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的读后感10篇

2018-01-14 21:3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的读后感10篇

  《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是一本由许倬云著作,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0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读后感(一):民主的真正实现是避免“王朝兴衰周期律”的根本

  “人类从历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不能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哲学大师黑格尔这句话在我脑中盘亘许久,总有一些疑虑挥之不去,我们不总是在提醒自己以史为鉴”吗?我们不总是在告诫自己莫要重蹈覆辙吗?难道我们这些想法都错的?拿起生活中例子加以比对,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确是吸取了过去失败的教训,没再让自己重蹈覆辙。我也发现一些古人的告诫确是对我们的行为产生了有益的指导,让我们不致偏离航向。于是,我觉得这句话并不准确,至少是过于绝对的。可是,当我看完许倬云先生这本《大国霸业的兴废》,又觉得这句话十分的贴切,是一种大学问家的感悟,自己原先的较真思维未免太过于肤浅了。站在个人成长角度与站在人类历史的高度是不一样的,个人不过是这浩荡洪流中的一抹尘埃,又怎能来代替(或代表)整个人类呢?又怎能改变人类历史滚滚向前发展的潮流呢?也许你是大学问家,世事洞明;也许你是大政治家,纵横捭阖;也许你是商业大鳄,富可敌国,但回望历史,有谁人能改变国家兴亡,朝代更替的历史大势呢?没有人可以。因为世界是一个系统的有机整体,是各部分力量共同作用结果,没有哪一部分或者哪一个体可以决定世界的前进方向,那自然也改变不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了。所以,纵观人类历史发展脉络,人类确是在一边告诫自己,一边重蹈覆辙。这似乎是个悖论,但又是必然的统一

  在本书中,许倬云先生以系统论的观点解释历史发展“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兴衰周期律。他认为,无论是国家还是朝代,都是政治的共同体,也可以看作一个复杂的系统。与人体系统相类比,在政治共同体这一复杂系统内,文化与政治的领导层相当于神经中枢,信息传播的管道相当于神经系统,国防军和警察则相当于免疫系统。每一个器官的失灵都会对系统运行产生严重影响,而当神经中枢无法与各个器官进行正常信息传递之时,这个系统便趋于瘫痪了。所以,通过对历代王朝(或帝国)组织架构分散聚合的分析,许先生得出这样的结论:公权力核心是不是开放决定着一个朝代的盛衰。对此,我深以为然。

  我一向赞同以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待事物发展,认为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发展变化过程而不致失于偏颇。所以,当许先生以此观点分析大国兴废、朝代更替并得出这个结论时,我深有豁然开朗之感。纵观中国历史,每一个鼎盛王朝都是从一个动荡时代结束开始,经过极盛时期后逐渐衰落,最终回归乱世,如此反复再三,从而被称为“王朝兴衰周期律”。60年以前在延安窑洞里,黄炎培讲到王朝兴衰周期律的时候,不无忧虑。毛泽东乐观回答:“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听了毛泽东的回答,黄炎培十分高兴:“这话是对的,只有把大政方针决之于公众,个人功业欲才不会发生,……用民主来打破这周期律,怕是有效的。”这是著名的“窑洞对”,两位大人物的谈话传递出这样一个道理,只有民主,才是克服“王朝兴衰周期律”的不二法宝,而民主正意味着公权力的彻底开放,意味着信息能在政治共同体内以最合理方式流动,维持整个系统的生机活力。可见,英雄所见略同,这也从另一方面证明许倬云先生观点的合理性

  如今,中国似乎迎来了又一个繁荣盛世,再次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但同时社会矛盾层出不穷收入分配不公,贪污腐败严重,群体事件屡见不鲜,改革面临深层次挑战。这很大程度上正是由公权力不受民众制约所致,社会距离真正的民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在一段时期内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但在一定时期过后就会跟不上时代变革的步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加大政治体制改革的力度,通过公权力核心的开放和民主的最终实现来避免“王朝兴衰周期律”的束缚,这也就不枉毛泽东同志在“窑洞对”中的承诺了。也许到那时,我们才能向黑格尔证明:你是错的,人类是能够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的。

  《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读后感(二):霸业的兴废——历史的智慧

  任何事物都有始有终,包括国家在内的组织实体也一样有兴衰,这是决然不会避免的。许倬云先生在本书中提到过两本书,其一是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其二是保罗·肯尼迪的《大国的兴衰》,这两本书虽然只在本书的后面才出现,但事实上它们让许先生对自己的这部著作有了内核和轴心,那就是对于大国兴衰的经验看法进行提炼和浓缩,整理出广博的智慧。

