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1024·人与机器共同进化》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1024·人与机器共同进化》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5-19 02:06:4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1024·人与机器共同进化》经典读后感10篇

  《1024·人与机器共同进化》是一本由东西文库著作,译言·东西文库/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5元,页数:2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1024·人与机器共同进化》读后感(一):[转]科技与人文交叉口上的悲观主义者们

  作者:师北宸

  自乔布斯去世,自称站在科技与人文交叉路口上的人,比被人们戏称为“宇宙中心”五道口的人还要多。不过,国内持续在科技与人文领域推出作品进行探讨的,东西文库是不多的一个。

  东西文库最近推出了一本Mook《1024·人与机器共同进化》,精选了多篇深度文章探讨人工智能、机器进化、技术奇点等话题。与KK(凯文·凯利)这位技术乐观主义不同的是,《1024》中收录的多篇文章作者对技术进步的担忧多于乐观。比如在《混合现实》中,政治科学家爱伊莎·卡纳和帕拉格·卡纳夫妇担忧最为实际的问题:技术正在抢走人们的工作。在卡纳夫妇看来,很多时候,我们大大低估了技术抢走工作的能力,这些工作甚至连外包都不曾夺走。过去,人们认为外包无法染指非贸易服务,譬如交通运输,建筑及法律法规,但技术做到了。邮件处理的自动化,致使近25万邮政工人失去工作。长途货车司机、快递派件员,最终都可能被无人快递系统所取代。

  物理学家加来道雄认为,“电脑”作为一个物件,将在一代人的时间内从我们的视野中完全消失,并悄无声息的融入“建成环境”[注1]里。我们自身与技术的关系,正在超越工具使用范畴。技术对外部世界的改造和对我们内心世界的影响,正围绕着一个中心加速旋转。在外部世界,技术不再只是单向地处理我们的指令,相反,它越来越多地给出智能反馈。在内心世界,我们超越了利用技术主宰自然的阶段,将自身作为技术的模板,使技术同我们的身体合二为一。我们不再只是使用技术,我们吸收技术。

  在讨论未来技术将产生的影响的时候,人们通常要经历三个不同阶段:先是惊讶与敬畏,人们从实际出发,能很快感知和认识到技术有解决人类社会多年痼疾的能力;然后是恐惧,因为这些技术将会带来全新的威胁,比如比尔·乔伊对纳米技术的担忧,《混合现实》中对夺走人类工作的担忧;之后,我们希望能找到一个“唯一可行的、负责任的路线”,制订一个审慎的策略,既可以实现技术的潜能,又能使威胁可控。

  但是,如果因为害怕技术产生危害而放弃大范围的技术研究,可能会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比如很多时候这只会迫使科学家和发明家们将研究行为转入地下,那时候它反而摆脱了伦理和法律的约束。对此,迈克尔·德图佐斯在《只有理性是不够的》里评价说:“那种情况下,也许掌握这些专业技能的就是那些更不可靠、更不负责任的研究者——比如恐怖分子。”

  un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比尔·乔伊是当中最为忧心忡忡的作者。虽然没有明说,但他显然同意美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大学炸弹客”卡钦斯基看待技术的观点,以及认同卡钦斯基所引用的生物学上物种灭绝的类比:

  “生物学上的物种,在面临比自己强大的竞争者时,几乎无法生存下来。1000万年前,沉没在海面下的巴拿马地峡分隔南北美洲,当时的南美洲就像现在的澳大利亚一样,生活着大量有袋类哺乳动物,包括袋鼠、袋鹿和袋虎等。地峡升起,南北美洲互相连通,这之后不过数千年,来自北美洲的有胎盘哺乳动物,就因其略微高效的新陈代谢、生殖和神经系统取而代之,令南美洲有袋哺乳动物几乎全部灭绝。

  在完全的自由市场中,智能超越人类的机器人对人类的影响,一定相当于北美洲有胎盘类对南美洲有袋类的影响(以及人类对无数其他物种的影响)。机器人工业将为材料、资源和空间展开激烈竞争,把它们的价格推高到人类无法企及的程度。由于无法负担生活必需品,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类将不复存在。”

  巧合地是,科幻作家弗洛·文奇也具有类似看法:

