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给世界的答案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给世界的答案的读后感10篇

2018-01-28 20:1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给世界的答案的读后感10篇

  《给世界答案》是一本由[美] 斯蒂芬•温伯格(Steven Weinberg)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36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给世界的答案》读后感(一):科学艰难历程的奥秘

  现代科学起源于古希腊,西欧中世纪时由阿拉伯世界传承,在十六七世纪时经由伽利略开普勒哥白尼第谷,尤其是牛顿等人的努力,正式迈向科学之门。科学,即建立一个能被验证的自洽的模型。通过亚里士多德的多层球壳理论及托勒密的本轮均轮对位点理论来看,古人在建立模型方面体现的智力高度,仍令人惊叹——它比牛顿模型更复杂。科学即简洁、概括与美,牛顿用引力(拉普拉斯以“场”来优化)理论把古代的复杂模型砸个粉碎。科学发展到今天,化学乃至生物学,都被纳入基于物理学的初步统一自然观。科学的标准模型有且只有一个。

  人的智力千万年来变化不大,但科学得以进步,关键知识信息)的积累,这需要学习教育交流及学术竞争得来。题外话,科学之所以在十六七世纪由牛顿等人开启,造纸和印刷应该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因为知识(信息)的交流和积累得以骤然加速了;当然,根据默顿命题,新教也很重要

  《给世界的答案》读后感(二):发现现代科学之美

  乍看此书封面,赫然写着“给世界的答案”!多么令人脑洞大开的书名市场上因书名而大抵知晓其内容的书,全然不在少数,比如同样是科普读物的《时间简史》(史蒂芬·霍金)、《人类简史》(尤瓦尔·赫拉利)等许多其他优秀且畅销的佳作。冠以“简史”二字者,恐怕大多是国人翻译者的习惯使然,倘若本书再取以类似《物理简史》之类的书名,恐怕没有几个读者愿意掏钱买回家欣然阅读此书了。原因简单,一看书架上写着那个书名立刻有了一种阅读中学物理书的既视感,稍微一想定然觉得索然无趣,于是与这本书失之交臂。可是这本书的精彩程度,又岂是枯燥且乏味的物理课本可以比拟的,引用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短评:本书点石成金,不再是单纯描述科学史,而是谱写了一曲宏大的赞歌,歌颂了人类为探索大自然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英勇奋斗,直到今天,这一奋斗仍在继续。

  本书的魅力就在于此,不仅贯穿了整个物理史,还独具一格地提出了一些作者本人对物理学本质看法观点,并且语言运用浅显易懂,不似教科书一般一味地卖弄物理概念,细心的作者还在书的后面附上了技术札记,共列举了35个物理术语,且做了详细解释和说明。而本书的精髓在于说明我们今天在发展科学理论时习以为常思维方法,其实来之不易。作者在本书的前一部分介绍了希腊物理学的起源,并从更高的维度阐述了物理科学与宗教、技术、哲学数学和美学之间延续至今、错综复杂关系。“它与人类知识范畴中的其他5种思维模式——诗歌、数学、哲学、技术和宗教,有密切联系,但又有明显不同”。

  “给世界的答案”,面对如此宏大的主题,作者何以完成此书,恐怕先得从他的人生履历说起:史蒂芬·温伯格1933年出生,1954年毕业于康奈尔大学,1979年因弱电统一理论与格拉肖和萨拉姆分享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现任得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教授。身兼美国国家学院院士、伦敦皇家学会外籍会员、美国哲学学会会员等。

  面对如此华丽的人生履历,恐怕没有人再质疑他的物理水平究竟如何了。而他写这本书的初衷不过是想更深层次的发掘,进一步了解科学史的早期时代以及那时科学的目标和标准尚不具备现在的形式。而他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可谓有着得天独厚环境,曾在过去10年里在得克萨斯大学教授物理学和天文历史课程,而授课对象竟是完全没有科学、数学或历史等方面的专业背景学生。所以这本书是由这些课程的讲稿发展而来。因此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这本书的受众不单单只是有着典型理工科专业背景的读者才可以阅读的原因。试想当年霍金的《时间简史》是何其的畅销,估计也是这个原因。

  人类科学发展到现在,是人类之幸,其关键因素是人类在历史的交替和演变中学会了用冷静客观理性态度分析事物的本质,再加上科学严谨的思维以及现代技术的支撑,才有了如今的现代科学。如作家万维刚所说:作为现代人阅读此书时难免会对古代先贤有一种巨大心理优越感,不是因为我们有高科技,而是因为我们有科学的思维方法。

  作者指出,在科学的各个分支中,本书特别强调的是物理学和天文学。有少数社会建构主义者,如社会学家、哲学家和历史学家,试图将科学的过程乃至科学的结果都解释为特定文化环境下的产物。面对如此论断,作者不惜引述了丰富资料(可详见参考书目)以说明科学发展的整个脉络。诚如上面所说,如果“科学的过程和结果为特定文化环境下的产物”的话,科学怎么会具备国际性,人类现代文明和科学自古以来就不是单一文明影响的结果。“现代科学从欧洲的科学革命期间所做的研究中学习了方法论,欧洲科学革命又是从中世纪欧洲及阿拉伯国家取得的成就演变而来,而这些成就均可追溯到希腊的早期科学”。现代科学诞生于广义上的西方,而西方可谓集大成者,学习了众多知识,如埃及的几何、巴比伦的天文数据、巴比伦和印度的算术、中国的指南针等等。这样系统的分析,高屋建瓴,让读者阅读之时茅塞顿开,不胜激动

  温伯格以自己方式讲述自己的观点,却并非照本宣科,一味地引经据典,抑或全盘否定先贤们的丰功伟绩。他是物理学家,本身就有着严谨的科学思维和时刻自省的批判性思维,绝不迂腐。所以他说:“在讲述这个故事时,我会接近一个被当代历史学家谨慎回避的雷区,这就是用现代的标准评判过去。这是一部有失恭敬的历史。我愿意用现代的观点批评过去的方法和理论;我会披露科学英雄未曾被历史学家提及的一些错误,甚至以此为乐。”

