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遣悲怀》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遣悲怀》的读后感10篇

2018-02-21 20:1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遣悲怀》的读后感10篇

  《遣悲怀》是一本由骆以军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32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遣悲怀》读后感(一):写和读

  谴悲怀是写死亡的书。它在第二段里忽然提到了顾城以及英儿。虽然只有一小段话,但似乎就对上了暗号一样

  他写的东西其实并不好懂,结构上的安排内容的庞杂。

  谴悲怀用了我喜欢的那个方式,画一个圈,结尾重叠到开头,一切似乎都没有发生过,只是一个徒劳的圆圈。

  其实读书的人看写书的人,都比较难以体会,为什么他要写成这样?他好好地讲一个故事,按时间按顺序不就很好懂了吗?

  他们不懂其实写的人,在讲这个故事时候,这么写,是他自己觉得最顺的,最能读明白,最能讲清楚的。

  这其实也是一个沟通问题

  骆以军在谴悲怀里很危险地采用了一些比较难以引起共鸣的私密的道具。他在里面提到了很多的小说电影里的情节。其实并不是很多人读了这些书,看了这些电影,这些大量素材的使用,在很大程度限制了大多数人对他所讲的内容的理解和共鸣。

  这些私密的自我体会,可以有。但不能太多。

  如果你想绝对的,自我的写一本书。那只然真像英儿那样,做到顾城那样绝对。他完全写他自己的。那样呈现一样绝对化个人的东西,但那个能不能打动别人?顾城或者可以,因为他的那个本质,那个核,是那样干净纯洁,一滴水一样。每个人都能从里面倒映出自己。而人都是自私自怜的。这个共鸣非常奇特,但也非常稀有。骆以军还做不到这一点,他还只是一个人,他不是神。

  书里讲了很多人的死亡,这些死亡对另一些人的影响。如果那个死亡并没有到达,被推迟或者重排时间,对那个人的命运的另一种安排。很多时候,我能读出那种空洞感觉。就像翻开一本旧书,书页中小虫咬出的窟窿正好啃噬了一些字,导致这本书的故事无法继续。那个空洞永远在那。在被死亡侵袭过的生命里。它让那个生命出现破损,但又在另一个层面让它更加完整

  之前,我一直没有看上过现代写作的华语作家。包括朱天文天心一家,我总觉得她们是上一代的人。骆以军,是我目前读到给我希望的一位。虽然他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很尊敬他。

  《遣悲怀》读后感(二):那文字,将整个世界撕扯的支离破碎

  朱天文说:“骆以军的眼睛就像核爆,所有东西被他目光一扫就全部变成废墟。”骆以军的文字也有同样幽魅的力量,在骆以军文字的冲击下,世界顿时变得支离破碎起来,一切都恍惚如虚空之境。在反复的空间穿梭之中和人物转换之中错离了现实虚幻曾经记忆与骆以军的故事混合起来,像男女紧密结合后汗水淋漓喘息未平,一切都混合起来,用一个巨大的搅拌机,将现实过去未来回忆臆想文字影像声音,伴随着轰鸣的马达声,死亡与生活就这样搅拌成一杯不若名状的无名汁液,飘忽着残破的肢体发黄的旧照片破碎的日记本和五颜六色的衣装,就这样逐渐融合在气泡慢慢消失的汁液中。

  华丽的自死。漫天繁星皆陨落。时间的法则被摒弃。这是一个没有故事的故事,故事混合在迷乱的叙述中,像一个硕大的迷宫,四处散落着宝藏,但是哪怕全部收集齐全你也找不到迷宫的出口。这是一个没有出口的迷宫,斑驳的墙壁发黄,沾着涂鸦留下的漆迹,枯叶(这个世界没有树木,怎么会有树叶?)零散的散落在拐角处,混着白色的石灰,还有湿漉漉的可能尿渍般的阴影。骆以军的故事便在曲折的行走中逐渐浮出水面。在这个尽头发现了阿普,在那个尽头发现了推尸的我,在满怀焦急的尽头发现了我的三个梦,和因生产大汗淋漓的我的妻。故事便是这样三三两两,迷乱得让人发狂,又有一种摄人心魄的魅力。像儿时收集水浒武将的卡片,像强迫下载症,像钟情于一款精致复杂的拼图之中却唯有碎片不知从何下手,但是看着一块一块精致得让人忍不住抽泣的画面,你顿时忍不住要抱头痛哭起来。原来在这个灰白崭新的墙面的尽头,发现了自己的过去,这是自己的故事,在这个硕大的迷宫之中,除了骆以军的幻想沉重如腐朽之木的过去也浮上眼前。奄奄一息的回忆抓住你的手,看着你恐慌表情露出一丝冷笑。这就是骆以军构建的世界,死亡与生存共生,死亡的是现在是过去是未来,活着的亦是现在是过去时未来。

  骆以军就像一个精通文字巫术的巫师,在几乎另人疯狂象征比喻中将人物糊上厚厚一层浓浆,滚烫的吱吱发热,一个个人物如人偶般默不作声,浓浆将皮肤烫得熔化开来,空气中飘忽的是熟肉的味道,你就这样被吸引过去,像饥饿的豺狼看见腐尸般兴奋不已,但又如人看到即将熔化之物般心生恶心眩晕之感。

