在茨威格的笔下却是“天生优雅善良”。“平和的性格与淡淡的忧伤造就了这里的人民,他们与北美人完全不同,缺少那种主动。”“热带气候的莫名沉闷,使得这里的居民也受到影响,显得缺少活力与冲劲,缺少力量与激情。”而在茨威格认为,“狂热,野心,欲望,正是这些被错误高估的品质,造成了如今的可怕后果。而对我们而言,这种平静祥和的生活方式,才是真正的幸福与恩赐。”

  有时我们对某个人或某件事物深恶痛绝的时候,便会对与之相反的人或事倍加赞赏,将它的优点加以放大,对它的缺点加以隐晦,而这一切可能完全是不自觉的。巴西的落后与贫穷,甚至早年发展史中的残酷和血腥,被茨威格饱含深情和细腻优美的笔调淡化和掩盖了。也许这本书里的巴西只是茨威格眼中的巴西,不是全面而真实的巴西,但如果想要了解巴西,了解这个崛起中的南美大国的方方面面,这无疑还是一本非常不错的入门书籍。

  眼下我们正身处一个忙碌喧嚣的物质时代,读这本写于70多年前的书,更多的意义在于引发我们这样的思考:我们的未来之国究竟在哪里?茨威格最终应该没有在巴西看到未来,不然他不会在次年和妻子双双自杀于巴西。

  《巴西:未来之国》读后感(四):来了便不愿离开的地方

  2014年巴西世界杯剩了不到一年时间了,预选赛也快打完了。事实上,从2010年南非世界杯结束就盼着快点到来。虽然对巴西的足球稍有了解,但其他发面,除了狂欢节、桑巴舞和几部如《上帝之城》《里约大冒险》的电影外似乎也就一无所知了。于是,想着找几本关于巴西的书来看,先看了胡续冬的《去他的巴西》,后来就买来这本今年6月首次引进国内并出版的《巴西:未来之国》。

  茨威格1940年来到巴西,便被这个国家深深地吸引了,他说:“巴西就像那些漂亮女人,让人不知为何便动了情,甚至那些毫无关系的人。”

  在《巴西:未来之国》里,茨威格从历史、经济、文化以及几个城市如里约热内卢、圣保罗等方面来为巴西做传。关于巴西的历史,从16世纪航海热时佩德罗·卡布拉尔第一次踏上巴西大陆(1500年)开始一直写到1940年。这四百多年里,葡萄牙人、法国人、荷兰人分别在这块大路上悉数登场,来了又走了,最后留下了如今这样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也正因为葡萄牙的最早借入并将巴西作为自己的殖民地,现在葡萄牙语是巴西的母语。而每逢两国在国际赛事上遇见时也总是剑拔弩张。

  在“经济”篇章里,茨威格重点写到了蔗糖、烟草、可可、棉花在巴西大陆上的发展并如何成为影响生存的经济命脉的,还有后来发现的黄金。巴西地域广袤,人口缺稀少,而蔗糖、烟草等也都是农业经济作物,于是,茨威格这样写:“巴西无论在哪一个历史阶段,经济发展的动力资源都不得不依赖进口——最初的几个世纪是人力,十九世纪变成了煤炭,现在则是石油。”把人力作为需要进口的“资源”,这也是工业革命前期世界各国的一个普遍现象。如今的巴西在把酒精作为汽车动力使用的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跟他们没有煤炭,没有石油,却盛产蔗糖不无关系。总得发展自己的长处来弥补短处吧。

  随后的“文化”篇章里,则又详细介绍了巴西的文化特点,像巴西人的无欲无求,对生存方式的知足,还有向往和平人道的愿景。当然,如今巴西文化的形成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葡萄牙的影响,像语言、宗教、习俗,这不可否认。

  闲暇时候,茨威格便在里约热内卢、圣保罗等几个城市的大街小巷里穿行、游荡,他在写到这几座城市时几乎用的是散文诗的笔法,字里行间透着对它们的喜爱之情。他如此写到:“凡是来到巴西的人都不愿意离开这里:无论身处何方,都希望能回到它的怀抱。美丽十分罕见,而完美的美丽几乎只是一个梦。在这最黑暗的时刻,骄傲的里约将梦变成了现实。它是地球上最迷人的城市。”

  来到巴西的茨威格也正如他所写的一样“来了就不愿意离开”,1942年茨威格与妻子一起在里约热内卢附近的家里服毒自杀,魂落巴西。

  《巴西:未来之国》读后感(五):1940年出版的书,依然是了解巴西不可多得的好书

  带着好奇:巴西,怎么会是未来之国?巴西到底怎么样?我一口气把书读完,完美的解答了我的疑惑,推荐值得一读。

  1940年的角度,透视着作者对未来的追求,遗憾的是,现如今的世界,欧洲法国刚刚遭受恐怖袭击,种族歧视犹在,经济危机,作者的追求在过了70年,依然未能达到。

  正值二战期间,作者于巴西避难,感受到巴西的包容,黑人、混血人、白人、土著,如此的和谐的生活,富人、穷人,生活很悬殊,但各得其所活得很自在。古老的传统与现代文明的和谐相处,不同教派并未发生流血冲突,更难能可贵的是,政权交替,不需要通过大战来实现。

  这么庞大的国度,这种和平,是作者的未来追求,巴西特有的文化融合,确实解决欧洲矛盾的最好方法。古,是未来之国

  巴西到底怎么样?历史、文化、经济给出了详细解答。甘蔗、烟草、咖啡、橡胶、甚至是70年后的铁矿石。巴西的物产之丰富,令人咋舌。每一种原材料的供应,都决定了世界市场的大份额。

  欧洲葡国文化,国王近一个世纪的统治,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塑造了巴西特有的葡国文化,巴西的历史,离不开葡萄牙。

  《巴西:未来之国》读后感(六):译后记

  第一次接触这本书,是在五年前。当时出于对茨威格的热爱,我在图书馆借阅了几乎所有他的作品,而在一次网上检索时,才发现了尚未有中译本的《巴西:未来之国》。那时学习葡语还不足一年,对巴西的了解也很有限,只能借助词典慢慢阅读,没想到一下便入了迷。后来,国内也陆续出过许多关于巴西的书,可却没有一本让我有如此深刻的感受。现在想来,那些书大多将巴西写成了一张报表,其中充斥着各种数据,介绍了巴西的领土面积、地理分布、气候状况、人种构成;还有一小部分将巴西描绘成一幅画,用猎奇的笔触记录下各种异域风光;而茨威格,却将巴西写成了一首诗。在这本书里,他的感受、他的心情都与巴西融在了一起。如果将巴西比作他的爱人,《未来之国》就是最美的情诗。然而巴西却不仅仅是茨威格的爱人,它更是茨威格的全部希望。

