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把青春献给你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把青春献给你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2-27 20:1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把青春献给你经典读后感10篇

  《我把青春献给你》是一本由冯小刚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页数:24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把青春献给你》读后感(一):我把浪漫献给你

  今天自习的时候偷懒看了冯小刚写的《我把青春献给你》。老实说,书在行文上并不怎么样,章节之间的风格不一,叙事没有主线,一个人的故事说不了两句就扯到另一个人身上,其中还夹杂着从其他地方用来凑字数的摘录。但是我在看的时候,每次想到要停下来继续自习的时候,还是想再看一章吧,于是一口气全部看完。最后书在结尾处匆匆结束,总觉得像是一部没有写完的剧本,差了一场ending,意犹未尽

  这本书是电脑上很早前存的,pdf格式,排版很差,勉强能分清各个章节的起始界限,而且文章中间还有各种不知道从哪里因为排版失误插进来的,与上下文不搭调的句子,有的能一眼分辨出来,有的可能读完了还没有发现 。不过这些其实都不影响兴致勃勃地读完这本书,冯小刚在大部分文字中还是都用了他拍喜剧片时候的调调,开玩笑的时候面无表情,语调平静,然而说出来的都是一些烂三俗的内容。有时候看明星们说自己故事都觉得挺有意思的,因为说起拍电影这种宏大的工作时,总是用着一种和你说你在家闲着没事翻漫画书看的一样语气。在你眼中他们所干出来的似乎很有腔调的事情,不过也仅仅是他们充满七情六欲的生活中无比稀疏平常的事情。好几次都从书里面看到这样的意思电影剧本的最初构思是怎么来的?无非就是一个导演,一个编剧,几个好友,一桌饺子,两瓶二锅头,我说一个黄色笑话,你严肃地扯一个蛋,我不怀好意的夸你两句,你回过来怀着对我满心的崇敬喷我一头一脸。

  当然我明白他们口中叙述的故事,和事实上的故事一定不尽相同。冯小刚自己在书里也坦白,许多东西因为时间长久,已经记不清楚当初是什么样子了,也许无意之中加了一点料,但是木头还是那根木头,而不会变成一根包了木纹纸的铁。尽管如此,我还是对他书中所有故事的细致描写感觉到惊讶,这些故事全是他在前些年的工作生活中的纪实叙述,故事中每个人说话的语气和神态表现出来的样子完全就好像还是从他自己鲜活记忆清晰挑出的一样。所以一直看到后面,越来越觉得,这其实不是一本半自传一样的随笔,反而更像是一部剧本,记录冯小刚自己在自己的电影生活中扮演的各种角色,他在这些角色中和各种朋友同事,交情好的或者不好的人演了这么多年的对手戏。这部“剧本”的风格则又完全和他自己拍出的电影相差无几,完全就是那种死不正经的人,用特别平静的语气讲出的一个死不正经的故事。但是这些调侃的语气,却又似乎更加含情脉脉。看的出来,这本书里,冯小刚对过去的日子里面,跟一群都还没成名的朋友朝夕相处,做尽2b事,吃尽酒肉饭的日子是何等的怀念。然而当他说起这些事情的时候,行文又是何等的戏谑。他戏谑的也许是,都一把年纪有家有室的人了,怎么老还揣着当年那个小混混的情调。

  回想一下冯小刚的电影,感觉能够让我觉得非常喜欢的,也只有《大腕》这一部,可惜他在这本书里面却对这部片子只字未提。片子里面葛优扮演的角色也许完全就是他对自己身份职业的自嘲。无奈活了这么多年,看尽了世态炎凉,到处都想找个人倾吐一番满心的委屈,却又担心祸从口出,于是用了这样一种隐晦的方式表达出来。当然可能又是我多虑了,也许他仅仅只是想说出这样一个重口味的笑话而已。

  但是不管怎么样,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冯小刚满嘴的胡扯似乎并非其发自内心的对于自己生活的批判。正像他自己坦白的一样,他骨子里面充满的是古典主义的浪漫情怀。他的电影中,我并未看出几多浪漫的流露,然而在这本书里,却到处都充满他对朋友、爱人和生活满满的充盈的情感,仿佛是在深情款款得诉说着他青春时和不再青春时的一个个人和故事。这些人和故事似乎已经记不清发生在什么时候了。不过不管出现在什么年纪都不重要,因为他们全都浪漫的像青春一样。