  “我们完全没有理由怀疑,世界本身的演进就会带来智能更高的实体——而且时间间隔将越来越短。我认为最好的类比,就是生物进化史,动物可以适应环境,做出种种发明,但是通常而言,它们的速度不会快过自然选择发挥作用的周期。在自然选择过程中,整个世界就像是对其本身的一种简单模拟。而我们人类,则有能力把关于自然的知识内化,在我们头脑里权衡各种可能;我们解决很多问题的速度,要比自然选择的节奏快几千倍。”人类通过发明工具/方法论来解决问题,生物通过“被自然选择”解决问题。

  弗洛·文奇继续说到:“如果奇点既不能避免,也无法控制,那么后人类时代的世界会糟糕到何种程度呢?嗯……很糟糕。一种可能性,就是实体人类的全部灭绝。但最可怕的结果,可能还不是人类身体上的灭绝。我们再看一个类比:想想我们对待动物的各种方式。我们对动物的一些肉体折磨惹人反感。 ”

  虽然卡钦斯基被外界戴上了“卢德分子”的帽子,但其实你很难说他的观点并非没有道理。在技术进步导致信息过载这个问题上,四十年前的托夫勒夫妇在著作《未来冲击》中的预测相当准确:未来由技术急剧变化和当局缓慢应对之间的异步性,所导致的一个普遍焦虑的时代。我们所面临的不仅仅是信息过载,还有决策过载:在复杂性面前的无能为力。正如人类学家约瑟夫·坦特指出的那样:导致文明崩溃的,并不是过度消耗,而是在产生复杂想法来应对复杂挑战上的失败。

  在Google和Facebook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天生拥抱“信息快速流动”与“信息需要分享”这样的数字生活态度,如果信息过载已经给人们制造了足够多麻烦的话,我们又该如何做决策?

  在兼具混沌系统与复杂系统的数字网络中,你根本不知道你的哪个决定会成为那个引发海啸的蝴蝶所扇动的那一次翅膀。

  注1:建成环境,指为包括大型城市环境在内的人类活动而提供的人造环境。

  《1024·人与机器共同进化》读后感(二):关注的几点内容(笔记)

  因为书中的许多观念在国内传播的并不是广,许多词可能之前都没有听说过,所以这本书读起来浑浑噩噩,想必翻译的时候也挺困难的。有些地方印象还是很深的。读完之后才意识到,这本书其实是一本精心编辑的杂志。下面是读了一遍之后的笔记:

  一、在“什么是技术奇点”中提到了从智能强化的观点看,下面研究项目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人/机团队自动化配合。

  2.在艺术领域开发更多的人/机协作项目:结合现代机器的图像生成能力和人类的审美感受力。

  3.在国际象棋比赛中,允许人/机协作团队比赛。

  4.开发接口,允许人类可以在移动环境下获取计算机和网络服务,而不需要被固定在电脑前。

  5.开发更为均衡的决策支持系统。

  6.使用本地网络组建高效工作团队。

  7.开发全球网络的潜能将其作为一个巨大的人机交互工具使用。

  --------------------------------------------------------------------------------------

  二、在“如何制作《全球概览》”中,提到了制作《全球概览》的过程方法,感觉和其它杂志编辑的方式无异啊,虽然自己也不是很了解编辑过程。下面是提到的方法:

  搜集:

  包括三大工作

  * 鼓励信息流的流入,即由读者自发的搜集行为。对自发的建议进行奖励。

  * 翻阅各种资料寻找可能有价值的东西。通过查看各种期刊、图书。

  * 区分好坏。“排除一切无关紧要的”,并把它当作思考的核心过程。

  评论:

  在开始读书之前看看书评,从一个读者的角度来接近一本书——实现一种陌生效果——这样你就不容易陷入对作者风格的模仿,或者像评论家那样,陷入从个人视角出发的琐碎争论中。最快发现一本书可信度的方法,是看它的插图和书末的附录。

  编辑:

  一个好的目录能实现对工具的快速浏览,轻松找到想要的工具,并附有你所感兴趣的详细信息。在为重要性排序时,优先级依次是:准确性、明晰度、信息量、外观。编辑的主要任务是确定生产时间和空间的高效利用。

  --------------------------------------------------------------------------------------

