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冰下的人》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冰下的人》读后感10篇

2018-02-20 20:5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冰下的人》读后感10篇

  《冰下的人》是一本由侯磊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2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冰下的人》读后感(一):被冻结的北京往事

  ——《冰下的人》

  文/塞北1573

  看《乡愁北京:寻回昨日的世界》时我曾经写给过:“我清楚自己对它的喜欢是一种虚构的意向——吊唁多过热爱。那个有胡同,燕京大学思想蓬勃和学者风骨的时代,最后终究是纸上流年。”但远不止这些,每个能触及到柴米油盐,市井胡同的北京生活都被我怀想着,而我——总是过多想象它的美好,忽略了它的残忍

  《冰下的人》是侯磊的一本中短篇小说集,故事主要描写的是北京中下层普通的人的生活。大时代下,普通人面对生活的无力和绝望,六个故事里,六种身份,六种人生,他们是普通的老北京人儿社会变迁人性自私挣扎没有地域差别一样悲伤,一样冰冷。

  83年出生的侯磊,这是一个中国发展最为迅速更迭最为频繁的时代,作为比作者晚几年的我,多少可以感受到作者寄予在作品里的茫然痛苦,以及对经历的回望。这种挣扎隐藏在社会前进的巨轮下似乎微不足道,但足以在一个年轻人的生命里留下痕迹

  《冰下的人》《水下八关》还有《少年色晃儿》这三篇,都有着非常明显的八零年代记忆,那些骑自行车,玩摇绳踢毽,集体干活,集卡,约架追女生套路,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它的有趣无聊区别的是京味语言写出来的故事,看的时候总是想起《阳光灿烂日子》,也想起过高晓松多次提到的老北京生活,这叫地道。想想不是当地语言的当地故事,该是如何尴尬和跳戏。

  最绝望的是《女司机》这篇,这是一个北京开出租的女司机十分现实苦难,脱离了上面三篇的少年无知,脱离了《积极分子》里的时代背景,它现实的可以让现在在北京打拼的人都能感同身受孩子丈夫保险房价,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底层普通人的生活,所有事情都要为生活让路,而“生活像土地贫瘠,像胡同般破败”,人如蝼蚁,天地不仁。

  所以若说喜欢,我个人最喜欢的还是《积极分子》和《长生天》这两篇。《长生天》似乎是和整本气质偏差最大的一个故事,因为它写的是父辈知青下乡来到内蒙古发生的故事,但其父亲依旧也是一个北京人,他那种质朴隐忍的爱实是一种大爱。《积极分子》以一个“积极分子”张雅娟的人设串起了整个香儿胡同的故事:成分太高,丈夫是公办老师的孙家两口子;坚持穿大褂的孙老头;爱喝酒有些文化的关志承,是孙家的租客,养了两只猫被孙家媳妇儿拿药毒死了。说到北京就不得不说胡同,胡同里的生活某种程度上也是老北京人生活的真实写照。老北京的胡同生活鲜活的呈现在读者面前,有血有肉,有小心思有劝和,世人百态,大抵也就如此。最后透过孙老头儿这个人物,看到老北京人的执拗、傲气、以及通透,或者说他最贴合我心中对于老北京人的这种设定,当然这不一定是对的。

  去年我第一次去到北京,怀着我开头时说的热爱,回来后我跟朋友说:不知是我去的地方不对,还是不是假期,它不是我看到别人说的繁乱的帝都,我也没有挤不上地铁,没有找不到方向。改建后胡同里,人们贴着“请勿参观”的牌子生活依旧,大街上不少老人骑着自行车买菜。其中最让我受到震撼的是在那天在国家图书馆里,看到一个老大爷,应该有七十多岁了,他穿的非常普通,和我老家门口太阳的老人一样,拿着那种装宣传单用的布袋在复印资料,他反过来时我看到是一本物理技术的书。

  《积极分子》里描写到孙老头时有句话:每个胡同都有这样的老人,他们证明北京曾有过过去。我想,或许它已无需证明,虽然客观上,它的毁坏曾让建筑大师梁思成痛哭,它的历史存在毁在一个和平发展的年代,但它的经历已经沉淀融入到它的现在。而这本《冰下的人》也是一个补充,告诉我,它不只是向阳老城根偷得浮生半日闲,它也是深深刻刻实实在在的生活。