  在我看来,冯小刚献出的这本青春,要比他的电影精彩太多。

  《我把青春献给你》读后感(二):吸了一鼻子老北京味儿

  不太看电影,一直以为冯小刚是拍商业片的导演,看了老炮儿又觉得,这年纪了居然还有英雄情结真不容易

  完全是为了解闷才看的这本书,每早在上班的公交车上看,很多次抑制不住哈哈笑起来,周围人一定觉得我在看小黄文……才知道原来这大叔这么逗,电视里看到的那个一脸严肃的人,内心里住了一个毛头小子

  除了幽默,内容的随意散漫也非常值得一提。看完了书,我觉得自己的注意力一再被冯导带偏。本来明明说的是这事儿,哎?怎么看着看着发现拐弯了,可怕的是我还忘了拐弯前路上有啥。这就导致我对冯导年轻时代经历有了非常碎片化的认识。我记得冯导说到复员后有两个选择,他选的是那个啥地产公司,额,原谅我记忆断片了,这段故事情节以后,冯导的讲述就像脱缰的野马完全释放了放纵不羁爱自由天性

  嗯,以上是对冯导的夸奖,承载了我对他深深的敬意。当然,接下来还是夸奖。

  我是90后,跟冯导不止差了一代。通过他的描述,那一代人身上特有的气节尤其吸引人。他们不浮躁,不冒进但足够勇敢,敢于反抗,敢于随自己的心意行动,敢于正视自己真正的追求

  他们安于生活但又不满足于当下。这是我觉得很难把握的一个度,如果非要解释为什么他们能够控制这个度,我想只能用单纯来解释。

  他们做事初衷很单纯。不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不喊成为中国最牛导演的口感,在自己的事业上所作出的一切努力,都源于发自内心的热爱。凭借这股最单纯的力量指引抛开急功近利约束,更自由地进行创作。也便少了一种患得患失的忧虑。

  有才华,有运气,那时的他们大概没想过成功。这当然跟自身性格,时代背景都有很大关系,但对比现在来讲,我们面临的诱惑变多了,人心变乱了。

  但也能找到跟这一代共鸣的地方。艾未未这样的人物,放到现在也会极受推崇,特立独行要么受人鄙夷,要么深得敬重,注定不可能低调平淡。大家都是普通人,可算看见个才华横溢特殊青年,行事方式也甚是与众不同,怎么可能不引发围观甚至推崇。

  手机打字好累,写到这儿了。

  《我把青春献给你》读后感(三):想念那个时代的真诚

  “我要是有一天丧失了想像力,为了掩盖创作的低能,又还想在电影界混饭吃,可能也会摇身一变,成为伪另类,那样的话,我一定会选择成为前面的那种,做一个有利可图的伪另类。”

  前段时间,去电影院看了冯导的《私人订制》,走出电影院,有些失望,有些唏嘘,有些感慨。冯导的电影,再没有了当年的接地气,有的评论说,《私人订制》即便是新瓶装旧酒,也难掩吃老本的窘境。

  用几个小时重读了这本在2003年出版的“给人解闷儿的书”。十多年前的冯小刚,用文字去怀念二十多年前编辑部故事、甲方乙方的那些人,那些事,而现在成为贵族、双脚离地的冯导,是否怀念当年的自己?

  书中有一段话,说出了冯导当年在创作自己的商业贺岁片时的心态,“我基本上还处于把电影当饭吃,为了保住饭碗必须急中生智克敌制胜的档次上。这可能和我的处境有关,也和我的性格有关。我不能全压上去,奋不顾身只为蹬顶。我首先考虑的是,如果输了,必须在最大的限度上减少损失。这么说吧,就像一场战争不同的人都投身其中,大家也都很玩命,但巴顿那号的是从心里热爱战争,想法非常单纯,目地只有一个,在战争中成为最牛逼胜利者;而加里森敢死的哥儿几个虽然打起仗来也很敬业,却个个心怀鬼胎留着后手。巴顿如果战败了,叫战犯,属于统战对象,能进政协;加里森敢死队那哥儿几个战败了,就拉出去枪毙了。所以巴顿是不怕付出惨重代价的,重在过瘾。加里森敢死队却绝不能有任何闪失,为了保住小命必须确保胜利还不能牺牲。两种战争的参与者,境界完全不同。坐在一起聊战争,话语权也是牢牢地把握在巴顿的手里,小哥儿几个只有听的份。”