  说到这一点,不得不提它所处的时代。1934年,维也纳事件爆发,茨威格被迫逃离奥地利流亡英国。随着战火在欧洲大陆的蔓延,他又不得不迁居美国,并于1940年前往巴西。一年之后,茨威格写下了《巴西:未来之国》。可以说,当时他对欧洲文明已经完全绝望。关于这一点,茨威格的相关介绍里几乎都有提及,《昨日的世界》中也有相当的体现,但较少有人知道,正是在巴西,茨威格又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当蔡若筠从德文校对这本书的译稿时,曾提出可以将书名译为“明日的世界”。虽然最后保留了“未来之国”这一既定译法,“明日的世界”却极具启发意义。因为在这本书里,茨威格看重的并不仅仅是巴西的未来,更是整个世界的明日图景。可以说,在茨威格眼中,欧洲社会早已分崩离析,而巴西却寄托了他对人类文明的全部希望。因此,这里的“未来”并不是指单纯的经济发展,甚至不是指科技、艺术等考究的文化形式,因为文明发达的欧洲社会也难逃两次世界大战的厄运,这里的“未来”指的是一种人道主义精神,是一种自由、平等、博爱的现实版本。而这本书的目的也并非预言,而是为全人类指明一条宽广的未来之路。

  这也就能够解释,在这本书中,茨威格为什么如此强调人的作用。从航海大发现时代开始,主宰巴西命运的就是一个个顽强坚毅的历史人物。从诺布莱加、安谢塔等耶稣会士到十九世纪的佩德罗二世,身上都环绕着人道主义的光环。耶稣会士为土著居民向国王请命,坚决捍卫他们的各项权益;佩德罗二世积极废除奴隶制度,自愿放弃王位流亡欧洲。巴西数次不流血的政体转换,各个人种之间的自由融合,还有底层人民乐观善良的天性,在茨威格笔下,都获得了震撼人心的力量。正因为如此,在我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时就被它深深吸引,之后更是一读再读。

  而这一切,并未折损本书的真实性。论及对史实的考察、对数据的引用,恐怕没有人比他更严谨。而更多的则是靠他本人的细致观察。他曾徜徉在里约街头,独自登上贫民窟,曾亲自参观咖啡种植、金矿开采,还到过遥远的累西腓与巴伊亚,参加过那里的宗教活动。他凭着最为诚挚的态度,将自己的见闻思考付诸笔下,并无刻意的美化、矫饰。尽管如此,在其描述或预言中依然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偏差。由于当时欧洲正值战争期间,茨威格自然更加看重巴西和平安逸的生活,甚至将巴西的落后、懒散也看作是天赐的美德。与此同时,二战也使巴西暂时摆脱了英美等国的经济控制,加上1940-1941正处“新国家”中期,总统瓦加斯积极推行各种政策发展民族工业,推进教育改革,实施社会保险,立法保证劳工权利,巴西的民生、经济也正处于发展高峰,很容易让人有“未来之国”的乐观遐想。因此,尽管茨威格笔下的巴西笼罩了一层理想色彩,却并未背离巴西现实。下面谨对两个争议较多的问题略作说明。

  首先是种族问题。茨威格多次强调巴西各种族之间的平等、交融,这也是世界对于巴西的普遍印象。如今随着巴西经济的崛起,其社会问题也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其中也包括了对种族问题的争论。认为巴西存在种族歧视的主要论据是在上层社会或高收入阶层中,有色人种的比例要大大低于白人,却容易忽略造成这一情况的历史、教育等因素。由于篇幅所限,很难对此作出全面解释,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至少在日常生活中,巴西普通民众的友好、善良并不以种族为界限。事实上,即使一些白人更以自己的肤色为豪,也会以尊重礼貌的态度对待有色人种。加上巴西异族通婚的传统,很多人都拥有黑人或者印地安人血统,种族界限并不明显。因此,倘若巴西真的存在种族“歧视”现象,其规模与程度也比欧洲美国小得多。

  本书中的另一个问题在于对贫民窟的态度。茨威格将贫民窟视为美好纯净的所在,并以伤感的笔调预言其必将消失,可它们却成为了巴西社会的顽疾。诚然,茨威格没有在那里生活过。对于贫穷朴实的生活,置身其外的人很容易产生美好的幻想。然而,贫民窟里不仅有毒枭罪犯,也有茨威格描绘的善良友好的穷人,他们为生存所迫,不得不居住在条件恶劣的自建房中。在经济发展与社会整治中,他们的利益也最容易被忽视。因此在大部分人都谈贫民窟色变的今天,茨威格的描绘也许不无意义。

  巴西从来不是一片世外桃源,它也有着自己的冲突和危机。而从这本书成书到现在的70年里,巴西更是经历了许多茨威格料想不到的重大变革,从1954年总统瓦加斯自杀到1964年军事政变,直到1985年才重回民主之路。与此同时,巴西经济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或许正因为如此,才有人开玩笑说巴西的“未来“永远都在未来。所幸的是,巴西民众依然保持着独一无二的友善与热情,保持着茨威格笔下乐观的天性。在我来巴西求学的半年中,见到的仿佛仍是《未来之国》中的场景——身边各种肤色的同学,见面时热情的拥抱,不急不慢的性格,彩票点前排起的长队,陌生人之间的微笑……如果时光真的改变了什么,那也并非最本质的东西。因为巴西最宝贵的一切——气候、风光、土壤、可爱的民众——都宛如茨威格70年前所描绘的样子。

  对于遥远的中国而言,同样不变的还有巴西的陌生与特别。时至今日,中国读者对巴西依然所知甚少。不知是否由于这个原因,虽然茨威格的各种中译本层出不穷,却没有人翻译过这本著作。鉴于德语译者大多不了解巴西,翻译参阅的许多资料也只有葡语版本,这本书最终由我从葡语译出,再由蔡若筠用德语校对,以求清晰、准确地介绍巴西,并最大限度地再现原作风采。到现在为止,如果问我学习葡语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那就是翻译了这本书。从大一接触到这本书到现在真正来到巴西,每次阅读它都会觉得感动。如今,我终于能将这感动带给更多的人,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巴西。在这里,巴西不是金砖四国中的一个符号,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存在。

  在此,要感谢闵雪飞老师,如果不是她,我根本不敢想象能翻译这本书;还要感谢蔡若筠的悉心校对,使译本能够更加贴近德语原文;还有商务印书馆王明毅老师的支持,尽管由于种种原因换了出版社,却是他给了我最初翻译的勇气与动力;我还要感谢本书的编辑何家炜先生,是他的辛勤编辑让这本书呈现在世人面前;还有爸爸、妈妈与亲爱的王渊,是你们一贯的支持鼓励,让我能够恒久地相信未来与希望。

  此外,由于一些葡语词汇尚无既定译法,加之译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还望读者不吝赐教,万分感谢!