  “你有一种意图描绘一座水银镜城,但在描述的尚下所有的语句全像遭了瘟疫的麦梗,整片灰白委顿的无力。”你也如中了魔法之人,在他的文字中迷乱,在回忆与文字的穿插中变得脆弱,我不止一次有一种喷薄而出悲伤,不止止是关乎死亡的难过,还有那过去温暖刺骨的回忆,于是人变得敏感起来,开始随着他的文字打转,甚至在闭眼之后的自言自语和幻想中都用的是他的语调。

  “是永远无法穿透,将一切光源吸略殆尽,那无论以后无数个延续时光到漫步沉思,亦通过不了的漫漫长夜哪。”魂魄就这样抽离了自身向那极尽幽暗之地行去,那漫漫长夜啊,是死亡还是回忆?坠入回忆中的人不就如经历冥界一般吗?重新去看过去的场景和人物,建构起或虚幻或真实的场景,编述或真实或虚幻的故事。在文字中,人们就这样沉睡过去,遣悲怀遣悲怀,淅沥雨夜,兀自将厚重的木箱打开,尘雾缭绕,心如被缚之颈,屏气凝息,那一片片碎片倒落如大雪飘沱,温暖刺骨。

  《遣悲怀》读后感(三):人渣1960s:未亡人書——駱以軍《遣悲懷》讀記

  菌檸 2011-8-17

  美麗的妳說謊的妳告訴我

  我們的優美究竟淪落何方

  ——駱以軍《各各他情婦我的叛徒》

  Love me my baby love the humantrash

  天生我和你一對

  ——周耀輝《天生一對》

  大麻之靄中,胖詩人自顧自講他的故事,清水搖成濁酒,詩亦流年暗換為小說。

  (——《葬禮進行中我暫時離開》?)

  (——《六月的靈幡上開出了一串白蟹蘭》?)

  早歲詩錦織就的愛欲與亡逝,甜白瓷滑一如糖蓮子的質地,其初心清苦則核爆於內裡,以俟來日可待的小說暴力驅動。

  情入中年懺莫忘。然駱君此來非為懺情,通篇不見其告解以求救贖的謙卑之姿,樂道的卻是惡德天穹中的邪異星體運行之法。請勿善忘,駱的文字城國內,另一種教堂玻璃彩窗般間或佐之的存在,乃是日漫、電玩的萬花紛陳。無論是以“藍色果子狸”名之多啦A夢,抑或將姆敏家族成員統稱作“藍眼睛的河馬嚕嚕米”,皆為妙想天塌之夢囈痴語。這裡,他卻恭謹喚邱妙津為“您”或“拉子”,實在罕有。

  悲懷難遣,愁喉未斫,詩心於驚變中無以安放。

  恍神中,嚼下第一口辣涔涔的薄荷葉,此時有人正說到天台手植的迷迭香(rosemary)甫遭炙烤而死(而我腦際隨之聯動迴旋的,則是“再見露絲瑪麗(Rosemary)再見,情人的聲音漸變小”,拉子戀曲的敬挽)。變瘋(風)變啞(雅)——鱷魚先生呼叫鱷魚小姐:請留步,請留言,且請等我共妳駢形儷影,偕行於人渣出沒的沼野。

  甲介類的憂傷以硬殼隔離。因之愛麗絲漫遊奇境中,素甲魚追憶昔年海外遊學記何其淒愴。駱好愛講《惡童日記》中父親變成螃蟹,爬行有聲,後為崩潰的母親烹製成湯闔家分食之故典。彷彿怪嬰奧斯卡之瞳望出的《蟹行》,橫寫之必要,書同文之殤。

  景不徙,人去也,喚真真。駱供之以心香瓣瓣的虔誠,書信手札相交纏的雙線,蒙馬特的投影清晰可辨。如若當年鱷魚的戲份他也還足,那麼便一身兩命,是楚狂也是夢生。所以那句擬聲奇想不是出於某些特殊原因,邱會愛上他的話,只是嘲謔之語罷,天真無賴地企圖留住——妄想用異性磁吸的黏合力道,強行拽回已瀕女同痛愛絕境的邱妙津;亦是物傷其類的呼告:一雙一對兩隻罐子,見彼則見己,打破另一個,才知自身的內容與盛裝之所在

  剔骨還字,毀棄於地。

  最後一道鐵幕降落,鱷魚小姐日記透底。這是高危的二十六歲,年齒數字顯然欠整飭,並非“一五一十”的勻淨。她非方非圓的稚拙童體字,一五一十寫盡約束:於學業則上進,於情愛則至誠,幾乎快要翻轉己身如掏空的袋底,乃至進入高處眩暈而無物可嘔的病態潔境。(只有嚴重失控失序之人,才會急急立律令如是?链接袁哲生的相似文字。)

  駱遂不厭精細歷數生者所要擔當的更多壞毀傷敗,更深重的存有之不易

  (可這樣做,究竟是在說服鱷魚小姐回歸,還是快馬一鞭催促她早點離開呢?)

  自開自落的已婚中年異性戀人士,在在昭示著其身份自覺與站位。

  死亡與童女之舞,邱拋下所有人,堅持大步一個跳完。

  而駱在跳的,是龍蝦四組舞嗎?

