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历史风云录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中国历史风云录的读后感10篇

2018-01-31 20:4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国历史风云录的读后感10篇

  《中国历史风云录》是一本由陈舜臣著作,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52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历史风云录》读后感(一):《中国历史风云录》——推理而来的华夏史

  敢于通论中国五千年历史,绝对具备大家的风范,或者野心

  还是陈舜臣,心目中的典范,著作等身,获奖无数。他在日本是家喻户晓的大作家,在中国却名不见经传。从名声或许可以判断,他之于日本人的意义,或许更大于之于中国人的意义,日本人缺少他万万不可,中国人肯定无所谓大陆从来不缺少望乡思归的游子。

  四处搜寻他的消息,得知他脑血栓再犯,思维和口齿急剧恶化,84岁高龄的他,能否在有生之年获得乡土的认同和赞赏,未知

  这本《中国历史风云录》,在日本的原名为《上下五千年》,本意只是想以中国历史沿革、朝代更迭、主要人物大事梗概来简要向日本人重申一次中国历史。重申的原因在于日本人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已经习以为常。只是从推理小说起家的陈舜臣在写作本书时,也嵌入了推理的方式,将被动教育获得的知识,摆在了被质疑或被揣测的位置上,给人一种新鲜的观感。

  开篇关于华夏文明起源的论述就是一个惊喜最新的考古证据充分运用,闲庭信步在充足的史料里,有据的推测和善意的质疑互相穿插,模仿陈舜臣特有的日语口吻:那一定是非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吧!

  三皇五帝的系谱,就是一部权力交替史,紊乱的时间正好印证得势与失势者的迥然处境。猜想肯定存在的夏,遐思神权奢靡的商,人本务实的周塑造了中国历史的原貌,后世只是在不断地重复和补充。和《西域余闻》如出一辙,陈舜臣总是能给人一个爱不释手的开篇。

  除了强调“尽信书不如无书”的怀疑主义读史观,书中提出了一些很有意思观点。比如游牧民族历史有着和农耕中原截然不同的运转规律英雄而非体制,是游牧民族兴衰的关键点。纵观匈奴、鲜卑、契丹、蒙古的崛起和没落,都是英雄人物登场和谢幕的倒影,所以游牧民族中英雄史诗盛行。

  只是立论过于宏大,篇幅起到了削足适履的反作用,开篇的自信到了后面就变成匆忙,给人一种虎头蛇尾感觉。或许是唐宋之后的历史大家都熟稔于胸,不必累赘,抑或是近现代历史何其不堪,不忍再述,还是如书中所说,中国历史格局自西周已然成型,后世只是不断地重复、补充而已。种种原因,凭读者去猜想。

  读完本书,感念作者病榻之上仍不辍笔,精神撼人,愿其早日康复,继续用文字勉励世人

  备注:

  《朝日新闻评价:陈舜臣的作品具有生动的复眼视角,要让历史成为日中文化交流的“镜鉴”。他的文章平实易读,但是平实绝不意味着内容的肤浅。他特别重视败者、弱者留下的历史痕迹,以推理小说式的魄力“保持着败者一方的视点”。

  《中国历史风云录》读后感(二):讲述更真实的历史

  书讲的内容很长,却能娓娓道来,让人欲罢不能

  用贴近生活话语讲述历史,而非国内学术著作辞藻堆砌,更易懂也更真实。

  曾经的历史内容是依靠教科书而来,后来虽不是历史专业,但也是看一些学术研究书籍

  经常在中国历史的过程中,看到各种“高大全”式人物,还有败者为寇的惨烈描述,总觉得历史让人很迷惑,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那样?

  陈舜臣用简单的话语对每一个时代的变迁推理,对各类学说评判,做了简易明了的解释说明,不能说全对,但对于史学爱好者是很受用的。

  不同与中式历史教科书/学术著作的官腔,陈舜臣更多的描述和对比、总结,都显得非常的平易近人

  总说:“历史是个任人装扮的小姑娘”,但出于什么目的装扮,因为什么化这样的妆,好像解释的很少。这本中国历史书却描述的多,这可能也是历史小说家讲述历史的一种方式吧~

  看了几章,说点有趣的读后感,

  1、每个时代的终结总会出现一个“妖女”,前有妹喜、妲己,后有褒姒。。。。

  2、各类神话都出现“未婚而神孕”的情节,比如吞玄鸟蛋、踩巨人脚印等情节,然后就有孕了,感觉这都是当年掩饰未婚先孕的未婚妈妈讲的~

  3、吴越应该技术立国的典型, 因为冶铁技术的高超,在冷兵器时代武器装备在多国中名列前矛,成为称霸的前提

  4、楚国一类的“蛮夷土豪”自诩不与中原文明一般见识,我就称王你能咋地,但是面对周厉王一类的“脾气暴躁”的王,也会很老实的避其锋芒,哈哈,这算是典型的欺软怕硬吧!!

  接着读下去,很喜欢这样的史学普及书籍,

  读历史、看世界

  阅读不停、思索不止!

