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们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们的读后感10篇

2018-02-17 20:3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们的读后感10篇

  《我们》是一本由尤金·扎米亚金著作,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页数:21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读后感(一):《我们》关于“权利”的思考

  1、在我生命的最后时刻,我必将虔诚地、感激涕零地去亲吻大恩主的惩罚之手。在大一统王国里,我享有接受惩罚的权利。我不会放弃这一权利。我们任何一个号码都不应该、也不敢拒绝这唯一属于我们自己的权利,因此它也就更珍贵

  2、权利的根源在于力量,而权利又是力量的功能。现在有两个天平盘:一个盘里的重量是一克,另一个是一吨;一个盘里站的是“我”,另一个是我们、大一统王国。很显然,认为“我”可以对王国享有某些权利,和认为一克可以是一吨的等量,完全是一回事。由此可以得出下列的分配方法:给一吨以权利,给一克以义务。而由渺小伟大必由之路,就是要忘记你是一克,而记住你是百万分之一吨……

  《我们》读后感(二):“我”与“我们”VS"自由“与”幸福

  2月的读书额度,读完最后一页,沉默了许久,先说书的整体结构,没有1984和美丽世界组织舒适,如到处散落的随手记录,缺乏足够的连贯性和清晰逻辑故而比前两本读起来更为费力,容易半途而废些。

  但私人体会是,因着这种没有严格逻辑的记录,才是札米亚金思考更为长远深刻体现,也因此更为艰难。在所有的叙述里,D-503都不是一个叛离或试图改变什么的人,只是在自己熟悉领域内的原理与大统一王国信奉的真理相悖而犹疑。种种偶然下,因着内心偶尔迸发的东西试图去和I建立某种相依为命的Link,在好奇情感的驱动下,试图去逃离大统一王国无休止的重复。但终究,对我“我”只能是“我们”的百万分之一或者千万分之一这一点,带着不甘又认命的心理,那些被勾起的原始欲望并未敌过“幸福”的稳定的内核。在没有自由的幸福的"我们"的国度,或是没有幸福的自由的"我"国度里,非此即彼,没有别的可能下,若非真正的“我”,都逃不开这种让自己彷徨的自我怀疑与试图消灭彷徨的理性,最后的最后D-503还是通过一个手术忘记了自己那丝灵魂,继续一种近乎完美的精准的幸福的模式空虚的统一循环...哪怕看着I在真空罩里备受折磨的I,只觉得不可思议...曾经,多少人如同I搬不惜一切代价试图从"我们"中逃离获得一丝"我"的感受人们,在今日的世界,似乎又开启穷其一生融入人群成为"我们"的模式。

  或许,幸福VS自由的非此即彼才是残酷真相

  《我们》读后感(三):我们

  曾经拜读过乔治•奥威尔的《1984》,故事带给我的触动今昔依旧难忘。尤金•扎米亚金所著《我们》,为我们展现了另一个乌托邦的世界,作者用第一人称带入我们走进一统王国,一个玻璃所筑充满爱与和平的世界。

  乌托邦里人们不再有个性,不再有名字,以至于用数字代号作为他们的名字。乌托邦里不再有隐私,不再有私有,以至于所有的建筑材料都是玻璃。乌托邦里的居民穿着同样的制服,吃着同样的合成食物,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方便监督,方便被管理。他们的娱乐是伴随着大喇叭里播放的一统王国国歌四人一行并排行走,他们不再有婚姻,而是在规定的一小时,放下窗帘用手中的玫瑰卷行使“爱”的权利。统治一统王国的是伟大的“大恩主”,“大恩主”每年由全体选民选举产生,但是他总是能全票当选。一统王国是幸福伊甸园,却是自由的深渊,幸福与自由在这里是不能兼容的,只有愚蠢的远古人才要求自由,所以他们被放逐到了荒野之中。