  (如你喜歡怪人,其實我很美?浮誇聲沙黑暗中漫舞。)

  貶抑中的自矜,懵懂中的決絕。

  牡羊座的龐大衝量帶駱前行追問,然則他的真身仍是炮輝所寫“垃圾堆中練劍的少年”,生手新手,誠摯抄讀,於書於人。偉大的惡漢小說家W現身一笑,證之以此書,竊以為駱從其偷師欽羨的並不是什麼少女學法門,正是以《調查:敘述》開啟的小說家田野本事彰顯後,以後的每一天都是《餘生》。

  謝至道,盧歸真。

  少時男女玩伴/戀人命名的隱喻,毋寧僅僅出於巧合罷。

  “我們像一把剪刀,會合時只為了分開”。彼一五年級世代,星落如雨的折墮之中,同調者逐一弦斷。大概就像“三十年來她戴著黃金的枷。她用沉重的枷角劈殺了幾個人,沒死的也去了半條命”。這卻是黃金弦的自決,求仁得仁。身為一代未亡人的駱,可會深情吟誦:

  “為她起一念,十年終不改。

  有召即重來,若亡而實在。”

  浮世夢外的露花倒影,吾身她身。

  《遣悲怀》读后感(四):死亡,性,以及,生

  读这本书的经历首先就是蹊跷的,搞了电子版,读罢与人交流,后来惭愧发现自己原来只读了不足半本,于是索取全本来啃,手不释卷

  抱定书,去一家熙熙攘攘咖啡馆,选一张略显局促的小桌与人分享,那假睫毛过长的韩式女子走后,我终于得意坐到有阳光的那一面,于是,在咖啡馆特有的音乐及阳光的伴随下,进入文本。

  村上春树和太宰治的痕迹很重,日式“私”小说的红果果甚至让这本书的最初拥有者,某猫,有点神情闪烁的避开这本书,并且强烈建议我不要把这本有作者签字的书送给别人。看多了关于他所谓“那方面”的篇章后,我知道,猫指的是这本书性描写过多,过于张扬。与同性恋有关,与死亡的有关,这么歇斯底里的“私”小说,与人分享无异于与其裸浴,彼此的仓皇失措何其相似啊。(:-D)

  刚才不小心看到一篇关于此书的评论,说骆以军实在是会讲故事,同意。能把关于死亡、青春腐败等等相似的人生(或者“他生”)熔铸一炉,思路偶见跳跃却又弥合得过去,骆氏实在会讲故事。稀饭。

  有些书看了会让人精神颓靡,有些却相反。这本书的内容是所谓“文艺”让人萎顿的那一类,但我读完了却深感人生的美妙,在那些奇思妙想的时间裂缝和各类凭空而来的比喻中,我惊呼,原来,我就是这么感觉的,却不知道可以用文字写出来!当然,让我看完这么开心的应该还有骆这个人,通篇暴露出来的,一个普通台湾大男孩孩子气,一如《那些年》里面的柯景腾,一如《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里的张震,青涩,有些可爱,有些小暴力,包括色情的部分也坦承的让人相信,那就是作者自身所思所历。

  “文艺”这个词现在如此泛滥,何也?一边看我就一边在想,这真tm是本文艺的书,什么因素没有呢?主题是死亡,穿插的性、毒品、青春、yy等等无一不是符号化的“典型”啊。在滑向某种铅笔的路上,骆还是给我们展示了分界线在哪里:真诚。他就是写了一个男人,我们这个时代摸得着,听得到的,大街上衣冠整洁(甚至楚楚?),神情各异的男人,或者是宅在家里,偶尔出门即面有不适的男人们。他们有自己的小世界,有自己的故事、困惑。我看了真能从书中看到身边的一个个,不管是银行、律所还是硕士、博士的男人们。骆以军跟铅笔没关系

  当然,他也有让人感觉不适的地方,比如实际生活中的那些细节,骆展示给我的,显然是一个不讨我喜欢的人,一如那些同样读文的男人们共同的表现感受丰富细腻至此的男人,要女人何用?(木哈哈)

  《遣悲怀》读后感(五):仅为未整理的碎片,抱歉

  骆以军的这本书,不仅仅是对已经消逝的生命的追忆,也是与昔日好友的对谈,更是直面死亡,探讨死亡本身。

  人由生至死,那死亡其实也算生命的一部分吧。骆以军说,您(邱)在这边的时间停止了,在那边的时间则开始计数。人世的日子永远停滞在了我们死亡的那一秒,而“死”刚刚开始。庄子说,谁知道死后的人是不是真想活过来,说不定死后之世界比人世美妙的多呢。

  自死永远是神秘的,到底她从什么时候开始下定决心要死?或许在她付诸行动之前,她已经死了很久了,自死是缓慢的,不如意外死,疾病死,猝死那样电光石火,杀人和自杀同样需要勇气,把自己逼上最后一步所付出的努力。伤害在很久以前已经发生,今日的死与过去的哪一段伤痕有所关联,是过去哪一次伤口的延续?是什么让她渐渐死去?什么是压死她的最后一根稻草?世界与个人的隔离,假如在那一天邱真的把“那些话”说给骆听,结局会不会不同?