  《大国霸业的兴废》其实就是以中国为主线进行的思考的,许倬云先生其实就是想要为中国的兴衰总结出一点值得吸取的东西,对于正在崛起中的中国来讲很重要。然而,如果要以中国为主体,那么就需要从中国的历史进行一个基本的梳理。其实历史对我来讲并不陌生,中国历史对我来讲则更是这样,许倬云先生在《大国霸业的兴废》中将中国历史的论述划分为两个部分即古代和近代,这样的划分是有一定的道理。古代的中国在一般人看来与近代的中国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可以说古代中国不管是什么朝代都是值得中国人骄傲的历史,而近代史则对于所有中国人来讲是永久的痛楚。即使这样,也并非说明古代史与近代史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和经验很容易划分的清楚,我们并不能简单、粗暴的那样确定。中国古代尽管有统一的秦帝国、影响深厚的汉帝国、辐射广博的唐帝国、幅员辽阔的元帝国等,但也一样有王朝的更替不能避免有衰败的可能,而中国的近代虽然长时期都是处于丧权辱国阴影之中,但也一样有众多推动历史的人物和思想,以及他们所带来的改变。

  许倬云先生作为历史学的大家看问题确实有自己的闪光之处,着笔就提出了中国发展中得选人用人的人才机制问题,他认为人才机制的合理与否是直接关系到王朝兴衰的关键因素奴隶社会之前虽然采用的是禅让制,但是已经不乏任人唯亲影子奴隶社会一到立即将这种不科学、不合理的用人制度固定了下来,分封制正是这种用人制度的载体。秦帝国建立后,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一定程度上为建立科学的用人制度提供了制度条件,怎奈何秦帝国短命,历史并没有给予始皇帝和李斯机会。汉朝建立,这个王朝时令中国人十分自豪的历史时期,它在人才机制上实行了察举制,尽管这种制度为社会底层提供了向上流动的机会,譬如汉武帝时期的丞相公孙弘。不过,汉朝基本上是沿袭秦制的,也在巩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这就为两汉后期的通病即外戚、宦官专权提供了温床,结果致使人才机制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各种献媚、谄谀之臣充斥政府,王朝的衰败成为定局。东汉末年至隋,人才机制更进一步的极端化,门阀大族成为了中央个部门选人的前提条件,底层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向上流动成为不可能的事情。隋唐时期,的确确立了前所未有考试制度,这种制度相对公平但是仍不能消除门阀大族对权力的掌控,许先生更一针见血的指出所谓唐史中关于宰相世系表的问题就是其社会地位对于人才机制的影响。之后的历朝历代都无法消除任人唯亲、门阀大族控制政权、权力的状况,这已然成为了一种社会价值观,甚至到了现在也没有完全的避免人才机制中得沉疴痼疾。可能有些人认为这些不足为虑,与王朝的兴替并无重大影响,但实际上人才机制的问题对于王朝衰亡有着两大方面的推力,一方面由于选人用人的非科学化,导致人不能尽其才甚至出现了“草包”治国的现象,直接会反映到实际政治中民众的极端不满上来;一方面由于门阀大族控制政权、垄断权力直接阻碍了底层精英的向上流动的机会,要知道中国历史上的王朝兴替大都是这些人而非真正的农民起义导致的,他们对于建立功业雄心当被压制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反弹。

  在人才问题之外,许先生还着重讲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民族大融合的问题。这个问题亦是中国当前需要重视的问题,民族问题影响着国家是否统一,是否能够长期稳定的问题。自秦帝国建立以来,中国就存在着民族问题,民族问题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不可解决、调和,相反中国人的智慧往往能够将这些民族问题和其中的矛盾化于无形之中。中国历史上分裂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时期就是两晋南北朝时期,而问题的根源就是五胡乱华导致的大分裂,但是为什么最终能够重归于统一呢?在我看来就是大融合发挥了制胜的作用,过去我们只知道民族大融合就是汉民族将自己的先进的思想和生产力传给其他民族,让他们放弃了自己原本的特质,但实际上这些民族也在同时改变着我们。不管是单方面的影响还是双方的互相影响,可以肯定的是民族融合在帝国的兴衰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不管是元朝还是清朝最终的结局还是统归于中华这块大地本质文化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这实际上可以与美国的情况进行一个简单的比较,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甚至可以说是个多种族的国家,为什么他们没有民族问题?原因并不复杂,美国用自己的所谓核心价值取代了其他任何民族的原则,使他们成为了自己的组成部分,让他们感到反对美国就是在反对自己、自我毁灭。古代的中国也是这样,中原从来都不排斥其他民族的融入,让他们忘掉自己的民族,让他们成为整体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终将融合为一个有着凝聚力的群体,目前的任何民族矛盾和问题原因只有一个即融合力度不够保护所谓的民族特质的力度太大,这无形中阻碍着民族的大融合。其实,在古代史中许先生还提到了很多值得提及的问题,但是我只想在此处谈到我最为关心的问题而已了。“八年抗战,为国格而战”,这是《大国霸业的兴废》的一个目录标题,但这却是反映着很多问题的一个标题。为什么会有八年抗战?一个日本就将中国拖入了漫长艰苦的八年战争,源于中国自晚清开始的衰败,这其中不乏思想停滞、经济衰败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中国人始终在沉睡并没有清醒的来看这个大变化下的世界。众多与国外的战争中也可能就是抗战仿佛唤醒了中国人的血性,在不断敲打中中国和中国人在不断的成长、成熟加上整体的洗心革面,终于出现了为国格而战的相对团结的局面,最终还是取得了胜利。尽管抗战之后国内进行了内战,但是中国也由此重新走上了兴盛的道路,总之要清楚的是过于盲目的自大、盲目的崇洋都是兴衰的命门。透过对中国古代、近代的历史的反思和总结,似乎已经能够清楚的知道了自己所缺憾的东西以及如何选择了。