  2017.6.15

  阴天

  《冰下的人》读后感(二):失语者

  五六十年代,一个特殊的年代,新中国诞生与发展,输入新鲜血液的第一个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出生的人称为50后,如今他们都已经年逾半百。回忆起那一个年岁,不可谓是不深刻的。他们是新中国诞生的第一批新血液,他们是知青,是老兵,被国家政府统一分配岗位,与新中国一起成长,奔跑。他们的血液里有着激情与朝气,永不认输,任劳任怨,坚守岗位,过着忧患与期待艰苦生活。当时新中国的成立面临着许多机会挑战,由于国家封闭、监控,发展的困难崎岖可想而知,而这也渗透到了那一年代的人的血液中。50后大部分学识不高,时代与世界在缓慢而急速地变化,在成长的尘岁中,他们渐渐发现了生活的艰难与猝不及防。现实的压力与社会的紧迫感压迫着他们,他们渴望追上时代,却被时代所抛弃,而接下来的80后在老一辈的影响迷茫无措,时代的急速发展令他们不得不加快成长的步伐迎接巨大的挑战。

  这本书用极具平淡话语描写这样的年代,知青、老兵、学生这些社会底层的人们的现实状态。平淡冷漠的话语中透露着灼心与浓浓的凄凉感。

  这是一群小环境下痛苦艰难生活的人们,生活的混乱无奈打击着他们。他们被历史评为最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人们,但是其中那些小环境里的人们的生活谁又知道?作者侯磊将这些失语者未言的话语一一道出,人们眼中不可说的痛苦与呐喊被无限放大,在冷模式结局中感受到这个时代、这个群体里的人们的无尽悲哀与迷茫、绝望。

  他们幻想着所谓的冰下世界,或者说冰上世界,那个理想中的现实世界,为了那个社会拼尽一切在努力奋斗——理想的爱情、衣食无忧的生活、梦想达成的那天。而这些却如冰雪一般如此缥缈虚幻捉摸不定。所以当理想破灭的那天,生活的压迫席卷而来,突如其来的现实冲击下只能苟延残喘、行尸走肉地活着。如此无望的一个世界。他们默默接受,却无力反抗,只有生命结束的那天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迷茫、惊慌是他们的标签,像啼血的杜鹃般,凄厉无声。这个特殊的迷茫时期打磨着他们的血性。悬崖、地穴、深渊处处可见,人生就像一个旋涡,摸不清头绪又被陷入其中,无力扭转。

  这本小说集的魅力也许源于此,极尽淡漠的笔墨,描绘得绘声绘色,将那个鲜为人知,被人淡忘的岁月勾勒出来,各个阶层内心与现实世界被一一揭开,在回忆的同时无声地痛惜、怜悯。侯磊说写这本书是为了自省,不要忘记自己是从哪个胡同出来的。是啊,这是一个令人害怕的年岁,但也正是这样的一个年岁磨砺出了现在的他们,即使如今的世界早已不同,但是曾经的岁月却弥足珍贵,那些未说出口的话才显得更加绝望与悲悯。

  《冰下的人》读后感(三):冰下的人

  当我看到这本书的简介时,我便知道,一定会爱上这本书书,这绝对是我的菜。当然,收到这本书在看第一章时,我是失望的——没有吸引我的阅读兴趣。然而,我错了,错的很离谱。实际上,阅读完第一章后,我便不在停留,也不想停留。我想要一口气打完他。

  本书一共被分为六个章节,《冰下的人》《水下八关》《女司机》《积极分子》《少年色晃儿》《长生天》。每一段故事都讲述了那些和冰冷生活日益斗争的人的故事。他们是中下层人名,却又不认命,但因为世事无常,生活的压迫致使他们被迫被禁锢与这狭小的圈子中。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都在同命运斗争。都想跳出这圈子,可是,迎接他们的是成功? “不” 不是成功,而是失败,甚至于搭上他们的青春他们的生命。

  我很喜欢《女司机》这篇文章,还曾胡乱想过。女司机?那肯定很会说段子很会逗人开心?然而,事实却出乎我的意料。《女司机》是一个下乡后执意回到家乡的女知青,不顾劝阻,执意回到了北京的胡同巷子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风华是一指流沙,苍老是一段年华

  女司机渐渐地老了,似乎比同龄人老的更快。那乌黑秀丽的发,不知何时已变得枯黄,几许银丝,掺杂其中。女司机见证了北京城时代的变迁,许许多多的改变带来了好处,同时也在不断地伤害着这群在下层不断辛苦的人儿们。女司机的故事让我几度落泪。为了家庭?为了家人?为了生计?家庭格局也变成了男主内,女主外。男人在家里悠闲度日,而她在外不辞辛劳,直至患了职业病。却还在坚守自己的阵营,只为多赚点钱,供孩子上大学,供家里开销,为自己治病。然而,到最后却也未曾为自己治病,反而却落得了这样一个令人悲伤的结局。