  人们往往把人自杀的原因归结于一次争吵,一次失败,可是大多数时候世人所认为的原因不过是引爆炸弹的导火索,而真正打垮一个人的可能是遥远过去某一天的一句话,一件事,一个人,它慢慢的侵蚀着他的生命,直到啪的一声。我对于别人是这样漠不关心,直到人死后,我们仅仅为了安慰一下自己,把“我们”自杀的人区别开来,所以才要给出一个“说法”,即使这样的说法有时连我们自己都不相信,但我们确实需要它。

  三个梦:1.自死是漫长的过程,开始情绪的暴烈激动,伤害的加深,渐渐变得冷静,最后默默的决定去死。2.邱的自杀或许是因为自鄙?对于身为女同志的肮脏无法忍受?被人看作秽物的自惭形愧?3.我们可以做什么来“弥补”,假如自杀是因为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所引起,回到过去修改那一小步,重新选择,是否悲剧就不会上演?

  把时间喊停:假如能够回到事情发生的那一瞬间,让时间停止,轻轻的摘去将死者手中的剪刀,或者大声喊出规避死亡的作弊秘籍,那么一切会不会有所改变?死者的时间在他成为它之时便已停滞,永远凝固在那一秒,而活着的人的时间依然流逝向前,可也有人的生命永远停在的那一秒(阿普),永永远远的无法从那一秒之中挣脱,在人生中的每个夜晚回到那一秒,一遍又一遍的体验永恒轮回。

  quot;江藤淳妻子庆子过世瞬间老人悲鸣地写下一段话:在庆子还有体温时我从庆子左手无名指悄悄地把结婚戒指及一起戴着的翡翠戒指卸下,放到自己的皮包中,我看着窗外,黑色而澄清的夜空里,星星看来像是全落下来. 与妻子一起渡过的"生与死的时间"既变质成"只有我的时间",威胁到我身体的历程便开始。"

  (发光的房间:这一章让我很解,骆以军为什么要用38页之长的篇幅去写。。。一个发光的,全家皆裸体游弋着的房间?一个又一个似乎无缝接驳式的诡异故事,冗长如永远不会完结的另类一千零一夜?以故事来推迟死亡?我猜测,是否是用这些荒诞匪夷所思的回忆,报道(也就是现实),写成小说任何一个读者看过都会怀疑作者的脑子是否被驴踢了居然写出这么傻屌的情节。

  发光的盒子,进不去的房间,封闭,黑箱,装满麦秆放置一周后显微镜下的水瓶。我们会瞪大双眼惊惧地看着这些奇迹,这怎么可能?它是怎样发生的?我们总是发现这个世界有太多诡异匪夷所思不可理喻的开始和结束,这些莫名其妙不合逻辑,写成小说一定被认为作者脑子有坑的事情,都是怎么发生的?所以我们要依靠即使是同一本命理书内也可推出完全悖然结果的占卜之术,我们总是在事后把一条又一条我们自己寻觅甚至创造的碎片,一块块的拼凑成事实的真相,原来事情是。。。其实她。。。原因是。。。但这更多只是我们为了解释所创造出的说法。这章让我费解,骆以军为什么要用38页之长的篇幅去写。。。一个发光的,全家皆裸体游弋着的房间?(发光的房间)。)

  第七书:回忆自己与邱的最后一次见面——骆以军以为自己是溺水者,却不知座位对面的并非可斩尽一切阴霾黑暗的光辉女神,而是同处阴翳深渊的天涯沦落人,更惨的是她还装出笑脸好像比谁都更乐观的活在自己的地狱里。摘取:我总会想起电视上那些镊子在窄口玻璃瓶中,以不可思议的技法组装一艘五桅大帆船模型的外国神经佬;或是那些用上千根火柴棒搭建纽约帝国大厦或白金汉宫模型的神经病。

  折纸人:在这一章里骆以军似乎想追朔伤害的源头。情感的缺失和冷漠?一次无意的行为?某个伤害的延伸?受害者与加害者的角色反串互换?不合情理,将错就错,被冠以正义之名的恶意。(犹太人,被红卫兵砸烂脸颊的佛像,“污秽”的奶罩,以“爱情”之名窥视隐私,以“忠实读者”,“予老先生晚年以安慰”为名玩弄老人感情最后发现自己才是被玩弄者)。谁的错?

  第八书——大麻:这两章看的都不甚仔细,一是篇幅很长没有连贯看完,二是宿舍人一多声音噪杂必然影响阅读集中力,而骆以军的文字华丽繁复一走神就拐到天涯海角去了。这两章骆以军似乎是想要表现情感在感官,欲望之下的脆弱(为异国男友守身八月后被喷涌而出的性欲所打败最终委身于BAR中结识的某英国JJ,大麻的迷幻幸福之刺激可以舍弃理性,妻子不顾视为唯一的婴儿,为求再一次感受飘飘欲仙的快感委身于同志,欲仙欲死的豪华法国料理轻易击溃了坚持多年的素食主义。。。)。我们的意志与坚持似沙丘城堡一般自以为牢固,轻轻一推便崩塌散落一地。。。 骆以军不敢吸的那根大麻,与S尝过禁果滋味对性的渴望不同。。。在欲望前沉迷沦陷过的人,再一次面对相同的诱惑的时候,崩溃的总要比那些对XX有憧憬但未亲身尝试的人来的快。。。

  运尸人B-后记:骆以军引出一个问题:小说家是否应该严格的把生活与写作隔离开来?