  许倬云先生觉得这些还不够,要从国外的经验中再去发掘和采集,罗马帝国的兴衰史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他在这一部分中为了能够说明自己的理念,将英国、法国和西班牙的一些经历拿来进行了比较说明,实际上就是强调一种思想理念的核心性。许先生认为罗马帝国的由盛转衰就是因为思想理念的失败,或是称之为思想被抛弃的结果。基督教之所以能够成功的“俘获”罗马人,并不在于自己的强大,而是他们已将自己的信奉的东西彻底的抛弃了,彻底的功利和腐朽让罗马人变得空虚,最终只能将基督教奉为自己唯一的救赎。其实这种情况在当前的中国也是有的,当前中国社会价值混杂,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扭曲的价值在充斥着。全社会以功利为一切的指标,没有思考信仰和价值的积极性,不论是政治还是社会都有着很多招致批判的话题,实际上根源在于自己的内涵的缺失,因此国家要想真正崛起并非单单的进行经济上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以找寻价值为主线的社会转型、社会改革。许先生站在一个高度的视角上对资本主义政治进行了批判,他直截了当的点明了那些所谓的反映民意的政治中饱含着富人激情,没有了富人对政治的兴趣,很多政客都要想想自己就业的问题了。他对于自由主义的批判更是不留情面:“其实‘自由主义’四个字的后面,真正的潜台词是‘我发财是我的命,你饿死是你的命’”。不过,许先生的一个关于中国持续兴盛的观点我并不认同,他认为“中国应该控制自己的‘霸权’欲望”,更认为中国要避免参与到伊朗、阿富汗问题中去。我认为这是一种小国寡民的心态,先不谈这些问题中涉及中国多少的国家利益,仅就中国是世界大国更在联合国中处于重要地位,就应随着自身力量的增强负起应有的责任,这同时也是扩大影响力增强软实力的绝佳途径,这些并非就是谋求什么霸权,这些只是一个真正的大国所要扮演的角色罢了。

  如果说《大国的兴衰》是一本不错的讨论大国兴衰经验的著作,那么《大国霸业的兴废》就是一本着眼于中国、立足于中国,为中国量身定做的智慧典籍了。

  《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读后感(三):《大国霸业的兴废》由史辨今话意义

  古人言: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那么,我们可以通过何种途径,何种角度来真真正正地透过历史,鉴别今日的教育意义呢?在自我一片迷茫的时候,我通常会选择阅读一些历史专家们的见解来丰富和充实自我的历史认识。

  最近的通俗历史书《大国霸业的兴废》不失为一种欣赏他人历史观点的作品。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人的眼光来看相同的历史有时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观点,立意。那么,许倬云说历史中的《大国霸业的兴废》可以让我们读到的是有关于历史之下看古今成败,总结过去,结论于如何真正国之强大的理论。

  相对于历史一类的书作,这里的内容并不是非常拘泥于客观历史的刻画和描述。毕竟,里面旁征博引的历史内容我们很多的人们早已经耳熟能详。所以说,我们看这本书的侧重点更应该集结于此书的重心之上。那就是书中通过对于古今历史的描述,讲解过程中,穿插入系统论的角度深入浅出地剖析历代大国成败的缘由。说的是历史,所以也并不是很墨守陈规。更多地在书中穿插了相关的个人品评,以此来佐证相关的霸业的兴废成因。通过此书的阅读,我们不仅可以再次认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样地在历史之下鉴别朝代盛衰的真正根源。一个体系,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必须要做到内外合一的协调一致。权利的相互制约,制度的均衡调控无一不是制约国家兴亡成败的根基所在。书中的历史并不是片面的举例。相反地,我们可以从古代的中国,进展到近代的中国,再从中国的过去划分到世界上其他帝国兴衰的全程。所以说,最终通过这本作品所要阐述的观点是通过诸多的历史事实作为明证的,而非空口的推理说辞。当然啦,基于历史的客观性所在。作者同样在书中谦虚地一再强调相关的内容完全是求真的目的。力求通过真实的过去再现今日所需要值得关注的兴衰话题。尽管内容上偏向于口语化,但是我个人却比较喜欢这样的表达方式。不仅因为感觉更加贴近彼此,而非陈词滥调,而且也因为通俗易懂,更能把握内在。在这本书中,我还很感兴趣里面时刻穿插了历史的图文和人物的图片。让书更显得真实,形象,耐人深思。

