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正义之心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正义之心读后感10篇

2018-02-04 21:2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正义之心读后感10篇

  《正义之心》是一本由[美] 乔纳森•海特(Jonathan Haidt)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79.90,页数:38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正义之心》读后感(一):正义是一种情感,而不是理性分析

  这是对道德心理学的阐述,对新无神论者的反驳,对自由主义者的劝告

  笔记如下:

  1 道德信息

  2 正义感,不是基于理性,而是基于直觉和情感。逻辑只是被我们用来寻找理由的。

  1)快速而持久

  2)社会政治判断更加依赖直觉

  3)精神变态者感觉不到情感,只有推理

  4)婴儿只有情感,没有推理

  5)情感在大脑中的反应能检测到

  3 人有时也会理性,仅当我们喜爱、敬仰、或者要取悦于对方时。

  结论 : 我们所谓的讲道理,更像是辩护律师,而不是理性的科学家

  4 格劳孔关于道德的五大实验结论

  1)我们痴迷于别人的赞赏(选票)

  2)内心有一个秘书自动辩解

  3)自以为诚实

  4)很快就找到有利自己观点证据,自动忽略不利证据

  5)相信支持自己观点的任何东西

  5 超越精英阶层的视野

  存在三种道德视野: 个人主义的、集体主义的和神性的。

  真理不只有一个,要跨出自己被蒙蔽的视野矩阵。看到别人的矩阵。

  6 道德这道菜的味道

  1)应该是多种味道

  2)共情与系统化指标。 (康德对共情的缺失)

  3)抛弃单一味道,拓宽品味

  关爱-伤害

  公平-欺骗

  忠诚-背叛

  权威-颠覆

  圣洁-堕落

  7 保守自由主义(自干五与公知)的道德基础

  8 传统保守派的优势

  第6种味道 自由-压迫

  9 人是90%猴+10%蜜蜂。 既自私无私

  10 投入群体能力

  群体归属给了人更多快乐

  11 宗教无解

  新无神论运动

  宗教是“副产品与寄生物”,还是“一种适应性,给个体和群体带来好处

  宗教信仰者更幸福,更因为信赖而在一些领域例如贸易中有优势

  宗教是道德的外化骨骼

  12 政治分歧

  一个兴盛的国家,自干五和公知都需要

  《正义之心》读后感(二):#一天一书# 2015.08.07 第75天 我们能好好相处吗?

  作者研究是道德心理学上的一次革命,书中体现了对人性人情人心、和人欲的深刻洞察,他的伟大意义就是让我们意识到道德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有意义, 有感情,有行动有价值理解道德有助于理解人性,理解道德和宗教的关系也有助于理解人性。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原则,直觉在先,策略性推理在后。

  道德直觉直接反应,但是道德推理却出现的很晚。盯住直觉,不要只从表层理解人们的道德争论,它们几乎都是事后所建的空中楼阁,是为了服务一个或多个战略目标

  这一部分的核心隐喻是,人的意识是分裂的,如同象与骑象人,而后者的工作就是服务大象。后者是有意识的论证,即是我们完全自知的语言和图像流。而前者就是其余99%的精神过程,它发生在我们的意识之外,却实际操控着我们的大部分行为

  作者回答了如下疑问,“为什么所有人看起来都挺虚伪的”、“为什么政治派别人士那么愿意相信拙劣的语言和阴谋论”。

  第二部分,第二原则,道德的内涵不仅止于伤害和公平。

  这部分的核心隐喻是,正义之心就像能感受6种味道的舌头。西方世俗道德就像仅能激发一两种味觉的菜系,要么关注伤害或者受苦,要么在意公平以及不公——但是人们还有很多强烈的道德直觉,比如那些自由、忠诚、权威和圣洁相关的道德直觉。

  第三部分,第三原则,道德凝聚人心,但具有盲目性。

  本部分的核心隐喻是人类在90%的意义上是黑猩猩,10%是蜜蜂。人性缘起于两种同时进行的自然选择竞争。在每一种群体中,个体之间都存在竞争,我们是擅长个体竞争的灵长类动物子孙

  达尔文也说过,最团结合作的集体总能打败自私的个人主义者。我们不总是自私的伪君子,在特殊情况下,我们也有抛弃小我的能力,成为螺丝钉或蜂巢中的蜜蜂,为集体而工作。

  人类的正义之心表面看来是蜜蜂,内里其实还是猴子。一旦明白了这一点,你就会对道德、政治和宗教产生一种全新的视角。

  《正义之心》读后感(三):一点读书摘要

  文化心理学

  文化差异

  道德认识的文化心理差异

  情绪作用

  道德判断的双重系统

  政治心理的道德影响

  对人性,人情,人欲一种深刻的慈爱,也就是中国人所说的菩萨心肠。

  人的心理不可否认有其动物成分,但6000万年的进化,我们已经变成了一个崇高的,伟大的生灵,这也是海特提出正义之心的一个科学依据。

  人类过去200年对此崇高的灵性产生了怀疑。原因一是个人主义的影响,文艺复兴提倡个人主义,但之后个人主义走向极端,当下社会中的竞争之心,残酷之心,贪婪之心,都跟个人主义有关。?

  第二个原因是人类社会中的工业化,工业化让大家走出熟悉的家园,在陌生的大城市里,人的道德自律性明显滑坡,熟悉的环境,有熟悉你的人监督,照顾指导你,而在城市中,全靠个人内心的坚强

  王阳明的良知理论:良知就是不经思索就能感觉到的道德标准

  eg狗撞死了,听说狗肉很香,便切了狗的尸体,煮了。

  eg假设一个人到超市买了一只鸡回来,回到家和这只鸡发生性关系,这事对不对肯定不对,大多数人会觉得恶心

  道德矩阵

  “我们能好好相处吗?”黑人rodney king遭洛杉矶警官殴打,险些丧命。全美人民通过电视看到殴打过程,在评审团认定警察无罪后,爆发大规模愤怒,洛杉矶陷入长达6天的骚乱,53人丧生,700多余建筑被烧毁。

  为什么人们如此轻易地就被划分为互相敌视的群体,并且都坚信自己是正义的一方?

  思考人类生活中重要,最费解,也是最具分歧的两个话题:政治和宗教

  《正义之心》:人不仅天生好德,并且也好说教,批评和审判。

  “为什么所有人看起来都挺虚伪的?”

  人类在90%的意义上是黑猩猩,10%是蜜蜂。

  我们实在是自私的伪君子,娴熟于伪善地作秀,甚至达到了自我欺骗的程度

  人类的类蜂天性为利他主义,英雄主义,战争和屠杀提供了温床。

  人类的正义之心表面看来是蜜蜂,内里其实还是猴子。

  心理理性主义的本质:我们如毛毛虫变成蝴蝶一般地发展出了理性。如果毛毛虫吃了足够多的叶子,它(最终)会长出翅膀

  皮亚杰,孩子没到一定年龄(一定的认知阶段),头脑还没准备好时,是不可能懂这些道理的。而一旦他们准备好了,只需要玩一杯装水的杯子,他们就能够自己明白了。

  前社会惯例:以十分肤浅的理由判断物理世界

  社会惯例:变得善于理解甚至利用规则和社会惯例。

  这就是那个小心眼的,循规蹈矩年纪(比如,我没打你,是我用你的手在打你。快停止打自己啊!)