  如果《女司机》是一碗陈醋,那《少年色晃儿》便是一坛清酒。在年少叛逆时,或许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色心没色胆。这章充满了欢乐,却又在欢乐中夹杂了最纯粹的人性。色晃儿胆小、怂、但是却充满了那个年龄段的脾性。为兄弟两肋插刀,也可被兄弟插两刀。

  侯磊的这本书,让我充满了对他其他书籍的期待,真想剁手。《冰下的人》人物细节刻画非常完美,正好灵动,多一分描写便失了真,少一分描写便失了趣。而人物的刻画,更好的给我们展现了当时的时代背景。现在,我依稀明白封面上的那句话的含义,希望我们对此引发深思。

低头看冰下的世界那里是人间冰下的人仰头望向我们是一张张我们自己的脸

  《冰下的人》读后感(四):拿着镐头去破冰,到底《冰下的人》是本什么样儿的书?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句话一是给本书的书名应个景儿,另一个也想谈谈这本书的背后和背后可能隐藏的故事。

  《冰下的人》看上去通俗易读,老少皆宜,实际上用北京话说是“深了去了”。想要看懂本书必须要了解本书的作者侯磊。侯磊,新京派小说家,人民大学文学研究生。他出生于老北京的一个旧式大家庭,据说祖上是开老照相馆的,后来家道中落,解放后家产捐的捐,分的分,最后留给他栖身的就是北新桥某胡同里的一处小院。他生在胡同,长在胡同,虽然帝都日新月异,但他仍然每天一回家就大门紧闭不听窗外繁华。这样的家庭背景和生活习惯决定了他身上必然会有两条线相互交织着,一方面是他对于以北新桥为圆点不断向外扩散的老北京人生活的熟悉和热爱;另外一方面他又不得不背负着一个大家族因为历史原因造成的家庭命运的突变,这两条线互相影响又互相补充,形成了他区别于其他80后作家创作题材上的独特性。

  我常说侯磊就是一个从民国走过来的小老人儿,每天穿梭在帝都,在人民大学攻读创作文学班,却又总爱往过去的坛子里扎。考古、唱昆曲、唱京剧、说相声、聊曲艺,凡是我们能想到的,电视里看过的,一个老北京人能过上的悠哉悠哉的事儿他都去搀和一把,有些地方可称得上是专家了。但后来一想其实也对,毕竟和笔者这个出生在六环边儿,长在永定河畔的半吊子北京人不同,老北京从来不是我的主旋律,但对于他这个长在皇城根儿,玩儿在什刹海,遛弯儿在地安门,喊嗓子去北海的人来说,讲述老北京故事,弘扬北京方言特色,深挖京味儿文化自然成了他自己给自己安上的重任。

  这一点我们在小说集《冰下的人》中就能看出端倪。本书共收录了侯磊近年来创作的六个中短篇小说,其中《冰下的人》《水下八关》《女司机》《积极分子》《少年色晃儿》五篇将视角聚焦老北京胡同里的小人物,时间跨度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本世纪初,人物身份也包含了小学生中学生、司机、胡同大妈和晃荡小青年。到了最后压轴的《长生天》又讲述了一个从北京破败大家庭离开去内蒙插队的男知青的故事。不了解侯磊的读者可能会问了,怎么一会儿北京城内,一会儿北京城外?但实际上,这真是一点就透的事儿。在我看来,这不是几个主人公各自为政的中短篇小说合集,这就是一本讲述老北京人彼此关联的生活百态,是一幅泛北新桥地区的市井生活图景。它是老北京人群体共性投射到不同人物身上的个性体现。你可以说他们是几个人,也可以说他们是一个人。我更倾向于他们是一个人在不同年龄段的岁月演义。如果用一句话“编排”一下本书可以这么说:《冰下的人》里的“十六子”初中毕业去了《长生天》里的内蒙插队,回北京娶了《女司机》生下来《水下八关》里的“我”,在《积极分子》老大妈的一路监督下,防着儿子千万别长成《少年色晃儿》。这样一说,是不是好玩儿多了?