  虽然整体读的是历史,但是潜移默化之下却是史实结合,相得益彰。进一步而言,读历史的同时,更是由此及彼的衍生和推广。推进入历史所要解释给世人的现实意义;推动入一个全新的读史新发掘之中。

  《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读后感(四):“一国两制”的最早实践

  读许倬云《大国霸业的兴废》一得

  许倬云先生自是史学大家,擅长于从两千年历史中总结、概括出长时段才能发现的规律,所以才有了《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从历史看人物》、《从历史看管理》诸作,也才有了这本《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说实在,我对在200页的篇幅内把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中的某种规律予以总结归纳始终怀有警惕,因为这基本上就不可能有引述、论证的过程,像只按动“快进键”看他的快速叙述和结论了。

  到底是大家,我从许倬云先生的“快进键”中,也发现了许多独特的见解。比如许先生说,汉朝过后的“五胡乱华”入侵中原,罪魁祸首是气候变化。在公元二百年至公元六百年,地球进入小冰河期,北半球进入了最寒冷的时期,导致北方族群为躲避寒冷纷纷南侵,进向气候温暖的地区,不仅中国北方出现了少数民族入侵的“五胡乱华”, 北人入侵改变了南方人种结构;在欧洲也出现了大规模的“蛮族大入侵”,引发欧洲人口面貌完全改观。这种由全球气候原因引发的剧烈动乱是我们过去所忽视的。

  再比如,许倬云先生提到,中国早就在很多朝代实行过“一国两制”。“五胡乱华”时期,很多小国的领袖都有两个头衔:一个是“大单于”,一个是“大皇帝”。前者意为胡人的领袖,后者是指中国的皇帝。比如鲜卑人拓跋氏族建立的北魏政权,疆域逐渐扩大,统一了中国的北部和草原、沙漠地带,北部延边派去驻守的汉人,逐步演变胡化;而在制度上,鲜卑人先后解散了北部的部落,建立起汉人社会的官僚制度。胡人的骑射习俗也改变了汉人文化,从席地而坐演变为坐在椅上、睡在床上,从进门脱鞋变为穿鞋入门,从宽袍大袖改为窄袖长衫,房间高度、窗户位置都提高了。这才逐步过渡为我们现在文化、习俗。

  最有代表性的,是在唐朝——典型的胡汉双轨制。唐代的政权包括两部分,除了汉人之外,就是广阔的胡人族群,从今天的东北延伸到中亚。地方政权有很大的自主权,很多事情不用请示中央,自己就能决定。胡人认为李家也是胡人,因此称为“天可汗”,也即天下的共主。所以在伊斯兰教崛起时,中亚很多取得唐朝官号的羁縻州府(实际为部落)被打败,大批奔来中国,唐朝只能在甘肃、宁夏、山西、山东等地予以安置。唐朝的大将里,安禄山是杂胡,高仙芝是朝鲜人,李光弼等是回鹘人。唐代对外贸易活跃,也有很多外国商人在中国落户生根。唐代政府对他们的管理方式是,让他们自己选举“萨宝”来管理自己的内部事务,对待阿拉伯人和犹太人都是如此,实际上就是早期的侨民领事官。

  进入辽金元时代后,辽国由契丹人建立,是又一个典型的一国两制的二元体制。北方以胡法治理,南方以汉法治理;北方是部落,南方是州郡,州郡之中又穿插了很多北方胡人驻防的地区。女真人打败契丹人,进而占领中原,也是采用一国两制的方法来管理国家。在许倬云先生看来,清朝也是最彻底地实行二元体制的代表,而且维持了长时间的稳定。清朝皇帝每年在承德接见蒙古王公、西藏喇嘛和新疆少数民族的首领,那是代表满洲大汗的游牧朝廷;而在关内十八省,则是以满族皇帝来统治中国。在朝廷乃至六部,也都由满员和汉员两个班子共同管理事务,从上到下都实行的是二元体制。

  许先生所言的“一国两制”,与现在的“一国两制”政治形态多有不同。但可以看出来,对待当时的政治问题,各个朝代都是多方运用政治智慧来很好解决的。这对我们解决好当代的事务,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鳄鱼飞行 2012年4月11日