  在创建更根本的物理理论以简化已发现的大量科学原理方面,我们从未止步——以往如此,现今亦然。

  《给世界的答案》读后感(三):【拾光书屋(书评)】—如何认识我们的世界

  人类自从脱离了大树,来到地面进行觅食就开始了对这个世界的探索。随着直立行走、钻木取火、学会使用工具,人类踏上了创造自己文明的漫漫长路。

  世界,或者应该说是宇宙,更精确点的描述我们的世界就是指的地球及跟它有关的若干星球。人类对于地球的认识、对世界的探索可能源于抬头的一个仰望,望向浩瀚宇宙、望向远处的山山水水。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发现了地球的秘密,原来“天圆地方”的说法是错误的,地球不是方的,是圆的。公元前五、六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提出了地球是球形的这一概念,然而他的这种想法不是根据客观事实得出来的,而是因为他认为圆球在所有几何形体中最完美。后来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时月面出现的地影是圆的,给出了第一个科学证据。1622年,麦哲伦环球航行穿越大西洋到达美洲,然后向东行驶进入太平洋,最后进入印度洋沿着非洲西海岸回到欧洲,证明了地球确实是球形的。17世纪末,牛顿通过研究地球自转,提出了地球应是中间赤道略为隆起,两极略为扁平的椭球体的推测,并得到了证实。于是地球是圆的这一客观事实被大众所知。

  再比如潮汐现象。千百年来,潮涨潮落生活在海边的人们根据多年积累的经验进行捕鱼作业。后来经过一些人的长期观测,发现潮汐竟与月球有关。如古希腊人、我国东汉王充、唐代窦叔蒙都发现了潮汐与月球有关,并推算出了半日潮周期。但是这些看法、认识没有理论作支撑,很多科学家如伽利略、开普勒都不相信。直到1687年,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用数学的方法证明了潮汐现象确实是由地球、太阳月亮的相对运动及引力变化造成的。此后人们对于潮汐才真正有了全面的认识,从而对其加以利用,促进人类发展。

  对于世界的了解,我们就是这样一步一步的走向成熟。期间肯定少不了会走很多弯路,产生很多现在人看来很是匪夷所思的想法,如我国晋朝就有人认为潮汐—海水的定期涨落是因为有一条无比巨大的海生动物定期出入海宫而造成的,而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地球和人一样,也要呼吸,潮汐就是地球的呼吸。这些想法都与当时的人类文明程度息息相关,他们的想法对于科学研究都有一定的贡献,因为一切探索、发明都是始于好奇,并借助于大胆想象

  如今,社会文明高度发达,人类以前所未有姿态面对着茫茫宇宙,处处散发着“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的壮志豪情。但是,人类在宇宙面前,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是很渺小的,我们只有像前人那样,像本书里讲的那些哲学家、科学家们一样,以谦卑的心,严谨的科学态度去发现事物的真相,一点一点的去探索,才能获得最终的真理,认识未知的世界。

  《给世界的答案》读后感(四):从数学的观点看《给世界的答案》

  我很喜欢书名《给世界的答案》,有两层含义:其一是让读者从书中找到自己对所处的世界所不了解的答案;其二是告诉世界,我们对它的认识,从而给它的答案。作者是现代物理学家,并一直研究物理史和科学史,以现有的观点去看待过往,从而讲解科学的起源与发展,以及不同学科间的联系,进而带出让读者浅显易懂的答案。 本书共四个部分,分别围绕希腊物理学、天文学,中世纪和科学革命,来讲述发现科学之前的历史,再到科学引发的巨变。书中不免谈及了很多著名人物,例如古希腊早期学者亚里士多德,毕达哥拉斯学派等。 对于其他学科我也不甚了解,故只能谈谈我所熟悉的数学。在书中,作者介绍了音乐与数学。在我看来,音乐与数学想通之处在于,总能找寻到某种规律。通常的音乐不就是由“1234567”构成,通过节拍“一哒哒,二哒哒……”一种旋律就有了,而数学则是从实践熊挖掘出背后隐含的公式,例如我们所熟悉的等差等比数列求和公式。让我意外的是,作者在书中介绍了音乐的辅助手段,乐器中蕴含的数学比例,也许这就跟数学发现的黄金分割比类似,故我想音乐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数学。 也在“音乐与数学”一节,作者论述了数学的发展,并讨论了数学与科学的不同。但我不太赞同作者的某些观点。作者先是批判了早期学者对于科学的发现过程,是在对数学推理的拙劣模仿,例如阿基米德的科学研究是集演绎、归纳与假设于一体的杂糅。之后又提到数学家太过看重数学真理,物理学家就受不了这点,他们喜欢忽略某些条件去找到更有意思结论。所以不看重数学不对,看重数学也不对,只有物理学家最好咯。对此,我必须为数学家叫屈,并不是过于看重,而是职责所在,数学本就讲究严谨,对于每个结论的成立,必须一步步推导经过严格的证明。可以将数学当作实现目标的工具,但请不要随意看低数学家,倘若没有数学家的证明,我想大部分学科都将就此崩溃。当然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者也是基于他是物理学家的角度而言。 至于哲学,我认为数学与哲学可以划上等号,从思想上而言,他们就可以看作一类。大家可能不知道,在国内的大学,数学专业是归类于理学类,而在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数学专业一律授予哲学学位。由此可见,数学就是一门特殊的哲学。哲学起源于生活,从世间万物的变迁都可摸索出哲学道理,而数学也是来自于日常生活,从大量的实践中总结出一条条公理或定理。纯正的数学思想是有逻辑的,有条理的,经过谨慎思考,反复论证才能下定结论的。 总体来说,除去某些观点,作者写得还是非常客观,对于几何的介绍和一些问题的证明很有意思,适合文科以及不太了解各学科之间联系的读者看,对于有理科背景的读者也可以看看,能多了解一些理科的历史背景。