  《中国历史风云录》读后感(三):公正之史

  从今年9月22日至今天——11月18日,我在上下班的班车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般断断续续地读完了这本中华通史。读罢此书,脑海中回味出的第一个词是“公正”。

  写书的是位热爱中国文化的日本作家,他的出身能够让他在中华史方面顺利地规避任何有政治倾向性的历史教育。从本书的叙述中我们也能够看到,作者以一种非常冷静客观态度叙述整段中华史,从而给我带来很多耳目一新的惊喜。

  譬如殷与周的关系,譬如张仪导致了屈原投江,再如“马商保镖刘备”这个新颖的描述,或如在庆历四年(《岳阳楼记》首句,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又如宋对前朝柴氏的宽容(还记得《水浒传》中柴进的阔绰与铁卷么?),等等惊喜,我就不一一例举了。

  诚然,执笔者很难做到绝对的客观公正,就如陈先生在整本书里难掩对于宋朝的喜爱,相比与前前后后那近乎冷冰冰的叙述,“大宋春秋”这一章节中是满满的钦佩与向往

  在充满了杀人、杀人、还是杀人的历史长河中,能够宽容地对待前朝皇族,能够开放与发展民间文化,能够不以言论诛杀读书人只有宋,这的确是值得大书特书的“黄金时代”。

  我向来以是否会重读来衡量一本书的价值。那今后是否还会重读这本书?一定会的。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一个喜欢贝壳的小孩子发现了满沙滩的贝壳。莫名的惊喜之下有着莫名的恐慌——惊喜于本书信息量充沛,恐慌于自己记忆力之弱小。再读几本通史之后,我还会回到本书,相信届时有了更多的横向比较与参考,感悟会有更多。

  《中国历史风云录》读后感(四):我们的五千年(转)

  1.本书原名《中国五千年》,是陈舜臣的代表作。这是一本和教科书迥然不同的中国历史!它会将历史大脉络、关节点逐一破解!这本书视角独特,因为陈舜臣具有“在日本长大的中国人”的复眼。这本书书写了中国的世界和世界的中国,具有史家的大手笔大气魄。历史学、考古学、文字学的知识会通让人有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之感。五千年华夏历史的风云变幻世事沉浮,从远古到近代,从荣光到黯然,从分裂到统一,一个个大的时代的起落,一个个王朝的兴亡盛衰,一个个民族的迁徙扩张,都被作者平静从容写来,视角非凡,笔触冷峻。

  陈舜臣,著名通俗历史学家、畅销书作家。祖籍台湾省,1924年出生于日本神户。1961年,以《枯草之根》荣获第七届江户川乱步奖(侦探小说奖),凭借《曹操》《诸葛亮》《秘本三国志》《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太平天国》、《汉古印缘起》等历史著作走红日本文坛数十年。其作品在日本数十年畅销不衰,在日本各大书店均有陈舜臣著作的专柜,特别是巨著《小说十八史略》(共5卷)出版后,再一次掀起日本读史热,前后再版三十余次,发行二百万套。

  这些通俗历史学家的作品,才能真正引起我对历史的兴趣。打开《史记》、《春秋》等等大部头,不出五分钟我就会睡着。

  2.迄今所发现的甲骨文,仅有殷武丁前后到殷灭亡(推定是在公元前1028年)之间约二百多年这一部分。假如殷王朝持续了四百年,前半部分的记录就缺失了。

  记录缺失了,可能永远也找不到,可并不代表那段岁月不曾存在过。那段岁月中发生过什么,永远无人知晓。在那段岁月中活过,又死去了的人们,永远沉默

  3.安特生发掘的甘肃彩陶遗址中最古老的曹家嘴遗址所处年代为4540年前(误差在100年内)。1952年,在西安市郊建造发电厂时发现了半坡村的仰韶文化遗址,测定值为6080年前(误差在110年内),比甘肃的遗址要早千年以上。与以彩陶为代表的仰韶文化相对的,是以黑陶为代表的龙山文化。仰韶文化的彩陶制作靠手捻捏,而龙山文化的黑陶则使用了旋盘这种新式工具

  4.仰韶和龙山都在黄河流域,但在南方也发现了水稻耕作的良渚文化(浙江省)、青莲岗文化(江苏省)等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通过放射性碳元素法测定,良渚文化距今约4700年,青莲岗文化距今约5400年。

  5.由原始共产社会到私有财产制社会的转变,以及与此同时由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转变,这些5000年前的社会变化都可以从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及南方各文化开始时期中看到。

  最早的人类物种的出现时间,是距今大约700万年前。那时,人科动物开始直立行走;200万年前,人类学会制造工具;35万年前,人类有了艺术表现力和精湛的技艺;距今约六千多年前,出现了文字。从此,人们可以知道在自己出生之前,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事。可是,我们还是没法知道,自己死亡之后的事。

  还是庆幸自己生在当下的年代,知道自己的来龙去脉

  《中国历史风云录》读后感(五):《中国历史风云录》 -- 摘抄

  1 中国的正统王朝屡屡改朝换代,导致神话就像散落一地的碎片。因此,中国的神话具有片断性且没有系统性,这是必然的。但是,绝不能根据这个结果迅速得出中国的民族性格中缺乏系统性思考结论

  2 中国学者傅斯年(1896—1950)于1935年发表《夷夏东西说》,引起很大反响。这种说法认为,古代中国东有夷族,西有夏族,历史在这两族的接触中展开。由于东西部发现的文化遗址性质不同,两族并立的看法也就很自然地产生。如此一来,如果把殷看作夷族政权,夏为夏族政权,那么此前被史书认为夏和殷是承接的纵向关系,就要变成同时存在于东西方的横向关系了。(被否定)

  3 考察一种文化向另一种文化的转变,仍然应该把工具的发展放在重点

  4 夏王朝从禹到最后的桀,共十七王。兄弟、侄叔相继发生过三次王位传承。如果按世代算,则和诸侯国殷一样是十四世。在中国历史上,一世可以估算为三十年。“世”这个字最初也是“三十”的意思。有的书中说,夏持续了458年,《竹书纪年》则称是472年。

  5 曾被战争阻断的艰苦的发掘调查,通过对甲骨文的解读,在我们面前展示了栩栩如生的殷代历史。

  最让人震惊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的记述几乎完全正确。殷人连牙痛的时候都会去占卜是哪个祖先在作祟,所以甲骨文中频频出现自汤以来的历代王名。从汤到帝辛(纣)共三十代王,《史记·殷本纪》中列出了他们的名字