  这个阶段的孩子通常很关注服从的问题,对权威十分敬畏——就算行动上未必始终遵从,至少嘴上是这么多的。

  后社会惯例:

  马克吐温说过:一个人拿着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

  平等关系有利于换位思考,道德发展最完善的孩子正是那些经常有机会进行换位思考的孩子。

  道德就是善待个体。它和伤害和公平相关(与忠诚,尊重责任虔诚爱国主义或传统无关)

  等级制和权威通常说是坏东西

  在世界上许多地区,巫术信仰以惊人相似方式兴起,这就说明了要么巫术真的存在,要么人类思维中有某些东西,能够频繁导致此类文化现象的出现。

  休谟:理性是激情的仆人

  精神变态者推理而不感觉

  他们不会感觉到同情,内疚,羞愧,甚至尴尬,这使他们能轻易地说谎,伤害家庭朋友和小动物。

  理性能力和道德情感的缺乏结合在一起是相当危险的。

  有时它是一种遗传性的身体状态,在此状态下,大脑对他人的需求痛苦自尊无动于衷

  盖吉斯魔戒

  道德凝聚人心,但具有盲目性。

  直觉之狗和理性之尾

  真理不止一个

  在其中,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家庭而非个体,并且每一个大家庭(包括仆人)中的成员都是高度相互依赖的。在这个世界里,平等和个人自主都不是神圣价值,而尊重长者,神和客人保护从属者,承担个人角色所带来的责任更为重要。但其丑恶一面:权力有时会导致傲慢和虐待。

  印度教(包括《古兰经》和《希伯来圣经》),许多基督徒也相信“洁净仅次于虔诚”

  你越是“怪异”,就越会认为世界上遍布着独立的个体,而非各种关系。

  道德多元主义反映了事实。道德疆域在不同文化之间是有差异的,这是简单的人类学事实。

  每个人都被置于两个维度上:共情和系统化。共情指的是辨认他人的情绪和想法,并以适当情绪做出相应反应的驱动力

  lt;图片1>

  格劳孔:我们关心表面的好更胜过实质的好。

  人们通常都是自私的,但也确实具有群体归属感。

  人类有着双重天性。

  狭隘的爱

  你觉得你判断道德对错的标准是出于情感,还是出于理性分析呢?人充满着情感,并且带着情感的偏见在看这个世界。

  作者把一类美国中产阶级的开放人群,称为WEIRD:western, educated, industralized, rich, democratic. 他把这类人群与印度人民作为对照组,询问他们一系列难以抉择的道德问题。结果显而易见,WEIRD人们崇尚个人权利的保护,只要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每个人都有做任何事情的权利。而对于印度人民,他们信仰伊斯兰教,把集体,等级制度放在个人权利之上。他们会觉得妻子丈夫说谎,丈夫毒打妻子是道德上正确的。因为妻子属于丈夫,应永远忠于丈夫。我在想我们中国人应该在两者中点,并更靠近印度人民的道德观。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在人权的建立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我们会在道德问题上,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更加保守。

  离开进化论永远无法谈论道德,在各种不同的人类群体中、不同的文化中存在一些最基本的社会感官,如同人类的味觉感官一样普遍,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为应对一些长期存在的威胁或机遇而发展出来的。威胁和机遇不止一种,那么据此发展出的道德基础也就不止一项,正如人的味觉感官有酸甜咸苦辣之分。

  进化(基因为人类的道德图景提供了初稿,而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这幅图景是不停地被继续涂绘着的。不同文化下人们不一致的道德偏好即由此而来,为人们所熟知的东西方差异就是其中一个显例。

  而即便是在相同的文化环境下,个体的情感与精神体验的差异也使得人们的道德图景呈现出千差万别。道德可由后天而塑造,这是一切道德教化存在的原因

  作者把道德观分为5类:关心/伤害;公平/作弊;忠诚/背叛;权利/服从;圣洁/贬低。母亲对于孩子的关心,不忍心看到弱者受到伤害都属于第一类道德;社会贫富的公平分配属于第二类;爱国情结属于第三种;对于性的保守和慎重属于最后一种。第二类道德观又被作者进一步分成两种,一种是贫富已付出比列公平分配不偏向于弱者。另一种是社会主义类的公平分配。

  关心/伤害:奥巴马(民主党)被很多人谩骂成社会主义分子,因为他把更看重弱者的利益,他让富人穷人健康保险买单。

  公平?共和党曾经提出过统一税率方案,也就是无论你富有贫穷,所有人按同样的税率缴纳收入所得税。

  忠诚/背叛:民主党支持移民政策。而另一边的共和党,则在人人争做世界人民的大潮下提出国家第一。

  权利/服从:共和党支持传统家庭观,而民主党更强调个人价值。

  圣洁:多数民主党人士,都是基督或者天主教徒。

  书中的最后一部分,终于给了道德一个定义:道德是交织在一起的价值观美德,标准,方法身份结构,信息和进化的心理运作机制,他们在一起去制约自我利益,使社会更加团结和谐

  道德标准的多样化

  不同的党派,不同的宗教,不同的国家,都会有不同的道德标准。

  人们总是站在自己的道德角度去看问题,去指责那些违反自己道德标准的他人。可是却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其他的宗教与政治观点,也有他们的道德基础。而这些道德基础则是那些人们所笃信的,就像你笃信你的宗教和政治观点一样。

  人们由于宗教和政治观点组成了小的团体,而正是这种小的团体而让人们更加团结从而在自然选择中,优胜于不团结的群体。换句话说,拥有高于自身利益的目的的团结精神是存在于人类的基因里,是自然优胜劣汰的选择结果。

  Haidt的观点简单来说是:谈论道德的范围必须结合人类心理的进化,伴随人类进化的五种道德基础分别是伤害、公平、权威、集体和圣洁,它们的产生来源于人类长时间为了生存而进化出的一种本能或天性(社会达尔文主义)。但今天在自由主义(更不用说功利主义)看来后面三种已经不再是道德范畴,每个人都有支配自己人身财产的权利,只要没有伤害到他人都是可以接受的,所以器官买卖、自杀、同性恋不构成对道德的违背,后面三种伦理基础甚至可能带来极权、法西斯、宗教迫害等灾难;而保守主义则仍然看重等级、社群、圣洁的价值,它们反对器官买卖、同性恋、自利,赞扬忠孝、爱国、助人等等。这种关于道德基础范围的争论是伴随着启蒙运动以来理性主义和个人主义发展而产生的.

  然而,更具启发性的是在Haidt看来,人类的理性往往不是在追求真理,而是在为自己的直觉服务(为了证实这一点Haidt做了很多实验让人身处道德困境中,很多人做出了道德判断但是无法给出严密的理由,另外他还让人在理性思维受到干扰的情况下进行道德判断,发现和正常情况下没有差别),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往往觉得自己是对的而他人是错的,我们在“理性”辩论时,往往不是在探讨真理,而是在用各种论据使得自己先入为主的观点合理化。因为和人类作为生物的进化相比,理性的发展远远落后,我们尤其是以康德为代表的理性主义,严重高估了人类理性的能力。道德不是完全先验的,也不是完全经验的,更不是通过理性推理出来的,我们必须把这个问题放在人类心理进化的角度去讨论,也就是说道德是经验在先天基础上进行的不断修改。

  新无神论者认为的那些高昂、低效无理的仪式仪轨,正是“如何不依靠亲缘关系进行合作”这一人类面对的最大难题的解决途径。不理性的信仰有时会帮助群体更理性地运作,特别是那些依赖于神圣基础的信仰。神圣将人们团结在一起,而后,人们对仪式仪轨的霸道专制逐渐视而不见。神确实促使群体更具凝聚力,能够在竞争中战胜其他群体。这是群体选择的一种形式。

  涂尔干

  五月柱

  我们人类拥有一项非凡的能力,会关心自身之外的事物,会与其他人一起围绕在这些事情周边,会将自身联结至追求更大目标的团体中去。这就是宗教的全部含义。而将其稍稍改动下,也可以说是政治的全部含义。

  一个兴盛的国家需要自由主义者、保守派和自由意志主义者。

  《正义之心》读后感(四):《正义之心》——道德从哪来?是什么?有什么用?