  下面详细谈一下几篇小说。

  《冰下的人》是本书的同名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名叫“十六子”的男孩一直惦记着要去什刹海看冰。他和好哥们儿夜壶在学校调皮捣蛋却都对冬天的什刹海充满向往。一年又一年,两人在什刹海边儿上打发着无聊的少年时光,直到有一天,他们终于踏上结冰瓷实的什刹海冰面儿,“十六子”就听到冰下面好像有人在敲冰……老实说,看这篇小说时着实吓了一跳。怎么常去的什刹海被侯磊写出了魔幻感?那种老北京孩子闲散又快乐的冬日时光和冰下有人的双时空平行感被他写的点到即止,自然纯熟。这是怎么想到的?用侯磊的话说就是,“我们抬头看上空,空中也有个精神上的北京城。”原来,那什刹海冰下的人是我们自己啊!因为这话我把这小说又看了一遍。

  《水下八关》讲述了胡同小学生“我”在学校里和两个奇异学生的友情故事。说是“奇异学生”也不太准确。侯磊说,他就是想写一写“傻子”。每个小学都会有的那种智障学生,对谁都无害却总被人嘲笑。但我觉得它更像是在写“我”。是“我”作为一个智商正常的好学生对待智障孩子的友情转变,是聪明人对“傻子”的算计。孩子们的虚荣和恶意被他写的很透彻。

  《女司机》是侯磊非常看重的一部小说,讲述了一个在北京当了几十年司机的女人,从开大公共到开出租车,以自己的不变应对大北京的变化万千。我们在北京经常会看到很多女司机,她们像男人一样每天在车轮上讨生活。她们怎么成为女司机的?遇到过什么样的乘客?家庭是什么样儿的?爱情是什么样儿的?她们每天走马灯似的见证着北京变迁就没一点儿想法?这些在本小说里都有了着落。你既能读到一个女人从年轻到年老的岁月静写,也能读到小我如她对于世界之大的观察。不显山不露水,却让人心里不是滋味儿。记忆最深是女司机看到儿子一篇叫《木头祥子》的作文,说有一天人力拉车被木头机器人取代,世界上再也没真人司机了,女司机的那种微妙心理有点儿荒诞也同时是时代中不可避免的悲歌。

  《积极分子》讲述了在北京随处可见的跳广场舞的大妈群体。她们也曾年轻过,她们什么事儿都冲在最前,默默无闻却不能或缺。发鼠药,收水费,抓贼,介绍对象,她们把所有精力都贡献给了自己生活的这小片儿地方。她们是现在的“朝阳群众”和“西城大妈”,她们是过去的“积极分子”。

  《少年色晃儿》讲述了一个外号叫“色晃儿”的少年在一段时期内和“色心色胆”沾边儿的不靠谱记事。看的时候忍不住笑了几次。胡同小混子,每天吊儿郎当,学习最差嘴上最花,偷偷看黄书,见到女同学就想到衬衫下。他们小坏但胆儿又特小,他们心地善良,心思细密,这正是我熟悉的北京男孩儿。

  最后说一下《长生天》。

  这篇小说是侯磊在三十岁前的旧作,讲述了一个曾在内蒙插队的男知青阔别雪山多年后带着儿子“我”重返旧地讲起了插队时的往事。这往事中有对知青生活细节的有趣描写,也有父亲和母亲扭捏又惊天动地的情感纠葛。其中,父亲本人的命运也因为时代的局限性发生了戏剧性逆转。本篇以“我”的视角贯穿全篇,如同《红高粱》一样,是用一双属于未来的眼睛回看过去,这就形成了它奇妙的阅读体验。当十八岁的母亲带着即将降临人世的“我”奔向雪山时,雪山的空灵,异族的宗教又给“我”的出生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神庙中喇嘛和“我”的对话,让读者暂时神游到知青生活之外,又实现了极简的升华。诗一般的语言和自然风光的壮美,交映着知青们不能掌控的青春。人间悲喜,地狱天堂,雪山母亲对于脚下儿女们的爱和无奈都随着“长生天”一同化作了青烟。

  当然,本小说也有硬伤,比如语言不太流畅,不少地方手法生硬,但是瑕不掩瑜。比起很多经过常年写作“训练”后“会写”的作品,我更喜欢它充分展现的个性光芒。私下里常把好小说分为两类,一类是小说总体维持在一个高水准,好像一个人围着自己画圆,不断向外向外,用尽全力终于让全部光芒半径都接近了大气层;但还有一类小说,它们会出现“极大的优点和极大的缺点”,也像一个人围着自己画圆,虽然不少光的半径从没超过两米,但猛然挑出的几条线足以亲到月亮。我更喜欢后者。《长生天》就是后者。