  樊星

  2012年9月于巴西坎皮纳斯

  《巴西:未来之国》读后感(七):是整个世界的明日图景

  当蔡若筠从德文校对这本书的译稿时,曾提出可以将书名译为“明日的世界”。虽然最后保留了“未来之国”这一既定译法,“明日的世界”却极具启发意义。因为在这本书里,茨威格看重的并不仅仅是巴西的未来,更是整个世界的明日图景。可以说,在茨威格眼中,欧洲社会早已分崩离析,而巴西却寄托了他对人类文明的全部希望。因此,这里的“未来”并不是指单纯的经济发展,甚至不是指科技、艺术等考究的文化形式,因为文明发达的欧洲社会也难逃两次世界大战的厄运,这里的“未来”指的是一种人道主义精神,是一种自由、平等、博爱的现实版本。而这本书的目的也并非预言,而是为全人类指明一条宽广的未来之路。

  这也就能够解释,在这本书中,茨威格为什么如此强调人的作用。从航海大发现时代开始,主宰巴西命运的就是一个个顽强坚毅的历史人物。从诺布莱加、安谢塔等耶稣会士到十九世纪的佩德罗二世,身上都环绕着人道主义的光环。耶稣会士为土著居民向国王请命,坚决捍卫他们的各项权益;佩德罗二世积极废除奴隶制度,自愿放弃王位流亡欧洲。巴西数次不流血的政体转换,各个人种之间的自由融合,还有底层人民乐观善良的天性,在茨威格笔下,都获得了震撼人心的力量。正因为如此,在我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时就被它深深吸引,之后更是一读再读。

  而这一切,并未折损本书的真实性。论及对史实的考察、对数据的引用,恐怕没有人比他更严谨。而更多的则是靠他本人的细致观察。他曾徜徉在里约街头,独自登上贫民窟,曾亲自参观咖啡种植、金矿开采,还到过遥远的累西腓与巴伊亚,参加过那里的宗教活动。他凭着最为诚挚的态度,将自己的见闻思考付诸笔下,并无刻意的美化、矫饰。尽管如此,在其描述或预言中依然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偏差。由于当时欧洲正值战争期间,茨威格自然更加看重巴西和平安逸的生活,甚至将巴西的落后、懒散也看作是天赐的美德。与此同时,二战也使巴西暂时摆脱了英美等国的经济控制,加上1940-1941正处“新国家”中期,总统瓦加斯积极推行各种政策发展民族工业,推进教育改革,实施社会保险,立法保证劳工权利,巴西的民生、经济也正处于发展高峰,很容易让人有“未来之国”的乐观遐想。因此,尽管茨威格笔下的巴西笼罩了一层理想色彩,却并未背离巴西现实。下面谨对两个争议较多的问题略作说明。

  《巴西:未来之国》读后感(八):巴西,一个形容词

  【媒体用稿,请勿转载】

  我去过我向往的城市和风景,

  在夜的皱褶里我梦见过巴西。

  ——蔡天新《哑孩子》

  巴西,一个形容词

  伯樵 撰

  1951年,诗人伊丽莎白•毕晓普乘坐波普莱特号货船,沿着大西洋的西沿,一路向南。旅程本身漫无目的,直到到达巴西港口城市桑托斯时,这位刚从美国国会图书馆诗歌顾问位子上离职的桂冠诗人,还不知道自己将会如此眷恋这个“鹦鹉之国”,以至于在此断断续续流连了二十一年。

  无独有偶,就在毕晓普从甲板跳下,踏进巴西的十一年前,另一位来自奥地利的茨威格,也颇带几分偶然地驻足此地,却也同样不能自拔地爱上巴西。巴西,这片充满魔力的大陆,历史和文明在此驻足的时间都如此之短,却勾留住了这么多诗意的人们,唆使他们用语言和行动来表达对它的欣喜、眷恋乃至多愁善感。

  茨威格以小说名世,《象棋的故事》、《看不见的珍藏》都是脍炙人口的中短篇作品,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就算没有徐静蕾和姜文的改编电影的推波助澜,也早已是家喻户晓的虐心名篇,其场景设置虽些许造作,但那种故事的圆融,心理描写的细腻以及缓缓道来的那份从容,都无愧于他的声名显赫。但茨威格在长篇小说领域的名声,远逊于短篇,其两部长篇,心理描写泛滥至极,放在短篇中凝练一下,也许会异常精彩,但是作为长篇,当真是臃肿芜蔓。但茨威格被诟病最多的,无疑是其人物传记和历史写作。被指责的理由无非是对一些靠不住的史料或是孤证,大加发挥,甚至夸张曲解;大量对历史人物心理的探究,毫无可靠的文字记载或是口述,更多的是出于茨威格本人的臆测和揣度。虽说这样“丰腴”的传记,当真要比那些干巴巴的人物“起居注”精彩得太多太多,但是作为历史读物(而不是文学读物)无疑是灾难性的。简而言之,茨威格的非虚构写作,在文学上具有极大的可读性,却远不能被当成信史。

  但是茨威格这种主观色彩极强的“非虚构写作”,却在《巴西:未来之国》一书中,化腐朽为神奇,将一部本来会干涩、枯燥的“巴西地方志”,写得摇曳多姿、兴味盎然。诚然,换任一个人来写,巴西不过是会变成一个充满辞藻修饰的旅游招贴画,或是Lonely Planet那样景点、餐馆、旅店的资讯汇总。但在茨威格这里,巴西生机勃勃,富有活力,就算枯燥的历史沿革和经济趋向,也宛如一部惊心动魄的殖民地电影,只不过不是通往“黑暗之心”的《现代启示录》,而是充斥着温情、反思和happy ending的《与狼共舞》。茨威格在给那些历史人物作传时恣意汪洋的缺憾,在他描绘巴西时,反而成了他羞怯、谦逊、浪漫和诗意的感受;“非虚构”和“虚构”的界限在此模糊了,他在为我们这些猎奇的人们,展现一个他观察中、情感中乃至热恋中的巴西。他像一个只不过比我们所有(文学)游客早到了巴西一个月的旅行家,热情洋溢、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一个旅人眼中的繁茂世界、世外桃源、传奇异域,就算带着太多的主观色彩,我们也会微笑颔首接纳他对这片土地的激动和热爱。

  当然,在这背后,还有茨威格对一战、二战中,全欧生灵涂炭、政治道德沦丧的不满、伤心和无力。而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种种迫害政策,更使得热爱维也纳的他,不得不流亡海外。在《昨日的世界》中,他对老欧洲的优雅、笃定、热爱艺术的那种追忆,与当世时他所置身欧洲的那种杀伐之声、剑拔弩张,如隔世一般遥远。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中的那种选择性遗忘的追忆,未尝不是在表达对一战前后欧洲现实的失望。作为一个和平主义者,无论是正义还是非正义,战争总是充满着不安和葬送;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茨威格与他的很多非犹太朋友(如作曲家理查德•施特劳斯)的友情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和冲击;作为一个诗歌、艺术爱好者,这场浩劫冻结了二十世纪初维也纳那种勃兴的人文思想运动。