  《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读后感(五):越读越“厚”的小书

  一本薄薄的小书,却给人越读越厚的感觉。

  许多史学家都认为“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一种“周期”,是一种必然的历史规律,也便有人把这称为循环论。作者对于这个兴衰成败的循环论并不赞同,他认为这种所谓的必然历史规律,却正好描述了一个政治共同体作为一个复杂系统是如何渐失自己的调节能力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都取决于中央政府能不能有效地掌握各主要地区的资源。这无疑于对这个“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规律论调砸上了重重的一锤,作者的这番见识和勇气绝非是一般人所能拥有的。

  本书中,作者有一个重要的观点,资源掌控是统一统治的关键。谁能掌握资源谁就能掌控局面,并且在分析王朝或帝国的兴衰中都使用了这个观点。能够掌握资源,并建设有通畅的信息回馈制度,是一个帝国必备的条件。作者屡赞汉代的信息回馈制度,并一再指出一个政府的效率高低,既取决于神经中枢的效率,也取决去地方回馈给中央的信息周全和准确与否。这不禁让我联想到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对于汉代的政治制度有过详细的论述,且多有赞许。看来,古人比我们高明的地方有许多,只是我们把它们弄丢了。资源掌控的观点让人耳目一新,这也正好能过解释为何现在的美国是财富制约政治。

  对于一个王朝的衰亡,史学家往往归咎于内部因素,而现在的考古学家也开始挖掘一些外在因素,比如环境因素。作者对此也并不完全赞同,并以罗马帝国的衰亡为例进行了分析说明,指出罗马帝国的衰亡归根结底还是内在因素,公民意识的消亡、核心力量的掏空是其衰亡的根本原因。作者对于罗马帝国的衰亡有着独到的研究,他把自己的观点与吉本和保罗.肯尼迪的观点进行了对比解读,赞同与不赞同的都给出了自己的解读,明白信服。

  作者并没有只是就史论史,还对时局发表了一点看法,并对未来中美两国的走向发表了见解。这种用历史学家的眼光看待时事的做法,让人很钦佩,只是有点意犹未尽。不止如此,作者研究历史的方法也让人无比钦佩,作者并没有按照学术界的习惯,将中国的东西用西方的理论来解释,而是寻找另一类的知识。关于这一点,作者在书中就提到了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封建”的含义。马克思他老人家在借用“封建”一词时,或许对于周朝的分封制并不完全了解,而后来的史学家也便人云亦云地用了“封建社会”这个词来借指1840年以前的所有历史,熟知此封建已非彼封建。中国的历史有着无与伦比的独特性,所以说西方的理论也绝对不是一把万能钥匙,仅仅是一个封建社会就概况1840年以前的历史,着实有点可惜了。

  薄薄的一本小书,却能简洁精准地解答许多历史问题,比如:明清两代为何没有强人政治;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根本动因是什么;民主政治的政权为何也有兴衰;何为帝国,帝国和心与边缘的关系又是怎样互动的等等。读来豁然开朗,受益匪浅。

  本文刊载于2012.6.10珠江商报,请勿转载。

  http://epaper.sc168.com.cn/disnews.asp?Fid=43506&FlayoutId=10848

  《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读后感(六):大国衰亡的内因

  《大国霸业的兴废》 揭示大国兴衰的”内因” 历史学家许倬云的书向来纵横捭阖,以大视野观察历史,又能以简明易懂的方式阐述出自己的观点,这本《大国霸业的兴废》是其向一些学者讲述自己观点的谈话整理出来的,更是通俗易懂。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概述了古代中国、近代中国和世界上其他同时期大帝国的兴衰的过程及原因。 在作者看来,一个帝国的兴盛,也许有其偶然性,而其衰亡,却都是内因导致的,而不是有些学者所认为的外敌过于强大、外族宗教的兴起等原因。 秦汉的灭亡是由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讯息反馈系统失灵,导致内乱而不自知。而大唐帝国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导致的覆亡,而不能完全归罪于奸臣杨国忠等人。 而宋朝继承五代十国的传统,相对的没有效率,中央分权治理党争不断,造成了内耗。 明清是皇权最为集中的两个大帝国,为了控制思想,僵化了儒家思想,为了控制民情臣子,明朝有东厂西厂锦衣卫,清朝有扶不上墙的八旗子弟。所以在作者看来,不管是建国之初还是临近灭亡,帝国所掌握的的资源是差不多的,之所以灭亡,皆是内因。同样,罗马帝国的灭亡,也不是基督教的入侵,而是罗马人自身先丧失了信仰,基督教才得以迅速的传播开来,进而推翻了伟大的罗马帝国。 总之一句话,如作者在书的一开始所示,一个朝代的盛衰,关键因素是公权力的核心是不是开放的。如果是为了保护自己,不断地保障自己团体成员的利益以至于关闭门户,这是自取灭亡;如果核心团体足够开放,不断吸收新鲜血液,不断面对新问题,这样的团体就不会和百姓脱节。

  《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读后感(七):笔记若干

  价值不大,作为材料储备的笔记记录若干以便日后之用。

  1. 一些没有离开北边的契丹人,在辽国覆亡之后逃亡中亚并建立西辽,维持近百年,成为西亚族群心中另一个中国——号位四个“桃花石”之一。

  这一称谓见于《长春真人西游记》即丘处机的游记,四个桃花石具体是?