  三、在“比特与原子:制造你想要的一切”中提到了数字化制造、Fab Lab、3D打印机。

  其中提到了3D打印的问题:3D打印过程中误差不断积累。3D打印机受到打印机头空间位置控制系统的大小限制。3D打印机打印异质材料的能力相当有限,这是因为所有材料都必须经由相同的打印过程。3D打印机打印出来的部件没用了以后,只能弃之如敝屐。

  然后提出了3D装配机的概念,这个国内好像没什么概念。3D装配机,可以用类似核糖体的方法来组建新结构。装配机可以为一个离散集合添加或者删除元素。和3D打印机相比,3D装配机一个至关重要的区别在于,装配机能够在单一流程中做出整个功能系统。装配机可以整合固定或者可移动的机械结构、传感器、制动器以及电子电路。更为关键的一点是,装配机不会产生垃圾。

  四、iPhone与布列松的手巾

  五、当你的生活中只能保留100件物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7VUpYpTwI8

  《1024·人与机器共同进化》读后感(三):1024测评

  东西文库出的1024技术文化MOOK到迅速看完,从内容、版式装帧及其他零碎三个方面谈谈。

  内容:

  1024主张技术是一种文化(technology is culture),作为一个科技史/科技哲学的常识,科技文化的概念早已不新鲜,但是这个口号打出来是很有必要的,一则和东西文库一直以来出过的书籍保持一致,是他们自身的定位;二则突出国内首部技术文化MOOK。

  《全球概览》虽然我也没有看过,但是看风格应该也是技术加商业,所以有人在知乎提问这本书会是《全球概览》的中国版吗?从内容上说的确有点像,1024除了专题后面的部分是“遗产”(本期即《全球概览》)“前沿”“未来”(本期历史与未来学很有意思)“工具”“写作”(本期大卫布林《荣耀之石》很像命题作文食之无味,其实结合这一期的主题《垂暮之战》之类的小说不能再带感了)“缓读”,虽然不清楚栏目架构是否会一直如此,但是整体组稿的风格和东西文库一直以来的书籍是一致的。但是显然1024的时代和《全球概览》的时代完全不同,要复制成功根本不可能也很没自信好嘛!所以这个问题其实没啥意义,有点像隔壁家孩子,与其做另一个《全球概览》不如做第一个“1024”。

  (其实序言写的很好,对自身的定位蛮清晰,长文、时效性、深阅读、多元化,而且专题化很好,讲技术掰细了讲,但是作为创刊号,我不得不说在深阅读上仍有欠缺,专题大多是长文不假,观点也齐全,但是总感觉没有触及深处,仍是很泛泛而谈,倘若读过几本KK或者雷·库兹韦尔的书,好几篇文章根本都不用看;倘若没读过又根本没法从里面得到足够信息。当然缺乏新意是必然的,KK这种流行的技术观点目前也只有这么几种形式,但是你仍会看KK不同的书为什么呢?材料不同、角度不同、深度不同!)

  板式装帧

  我不懂设计,但是现在很流行把做书的比作产品经理,那么板式设计这一块的确很重要,所以可以从一个普通读者的用户体验谈一谈。专题的文章是隔几篇就换一个颜色(黑底白字、白底黑字这样),后面的栏目好像是每个栏目的颜色都不一样,大概可以缓解阅读疲劳?我觉得会不会有点太过花哨,完全不像一本书,额等等,这本来就是一本MOOK啊,好吧。

  我唯一觉得不能忍的是注释,基本上本书的注释像是网页悬浮窗小广告一样放在正文旁边,更奇葩的是,有时候是书页左边一个右边一个,有时候是把两页的注释集中放在左边,这种设计实在很没有阅读体验,想点除掉都动不了鼠标。而“写作”的注释是和普通书一样放在页脚,但是居然也出现了两页注释放在一页页脚,这太奇怪了。另外一般的脚注放在当页页脚都是重新标码“1,2,3”,放在文末的才用连续编号,这里又反其道而行之。再有书常有整页的大图,但是采取了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一种是《全球概览》那一种,图在左页标题栏目在右页,很清楚,不会误会图是上一篇文章的,但是135页火人节的照片就很突兀在右页,不知道是跟在左页的文章还是跟在下一页,而且这幅图与文章的关系不像《全球概览》封面一样清楚。