  余华说,任何一个小说家最擅长的,都是他自己最熟悉的事物,也就是他自己的生活本身。但是如果不负责任的把身边的人与事写进小说,肯定会对当事人造成无可挽回的伤害。那么,作为作家,该如何去把握?伤害一旦造成永远无可挽回,虽然有人笑谈小说算不得真,小说家都该是说谎家,但是没有真实寄托其中的虚构,那就必如空中楼阁一般缺乏构筑其灵魂的内核。

  同志最大的悲剧,或许是爱上一个直人。。。他们的世界永远无法被所爱之另一半所接受,即使如后记故事中目镜阿婆与烧酒阿婆一样最终走到一起,但是心的隔阂任然永继。。。邱的悲剧或许也在于此?在茫茫黑暗中寻找同类,从深海浮上陆地佯装人类不幸爱上王子的鱼人公主呵。

  《遣悲怀》读后感(六):悦读|空信封的留白

  为了读懂骆以军的《遣悲怀》,我不得不翻开邱妙津那沉重的《蒙马特遗书》,去按图索骥,聆听叙述者在呢喃唏嘘之间的那个“您”。而那个“您”却和《遣》中的叙述者一样,将内心理不清的疼痛、矛盾、伤害和骄傲,一股脑的直白陈述,将故事和声音交杂在一起,像一个鲜活的个体一样,仿佛看的清,却又总是不够明白。

  “私”的叙事方式让这部小说显得如此混乱无序,以至于我们很难理清作者在他赤裸裸的对“您”的告白之外,回忆的、讲述的、借用的、描绘的那些回忆,那些故事。“不知为什么,这样与您说话的时刻,脑海里总是浮晃着某些建筑物的浮光掠影的瞬暂记忆。”……“我不知道为何会想起这些。似乎那些残缺不全的画面里面,有某些细节,和想象中的死亡经验如此贴近。”这些回忆、这些不知是道听途说还是亲身经历的故事成为叙述者构筑生死之间茫茫无期的漫长的材料。三个梦,九封穿插着琐琐碎碎凌乱回忆的书信,两个关于“他”运送母亲尸体的段落,两个关于焦虑的父亲等待妻子生产的片段,还有一个关于大麻的记忆,一个在一个发光的房间里发生的混乱故事,以一种组合拼贴的随意呈现在读者面前。运尸人、产房里的父亲、叙述者,不断变幻的人称和述说的对象,让故事的构架向迷宫般让人迷乱,在趋向腐朽的尸体和等待降生的孩子之间,没有出口。或许,这就是邱妙津作为骆以军的“异色缪斯”,以“永远缺席”给骆以军“生命的感知参与”的启迪?(王德威)

  叙述者在回忆中,多次呐喊他“试图把时间喊停之计划”,然而这计划最终的失败,和邱妙津以爆裂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时间形成了一种互文,在生与死的选择之间,叙述者和大多数一样,最终只能脱离静止的时间,而进入“世俗人生”的虚无当中。“也许我可以这样说,取笑幸福的同时,您选择的,是深深地沉入那黑不见光的所在,选择了‘一份成人的生活’,是在那刺目强光和震耳欲聋的噪音里,咒骂地拽开那扭曲变形的车门,狼狈的钻爬出来,一脸愚痴的我哪。”真正进入那“成人的生活”,在强光和噪音里钻爬得“我”,和妻子在香港的摩天大楼中上演闹剧一般的追逐赛,念念不忘朋友阿普父母双亡之后在若大房子里漫长的空无,用灰色的冷漠梦到骆驼的死亡。在这些人生漫漫的征途之中,叙述者所面对的,是不是就是邱妙津时而以为自己可以改变,可以融入,却最终选择逃离的“成人的生活”?

  在密密麻麻抽不开身的回忆和故事之外,是叙述者时刻和“您”对话的声音。“因为我说过写给你的信是一种强烈的爱欲……”,叙述者和“您”一样,用一种强烈的、融入的方式述说着。那是怎样的一种疼惜。就像我们心疼顾城、心疼海子,心疼那些和邱妙津一样纯粹的灵魂。他们活在另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里,在一中被喊停了的时光里,像降落在凡间的天使,折翼的天使,他们都曾在爱人的身上,在爱情的身上,炽热的燃烧。而我们,我们早已忘记了生命中、身体里或许还曾有过这样的部分,还可以经历这样的蜕变,或许我们都曾这样炽热而脆弱过,或许我们都曾经或者有机会这样如同飞蛾扑火一般的去爱,我们什么时候失落了我们曾经最真挚最柔软的部分,我们什么时候把它收藏在内心已经触摸不到的角落,早已经不自知。我们在纷繁的世间抽不开身,在摩天大楼里被追逐却找不到出口。在混沌的循环和漫长的重复中,我们选择了另外一种延续的时光,比停止更加可怖的绵延不断的时光。

  叙述者也同样提到了顾城,他们是同样用文字向天下昭告了自己的死亡的孩子,同样将死亡当作一场表演的孩子。在《蒙马特遗书》中,她说“是的,这次我决定自杀,并非难以生之痛苦,并非我不喜欢活着,相反地,我热爱活着,不是为了要死,而是为了要生……是的,我决定自杀,那就是整个‘宽恕’过程的终点。”和“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一样,为了幸福,为了生,而选择停止。我想叙说着想说的,就是失落了那样的炽热和纯粹之后的我们。这样的人生和那样的人生,这样的生和那样的死,他把这现实用故事的方式纵横交错的摆放在我们面前,可我们看不清楚。