  《给世界的答案》读后感(五):科学史的答案

  这个世界有答案吗?如果是数学家或者物理学家来回答的话,必然是引据一个个的经典,一个个的公式,如果是哲学家来回答的话,或许会反问你,你的世界是怎样的?这个问题人人都能喊出个之乎者也,但是能给出定性答案的除了数学或者物理,其他学科的答案估计没有一个边界。然而我们这个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谜题,但和物理无法分割。

  作者是个物理学家,在答案这个问题上,他站在现代的角度来审视看待过往,书中的内容离不开科学的范畴,以天文和物理为主,讲述了泰勒斯到牛顿长达两千年的的科学征程,一步步辩证了世界的答案,随着岁月长河与知识字符的流动,科学的历程非常的艰辛,不论是东方或是西方都是如此,东方沉寂在独尊儒术的之乎者也中,西方的科学论为了宗教的婢女,文艺复兴之后,才逐渐的崛起,所幸在压制过程中,科学虽发育不良,但好歹没有消失在岁月长河之中,从命运的角度来观察,同时也是时代的发展规律的必然性。

  温伯格运用他的语言,在书中回顾了挑战前任又扣人心弦的发展历程,足记从古代的米利都出发到中世纪的巴格达和牛津,从巴拉图学院和亚历山大博物馆到沙特沙特尔教会学校和伦敦皇家。提到牛顿,让人冒入脑海的,首先是万有引力缔造者,其次是经典物理学之父,任何的新发现都是必然的一个过程,经过前期的积累打造,造成一块敲门砖,集物理理论之大成,完成经典物理学的创建工作。他的晚年与达尔文很相似,这不禁让人怀疑,科学家晚年是不是会相信上帝,两者一个破除了上帝的存在,一个破除了上帝造人传说,但共性却都是晚点相信上帝的存在。人类之所以苦苦求索,执着于解释世界,因为答案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自己以及未来。

  温伯格把内容分成四个内容,以这四个架构来解析世界的答案,分别是:希腊物理学、希腊天文学、中世纪和科学革命,从科学史的角度推进解说,温伯格富有启发性的探索了思考世界和分析世界的方法,说明找到现代科学目的方法的艰难,并论述了对人类的认知和发展的影响,其中还穿插了公式,来助以解读。

  他将其学术和科学史的知识结合融通,研究了这个令人着迷的问题,解释世界的努力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在答案这个问题上,人类一直都在探索前进,不论是西方的柏拉图,还是东方的老子,都是这条道路上的探索者,这不是开始,也将不会是停止探索的终结。

  《给世界的答案》读后感(六):科学的三观如何被毁及重建?

  自从人类进入科学时代以来,科学通过认识和改变世界,体现了自己的力量,如今科学几乎等同于真理,是人们世界观主要的构成部分,也成为很大一部分人的信仰,亦或者是迷信。

  科学一直试图解释我们这个世界因何存在?我们处在宇宙什么位置?世界是怎样运转的?也就是说科学最早的目的是给世界答案。

  所以科学可以说是一种世界观,世界观又是由一系列自恰观念的组成的体系,犹如无数观念碎片组成的拼图。

  但是,回顾科学的发展的历程,可谓错误百出,人们的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三观不断被毁又不断重建,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而我们所处的属于第四阶段。

  第一节阶段:亚里士多德——哲学世界观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最早关于世界的解释是哲学家负责,方法是根据日常经验与想象,对于世界的本质给出答案,比如世界的组成基本要素,地球中心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亚里士多德构建的一整套世界观。

  最早的哲学家非常缺乏实证精神,就连现象也常常被忽略,哲学家们的理念常常来自于思辨臆想,经典例子就是亚里士多德说女人的牙齿比男人少,但是他就是不去找自己的老婆数一数验证一下。

  所以,诺奖得住温伯格说,哲学家表达对世界的认识是诗人式的,就是出于美学效果而选择语言,而不是为了说明心中的真理。

  第二阶段:基督耶稣——宗教神学世界观

  随着古罗马的衰亡,哲学世界观被毁,基督教的兴起,科学欧洲赶到了伊斯兰世界,认识世界的方法是信神,听取神的启示,于是神创论开始成为主流世界观,世界一切都是上帝创造的,我们处在世界的中心位置,世界的运转都是因神的旨意。

  第三阶段:牛顿——经典力学世界观

  启蒙时代的到来,科学出现了大爆发,以牛顿为代表的经典力学世界观开始成为主流,科学的方法,最早是通过想象观察,然后归纳假设,再通过实验验证,得出科学结论。

  科学发展对原有世界观颠覆最大的可能是天文学和生物进化论,天文学让我们认识到我们并非宇宙的中心,其实,我们人类也并非上帝创造的至高无上的万物灵长。

  以牛顿为代表的经典力学世界观看来,世界如同一台遵守绝对规律的精确机器,也就是机械宇宙。

  牛顿经典力学世界观影响深远,就连我们今天已经身处第四阶段绝大多数人抱持依然是这种世界观,也就是说我们处在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交替的位置,毁三观又即将来临。

  第四阶段:量子世界——不确定性的世界观

  在牛顿的机械宇宙里,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但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经典力学世界造成了冲击,爱因斯坦认为时间是相对的,在卫星上的人时间要比地上的慢,极端的说就是“天上方数日,地上已千年”,当物体运动接近光速时,空间会变形,物体会发生收缩,相对于还有一点重要的发现就是对于引力的重新认识,引力是质量对于失控造成的弯曲程度。

  相对论,让我们对于宏观宇宙有了全新的认识,甚至我们所处的四维世界(长宽高加时间)也已经提升到了十一维,对于高维度世界我们是难以认知的,引力可以跨越维度,所以电影《星际穿越》里,主角父亲通过引力与女人进行跨维度沟通。