  故事是由统一号飞船的设计师D-503以记事的形式带我们步入他的乌托邦世界,起初,他只不过是一个循规蹈矩,坚信创世法则“四则运算”,由衷赞颂“大恩主”和一统王国的几何美并时不时为自己的返祖冲动担惊受怕的号码。他爱上了I-330,一个反抗组织成员,他的返祖本能被激发,从此他患上了不治之症是的,他拥有了灵魂带来的幻想症,幻想症终日折磨着他。造反之日终于到来,迎接这个世界的是灼热的太阳绿色枝叶以及愚蠢的自由,“大恩主”的敌人原来如此之多。一切动乱的原因都是由于幻想症的蔓延,好在病因的神经中枢位置已经确定了,并能通过X光来治愈,D-503一切的挣扎已显徒劳,最终他终于被治愈,在康复后他做了起初就应该做的,向“大恩主”说出自己的同党,他看着气钟罩内的I-330无动于衷

  “我能感觉到我自己。只有进了灰尘眼睛,化了脓的手指,发了炎的牙齿才能感觉到自己,才能意识到自己的个体性;一只健康的眼睛、手和牙齿是不会感觉到的,它们就像不存在一样。因此,个体意识只是一种病态,这不是明摆着的吗?”

  “现在我们有两个天平秤盘:一个上面放的是一克,另一个上面放的是一吨;一个上面放的是我,另一个是我们一统王国。那么显而易见,假设我对一统王国有一些权利,与假设一克等于一吨全然是一回事。因此,有了这样的划分:给一吨以权利,给一克以义务。从渺小到伟大的必由之路,就是忘记你是一克,而觉得你是百万分之一吨。”

  我们吞噬了我,我变成了我们,“我们”来自上帝,而“我”来自撒旦。

  《我们》读后感(四):“我”与“我们”VS"自由“与”幸福“

  2月的读书额度,读完最后一页,沉默了许久,先说书的整体结构,没有1984和美丽新世界组织地舒适,如到处散落的随手记录,缺乏足够的连贯性和清晰逻辑故而比前两本读起来更为费力,容易半途而废些。

  但私人的体会是,因着这种没有严格逻辑的记录,才是札米亚金思考更为长远和深刻的体现,也因此更为艰难。在所有的叙述里,D-503都不是一个叛离或试图改变什么的人,只是在自己熟悉领域内的原理与大统一王国信奉的真理相悖而犹疑。种种偶然下,因着内心偶尔迸发的东西试图去和I建立某种相依为命的Link,在好奇与情感的驱动下,试图去逃离大统一王国无休止的重复。但终究,对我“我”只能是“我们”的百万分之一或者千万分之一这一点,带着不甘又认命的心理,那些被勾起的原始欲望并未敌过“幸福”的稳定的内核。在没有自由的幸福的"我们"的国度,或是没有幸福的自由的"我"国度里,非此即彼,没有别的可能下,若非真正的“我”,都逃不开这种让自己彷徨的自我怀疑与试图消灭彷徨的理性,最后的最后D-503还是通过一个手术忘记了自己那丝灵魂,继续一种近乎完美的精准的幸福的模式空虚的统一循环...哪怕看着I在真空罩里备受折磨的I,只觉得不可思议...曾经,多少人如同I搬不惜一切代价试图从"我们"中逃离获得一丝"我"的感受的人们,在今日的世界,似乎又开启穷其一生融入人群成为"我们"的模式。

  或许,幸福VS自由的非此即彼才是残酷真相…

  《我们》读后感(五):观照人类现实一面宝镜

  生活中有你、我、他,这本来很正常,但假如生活中没有“我”,而且只能有“我们”的时候,那个世界会怎么样呢?