  6 在发明并普及印刷的宋朝之前,《史记》自然是手抄流传的。长此以往就难免会有笔误。在《史记·殷本纪》中所记三十个殷王名中,根据卜辞必须加以订正的只有三个字:

  (十五代)沃甲→羌甲

  (二十六代)庚丁→康丁

  (二十八代)太丁→文丁

  如果考虑到《史记》以手抄本形式流传了千年以上,其中的笔误应该不会少。卜辞中有的王名在《史记》的殷王谱系中并没出现,共“太丁”和“祖己”二人。不过,《史记》中说,汤的太子太丁在即位前就死了,所以又立太丁之弟外丙。在即位前去世的太子像是最能作祟的,所以后世的人们也把他列到王里,卜辞中也同样处理。祖己在《史记》中是以劝谏武丁的贤臣身份出现的,他因为是优秀的王族,虽然没有即位,却可能像日本的圣德太子那样掌握实际政治权力。故此,有可能卜辞也将他视为王。

  7 甲骨文中有相当于“册”和“典”的文字。“册”表示把竹简或木简串起的形状,“典”表示把册郑重地放在台上,双手高举的样子。据此,就可推断出殷代也将正式记录书写在竹简或木简上。甲骨占卜的是实时遇到的问题,充其量是个备忘录。正式的竹简、木简很容易腐朽,不知何时就会消失。而并未受到重视的甲骨却因很难腐坏而保存到了现在,这确实具有讽刺意味。司马迁说中丁时期的记录散佚了,指的应该就是册和典。

  8 在那之后,分散在各地的殷遗民不断相互联系。假如有块土地盛产盐,价格便宜,但在别的土地上因无出产而价格昂贵,殷遗民就利用分散的优势,实行贸易。在迁到前文提到的安阳(殷墟)之前,殷被称为商。迁到殷之后他们还是自称为商。“商业”这个词,意思是商的人所从事的职业。“商”本身是国名,原本没有“商业”的意思。

  9 三年,乃相与畔,袭厉王。厉王出奔于彘。

  《史记·周本纪》对这次大动乱的叙述像上面这样简洁,在竹简上也就是一行字。实际上,在这场天翻地覆的暴乱中,人民袭击王宫,破坏了所有的东西。史官的详细记录,恐怕正是在这个时候丢失的。

  10 霸主的愿望是成为诸侯的盟主,带领各路诸侯,入朝拜见周天子。晋文公被承认是霸主后,怕有人不服,就召唤周天子(襄王)到属于自己势力范围的河阳(黄河以北)。周王室被人呼来喝去的,可以说颜面扫地。孔子编纂《春秋》的时候,把这件事说成是

  ——天王狩于河阳。

  在重视礼乐秩序的孔子看来,诸侯召唤王上简直无可想象,但却发生在现实中。孔子深思熟虑地遣词造句,就有了上面的提法。在后世学者中,也有人把这种写法定义为批评晋文公的“春秋笔法”。

  11 宋襄公在和楚大战的时候,不肯听名臣目夷(子鱼)的话,没有在楚军渡河时给予打击,而任由敌方过河后重整态势,最后落个完败的下场。不乘人之危的确是“仁”,却因此导致了自己的失败。人们讥笑他的“宋襄之仁”。这位宋襄公有时也被算作是五霸中的一位。宋国人是殷的后裔,而夏的子孙的封地杞则只是个年表中都没有出现的小国家。据说这个国家的人总是担心天会塌下来,于是就有了“杞人忧天”的说法。“宋襄之仁”也好,“杞人忧天”也好,亡国子孙总是易遭人取笑。

  12 形形色色的人,展开了形形色色的思想,建立起形形色色的学说。史学家将之综称为

  ——诸子百家。

  中国的思想都产生自这个时代。此后除了外来的佛教,基本上都只是对这个时代的继承、铺展、解释、改进,这种说法绝不过分。

  13 对罗马来说,为更多人所知晓的是东方的产品而非东方的国名。这产品正是丝绸。丝绸也出现在甲骨文中,写成现代的字形就是“丝”,现代汉语的发音是si,估计古代也应是差不多的发音。罗马人都知道,用令人惊奇的纤维制成的si的产地在东方。拉丁语中表示中国的ceres或celica,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其中si为语源的说法很有说服力。英语的silk属于同语系,无须多说。

  14 提起万里长城,马上就会让人联想到始皇帝,实际上长城是战国时代诸侯在各自国界要地所筑的城墙。因为天下已经统一,所以始皇帝就拆除了这些城墙。齐长城围山东半岛而建,楚长城则依汉水到汝水而建。天下统一后,这些城墙就成了无用之物,还妨害了交通。只是北方的长城还不能拆除。究其原因,从战国晚期直到秦汉,匈奴俊杰辈出,北方塞外民族的威胁越来越大。于是秦始皇连接起燕、赵和秦自身在北方修筑的长城,并予以加固、加强。

  15 楚汉战争以刘邦的胜利而告终。要叙述这场战争,就一定要对二者的性质作一比较。生于武将世家的项羽战斗力很强,虽然集结了军众,但精锐被安排于核心,事实上属于少数精锐主义。可以注意到,《史记》中把刘邦造反起义时的军众称为子弟,项羽的则称为精兵。

  16 太史令是阁僚(三公九卿)之一的太常的属官,和博士一样是六百石的官。司马家自周代起就专门执掌历史记录,除了记录现有事情外,还保管着过去的记录。封禅仪式百年不遇,所以作为记录官的太史令是咨询仪式细节的最佳人选,理应被列入随行人员。虽然他这般坚信,但下达的决定是封禅仪式不需要太史令。

  司马谈对此无比愤慨,一病不起,最终亡故。可以说是被气死的。他在临终时叫来儿子司马迁,老泪纵横,拉着他的手,留下遗言:

  自获麟(孔子编纂《春秋》)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

  17 匈奴(Hsiung.Nu)和匈人(Hun)同族论于1756年由德经(J.Deguignes,1721—1800)提出,近年的考古学研究也在对此加以印证。匈牙利和芬兰的国名和Huns有关,无需多说。

  18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相继的“五代”,从唐灭亡、后梁太祖朱全忠即位(907)开始,直到宋太祖赵匡胤即位(960),前后共五十四年。能代表这半个世纪的人物,不是哪个王朝的皇帝,而是一个叫冯道的宰相。

  后唐明宗如前所述是个明君,但没有学问,无法理解难懂的奏章,因此录用了冯道,让他给自己解说。冯道又接连在后晋、后汉、后周任职,辽太宗(耶律德光)南下的时候也被迎入朝。他在五个王朝里都担任宰相,所谓五朝八姓十一君的宰相,大概可称得上是世界纪录的保持者。

  19 元代是一个尚武轻文的王朝,对中国传统文化根本不予以尊重,可以说文化濒临危机。从另一方面来看,中国文化在经受考验的同时,也可以说得到了锻炼。在绘画方面,元末四大家在中国绘画史上达到了顶峰。

  20 张士诚的本名是九四。因张九四这个名字没有威严,他委托文人们给他选个别的,得到一个“士诚”,诚然不错的名字。不过,《孟子》里有个齐人姓尹名士,一开始批评孟子,但后来听了孟子的话后觉得羞耻,说

  ——士诚小人也。

  士诚是出自这里的。意思是“我真的是小人”,张九四不明就里,喜滋滋地用了这个名字。据说给他取名的文人们在背后笑得前仰后合。

  21 这就是宋朝和明朝的不同之处:一个重视士大夫名誉,遵守不因言论杀人的石刻遗训;一个则对方孝孺这样的大儒处以苛酷的刑罚。

  22 即便是独裁,也需要处理文书的助手,因此皇帝身边设了翰林学士担任秘书工作。翰林学士是五品官,所以地位比较低。六部长官是尚书,副职是侍郎,司长相当于郎中,而五品官和郎中是一个等级。给皇帝处理文书的助手不过是局长级别,因此皇帝的地位就像是高耸入云一样。翰林学士属于宫中的文渊阁,因此他们也被称为阁臣。皇帝身边的阁臣集体被称为“内阁”,这一名称在日本一直被保留下来。 (内阁的由来)

  23 女真族是文殊菩萨的信徒,其中一派称呼自己为“文殊徒”。因不敢直接用菩萨名文殊,故用发音相近的汉字“满洲”。女真族的一派从此时起,就开始自称满洲。

  24 清初大画家石涛的本名是朱若极,据说是明楚王一族。此外以画风独特而知名的八大山人,本名朱耷,似乎曾是宁王一族的人。全国有不少像这样的朱氏诸王,不过因为中央都派了人去监视,王没有任何权力,据说连行动也不自由。这就起不到屏藩的作用。只不过在明朝如此崩溃后,作为反清抵抗运动的象征,诸王的存在价值才被认可。

  《中国历史风云录》读后感(六):冷静有余感情不足

  用一句话来评价这本书那就是 冷静但缺少动容。

  在这之前我看的是柏老的《中国人史纲》,读到项羽我就读不下去了。柏老在书里不喜欢项羽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他说项羽是政治白痴我就不乐意了,你怎么能说项羽搞分封制是因为脑子白痴呢,当初大伙跟着你造反就是为了复国的,完了你不分封?不分封才是白痴呢!那还不大呼上当再造反,后来刘邦搞的还不是分封制嘛!对我来说,柏老的《中国人史纲》主观色彩太重,不如把书名改成《柏杨看中国》。

  《中国人史纲》的主观色彩太重可以看出柏老是性情中人,对于中华族人的是是非非有种责任感,认为出了一个好人自己有喜悦的理由,出了一个不好的人自己也会生气,这是写中国史的人所必须的精神品质。这恰恰是陈舜臣所缺少的。全文通读下来你看不出他喜欢谁也看不出他不喜欢谁,一本中国史写的像是没有感情的流水账,不急不慢的流着,毫无波澜壮丽,毫无风景。毕竟,这是写给日本人看的中国史,缺少感情也是情理之中吧。但话又说回来,做为华裔,对国史缺少感情也是不可原谅的。

  缺少感情的好处就是能冷静的分析,他对秦桧、贾似道这些国人定性成大奸大恶的叛国贼的观点不以为然,毕竟这两个人都是宰相,他们的最大利益又怎么可能是里通敌国呢?当然是宋国越好他们自己越好嘛。对他们叛国的证据也给出了合理的分析,认为那可能是误会甚至诽谤。像这样的冷静比比皆是,倒是给不少人翻了案。还有一件搞笑的事不得不说,金兵南下的时候,主战派有个叫李纲的人,金人过了长城之后本不打算围开封,派了康王也就是后来的宋高宗去谈判,康王还在金营呢,李纲就对金人发起反击,搞的康王差点被杀,逃了回来。宋人无信在先,就南下围了开封。可是这次也不打算攻城,宋钦宗割了河北三镇给金国,南下逃走的徽宗看仗打完了,就又跑回了开封。可是这个李纲又命令三镇的人誓死抵抗,于是乎就有了靖康之耻。。。到了高宗,主战派的文官们始终是这些人,为首的还是李纲,他倒是跑的挺快。

  最后要说的还是一个问题。这本书可以说主角是皇帝,除了皇帝其他人都是几句话带过,无论多大名气都不例外。我实在觉得没有这样的必要,说实话,中国人的气节往往不在皇帝身上,读皇帝读不出感动。陈舜臣的定位也有问题,像文天祥、戚继光、王阳明这些貌似在日本很有名气的人他就直接当你知道他的事迹而直接提个名字就跳过不说了。这也算是陈舜臣对写史不太性情的原因吧。