  对于牛顿的经典力学冲击更严重的是量子力学,量子力学里微观粒子的波粒二像性,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既可以是波又可以是粒子,观测时是粒子,不观测时是波,不精确的比如,就是我们看它时,它是实体存在,我们不看它时,它就不是实体存在,我们进入了一个不确定性的世界。

  相对论适用于宏观世界,量子力学适用于微观世界,但是两者难以统一,直到弦论出现,讲二者统一,世界的形成,如同琴弦发出旋律组成不同曲子一样,弦通过震动产生了万物。

  不管是相对论的宏观世界还是量子力学的微观世界,都离我们所处的世界太远,加上两种理论都非常难懂,表述的规律又与日常经验相差太大,所以量子世界观一直没有普及,何况本身作为世界观而未形成观念的体系。

  结语:互联网世界观的普及

  量子力学不确定的世界观正在切入到我们的生活,不通过教育,而是通过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互联网的的不确定性与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有着高度的相似,所以,人们要接受量子世界观,随着互联网普及,尤其是虚拟世界的扩张,不确定性的世界观将逐渐普及,如今在管理、互联网商业引用,我们能看到这种世界观。

  不确定性世界观是低层规律,但是作为具体的认知论,还是复杂系统理论更为实用,里面包含了混沌理论、进化论、热力学、网络科学等诸多前沿科学理论。

  新的世界观正在重建,原有的三观即将被毁,有人开始准备,有人积极探索,有人在无知的等待,等待也容易变成淘汰。

  那么,你在干什么?

  《给世界的答案》读后感(七):给人类自己的答案

  我们身处世界一隅,感受世界的变化。随着文明的演进,科学,帮助人们解开诸多谜团和不解,使内心的混沌变得澄明,使迷途的道路变得通畅。古往今来,科学的出现使世界在科技进程当中大放光彩,科学的光辉洒满整个星空。居里夫人曾在《我的信念》中说“我认定的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在大自然地景色中,好像迷醉与神话故事一般。” 《给世界的答案》确实是这样一本图书,不用具备科学知识的储备,翻开书页就能领略近代科学一步一步发展的历程,以及人类在追求科学思维,解释世界的魅力。作者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斯蒂芬温伯格带领我们回顾古希腊到近代科学的发展道路,从神话、宗教到科学,人类在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的道路上不断前进。这不仅是一部科普的精品,也是一本科学发展的历史性著作。 从古希腊文明演进中的诗歌、数学、哲学、技术和宗教无不透露着人类的智慧,对世界本原的探索初现物理学和数学,亚里士多德的假定原则等,在科学的进步上发现问题的方法,尽管当时这些琐碎的知识或有文字记载,或零散与世间,但不可否认的是都对欧洲文明的开端和起源产生巨大影响。在古代世界,最富成果的天文学,解释天文现象的理论也富有实用性,观测星星运动的规律来指导农业种植业等,对天文星空奥秘的探索从未停止。 中世纪之后,物理学和天文学经历了革命性的变化,开始用数学方法表达客观规律,并运用实验的结果与观测结果对比验证规律。哥白尼、第谷、开普勒和伽利略用计算和观测揭示天体运动的规律,迪卡儿和培根试图为科学研究制定规则,牛顿集大成者使天空和大地在物理学中统一,对电磁学和光学做出解释,近代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深度进一步扩展,人类认识世界的脚步不断前进。 对于本书的精华除了从希腊神话、宗教中探索科学的发展历程和世纪巨人们对科学的不懈追求,在技术札记中,满满的都是干货。数学公式,数据和图形解释,数学,物理学,天文学等最为普罗大众的知识,越读书,越成长,给世界的答案,也是给人类自己的答案。

  《给世界的答案》读后感(八):中文译本中的翻译问题 zz

  史蒂文·温伯格作品《TO EXPLAIN THE WORLD》中文译本中的翻译问题

  作者:LIN

  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史蒂文·温伯格2015年出版了新作

  《TO EXPLAIN THE WORLD》, 中信出版集团2016年出版了该书中文译本《给世界

  的答案》,中文译者为凌复华,彭婧珞。中文译本中存在不少漏译,误译,甚至

  完全与原文意思相反的翻译。

  首先书名译为《给世界的答案》很牵强。序言中有下面一段内容:

  “我并非不知道本书标题中“解释”一词会使一些科学哲学家产生疑问。他

  们指出,在“解释”和“描述”之间难以做出精确的区分。(我在第八章中会对

  此稍作提及。)但这本书讲的是历史,而不是科学哲学。我用“解释”一词,

  意味着承认其不尽精确,就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试图解释一匹马为什么赢得比

  赛或者一架飞机为什么坠毁一样。”

  因为中文译本标题中没有“解释”一词,这一段读起来就不易理解。虽然译

  者加了注脚,做了说明,但显然不如直接就译为《解释世界》。

  序言中的翻译问题:

  1. 中译文:因此,这本书将以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Oswald Spengler)

  和阿诺尔德·汤因比(Arnold Toynbee)强烈反对的方式强调西方(包括中世纪

  的伊斯兰世界)

  原文:So this book will emphasize the West (including medieval

  Islam) in just the way that was deplored by Oswald Spengler and Arnold

  Toynbee

  修正:所以本书所强调的西方(包括中世纪伊斯兰)如同曾经被奥斯瓦德-

  施本格勒和阿诺德-汤因比所哀叹的西方。

  评论:汤因比1964年发表了《我为什么不喜欢西方文明》。作者这里是为了

  给“西方”这一说法提供限定。

  2. 中译文:但有些读者或许能够从中学到一些有关物理学和天文学的知识,

  因此我准备了这些资料。

  原文: but some readers may learn a few odd bits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 from them, as I did in preparing them.