  道德是从哪里来的,先天具备或后天养成?这就要回溯到大家的儿童时代。儿童是怎么认识到道德的?作者表示,其实这两者都不是,而是第三种即理性主义(rationalism),是孩子们自己认识到了道德!

  一个实验。将水倒入两个一模一样的玻璃杯里,让孩子知道水是一样多的。接着将其中的一杯水倒入一个高而细的杯子里,让孩子们比较这杯水和另一杯没动过的水。不满6岁或7岁的孩子通常会说高而细的杯子装了更多的水,因为水面更高。他们不知道水被倒来倒去的时候总体积不变。大人向孩子解释体积守恒是徒劳无功的。孩子没到一定年龄(一定的认知阶段)、头脑还没准备好时,是不可能懂这些道理的。而一旦他们准备好了,只需要玩一玩装水的杯子,他们就能够自己明白了。

  换句话说,对体积守恒的理解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向大人学来的。这是孩子自己明白的,条件是要他们的头脑准备好了,并且有了适当的体验。

  儿童对道德的理解和他们对水杯的理解一样:我们不能说这是天生的,也不能说孩子们是直接从大人那里学来的。倒不如说这是他们和别的孩子玩耍时自我建构的!比如儿童有了与伤害相关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自我构建出道德。孩子们痛恨自己受到伤害,因而知道伤害是错的,由此也渐渐明白了伤害他人是错的,而这又令他们理解了公平,终至于正义。

  但是这个理论也存在问题。比如理性主义者们很难去解释这些结果。儿童怎么能够单凭他私下里对无害的分析就能自我建构起关于恶心和不敬的道德知识?道德知识一定还有其他来源,包括文化习得或者关于恶心和不敬的天生的道德直觉。到了这里,作者给出了他自己认为的关于道德从哪里来的答案!(咸鱼个人认为这只能算一个修正,并不能作为答案!)

  ● 道德疆域随文化而变化。在西方教育程度较高的个人主义文化里,道德疆域通常是狭窄的。社会中心主义文化拓展了道德疆域,覆盖和规范了生活的更多方面。

  ● 人们有时会有本能反应——尤其是对于恶心和不敬,这对他们的推理会起到导向性作用。道德推理有时候属于事后的捏造。

  ● 道德无法完全依靠儿童的自我构建——在加深对伤害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自我构建。文化习得或引导在道德形成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一定比理性主义者的理论中所阐述的要多。

  如果道德主要不是由推理得来,那么来自于先天和社会学习的结合就是最可能的备选答案了。道德是先天的(进化出来的一系列直觉)以及后天习得的(在某一特定文化里儿童学着运用这些直觉)。我们生而正义,但我们也必须通过学习,明白人们希望我们在哪些方面具备正义!

  解释完了道德从何而来,下面要说的是一些道德心理学具体的问题。

  道德心理学的首要原则是,直觉在先,策略性推理在后!

  作者举了他一个自己的例子。他老婆叮嘱他不要把脏盘子放在柜台上,因为她要在那里准备孩子的食物。她的要求听起来很合理,但那语调让人感觉还有句潜台词:“我已经叮嘱过你100次了。”

  她还没说完作者的嘴唇就动了,几句话脱口而出,连起来的意思就是:宝宝醒的时候老狗又在吠叫,它想出去遛遛,所以很抱歉。作者当时只能把早餐盘随手放下了。在作者家,照顾饿了的孩子和躁动的狗都是万能的借口,作者因此得到了原谅!这时机智的作者就发现了。其实在她老婆说出“你就不能……”这4个字的时候,作者内心已经体会到反对。甚至在搞清楚她为何责怪之前,就知道不同意她的话(因为直觉先行)。而在获悉了责怪的内容(“把脏盘子放在……”)的瞬间,作者内心的“律师”就跑出来搜寻一个借口(策略性推理在后)。“我确实吃了早餐,给儿子马克斯喂了第一瓶牛奶,还带我的狗安迪出去散了第一次步,但是这些都并非同时进行的。仅仅是当我妻子责怪我的时候,我才把这些事都捏到一起,合成一个急匆匆的父亲腾不出手来的图景,而且就在她说完那句责怪(“……我为孩子准备食物的柜台”),我已经编造完了这个借口。这个谎话说得如此迅速和令人信服,以至于妻子和我自己都信以为真了。”

  下面为了支持直觉在先,策略性推理在后这一原则,作者在书中给出了6个实验性研究领域,它们表明:

  ● 大脑总会迅捷而持续地进行评判。

  ● 社会和政治判断严重依赖于飞速的直觉闪念。(一个测验要求你将好东西和不同人种的面孔连到一起,你会实实在在地感觉到自己对某个人种的反应速度会比另一个慢很多。大多数人最后发现自己对很多社会群体有隐含的负面联想,比如对黑人、移民、肥胖的人和老人。

  另一个实验托多洛夫收集了美国国会参议院和众议院选举中的冠亚军照片,他向人们展示了每次竞选的一组冠亚军照片,并且不提供竞选人的党派信息,要求人们选出看起来更具才干的一位。托多洛夫发现人们认为更具才干的候选人中,有2/3是真正的获胜者。

  托多洛夫让每一对照片在屏幕上闪过,然后要求人们作出谁更有才干的判断,这次照片闪现的时间只有1/10秒,不够人们定睛一看,奇怪的是,这次对才干的瞬间判断与真正竞选结果的一致度和先前是一样的。由此可见,大脑无论做什么,都是瞬间的。)

  ● 我们的身体状态有时会影响到我们的道德判断。糟糕的气味和味道会让人们在作评判时更苛刻(和那些能够使人们想到纯洁和干净的东西所起的作用一样)。

  ● 精神变态者推理而不感觉(在道德能力上有严重缺陷缺乏道德情感。他们不会感觉到同情、内疚、羞愧,甚至尴尬,这使他们能轻易地说谎,伤害家庭、朋友和小动物。)。

  ● 婴儿感觉而不推理(并且出现道德萌芽。心理学家发现,婴儿生来就有一些物理学和力学的知识:他们能预料到物体会依据牛顿定理运动,而当心理学家让他们看到在物理上不可思议的景象时,他们会显得很震惊(比如一个玩具车看起来穿过了一个固体)。心理学家之所以能够观察到这一点,是因为婴儿盯着这种不可思议的景象看的时间,比看到类似但不那么神奇的景象(比如看到玩具车从实心物体后面通过)的时间要长得多。婴儿似乎天生就具备某种理解物理世界的能力——即物体构成的世界。)

  ● 情感反应会适时地出现在大脑中的适当之地。

  (嗯,对没错!你脑中的疑问没有错,这就是《机器人叛乱》里两套思维模式的,道德版本说法。这理论基本上每本关于这方面的说都会拿来再说一遍!不过咸鱼认为,想上面所说,作者和妻子的例子还有那个我们的身体状态有时会影响到我们的道德判断等还有一些其他的心理实验等等都表面了,人其实是一种很容易操纵的物种!出一些这种的归纳总结是不是会更实用些?等等还想市面上确实有很多这种名为操纵什么的书。等咸鱼看完后再来说这个问题,嘛,下面继续推进。

  人们是因为自己心中的所谓良知而坚守道德吗?

  人们的行为符合道德仅仅是因为他们害怕自己的不道德行为被抓到后的后果——特别是对他们声誉的损害!人们关心外表和声誉远远多于关心事实!构建一个道德社会最重要的原则是,确保每一个人的声誉始终处于风险之中,这样才能保证不良行为始终能够带来糟糕的后果!

