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黑天鹅效应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黑天鹅效应读后感10篇

2018-02-22 20:1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黑天鹅效应读后感10篇

  《黑天鹅效应》是一本由丹·加德纳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7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黑天鹅效应》读后感(一):"黑天鹅效应" 书摘~~

  决策学里面的内容,关于人的行为决策问题,更多的是人的思维盲点.但这些算是司空见惯了吧,感觉没什么看点~~~但本着多多少少学一点就是赚到的思想,还是写点什么吧

  ------------摘录一些我认为有启发性的说法,对于人类行为的不多了------------

  我们别无所惧,惧怕的只是恐惧本身,惧怕是一种无畏的恐惧,它使得我们所有已见成效的努力付之东流

  越是了解事情,往往更容易带给我们恐惧,这样就造成了这样的一个现象: 我们往往害怕一些小风险,而对一些大风视而不见.(媒体经常报道的事情我们会以为他们发生概率很大,但实际上是不一定.).

  我们对不确定事物往往会用情感指导,理智加工的方法解决.而情感判断基础是锚定效应.(为我所用的方法是在这之前向你的目标暗示~~就像PUA里面的DHV,越是间接越有效);

  恐惧是加深记忆最有效的方式.

  我们的大脑会有典型事物法则放弃逻辑思考,并认为对将来的详细预测会比简单预测更容易实现,即使我们面对的是关于未来恐惧的警告.

  要让远方的人对现在这个地方发生的灾难有足够的重视,不要简单地罗列灾难数字,你要让对方看到一个真实的人,与他们一样曾经有过美好生活却现在在受难的人.

  我们习惯认为自己观点正确的,在寻找支持证据时候这会成为我们收集资料的盲点.(这个对我来说没什么杀伤力,矛盾如我,灵魂撕裂如我 还正常地活着已经是万幸).

  诱发别人的想象,利用情感的价值.我们就可以向对方制造美好,也可以给对方制造恐惧.这取决于你.(难怪乎成功营销人员想象力都极其丰富).

  让别人恐惧,这回是巨大利润起点.(创造需求是吧~~最大的谎言是说着说着自己也信了)

  报道过多的谋杀,意外给予了群众"过度印象深刻",但它们发生的危险却不如抽烟,中风,心脏病.只是后者没多大的报道价值.(这让我想起了医生的误诊率~~,其实人们人们倾向于高估那些非正常死亡的事件,我问问自己,我不是一个幸运的人,但也不会特别倒霉,我只是正常地活在这个世界,即使可能发生,我也可以现在做点什么).

  quot;天然绿色"不一定就是无害,我个人可以举一个例子恶心你们,我的粑粑够天然,偶尔便秘当发酵,要不?(感觉我的节操有碎一地了~~要是以后我暗恋我的女生看到我这么猥琐一面怎么办)

  比起恐怖分子,还是多花时间想想怎么解决我们对他们的恐惧.(我相信人性,如无必要他们也不会想跟我们以前两败俱伤,我们总可以找到一个协商点,不是吗?)

  quot;大多数人不了解历史,他们只晓得自己的经历和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因此他们把所有伟大科技的进步看成理所当然".

  ----------------------下面两个书里面有趣的例子-------------------

  赌场里,赌盘转动,人们死盯着转盘期待结果.我们应该把注意力里绷紧的神经用在下注之前,之后就是随机的了,尽管放松.

  地震风险在发生之后降到最低(即地震之后再一次地震,这里指的不是余震),所以照理来说,地震之后的保险费是最低的,之后上升,在专家预言未来即将有地震达到高峰.实际上,经历过地震的人都担心自己的房子再一次被毁,所以愿意出高价购买保险,之后随时间的推移价格下降,预言来的时候几乎没影响(人们不怎么相信). 出现原因可以用 "例证法则(易得性启示)"来解释,人们对最近发生的事情印象会深刻,所以觉得再次发生概率也很大~~

  《黑天鹅效应》读后感(二):杂谈

  1 人们对于数字和故事反应差别很大,故事往往更能引起人们内心的 情感,而数字很多时候只是一个没有实际意义空洞符号,对于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的东西,人们的印象尤其深刻。比如对于矿难的报道,如果你只停留在对其伤亡人数进行报道,其效果远没有上传一张照片或描述某一个矿工的受难经历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2 对于一个随机事件的发生,每一次的概率都是相同的,并不会因为之前的结果而引起下一次发生的概率产生变化,而人们往往倾向于相信如果前几次某件事没有发生的话,那么下次其发生的概率就会增加,比如买彩票