  哪怕是欣欣向荣的巴西,最后也未能拯救作家那颗从失望的心。1942年,就在毕晓普抵达桑托斯前九年,盟军攻克柏林的电报抵达里约热内卢前三年,茨威格满怀着对精神故乡欧罗巴陷落的绝望,也饱含着对如此热情、好客、美好巴西的一丝歉意,与妻子在里约近郊的家中双双自杀。在遗书中,茨威格衷心感谢了热忱的巴西,但也坦承自己对另一个文明自残的无奈。

  在《巴西:未来之国》中,茨威格借描绘巴西风土人情的美丽、质朴,隐隐地表达了对欧洲的某种“哀其不幸,恨其不争”的沉默控诉。茨威格眼中的巴西,曾经受到过“自负、自私和自大”的欧洲的洗劫、掠夺和镇压,但却也赋有被欧洲文明驯化、滋养乃至正在繁荣之中的人文气息;这里经历过战争、奴隶和闭关锁国式的压迫,但却有着民族间友爱平等,互相融合,希冀安宁的现实图景。宛如一面镜子,巴西带给作家的,更多是一种反思、自省乃至于产生强烈反差的世外桃源。而巴西征服茨威格的,正是她提供给了这位心理饱受摧残的欧洲人文主义者,一种对未来遐想的现实所在,一个曾经也在欧洲存在过、如今却已渐行渐远、却在异域被奇遇的平行世界,一次对本以为只能追忆、无法再见的万物大同,却在蓦然回首中发现已置身其间的惊喜之旅。

  在茨威格这里,“巴西”成了一个形容词,去形容他心中一切美好的事物,他对尘世间秩序的渴望,对文明教化的赞扬,对质朴旷达的追求,还有那些对自然、原始、过去的向往,以及对和平、大同、未来的期待。换句话说,茨威格笔下亦真亦幻的巴西,就是他对欧罗巴,对大西洋两岸的所有国家,对全世界所有角落的部落、民族和群体,所期许的“巴西”(作为形容词)般的未来之国。

  《巴西:未来之国》读后感(九):巴西:未来之国

  《巴西:未来之国》出版于1941年,作者于1942年1月22 日在巴西佩德罗波利斯自杀。

  巴西国土面积八百五十万平方公里,各地的口音几乎一样

  美国本土(不包括阿拉斯加和夏威夷)面积没有巴西大。

  巴西人在1585年安谢塔与卡尔丁神父眼中是:“懒散、拖沓,还有一些忧郁”。

  1.引子: 这个国家给人的第一感觉十分有冲击力。太阳、光线、色彩,一切都是那样强烈。天空颜色如此耀眼,满眼的绿色如此丰富、土地的红色又如此密集。这里的鸟儿有着五光十色的羽毛、这里的蝴蝶有着彩虹一般的翅膀。

  2.历史 :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人发现并到达巴西。

  1534年第一个总督多梅.德.索萨及传教士诺布莱加神父

  到家巴西

  1554年法国进驻里约

  1560年法国人被驱逐出境

  1567年葡萄牙并入西班牙

  1615年荷兰人占领巴伊亚

  1627年葡萄牙恢复独立

  1645年荷兰人被彻底逐出巴西

  1661年米纳丝.吉拉斯发现金矿

  1720年咖啡进入巴西

  1723年巴西发现钻石

  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

  1759年里约成为巴西首都

  1792年葡萄牙王室出逃

  1807年葡萄牙王室到达里约

  1808年开放巴西港口与全球通商,是年巴西人口达到

  三百五十万,其中有近二百成奴隶

  1810年巴西升级为王国

  1815年若昂六世返回葡萄牙

  1821年佩德罗王子宣布巴西独立

  1828年佩德罗一世逊位

  1831年佩德罗二世正式即位

  1840年禁止奴隶进口

  1874年巴西人口超过一千万

  1875年巴西废除奴隶制

  1888年废除帝国,成立共和国

  *后世为了纪念法国大使让.尼科,将其中的生物碱成分命名为尼古丁

  3.经济 :蔗糖、金矿、咖啡、橡胶、棉花或者木材、烟草(蔗糖、烟草、可可、棉花是十八世纪之前巴西的经济之柱)。

  可以使用不同区域来命名每一个历史阶段。木材时代、蔗糖时代与棉花时代发展了北部,创造了巴伊亚、累西腓、奥林达、塞阿腊与马兰尼昂。米拉斯.吉拉斯则建立于黄金之上。里约的兴盛得益于国王的避难。“咖啡帝国”则推动了圣保罗的崛起。而昙花一现的橡胶产业促成了玛瑙斯与贝伦的迅速繁荣。

  十七世纪时蔗糖产业迅速崛起,十八世纪发现了钻石与黄金,而十九世纪的救世主则是咖啡。在继“白色黄金”与“金色黄金”之后,它开启了“棕色黄金”的时代,之后又短暂地被“红色黄金”橡胶所取代。巴西凭借咖啡取得了举世无双的胜利,在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前半期一直处于垄断地位。

  橡胶生产的衰落十分迅速,就像一场雪崩。在1900年,巴西尚且生产了26750吨的橡胶,而亚洲只生产了区区四吨。到了1910年,巴西仍以42000吨的优势占据首位,此时亚洲的产量为8200吨。可是到了1941年,巴西37000吨的产量已无法与亚洲的71000吨相抗争。从此之后,衰退日益严重。1938年,巴西的橡胶产量仅为16400吨,而马来西亚半岛则生产了36500吨.....