  修正:但有些读者可能会从中学会一些物理学和天文学的瑰丽知识,就像我

  在准备这部分资料时所学到的一样。

  评论:作者在准备这些资料时自己也曾有收获。

  3. 科学是渐进性的,每一种新理论都整合了先前的成功理论,并将其变为

  近似理论,而在近似理论起作用时,新理论甚至还能解释其原因。

  原文:Science is cumulative; each new theory incorporates

  uccessful earlier theories as approximations, and even explains why

  these approximations work, when they do work.

  修正:科学是个累积过程;每个新理论都会吸纳早期的成功理论,将其作为

  近似特例,而且对为什么这些近似特例有效,在什么条件下有效做出解释。

  正文中的翻译问题:

  4. 第五页 那克西米尼进一步发展了米利都学派,也是该学派最后一位哲

  学家。

  原文: with Anaximenes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Milesians comes to

  an end.

  修改: 米利都人的贡献到阿那克西米尼为止就到了尽头。

  5. 第十一页 十二面体神秘地代表着宇宙,故不能以此方式构造

  原文: The Dodecahedron, which mysteriously represents the cosmos,

  cannot be constructed in this way.

  修改:神秘地代表宇宙的正十二面体不能这样构成

  评论:原文没有“因为”—“所以”结构

  6. 第十二页第二段:漏译第一句:我需要澄清我这样说是什么意思。

  7. 第二十九页 于1830年

  原文: In 1830s

  修改:十九世纪30年代

  8. 第三十页 在托勒密王国消亡后,博物馆与希腊科学依然维系时日。

  而且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古代科学最伟大的成就,除部分出现在罗马时期的希

  腊城邦,绝大部分都出现在亚历山大。

  原文:The Museum and Greek science outlasted the kingdom of the

  tolemies, and, as we shall see, some of the greatest achievements of

  ancient science occurred in the Greek half of the Roman Empire, and

  largely in Alexandria.

  修改: 博物馆和希腊科学远比托勒密王国更为长久,我们将会看到,古代

  科学中的一些最伟大的成就就是诞生于罗马帝国希腊领域,而且主要在亚历山大

  里亚。

  评论:亚历山大里亚就在罗马帝国希腊领域

  9. 第三十三页第二段: 空气是实体

  原文:air is real

  修改:空气真实存在

  评论:空气不应该是实体

  10. 第三十三页第二段:若将其斜扣入水中。使空气能够逸出,则水将流入

  瓶中并将其灌满。

  原文:but if a hole is opened so that air is allowed to leave the

  ottle, then water will flow in and fill the bottle.

  修正:如果给瓶子开个小口可以让空气离开,水就会流入瓶子并将之充满。

  评论:“若将其斜扣入水中”是误译

  11. 第三十六页第二段 会因被流体托起而比它的真实重量轻

  原文:will be lighter than its true weight by the weight of the

  fluid displaced.

  修改: 重量会轻于其真实重量,减轻重量等于排出液量

  评论:这是浮力定律,应该译精确。

  12. 第五十一页第二段:大角星与日共升

  原文:at the heliacal rising of Arcturus

  修改: 大角偕日升

  评论:偕日升为天文专有名词,不是与日共升的意思。

  13. 第五十一页第二段:而当昴星团集体出现在地平线时(在这一天的破晓

  前星团首次出现在地平线附近,在此之前无法在夜间观测到,在此之后这逐渐从

  黎明提前到夜间出现)

  原文:at the cosmical setting of the Pleiades constellation. (This

  is the day in the year when these stars first are seen to set just

  efore sunrise; earlier in the year they do not set at all before the

  un comes up, and later they set well before dawn).

  修改:应该在昴星团偕日落时播种。(在这一天昴星团在日出之前刚好从西

  方落下,早于这天昴星团不会在日出之前西落,而在此之后它们在拂晓之前已经

  西落。)

  评论:这天昴星团位于西边(秋天),日出时刚好落下。之前一直在夜空,

  不会落下。“无法在夜间观测到”和“逐渐从黎明提前到夜间出现”都是错误的。

  14. 第69页 并非只有太阳和月球自西向东通过黄道带,同样运动着的,

  还有每天自东向西围绕北天极较快运行的恒星。在一些古代文明中,人们注意到。

  在群星背景中,有五颗“星星”日复一日自西向东移动,其路径与太阳和月球的

  路径基本相同。

  原文:The Sun and Moon are not alone in moving from west to east

  through the zodiac while they share the quicker daily revolution of

  the starts from east to west around the north celestial pole. In

  everal ancient civilities it was noticed that over many days five

  “stars” travel from west to east through the fixed starts along

  retty much the same path as the Sun and Moon.

  修改:天空中中不只太阳和月亮每天环绕天北极与其他星星一起东升西落的

  同时也自西向东在黄道上穿行。古代几个文明社会都注意到有五个“星星”与太

  阳和月亮几乎在同样的轨道上在背景恒星中自西向东穿行。

  评论:这两句翻译与原文差别较大。原文第一句是为了引入行星,不是强调

  恒星。原文第二句也没有说日复一日,而是说隔多天才能观察到。

  15. 第69页 古希腊人称其为流浪的星星或行星,并用神的名字为其命名:

  水星是赫尔墨斯,金星是阿佛洛狄忒,火星是阿瑞斯,木星是宙斯,土星是克洛

  诺斯,罗马分别译为墨丘利,金维纳斯,玛尔斯,朱庇特。希腊人仿效巴比伦人

  的做法,将太阳和月亮也归为行星,这样总共有7颗行星,并据此创立了星期制

  度。

  原文:The Greeks called them wandering stars, or planets, and gave

  them the names of gods: Hermes, Aphrodite, Ares, Zeus, and Cronos,

  translated by the Romans into Mercury, Venus, Mars, Jupiter, and Saturn,

  Following the lead of the Babylonians, they also included the Sun and

  Moon as planets, making seven in all, and on this based the week of

  even days.