  3 来自公众的误导—从众心理:人类的思想深受他人的影响。我们知道多数人同意的观点并不一定正确,但即便是这样,即使我们提出不同观点不会对自己造成损失,我们最终还是会趋向于相信众人的观点。舆论很多时候代表着愚昧与无知

  4 成见或偏见:人们一旦在内心形成一个观点,便会努力寻找那些能够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有时候甚至会忽略能够推翻自己观点的证据的存在,无论你的观点是道听途说还是深思熟虑的来的。所以,我们应该怀有一个包容或开放的心态,多听取别人的观点,即使他们的也不一定正确。不能先入为主的认为自己的观点才是唯一正确的

  5 媒体在很多时候都夸大了潜在的风险,对于一个很正常的事件,在媒体的狂轰滥炸下,很可能会造成一种集体恐慌局面民众的恐慌越发严重,相关报道就越多,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反馈回路,人们的恐惧心理会日益加重

  6 情感控制理智

  小测验:琳达今年31岁,未婚,性格爽朗,聪明伶俐,主修哲学专业。作为一名学生,他对种族歧视社会正义事业极为关心,并且经常参加反对核武器游行。那么,琳达有可能符合下面这些情况

  a 是一名小学教师

  热衷于女权运动

  c 是一名银行出纳员

  d 是一名热衷于女权运动的银行出纳员

  请将上述选项按照可能性从大到小进行排列。

  《黑天鹅效应》读后感(三):赘述一个简单的道理成就了一本厚书

  这个道理简单的要命生活中有好多出现率极低、破坏性极强的事情让人忌惮不已。而这种心理被商家利用,就出现了恐惧营销,正是这种营销手段让无数消费者购买了他们本不会购买的商品。这一效应也可以和细节决定成败联系起来。

  反正书中举了很多例子,中心就是一个,说到最后也没说明白怎么预防黑天鹅事件或者说怎么降低这类事件带来的损失。

  也许讲述理论需要通过各种例证来使得自己的理论显得更加有说服力,但是在我看来明明是一两句话能说明白的事,非要出一本书就有点欺骗消费者的意思了。

  西方作家大抵如此。这也让我在看这类书的时候有了经验,不要太执迷于每个字,知其大意即可。

  《黑天鹅效应》读后感(四):一本信息层叠的畅销书籍

  固然不愧为新闻记者,一堆事实的罗列。总体感觉是,书的前半部分是很多行为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的罗列,后半部分是对几类的新闻事件进行罗列然后印证同一道理:那些恐惧本没有那么可怕

  后半部分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陈列了新闻记者如何利用数据来制造恐惧,同时大批特批媒体在此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当然论证过程中也无法判断作者本身是否利用这些“取样偏向”来制造出一种“恐惧”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营销。毕竟,作者“一旦形成了他自己的观点,就会寻找佐证此观点的信息而忽略与之相反的信息”。

  当然在此过程中我所同意的是“反馈回路”的观点,即“媒体反映了社会上存在的恐惧心理,但如此以来,他也催生了更为强烈的恐惧,而这种恐惧又在媒体报道中得到体现”和“你考虑得越多,就越感到恐惧,而你越恐惧就越想看个究竟”。如罗斯福总统所说,非理性的恐惧。

  同时作者批判人们对某些事情过度恐惧的出发点是“他们不了解历史.....他们只晓得自己的经历和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因此,他们把所有伟大的进步视为理所当然”,并且多次强调相比于过去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好很多。但这一点恰恰是我所质疑的,或许真的是这些不满足于过去的进步,以及对剩余恐惧所产生的恐惧才促使社会的一些进步。当然很难讲我们身边的“恐惧”越来越少(甚至可能是在增加的),但这更重要的在于你如何看待,是否把它当做一种恐惧。

  书中将情感与理性分开,但是其实这里的情感和理性为何物,个人目前还是解释不清。但是人是情感性动物,这个是无法规避的。

  分享两个最重要的体会

  1. 无论商家还是媒体,都会有意无意的通过宣传“你为什么要关注”(即作者所意指的恐惧),来让你对此进行关注。在宣传过程中会用过一些技巧不良者甚至通过作假等不良手段)达到目的