  1817年若昂六世通过欧洲中介调来2000名瑞士殖民地,他们随后建立起了一块名为新弗里堡的殖民区。到了1825年,南大河州来了几年德国人,慢慢地在巴西南方聚集了120000名德国移民,并在圣卡塔琳娜和巴拉那地区发展起了德国殖民中心... 1890年,巴西移民人数从66000人上升 到107000人,1891年移民人数打破历史最高纪录,达到了216760人,在最近五十年中,欧洲移民总数达到了四五百万。

  若想加快一个国家的发展速度,必须拥有两个条件:一是雄厚的资本积累,二是持续的人中流动。

  4. 文化:若想探寻巴西历史,就必须在梦中回想他们来自三大洲的祖先,回想欧洲的帝国、非洲的村落以及美洲的丛林。巴西民族的形成并非只是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也不只是对一个国家精神条件的认可,反而更像是一次大输血。除了刚来不久的移民之外,巴西大部分的民众都是相互不同的混血儿。似乎来自欧洲、非洲、美洲的血统还不够丰富,在这三种血统的婚配之外,还有不同混血之间的结合。最早到达巴西的欧洲人是十六世纪的葡萄牙人,他们并非一个纯粹的种族,而是伊比利亚人、罗马人、哥特人、腓尼基人、犹太人和摩尔人的后代。这里的土著居民也由两种不同人和种构成,即图皮人与塔穆伊奥斯人。这里的黑人更是来自非洲各地。

  葡萄牙人给予巴西三样重要的东西:语言、宗教以及习俗,它们直接决定了一个民族的形成。

  巴西人安静、敏感,而敏感在作者眼中可算作是巴西民众最主要的特点。他们很容易满足,不需要暴力刺激、也不需要贪图名利。

  歌德第一次去意大利便对南欧国家称赞不已,因为那里的人民并不追求物质或者精神目的,而是注重平静祥和的愉悦享受。他们并没有太多追求,也就不会急不可奶。在下班之后甚至工作间隙,他们会泡杯咖啡聊聊天,将胡子修理整齐,将皮鞋打理干净,在火炉旁享受家庭的温暖。而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就足够了。世界上所有的幸福舒适都与这种平静安宁连在一起。而这样的国家也十分便于管理。

  巴西人的能力、品质以及个人效率绝对不比任何人差,他们中是缺少欧美人的贪婪,不愿意那样急功近利,他们只是缺少改善生活的动力。对于大多数混血儿来说,尤其在热带地区,工作并非为了储蓄,而是为了不忍饥挨饿。在这样一个国家里,世界永远是美丽的,大自然为人们提供了一切生存条件。树上的果实可以随意摘取,人们不需要担心冬天的到来。他们当然也不懂得节约,无论金钱还是时间。为什么要在今天做完所有的工作、而不能等到明天?为什么要在这样一个天堂般的世界生活得如此紧张?在这里,时间具有很大的弹性,所有表演、会议都会比约定时间推迟十五分钟。如果能够适应这一点,就永远不会迟到。在这里,生活本身比时间更重要。(巴西人喜欢买彩票)

  在冰冷的商业统计数据之外 ,还有一种无形的财富:那就是沉静祥和、未受摧残的人类。

  巴西适合年迈的老人,在看尽了世间纷扰之后,能够置身山水之间,追溯一生的回忆。这里也适合寻梦的青年,在肥沃的处女地上,能够释放出全部力量,建设起伟大国家。

  5. 里约热内卢:在近四百年前的1552年,多梅.德.索萨刚刚到达里约,他写下了这样的话:“在这里,一切都是上帝的恩泽。”

  6. 进入里约港

  7. 古老的里约:“古老的里约”消失了,感到悲伤的只有几位老人。而他们真正伤感的,却是自己的韶光不再。

  圣本托堂建于山峰之上,与周围世界相隔绝,才能在几个世纪的改造中幸免于难。这座教堂始建于1589年,是里约十六世纪仅存的大型建筑。

  8. 城市漫步

  9.小路:外出散步是我之前的一项爱好,在里约却成了一个毛病。不知有多少次,我只想出门散步十五分钟,可由于好奇的牵引,从一条路绕到另一条路,过了四小时才返回住所。我已经记不起行走的路线,也记不起任何一条道路的名字,但在这座城市中,它们不断带给我新的惊喜,而我也从未感到过浪费时间...

  有时,也能看到一些新的东西,这里有一个殖民时代的广场,周围的宫殿十分豪华,旁边还有个巨大的封闭式花园。那边有一个丰富的市场,能让人相想凡高或者塞尚的画。再往前走,会意外看一个港口,码头上系着一支破旧的渔船,空气中充满了水藻的气味。接着,我看见一个未见过的公园,而在另外一个方向,在雄伟建筑的阴影里,还有几件破落的棚屋或是一座古老的教堂。有些小路戛然而止,倘若想要继续前行,就必须从岩石之上翻越过去。我曾想去郊野参加聚会,却来到了一个奢侈的街区。而想去火车站时,又来到了一所皇家公园。一切都没有定论,总能给我新的惊喜,让我永远也不会厌倦。漂泊、游荡、发现,这在巴黎最后体会的愉悦,如今又这里降临,并且更加富有吸引力。

  10.矛盾的艺术:一座有趣的城市,必然包含巨大的矛盾。单纯的现代化单调无味,一味的落后则另人不适,贫穷的城市充满悲伤,奢侈的地方又过于乏味。一座城市拥有的层面起多、包容的矛盾越丰富,就越具有吸引力。里约便是这样。

  11. 一些可能消失的事物:贫民窟,红灯区,敞开式的古老电车

  花园、山丘、岛屿

  12. 里约之夏:里约的夏天之所以可怕,主要原因是时间太长,竟然有三四个月之久。白天的炎热很纯净,因此并不难熬。天空艳阳高照,万里无云,阳光辐射到海湾之上,令所有的颜色都沸腾起来。如果没有见过里约映射着日光的白色房屋,没有见过孔雀石般碧绿的棕榈树,便无法知道什么是强烈极致的纯粹色泽。但是酷热也有自然的缓解。虽然守时并不是巴西的特长,但是每过几个小时,都会准时吹来一阵清新的海风。如果不需要回到海风无法到达的市中心,留在海边会非常惬意。夜晚更加难以忍受。微风停止了,潮湿的空气似乎达到饱和,紧贴着我们的皮肤,每一处毛孔都打开了。但是总体而言,痛苦的日子并不长,一声惊雷便能马上使它结束。这些雷电如此剧烈,使我真正相信了约瑟夫.康拉德关于风暴的描绘。这时落下的已不是雨水,而是一泻而下的整个天空。欧洲的闪电仅在天上显出蓝色的血管,这里的闪电却是真正的炸弹。紧随其后的雷声,连房屋都要为之震颤。只要一刻钟的降雨,路上的积水就有一米深,它将交通完全阻断,没有人敢走出家门。而只要再过十五分钟,天空便再次展现出无邪的蓝色,仿佛对于刚才暴躁的狂怒一无所知。世界渐渐明亮起来,我们呼吸着过滤后的空气,感到惊喜与释然,仿佛经历了一场爆炸,凭借着奇迹才侥幸逃生。在接下来的几天中,太阳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天空依旧没有一丝云朵-而这便是里约的夏天。