  叙述者在质疑,就像塞林格的女儿揭开父亲不为人知的一面一样,那个接受了邱妙津“死亡的礼物”的絮,“会如何凝视那三个迷般的空信封所标示的静止时刻呢”,会不会幽幽的说,“事情也不只是那个样子的”。那些深不见底的悲伤,那些哀婉无尽的倾诉,是不是都会被一笔抹杀,和那些静止的时光,那空着的信封一样,消散在尘世的嘈杂与喧闹之间。于是,作者不得不用一种方式,哪怕是不完整的、杂乱的、难以理清的方式,去排遣内心那无尽的悲怀。

  《遣悲怀》读后感(七):于黑夜里凝望

  高中时,同学有本《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我借来看,看了好久才看了一大半。同学说,你怎么看那么久?我当初一个星期就看完了!我纳闷极了,一个星期看完?那不是糟蹋么!你究竟是读书还是赶着去投胎?里面的句子就像梁文道形容《百年孤独》时所说的那样“闪闪发光”,以至于你读完一遍后无法释怀,又重头再读一遍,如是反复,直至每一字每一词犹如泰坦尼克般在你的脑海里沉积,再于日后的某个瞬间,犹如Rose缅怀往昔般重现脑海,而那时又如《论语》所言那样,温故而知新,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遣悲怀》正是这样的一本书,但它又有点不同;它是读完后让我又想再读一遍,某些场景甚至不知不觉间铭刻进我的心里。

  于校园偏僻的楼梯角落里窥看赤裸的一家子,着魔般不知因何缘由于所有同伴离去后仍望夫石般守望;这样孤寂而阴暗的时光,竟与我高中时惊人地相似。我会于晚修休息的间隙,跑到课室阳台窗户对着的空置教学楼,隔空遥望灯火通明的课室里那个或埋首功课、或嬉笑闲聊、或离座打水的她。偶尔会有人经过,在目光交汇的刹那,我们读出彼此的寂寞却又行若无事地别过头去;对了,那句话怎么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要相识?

  《遣悲怀》读后感(八):书名“遣悲怀”之典出

  纪德在晚年妻子死后写了《遣悲怀》,忏诉他一生对她的爱与怨。写这本书的过程里我反覆地看已经陪伴我五年的《遣悲怀》,唯有这本书所展现出来的力量,爱与怨的真诚力量,才能鼓励我写完全书,才能安慰我在写这本虚构人性内容之书的过程里的真实痛苦,唯有最真诚的艺术精神才能安慰人类的灵魂。——邱妙津《蒙马特遗书》“第二十书”

  纪德的《遣悲怀》原书名是拉丁文“ET NUNC MANET IN TE”(其人永在生者心中),为古诗,通常认为是维吉尔年轻时所写。聂华苓翻译此书的时候向周弃子请教,周建议借用元稹悼亡妻诗名《遣悲怀》,取其古雅、悼亡之意。

  邱妙津《蒙马特遗书》为书信体,骆以军的《遣悲怀》也以九封书信为主题穿插了几个小故事。

  颇有意味的是,纪德本身的性向导致他与妻子(同时也是表姐)梅德琳之间产生了一种极为复杂的爱与折磨的关系——“我最大的快乐是你给我的,”她说;然后低声加上一句:“我最大的苦恼也是,最厉害最痛苦的。”而纪德自身的撕扯也在婚后愈发强烈:“心灵与感官在相反的方向扯裂我。”

  爱即是伤害,从纪德的困境中看来:“在必然的不幸与可能的不幸之间就只有一个选择。”

  这种微妙的情愫也是邱妙津和骆以军的两作着力表达的。骆以军甚至自言:“这是我的梦外之悲,是再难重临的、最悲伤的一部小说。”

  王德威的评价恰可以借来一用:

  “骆以军的新作《遣悲怀》是他截至目前为止最好的作品,也是我心目中新世纪台湾小说第一部佳构。在这本小说里,骆有意把这些年的创作执念重新整合。他对时间与死亡的遐想,对生殖与爱的辩证,以及对笑谑与暴虐的迷恋,都已是我们所熟悉的特征。但这一次骆以军采取了更大胆的方法揭露自己的心事。他要召唤亡灵,与死亡对话。而协助他这不可能的任务的是已故女同志小说家邱妙津(一九六九—一九九五)。

  一九九五年夏邱妙津在巴黎以乱刀刺死自己,作为对情伤的见证。在此之前,邱已是极被看好的小说家,并以《鳄鱼手记》开创女同志书写的又一高潮。然而邱的感情生活早已波折重重。爱(以及不被爱)到极处,她选择以死明志,同时并写下了二十封信,预为自己的绝命书,是为《蒙马特遗书》。肉身华丽的自毁、书写的绝望演出:创作与生命间的致命结合,以此为最。

  有关邱妙津之死的种种,以及《蒙马特遗书》的女性同志爱欲辩证,已有多位评者论及。我所关心的是骆以军为何以及如何以这样一个事件,来完成他‘自己’的死亡叙事。如果小说的内容尚有所本,骆不但认识邱妙津,甚至是邱揶揄要爱恋的对象——如果她不是女同志的话。问题是,作为一个异性恋(后来并已婚生子的)男作家,骆要如何能与同性恋的女作家互通心曲?更何况死生永隔,活着的怎么向死去的表白欲望。而在爱欲的极限、死亡的极限外,随之而来的是书写的极限:语言的传播功能岂竟有时而穷!”