  2. 实际上,对于风险,我们对于其过分的思考并没有太大意义。我们对于风险的恐惧只会让自己处于不断升级的恐惧之中。

  最后,作为“畅销”类别的的快餐书籍,本书其实原本在3星和4星犹豫之间,但是大家的评价告诉我,3星的评价可能是一个保险的选择,倒是印证了书中的观点。希望大家不要因为我的评价对本书的看法有所改变,虽然我知道当你看完的时候你的看法已经潜移默化的被影响了。

  《黑天鹅效应》读后感(五):恐惧

  所谓黑天鹅效应是指人们对风险的恐惧。本书先介绍了心理学方面的一些名词和现象,如例证法则、典型事物法则好坏法则等,用一些例子带领读者理解人们的复杂心理变化,和一些外界因素等会对其造成的影响。接着作者开始讲诉在现代社会中媒体对人们认知风险的影响,传媒如何放大了我们对小概率事件的恐惧,而忽略了对可能发生的平常事的预防。

  作者一开始就用9·11事件后人们惧于乘坐飞机改驾车增加了公交事故死亡人数1595人,“他们不是死于普通交通事故,而是死于对风险的恐惧”,熟知的事件,震撼的数据一下子就吸引住了人。慢慢读,慢慢体会,再结合自己所经历,颇有趣味

  例证法则,人们总是相信过去的经验,并以此来作为判断和行事的依据。一件事情如果以前没有发生过,就算旁人提醒,也不会太在意。但如果借助媒体或其他方式了解到了这件事(使人印象深刻的报道就如同自己的经验一样),人们就会怀疑这件事也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比如最近北京和深圳的地铁扶梯逆行让人不免也担心自己城市的地铁会出事故。又比如地震过后保险业的兴盛。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感觉自己面临了更多的恐惧,但是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只要我们静下来想一想就会知道现在战争少了,疾病也不再那么可怕。我们之所以觉得面临更多的威胁是因为我们从以前的一无所知到通过即时通讯科技以及传媒了解到了各种风险。世界之大,风险之多,人们也就越来越恐惧。

  你会发现人真的是情感动物,理智是如此的懒惰。一般情况下是情感来做决定,理智去审批。有时候甚至连审批都没有。如果要做猜测情感会抓住最唾手可得的数据或资源,比如前面见过的事物就会成为现在做判断的依据。而且情感会加深记忆,使得之后的判断在遇到相同事件时感情用事。人们其实是对数据不敏感的,人们倾向于被图片和有渲染力的文字震撼。而且坏的东西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这是所谓的好坏法则在发生作用。比如说死亡率比存活率更引起人关注。一堆统计数据不如一个典型人物的故事让人印象深刻,在灾害中,“一个人的死是悲剧,而数百万人的死则是一个统计数字”。

  公众之所以会对风险产生过大反应是忽略了可能性问题,没有思考过这件事发生在我身边的概率有多大,只是单纯的觉得有可能,有可能是没错,但是千分之一的可能性和十分之一的可能性是大大不同的。另外一个忽略是随机性问题。人们往往不理解随机性,只是凭主观判断。更严重的问题是人作为群居生物,是很容易盲从而放弃自己的是非观和判断的。“我们任然是关注别人思想的社会动物,如果我们无法判断自己是否应当担心某种风险,那么看别人是否担心便会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看完本书最大的收获是对恐惧的认识利用,更加了解自己以及别人的心理活动,免于被消息给吓到,也免于被很多宣传及广告愚弄。现在很多公司利用了公众的恐惧,因为恐惧会产生经济利益,是市场营销的工具。这样的例子很多,对数据的不同说明方式会让听者有不同的感受,而对“分母”的忽略以及参照物的不同等等都是巧妙的说明。我想作为公司,只要不是虚假的数据,利用人们的心理来进行市场推广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作为消费者就得识破公司宣传的诡计,以达到自己的效用最大化。不过我很赞同公益组织利用人们的恐惧来进行环保和公益宣传的。

  从书中得到的另一个教训是人们倾向于高估那些非正常死亡,如谋杀、火灾和车祸等风险,而低估那些普通死亡,如心脏病、哮喘和糖尿病等。这样可能活于无谓的恐惧中,而死于自己的疏忽上。