  道德心理学的首要原则是,直觉在先,前面已经说过了。现在要说的是策略性推理在后!为了说明道德推理的战略功能,作者说了5个领域的研究,它们说明道德思考更像是一个追求选票的政客,而非追求真相的科学家:

  ● 我们最为关注的是他人对我们的看法,尽管这种关注很多时候是无意识和隐匿着的。(比如自己的作为不用对任何人负责时,人们的行为会更加随便!)

  ● 有意识的推理发挥作用的方式就像一个新闻秘书,他自动地为总统所采取的任何立场辩护。(“这里有一些我能用来支持我的理论的证据,所以我的理论是对的。”“人们仅仅把智商用于支撑他们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用于更全面和公允地探究整个议题。”)

  ● 在新闻秘书的帮助下,我们不仅会经常说谎和欺骗,还能很好地加以掩饰,以至于我们自己都信以为真。(我们只是自己以为自己诚实。如果有机会,许多诚实的人都会骗人。事实上,我们发现,事实绝非是少数“烂苹果”拉低了平均水平,而是大多数人都会进行欺骗,使一点小奸小坏。)

  ● 推理能让我们得到任何我们想要的结论,因为,当我们想要相信某些东西时,我们就会问“我可以相信它吗?”,而当我们不想相信时,我们问的却是“我必须相信它吗?”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几乎总是肯定的,而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则总是否定的。(“我可以相信它吗?”:我们寻找支持性证据,哪怕我们只找到了一条假冒的证据,我们也能就此结束思考,并可以相信它了。因为假如有人问起,我们可以为之辩解了。“我必须相信它吗?”:然后我们就会寻找反证,并且,假使我们仅仅找到一条怀疑该事物的理由,我们也能驳倒它。只需要一把钥匙,就能解开“必须”这一手铐。)

  ● 有关道德和政治事务,我们常常是效忠于群体而非出于自利。我们施展推理技能支持自己的队伍,以此证明忠诚。

  作者给出的结论是:“要警惕对理性的崇拜,这种崇拜有时能在哲学和科学圈子里发现,它不过是一种妄想。它是信仰某种虚妄之物的一个例子。与之相对,我提倡一种更偏直觉主义的道德和道德教育路径,这种路径对个人能力的看法更为谦恭,而且更看重能使人们所思所行更加良善的环境和社会体系。如果你相信理性的演进不是为了帮助我们发现真理,而是为了帮助我们在与他人讨论问题时进行争辩、说服和控制,那么大多数离奇或令人沮丧的研究发现其实是很有解释力的。

  我所努力阐明的是一种推理的情况,在此种情况下,我们的道德能力从直觉主义的角度能得到最佳的描绘。我没有宣称对问题进行了全面检验,也没有给出不可辩驳的证据。由于证实性偏见具有难以克服的力量,与我意见相左的人必定会对我提出异议。最终,假如科学家们真的追求科学,真理会从一堆有缺点的、不全面的观点中脱颖而出。”

  (咸鱼表示不能理解非常呀!作者自己架空了一种理性出来。哦,或者说可能是咸鱼自己对理性理解有误。这里还有读者可能要问这说的道德好好的怎么就扯到理性上面去了呢?(因为作者论述道德的起源是理性主义,注意看本文第一大节!)可能作者的意图是想表明,前面说的是直觉而现在的是经过脑子推理的。那问题来了,咸鱼认为不是只要是经过脑子想的就是理性的喂!像“智商用于支撑他们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用于更全面和公允地探究整个议题。”就是《超越智商》里面说的理性和智商其实并没有太大关系呀!理性是更高一级的存在。作者的这个说明,咸鱼个人认为用在说明高智商非理性的情况下。更加妥当一些!)

  有图的 咸鱼就放公众号里了。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NzQxODM5Mg==&mid=2247484179&idx=1&sn=e709cd619e1afff1361c867b078ae325&chksm=ea16f6e4dd617ff238d4b7719b76152fa6a0611f5909ef6348132b3b11bcb4ead1ca332cd5df&mpshare=1&scene=2&srcid=1006Ypatc9T4bxnwqVDtIuHH&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key=&ascene=2&uin=&devicetype=android-22&version=2603163b&nettype=WIFI

  《正义之心》读后感(五):正义与情感

  正义与情感

  有一家人养了一条狗,有一天狗出车祸被撞死了。他们家人听说狗肉很好吃,就把狗做了吃了。

  一个男人从超市买了只活鸡回家,跟鸡发生了性关系,然后把鸡做了吃了。整个过程没有任何其他人看到,没有伤害任何人。

  一个女人家里有面很旧的国旗,她不想要了可是也不想浪费,就把国旗撕成了条,在家里当抹布用,没有被任何人看到。

  你认为这些事情是不道德的吗?为什么?这些行为显然没有伤害到任何人,为什么很多人还是会“本能地”认为这些行为是不道德的?因为这些行为会令人们感到“恶心”。

  美国纽约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认为,人们心中内置的道德模块绝不仅是西方知识分子所认为的“只有伤害他人和造成不公才是不道德”。人们心中内置的道德模块至少有六个:关爱/伤害、公平/作弊、忠诚/背叛、权威/服从、圣洁/堕落(就是前面提到的那种“恶心”的感觉)以及自由/压迫。有关内容在乔纳森·海特所著的《正义之心》一书中可以读到。

  乔纳森·海特认为,不同的政治意识形态源于每个人对六大道德模块反应不同,例如美国的保守派对六大道德模块都同样重视,而自由派(也就是左翼的进步主义者)偏重于关爱/伤害、自由/压迫以及公平/作弊,自由至上主义者则只关注自由/压迫和公平/作弊。

  作为自由至上主义者,笔者对此的不同意见是:我们并不是对某些本能的道德模块没有反应(我们同样会对与鸡发生性行为或者双方自愿的食人行为感到恶心),我们只是不认为应该把本能的感觉当作正义而已。乔纳森·海特采访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学生也说,有关行为虽然恶心,但是他们可以忽略掉这种恶心的感觉,不让这种感觉影响自己的道德判断。乔纳森·海特把这些人叫做“怪异”(WEIRD:西方的、受过教育的、工业化的、富裕的和民主的)人群。

  这就像我经常说的:我们并不是没有感情,我们只是不认为感情就是正义而已。

  为什么不应该把本能的感觉或感情当作正义?因为我们的本能基本上是在石器时代的小部落中进化出来的,并不完全适应今天的工业化世界。人类进入工业文明的历史只有区区几百年而已,如此之短的时间不足以让人类改变石器时代进化出来的本能。打个比方:石器时代的本能让我们嗜吃甜食,但是在食物过剩的今天,完全服从自己的本能,见到甜食就大吃特吃,并不是件好事。

  拿圣洁/堕落来说,如果“让人感到恶心”就代表不道德,那就给反对移民和同性恋等主张提供了根据。

  再拿忠诚/背叛和权威/服从这两个道德模块来说,这些道德在小团体中或许很有价值,但是在大社会中有时就会变得可疑。例如,一个人是否应该揭发同事的贪污腐败行为?如果上级要求你把犹太人送进毒气室,你是否应该服从?能够增加小团体凝聚力的道德同样也可能在大社会中制造分裂。战争和种族清洗就是这些道德所造成的极端恶果。

  即使是关爱/伤害也有同样的危险。自由至上主义者坚决反对伤害他人,但是为什么会被认为缺乏关爱呢?这是因为自由至上主义是一种政治主张,关心的主要是国家和政府层面的问题而不是个人美德方面的问题。然而在国家层面上,对某一个群体的“关爱”往往就意味着对其他群体的不公平。中国的老子有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意思就是说大自然对世间万物都一视同仁,统治者也应该对所有百姓一视同仁,而不应有所偏爱。仁(即关爱)对于个人来说是一种美德(自由至上主义者绝不会反对一个人去关心帮助他人),但是如果一个国家的统治者特别关爱某个小群体(往往是与自己有特殊关系的群体),就会陷入裙带关系的泥潭。(关爱也是在小团体中进化出来的美德,我们关爱自己的亲朋好友,但是在与陌生人打交道时,更重要的原则就是公正而不是关爱。)