  华丽的自死。漫天繁星皆殒落。时间的法则被摒弃。

  这虽是一次注定徒劳的“事过境迁的哀悼/自悼之举”。然而骆以军却像《一千零一夜》中的山鲁佐德一般妄图以“故事/言说”延缓死亡。(“唉,可怜的郁利克!”)

  肉身虽逝,精魂尤生;在死神的镰刀面前,作者仍挥舞着螳臂,这是文学最好最温暖的价值,也是最温暖的褒奖。

  (话说谷崎润一郎跟他老婆之间的关系也很微妙……谷崎是个受虐狂,有妇之夫的他热烈追求有夫之妇松子,好不容易结婚后,希望和太太的关系是主仆──太太是女神,他是仆人顺吉,因为润一郎的名字太不像是仆人的名字了——每天先服侍太太吃饭,然后才到厨房和佣人一起吃……)

  《遣悲怀》读后感(九):一瓶太烈的酒

  对于我来说 书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大致可供消遣的书 这种书 让人迫不及待的读下去 且不说到底有营养无 但是却是无聊生活好的搪塞品 它们好像是一种解渴的饮料 只是让人在渴的情况下想大体喝下去而已 不说它带来的短暂的顺滑口感和精神的需要 但是却很难去细致分析它到底在身体(精神)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带来了什么养分 也就是喝过就忘

  而另一种 就是像是酒 你不说它到舌头以后 有什么顺滑的口感 但是却值得在舌后细细品味 回味悠长的时候 甚至在十几年后你还记得当时你当年喝它时那种震撼的感觉和绕梁不散的味道

  就是这样 《遣悲怀》是一瓶酒 而且不得不说 是一瓶太烈的酒 我花了半个月来读这本书 每次读半截 就要停下来 好好整理脑中不停纠缠的意象和对生与死 爱与恨的思考 最初读这本书 是因为对邱妙津的《蒙马特遗书》的久久不忘 这个受到世界太多伤害最终以残忍的方式自己了断的女同 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话 “世界总是没有错的 错的是心灵的脆弱性 我们不能免除于世界的伤害 就要长期生着灵魂的病 ”这么决绝又惊艳的句子 这么脆弱得令人心疼的爱人 《遣悲怀》是骆以军 写给邱妙津的 是对故人的遗憾和哀悼 也是对爱与死 这个世界的深刻思考。

  我们到底在什么时刻模糊的或者确切的感知到死亡 我们又怎么去理解爱的意义 生的价值 是末班车中零散坐着的带着疲倦或者冷漠面容的乘客 他们和你在同一所城市 他们和你坐同一班车 然而不久 你们就要带着各自的故事匆匆离去 是你走在陌生或者熟悉的街道 迎面的车打着的强灯 带来的脑中一瞬的空白 这样短暂的留白 还是普洱茶泡在考究的瓷具中 在散开的一瞬 绽放出的令人震撼的美 书中不停出现的三个词是 倒退 快进 暂停 若有倒带人生 你想回到哪个瞬间 哪个瞬间又能让你确切的感受到死亡的含义

  但我们的生命中还有爱 即使有死亡相欺 岁月刻薄 依然能够有活下去 或者好好活下去 认真活下去的证据 但是却不能避免把爱和伤害泾渭分明 该怎么好好爱一个人的同时又保持灵魂的完整和自由 我想 这是个大命题 谁都不能想明白

  另外这本书 实在过于晦涩和压抑 我也只是读了一半而已 但是它带给我的思考 却是很多的 以上只是浅见 或许 骆以军和邱妙津看到的是太多人不能看到和思考的灵魂的孤独。

  《遣悲怀》读后感(十):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骆以军的这本《遣悲怀》终于在大陆引进,这本书不知道应该如何限定,如果是一本小说,或许它所包含的真实情感和事件不能被正名,如果是散文,那其中的种种故事和以书信写下的情愫又无关自己事关他人,先读过一遍之后,整个身体像是被麻痹了一般,书中的某些只言片语不断在脑海中闪现,一遍遍一次次,直到烙印在心中。

  这本书是为他的好友邱妙津所写,我对这位女作家知之甚少,特意去查找了一些资料,才发现这位女作者也是一位“性情中人”,且不说她如何被人称之为是“天才”的才华和阅历,单单从网络上可以找到的那些写出情感的句子就可以看出,她的内心其实都在矛盾,都在寻找情感和理智之间的平衡点,她或许认为在情感与理智之间只能有唯一的选择,就是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苦痛,伴随这苦痛也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反应,于是她用一把水果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正如有些文摘里所说:只有26岁,大二就能用法文读原典……这样一个女生,却说死就死。

  一边读骆以军的这本书,一边想着书中的邱妙津的种种,不得不说这不是一本轻松的书,也不是一本单单悲伤的书,它很复杂,亦很焦灼,可以从书中某些字里行间隐约透露出的心痛和难以置信可以看出其实骆以军在写这本书时,也是忍受着巨大的情感落差。所以,这本仅仅是一本悲伤换眼泪的书,它很严肃、很厚重,并且真实,在这本书中,有许多作者对多年他本人经验的一次展现和书面探讨,他把对时间与死亡的思考、对性与爱的对持统一、对开始与结束的轮回做了一次大范围的梳理和总结,那都是在他曾经书中所看到的,但这一次却更加的系统化和不再模式化,而是藏在那些文字中待我们去一点点发掘。而从另外一个角度,这本书又十分大胆,因为它直接与死者对话,他要召唤那远去的灵魂,与死亡面对面。