  最后谈一下京派小说。什么是京派小说?简单来说,就是用北京方言讲述北京故事的小说。像老舍的《骆驼祥子》《正红旗下》,刘心武的《钟鼓楼》,王朔的《动物凶猛》都在此列。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忽略了北京除了是全国人民的“首都”还是个“地方”的特质。这个特质和苏州、扬州、杭州、上海没有任何区别,这片儿地方上生活的人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轨迹,更有因为历史原因造成的命运悲喜。京派小说就是让大家回归北京的地方属性,了解更地道的北京城。几年前,一部《繁花》用上海方言完美讲述了上海人的市井故事;现在,一部《冰下的人》同样也在努力用北京方言讲述北京人的市井生活。虽然功力和影响力远不如前者,但作家侯磊对于本书的情怀和用心也同样值得肯定。

  《冰下的人》读后感(五):凡人日常

  《冰下的人》让我们拾起严肃文学,重新认识我们之前认为无聊和乏味的文字。我们惯常认为严肃文学就是“无趣的大篇幅描写描写,和时代脱节的内容,苦大仇深的主题……”但这本《冰下的人》,为我们眼中的严肃文学带来了另一种可能。

  作者侯磊,一位80后青年作家、诗人。但我阅读作者的文字时,总有一种莫名的脱离这个时代的质朴感。街上亮起了各色的霓虹灯,街上店铺的招牌红绿蓝黄,组成闪光的海,像纽约,像香港,唯独不像她记忆中的北京。现在街上的霓虹灯越来越多了,我们却脚步越来越匆忙,关注的越来越少,果然作者从日常着手,对于网络语言泛滥的今天,有一种复古的情怀。

  写胡同中几代人的生活方式,去追寻逝去的岁月痕迹,作者写尽市井百态,去展现大量普通人的日常。这本书试图把生活的原本面貌呈现出来,引导我们去思考,让我们明白生活的真谛,在之后的人生旅途上更顺遂的前行。

  我们每个人对世界的认知,是如此的不同,为了不断得认同这世界,或者说,被世界认同,我们需要积极地去生活。有人评价这本书“比起纯文学更接地气,也不像严肃文学那样晦涩,说是青春文学显然也不是的,写的是小众生的故事,平凡,又充满看点。”很是中肯,读这本书,就好像看着书中人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

  比如书中描写的社会青年,留着长发,染着大黄杂毛,也有人剪着盖儿头,像个大傻娃娃,还有的把脑袋侧面刮出青皮,而正中厚厚的一溜儿高高翘起,打着摩斯并染得火红、翠绿,好似长出直挺的鸡冠,而整个人似一只巨大的鹦鹉。有一种超越时光的睿智和幽默,很接地气儿。

  现在的生活越来越浮躁,快餐时代让我们做什么事情都在追求着速度。我们没时间好好读一本书,没时间好好吃一顿饭,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肯花时间好好感受一下生活。我想我们更加需要的是多一分对生活的静思与沉淀,多一刻对生活与自然的感悟。

  我们得关心我们生活的世界,看世界的残酷和温柔、理性和感性是如何相互交织起来的。是这残酷又温柔的世界,逼着我们去更好地去体悟生活。

  《冰下的人》读后感(六):百年残瓣香犹在,何患花魂招不回

  前些日子,我收到了侯磊所著的《冰下的人》。这本小说集京味儿十足,语言风格与写作手法类似于老舍的《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以及刘心武的《钟鼓楼》、王朔的《动物凶猛》。简而言之,这本书就是用北京的方言来讲述北京的故事。

  书中共收录了六部中短篇小说。前五个故事《冰下的人》《水下八关》《女司机》《积极分子》《少年色晃儿》,从建国初期的五十年代一直写到九十年代末的沧桑巨变,跨越了近半个世纪的时空。惦记着要去什刹海看冰小学生、被虚荣和恶意困扰的中学生、为生活苦苦挣扎的女司机、街道上的大妈、青涩的不良少年,侯磊将视角聚焦老北京胡同里的小人物,讲述了一幕幕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悲欢离合。

  其中最令人难忘是中篇小说《女司机》。一位返城后当了二十年司机的女知青,从开大公共到小公交,再到开出租车,心怀执着和梦想,在人情冷暖与世态炎凉之中,一个人孤独地对抗着北京的变化万千。在这个故事里,侯磊以现实主义的笔法和悲天悯人的情怀,为读者描绘了一个充满烟尘、浮华而冰冷的都市。

  最后一个故事,《长生天》是侯磊的早期作品,虽然写作手法略显生涩,但是瑕不掩瑜。诗一般的语言、壮丽的自然风光,与知青们不能掌控的青春,凄美地交相辉映。全文不带丝毫的矫揉造作,唯有直击人心的情感在熊熊燃烧。