  前苏联作家尤金·扎米亚金,幻想了一个发生在一千年后的故事。

  在一个只能有“我们”的社会中,“我们”能是谁?只能是高度数字化的代码,不能有恨、有爱,有血、有肉、有灵魂。所有号码,生活在跟空气一样透明的玻璃房中。散步时,4人一排统一灰蓝色制服。每条街道完美笔直,住所均为平行六面体。所有家具,全都是玻璃的。音乐数学结构制成。一切信件、行踪,必须报安全卫士局。一天的86400秒,全由守时戒律表控制。只有在性活动日的16点到17点,21点到22点,经批准,方能拉上窗帘。若哪个号码有异常?马上给你物质分解了。

  尤金·扎米亚金1920年完成了《我们》的创作。成为反乌托邦文学的开山之作。虽然他已在1937年在巴黎去世,但《我们》一代代传下来啦。

  尽管扎米亚金自嘲《我们》是我所创作过的最滑稽、最真切的一部作品。但《我们》警示人类,只要存在所谓的绝对同一,其身世总会露出马脚。即便有时化妆美容,但与玩魔术的离不了一块布一样,一旦借助国家、政权、洗脑、法律、条规、种族宗教军队文化工具,控制的本性总会暴露无遗

  《我们》更提醒人类,环顾历史,打着正义的旗号,以道德名义,假借民意幌子,行的仍是控制的实质,这样的连续剧,别说人类发展史的前几百集不断上演,即便人类亿万年后移居外星球,只要气候适应,这种连续剧,还有可能会不断。

  谁若不信的话,请看看这本九十多年前写的小说,再对照百年来人类发展史,不由你不服气作者的洞见。

  尤金·扎米亚金生前说过一个意思:一共有两个乐园,人们有权做出选择:没有自由的幸福,或者没有幸福的自由。非此即彼,没有别的可能。当没有“我”,只有“我们”的时候,世界会怎样?人异化的最高等级不是物的异化,而是体制的异化。

  请让我们象爱护眼睛一样,爱护人性的圣光吧。不要等失去了珍惜

  《我们》读后感(六):反乌托邦与自由

  看这本书的时候联想到Pink Floyd的《The Wall》,冰冷、机制与尖叫、恐慌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抵制想象力,抵制灵魂,抵制无限,抵制梦,抵制自由…在那个世界把幻想称为疾病、发疯。

  海明威自杀的原因之一因为想象力的丧失,科特柯本死因之一也因为嗓音条件的困扰,医生告诉他只能规规矩矩唱歌了。因为自我的丧失,不愿苟活的人选择了另一条使自己完美的道路,而另一部分人,噢不,他们并不称自己是“人”,他们成为了同一时间做同一件事情,不能思考不能做梦,连性交都要领取玫瑰券的行尸走肉。大一统王国里,灵魂是罪恶。“我很大意,我生病了,我有一个灵魂,我是一个病菌。”

  “自由与犯罪密不可分,当人的自由等于零时,他就不犯罪。使人不犯罪的唯一方法就是剥夺人的自由。”这是D-503的观点,是大一统王国的观点。最可悲的不是被剥夺了自由,而是主人公的不自知,明明没有自由,却误以为自己是幸福。其实主人根本并没有思考过幸福这个问题,因为被剥夺了个体,便被剥夺了思考的权利。

  爱与饥饿统治着世界。爱是一种形式的犯罪。遇到了I-330的主人公却渐渐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I-330是一场革命。D爱她,也怕她,而正如她所说,“你害怕它是因为它比你强大;你讨厌它是因为你害怕它;你爱它是因为你不能使它服从你的意志。只有不顺服的才会被爱。”“没有什么是最终的,革命也是无穷的。”I开始提出了个体,提出了革命。“正是差异温度的差异、热的差异才使生命得以存在。如果宇宙处处是恒温的,或者是恒温的物体,那一定要使它们相撞击,产生火,产生爆炸,形成炼狱。我们要使它们碰撞。”碰撞。革命的开始。

  而最可怕的不是抗争,不是抗争失败,而是全民同化,没人明白抗争的意义,没人会考虑到抗争,因为没人明白幸福与自由的关系。大恩主的那段话让我印象深刻:“那些在天堂里的人早已不知道欲望为何物,亦不知道何为怜悯和爱。他们是受到祝福的,是被切除幻想的(正因如此,他们才受到祝福)。他们是天使,是上帝温顺的奴隶。”这些话直接批出了乌托邦、大同社会的弊端——整齐划一的机制社会。