  总之,自由至上主义者并不是没有感情,也不是要否定上述道德模块,我们只是认为在把道德本能运用于政治议题时应该多加反思。未经反思的道德本能是危险的。

  除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怪异”人群之外,乔纳森·海特也研究了巴西和印度等第三世界国家的人们。乔纳森·海特不仅发现与“怪异”人群相比,第三世界国家的人们更加集体主义,认为属于道德范畴的事物也更多(更倾向于把社会风俗当作道德),他还发现在同一个国家中(研究是在巴西做的),受教育较少的低社会阶层者比高社会阶层者更集体主义和泛道德化。

  这或许可以说明一个问题:个人主义是现代化的结果。在前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在农村,周围只有自己熟悉的人们,过着符合集体主义本能的生活。然而在现代化之后,人们搬到了城市,不得不与大量陌生人打交道,这时人们就会发现,自己村庄中的风俗习惯并不就是普世道德,自己原本习惯的和熟人打交道的方式并不适合与陌生人打交道。这时人们就会需要新的、个人主义的道德。这种新道德更加看重公正和尊重他人的自由和权利。因此,越现代化、越复杂的社会往往就越个人主义,被认为属于道德范畴的事物也越少。个人主义不是人类的本能(短短几百年时间不足以使人类进化出一种新本能),然而它是我们与大量陌生人打交道时必不可少的规则。道德不仅存在于本能之中,也存在于文化之中,而且后者的进化速度远超前者。要适应现代社会,有时我们不得不克制自己的道德本能。受过较多教育的人往往比较有能力克制自己的道德本能和对其进行反思。这就是“怪异”人群如此怪异的原因。

  《正义之心》读后感(六):《正义之心》译者后记

  《正义之心》是一本极具说服力的书。它的极具说服力并非是因为作者在书中建构了一套极其精密无可挑剔的理论体系,而是因为作者深谙直觉主义式的劝服之道,即如果想要改变一个人对某事某物的看法,必须对着他的直觉说话。因此,作者并未开门见山,一开始就论述其核心发现,而是先绕了一个弯,讲述了道德心理学的历史和他的个人故事,创造出一种从理性主义到直觉主义的转变感,让读者的大象(直觉)在这样的感觉和氛围之中,逐渐偏转方向。

  书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理论是道德基础理论。与以往很多道德哲学家不同,作者海特的道德理论不以某一至高原则为核心,而是构建在多项基础之上。海特相信离开进化论永远无法谈论道德,在各种不同的人类群体中、不同的文化中存在一些最基本的社会感官,如同人类的味觉感官一样普遍,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为应对一些长期存在的威胁或机遇而发展出来的。威胁和机遇不止一种,那么据此发展出的道德基础也就不止一项,正如人的味觉感官有酸甜咸苦辣之分。海特的六大基础首先来源于敏锐的观察与深刻的洞见,而后又以严谨的心理学实验方法与数据作为支撑。多基的道德为我们理解道德的多样和差异以及人类面临的一些道德困境提供了很好的视角。海特在书中就以其道德基础理论,简明而精彩地为我们理出了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的各自脉络。

  当然,道德感官的差异并不仅仅出于先天,即并不完全由进化造就。海特同意神经学家马库斯的观点,进化(基因)为人类的道德图景提供了初稿,而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这幅图景是不停地被继续涂绘着的。不同文化下人们不一致的道德偏好即由此而来,为人们所熟知的东西方差异就是其中一个显例。而即便是在相同的文化环境下,个体的情感与精神体验的差异也使得人们的道德图景呈现出千差万别。道德可由后天而塑造,这是一切道德教化存在的原因。而如本文开头所述,作者提倡一种更偏直觉主义的道德和道德教育路径,这种路径对个人能力的看法更为谦恭,而且更看重能使人们所思所行更加良善的环境和社会体系。这一观点无疑对我们的道德教育深具启发意义。

  翻译一本好的心理学书籍的愉悦之处在于,你不时可以以书中所述印证自己平日所惑所思,并不时伴以恍然大悟甚至幡然醒悟。作为一个历来关注自身道德感的人,翻译一本道德心理学书籍的过程,也就远远超越了平日翻译时那种寻觅、拣择、揉捏文字的快乐,成为一种带有几分端正肃然意味的自我探讨与反省。正如《伦理的脑》一书作者麦可·迦萨尼迦对本书的评论:“我对这本书爱不释手,从中发现了自我”,相信每一位认真阅读此书的人,都会有同样的体验。

  本书的翻译得到了国家图书馆李东屹博士的大力协助,在此特别致谢。另外,南京大学中美文化中心的柯纳霞(Anastassia Kolosova)和宋山(Sam Brummitt)两位美国同学为我解释了一些疑难之处,范冉、陈冰洁、刘晓园、王颖等朋友也对某些章节的翻译提出了宝贵意见,一并感谢。

  舒明月

  2013/12/21

  《正义之心》读后感(七):学者精神和政治态度

  看完了海特的《象与骑象人》,一口气又读了他的新书《正义之心》,新书可以说是前一本的增值版。在《正义之心》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延续自《象与骑象人》中的思想传承,但是思想深度,涉及内容,还有阅读难度上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整本书读起来还是有些费力的,一方面是因为此书涉及了很多比如神经系统学,遗传学,进化建模之类的比较偏涩难懂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我想和书本是中文翻译版本也有关系,毕竟隔了一个语言之间的跨度,比如说书中总结的章节有这么个短句“我们是直觉驱动战略的高度直觉化生物”,这句话我是反复看了好几遍才理解其中的意思。

  书的中文版序名称为“当我们谈论道德时我们说些什么”,我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就联想到了村上的散文集“当我谈论跑步时,我该谈些什么”,好吧,一开篇,作者就告诉我们这本书的主旨是—谈论道德!当满世界的审判,指责,流言,宣告飞扬的时候,每个人或者每个阵营都认为自己是正义的一方,我们的“正义之心”从何而来,海特在此书中就是带我们走进一个解析道德的旅行,深度揭露这个游戏中暗藏的规则。

  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作者在序言中也给读者做了梳理。

  第一部分,道德心理学第一原则—直觉在先,策略性推理在后

  本部分的伊始作者刚给我们讲了一个小故事“有一户人家的狗在家门口被撞死了。他们听说狗肉很香,所以就切碎了狗的尸体,煮了当晚饭。没人看到他们做的这一切。”一般人看到这样的故事,第一反应就是觉得这么做是不道德的,那么我们内心的道德从何而来?

  心理学界公认的一条真理是:人的心理是分为几个部分的,不同部分之间会相互冲突。就如骑象人和大象的比喻。作者发现,人类的道德判断其实是天生的,是凭直觉快速做出的,是我们头脑一瞬间的反应,这是其一,然后才是人们根据情感因素做出策略性的推理。其实就是说,人们会根据自己的情感喜好”塑造”自己的道德判断。并且前后是相互影响的。作者说他发现自己是个大骗子,他举了个自己生活中例子给我们,他妻子因为他做家务而准备指责他的事情,他瞬间毫不犹豫的说了谎。但是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是诚实的,是因为我们只会看到利于我们的那部分事实真相,然后很好的加以掩饰,以至于我们自己都信以为真。

  作者有一句总结是很形象的,因为本书中最后指向的结论终点是政治分析和诉求,所以政治分析是全书中贯穿的内容,他说:道德思考更像是一个追求选票的政客,而非追求真相的科学家。我想这是人类共有的人性弱点,所以这句话就很适合用来在我们做任何判断时拿来反躬自省—我是不是只看到了对我有利的部分?我将要给出的的这个判断是尽量公正客观的吗?