  早年间的丰富积累,使正值壮年的冯导,形成了每年一部既叫好又叫座贺岁片的持续性井喷;那个时候的中国电影,还不很景气,与今天随便找个娱乐节目剪辑一下就叫大电影并且能获得几亿票房的状况很不相同;那个时候的投资者,和现在挥手就是几亿的阔气也很不相同;而那个时候的冯导,除了一些信任他的朋友,和现在身价以亿计也大不相同。《我把青春献给你》记录了那个时代,那个冯小刚和那一群人的故事,和书的题目一样,虽然不乏调侃,有点京片子的贫劲,但,人家在拍电影的间隙抽空把青春都献给了你,这份真诚却不容置疑

  谈起别的导演,他说“我无意指点江山,自己也是一屁股屎还没擦干净糊涂蛋。说凯爷的意思是说葛爷,也是想自己。各有各的道,各有各的光环。是哪个林子里的鸟就踏踏实实地在哪块林子里栖着,飞出去玩一圈,临了还得落回来。”我的电影拍一部赚钱一部,我的能力不在你们那些艺术片,所以,谈艺术,我不行,谈票房,你们不行。

  话虽这样说,在字里行间,冯导还是掩饰不住自己对于电影的热爱与虔诚,比如,在谈到姜文时,他说“我是爱聊天的,但非常怵和姜文聊天。觉得跟他说话特别费劲,累,跟不上他,愣往上跟又很做作,掌握不了话语权,谈话显得非常被动”,“他(姜文)说:电影应该是酒,哪怕只有一口,但它得是酒。你拍得东西是葡萄,很新鲜的葡萄,甚至还挂着霜,但你没有把它酿成酒,开始时是葡萄,到了还是葡萄”,“电影对于姜文来说,是非神圣的一件事,也是一件非常令他伤神的一件事。他认为电影应该由爱电影的人来从事这一职业。这种爱应该是非常单纯的,不顾一切的,不能掺杂别的东西的。对照这一标准,我总有一种不好意思的感觉,像做了对不起电影的事,把电影给庸俗化了。”这样的文字,冯导似乎在说:我拍的是商业片,但是,看到那些能追求自己理想,拍神圣的电影的人,我是羡慕的、是尊敬的。为了拍摄《一九四二》,冯导一队人走了许多地方,做了许多探访与寻找,一个拍了许多贺岁喜剧的导演,去拍一部民族的悲鸣曲,尽管可能有多种考虑,但,更多是在完成自己的一个电影梦。

  而说到在冯氏贺岁电影里必不可少的男主角葛优时,他说“……葛爷确实是不贪。放在别人身上这就叫目光短浅。而放到葛爷这就叫,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恰恰就是这种不贪的心态,使他非常地心平气和,作起事情来就比较从容。对于葛爷来说,没有什么是志在必得的。因此接人待物,也就显得自然大方。既不会被利益驱使过分地贴上去献媚,也不可能因为失算了彼此见了面连招呼都不打。”

  徐帆老师也说,他有许多朋友。整本书,记录了冯导与王朔、葛优、刘震云、郑晓龙等许多人的往事,如何筹钱拍电影、如何曲线救国对抗朝廷、怎么构思一部电影、怎么犯贫、怎么喝酒……只是,当年一起朝夕相处山南海北侃电影的朋友,如今都成为了贵族,是一年只能见一面,点头示意的路人了。

  “记忆就好像是一块被虫子啄了许多洞的木头,上面补了许多的腻子,还罩了很多遍油漆。日久天长,究竟哪些是木头哪些是腻子哪些是油漆,我已经很难把他们认清了。甚至还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我认为记忆中有价值的部分其实是早年就补上去的腻子,而被我忽略的部分却有可能是原来的木头。这一点是我写这本书的时候最心虚的,但我仍可以告诉读者,大体上它还是一块木头,而不是贴着木纹纸的铁。”把记忆比作一块被虫子啄了许多洞的木头,冯导这样说,而一个导演的艺术作品,乃至人生轨迹,是否也可以比作这块木头呢。时间的打磨、岁月沉淀风雨的侵蚀,飞快提升的身价和日渐苍老思维是否也像虫子、腻子与油漆,不断的覆盖住了这块虽不完美的满是虫洞却真实亲切的木头呢?甚至,这块木头,会不会由于有了太多的金钱地位和名望,早已变成了贴着木纹纸的铁呢?