  乌托邦作为一个理想,是美好的。而作为一个制度便是不可行的。和而不同,才是社会的最理想化。若过度同化,剥夺人性,那人类就真正地成为了机器,推着齿轮,却一直原地绕圈。

  《我们》读后感(七):我们

  在第26世纪,按照扎米亚京所写,乌托邦里的居民已经如此彻底失去个性,以至于只以数字命名。他们住在玻璃房子里(写于电视发明前),使政治警察——称为“护卫”——更容易监视他们。他们全穿同样的统一服,通常一个人不是以“一个号民”,就是以“一个统服”(统一服)相称。他们靠合成食物维生,通常的娱乐是四人一排行进,同时喇叭里播放着大一统国的国歌。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他们被允许可以放下玻璃公寓内的幔帘一小时(被称为“性小时”)。当然,那里没有婚姻,然而性生活似乎并非完全是滥交。为做爱目的,每人都有一种粉红色票券的配给薄,跟他度过规定的某次性小时的伴侣在票根上签字。大一统国是由一位被称为“造福主”的个人所统治,他每年由全体人民重选,总是全票当选。这一国家的指导原则是幸福跟自由互不相容。在伊甸园里,人是幸福的,可他愚蠢地要求自由,就被驱逐到荒野中。现在大一统国通过剥夺他的自由,令他重新享受到幸福。

  《我们》读后感(八):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完美的世界

  《我们》又名《反乌托邦与自由》,被乔治奥威尔称为焚书年代的文学奇品。是一部经典的反乌托邦作品。与阿道司.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乔治奥威尔的《1984》合称为反乌托邦小说三部曲。

  先介绍乌托邦,乌托邦本意为“没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延伸还有理想,不可能完成的好事,最早提出者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托马斯莫尔在他的著作《乌托邦》里虚构了一个人民平等,财产公有按需分配的美好社会,如世外桃源一样的国度。

  《我们》的作者是俄国白银时代作家尤金扎米亚金。{白银时代:是指饿罗斯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学}青年时积极参加俄国革命,两次被流放。苏联成立后他敏锐地察觉到新制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写出了一系列作品予以针砭。作品集象征,幻想,现实于一身。被称为“超现实主义”。1920年完成了《我们》的创作,但在国内无法发表。1924年英译版《我们》在海外发表。《我们》的写作风格直接影响了后来的《1984》,《美丽新世界》,开创了反乌托邦小说的这一文学类型。

  乔治奥威尔曾为它亲自作序,在序中,他已经将书籍内容和主题思想进行了高度概括。在此我将引用序中部分内容。

  在扎米亚金描写的26的世纪里乌托邦里的居民完全丧失了他们的个性以至于用数字代号作为他们的名字.......大一统王国被一个叫做“大恩主”的人统治着.......这个国家的领导纲领是幸福与自由不兼容......现在大一统王国通过剥夺人的自由来恢复人的幸福。

  故事采用第一人称叙事的方法,故事的讲述者D-305是为极具天赋的工程师,但他也只不过是只循规蹈矩的可怜虫,身处在乌托邦的生活中,会经常因为一些返祖性冲动占据他的心而担惊受怕。D-305爱上了一位叫I-330的号码【在书中,爱是一种形式的犯罪】,I-330是地下反抗组织的成员,她暂时成功的把D-305引上了造反的道路......但最终D-305被挽救。

  本书意图并非针对任何一个特定的国家,而是指向当时的工业文明。作者想借本书表现原始人类精神对纯理性化,机械化,毫无感情的世界反抗。我按照序中的指导就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以下为我的个人观点。

  首先从纯理性化来说,作者笔下的世界是一个极端理性化统治的世界,人们扼杀了所有的感情,在文章的后期乌托邦里甚至可以通过手术消除人类一切幻想。本文的主人公D-305就是一个纯理性化的人物形象,但他身上也存在着人类原始精神。比如说文中主人公嘲笑古人野蛮,那滑稽的笨拙的水蒸气堆积竟能给诗人灵感,D-305喜欢将一切事物都数字化,程序化。他对一切不符合逻辑的事物表示厌恶。他严格按照时间表来进行生活,他对古人自由生活表示不解,认为那是无序的野蛮的时代的匪夷所思的事情。他对乌托邦的音乐进行过一段描写:

  无穷音节阶的凝合与散落,泰勒和麦克劳伦的合成和弦构成水晶般清凉的音符,毕达哥拉斯的定理构成的饱满......古人们光怪陆离的音乐,没有理论制约,只有野性的狂想,是多么可悲......