  第二部分,道德心理学第二原则—道德的内涵不仅止于伤害和公平

  这一部分作者开始具体讲述道德直觉的具体内涵。开篇,作者就自己去印度的经历告诉我们中西文化的道德矩阵之间的巨大不同,在人类共情能力的帮助下,他开始理解东方的集体伦理和神学伦理,并对他个人的三观产生影响。通过这个例子,他想告诉我们,走出你一直所在的文化道德体系,去理解另外的道德体系,你会发现“真理不止一个”,人类的道德内涵是多元的,而非单一的你对我错。接下去的篇章里,作者开始构建他的道德模块,即6大道德模块,1.关爱/伤害2.公平/欺骗3.忠诚/背叛4.权威/颠覆5.圣洁/堕落,6.自由/压迫。作者在本部分中开始就这个道德模块分析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的不同,即自由主义者是基于关爱和公平的道德基础,而保守主义着则是使用了6个所有的道德基础。为后面一章分析自由主义改革总是事与愿违的命题做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道德心理学第三原则—道德凝固人心,但具有盲目性。这一章涉及了很多生物进化学,宗教甚至是超自然的很多内容,理论晦涩,但是作者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人类的天性中,90%是黑猩猩,10%是蜜蜂,作者引用的理论就是为他的这个论点做依据,就是说人类基于各种基因,进化,乃至生物学的原因,有着群体选择的能力,人类选择和其他人一起围绕在这些事情周围,将自身廉洁至追求更大目标的团体中去,人类需要一种归属感来获得更高层次的幸福,这也是宗教存在的理由。最终还是要说回政治,在本部分的最后一章,作者通过宏大叙事和个别分析的方法,具体分析为何自由主义之路难行的原因,并且最后得出一个兴盛的国家应该是多元的,需要自由主义者,保守派和自由意志主义者同在从而获得更加文明的国家政治气候。

  读完此书,长舒一口气,很赞赏海特的学者精神和政治态度,期待他明年的来华~

  《正义之心》读后感(八):“我是对的!” 人类的道德从何而来?

  在这么多年来读科普书籍的过程之中,我大抵形成了这样的一个标准:最好的科普书籍,应该是对于世界观的刷新。最优秀的那一类,你读完掩卷之后,会觉得你看待这个世界的眼光已经与以往不同。这个世界上的科学和文化发展已经变成了一个庞大而繁杂的系统,就算是经过正统理科训练如我,也有太多的领域毫无了解。所以科普书籍则是了解其他学科的发展的便捷途径,毕竟不是人人都有空闲去研读其他学科的教科书和专业论文。

  而科学作为研究的对象本身,在这里我又要引用托马斯•库恩的杰出论述:是从范式到范式的跃进。在长时间受专门训练之后,知识分子都会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对于科学系统的基本看法,这就是所谓“范式”,也可以将其翻译成我在本文开头所说的“世界观”。

  托马斯•库恩所说的“常规科学”,就是一个在范式下进行常规问题解决的过程。所以,科普书籍也可以分成这两类:常规的科普书籍,大抵是介绍一些在某个专门科学领域下的常规知识;而世界观刷新的科普书籍,则向读者灌输了一个全新的范式,看完之后他们对整个世界的看法都会有所不同。前者诸如世面上很多的植物学或者食品科学或者医学的科普书籍,后者,则有贾雷德•戴蒙德的杰出《枪炮、病菌与钢铁》,这本书旨在回答一个触及人类本源的基本问题:我们从何而来?而世面上的那些讲述科学家八卦的书籍或者文章,趣味性有,而知识性基本为零,那就等而下之了。

  当然这些科普书籍并非可以清晰的分为两种或者多种,而是一个连续的光谱,落在光谱的不同位置。而《正义之心》在我看来,其所处的位置非常接近“世界观刷新”的位置。

  《正义之心》想要回答的,是一个并不比《枪炮、病菌与钢铁》小多少的问题:人类的道德感从何而来?

  “道德当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古典意义上的道德哲学家都基于理性来推导道德的实在性,比方说那个经典的问题——“杀一人救十人”,你是否会去做?功利主义告诉我们,应该;而绝对主义告诉我们,不应该。这个问题长久以来很多人都想回答,但是没有人能够从理性上完全解决问题。

  而《道德之心》的作者乔纳森•海特告诉我们:这事根本就不是“想”的问题!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在那本著名的《思想快与慢》中告诉我们,人类的大脑分成两个系统:依赖直觉的系统1,与理性的系统2。系统1反应非常快,不需要我们投入多少关注就能够完成任务,比方说游泳,骑车,或者认脸;而系统2则需要人的有意努力才能够工作,理性的“思考”,也就是“想”,是系统2的任务,它精确却缓慢,耗能很高。海特告诉我们:之前的道德哲学家往往将道德视作理性的结果,也就是说,是系统2的任务;但是在心理学的实践中,他发现,道德在人类的实际认知中,很大程度上(并非是完完全全的)是系统1的工作;而系统2只起到了一点“事后辩护”的工作。他做了一个实验:加大实验对象的系统2负担,比方说记住一个很大的数字,然后再做道德判断,结论是在系统2不堪重负的情况下做道德判断仍然很快,这说明道德判断不是系统2的工作。

  这个关系,海特形容为“象与骑象人”:骑象人只能给大象做一定程度的指引,而大象在大多数时间都是自行其是。进一步的,海特也总结了:说服一个人,要去说服大象,而非骑象人。这也是这本书为什么如此引人的原因:他对于我们的说服,很大程度上是诉诸直觉的。

  那道德到底从何而来?自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将道德归类于系统1难免会让人造成一种赞赏道德绝对主义的错觉:既然绝大多数人对于道德的判断都是出于直觉,那么他们对于“对错“的直觉性观念到底是从哪来的?

  这就是海特的本书的另一半精华了:他论证了人类的道德体系是在进化中建构的。自从人类“成为人“,道德体系的建构就是让人类团体能够在竞争中获胜的因素之一。构建出共同有效道德体系的群体能够在群体竞争中胜出。我们甚至可以同理可得:宗教其实是这种道德体系构建的外部化:宗教能够把群体紧密的捏合在一起,在群体竞争中走得更远。

  在人类成为人类之后的几万年进化史上,海特总结出,道德有六个维度被发展出来:关爱/伤害、公平/作弊、忠诚/背叛、权威/服从、圣洁/堕落,以及自由/奴役。而每个人的道德观则处于这个六维空间的某个特定位置,这才是人们的道德观的差别之所在。有些人更加重视关爱,有些人更加重视公平,有些人更加重视自由,这都不是错误。所以为什么人类在很多社会问题上处于不同阵营,而阵营之间无法说服,因为所处的阵营对于道德的理解是很不同的。这甚至可以用来解释查理事件——西方道德观中对于自由和平等的意见终究被伊斯兰阵营对于圣洁的追求所压过。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清一色的谴责对方不按照你的游戏规则来玩的意义其实很小:对他们来说,虔诚重过生命。而国内的五毛/五美分之间针对权威服从/自由奴役这两个维度之间展开大规模攻伐,看过此书之后,会对两个阵营都多出一分理解。

  所以在中国这样一个思想市场极端分裂的国家,这本书是极为有益的——海特告诉了我们我们一直以来在下意识知道但是却没有自觉的事实。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开始以一种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类社会,特别是道德体系在其间的作用,这种感觉跟我读完《枪炮、病菌与钢铁》之后极为相似——从那以后,我对人类历史的看法完全不同了。所以,这是最好的,或者接近最好的那种类型的科普书。

  :要吐槽的是本书的装帧。原本我拿到这本书是没有腰封的,这点我颇为赞赏;但是打开书一看,原来腰封的内容做进书里面了——头几页全都是各种著名推荐,还不如腰封呢,至少我可以扔了。现在这个装帧过于机场了,大大降低了本书的逼格。

  《正义之心》读后感(九):《正义之心》——道德从哪来?是什么?有什么用?