  一口气读罢全书,本以为自己可以轻松放下书中的陈年旧事,可是连续两三日,萦绕在心头的惆怅却轻拂缱绻,挥之不去。

  后来,在清理祖屋的阁楼时,我偶然发现了一本乾隆年间的古籍,信手翻开,一片暗褐色的书签悄然滑落。拈起一瞧,原来是一片玉兰花瓣。又翻了翻,除了椭圆形的玉兰,书页里还夹了几片纤薄的蜀葵花瓣。

  《冰下的人》读后感(七):面向故乡的扎根

  最近几年,很多八零后作家都开始写故乡,虽然风格题材各异,但总体态势喜人。要说故乡里最难写的,恐怕北京首屈一指,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人、事、物,若不是久居其中的人大概是不能写出个一二三的。

  侯磊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在《冰下的人》这本小说集中尝试把目光对准一些普通人,在几代人的生活细节里去追寻故乡逝去的记忆。他把这些挣扎在生活中的人们称之为“冰封者”,他们缺少这个时代的话语,也少有人为其写作,所以侯磊选择去展示他们的过去与现在,去替他们发出声音。而在这立足现在,回望来路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北京这座城市,乃至整个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间的变化。

  《冰下的人》中共有六篇作品。以时间线索来看,《冰下的人》和《积极分子》讲述的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故事,《水下八关》、《少年色晃儿》、《女司机》是八九十年代的故事。最后一篇《长生天》比较特别,是回忆手法:故事发生在七十年代,父亲曾是内蒙知情,他的年纪大约六十出头,儿子三十岁有余,正是如今八零后的年纪。

  侯磊打破时间线,将上一代人的故事和这一代人的故事交错讲述,将原本可能是两三个人的故事打散、揉碎、重新组合,创作出不同的人物来:向往着结冰的什刹海的十六子;学习好却没有朋友的小雷;知青回城,被命运固定在驾驶员座位上的女司机;为求“进步”交出所有房产的“积极分子”;青涩的“学坏”少年色晃儿;以及收养了去世女知青儿子的男知青。

  在《冰下的人》中,你原以为人物是重要的,因为每个故事里都有一个带着鲜明时代印记的主人公。但你会渐渐发现,他或她,乃至故事中的所有他们,都只是那个时代普通人中的一个。是他们组成了那个时代,是他们的故事展现了那个年代的历史与城市。每一个故事中有很多富于时代感的细节,比如什刹海滑冰、知青偷冻白萝卜充饥、任天堂的红白机电子游戏、亚运会、美国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

  人的记忆其实正是由这无数的细节构成。在《冰下的人》中,这些细节丰富鲜活了几代人曾经的记忆,也唤起了对历史、文化、城市的思索。北京作为首都,总是呈现出各种各样的辉煌成就、光鲜色彩,但它也必定有被遮蔽、鲜为人知的一面,在那之下,是无数同样生活着的,却无法发出呐喊的生命。他们或囿于历史局限,或被成长困扰,或随生活洪流翻滚,或承受着别人替代的重压。他们是虚构的人物,也是真实的我们。

  对小说写作本身来说,侯磊的表现手法重叙述,轻情节;重事件,轻人物;重展示,轻塑造。历史感与文化意识是其优点所在,对人物精神世界的展示和对世界的悲悯支撑起所有故事,但作为小说人物的塑造也被淹没其中,成为一类人的描摹,而非一个典型人物的塑造。或许是因为对侯磊的其他作品了解还不够多,很难凭《冰下的人》去判断他的整体风格,但至少在这部小说集中,我们看到的是他的故乡,一个真实的北京城。

  城市的变迁、世情的冷暖、人性的纠葛,乡土小说钟爱的元素《冰下的人》都有具备,最重要的是它多了一重对历史和文化的回溯与思索,这是非北京本土八零后作家难以企及的表现方面,而侯磊将其尽力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无怪乎阎连科老师评价他的写作是“面向故乡的扎根”,恐怕这不仅是写北京,也是所有故乡抒写者最需要着力的一个点。

  《冰下的人》读后感(八):有些人生活在冰面上,有些人生活在冰面下。

  什么是冰下的人?整个时代就好像一片结了冰的海洋,有些人生活在冰面上,有些人生活在冰面下。冰上的人考虑的是优质的生活,如何挣钱投资养生移民。冰下的人考虑的是温饱甚至生死。是死是活?这是件值得琢磨的事。首先要吃饱穿暖再说其他。