  我不是一个很注重外在的人,设计不需要加分中规中矩就好了,但是这样就感觉很奇怪。又比如“遗产”等栏目的字体居然比其他栏目的字体小,虽然我猜是因为图片排版的原因,但是总是很不和谐的样子,不知道这么设计的理念是什么呢?另外每篇文章标题旁边都有小注似乎在标明阅读时间,这又不是学校做英文阅读理解,何必呢,我看完整本书都只花了三个小时不到啊摔。又比如书开头就有作者头像和简介,但是在六人谈里又出现六人头像和简介,感觉很鸡肋。

  最后说说藏书票,我没弄明白富勒和这本书有啥关系,我一直以为这本书肯定有讲富勒结果看完了也没有。而且这本来是一枚老邮票的图,也的确做成了邮票的样子,书最后也有贴的地方,不知道是否跟真邮票一样吐点唾沫可以粘上去,但是依旧很好奇藏书票贴最后干嘛?

  其他

  我这本书送来的时候,我特别注重印纸的手感,手感不错略粗糙容易翻页不黏手,但是不知道是快递的原因,书页有很浓重的恶臭,更别提书香了,感觉很不好。

  有人感觉定价略贵,这本书一共20篇文章,反过来算豆瓣阅读电子版一篇文章1元或2元,电子版是实体书定价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那么这本书定价55还算勉强。

  说到电子版,东西文库一般是先出电子版再出实体书,是真正搞电子出版,但是这本书却又不这么干了,又有点搞回电子发行了。但是编辑表示电子版会重新排版,带来和实体书不一样的阅读体验,那就还是电子出版的理念。不过我倒是有一个想法,还真就可以把整本书搞成变形金刚的样子,可以购买单篇,也可以买全书。另外就是电子书的进化,当初《失控》就说以后电子版会不断更新,但是其实实体书的错误电子版仍旧在,期望这本书能不断进化,比如书中的“墨菲定律”与“莫菲定律”请统一,P198“鉴证”应为“见证”等等

  补:1.总体说来这本书是很不错的,经过和编辑的一些交流看的出他们很用功,对于板式设计那一块基本都是我个人的吐槽,希望不要影响大家的兴趣,毕竟每个人口味都不一样,何况其实那个排版除了上文提到的极小点我不太喜欢,其他地方都很棒。

  2.恶臭的确是快递的,这里也提醒大家寄书最好不要拆塑封或者用过信封包裹下。

  3.专题的组稿他们围绕的主题很清晰,藏书票的富勒是是(额 这个我能说吗?我只能说我原文的猜测很2,等第二期出来你们就知道了O(∩_∩)O~)

  《1024·人与机器共同进化》读后感(四):笔记

  每一篇前页都有可供参考的”阅读时间“,时间或许是这世上最重要的度量刻度。

  二十世纪至今,这个世界变化之快令人瞠目结舌,今天一个想法,明天就可能变为现实。显而易见的,技术作为一种文化,正在逐步瓦解传统,又如卡尔 萨根所说,文明的最关键因素,都极度依赖于科学技术。互联网的接入改变了这个世界,好像一切都是为了“方便”。但反观万年大自然中人类的进化史,人自身的变化已经跟不上时代进化的步伐了,一切来得都太快,我们还想要更多。书中描述了一种人与机器人共同进化的可能性,它用前后文章交织出未来的图景。

  老实说,我很期待,同时也很担忧,这个荒诞不羁的你球,站的越高才越能发觉你球是圆的,但是到了那一天(后奇点时代),人性相较于今天是不是也会产生较大的变化?我还真想活在百年之后科技已取得重大突破的世界啊。。。 在有关《全球概览》一书制作的介绍中,”分类“步骤使我注意,布兰德不去花时间阅读那些好书,他会将糟糕的书全部挑出来,这类书一部分会被扔进火炉。富勒称之为”排除一切无关紧要的“。这一种剔除不见得会比多读好书受益低。再有感兴趣的便是书中讲的那个观鸟岳父与百物的取舍。我的理解里观鸟隶属博物学中的一种,对植物分类学我也很想试试,但一直苦于没有时间以及缺乏一个可执行的学习计划,这次读了这则观鸟的小故事我觉得我可以起个头做一下了,至少他提供了关于“观鸟”的合理建议。

  最后我想了一个问题,如果说如今互联网瓦解了传统,那么未来谁又将瓦解互联网?