  掩卷沉思,岁月不能追回,时光不能倒转。那个时代已经过去,那个冯小刚导演也渐渐地老了。再重新去看《编辑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甲方乙方》等等等等冯导的作品时,仍让我们无尽怀念,想念那个时代的人和事和感情,想念那时候冯导的另类与聪明;而再看如今高高在上的《私人订制》,更有一丝感伤,一点失落,竟然有一点期望,希望冯导能够再次年轻,能再找回那时候的那一点点贫嘴、幽默和另类,也许,最重要的,是能够找回对于电影热爱,对于观众和自己的真诚。

  《我把青春献给你》读后感(四):我把青春献给你,你把青春献给谁〈1〉

  冯小刚说记忆象被虫蛀了的木头,而他的这本自传是抹了腻子的木头,不一定真实,但还是木头,不是别的什么,我们往往难以还原记忆的本来面目,对记忆的态度也没必要记述那么真实,冯小刚不需要,我们也不需要。

  ——题记

  刘震云,这个与冯小刚私交甚深的语言大师,在序里这样说他和冯小刚合作时达成的共识:“1、任何时候证明是无用的努力,事前都是必需的;2、事情是一个过程,慢慢来不要着急;3、创作的过程不是把可能变为可能,而是把不可能变为可能;4、当前面出现困难的时候,就是要上新台阶的时候,中央说的好,困难与机遇并存;5、当两种事情出现排异时,必须马上砍掉一个;6、说艺无止境,一方面是说生有涯,学也无涯,另一方面是说具体到一个作品,修改也是无止境的;7、敢于抛弃原来认为好的东西,才叫修改,敢于一遍遍推倒重来,才叫调整;8、上帝的召唤,具有无穷的力量。”这种共识在日后冯小刚的创作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刘震云对冯小刚的导演才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说他离对电影的突出贡献还有1.73公里,我倒觉得作为第五代导演领军人物的冯小刚,和张艺谋、陈凯歌相比,他对大雅艺术的领悟力略有不足,但是他对现实生活的敏锐触角和王朔般真实的平民情谊,使得他备受欢迎,眼下流行的“草根”一词,用来形容冯小刚再恰当不过。

  冯小刚的笔锋很象王朔,属于纯粹北京方言的调侃,非常适合人在茶余饭后解闷纳凉时捧来阅读,看得出他对博您会心一笑信心十足。

  好人好梦

  冯小刚把好梦公司的故事放在第一位讲,而把自己的事放在后面,可以看出他是个很怀旧的人,他对与王朔在一起的那段时间仍念念不忘。

  王朔作为当代最著名的作家,他曾这样形容自己:身体发育时适逢三年自然灾害,受教育时赶上文化大革命,所谓全面营养不良。身无一技之长,只粗粗认得三五千字,正是那种志大才疏之辈,理当庸碌一生,做他人脚下之石;也是命不该绝,社会变革,偏安也难,为谋今后立世于一锥之地,故沉潭泛起,舞文弄墨。

  有着丰富人生经历的王朔现在很少出作品了,他当年的《玩的就是心跳》、《动物凶猛》等让我印象深刻,可以说他开创了中国文坛一种新的语言模式,平时而带有市井气吸的文字影响了整整一代人,韩寒的《一座城池》等也能寻见王朔小说的影子。

  今天先写到这,我这人属于好奇心比较强那拨的,买书要买一沓,看书时也一次看一沓,别人看一本,我可能每本都看了1/10,也可能永远就是这1/10了。

  更多评论详见-别让电影住我的眼-酸柠檬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u/559a1b55010003x3

  《我把青春献给你》读后感(五):找寻自我本真的青春

  看过冯导的电影,从《一声叹息》,到最近的《一九四二》,幽默的话语之后总会带给我很多关于生活,关于人生的提示。而今看了这部著作,又对冯导其人加深了一些了解。

  青春,这个美好的字眼,在一些人心里是曼妙的回忆,在一些人心里确是避之不及的噩梦,总有人欢喜有人忧。在年近而立之年,读到《我把青春献给你》这个题目,真真犹豫了许久该不该打开这本书,该不该翻看下自己的青春去了哪里?