  哪怕到了今天,只要提及冰下的人,我就不由得会想起老王。

  当时我借宿在同学家里,那是一个位于上海内环的一个老弄堂,而老王一家四口也住在这个老弄堂里。如果按照房龄计算,这个弄堂里的很多房子都已经是危楼。老王家的房子是两层,楼梯是木质的,踩上去嘎吱嘎吱直响,那声音像极了一个哼哼唧唧的老太太。晚饭后,通常老王都会穿着睡衣在家门口的躺椅上小憩,从开着的门里还会传出吴侬软语的戏曲声,老王有时也会哼上两句,偶尔打个响亮的饱嗝。

  有一天我和老王闲聊,谈论到上海,只见他摆摆手,说道:“现在的上海味道都变了,到处都是高楼,邻居之间见了面连招呼都不打的,还是弄堂有人情味。哎我跟你讲,我们家房子老是老了点,但是地段好呀,上只角寸土寸金侬晓得伐。那些新房子的距离都远的来,我才不高兴住到乡下去。”

  我说,现在住到郊区的上海人也很多呀,尤其是年轻人。老王鼻子里发出哼的一声,他说,“侬晓得啥叫上海人?我给你讲,必须祖上四代都在上海生活才能叫上海人,这叫根正苗红。你说对门的老张?他爸爸是从江苏过来上海讨生活的好伐,乡吴宁!”

  我看他激动,想转换一下话题,就随口问了一下他的工作是否顺利。“工作么,随便做做就好了,上班又发不了财。”说到一半,不想老王突然叹了口气,语气也随之缓和了不少。“现在工作不好找呀,连那些两三千块的工作都被乡下人抢走了,留给上海人的工作还有多少?”他朝屋里看了一眼,“我儿子毕业之后能挣多少钱?以后能不能找个上海小姑娘结婚?我都不敢想。”

  其实我知道,老王也是有明确目标的。多少年来他最盼望的就是拆迁。只不过几十年过去了,他从小王变成老王,一家人还是住在弄堂里,上厕所还是用痰盂。拆迁了,他们全家才能住上新房子。拆迁了,他儿子才能娶到上海本地姑娘。拆迁了,他才能昂起头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上海人。所以只有拆迁,才是他人生中的头等大事。

  这时一阵音乐声响起,原来是电视里正在播放上海旅游的广告。我透过打开的窗子看过去,画面中出现了现代化的东方明珠和高楼林立的陆家嘴,还有改建后的田子坊,却没有寻常百姓的老弄堂,也没有人流量巨大并且脏乱差的七浦路,更没有冰下的人。广告的最后,是一句甜美的女声:“上海欢迎侬。”

  《冰下的人》读后感(九):冰下人的沉默

  你知道吗,冰下的世界,和我们这里一模一样,这里面一切都冷冰冰的,唯欢笑,唯悲伤,唯海枯石烂、柴米油盐。——题记

  说实话,这本书很难让人继续看下去,并不是因为它写得不好看,而是因为它太现实,太残酷。人总是很难接受真正的现实,如果你把现实的丑恶大大咧咧地揭开来放在他的面前,他大概会面色难看地拒绝吧。这本书对于我来说就是这样的存在。书封面的触感很好,蓝绿色,有纹理,我只想摸着这纹路,不去看这书里讲的东西,可我知道任何人都不该或者说都不能逃避现实,我撕开了这本书的“伤口”,一头巨兽从中冒出头来,将我吞噬。

  前段时间,依旧是你按照惯例闹影荒,下了一部免费的《老炮儿》来看,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片中主角并不是那两只小鲜肉:吴亦凡或者李易峰,而是老腊肉冯小刚。我知道很多演员会转行当导演,却不知道这个知名导演却演起电影来了,演技相当不错,比小鲜肉好得多。冯导在片中扮演了一个叫做“六哥”的人,小六,六哥,六爷,在老北京胡同里,这些称呼视年龄辈分可定,他就窝在巷子深处遛着一只只会叫“六哥”的鸟等着儿子回家,谁料他儿子“李易峰”因为“抢人女友”还划车陷入了混混纠纷里,那群由富二代“吴亦凡”带领的臭小子们得理不饶人,硬是逼着老爷子求爷爷告奶奶,四处奔走凑足了钱来赎人,结果后来,好家伙,场子又乱了。笑话,老爷子在北京的时候,那群小少爷飞车党还没出生呢!老爷子坚守底线,上交了富二代他爹的贿赂上层的证据,凭着骨子里的血性跟飞车党约战冰上,大冬天,那片冰湖上,一个癌症晚期的老人,一步一步地走向正直壮年的一群飞车党,然后在湖心控制不住地倒了下去。你们说,他倒地的那一刻,看到冰下的人了吗?