  81:弗里曼 戴森:所谓神性,就是意识在突破人类理智极限后的状态而已。

  167:评论时还有种可怕的诱惑———炫耀。不是去简明地地介绍一本书,而是和读者背道而驰。

  189:在未来学和历史学两个领域里,学者们在哲学、认识论和规律性的认识上大有不同。

  贝克莱:我倾向于认为,假若我们尝过做一小时天使的滋味,回到凡尘后即便是坐上最显赫的宝座,也远比此刻落入可恶的地牢或坟墓更让我们嫌恶和不情愿。

  我很想尝试下做天使的滋味,尽管我明白天使也会有天使的烦恼。。。

  《1024·人与机器共同进化》读后感(五):读《1024人与机器共同进化》

  我是一个整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关心分子层面世界的人,实验室的同事一定很难理解我为什么会痴迷于一个完全不搭界的领域的事情,比如去关注《人与机器共同进化》这样偏硬科幻的话题,其实我要说我关心的是工具,我对这个世界上一切和工具有关系的话题着迷。忘了从哪里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一件工具可以有效的拓展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工具里包含的认知、工具对效率的提升、工具对人力的拓展甚至工具身上的那种美感都让我着迷。从字面上去解构的话,机器本质上是工具的复杂形式,而工具之所以成为工具是因为人们在工具上固化了或多或少的人类认知。自从人类的认知能够以某种形式得到积累和沉淀以后,人类和人类的认知便组成了自强化系统,所以人和机器当然会共同进化。

  然而《人与机器共同进化》其实并不是一本专注于讨论人和工具的书,作为一个系列的开篇之作,这本书的笔墨着重于未来。也许未来才是一种更为深邃的存在,站在未来主义的制高点来解读高科技正在形成的趋势和高科技的未来凸显前卫、大气。如果关注过IBM的沃森机器人、苹果的siri语音助手、特斯拉的梦幻机器人车间、Google Glass,书里面第一部分对机器人、技术奇点、后人类、混和现实、人工智能通过长文章进行了深入的解读,这些话题是对这些已经或即将出现的高科技现实的延伸,里面思辨和逻辑读起来也极客十足。如果有《黑客帝国》、《我,机器人》《星际之门亚特兰蒂斯》《机器管家》这些科幻电影的观影经历,这些文章简直就是对常见科幻元素的一次大规模深度科普。

  对于未来、对于这些科幻元素虽然书里面也有很多严肃哲学的部分,读这部分的时候我并没有太严肃的对待,我承认是以一种相对轻松甚至是略带娱乐的心态去看的,理由就是这些话题离我周围的科技现实太远。我相信有一种叫做相对科幻的东西:比如说虽然Google Glass已经是现实,但对于只读过三年级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的我妈来说就是科幻;比如说对于每年秋天去新疆拾棉花的几十万劳动力来说,美国阿拉巴马州多年前就普遍用于大规模作业的采棉机就是科幻的存在;比如说虽然我在跑步机上目睹了我们的月球车登月的直播过程,但登月对于我来说一样还是科幻。或真或幻是由距离决定的。之所以有这样的粗略的区分或者模糊的界定是因为作为个体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种局限: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精力、有限的知识、对信息有限的处理能力以及其它各种有限,甚至连我们宝贵的专注都很有限,所以天马行空是一件快意的事情,有未来学家像足球评论员一样来为我们精彩而变幻莫测的世界进行解说自然也是一件美事,但是做为个体我们还需要挖掘自身的意义和价值,这个角度上说除了评论员我们也需要健身教练或者健身指南。

  后人类会是多久以后的现实?后人类的哲学或者伦理学的问题我需要考虑吗?这样的问题偶尔也闪过我的脑海,但这样的话题对我又不免有些遥远。做为医药行业从业人员,根据我自己的理解对于健康的追求实际上是我们这个时代现实版的通天塔:无论是以个体、功能性的组织还是以学科或者产业来组合形成的机构、公司大家都在按照自己认知生产、发布、接收、消化、处理关于健康的信息:权威的或者不权威的声音、或强或弱或真或假的相关性、合理或者不合理的假设、各种观点的争论、各种理论的交锋、各种语言的嘈杂、各种互不兼容的数据、各种无人能够回答的疑问......,就在这样的背景和场景下我们在共同建造着人类健康的通天塔。虽然每天都有专业的学术论文或者业界同仁报道了刚出炉的研究进展,其中不乏各种突破性和里程碑式的进展,可通天塔离建成仍然遥遥无期。也许如果我们沿着截肢、义肢、移植、整容、Google Glass这样的逻辑看功能强化的趋势已经很明显,可是这个世界对于人体对于人类自身的认识仍然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我自己倾向于认为后人类或者功能强化这样的可能性更有可能会诞生在通天塔建成以后。