  修改:古希腊人称之为游星,或行星,并用神的名字将它们命名为:赫尔密

  斯,阿富罗底,阿瑞斯,宙斯和克洛诺斯,罗马人译为水星,金星,火星,木星

  和土星。另外他们采纳了巴比伦的方法,将太阳和月亮也作为行星,这样一共有

  七个行星,每周七天就是源自于此。

  评论:第一句的翻译没有对应原文。第二句应该把每周为什么是7天翻译出

  来。

  16. 第七十一页第三段:例如太阳系仪可用来研究太阳的运动

  原文: like the gnomon, for studying the motion of the Sun.

  修改:例如用圭表来研究太阳的运行

  评论:前面一直把gnomon翻译为圭表,这里译为太阳系仪,可能出自不同译

  者。太阳系仪英文为orrery, 是演示太阳系内行星运行的装置。

  17. 第七十一页第三段:尽管托勒密曾深入研究折射和反射现象(包括大气

  中的折射对星星视位置的影响),我们也将看到这一研究在天文历史上起到的至

  关重要的作用,但他从来没有意识到透镜和曲面反射镜可以用来放大天体的图像

  (如伽利略的折射望远镜和牛顿的反射望远镜),这一点着实令人深感可惜。

  原文:It is ironic that Claudius Ptolemy, who had deeply studied

  the phenomena of refraction and reflection (including the effects of

  refraction in the atmosphere on the apparent positions of stars) and

  who as we will see played a crucial role in the history of astronomy,

  ever realized that lenses and curved mirrors could be used to magnify

  the images of astronomical bodies, as in Galileo Galilei’s refracting

  telescope and the reflecting telescope invented by Isaac Newton.

  修改:令人不解的是克罗蒂斯?托勒密虽然深入研究了折射和反射现象(包

  括恒星视位置受大气折射影响),但他从来没有意识到可以用透镜和曲面镜来放

  大天体图像,就像伽利略?伽利雷的折射望远镜和艾萨克?牛顿发明的反射望远镜

  那样。后面我们还会介绍托勒密在天文学史上起到的关键作用。

  评论:“我们也将看到这一研究在天文历史上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译的

  不对。原文说的是托勒密在天文学史上起到的关键作用。

  18. 第七十一页第四段:事实证明,古代和中世纪天文学中的巨大争议,并

  未发生在那些支持地动说或天动说的人们之间;相反,大多数人都认为太阳,月

  球和行星围绕静止的地球转动,却对运动方式有两种不同的构想。

  原文: the great debate in ancient and medieval astronomy was not

  etween those thought that the Earth or the Sun was in motion, but

  etween two different conceptions of how the Sun and Moon and Planets

  revolve around a stationary Earth.

  修改:古代和中世纪天文学领域主要争议不是地心说和日心说之争,而是两

  种关于太阳,月亮和行星围绕静止地球运行的不同构想之争。

  评论:原文要表达的是在古代和中世纪主要是两种地心说理论--亚里士多德

  同心圆理论和托勒密本轮,均轮理论之争,而不是地心说和日心说之争。

  19. 第七十一页第一段:对内行星而言,赫拉克利德斯和哥白尼的唯一区别

  在于两位天文学家观点的不同—前者认为地球是宇宙中心,后者认为太阳是宇宙

  中心

  原文:As far as the inner planets are concerned, the only

  difference between Heraclides and Copernicus is point of view-either

  ased on the Earth or based on the Sun.

  修改:对内行星而言,赫拉克利德斯和哥白尼的唯一区别只是视角不同—一

  个是基于地球,一个是基于太阳。

  20. 第七十九页第二段:在其最简单的版本中,托勒密理论认为每颗行星都

  在一个被称为“本轮”的圆周上运行,而本轮中心又在“均轮”上绕地球转动。

  原文:In its simplest version, the Ptolemaic theory has each

  lanet revolving in a circle known as an “epicycle”, not about the

  Earth, but about a moving point that goes around the Earth on another

  circle know as a “deferent”.

  修改:托勒密理论最简单的模型是这样的,行星在被称为“本轮”的圆周上

  运行,行星不是围绕地球运行,而是围绕一个运动的点运行,该点围绕地球在另

  一个被称为“均轮”的圆周上运行。

  评论:这段有漏译。

  21. 第七十九页第三段:正如前文所述,赫拉克利德斯的理论效果很好,因

  为其等价于日心说,两种理论的差别只在于天文学家的观点。既然托勒密的本轮

  理论与与赫拉克利德斯的理论所呈现的水星和金星的视运动结果相同,前者能与

  观察结果完美契合,也就不足为奇了。

  原文:As already mentioned, Heraclides’ theory works well because

  it is equivalent to one in which the Earth and inner planets go around

  the Sun, the two theories differing only in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astronomer. So it is no accident that the epicycle theory of Ptolemy,

  which gives Mercury and Venus the same apparent motions as the theory

  of Heraclides, also works pretty well in comparison with observation.

  修正:我们说过,赫拉克利德斯的理论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其等同于地球和内

  行星围绕太阳运行,两个理论只是天文学家的视角不同。所以托勒密的本轮理论

  可以得出与赫拉克利德斯理论同样的水星和金星视运行结果,而且与实测非常相

  符,不是巧合。

  评论:这里说的是内行星,不能说等价于日心说。第二句翻译的逻辑不对。

  22. 第八十页第四段:如只到这里结束,希腊天文学的故事将会非常完美。

  但不幸的是,既然哥白尼本人都清楚地意识到,其理论的最简单版本对行星视运

  动的预测与观测结果不甚相符,托勒密理论的最简版本—与前者如出一辙—自然

  也不例外。

  原文:It would be nice to end the story of Greek astronomy here.

  Unfortunately, as Copernicus himself well understood, the predictions

  of the simplest version of the Copernican theory for the apparent

  motions of the planets do not quite agree with observation, and so

  either do the predictions of the simplest version of the Ptolemaic

  theory, which are identical.