  值得庆幸的是,冯导教会我的不是那些振兴祖国,称霸世界的弥天大梦,而是一些微妙的生活启迪,犹如一股股春天雪化而成的泉水,缓缓从我身体里流过,舒爽不已。

  谢谢!

  《我把青春献给你》读后感(六):真情往事,常留在我们心里

  下面的这几句话,我记忆尤其深:“经历的不必都记起, 过去的不会都忘记,有些往事,成全了你,也陶冶了我。让真情往事,常留在我们心里。。。”

  这书我看了不下三遍,但有一次去同事家,她老公也有这本书,我问她感觉如何, 她说“ 什么年头了, 还来这一套, 也应该换换了吧,,,我才不爱看呢。他看的。”

  就当是个开心果吧,重新体会一下这位长得有些特别的又极有男人味的老男人曾经带给我们的这些快乐,就像歌里唱的,让真情往事,常留在我们心里。。。这么一个糙人,其实还真的蛮有魅力的。。。 喜欢开篇他那个简笔的自画像。。。

  《我把青春献给你》读后感(七):苍孙的诚意

  这本书出2010年新版的时候,刘震云写了一篇新的序言,在最后,他对冯小刚说:你唯一要做的是:不以别人的意志为意志。

  相比较于这一版,刘震云在前一本书里写的序言中告诫冯小刚,你前面还有一点七公里的路要走,都是朋友的审慎的劝诫。

  他在转业后,分到西直门粮食仓库宣传科,被人戏称为“西粮太守”,后来必须脱下军装,对母亲说:

  “您坐好了我给您敬个礼吧,您好好看看,明天儿子就不能穿军装了。”

  母亲说:“你穿什么也不如穿军装好看”

  他写他独自一人在家,常随着交响乐手握一支圆珠笔情不自禁作指挥状,我忽然想起,王朔唯一执导的一部电影《我是你爸爸》中就有这么一段,爸爸正陶醉在音乐的激昂中,被儿子看见,兴味索然。他在后面接着说,“我还记得,在影片中即兴指挥的那首乐曲,旋律气势磅礴又令人沉湎,它的名字叫《走出非洲》”

  写他和王朔的交情——

  “十几年过去了,想必现在王朔的女儿已经初长成人,亭亭玉立。我女儿的个子也已经过了我的下巴颏,虽然像我但并不难看。她们只是在很小的时候见过,白云苍狗世事难料,也许她们有幸能在今后的月岁里相逢,希望她们彼此投缘,成为朋友。”

  他点评葛优:莫衷一是。很多他演过的角色是非他莫属的。

  他说陈凯歌和葛优的转型:各有各的道,各有各的光环。是哪个林子里的鸟就踏踏实实地在哪块林子里栖着,飞出去玩了一圈,临了还得落回来。

  说姜文:就像一场战争,不同的人投身其中,大家都很玩命,但巴顿那号的是从心里热爱战争,想法很单纯,目的只有一个,在战争中成为最牛逼的胜利者;而加里森敢死队的哥儿几个,虽然打起仗来也很敬业,却个个心怀鬼胎留着后手。巴顿如果战败了,叫战犯,属于统战对线,能进政协;加里森敢死队那哥儿几个战败了,就拉出去枪毙了。所以巴顿是不怕付出惨重代价的,重在过瘾。加里森敢死队却绝不能有任何闪失,为了保住小命必须确保胜利还不能牺牲。两种战争的参与者,境界完全不同。坐在一起聊战争,话语权也是牢牢地握在巴顿的手里,小哥儿几个只有听的份。

  还有一部至今没见面的片子,名字叫“温故一九四二”,我注意到后来他和徐帆两口子说话,冯小刚开玩笑说,我还想愤怒呢,徐帆还嘴道,别身在福中不知福了,好好拍你的喜剧吧。