  自从几年前读了凯文凯利的《失控》我便一发不可收拾的接触了很多技术哲学和未来学派的著作,到发现"东西文库""字节社"就像找到了组织,之后也读了很多他们出版的读物,走火入魔之深让我自己也颇为吃惊。记得上一次我拿了一个如戒指般小巧的塑料剥橙器给我妈用,她的那种喜悦一如我小时候第一次见到某个玩具时的表情,她的眼神告诉我这件小工具的价值。前几天我又打开ipad,从Flipboard的理想生活实验室里面找出一个中国设计师的概念作品给我妈看:这件作品设计了一个农村用的火炉,火炉的外边是一层空心的容器,可以用来存水,于是做饭之余可以从容器里面获得热水。图片配了英文估计是从国外杂志或网站转内销回来的,里面有关于中国大气污染的担忧和能源效率大概的数据。看起来是那种充满了极客关怀的作品,不过我妈的反应还是很让我吃惊:”不就是可以做饭的火锅吗?这个不实用,夏天用不了这么多热水,冬天热水又不够用。“,然后她历数了湖南农村老家那种有专门画匠题了画的传统灶台如何利用余热、和几种北方农村家用锅炉,比较了优缺点,大致对热效率做了排序,我觉得如果只读过三年级的她能懂些英文,哪怕不流利,能配上一个用农村的图片、热效率数据、中国的PM2.5现实和一些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的口号组成的VCR,估计她也可以撑起TED的5分钟演讲。没有来得及仔细思考问题本身然后就迫不及待的给出解决方案,这个概念设计是《技术至死》里面提到的典型的解决方案主义作品。然后我就在考虑,如果让我妈来做一个设计来提高农村能源的利用效率,她能想到什么?她能做什么?她会需要什么资源?

  或者这个问题可以换一个问法:在国内目前的科技环境下,在北上广或者其它一些城市里我们这些从事科研工作但总是自称各种科研民工的人,对于科学、对于技术、对于未来的美好生活我们能想到什么?我们能做些什么?我们需要什么资源?做为个体对于自身的意义和价值的挖掘我们需要怎样的指引和激励?在我的认识里面,我觉得有三方面的内容我比较感兴趣:能持续的启发我的创造力、能有效提高我的执行力、能拓展我的科技体验,这样的内容对我来说就是比较理想的组合。

  关于创新最近我看到这样一个形象的说法:“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知识的山洞里。在一个领域内众所周知的事实或解决方案,对另一个学科可能是闻所未闻的。人类已经积累起来的公共知识,却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被隐藏了起来。只有当这些知识被全面认识和利用之后,新的理论才能创建。但这不是靠一个学科内部的学者大量阅读文献就能实现的,促进创新的最好办法就是有很多狐狸,从一个领域跳到另外一个领域,腿上沾着各种花花草草的种子,把他们传播到各地。再假设土壤和气温适宜,这些种子就可能在新的地方生根发芽。” 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种思想、理念本质上是一种认知、一种范式、一种pattern(我觉得pattern这个词最准确,中文却没有恰当的说法对应,或者我还没想到),伟大的思想中蕴含的pattern往往能够用于更为广泛的认知解释范围,比如说弗洛伊德用性来解释很多精神层面的东西,比如达尔文用适应性进化广泛的解释了很多生物、社会领域的现象,比如凯文凯利用有机、复杂、生物性、技术元素来解释这个世界的演化和发展。很多时候接纳了一份pattern的种子,在自己领域内的微环境下落地生根,就可能开出创新的花朵。比如在知识大爆炸的背景下,为了寻找、启发、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关性很多行业甚至细分的子行业都有按照《全球概览》的思路来整理领域内知识的需要,这本书里关于“如何制作《全球概览》”的内容就非常实用非常有启发性。所以对于创造力的部分我期待不同专业、领域里面思想或者pattern的东西,比如《大数据》、《信号与噪声》、《数学之美》、《失控》、《颠覆医疗》这样的思想碰撞和启发。同样如果某个领域内没有人总结过pattern,有人从“当我们谈论某某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的范式开始总结出自己领域的pattern,然后推广它的应用也是很好的开始(在TED演讲里面,这样的信息令人目不暇接)。