  修正:希腊天文学故事本可完结与此。遗憾的是哥白尼理论最简单形式对行

  星的视运行预测结果与实际观察并不完全相符,这点哥白尼自己也很清楚。托勒

  密理论最简单形式预测结果也不符,两种理论预测结果一致。

  评论:原文中没有转折的意思,翻译为“既然” ---“自然”不合适。

  23. 第八十一页第二段:柏拉图提倡匀速圆周运动,就我们所知,历代古人

  都坚定不移地认为天体只能做复合圆周运动,只有托勒密愿意在匀速运动方面做

  出让步。

  原文:Plato had called for circles and uniform motion, and as far

  as is known no one in antiquity conceived that astronomical bodies

  could have any motion other than one compounded of circular motions,

  though Ptolemy was willing to compromise on the issue of uniform motion.

  修正:柏拉图要求采用匀速圆周运动,就我们所知古代没有人设想过天体非

  圆周运动,不过托勒密倒是愿意在匀速运动方面做出妥协。

  24. 第八十七页第二段:科学哲学家皮埃尔?迪昂,在20世纪头10年发表著作,

  在书中他支持托勒密的观点,因为他们的模型与数据更为吻合,但是他不赞成西

  昂和阿德拉斯托斯为迁就模型而忽略真相的做法。

  原文:Writing in the first decade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hysicist turned philosopher Pierre Duhem took the side of the

  tolemaics because their model fitted the data better, but he

  disapproved of Theon and Adrastus for trying to lend reality to the

  model.

  修正:早期为物理学家,后来转变为哲学家的皮埃尔?迪昂在其创作于二十

  世纪头十年的作品中强力支持托勒密学派,因为他们的模型与观测数据更相符,

  但是他反对西昂和阿德拉斯托斯试图将该模型与真实现实相联系的想法。

  评论:最后一句翻译与原意相反。

  25. 第九十五页第三段: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法尔加尼对于地球周长给出了

  一个误差较小的估测值,几个世纪之后的哥伦布因此受到鼓舞,认为他可以从西

  班牙一路向西航行到日本--这或许是历史上最幸运的误算。

  原文:Al-Farghani in particular reported a smaller circumference,

  which centuries later encouraged Columbus to think that he could

  urvive an ocean voyage westward from Spain to Japan, perhaps the

  luckiest miscalculation in history.

  修正:尤其是阿尔?法甘尼计算出的地球周长要更小,这在几个世纪之后大

  大激励哥伦布坚信他完全可以从西班牙向西安全航行到日本,这也许是历史上最

  幸运的误算。

  评论:这里是说法甘尼把地球周长算小了,误导了哥伦布,而不是误差小。

  26. 第一百一十四页第一段: 1091年,西西里岛落入诺曼人之手,告别了

  阿拉伯人的统治,此后的众多著作便直接从希腊文译为拉丁文,不再先译为阿拉

  伯语。

  原文:After Arab Sicily fell to the Normans in 1091, translations

  were also made directly from Greek to Latin, with no reliance on

  Arabic intermediaries.

  修改:诺曼人1091年占领阿拉伯西西里之后,希腊文被直接翻译为拉丁文,

  不再中间借助于阿拉伯文。

  评论:以前是将阿拉伯语译为拉丁文,1091年后直接将希腊文翻译为拉丁文,

  不再需要翻译阿拉伯语作品。

  27. 第一百二十二页第二段之后漏译一句:

  Despite all his arguments, Oresme finally surrendered to the

  common idea of a stationary Earth, as follows:

  补译:尽管奥里斯姆有这么多论证,他最终还是转向大众普遍接受的静止地

  球观。他说:

  评论:这是承上启下的一句话,没有该句话就无法理解后面一段话的内容。

  28. 第一百四十二页第一段之后漏译一段:

  Whatever individual clergymen may have thought about a

  heliocentric theory, there was no general Protestant effort to

  uppress the works of Copernicus. Nor did Catholic opposition to

  Copernicus become organized until the 1600s. The famous execution of

  Giordano Bruno by the Roman Inquisition in 1600 was not for his

  defense of Copernicus, but for heresy, of which (by the standards of

  the time) he was surely guilty. But as we will see, the Catholic

  church did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put in place a very serious

  uppression of Copernican ideas.

  补译:不管个别牧师如何看待日心说,基督教新教并没有压制哥白尼理论。

  天主教在十七世纪之前也没有有组织地反对哥白尼。著名的乔尔丹诺?布鲁诺

  1600年被罗马宗教裁判所处死事件并不是由于他捍卫哥白尼,而是由于他的异端

  学说,(按那时的法规)他确实有罪。但是后面我们会看到,到十七世纪天主教

  会开始大规模禁止哥白尼观点。

  29. 第一百六十五页第三段:在满月(太阳在地球和月球之间)时减小。

  原文:and decreased at full moon, when the Moon is on the other

  ide of the Earth from the Sun.

  修正:在满月时—月亮位于远离太阳的地球另一面—公转速度减慢。

  评论:这个明显的误译应该在校对时发现,太阳怎么会位于地球和月球之间?

  30. 第一百六十八页第二段:除了惩罚亵渎或背叛行为的某些国家

  原文:With the exception of those Islamic countries that punish

  lasphemy or apostasy

  修正:除了一些伊斯兰国家会惩罚对上帝的亵渎或叛教

  评论:这里没有把伊斯兰翻译出来

  31. 第197页第二段:光只是通过棱镜被增加到白光之中

  原文:colors were simply added to white light by the prism.

  修正:颜色只是由棱镜增加到白光之上

  32. 第198页第二段:无物的空间

  原文:empty space

  修正:真空

  33. 第198页第二段: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定律以及斯内尔折射定律,

  惠更斯给出了一种新的推导,无须依赖于费马提出的光线取最短时间路径的先验

  假设。

  原文:He gave a new derivation of the equal-angles rule for

  reflection, and of Snell’s law for refraction, without Fermat’s a

  riori assumption that light rays take the path of least time.