  2. 民国时期海关的检疫、缉私权力——在抵押关税的不平等条约的背景下,经海关史专家连心豪研究作者父亲许伯翔扮演一定角色。

  3. 1929年中东路事件爆发后,11月苏联进犯,奉军将领韩光第殉国。

  4. 以汉代论,中国的扩张是逐渐从中央扩张出去,核心地区总是华夏民族,边远地区同化成华夏之后,核心越来越大,核心永远大于边缘。罗马却是核心变质,边缘变大,庞大散漫而无归属感。——这或许是中国古制持久的动因,亦造就“中国式的停滞”。

  《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读后感(八):标题很大,然一般入门的中国极简史

  刚刚看完了上篇,既然书名兴废,但是看过了后,感觉没有提到如何兴,怎么废,一笔带过的观点也不外乎外患内乱,但是如何造成的呢,其实我最希望大师级的,尤其历经沧桑,周游各地的人,给讲讲,后面就是近代史和外国史了,可能没有什么结果了.

  文笔很好,只能说给现代快节奏生活的中国人,大约讲下中国古代史.

  虽然我自己写不出,但是还是真觉得这个书名太让我遗憾了.

  没有让我感觉看"黄河青山"的感慨,"历代政治得失"的入迷,"天朝崩溃"的严谨.

  总体感觉上篇写得太简,名实不符.

  今天再看完中篇,好像作者要书写的主要部分是这些,看到最后觉得作者有些意犹未尽.

  下篇读完了,除了这本书,没有接触过西方历史。

  《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读后感(九):非得有标题还真烦

  读完书应该写两句,就和你去旅游景点去玩拍照片的道理是一样的,为了证明自己读过这本书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写上一两句。

  读完书我很好奇许悼云先生的生平,书写的浅显易懂,难得之极。许先生开篇明义,在书的序文中说道,这不过是和朋友们讨论,谈话的纪要而已,主题是中国朝代的兴废。一举解释了我对书名的误区,所谓大国仅指中国和罗马,未免草率。

  第一,说到秦朝之终结,核心是用尽了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力量,赢政在世之时,经常巡视四方(和哈德良类似),这样可以直接得到地方的一手咨询,而始皇死后,此项事业便不再进行,于是信息的接收和回馈都成了问题,要么不知道有起义,要么知道了无法指挥地方及时处理。所以奋六世之余烈,不过是建了一个非常行之有效的战争机器,而不是一个国家的管理机制,在资源耗尽之时,庞大的帝国就垮下来了。始皇不过区区12年席卷天下,又以15年的速度迅速败亡,即是情理之中,又是意料之外。许先生说道此处时,说道以效率二字,国家的存亡不过在效率,比如是否有能力在资源消耗殆尽的情况下面对巨大危机,此条发人深思,一说讯息是否能够快速传达,二说处理事情的效率是否足够,三说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是否能够整合资源。钱穆在历代政治得失中说过,改革不过是让制度适应现实,而秦人的法规很多还继承过去小王国的制度,没有真正将制度沿革至大一统的中国,所以这才是秦人之失;贾谊以散文表达,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俱以想说明秦之过,在我眼中没有答案,只有真实的世界,人不过是趋利避害而已。

  第二,说到东方之五胡乱华和西方之蛮族大入侵,均处于公元400-600年前,这段时间整个地球都处于蛮族入侵的阶段,许先生说入侵的核心在于气候变冷,听完此论有茅塞顿开之感。其实历史中说到人性,说到各种解释王朝更迭,远不如上帝来的轻巧,就好比埃及受外族的入侵很少是因为西有尼罗河,北有地中海,东有红海,南部地区几乎不毛,而再看二河流域,自古以来天然开阔,土地肥沃,不打你,打谁?所以地理,天气,才是自然对人类最好的解释。

  第三,说到中国自五胡之后,儒道释三宗渐有趋合之势。我最大的感觉是中国近年来一直有批判中国人没有信仰,但在我看来所谓信仰并不简单,一说人在无助的情况,不得以求助宗教以摆脱,所以中国人不是没有信仰而是宗教大面积的流行是无助的体现,二说现代的许多宗教都是从边缘走向主流的,所谓信仰,本就是少数人的信仰。三说古代的中国和罗马皆为多神宗教,其包容性强,罗马的国教自从变成一神基督之后,似乎继承国家的人都没有了。所以我想中国人没有信仰也是对的,或者说不是完全没有信仰,而是信仰多神教,佛,仙,儒都是人,谁庇佑大家,就信仰谁。