  其实产生一个好的想法还是相对简单和容易的,但是要去实现想法却是相对有难度的事情,有时甚至能有时间去落实这个最基本的条件也是奢望。不管是试着去反思一下行业发展试图引入一些新的方法和概念,还是真的着手去实现一些自己观念里的创新,这些或多或少是对现有方法、流程、观念的扬弃,除非是完全自由职业的极客或者有人付钱让你专门来做这些事,否则有工作之余这些事情才有可能(从事过科研工作的会有切身体会,工作时间内的入戏绝不意味着8小时之外思维可以马上出戏)。于是我们需要工具来提高我们的效率,解放我们的可支配时间,因此如何创造工具、如何使用工具去不断提高效率会是我喜欢的内容。比如我就发现周围很多人都有自己版本的效率笔记,我很感兴趣究竟效率笔记能从多大程度上帮助一个人提高效率?电子版本或者移动版本的效率工具究竟多有效?电子版本真的能取代记事本吗?如何优化自己版本的效率笔记?或者效率笔记没有太多的作用而效率这回事真正核心的是一个人的自制力?

  除此之外,我还对科技体验的部分感兴趣,比如《观鸟记》、《iPhone和布列松的手巾》这样的文章,虽然这些内容与我并没有直接甚至间接的关系,但是这种技术体验的文章总能带给我们额外的精神享受,我把它它归为生活方式上的创新。这种间接体验也有点类似于TED理念里面的Entertainment,受这些文章的启发,我也在计划一个类似的体验:夏天休假的时候从淘宝购买便携的水质测量笔,从教他们查资料开始和姐姐家的那几个小孩子一起去了解一下家乡的水质,讨论一下水质和健康的话题,顺便带给他们一种科技体验。

  总的说这本书的定位很高,这样一份年末惊喜让我对国内科技文化的发展还是充满了期待。但是一想到当年《全球概览》获得那样瞩目的成就也只办了三年,我就很担心这本书在后面的选材或质量上会不会有太大的落差。我想对于这本书的诞生最好的祝福莫过于准确的告诉编辑做为一个普通读者的需求,这样的反馈也许有助于编辑对后面的内容有很好的掌控,我期待精彩能够延续下去!

  最后提一下,长文章的形式真的很好,精炼而有深度的表达一种观点,也不需要为了一本书的容量拼凑些不是太有意义的内容。长文章会是微博这样媒体的进化吗?长文章的交流会在科技圈流行吗?

  《1024·人与机器共同进化》读后感(六):科技与人类进化史

  这本MOOK杂志书摘录了十几位重量级科技精英的论点,就科技与人类进化的关系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书中更是专门单独列出了章节,向社交鼻祖斯图尔特·布兰德致以崇高的敬意。而在我这个IT圈外人看来,这本书更像是维基百科或知乎的纸质版,上述提到的这些名词毫无疑问都是受到布兰德《全球概览》启发的产物。时常在脑袋里装着一个问号,并尝试去寻求答案或接近答案的过程,事实上这就是我所理解的进化。

  书内录有一段历史学家与未来学家之间精彩的交锋。争论的焦点是什么呢?对于不可预知的未来,人类会何去何从?我想说的是,这两位学者说的都没错,但是相对于预判未来的荒诞,企图从过去的历史当中汲取经验以应对将来未知的变化,是同样缺乏依据的。历史无法指导未来,我坚持认为所有的预测都是没有道理的。原因就在于,我们无法在拿出经过检验的事实依据之前,来预判会产生什么结果。

  从第一个发明取火的智人开始,人类就登上了不断进取并通过合理运用工具来改善生存状态的旅程。科技自此就与人类进化紧密结合,成为一次次为人类造福的最佳拍档。抛开抽象的概念,所谓的科技就是能够改善人类生活的工具。随着工具数量与质量的不断裂变,时至今日终于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工具是否会挣脱使用者(人类)的怀抱,从而具备自身进化功能,终将替代使用者乃至威胁到人类的存亡问题。

  以往工具在人类面前是脆弱的,我们可以随意的毁灭任何工具。而现在人们发现越来越依赖网络与计算机,这两者已经深度融入了每个人的生活。换言之,人类在面对互联网这个工具时,第一次发现自己是脆弱而无助的(缺乏替代物,且无法随意将其摧毁)。正是这样的恐惧让人们开始担忧——如果有一天这个工具不再听命于自己,甚至准备取而代之的时候,怎么办?