  13.告别

  14.圣保罗介绍里约时我是一名画家,而描述圣保罗时,我必须成为统计学家或者经济学家。

  1890年,圣保罗只有69000人,而仅仅十年之后,便达到了239000人,到了1920年,圣保罗人口达到579000,而丰1934年左右,人口便超过了一百万。在今天,其示增长速度超过一百五十万人,其增长速度却依旧没有放缓...到底是传到促成了这里飞速增长,并在今天依旧为它服务?就本质而言,是地理与气候条件。与诺布莱加四百年前选择这里的原因一样,在整个巴西,圣保罗的各种条件最适合经济发展。在圣保罗城旁边就是南美最优良的港口桑托斯港。高原使各个地区间的交通往来更为便利。境内两条大河-巴拉那河与拉普拉塔河-也能够轻易到达。这里的“红土地”十分肥沃,适宜耕种各种作物。当地水资源丰富,合格低廉。在一个不断呈指数增长的国家中,这些因素已经足够解释圣保罗的发展,然而从古到今,气候才是真正的决定性因素...而发展的真正动力却来自于十九世纪末的移民,出于本能,移民叫是寻找同故国环境相似的地方,其中人数最多的意大利人,更是在圣保罗找到了意大利北部的气候与欧洲南部的阳光。他们无需适应这里便为巴西释放出全部力量(圣保罗是世界上拥有意大利人最多的城市)。

  如果没有工作也没有生意,那么只要在圣保罗呆上一天,但不知道如何打发余下的光阴。这里的时间仿佛是里约的两倍长,因为其中的每一分钟都要用工作填满...事实上,圣保罗之于里约就好像米兰之于罗马,巴塞罗那之于马德里。

  15.参观咖啡:“咖啡国王”也是巴西移民,它的真正祖国是埃塞俄比亚。一株咖啡树的寿命是八十年。

  16.米纳斯•吉拉斯-失落的黄金城,富镇与皇镇是巴西十八世纪声名远播的富裕城镇,如今已在地图上消失。在那个时代,纽约、里约、布宜诺斯艾利斯尚且无足轻重。现在一切都烟消云散,只留下浮华的虚名。

  任何一个有理智的人都不会怀疑,上帝让他们发现这么多金子只是为了惩罚巴西。-安东尼尔

  17.飞向北方

  (1)巴伊亚-忠于传统,教堂与庆典(巴伊亚是巴西黑人最多的城市)

  (2)累西腓(又名伯南布哥或者奥林达)

  18. 飞向亚马逊:亚马逊河口为贝伦,由贝伦向北,可以飞到古巴、特立尼达、迈阿密和纽约。向西可以直达马瑙斯、秘鲁与哥伦比亚。向南则能来到里约、桑托斯、圣保罗、蒙得维的亚与布宜诺斯艾利斯。动物园与植物园是这里最值得一看的风景,里面几乎包含了亚马逊流域所有的动植物类型。

  19.巴西年表

  《巴西:未来之国》读后感(十):《引子》(by 斯蒂芬·茨威格/ 樊星 译)

  《巴西:未来之国》 引子

  斯蒂芬·茨威格 著

  樊星 译

  从前的作家在发表作品之前,总习惯写一篇短小的前言,声明写作的动机、视角以及目的。这是好习惯,能够从一开始就通过直接对话与读者坦诚相见,便于彼此相互理解。因此,我也愿以最诚挚的心意,告诉你们我为何选择了这个题目,因为从表面上看,它同我的一贯作品毫无关联。

  1936年,我启程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参加世界作家大会,同时接到邀请,可以顺便游览巴西。我并未抱太大希望。对于巴西,我曾像一般的美国人或者欧洲人,有着十分自负的想法。如今回想起来,当时的想法大致如下:巴西不过是南美随便一个国家,同其他国家没有分别,气候炎热,疾病肆虐,政局不稳,财政溃败,行政无序,仅在沿海城市有少许文明;但却风景绚丽,有诸多未知的可能。这是一个属于绝望的流亡者和垦荒者的国度,但却无法产生精神发展的动力。从职业上来说,我既非地理学家,也不是蝴蝶收藏家,也不是猎人、运动员或者商人,所以觉得参观这样一个国家,十天便足够了。我打算在这里呆个十天八天,然后立即返回。我并不羞于承认这种无知的想法,反倒认为这很重要,因为在欧洲或美国这样的想法仍十分普遍。在文化方面,巴西对于我们,就像在地理意义上对于第一批航海家那样,依然是一片未知的土地。一些错误的观念常常使我感到惊讶,因为即使是那些富有学识又爱好政治的人,对于巴西的了解也十分狭隘。然而,这个国家对世界未来的发展却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举例来说,有一次在船上,一位波士顿的商人带着鄙夷的口吻谈起南美的那些小国家。我试着提醒他仅仅巴西就比美国还大[1] 。他认为我在开玩笑,直到拿出地图,才肯相信。我曾读过一本欧洲知名作家的小说,里面有一个可笑的细节,主人公被派往里约热内卢,是为了学习西班牙语。然而,在无数不知道巴西讲葡萄牙语的人中,这位作家只是其中之一。而我自己,在第一次离开欧洲之前,同样也对巴西一无所知,或者至少不能保证我所知正确。

  就这样,我来到了里约热内卢,我一生中最难忘的地方。我不禁为之吸引,为之感动。在我面前的并不仅仅是世界上最雄伟的景色,不仅仅是海山之间独一无二的组合或是热带的城市与自然风光,还有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与我所设想的不同,在这里,无论城市规划还是各色建筑都在不失整洁的同时具有独特的风格,崭新的事物中不乏大胆与雄伟,而古老的文明也由于路途遥远得到了捍卫与保留。这是一个多姿多彩、不断变化的城市。我的眼睛不知疲倦,无论朝哪儿看去,都会感到快乐。醉人的美景与幸福笼罩着我,调动起我的感官,刺激着我的神经,扩张着我的心脏;我越看下去,便越割舍不掉。在巴西的最后几天,我参观了它的内陆地区,更确切地说,是我所认为的内陆地区。为了到达圣保罗和坎皮纳斯,我颠簸了十几个小时。我想这应该是巴西的中心地带了。可一看地图,才发现这十几个小时的车程不过刚刚深入巴西的皮肤。这是我第一次明白,这个国家大得不可思议。它简直不能用国家来形容了,它如同一块大陆,足以容纳三亿、四亿甚至五亿人口。这里幅员广阔,土地肥沃。在其广袤的土地中,已得到利用的不过千分之一。在这里,尽管工业、建筑、各种机构和创新领域都刚刚起步,但却发展很快。在今后,巴西的重要性将不可估量。而这种惊人的发展速度也让我抛去了欧洲的自大,仿佛卸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我明白,我已经看到了世界的未来。

  轮船起航的时候,天空繁星闪耀。而由城中的万千灯火组成的珍珠项链,却焕发出比星空更加神秘绚烂的光芒。那时我就知道,这决不是我最后一次来到这个国家和这座城市。我还知道,这里的一切我几乎都还没有见到,或者说根本没有见够。我计划第二年再来,准备待得更久一些,以便再次体味这里的生活,居住在这个向着未来不断发展的地方,更好地享受和平的保障及好客的氛围。可却未能如愿。第二年,西班牙内战未停,于是我想:再等等吧,等到时局稳定下来……1938年,奥地利被吞并,我又接着等。1939年捷克斯洛伐克也遭到不幸,之后德军入侵波兰,接着所有人都卷入战争,欧洲亲手杀死了自己。我越来越希望逃离那片废墟,到这和平富饶的地方待上一段时间。于是我又重新回到这里,比之前更有所准备,以期对它做出一番简要的描绘。