  那是一块和书里十六子向往的一样的冰,哦不,是一座冰场,厚实的冰块反射着太阳光,当人走在上方的时候,好像能听到冰下也有脚步声传来。

  在《冰下的人》里,每一个人都是一场悲剧,那些个被老北京寒冷空气冻结的普通人,日复一日地过着灼心的生活,那热是灼热,不是温热,那冷是冰冷不是清冷,这是一本现实的残酷之书。在北京胡同里,那群看似天真的孩子做着世上最残忍的事,在那里,大人的眼睛是瞎的,孩子的天真善良是装的,融不进集体的少年做着集体要求做的事:冤枉好人,帮助坏人;心智低下却善良纯真的少女想要交个朋友,却被这个“朋友”伤害得“血肉模糊”。在这本书里,那些身体上有缺陷的孩子比正常人要善良可爱得多。

  你忍心看下去吗?是的,必须看下去。如果拒绝,你就不会知道这世界有多丑恶。只有正视自己心灵上的残忍之处,才会彻底地改变自己。雾霾之下,寒冰之下,作者写尽了这市井百态。如果你没有办法去温暖一个人,那就别去靠近他,也别幸灾乐祸,好吗?

  《冰下的人》读后感(十):小人物的生存事---评《冰下的人》

  沧海桑田,世事变迁。那么对于这样的时代变化,局外人的我们往往会通过那些生活在局内的人们故事去解读一二。由点及面,由细节触及整体,乃至于宏观大局。这个看似庞大的工程量可以瞬息间经由着此中的人事物得以最全面角度进行诠释。

  作家侯磊的《冰下的人》小说集带领着我一窥诸多颇具有代表性的,各阶层北京人的内心世界。想要生存,人务必无法离开阳光和空气。奈何本书的书名《冰下的人》无疑让人有着一种矛盾之下的茫然。既然人在冰下无法生存,那么作者为何又颇为古怪地将人以“冰下”作为修饰呢?待到我细细地品读着其中的故事,我才恍然大悟于这样的书名是那么地一语双关。《冰下的人》既是这部小说集的第一个开票故事。《冰下的人》其实又折射着整部小说中紧紧围绕描述的都是那些生活在最底层的,带着无限困境和人生无奈人群。他们是小人物,但是他们却更是不断地在挣扎着,为着可以活下去而努力。

  一如本书编者推荐的,整部小说作品就是以北京当代中下层人的生活为主,展现了人在生活中的困境与无奈,以及人在社会变迁中的命运与挣扎。冰下的人,水下八关,女司机,积极分子,少年色晃儿和长生天逐一分享着代表性的北京小人物的故事。细细翻看中,我不难发现这里的故事除了借由着人物进行分享,更是折射着不断变迁着的老北京城。一个时代养育着一个时代的人。而一个时代下的人群中总有着那样一群卑微的,不断地在大城市中的人们。书中的几个故事有着相当大的典型特色。让读者在翻看的过程中不仅仅读活了这些小人物,更是让我们感叹于这些卑微如蝼蚁般的小人物的生活苦痛。在很多的人们风风光光的过日子的时刻,如此小人物的生活着实不易和辛酸。乃至于我在翻看中心情总是那样地称沉痛。造成这样的困顿生活的有源自于北京刚解放时的一穷二白,有源自于文化大革命造成的迫害,有源自于他人的排斥和打压,有源自于身边之人的不理解,有源自于改革开放下岗的-----虽然我没有亲身经历过这些的事件,但是借由着本书我同样由此及彼地联想到了自己上一代人们曾经或多或少经历过的打压。

  尤其是书中关于《女司机》这个故事的描述,我看得极其感伤难忍。女司机,一个靠着自己能力自食其力的女子却时时无法真正地享受一个属于自己的幸福时光。年轻时,她因为文化大革命而下放了农村,荒废了学业;文革后她虽回归了北京却又变得如此格格不入。她没有学历,她无法找到心仪的工作和对象。不怕苦和累的她不辞辛劳地以开车为生。却在人到中年时身有职业病,心有无底的伤痛。犹如飞蛾扑火般地为生存不断开车,却又难掩心中的疲惫不堪。乃至于最后她遭遇了车祸,走完了劳碌的人生----

  读这本《冰下的人》,我个人觉得其中的文笔功底着实入木三分。书中不仅仅写活了人,书中更是写动了整个城市的故事。在无比唏嘘书中的小人物的生存故事时,我觉得自己深受精神的洗礼,感叹于这些小人物们随波逐流地于城市变迁下的不羁,可叹命运!这是一部阅读意义相当深刻的读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