  我不敢说骆以军写这本书是因为邱妙津,而后在书中探讨生死,还是要探讨生死才选择了邱妙津。事实上这样的猜测没有意义,邱妙津在巴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作为对自己混乱情感生活的终结,她选择了这种惨烈的方式,而在这之前写下了震惊台湾的《蒙马特遗书》,她身体的毁灭,灵魂的远去,文字的保存,都是她选择的道路,她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让所有的人记住了她。很遗憾的是,我没有看过《蒙马特遗书》,只是在网路上搜索了一些片段,读起来好似字字滴血,或许只有邱妙津才能真正体会这字句之下她的果决和毅然,只有知道自己即将离去,她才能写下那样的文字吧。

  也许骆以军是明白到了这一点,所以在《谴悲怀》中他与邱妙津的九封书信当中,有作者有她,有生活有幻想,现实与梦境的交叠,加上文字和记忆的游戏,整本书贯穿了追思、反省及延续。它追思了邱妙津过往的种种,那些现在才被读者认知的事情和情感,它发省了作为尚在人间的我们对于生命和死亡错误的认知和正确指引的思考,它延续了生命与死亡不会终结的话题,并且最终与死亡殊途同归的是我们记忆的终结。这就像是一幅幅的画卷,浓墨重彩与轻描淡写,不同的技法渲染和铺垫,却最终有着梦境之外的脱离和摆渡,这毕竟是“再难重临的”一场邂逅,无法再来。

  我看过一个介绍,说邱妙津的《蒙马特遗书》是写给了尚在这个人间她的爱人她的一切有感知的人的话。而骆以军的《遣悲怀》则是用同样书信的方式回复了她。这样的说法得到了许多读者的赞同,看过这本书,书中处处凄凉处处悲伤,却不又单单如此,在那些悲伤之后透露出的思考和坚毅着实让人不能不视而不见,给已经离开这个世界的人写信,却在关照自身影射世人,这种手法值得尊重。

  人生何其美,但如果得也得不到,忘也忘不了,又该是多么凄凉。骆以军就用了这本书把自己过往当中的种种遗憾和思索都化作与亡灵的对话写了下来。这些感知来源于邱妙津,并且动机源于他们二人不同但却殊途同归的思考。这笔下的种种隐晦都如同深海,又不拖泥带水,有一种灵魂的气味,这种气味的散发不仅仅是因为书是直接与亡灵的对谈,更是因为书中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这书中的每一个字都仿佛是对死者所说,又仿佛是对读者所说,让人忍不住就去思考自己死亡的问题,一想到这些就让人不寒而栗,死亡本身没有颜色,只是它对于我们来说太过残忍,所以我们给它添上了黑色添上了悲伤,在死亡的笼罩下,一切都会变得更加悲伤,而真正值得我们去缅怀的,却又扑朔迷离。

  邱妙津的死如此刚烈,她应该一直都是如此强烈的女子,她与我们的不同就在于她十分清醒,她或许非常明确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如果得不到又有哪些方法,她对生命价值的思考或许也与我们不同,所以她才能用自杀的方式完结了自己,我们从未体验过死亡,不知道在那一瞬间大脑是如何运转,但我想那应该是一片空白吧,每一个对生命有着强烈感知的人都想过在最好的时候终结一切,而依然没有完结是因为那最好的时刻尚未到来,如果是这样的论断,是否邱妙津想过自己最好的时刻就在那以瞬间呢?又或许她早就看穿了自己的一生,预想到此后自己的人生也是如此重复和悲凉,不如早些解脱来得潇洒,或许没有人再知道她的真实想法。而骆以军的这本书让我们朝着这种探索又进了一步,这毕竟是犹如雪山一般好处不胜寒的内心世界,这也毕竟是犹如远在我们千里之外深渊般的情感体验。

  最后要说的是,这本书之所以被界定是小说,那么它就不完全是真实的故事,虽然动机源于真实的人、情感是真实的表露,但书中所写的事件、表达出的细节,并非都是真实的考据,如果我们去掉了作者的思考,把事件串联起来,会发现它依然不是连贯的也不是畅通的,它依然扑朔迷离并且难以琢磨,这是一个破碎的故事,是对于邱妙津和作者自己的一次次心灵拷问。

  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我相信许多人都探讨过这个问题,我也想过,但总是觉得参悟不透,或许只有在生命终结的一刻我们才会有适合自己的答案。现在我比较赞同的是另外一本书中的说法:真正的死亡的主宰者是接受自己必死的现实,并相信现实世界上有许多更糟的事。生命的意义不在追求长生,而在接受死亡。

  一个悲悯的女作家,一本悲悯的书,我在某些介绍文献中也看到这样一句诗:他们在人间/匆匆一次来去/就指点完了/江山。死亡或许也是一种美丽,因为它相对保存了这份完整。正式因为死去,才能够完整开始下一个我们尚且不知的道路。因为任何一个状态的极致都是死亡,而死亡恰恰又是另外一个开始,这就是所谓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南方都市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