  道德是从哪里来的,先天具备或后天养成?这就要回溯到大家的儿童时代。儿童是怎么认识到道德的?作者表示,其实这两者都不是,而是第三种即理性主义(rationalism),是孩子们自己认识到了道德!

  一个实验。将水倒入两个一模一样的玻璃杯里,让孩子知道水是一样多的。接着将其中的一杯水倒入一个高而细的杯子里,让孩子们比较这杯水和另一杯没动过的水。不满6岁或7岁的孩子通常会说高而细的杯子装了更多的水,因为水面更高。他们不知道水被倒来倒去的时候总体积不变。大人向孩子解释体积守恒是徒劳无功的。孩子没到一定年龄(一定的认知阶段)、头脑还没准备好时,是不可能懂这些道理的。而一旦他们准备好了,只需要玩一玩装水的杯子,他们就能够自己明白了。

  换句话说,对体积守恒的理解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向大人学来的。这是孩子自己明白的,条件是要他们的头脑准备好了,并且有了适当的体验。

  儿童对道德的理解和他们对水杯的理解一样:我们不能说这是天生的,也不能说孩子们是直接从大人那里学来的。倒不如说这是他们和别的孩子玩耍时自我建构的!比如儿童有了与伤害相关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自我构建出道德。孩子们痛恨自己受到伤害,因而知道伤害是错的,由此也渐渐明白了伤害他人是错的,而这又令他们理解了公平,终至于正义。

  但是这个理论也存在问题。比如理性主义者们很难去解释这些结果。儿童怎么能够单凭他私下里对无害的分析就能自我建构起关于恶心和不敬的道德知识?道德知识一定还有其他来源,包括文化习得或者关于恶心和不敬的天生的道德直觉。到了这里,作者给出了他自己认为的关于道德从哪里来的答案!(咸鱼个人认为这只能算一个修正,并不能作为答案!)

  ● 道德疆域随文化而变化。在西方教育程度较高的个人主义文化里,道德疆域通常是狭窄的。社会中心主义文化拓展了道德疆域,覆盖和规范了生活的更多方面。

  ● 人们有时会有本能反应——尤其是对于恶心和不敬,这对他们的推理会起到导向性作用。道德推理有时候属于事后的捏造。

  ● 道德无法完全依靠儿童的自我构建——在加深对伤害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自我构建。文化习得或引导在道德形成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一定比理性主义者的理论中所阐述的要多。

  如果道德主要不是由推理得来,那么来自于先天和社会学习的结合就是最可能的备选答案了。道德是先天的(进化出来的一系列直觉)以及后天习得的(在某一特定文化里儿童学着运用这些直觉)。我们生而正义,但我们也必须通过学习,明白人们希望我们在哪些方面具备正义!

  解释完了道德从何而来,下面要说的是一些道德心理学具体的问题。

  道德心理学的首要原则是,直觉在先,策略性推理在后!

  作者举了他一个自己的例子。他老婆叮嘱他不要把脏盘子放在柜台上,因为她要在那里准备孩子的食物。她的要求听起来很合理,但那语调让人感觉还有句潜台词:“我已经叮嘱过你100次了。”

  她还没说完作者的嘴唇就动了,几句话脱口而出,连起来的意思就是:宝宝醒的时候老狗又在吠叫,它想出去遛遛,所以很抱歉。作者当时只能把早餐盘随手放下了。在作者家,照顾饿了的孩子和躁动的狗都是万能的借口,作者因此得到了原谅!这时机智的作者就发现了。其实在她老婆说出“你就不能……”这4个字的时候,作者内心已经体会到反对。甚至在搞清楚她为何责怪之前,就知道不同意她的话(因为直觉先行)。而在获悉了责怪的内容(“把脏盘子放在……”)的瞬间,作者内心的“律师”就跑出来搜寻一个借口(策略性推理在后)。“我确实吃了早餐,给儿子马克斯喂了第一瓶牛奶,还带我的狗安迪出去散了第一次步,但是这些都并非同时进行的。仅仅是当我妻子责怪我的时候,我才把这些事都捏到一起,合成一个急匆匆的父亲腾不出手来的图景,而且就在她说完那句责怪(“……我为孩子准备食物的柜台”),我已经编造完了这个借口。这个谎话说得如此迅速和令人信服,以至于妻子和我自己都信以为真了。”

  下面为了支持直觉在先,策略性推理在后这一原则,作者在书中给出了6个实验性研究领域,它们表明:

  ● 大脑总会迅捷而持续地进行评判。

  ● 社会和政治判断严重依赖于飞速的直觉闪念。(一个测验要求你将好东西和不同人种的面孔连到一起,你会实实在在地感觉到自己对某个人种的反应速度会比另一个慢很多。大多数人最后发现自己对很多社会群体有隐含的负面联想,比如对黑人、移民、肥胖的人和老人。

  另一个实验托多洛夫收集了美国国会参议院和众议院选举中的冠亚军照片,他向人们展示了每次竞选的一组冠亚军照片,并且不提供竞选人的党派信息,要求人们选出看起来更具才干的一位。托多洛夫发现人们认为更具才干的候选人中,有2/3是真正的获胜者。

  托多洛夫让每一对照片在屏幕上闪过,然后要求人们作出谁更有才干的判断,这次照片闪现的时间只有1/10秒,不够人们定睛一看,奇怪的是,这次对才干的瞬间判断与真正竞选结果的一致度和先前是一样的。由此可见,大脑无论做什么,都是瞬间的。)

  ● 我们的身体状态有时会影响到我们的道德判断。糟糕的气味和味道会让人们在作评判时更苛刻(和那些能够使人们想到纯洁和干净的东西所起的作用一样)。

  ● 精神变态者推理而不感觉(在道德能力上有严重缺陷缺乏道德情感。他们不会感觉到同情、内疚、羞愧,甚至尴尬,这使他们能轻易地说谎,伤害家庭、朋友和小动物。)。

  ● 婴儿感觉而不推理(并且出现道德萌芽。心理学家发现,婴儿生来就有一些物理学和力学的知识:他们能预料到物体会依据牛顿定理运动,而当心理学家让他们看到在物理上不可思议的景象时,他们会显得很震惊(比如一个玩具车看起来穿过了一个固体)。心理学家之所以能够观察到这一点,是因为婴儿盯着这种不可思议的景象看的时间,比看到类似但不那么神奇的景象(比如看到玩具车从实心物体后面通过)的时间要长得多。婴儿似乎天生就具备某种理解物理世界的能力——即物体构成的世界。)

  ● 情感反应会适时地出现在大脑中的适当之地。

  (嗯,对没错!你脑中的疑问没有错,这就是《机器人叛乱》里两套思维模式的,道德版本说法。这理论基本上每本关于这方面的说都会拿来再说一遍!不过咸鱼认为,想上面所说,作者和妻子的例子还有那个我们的身体状态有时会影响到我们的道德判断等还有一些其他的心理实验等等都表面了,人其实是一种很容易操纵的物种!出一些这种的归纳总结是不是会更实用些?等等还想市面上确实有很多这种名为操纵什么的书。等咸鱼看完后再来说这个问题,嘛,下面继续推进。

  人们是因为自己心中的所谓良知而坚守道德吗?

  人们的行为符合道德仅仅是因为他们害怕自己的不道德行为被抓到后的后果——特别是对他们声誉的损害!人们关心外表和声誉远远多于关心事实!构建一个道德社会最重要的原则是,确保每一个人的声誉始终处于风险之中,这样才能保证不良行为始终能够带来糟糕的后果!