  他说他收到朋友的新年或者节日短信:虽然充满了祝语贺词,但我却看不到一句发自朋友内心的知心话语。

  徐帆在后记里写:我喜欢他的怀旧,喜欢他的恋恋不舍,喜欢他有时候本应该流露出来的浪漫,又不好意思掩藏在心里的表情。

  ————————————

  时有无力感,读这些人的文字,剔除嫉妒心、小心眼、脏心眼,开始学着诚恳和善意。

  《我把青春献给你》读后感(八):我把青春喂了狗

  冯小刚最近风头正紧,不仅是因为《私人定制》的种种,更是因为冯导在微博上大声呛那些所谓的影评人。冯导是个真性情,嬉笑怒骂不遮掩;冯导是个典型的北方叨逼叨,因为常常叨逼不完所以干脆拍电影拍个痛快;冯导是北京文化圈子里的人,三五个身边的好友就凑成了电影的编剧、摄像和出品,真是爽快。

  刚好前面看了《私人定制》,第一次在影院看电影看睡着了,觉得充其量也就是个《甲方乙方》的翻版,没什么新意,但对于现阶段的中国电影市场来说还算是一部绰绰有余的贺岁片,虽诚意不足,但图一乐呵。其实也难怪,前面《一九四二》一下“坑”了华谊兄弟那么多钱,这次总要拿出点自己的看家技能、看家题材和看家手法来做点稳妥的挣钱的买卖,所以不,光植入广告就卖了8000万,也算在情感上表达一下对于中军中磊兄弟的感激之情。在这个基础上再兼顾点社会讽刺的意味,冯导觉得也就够了,截止到今天为止突破6亿的票房也表明大部分观众觉得也够了。

  刚看完了冯导95年的电视剧《一地鸡毛》,当时被禁了,看了之后觉得也难怪,盗用百度来的简介就是“一部琐碎人生的范本,一部关系学的教科书,再现了单位这一微观天地,鸡毛蒜皮,纤毫毕现,不嫌其俗,不掩其恶,“酱缸”之臭,人心之险,展示无遗。”还是编剧刘震云说得好:世上人很多,但每天需要对付的也就是身边那几个人。最大的感受是庆幸自己一开始就没有考虑过公务员和国企单位。

  终于看到了冯小刚的自传《我把青春献给你》。冯导把青春献给了谁?献给了观众,天下无贼、集结号等都是曾经陪着大家高兴跨年的礼物;献给了自己,从军人到导演,他始终选择做个手艺人,他的青春是最美的铺垫;献给了徐帆,得一人心守白头,相互搀扶相互支撑;献给了那个年代,那个社会层面剧烈动荡的年代,天然的电影场景。冯小刚是把青春献给了“你”,而我却把青春喂了狗,不是因为我的青春是狗粮,而是我总觉得它是飘着的,总是沉不下来到一件事情上,飘啊飘的就不知道飘到了什么境地,把握不住。

  这个自传读起来很是爽快,不是因为短,而是冯导本身就是一个爽快的人,读着读着眼前就活现了一个带着京腔吐槽一下社会嘚吧一下身边的人和事的糙汉子。里面冯导关于“伪另类”的定义很好玩:“不被主流和大众及真两类所接受的一类,没有想象力,破旧不立新,自私,个人主义恶性膨胀,假装不爱钱,假装有个性,假装脏乱差”。一句话,装逼总是会被普通人和牛逼的人鄙视的,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偏离了你的当下位置就是装逼。唉,对比一下,我果然是一个装逼的人,正在努力还债中T T。

  印象最深的还有这么几句话:

  “记忆像是一块被虫子啄了许多洞的木头,只好补了腻子”。

  “没有人真正喜欢老实人,都是嘴上说的”。

  “人过鬼门,气度霄关”。

  人总是习惯于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面,只看得到自己的开心与悲伤,焦急与慌张,你快迟到时仿佛所有的公交都跟你做对迟迟不来,所有的出租司机都跟你做对一直拒载,所有的摩的都跟你做对趁机宰你,觉得世界满满的恶意,其实却不知道你他妈算个JB,谁也没空对你高看一眼或者低看一眼的。还是应该多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立场想想,公交没来没准公交司机比你还急又在骂娘说误点要被罚钱,出租拒载没准出租司机又在吐槽晚点交接会被骂钱迷,摩的宰你可你为什么不能理直气壮的对他说:你走吧我不急,我再等等,你要是不能便宜一些的话!!!!