  修正:他重新推导了反射等角率以及斯涅尔折射定律,他的推导不需要费马

  的光线沿最少时间路径的预先假定。

  评论:惠更斯对折射和反射定律做了重新推导,而不是依据这些定律。

  34. 人们不难猜测,使物体落向地球的重力随着物体到地心距离的减小而减

  小。虽然我不知道任何人曾明确地提出过这一点。另一方面这种力与行星运动之

  间是否有关系却非显而易见。

  原文:It was an old idea that the force of gravity that causes

  objects to fall to the Earth decreases with distance from the Earth’s

  urface. This much was suggested in the ninth century by a

  well-traveled Irish monk, Duns Scotus (Johannes Scotus Erigena, or

  John the Scot), but with no suggestion of any connection of this force

  with the motion of the planets.

  修正:导致物体落向地球的重力随着与地面距离增加而减小的观点早已存在。

  九世纪旅行家爱尔兰修道士邓斯?司各特提出过此设想,但并没有将这种力与行

  星运行联系起来。

  评论:第一句是误译,校对时应该可以发现,明显与重力定律相反。第二句

  的翻译与原文根本不对应,不知道来自何处。

  (XYS20161210)

  《给世界的答案》读后感(九):一部人类用物理、数学解开世界秘密的发展史

  对于物理、数学定理,我们毫不陌生。一个学龄儿童就能够轻松说出勾股定理、浮力原理、太阳地球月球运行规律。但这些规律、定理绝不是凭空而来,是经历了几千年艰苦的探索而得出来的,从而成为我们打开世界未知大门的钥匙。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伦敦皇家学会外籍会员、美国哲学学会会员、得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教授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蒂芬•温伯格以其雄厚的理论基础和幽默的语气,将科学理念与人文知识相结合,编写了《给世界的答案》一书,结合诗歌、数学、哲学和宗教等方式,向我们讲述了物理学、数学、力学、光学等基础物理的发展历程,为读者打开了一扇通往科技进步的大门。

  本书的精彩之处在于,用生动的历史故事和人物,向我们展示、理顺了一条解答世界秘密的科学思维路径。这条路径与各个时代的文化产物,如诗歌、数学、哲学、技术、宗教等,紧密相连,相互融合,相互依存,但又彼此存在差距。

  ——以天文学研究为主线。最早的科学研究始于对超自然力量的敬畏,比如日起日落、风雨雷电,在通过神话故事予以解读的同时,科学的先贤们没有放弃对世界的理性探索,首先开始的研究就是天文学,其研究历程长达5000年以上,古人们试图通过理解天体的运行,来解释人类生活的难题和困境。因此,书中采用了大量的篇幅,对天文学的兴起、发展和壮大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展示了人类对于宇宙未知的强烈探索精神,并通过物理学的知识,对天文学进行了入门级的讲解。虽然本书中没有对中国天文学方面的探索进行阐述,但中国古代对天文学的研究也是相当的深刻,日晷、天文历、彗星记载等等,都通过系统的记录和理性的分析,对世界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即使是科学日益精进的现代,人类依然对天文学保持着浓厚的兴趣,随着高阶的弦理论、量子理论等的诞生,我们人类探索的触角不但延伸到了月球、火星,甚至开始伸向宇宙纵深。

  《给世界的答案》读后感(十):黑暗与曙光——科学背后的故事

  如果让我回到远古,清除掉所有关于现代科学的认知,我是否也会像原始人一样在吃饱喝足后仰望星空,那是神灵在召唤?亦或是居住着如我一般的人类…?环望四周…闭上眼,周遭一片寂静,世上的一切会让我感到惊奇?还是可怕?当我发现野火烹制出的熟食更美味,便不再恐惧火焰,有了那取火的欲望;当我发现野外更为锋利的石头和木材可以助我获得更多的猎物,便不再惊恐于地质运动,有了制造工具的想法…科学也是这样,宇宙的规律从这颗美丽的星球形成之初便默默运行着,而发现它们的动力便是人类了解这个世界并为我所用的最原始的认知渴望。

  科学最早从18世纪慢慢从宗教中独立出来,而这位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包含着几乎所有学科但却禁锢着科学这个孩子的庞大知识体系犹如一位古板而让人恐惧的母亲,她隐藏着真理,迷一样示人,不难解释晚年的牛顿深根于此,破解其中奥秘,因为百姓对此深信不疑,哲学家对此不屑一顾,却是政治家手中统治利器。虽说科学的步伐和历朝历代并无太大关系,但宗教和政治格局却深刻影响着它,无数科学家为了捍卫自己的话语牺牲着社会本应赋予它们的一切甚至于生命,而科学的火种却从未熄灭,无论朝代更迭、黑暗时代抑或是战争和平,都无法阻挡这颗科学之心了解、改造这个世界的决心。从肉眼能观察到的实体物质到借助仪器才能了解的微观世界,从微观世界再到庞大的宏观宇宙,一处处的谜团被解开,音乐、诗歌、数学、哲学与技术又与科学相辅相成,如同姐妹般互相启迪,互相发展。

  特别喜爱本书中的古希腊章节,那是一个我所向往的多元化且开明的时代,整个社会的开放程度也今当今社会羡慕不已。智慧型神学与科学并驾齐驱,百家争鸣:泰勒斯、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这些在历史中闪闪发光的名字手握缪斯女神的真理光环,人们环绕在各派学院中学习、发现、思辨。科学、哲学、天文学的相互进步,理性思考着这个世界,延伸到整个无垠宇宙。虽然那时许多科学理论在现在看来幼稚甚至可笑,可那是人们一次次发现世界的坚实脚步,没有反复的碰壁与不断论证,没有不断的推翻和重新建立,没有金字塔最底端的坚固铺设,就不会有现代科学顶端的辉煌。科学的脚步向前,世界的面目也越来越清晰,期待未来,人类的足迹将会遍及宇宙的各个角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