  写历史是一件大事,中国史从夏朝开始写也有3700多年,一百万字也只能是个概括。写史,我觉得得是一辈子的事,呕心沥血吧。

  《中国历史风云录》读后感(七):另一种角度看历史

  末代暴君的传说

  之前在史书上看到几乎每个王朝最后一代的君王都是无比昏庸时,觉得挺合理的。当政绩差到一定程度百姓的生活苦到一定程度了,就会自然而然有人揭竿起义然后成功地取而代之。后来想想其实末代皇帝也有些无辜,三尺之冰非一日之寒,国立的衰退不仅跟自己的作为有关,还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前一两代君王的积累,像乾隆就是个好运的主。而史书中末代皇带的昏庸形象很多时候是因为下一代的统治者为了加强自己夺取政权的正义性而加强甚至是塑造的。

  万物的联系性

  周代的青铜器无论是在技术性还是技术性上都远远比不上殷代呢?这和生产力随着时间而发展是不是相矛盾呢?非也。因为随着生产工具的发展,更多的百姓以农耕而非殷代时的狩猎为谋生方式。而农耕相对于狩猎更少受到自然的限制,而在于人的付出。所以周代的人并没有殷代的人那么迷信上天与祖神。而殷代举国之力铸造的青铜器主要用于祭祀。周代的人没有这种绝对的信仰,就不可能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去铸造青铜器,那么青铜器的退化也是必然之事了。

  通过这种联系的分析,可以把同一个时间点的历史的方方面面连接起来。读史读到一定程度,应该可以建立一张联系图,将各种历史事件和特性联系在一块。能做到这份上,就等于是像吴建华老师所说的分析问题的时空观了吧。

  此非彼

  小时候看电视剧总会觉得有很多地方不合理,例如明明岳飞打了胜仗皇上却听信谗言把岳飞召回导致刚夺回的城池也丢了。当时真的是太傻太天真了。不是皇上真的相信谗言而是皇上本来就不想收复城池。重要的不是有没有做对,而是有没有完成上级希望的事,岳飞死得也不是特别冤枉啊!人们都喜欢用借口,特别当真实原因难以启齿的时候。除了少部分糊涂人,大多数人心如明镜,谁对谁错谁善谁奸他一清二楚,明明知道你对还说你错,只是因为他为其他目的找个借口而已。

  为大局还是没骨气?

  冯道,在五代的先后五个王朝都担任宰相。有人说忠臣不事二主,“其可谓无廉耻者矣。”也有人说“社稷为重君为轻”,臣子首先要考虑的是天下苍生而非所事君主,宰相的稳定性让人民避免遭受更多的动乱。这让我想起狼图腾中那个草原老人的价值观,判断是非时是以是否有利于整个草原生态系统而非所有人类为最高标准。

  人需要靠一定的认同感来和其他人启程各种结合体,如种族、阶级、文化、血源、爱好等。人类最初以血源为认同感来源组成部落,然后部落以文化为认同感来源在同一个地理位置上组成国家。所以,坚决反清的人有些因为受到压迫。但有些并不是因为生活质量降低而是为了整个种族利益的损失。而他满潜意识里真正想抵抗的不是女真这个种族的人,而是他们那种截然不同的文化。

  当叛军已经包围城外,守城的将官应如何抉择?投降,泽保住一方百姓的性命;抵抗到底,死伤无数,但还保留一线击败叛军保住领土主权的希望。我觉得这应该联系整个大环境看成功的概率。如果所在城池是叛军刚开始侵略国土的地方,那么即使打赢的几率近乎其微也要死守,因为这对整个国家有很大的影响。但如果是叛军已经占领了绝大多数领土大势已定而打赢的几率还是很小,那么,用投降来换取更多人的生命吧。不过无论怎样,是非的标准都应该是这个共同体这个共同体的大多数人,而非共同体的控制者。

  与之相类似,判断君主的标准,也在于他的子民的幸福程度的总和。像朱元璋登基后对功臣大开杀戒,但对平民百姓却非常体贴,减赋减刑。所以虽然很没道义,但没有什么人起义。即使起义也不会得民心而注定失败。

  《中国历史风云录》读后感(八):时代·人类·命运

  内容是从三皇五帝时期开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的将近五千年的历史,作者主要是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比较客观公正,和一般的历史小说相比可能会缺少一些厚重感。

  我简要提出一些让我记忆深刻的点:

  夏商周时代:夏是中国最早的世袭王朝。商的青铜器技术比周遥遥领先,这与它祭政合一的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周采用了分封制,风气比商更为淳朴。夏的末代皇帝桀暴虐且沉迷美色(妹喜),且姑息了二号人物汤,最后汤灭夏建立商朝。然而商取缔夏的深层原因可能是商在文化上压倒了夏。商的末代皇帝纣暴虐且沉迷美色(妲己),而且没有杀掉西伯昌,最后周人灭了商。两个王朝灭亡的原因太像复制的情节,有虚构的嫌疑,可能是胜利者的一面之词。据记载,商曾发动了许多侵略战争,失去了民心,这可能是商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春秋战国时代:春秋是争霸的时代,战国是篡夺的时代。春秋时的主角是晋楚两国,这是因为这两国的地理位置使它们可以接触到外来民族,得到交流与补给。战争把庶民带到外面的世界,同时也开阔了他们的视野,行军之旅的战争体验必定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震撼,他们又把这些体验传递给自己的家人。春秋战国是竞争的时代,社会各层都有对胜利的渴望,有优秀见解的人可以得到诸侯的利用。为了入仕就业和安身立命,有志于学的人越来越多。若与安身立命无关,人类的目标是什么?为了什么而活着?人生到底是什么?也有人沉浸在思考中。所以春秋战国时代涌现了各种思想,学问。秦起用了法家商鞅的改革,严刑峻法极大地限制了人们的自由,统治变得容易,秦慢慢变成了超级大国。后来,苏秦取“合纵连横”政策联合其它六国灭秦,最终失败。