  这么晚了还一个人叨逼叨的堆些文字,还是要像冯小刚一样,大气的活在电影的世界里,但这个世界不是只有自己,还有投资人、合伙人和影评人。

  《我把青春献给你》读后感(九):摘抄

  除了去紫竹院晒太阳,就是去魏公村的自由市场买菜,凑到一起做饭。那一阵子我的厨艺突飞猛进,花10块钱能做一桌子菜不带重样

  原始森林失去冲动之后,也于每天午后来至小溪旁躺在我为他铺好的芭蕉叶上沐浴读书。

  了就慢慢给人家还钱呗。重要的是,你不能因此丧失了创作

  我发现放弃并不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

  所谓自然醒来,就是突然睁开眼睛,看哪儿都很实,再多一分钟也不想睡了,睡足了

  回家睡了一觉,醒了,还想再看看她

  我提出的条件是,以前拍了多少素材与我无关,我不看,也不会用。一切从零开始。

  看似风平浪静,实则刀光剑影;看似不咸不淡,实则波澜壮阔。一切都不露声色,于无形中势不可挡。

  就是贵族和灰姑娘戴安娜的区别,你觉得过不去了的事情,在他那里都不是问题

  与你的努力无关,与你的才情无关,与你的德行也无关,一切全在于他兴致所至,点石成金;弹指一挥,化为尘埃。

  堆里找不着的那种人。在“八部七局六处”他谁也惹不起。曾经也特傲,刚到机关的时候也执扭,马上就被磨平了,适应了,然

  哪个林子里的鸟就踏踏实实地在哪块林子里栖着,飞出去玩一圈,临了还得落回来。 与凯、葛二位爷共勉。

  你拍得东西是葡萄,很新鲜的葡萄,甚至还挂着霜,但你没有把它酿成酒,

  开始时是葡萄,到了还是葡萄。另外一些导演明白这个道理,他们知道电影得是酒,但没有酿造的过程。上来就是一口酒,结束时还是一口酒。更可怕的是,这酒既不是葡萄酿造的,也不是粮食酿成

  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仍然还只

  而提高我们的认识是需要时间的,这个过程是不能被省略的。

  散文里的魂却丢了,找不到

  撕心裂肺处仍显得游刃有余。让我喜出望外,如同存折里的一笔钱突然利息暴长。

  《我把青春献给你》读后感(十):啃手指甲的冯导,我更喜欢

  如果纯粹从逻辑上说,书的内容组织上的确很混乱。明明要介绍葛优了,不知咋得提了一嘴冯巩,然后就拉拉杂杂好几页,恍惚中以为这是冯巩的传记时,他会来一句:“扯远了,我们还是说说葛优的事情吧”。

  也就是写书,往前翻翻就会知道原本想写啥。如果是跟人聊天,扯这么远、还能找到回家的路,那可真是本事了。我反正是经常性的回不去。恐怕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随意,才读来亲切、活灵活现。

  跟冯小刚的亲密接触,早在《编辑部的故事》就开始了。印象中是王朔领着一帮侃爷,在宾馆里熬夜侃出了剧本,看了书才知道,这帮侃爷里就有冯小刚。

  冯小刚和王朔的渊源,远不止一次《编辑部的故事》这么简单。前前后后,他们俩合作了很多部影视作品、甚至还和开过公司,好像叫“好梦”公司。这二位,都是顶级的侃爷,正所谓“臭味相投”。

  曾经,二位爷无法入文化管理部门的法眼,于是很是沉寂了几年。冯小刚的电影是屡屡无法通过检查;王朔也实在无法容忍国内的“气候”,原遁美国。

  好在冯还一直在尝试、摸索这个边界到底在哪里。终于《甲方乙方》有戏了,很有可能通过检查,可这部戏的编剧是王朔,当时王朔已经被严重边缘化,简直就是“流氓”的代名词。冯为了保险起见,就跟王朔说:“要不....就不写你的名字了吧”。王朔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冯小刚为此内疚了很多年。

  从书里,还知道了姜文的确牛逼、陈道明是如何孤傲和专业、冯巩的好人缘、徐帆又是如何变成了“徐老师”(冯小刚总是这么称呼徐帆的)

  ......

  现在到处都在煽情,冯小刚也不能免俗。不过负责这一部分的是其内人徐帆,一句“嫁狗随狗” 让我好生感慨。

  最大发现是冯小刚也爱啃手指甲......原来,他也好这一口啊。于是,对冯小刚的喜欢又多了几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