  但是他的身上原始精神也在反抗,当他听古典音乐时所出现的灼热的太阳的幻想,I-330在引导他时他内心所出现的纠结抗拒到最终服从的过程,文章中花了大量的篇幅来写主人公内心的抗拒的,矛盾的心理进程,乌托邦一旦出现任何异常,都要上报护卫局,但主人公在I-330的引导下一次又一次违反了他所尊崇的时间表,却没有上报。D-305在古屋时对I-330的那种强烈性欲。O-90怀了他的孩子之后的保护欲,都可以看出他身上的人类原始精神。还有I-330反抗大恩主的精神,O一直想要一个孩子的母性,U告密却没有揭穿O怀孕的事只因为怕D-305怨她,因为她爱D-305。

  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讽刺当时的工业革命。我认为在书中作者有意将人类拟为机器的含义,作者在书中有这样的描写:

  成百上千的号码们,整齐统一的身着浅蓝色的服装,胸前挂着金色的徽章和每个人的号码,我们一排四个号码,列队而行,整齐地踩着乐拍,不过是这洪流中中数不清的浪花的一朵。

  它【时间表】把我们每一个人变为宏伟的史诗中的六轮钢铁英雄。每天清晨,我们数百万人,像六轮机器一样精准,在同一小时,同一分钟,像同一个人醒来,在同一个时间我们在百万人工会开始工作,又在百万人工会结束工作。然后我们合成的有百万只右手的身体,按照时间表的安排,在同一时间举起汤勺送进嘴里,在同一秒我们出去散步......

  每个人的个性被抹杀,像机器一样生活,作者对机器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他曾经说过:“人类不假思索的把这个恶魔从瓶子中释放出来,但是却再也无法将其关入瓶中”。我认为作者这样描写乌托邦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担忧。

  最后我认为作者所探讨最深入的问题,关于自由与幸福的问题。世界上只有两个乐园,一种是没有幸福的自由,一种是没有自由的幸福。主人公生活在后者,他们的世界是被绿墙所包围,他们生下来就只在绿墙里生活,他们中任何有异心的人都会被处决,处决手段十分高明,处决的机器会瞬间将人化为一滩血水。这种形式是一种人祭的形式,作者有意加上了远古世界中邪恶的奴隶文明色彩。而且我认为绿墙包围了人类,这里象征着人类被圈养了起来,像奴隶,像牲口。作者借D-305嘲笑古人奴性精神暗讽乌托邦的居民的奴性。

  在乌托邦里,自由是一个禁忌的词语。书中观点是自由是一切犯罪的源泉,人类犯罪的本能如此根深蒂固,使人不犯罪的唯一方法就是剥夺人的自由,自由的生活方式是在谋杀大众,大恩主的一段话很清楚的说明了在乌托邦世界里幸福与自由的关系。

  从在襁褓里,人们祈祷,梦想,渴望的是什么,他们渴望的是有人明白的告诉他幸福的意义,然后用锁链把它和幸福捆在一起......

  幸福与自由像鱼和熊掌一样不可兼得,我读过书之后在想牺牲掉生而为人的自由去换取畜生一样安逸的幸福,值得吗?人生而为人,总是不完美的,当生活中的一切都按照时间表来进行,所有人都在同一时间做着同一件事,生活如一潭死水一般寂静,那样的幸福还能叫幸福吗?在书的末尾D-305接受了幻想切除手术,他能心安理得看着别人上刑场,他庆幸自己的理智又回来了,这样结局会使人陷入绝望,I-330的革命没有成功,使人看到了失去自由后的麻木,不可撼动。