  我知道这番描绘并不完整,也不可能完整。巴西实在广袤,想完全了解它是不可能的。我花了半年时间在这里游走,到现在才明白,尽管我如此努力,到过那么多地方,却依然算不上了解巴西。甚至穷尽一生,也不足以宣称自己已经将它看清。我从未到过的各州,每一个都像德国、法国一样大;而我未曾涉足的马托格罗索和戈亚斯[2] ,既使科学考察队也未能走遍;我也同样没有进入过亚马逊丛林,没能弄清这广阔土地上散布的村落和他们的原始生活;没能了解那些与世隔绝的群体和他们独有的文明。这里有航行在河流上的船夫,有亚马逊地区的印第安后裔,有矿工、牧民和高乔人,还有割胶工人与米纳斯•吉拉斯州的腹地人。我没去过位于圣卡塔利纳州的德国殖民地,听说那的老房子里还挂着威廉皇帝的画像,新房子里却是阿道夫•希特勒的肖像。连圣保罗内陆的日本领地我也不曾去过,更说不准原始丛林里是否还有食人的土著部落。

  至于那些值得一看的迷人景色,有些我也只在照片、录像或者书中见过。我曾计划用20天的时间,沿亚马逊河逆流而上,穿过一望无际的密集丛林,但未能成行。我最终也没有到达巴西与秘鲁及玻利维亚的边境。由于季节条件所限,航行遇到诸多困难,又不得不放弃了为期12天的圣弗朗西斯河之旅。它是巴西内陆第一大河,在巴西历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我没能登上伊塔蒂亚亚山[3] 。若站在这座3000米的高山之上,就可以瞭望巴西高原,而它的峰峦则向远方延伸,一直朝着米纳斯•吉拉斯州和里约热内卢方向。我也未曾目睹伊瓜苏瀑布的壮阔,没有见到那巨大水量所击打出的泡沫。而据去过那里的人讲,它甚至比尼亚加拉大瀑布还雄伟的多。我也从未带着锤子和镰刀深入到浓密的原始丛林之中。尽管我不断地旅行、观察、学习、阅读和寻找,却仅仅触到了巴西文明的边缘。我不得不如此安慰自己:在我见到的人中,也仅有两三个巴西人敢说自己了解巴西的心脏,了解那几乎不可触及的内陆地区。而无论是火车、汽车还是轮船,所有这些交通工具也都无力面对巴西的广阔浩大,不能把我带到更远的远方。实事求是地说,我也无法对巴西未来的经济、财政和政治状况做出准确的断言或预测。巴西所面对的问题,无论在经济、社会还是文化方面,都太新也太特别了。加之这里幅员辽阔,更是让这些问题变得扑朔迷离。每一个问题都需要一组专家才能解释清楚。如今,巴西对于自己尚且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加上这里发展太快,刊印出的数据报告都失去了时效性,想要全面了解这个国家更是难上加难。而在所有这些问题之中,我最想说明的,也是对现今世界各国最为重要的,是巴西在精神与道德层面的意义。

  这是每一代人,尤其是我们这一代必须思考的问题。它虽然简单却极其重要:在这个世界上,不同阶级、种族、肤色、信仰的人怎样才能和平共处?这是每个国家、每个团体都不得不面对的迫切问题,在巴西犹为严重,可却处理得最好、最值得称道。我有幸见证了这一点,并由此写下了这本书。在我看来,巴西在这方面的做法不但需要我们重视,更值得我们钦佩。

  巴西,由于其特有的人种结构,如果也采取欧洲民族主义与种族主义的愚昧政策,势必四分五裂、战乱不止。在这里能够轻易看到各个种族和他们的混血后代,这些人共同组成了巴西。在这里有葡萄牙殖民者的后代,他们的祖先是曾经的征服者和统治者;在这里也有土著人的后裔,他们从很久之前便定居内陆;在这里还有无数黑人,他们的血液中尚存有奴隶时代非洲的记忆;这里还有许多其他外国殖民者的后裔,他们来自意大利,德国甚至日本。如果按照欧洲人的思维模式,这里的每一个群体都会对其他群体保持敌意,先来者反对后来者,白人压迫黑人,巴西人驱逐欧洲人,白种人、土著人和混血人一同对付黄种人,多数派与少数派冤冤相报,为捍卫自己的权利不断争斗。然而,在这里的所有种族,尽管肤色不同,却能和睦相处;虽然出身各异,但却齐心协力。他们致力于尽快消除彼此的差异,成为完完全全的巴西人,共同建立一个团结的新国家。面对让欧洲世界不知所措的种族问题,巴西的做法堪称典范——它并不将种族看作一个问题。如今,欧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疯狂,妄图创造出最“纯粹”的人种,就像培育赛马或者名犬一样。巴西却坚持奉行几百年不变的原则,无视肤色差异,允许各种族间自由结合。“在公共事务或私人生活中,每个公民都拥有相同的权利”,这在许多国家不过是一纸空文,在巴西却成为了现实。无论在课堂、工厂、教堂中,还是在军队、高校和政府里,巴西人都拥有平等的权利。在放学路上,总能看到不同肤色的孩子们一起,手拉手肩并肩,这是多么感人的场景。而这种身心之间的紧密联系,也存在于上层社会,存在于学术和政治领域。在这里,不同的肤色不会受到区别对待,不会受到排挤,不会遭到隔离,更不会收到侮辱性语言的攻击,而最后一点无疑最能够体现这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存。在我们那里,每个国家都发明了专门的语汇,用来攻击或讥讽其他人群,比如“Katzelmacher”[4] “Boche”[5] 。 而在巴西语汇中,却没有专门用于贬损黑人或混血人的词语。在这里,有谁敢说自己是纯种人呢,又有人愿意如此吹嘘呢?戈比诺[6] 宣称巴西只有一个纯种人,那就是佩德罗二世[7] 。这或许是夸张了,但对于真正的巴西人,他们的血管里却一定流有几滴印第安人的血液。可令人称赞的是,他们并不以此为耻,反倒以此为荣。异族通婚,在我们邪恶的种族理论中被视为罪孽和自我毁灭;在巴西却加以利用,成为整合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巴西才能在四百年间保持稳定、不断发展。不同种族间相互融合、互惠互利,而在相同的气候条件下,却奇迹般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群体。然而,在这里,种族净化主义者所大肆宣扬的品质堕落、道德败坏等情况却完全没有发生。这里有着最漂亮的混血女人和孩子,他们有着世所罕见的亲切与优雅。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看到那些学生褐色的瞳孔,在里面有着智慧与谦卑,还有恭敬与安宁。平和的性格与淡淡的忧伤造就了这里的人民,他们与北美人完全不同,缺少那种主动。在这里,真正“被瓦解”的只有激烈而危险的对立与冲突。在巴西,民族或者种族团体,特别是对抗性的团体已已逐步清除。这无疑大大促进了统一民族意识的形成,以至于下一代人的观念里就只有“巴西人”了。一般而言,外国人的后代会更加忠于现在的国家。鲜活的事实与教条的理论相比,也更具有不容置疑的力量。巴西完全消除了那些无益的偏见,对不同种族平等相待,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因此,巴西经验最大的贡献,将是结束现今的混乱局面,将世界从前所未有的大灾难中解救出来。