  在这个问题上,学者们基本分为两个阵营。一派认为机器将会进化出自身的智能,奴役智能低下的人类,乃至最终将人类彻底消灭。另一派则认为应在局面尚未失控之前,提前部署防范措施,甚至取缔某些项目以阻止末日的降临。回望历史,马其顿防线也好,互联网面世的原因也罢,我们会发现预判往往起不到任何作用。同样的,站在金字塔与长城底下,我们发现依然无法做出强有力的合理解释。

  学者们争论的是所谓奇点何时来临,以及在奇点到来后的后人类时代,人类该如何生存。几乎所有人都深信奇点必将到来,而我却对此持极大的保留意见。或许近年来的人造灾害是形成奇点论的成因。从二战的原子弹实弹爆破,到各类转基因技术突变后导致的传染病,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各类人造威胁日益增多,还有不少潜在威胁可能就呆在实验室里,等待着奇点吹响号角来毁灭地球。由于人造灾害出现的频率日渐提高,某些学者有了人类自作自受、自食苦果的潜意识危机。这里其实有限制欲望与道德审判的内因,至于对未知的恐惧,仿佛是对无力改变现状的精神罪恶的一种寄托。唯有如此才能减轻罪恶感,并等待着奇点这一末日审判的救赎。

  不管是哪个门类的科学技术,其目的都是为人类发展带来便利,为人类服务的。我们现在反过来担心,工具终有一天会造反,革掉人类的命,不得不说怀着极为复杂的情绪,同时也说明科技的发展在某些方面已经到了濒临失控的边缘。在这种情况下,学者们开始反思是否该放弃某些领域的科研项目,或是致力于人类如何与科技和平共处,如果有可能的话,就算有人会起草与机器和平共处契约也不足为奇。

  其实阿西莫夫已经这么做了,但是他的三大定律都依然将人类作为主体,站在人类传统立场视机器为工具的前提上的。换言之,机器依旧是人类的奴仆,人类并没有因为机器具备智能而有所担心。说实话,如此美好的假象根本无需让现世这些学者坐立不安。如果当真有奇点来临的那一天,人类似乎会不可逆的成为又一个历史物种。届时,如宗教信仰、哲学、心理学、物理学、信息技术等与人类相关的所有学科,乃至自然法则都失去了意义。果真会这样吗?我深不以为然。即便当真会有这一天,人类也只能竭尽所能去履行应尽的职责,也好过杞人忧天。人类不过是大自然进化的一个物种,如果人类真的毁灭于自身创造的灾难,那也只是自然法则当中的一个标本罢了。

  《1024·人与机器共同进化》读后感(七):一些看法和建议

  近年来,不了解一些科技知识,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设计师,尤其是交互设计师。在此以设计师的视角说一些看法,不知编者能否看见,也算为贵刊越办越好尽一份微薄之力。

  内容上

  当初买这本书是抱着这个主题,希望从略专业和统一的角度了解当前科技与人的新动向(而非去看科幻小说。。)

  作为一个非专业人才,专题前的几篇硬文有点生涩,啃完之后还是觉得没有太懂,我觉得原因有:注解不是很全面,很多专业性词汇对于之前没怎么接触过这个领域的人来说有点陌生。这个有可能是个人问题有待加强。热门评论中有一些感觉我赞成,有些感觉泛泛而谈,而之前没读过类似系列书籍的又没法从中get到足够的信息。

  书籍装桢

  发现书籍设计是由杨林青老师设计的,整体品质感和专业感很足。看到有书评说感觉装桢有点花哨,比如说颜色使用上。对于不同文章的换色使用我觉得没有他所说的那么严重,反而给人清晰的节奏感和结构感。但所使用的形式确实有一些过多和繁琐,例如最后几章节还有渐变绿被设计在页面边缘。这些其实感觉可以省去,但是也无伤大雅。

  对于注解的形式确实有点confused,可能设计者也考虑到整体页面的美观,但是看着这一页去另一页找注解确实有点跨度太大。

  期待下一本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