  道德心理学的首要原则是,直觉在先,前面已经说过了。现在要说的是策略性推理在后!为了说明道德推理的战略功能,作者说了5个领域的研究,它们说明道德思考更像是一个追求选票的政客,而非追求真相的科学家:

  ● 我们最为关注的是他人对我们的看法,尽管这种关注很多时候是无意识和隐匿着的。(比如自己的作为不用对任何人负责时,人们的行为会更加随便!)

  ● 有意识的推理发挥作用的方式就像一个新闻秘书,他自动地为总统所采取的任何立场辩护。(“这里有一些我能用来支持我的理论的证据,所以我的理论是对的。”“人们仅仅把智商用于支撑他们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用于更全面和公允地探究整个议题。”)

  ● 在新闻秘书的帮助下,我们不仅会经常说谎和欺骗,还能很好地加以掩饰,以至于我们自己都信以为真。(我们只是自己以为自己诚实。如果有机会,许多诚实的人都会骗人。事实上,我们发现,事实绝非是少数“烂苹果”拉低了平均水平,而是大多数人都会进行欺骗,使一点小奸小坏。)

  ● 推理能让我们得到任何我们想要的结论,因为,当我们想要相信某些东西时,我们就会问“我可以相信它吗?”,而当我们不想相信时,我们问的却是“我必须相信它吗?”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几乎总是肯定的,而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则总是否定的。(“我可以相信它吗?”:我们寻找支持性证据,哪怕我们只找到了一条假冒的证据,我们也能就此结束思考,并可以相信它了。因为假如有人问起,我们可以为之辩解了。“我必须相信它吗?”:然后我们就会寻找反证,并且,假使我们仅仅找到一条怀疑该事物的理由,我们也能驳倒它。只需要一把钥匙,就能解开“必须”这一手铐。)

  ● 有关道德和政治事务,我们常常是效忠于群体而非出于自利。我们施展推理技能支持自己的队伍,以此证明忠诚。

  作者给出的结论是:“要警惕对理性的崇拜,这种崇拜有时能在哲学和科学圈子里发现,它不过是一种妄想。它是信仰某种虚妄之物的一个例子。与之相对,我提倡一种更偏直觉主义的道德和道德教育路径,这种路径对个人能力的看法更为谦恭,而且更看重能使人们所思所行更加良善的环境和社会体系。如果你相信理性的演进不是为了帮助我们发现真理,而是为了帮助我们在与他人讨论问题时进行争辩、说服和控制,那么大多数离奇或令人沮丧的研究发现其实是很有解释力的。

  我所努力阐明的是一种推理的情况,在此种情况下,我们的道德能力从直觉主义的角度能得到最佳的描绘。我没有宣称对问题进行了全面检验,也没有给出不可辩驳的证据。由于证实性偏见具有难以克服的力量,与我意见相左的人必定会对我提出异议。最终,假如科学家们真的追求科学,真理会从一堆有缺点的、不全面的观点中脱颖而出。”

  (咸鱼表示不能理解非常呀!作者自己架空了一种理性出来。哦,或者说可能是咸鱼自己对理性理解有误。这里还有读者可能要问这说的道德好好的怎么就扯到理性上面去了呢?(因为作者论述道德的起源是理性主义,注意看本文第一大节!)可能作者的意图是想表明,前面说的是直觉而现在的是经过脑子推理的。那问题来了,咸鱼认为不是只要是经过脑子想的就是理性的喂!像“智商用于支撑他们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用于更全面和公允地探究整个议题。”就是《超越智商》里面说的理性和智商其实并没有太大关系呀!理性是更高一级的存在。作者的这个说明,咸鱼个人认为用在说明高智商非理性的情况下。更加妥当一些!)

  有图的 咸鱼就放公众号里了。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NzQxODM5Mg==&mid=2247484179&idx=1&sn=e709cd619e1afff1361c867b078ae325&chksm=ea16f6e4dd617ff238d4b7719b76152fa6a0611f5909ef6348132b3b11bcb4ead1ca332cd5df&mpshare=1&scene=2&srcid=1006Ypatc9T4bxnwqVDtIuHH&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key=&ascene=2&uin=&devicetype=android-22&version=2603163b&nettype=WIFI

  《正义之心》读后感(十):作为错觉的正义之心

  一、作者想解决的两个问题:

  1、道德是否是理想产物?

  2、道德的进化是个体进化还是群体进化?

  二、象与骑象人也是一种对大脑的二元认知

  关于第一个问题,作者认为道德直觉在先,理性反思在后,即人的意识是分裂的,如同象与骑象人。骑象人事有意识的论证,即我们完全自知的预言和图像流,而大象就是其余99%的精神过程,它发生在我们的意识之外,却控制了我们绝大部分行为。理性反思更为本质的来看其实是骑象人对大象行为的解释。

  达马西奥在《笛卡尔的错误》中已经指出,笛卡尔的错误源于将身、脑分离的二元论,脑中住着小侏儒观看心灵剧场,但是小侏儒是否也是身、脑分离的呢?骑象人是否也存在着自己的大象和骑象人呢?可以看出作者希望将大脑的活动用隐喻更加形象表现出的意愿,但是象与骑象人这种区分法,事实上也是一种二元论,掩盖了大脑的运作机制:即【大脑的运作机制是一个整体】,科斯林《上脑和下脑》指出即大脑的各部分是一体的,上脑与下脑不是二元论,左脑与右脑也不是二元论,只是经过数百万年的进化,大脑的某些区域更容易塑造成固定的大脑地图。如果出现极端情况,如中风、部分脑神经死亡,其它区域的神经元会按照新的生活方式再生,并占用之前的区域。

  三、蜂巢开关和宗教一样都是只是一种非理性错觉

  关于第二个问题,作者主要抨击了以道金斯、丹尼特、哈里斯、希卿斯的新无神论天启四骑士。作者将新无神论分解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认为宗教等集体意识遵循传统小步演化机制,信仰宗教或加入集体的个体获得了更多的生存概率,从而产生出天神错觉,如同钻石博士在《钢铁、枪炮、病菌》中提到的复活节岛,居民数百年间将绿植采伐殆尽,最终没有人记得复活节岛初始的样子,仅仅在海鸟存活的地方还留存着小部分绿植,居民则将海鸟奉为神灵,且每年举办竞赛仪式,最先从离岛上取回鸟蛋的人被封为神灵的代表。

  第二部分,作者认为宗教是有区别于个体进化的群体进化的产物,认为模因假说是一种偏见,即模因与基因一样,宗教(一种模因)可以在人的大脑会形成复制子,不断在人群中复制占领意识行为,从而发生非理性行为,如自杀性袭、宗教战争。作者认为少数宗教教徒的极端行为,与个体进化的变异行为有类似之处,除此之外,绝大部分信徒形成的社区生命力都更强,因而宗教是一种集体进化,且人的行为中有90%为黑猩猩(个体进化),10%为蜂巢(群体进化)。在我看来,模因假说固然是一种未经全面验证的解释范式,但是群体进化很明显是可以由小步演化的个体进化解释的(奔跑的鹿群不是集体行为,仅是跑的更快的个体都存活了下来),因而并不能认同作者提出的蜂巢开关概念。

  四、本书的可取之处

  新无神论占据主流思潮的时代,个体进化、基因及模因的范式解释力太广泛、太完美,很难让人接纳其他思潮。依据奥卡姆剃刀原则,作者所提出的两个隐喻都有不完美之处,不过确实为我们了解人的意识行为添加了新的角度,这样的观点我们需要不时的回头看看,也许仅仅只是隐喻选择不当,在不久的将来可能稍加改进形成新的范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正义之心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