  第四,蛮族入侵断送了罗马,而五胡乱华却造就了隋唐盛世。看到这里许先生并没有给答案,我至今也没有个答案,最大的疑问就是如此强大的罗马倾覆之后,居然没有立志继承的人,天下大分之后,居然再也没有合……我相信王朝的更迭,不过是某些有强大武力的人追求更好的生活而已,即使破坏罗马的统治,但也应该建立起类罗马的国家才对,但为啥没有?以后多读书以求答案。

  第五,汉族多次和东西南北的民族文化交融,并不是谁消灭了谁,谁的文化更好的问题,就好比,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妈妈和一个爸爸,为了进化,孩子必须有一个更大的基因库,所以文化的交融本身就是基因的交融,为了孕育下一代做准备。汉不过是一个名词而已,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任何的地域黑,任何的种族黑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任何人种再强大,不向前走,最终也会消失在人类的基因序列中,说中国有周口店北京人,蓝田人,元谋人,但现在的中国人却没有任何他们的基因,基因都可以追踪到非洲的某史前人,不过是被淘汰。

  第六,改革不过是治世者的反思,即是国家的,也是组织的。以自己而言,看过一些企业之后,就明白,很多企业的创立其实是治世者的理想,总结,针对过去失败的反思。宋朝也是如此,宋人积弱,原因多样,但大家同样的提到的是杯酒释兵权,以文抑武。但要知道这也是宋太祖在唐末乱局后的反思。

  第七,许先生说整个宋朝一代,思想家,文学家不断,可是却没有牛比的政治家,问题不小。其实王荆公可算一个,变法不能算作成功,估计在许先生那里也不能算。

  第八,说到近代中国,乱世百年,全盘西化,放眼全世界,也有不少古代文明在英国输出文化的同时,国破,文明不知何处寻,但中国被鸦片战争强行拖入到现代,文明依然有传承,图变则通。从国家效率之低说起,太平天国也实在是不争气,让曾李等人同治中兴了一回,曾李即知国家问题,但均无革命之愿,明清以后侠以武犯禁的事情几乎没有,皇帝再不争气也是皇帝,只能教而不能换。所以君主立宪在中国失败;孙中山九死一生,多次革命。蒋公多年奋斗,还是败于我共之手。

  第九,说到罗马存世千年,而中国朝代不过300年,其实不然,其实在世界人的眼光内看,中华帝国其实是没有断过的,朝代的更迭,罗马也有过,从王政到共和,从共和到帝国,最后灭亡。即便是帝国时代,也有朱里亚·克劳狄王朝,弗拉维王朝,安敦尼王朝。只不过大家更愿意用罗马这个称谓,更愿意继承它的文化而已,但为476年之后就没有了,千古之迷。

  大国,霸业,兴废。许先生此书写来还是浅些了,综上所述,每一个话题均是够学者研究一生的了。仅在这不到200页的书里写来,实在有限于篇幅了。

  《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读后感(十):“大荒山”与“无稽崖”中的回音—— 读许倬云氏新著四种小感

  “大荒山”与“无稽崖”中的回音—— 读许倬云氏新著四种小感

  文刘愚

  周末两日,沉浸屋内,读许倬云氏新出史著四种。明媚的红日穿越花木扶疏、枝草蔓生的庭院直射桌边上,抖漏在我的衣角,却带给我一种异样的沉重和荒寂之感。来去无端的阳光仿佛是预示:周遭的一切繁华、热闹、温暖、哀感,终将如眼前这书里所写的,隐没在时空的“大荒山”与“无稽崖”之中。

  这四本书是早应读而未读。现存华人史家,时论一般以潮州饶选堂、潜山余英时、无锡许倬云为领袖特异。香港、美国、南京,守望中西,鼎足而三。许氏声望不及首二人远甚,惟我不惬公论,不私乡曲,不避讥讽,对许氏尤为激赏。说到核心,选堂不脱乾嘉朴学牢笼,时多实证主义的沉浮支离;余英时尚存才子臆性,偏至所向不顾自由心证,均终不及许氏学理论证上惟变是适高明广大,思想底蕴上见照人类盛衰之深切,旁推交通,观澜有术,难窥涯涘,创辟迭出。某种意义上,许倬云著作可说是现代西化规范史学的反扑。入民国来,中国史学依附于现代学术体制的建立一统朝野,学术兴而史学亡,方法仰人鼻息,文心流于俗赏,史学的精义湮没不彰,其幽心深微漫漶不明。不牵拘于学院学术之无理限制,以资治察世的通识超越繁琐的经院滞碍,以简易之功展现史学智性观照的风范,还复史家通古今究天人的志趣立意,我意这是许氏著作最闪亮的光芒、价值与意义所在。当代史学,雷海宗钱宾四之后,有许氏遥接其绪,是国族文化之大幸,是真史学起弊的先声。