  《我们》这本书是开反乌托邦小说先河之作,但在叙事上不如另两本流畅,书中大量的主人公的幻想和心理描写太过累赘。后半部分结构过于松散。但这本小说的针对性和思想。观点鲜明。

  总而言之,我只能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不完美的世界。

  《我们》读后感(九):自由与幸福的关联

  作为1920年的一本书,作为反乌托邦小说的开山之作,尽管语言风格并非我所中意,书中提出的思想还是值得思考的。

  自由与幸福是书中讨论的主题。在管制严格的体制下,遵照恩主指示的时间表,是让人们生活幸福的根本所在。若要获得自由,将会导致社会动荡,没有归属,没有恩主管理的生活将会混乱不堪,最终丧失来之不易的幸福。因此,恩主告诉民众:自由与幸福,两者不可兼得。

  我在想,什么是自由,是你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喧哗或者孤独,选择静居或者流浪,选择每口饭嚼52次而不是50次,选择睡眠的时间10小时而不是8小时,选择与爱人亲昵的地点方式,不需要登记,不需要玫瑰券,不需要始终生活在透明的玻璃房,只有释放的时候才能放下窗帘一小时。在实时监控的环境里生活,别说自由,基本的隐私都没有。

  那么幸福呢?自由与幸福到底有没有关联,也许只有在失去自由的时候我们才会懂得。现在的我们有时完全自由的么?有伦理道德在约束,有法律制度在管理,我们也没有获得完全意义上的自由。我们现在的自由是让整个社会足以稳定的程度。当我们都约定,要遵守我们自己制定的法律时,便为所有人上了一层保险。你不可以杀人抢劫,同样的其他人也不可以伤害你,这是契约的精神,这是民众的力量。这是约束,这是不自由。可是我们又是自由的,言论、思想,没有人会控制你,可以热衷于自己崇尚的事物,可以跟随自己的选择,在大制度下的小自由,合理控制,便能获得幸福。

  《我们》读后感(十):第一人称的深度

  《我们》一书成书于1920年(请注意这个时间,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进而建立苏俄),一直没法在苏俄——或者叫苏联——国内出版,1924年在国外以英文版出版,而作者也最终流浪国外客死巴黎。

  那些劳什子的什么“焚书时代的文学奇品”(乔治•奥威尔语)之类的话就不说了,在我看来,这本书不光是开拓了反乌托邦小说这个题材领域,更是三部经典(本书,1984,美丽新世界)中最为经典最为影响人的一本,从这一点讲,后无来者也无不可。

  说来,《我们》一书实际上是我读起来最缓慢最难懂的一本,其他的基本叙事如同行云流水,基本没有什么阻碍与粘滞,而《我们》,应该不是因为翻译的原因,而是因为其中有大量的心理思维描写和主人公的类似胡言乱语,导致比较读下去。

  从叙事角度看,其他的几本书,脉络非常清晰,设定了一个场景,然后以第三人称的角度去推进叙事。第三人称叙事的好处是,可以给读者相对客观的阅读视角,能够不局限于主人公的生活范畴,可以同时刻画多个人。但它的不足之处也非常明显,也就是本书的优势所在:对主人公心理活动的刻画太过浅薄或者根本不去刻画人的心理活动。

  而我觉得,反乌托邦这样的社会学政治学范畴的小说,不去深入刻画人的内心世界,真的是非常的失策。一个人生于斯长于斯,真正能体现冲突的,除了外在的那点斗争之外,最漂亮的难道不是内心的矛盾与转化么?而这一点,《我们》做到了。从主人公那充满天马行空混乱语言的记录中,我能感受到主人公的“正常”与“不正常”之间的冲突和此起彼伏,我能够很清晰的从书中读出主人公的内心冲突和矛盾,也能够更轻易的将自己代入到主人公的角色中。而且,这本书也是唯一让我读完后感到心痛的,是因为最后一节,503在接受完手术后,眼睁睁的看着330在自己面前在空气罩中反复受着折磨,还特别强调了此时其他人已经受不住而坦白。用这样的一个情节,难道不能更加激发人的共鸣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我们的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