  秦汉:商鞅变法后百年,秦实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余六国,秦始皇统一了天下,这时就给人们心里烙上来“一个中国”的信念。然而,大统一过后就是大崩溃。秦虽因集权主义变得强大,但软实力反倒变得薄弱。太过严酷的法律,不断修建大型工程,统治阶级晚期的昏庸让人们揭竿而起,这时,郡县制的脆弱已经完全暴露出来。在项羽和刘邦之争中,项羽过于依赖自己的力量,刘邦善于用人,刘邦最后平定天下建立西汉。汉以史为鉴,郡县制和封建制同时并用。刘邦在世时挨个清除功臣,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内乱。到了汉文帝,汉景帝时代,为了让人们休养生息,没有做多余的政治改革,没有外征。民众在这时能平安度日,所以也没有什么大规模的内乱。四十年的宽松政策使政府财政变得宽裕起来,这时的皇帝汉武帝是个进取型的人物,欲一雪”白登山之耻“。董仲舒出场,儒家思想开始影响国家体制。卫青,霍去病等出征匈奴,获得丰硕的成果。然而武帝的封禅仪式似乎是汉朝由盛转衰的一个节点。此后慢慢的独裁者开始老化,有人就专门迎合皇帝的心意,并以此实现自己的野心。武帝死后,新帝年仅8岁,权利掌握在内朝的实力派手中,内朝权利之争尤为激烈。此后的元帝,成帝都无力压制外戚,哀帝为同性恋,宠爱董贤。外戚王莽逐渐摄政,散布谣言,最终开启新的王朝。王莽上台后,不顾国情的改革使国家陷入大动乱,反王势力崛起,光武帝刘秀非常有才华,在乱世中光芒四射,建立东汉。光武帝精简政府,推行儒学,抑制外戚,解放奴隶,让人民再次修养生息。然而外戚被驱离权力宝座的时代不过光武帝,明帝,章帝三代。章帝死后,年仅十岁的和帝即位。此后朝政的大权落于旁人。先是外戚。接着外戚和宦官对立,最后宦官独大。灵帝昏庸,朝政变得充满铜臭味,民众苦不堪言,最终爆发黄巾军起义。

  三国两晋南北朝:曹操,刘备,孙坚就在此次黄巾之乱中参与了平定立功当了官。此时袁绍和袁术为了诛灭宦官,不停地召集四方豪杰。何进不择手段,甚至曾召唤以凶暴而著称的董卓前来。陷入绝境的宦官把何进诱杀。董卓通过废立皇帝,展现了自己的实力,登上相国之位,甚至想要篡夺帝位。袁绍,袁术,曹操等人反对董卓的独断专行,全部离开了洛阳。董卓死后,天下逐渐变为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时代。魏的实力远远要大于其他二国,刘备阵营要参与争夺天下,至少要领有荆州和益州两州,而且只有联合东吴的孙权,才能抵抗曹操。而吴有亲蜀派的鲁肃和反蜀派的周瑜。鲁肃认为,要抵抗曹操,就得和拥有共同敌人的刘备结盟。周瑜认为,为了拥有打击曹操的力量,就必须打倒刘备,和曹操二分天下。在亲蜀派的鲁肃死后,吴魏将和,共同抗蜀。关羽被斩,刘备因私情而出兵,落入吴的圈套,蜀军大败。大败而归的刘备没能回到国都成都,在白帝城向诸葛孔明托孤,孔明竭力辅佐刘备的儿子刘禅,可惜刘禅是个昏君。魏国,司马仲达掌握军权,几年后,其孙司马炎受曹奂禅让登基,建立新王朝晋。蜀被灭过后。南方的吴还在挣扎,孙权高寿过头,国内太子派和鲁王派内讧长达九年,吴国居民疲惫不堪,后来荒淫残暴的孙皓即位,更是不得民心。最后吴面对进攻的晋,毫无反击之力只好投降。中国又实现了短暂的统一。晋朝的统一是建立在精神和政治的不安定之上的。紧接在统一之后就发生了所谓的八王之乱。匈奴趁这内乱攻晋,中国再度迎来了分裂时代。南北时代的南方政权为东晋,而在北方,各民族建立了许多短命政权,共五族十六国。东晋皇帝都很短命,在北方各国中最突出的明君是前秦皇帝苻坚。苻坚是个世界主义者,他的愿望是四海混一,即南征统一中国。他致力于藏系民族和汉族的融合,重用汉族的王猛,不许轻视汉族,赦免东晋刺史并予以重用。但他似乎太过理想主义,最后下场十分凄惨。在他死后过了一个世纪,苻坚的后继者终于出现了,此时的孝文帝迁都洛阳,明令禁止使用鲜卑语,许多鲜卑性质的风俗习惯被禁止,引入九品中正制的精神,鼓励汉族和鲜卑族通婚。一百多年前苻坚留下的影响还在,这就是世界主义。苻坚认为,在民族差别之后,还有人类的文明,而把人民引导到文明的最高水平就是政治。当孝文帝这样不拘一格的人死去后,皇宫内就开始变得混乱起来。魏被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是北齐,西魏是北周,北齐以数量作战,北周以组织作战。进一步讲北齐是现实主义,而北周更倾向于理想主义。北齐和北周的争霸战以后者的胜利告终。北周外戚杨坚取代了宣帝,改国号为“隋”。隋文帝登基后,开创了“科举”制度,这也是对新领土上知识分子的怀柔政策。同时,南朝的陈王朝自知难敌北方,索性上下都沉溺于游乐,十年后隋文帝一举统一了南北。书中是这样写的“分裂四百年的中国得以统一,并非仅靠隋文帝之力。应该解释为在他之前,就有北周的组织和理想,再往前,还有北魏孝文帝,前秦苻坚的世界主义,这些汇聚成了强大的时代潮流。当南方自豪于纤细文化盛开的同时,北方政治思想的胎动异常激烈。二者合二为一,是中国之幸。”