  许氏常居美国,是长达四十年的“异乡人”。远托他国, 昔人所悲,这种夹缝中的处境反被许氏化逆境为“增上缘”,造就他思无畛域的历史视野、笔底苍生的人文情怀,齐物观照的智者品格。甲申年,许氏出美归国,避地江左,就职南雍,年岁渐入桑榆,情绪不免牢落,而相随的,是庾信文章老更成,是读许倬云氏新著四种小感笔法和思考的益见壮阔磅礴与光芒四照。新出著作四种就是这种心声心画的回响。其中智性的广度、思辨的深度、逻辑的密度、视野的宽度、体系的规范度,汤因比之后,史界已是微斯人。在知识联网后博学变得容易、学术规则荒腔走板的年代,他的被刻意漠视,文章著作的声光不彰,是学术思想史的错位。

  读这些书的时候,特意调音响放喜多郎《敦煌》诸曲。我意许氏的襟怀与雄心恰与此曲相配,得其益彰之效。许氏著史,是宗法中国班马旧史的著史精神和西方希罗多德、吉本的传统路径,取用自如,破去九界,略去无关宏旨,直面生活世界,直造一学思浑融、今古汇流、东西无别、国身通一之境;而其苦心孤诣和思想落脚点,终究还是以中国的历史、文化、愿景为中心,意图在伊洛榛旷、崤函荒芜的书写中,比较衡量,探寻人类共同体的命运出处,特别是现代中国人将往何处去的大关节要。这是一个现代史家的不能忘情,是对世界、人类、故国的一往深情。这也是我读许书常无端感动与其乐无涯之由。

  许氏是我祖辈一代的同龄人。他民国十九年生在江南无锡,长在天崩地解国破家亡的叔季之世,在劫难逃,目击心痛,漂泊流离,忧世伤生中过了半辈子。故而许氏一生所以奉献于写史事业,是有激有为,是感于今事而洞然会心于古,是对生命、世界悲悯的文字铺展,是沉哀与希望交杂的名山寄托。许氏八十岁之际,接受访谈,年暮的老人,静穆如入禅的老僧,说到后半场,老人动情,言及他念兹在兹的一件童年往事,依然克制不住潸然泪下,忙慌不惊的只手揩泪:他七八岁那年,抗日军兴,随家人逃难江岸躲避战火。一日黄昏,一支中国军队路过家门稍作休歇。许氏协同母亲一起给士兵端茶递水劳军。少顷,众军整队出发。母亲伫立家门,望着这群差不多都是三四十岁的壮年人,对着年幼的许氏感伤的说了句,“他们这一走,永远不可能再回家了”。许氏谈完这段的荒凉的往事,已是泪眼婆娑。他接着说,正是这些懵懂年岁的回忆,让他至此有了很多思索,诸如人世无常,文化冲突,世界来去,人类生命的不安稳与刹那生灭,历史的悲喜剧,还有中国人国族、文化、政体、群体的何去何从。读许氏的书,理解许氏,我以为这段经历就是解读其心史密钥。每个个体的早期经验,那些个人可能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的经历,特别是创伤性经验将如影随形陪伴一个人的始终,并且时刻左右着他的心志。时代的野蛮,国家不幸史家幸,培育出一个思考野蛮,还有怎么从野蛮中自我得救、集体重生的大史家。

  揣想许氏其人,我常无端想起美国《绿里奇迹》这部电影,想起中国古典词汇中“举鼎绝膑”这个字面上所现的意象,只是此“鼎”非彼“鼎”。设拟虽不伦不类,但细究其生平行年、精神气象均有暗通款曲声气相通之处。《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大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大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一流的史家必如南史氏般带有程度不一的悲剧性,发隐擿伏,原始要终。也必然同《绿里奇迹》约翰·科菲类似负有沉重的担负意识,砺山带河,舍身求法。他们正视人类种群的罪恶性与堕落性,直面并省悟生活世界的幽暗面,探求防堵、疏导与化弥之道路。许氏一生,立言为公,其苦心孤诣与拳拳用心正是着意在此。许氏也是残疾人。是“绝膑”者。出生时手掌内屈,双脚无踝,足背向地,一生只能借助双拐行走。他的残疾,恰有某种隐喻与宣示色彩。晚清以来,以不良于行而作出绝大成就的文史学者有四人,许氏是其一。新会梁思成、宝山潘光旦、闽人翁独健,俱是有确乎不拔之志成果斐然的一时之选。这此中许氏行年最后,也有集成收尾的意味。

  许氏名“倬云”。此名揣测是由《诗·大雅·云汉》内“倬彼云汉,昭回于天”一句化用而来。词句现代汉语翻译为,“那浩大的银河啊!天上的光芒从你那儿转照过来”。许氏是“名副其实”。我深信,我桌前的阳光,和他来自同一个光源。

  2017,6,20,晚饭后

  有酬代写或供稿,敬请联系。QQ:519309005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