  如此你们便能明白,为什么人一旦踏上这片土地,灵魂便能得到安慰。一开始,你会觉得这一切都来自于视觉的愉悦,来自这里无与伦比的美丽景色。大自然张开臂膀,对初到的客人致以热烈的欢迎。但你很快发现,这不仅仅是大自然的和谐景象,也恰恰是整个国家的生活缩影。一个人,刚刚从欧洲的荒谬与狂热中逃离出来,看到在这里,社会与个人都能和睦相处、毫无敌意。起初他以为出现了幻觉,可马上明白这是上帝的福音。他的神经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现在却完全松弛下来。在这里,一切矛盾,即便是社会矛盾,也都不如我们那般尖锐,更不会把锋利的毒箭射向我们的同类。在这里,虚伪的政治还没有成为个人生活的坐标,人们并不凭此感受和思考。一旦踏上这片广袤的土地,你就会惊喜地发现,这里人民的生活方式,是友好而不是狂热。你会不由自主地深呼吸,庆幸自己摆脱了欧洲腐朽的空气,摆脱了敌对阶级与种族的相互仇恨,走入了这个更有人性的世界。诚然,这里的生活也更加安逸。热带气候的莫名沉闷,使得这里的居民也受到影响,显得缺少活力与冲劲,缺少力量与激情。可是,狂热、野心、欲望,正是这些被错误高估的品质,造成了如今的可怕后果。而对我们而言,这种平静祥和的生活方式,才是真正的幸福与恩赐。

  当然,这并不是说巴西已经处于理想状态,我也不愿造成这样的误解。事实上,巴西的发展才刚刚起步,整个社会还处于转型阶段,民众的生活水平也远在我们之下。这是一个拥有五千万人口的大国,论其科技发明与工业生产,却只抵得上欧洲最小的国家。整个国家的行政机制尚未完善,经常陷入停滞之中。更不用说几百公里外的内陆地区,如今仍十分原始,起码落后了一个世纪。初次到达巴西的人,要先适应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小缺陷,比如不够守时、态度随便、行为懒散。而那些到一个地方只会观察公交宾馆的游客,则会带着满心的傲慢离开巴西,离开这里的落后和缺陷,回到他们所谓的“文明世界”中去。然而,近年来所发生的事情已经彻底改变了“文明”“文化”的含义,我们已经不能再把它们简单归之于“秩序”或者“舒适”。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数据。这种功利主义的科学计算着每个国家的财富,计算着每个公民的财产,计算着每个人拥有多少辆汽车,多少间厕所,多少个收音机,多少份保险。按着这些数据,文明也就意味着生产力、消费以及金钱。可这些数据中却缺少了一项重要因素:即人类的精神财富。我们能够看到,最顶尖的体制不但没有赋予人民人道主义精神,反倒将他们带上了野蛮的道路。我们能够看到,我们的文明在四百年之后,又一次走到了悬崖的边缘。因此,我们不能再以工业产值、财政基础或是军事力量为国家排序,而应以和平主义及人道精神作为衡量标准。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认为巴西是世界上最值得尊敬、最值得我们效仿的国家。它厌恶战争,甚至不清楚战争是怎么回事。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巴西的所有边境争端几乎都能通过协商或仲裁解决。只有巴拉圭战争例外,可那是一个丧失理智的独裁者所发动的战争。这个国家为之骄傲的英雄除了战士,还有国务活动家,比如卡西亚斯公爵[7] 以及里约•布朗库子爵[8] ,他们都十分谨慎,知道如何避免战争。巴西的语言与南美其它国家不同,也没有扩展领土的动机或者称王称霸的倾向。它与邻国和平相处,互不侵犯。巴西的外交政策从不会对世界和平构成威胁,甚至在如今动荡的形势之下,巴西基于理解、求同存异的基本原则也未曾改变。对和解的渴望、对人道主义的坚持,并不只是某一个领导人的态度,而是整个国家的德行,是巴西人与生俱来的宽容所决定的。这一点在巴西历史上已得到了反复印证。在这里,从未存在过血腥的宗教压迫,从未执行过宗教裁判所的酷刑。同样在这里,奴隶们得到了最好的待遇。即便在革命爆发、政体更迭的时刻,也几乎没有流血牺牲。巴西的两位君主,为了巴西的独立与民主,一个主动宣布脱离葡萄牙,一个自愿流放欧洲。正因为如此,巴西的独立与改制既没有羞辱,也没有怨气。自巴西独立之后,尽管也有起义反抗,却很少付出生命的代价。因为作为巴西的领导者,要想统治这个国家,首先要采纳就是这种宽容精神;几十年来,巴西作为美洲唯一的一个帝国,拥有世界上最开明的君主,绝对不是出于偶然,而今天,巴西虽在独裁政府统治之下,却比我们拥有更多的自由与个人权利。因此,也只有在这里,在秉承和平发展原则的巴西,我们对未来文明最美好的愿望才有喘息的机会,我们被仇恨与疯狂撕裂的故土才可能平静下来。既然找到了这种精神力量,就当唤起更多的支持;既然在如此混乱的年代,依然能够在崭新的世界中看到对未来的希望,就有义务把这个国家介绍给更多的人。

  正因为这样,我写下了这本书。

  ——————————————————————————————

  译注:

  [1] 成书时,阿拉斯加与夏威夷尚未算作美国领土。

  [2]巴西西南部的两个州。

  [3]即伊塔蒂亚亚国家公园,属曼蒂凯拉山脉。

  [4]德语,意为外国佬。

  [5]英语,意为德国佬。

  [6]法国社会学家,将不同种族划分等级,宣称日耳曼民族为优等民族。

  [7]即路易斯•阿尔维斯•德•利马•伊•席尔瓦(1803-1880),巴西历史上最重要的国务活动家、军人。

  [8]即若泽•玛丽亚•达•席尔瓦•帕兰纽斯(1819-1880),巴西政治家、外交家、国务活动家、教师、记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