  隋唐:隋和秦在不少方面有相似之处。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基础是商鞅政治改革以来的成果,而与其相对应,也可以说隋文帝的一统南北立足于北朝的政绩之上。统一之前有很长的准备时期,期间有时会出现强制性的政治改革,这一点二者是共通的。然而最大的共通点是,如此长期的准备并没能阻止秦和隋在统一天下后极短的时间土崩瓦解。隋文帝在军事方面采取一种全民皆兵制,在经济方面采取了北齐的均田制,但停止了给牛分田,依据官位授予官员相应的永业田,精简机构,让人民得以修养生息。文帝之后的炀帝采取过度积极政策,且具有太过浓厚的文人气质,被当成了亡国之君。他更大规模地推进文帝发起的运河开凿事业,耗费巨大的财力人力亲征高句丽,吃了败仗后,民间“无向辽东死”的愿望更强烈。但炀帝为了面子,并没有停止讨伐高句丽。此时,隋朝已经逐渐走向崩溃,群雄并起。太原留守李渊举兵造反,得到炀帝孙子代王杨侑的禅让,他派次子李世民前往洛阳,派长子李建成到北方防备突厥,自称皇帝的群雄被唐逐个消灭,唐的国本稳定了下来。李世民在玄武门发动政变,杀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迫使父亲退位,亲自登基。李世民虽然是杀害兄弟的篡夺者,但他毫无疑问也是个明君。太宗重视善待人才,具有果敢的决断力,打败突厥。佛教在唐代兴盛,玄奘西行,吸收和传播文化。唐太宗选择温和的李治做为太平的君主,并替他早一步处理掉国防,外交问题。然而,太宗死后,李治成了武则天的傀儡,武则天十分珍惜人才,对人才有着一流的鉴赏力,牵心于人民安居乐业,在她的时代里,虽然有左迁群体和皇族群体的叛乱,但没有一条农民暴动的记录。书中是这样写的“武则天是个女子,既是妻子,又是母亲,还是祖母,而且可称得上是个政治家。唐朝建立半个世纪以来,政治的中央出现了建国元勋的门阀。为新国家奔忙过的元勋们,到了二世,三世,很多人恃权而骄,走向堕落。就算是没有达到堕落的地步,即使无能也会因门阀而占居要职。武则天将这种情形一扫而光。从唐的角度来看,可以说是导入了新鲜血液。虽然有点矛盾,但还是要说,唐因为武则天在短期内灭亡,但却因她而以更加生机勃勃的形态充实了。”武则天亡故后,唐比较有名的皇帝是唐玄宗李隆基,大官僚辈出的家族,通过永业田的积蓄,必然会逐渐豪强化,建国百年后的玄宗时代,正因如此才成就了辉煌时代,但社会性质的变化又蕴藏着危机。看看这个时代的文化之星,我们熟知王维,孟浩然,张九龄......从颜真卿的书法中也可以看到豪放的力量。这一切随着玄宗的老去,开始走下坡路,而玄宗等人对此毫无察觉。

  宋元:接续五代十国的动乱后,后周名将赵匡胤受军队拥戴称帝。建立宋。赵匡胤极力避免和辽发生大规模冲突,消灭了蜀,又联合吴越消灭了势力最大的南唐,基本统一天下。赵匡胤留给后代皇帝以遗训“一是永远照顾禅让的柴式,二是不以言论杀士大夫。”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宋朝的言论繁盛。宋朝存在许多不必要的官吏,负担沉重,加上后来给辽,西夏大量的岁币,改革必然会成为问题。这时出现了新法派和旧法派。新法目标是救济贫农和贫商,但触及到了贵族的利益,最终失败。新旧两派的最初动机都是爱国,但后来新旧两法相争变成了党争,在相互抛出敌意的过程中,开始损害起国家的活力。宋徽宗为了艺术为所欲为,劳民伤财,更是加重了各地人民的负担,《水浒传》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的。辽北方的女真族慢慢壮大起来,阿骨打建立了政权金,金与宋建立了“海上之盟”,金打败了辽,只留下转移了财货和居民的空城给宋,宋为了收复失地,违背道义想和辽再次结盟,结果密信泄露,金大怒伐宋,宋几乎灭亡,赵构建立南宋。此时,金自知并没有能力再去消化宋的土地,所以决定与宋建立和约,立傀儡国。到了海陵王时代,金发动了全民大动员伐宋军,但是海陵王性格太过暴戾,不得人心,反而导致内部叛乱。从十二世纪末到十三世纪初,当中国北方草原风云突变的时候,金和南宋的关系基本稳定。两国都有内部问题,因此都在尽力避免对外摩擦,南宋的问题是派阀抗争,而金是民族问题。蒙古族崛起,西夏转而向成吉思汗投降,南宋也联合西夏加入了对金同盟,金渐渐灭亡。此后蒙古依次进攻西夏,南宋。忽必烈建立元后,灭了南宋。书中提到元代“可以认为元在中国史上是一个特异的王朝吧。可以说中国被输入了新鲜血液,活力因此得以复苏。此前的宋代尚文轻武,尤其是南宋晚期出现了明显的文化颓废,因此北方野性的导入的确就会给中国文化带来强烈的刺激。奉行文治主义和进士之上主义的宋代传统被元粗暴地推翻。”中国文化在元代经受考验的同时得到了锻炼。在绘画方面,元末四大家在中国绘画史上达到了顶峰。元没有偏见地引入科学技术,招聘优秀学者,因此元代科学发达。元也录用善于经商的西域人作为经济官僚。但是成吉思汗家族中流淌着嗜酒,荒淫的血液。而且,权臣拥立皇帝,必然选择容易操纵,上不了台面的人物。所以除了少数例外,元历代皇帝大体上都是昏君。汉族在元这个国家的人口比重很高,没有立足之地的汉族叛乱不断,而且此时的海盗也难以对付。元的政权并没有长久。