  《黑天鹅效应》读后感(六):黑天鹅引发的浮想

  2011年1月,灾害频发。

  有三个大洲发生洪水泛滥事件,从德国、罗马尼亚、菲律宾到斯里兰卡、受灾人数超过二百多万,受灾超过三个法国面积;

  1月5日开始,全球超过5座知名活火山相继开始喷发,其中西西里岛埃特纳火山、印尼喀拉喀托火山、勘察加半岛 Kizimen火山、莫拉比等巨型活火山相继喷发,火山灰影响面积超过40万平方公里;

  巴西连续暴雨导致300多人丧生;

  澳大利亚五分之一面积陷入百年一遇的洪灾;

  美国惊现夏季才有的特大龙卷风;

  俄罗斯出现零下60度低端严寒,中国北方6省出现旱灾。

  … …

  … …

  这些非常难以预测,且不寻常的事件,被称为黑天鹅事件(Black swan event)。黑天鹅的存在寓意着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它在意料之外,却又改变一切。 这个专业词汇产生于17世纪,在那之前的欧洲人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但随着澳大利亚的第一只黑天鹅的出现,这个不可动摇的信念崩溃了。人类总是过度相信经验,而不知道一只黑天鹅的出现就足以颠覆一切。然而,无论是在对股市的预期,还是政府的决策中,或是普通人日常简单的抉择中,黑天鹅都是无法预测的。“9•11”事件的发生、美国的次级贷危机、我国的雪灾,都是如此。

  但是在这本《黑天鹅效应:你身边无处不在的风险与恐惧》中,我读到的不只是黑天鹅事件的强大影响力,更多的是关于信息与危机的关系,以及更多的联想。因此,这是一篇发散性的读后感。

  首先是信息与危机。生活在21世纪的新时代里,理论上人类应该活在一个科技发达,道德法制健全的舒适社会中,但是人们的感受却正好相反。本文开篇的那些自然灾害是发生在2011年1月的灾害,这只是在一个月之间就有如此多的自然灾害,可见在这个科技时代,自然环境已经演变为严重影响人类幸福指数的因素。这本书的观点是这不只是个科技发达的世界,也是个信息泛滥的世界。泛滥的信息与没有信息基本上一样的,因为人们倾向于寻找支持自己的信息;另一方面,由于群体极化,这类负面的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这类信息越来越多,甚至空穴来风。当然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自然灾害中,在新闻报道中,在商家推销中,虚假信息的滥用也是屡见不鲜。一个很好的例子是明明坐车的危险远远大于乘飞机,但是人们长久以来的观念是飞机更危险,因此乘飞机前我们习惯于保险。

  现在静下心想想,的确,我们经常听说汽车无照驾驶,飞机很少有无驾驾驶的飞机,但是只要飞机有事故就会被报道出来。常说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也是一个例子。因为我们的思维是定式的,以为自己擅长水性就可以什么都不顾。曾经有研究说如果人只有理性思维没有感性思维是无法进行推理的,因为感性思维会形成经验,知道我们做重复的错误。但是,实际上我们的思维感性思维的应用更多于理性思维,过多的经验使我们自己局限在固定的思维框架里。于是,心理上误差或者“不公正”出现了。这种影响还是微观的,从宏观层面讲,人类的经验甚至影响人类社会的道德、法律。曾经看过一个同性恋患者表示人们排斥同性恋是由于同性恋的患病几率更高导致。想想也有道理,在古代,还没有发达的医学技术,如果人们发现同性恋者患病几率很高,古人自然会以为性取向导致了疾病。为了防止疾病发生,他们会从道德上谴责同性恋者,从法律上限制同性恋的婚姻自由。然而,现在的医学已经相对发展了很多,虽然还是有无法治愈的疾病,但是已经看得出来对待同性恋的观念已经有很大改观,也有不少国家承认同性恋的婚姻。

  让我们换一个角度看信息虚假的问题。通过这本书我们已经可以得知,人类社会有太多信息是虚假的,有些虚假信息甚至有可能是来自于国家,先不论出发点如何,但是这绝对是个严重的问题。孔子早在几千年前就说过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信用,以前我并不认同这个观点。但是现在想想,如果一个国家发出的所有信息都被质疑,即使拥有庞大的军队,成堆的粮食也没有,人民才是国家的根基。

  虽然说了这么多,当我们真正面对这些迫不得已的虚假信息时,我们还得去相信,因为我们活在这个社会里,无法不受她的辖制。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