  明清:朱元璋成了造反军团中最后的胜利者。建立”明“朝,年号定为洪武。这位洪武帝有着非常魔性的一面。出于从社会最底层爬上来的经历,他在统治天下的时候反映出了明暗两个部分。他在了解庶民之痛的同时,也拥有经历了地狱的人所特有的冷酷一面。不管是多残忍的事情,他总能轻而易举地做到。他虽读了点书,但对知识分子抱有深深的憎恶和不信任。大兴文字狱。他非常看重骨肉亲情,为了平安地将帝位传给自己的子孙,他把建国功臣挨个肃清,成千上万的人血流成河。尽管洪武帝重复进行着流血肃杀,但他一直优先照顾占国民大部分的农民的利益,得到了一般民众的信任,所以也没有叛乱。太祖死后,建文帝积极削藩,燕王朱棣感到危险,起兵求自保。此时明有能力的将领都被清理干净,根本没有抵抗之力。燕王即位,这就是永乐帝,他五次亲征蒙古,进行了七次大航海,让明朝散发出强烈的世界帝国的气息,书中说到”极端的讲,明朝在洪武和永乐时期大放光彩,后来的人都是继承了残光。明朝历史可被形容为过度膨胀的事物逐渐收敛,继而变得颓废的过程。上场的人物越来越小。“永乐帝死后,迎来了”仁宣之治“,这一时期没有战争和大工程,对于人民来说是件幸福的事。明的官僚中没有哲学家,给官员的俸禄极低,贪污腐败不止。英宗时期,宦官专横开始,宦官王振劝说英宗亲征瓦刺,大败,英宗被俘。明的明君命短,而表现差的皇帝治世时间却很长。嘉靖和他的孙子万历统治了将近一个世纪,明已经走在下坡路上了。女真族崛起,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改金为”清“,明朝官员吴三桂带满洲族入关,清摄政王多尔衮入关后南下消灭了南京流亡政权。明朝将领郑成功攻下台湾,却坚持用永历年号,后来他的儿子郑经在康熙时降清,清成功控制了中国全境。清朝的康熙和乾隆这两个明君的治世都达到了六十年,没有出现可称为昏君的皇帝。

  走向现代: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向国内输入了鸦片,林则徐硝烟,近代史至此开始。英军逼迫清签订了《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约十年后,”太平天国之乱“开始。但是太平天国占领南京后就开始堕落,内部纷乱不止,太平天国是清朝灭亡的最大原因。中法,中日战争后,爆发了戊戌变法运动,慈禧垂帘听政强加干预,使得变法艰难。对日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刺激了中国,”革命派“推翻清朝统治,孙文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拥有实权,想要复辟王朝。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中日战争,接着国共内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国历史风云录》读后感(九):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读陈舜臣《中国历史风云录》

  陈舜臣这个名字对于大部分中国人可能不是很熟悉,至少我就不是很熟悉,然而他却是一位著作等身、影响广泛的学者,因为作家这个词语形容他恐怕已经有点不够恰当了。我第一次听说他,是在我的一位朋友希望我推荐一本关于刘邦和项羽的历史小说时,再后来就是我想了解一下普遍公认的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部分的历史时,听说了他的《鸦片战争实录》,虽然还没有看过,但是听了和看了一些别人的评价之后,陈舜臣给我的印象就像一个“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的绝世高手。

  由于陈舜臣是祖籍台湾的日籍华裔,所以其作品在日本和台湾两地均有很好的销路,而且渐渐地在中国大陆也有风靡之势。说实话,我对作者也并不熟悉,所以谈不上好感不好感的。然而,读完《中国历史风云录》,是我对作者有一种敬畏,这种敬畏并不是由于他是在日本有重要影响的华裔,而是在于敬畏的学识。一般来说,作家出身的人,对于历史的著述往往有演义成分,甚至牵强附会,不过似乎在这本同时性质的《中国历史风云录》里几乎没有作家或者小说家的“合理想象”,短短几百页把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囊括完毕,而且毫无断裂或者跳跃之感。最让人敬畏的地方在于,作者对于历史的把握不亚于历史学家,不管是史实内容还是严谨态度。

  王国维曾提出历史研究的“二重证据法”,陈寅恪曾总结为“一曰取地下之宝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二曰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相互补正。……三曰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相互参证。”(陈寅恪《王静安先生遗书序》)在本书中,作者至少在中外材料的对比使用上做得非常出色,可以为历史爱好者和研究者起到一个很好地借鉴。当然也可以看出,作者飞胸中藏有万卷图书,断是不能如此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而又毫无斧痕的。

  “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一句,原本是高亨形容毛泽东的,在此我借来表达对陈舜臣先生的一片敬意,也聊作为对自己的一点警示。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非不能读书破万卷,则怕是不能成为也不敢自称一个合格的读书人。当然读书只是作为思想积累的基础,其目的在于思考和运用,就如同一种思想,没有表达出来,则很难称得上是有意义的。然而要表达,尤其是要在广阔的空间和长久的时间尺度上传播,就必须要有笔走龙蛇、一泻千里的功夫,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强有力的笔杆子。正如孔子虽然被誉为万世师表的大思想家,除了《论语》等书的记录,谁知道他曾经还说了什么,所以说笔杆子永远是比枪杆子更厉害的一种本领,力胜在一时,理胜在一世。从这种意义上讲,掌上千秋史便是胸中百万兵。古人讲一纸檄文定天下,也并不是全无道理的。

  晚十点,办公楼管理人员清楼催人,就此搁笔。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