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明王朝的最后十七年》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大明王朝的最后十七年》读后感10篇

2018-03-04 21:1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明王朝的最后十七年》读后感10篇

  《大明王朝的最后十七年》是一本由樊树志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8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明王朝的最后十七年》读后感(一):崇祯,我倒宁愿你是个醉生梦死的“亡国之君”啊,至少你会快乐一点

  李自成在进攻北京的檄文说,崇祯"君非甚暗,孤立而炀蔽桓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这也与崇祯自己感叹的"君非亡国之君,而臣皆亡国之臣"的想法类似

  相比神宗、熹宗,甚至明朝中后期的多数皇帝,思宗治国救国的责任感与企图心强上许多,故史家对于思宗普遍抱有同情,以为崇祯帝的一生实是“不是亡国之君的亡国悲剧”。

  关于崇祯亡国的原因历来众说纷纭,也都各有其成理之处。其中一种说法是,崇祯接手的是一个从内部腐烂到外部溃疡的烂摊子,崇祯虽求治之心有余,却力不足;更加剧了崇祯不是亡国之君的亡国悲剧。但仔细想来,历代王朝末年,莫不矛盾尖锐、风雨飘摇天下大乱,而东晋、南宋仍能延续国祚百余年;崇祯年间,形势曾几度有转机,他至少在自己的手中葬送了祖宗社稷。

  其实,我觉得崇祯的悲剧在于他对国事相当清醒,对自己却不清醒。所谓知己知彼,崇祯是只知彼不知己

  儒家早有言,吾日三省吾身,崇祯哪怕一省,也好啊。崇祯自登大极、夙兴夜寐、悉心求治、鞠躬尽瘁神经崩到了极致,朝中也有不惜死的文臣、不爱财之武将,形势曾几度转机,崇祯却又刚愎自用一意孤行。而且在位十有七年,竟然接连犯错、劳而无功,却不曾一丝醒悟;所谓的不断下罪己诏,其实内心思想是,他的“文臣个个可杀”。

  若崇祯稍微反省一下,也能看出点端倪来啊。虽说明国势“实亡于万历”(《明史》语),但崇祯在位十七年,最终坐实了王朝覆灭加上了最后的几根稻草

  也想起了唐昭宗的悲剧。历史有其偶然,但冥冥中自有其必然

  崇祯,我倒宁愿你是个真正的醉生梦死的“亡国之君”啊-----清醒的人是最痛苦的,那么这十七年的煎熬、这宵衣旰食的日子,你会稍微快乐一点。

  《大明王朝的最后十七年》读后感(二):陈腐的历史观

  崇祯皇帝,算得一位英主,从即位之初的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到最终亲手葬送大明江山,自己含恨自缢煤山,令后人充满惋惜与不解。那段历史波诡云谲,风云变幻,充满了历史的吊诡和偶然,值得大书特书,但是本书的写法却令我不喜欢

  作者抱有一种陈腐的历史观和是非观。对于忠臣,极力赞扬、褒奖,不吝溢美之词;对于贰臣,则语带讥诮,字里行间透着轻视;对于魏忠贤等,则极尽贬斥、蔑视的之能事,只恨不能骂娘了。他甚至抱有与崇祯同样的想法:崇祯非亡国之君,只是遇到了一群亡国之臣。这其实是中国史学的陋习,用所谓主流价值观、甚至只是作者本人的价值观来衡量历史人物,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复杂人性脸谱化。

  相比之下,张宏杰的《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中同样写到了几个明末人物,却比本书高明许多。《七张面孔》对历史人物抱有“理解之同情”,就是说把人放在他所处的情境下来考量,即使不认同,也相信他做出了对于自己利益最优的选择

  明君也罢,昏君也罢,忠臣也好,奸臣也好,不过都是人,摆脱不了自身的局限性,更摆脱不了人性。至于人性,偶有闪光之处,更多的则是软弱丑陋

  《大明王朝的最后十七年》读后感(三):一场亡国悲剧的演出

  明王朝的灭亡,是一个备受关注话题,各方面的检讨据说已达到极为细致程度。例如皇帝应该用什么人,不该用什么人;某场战役该如何打,以及执行哪些政策就能转危为安等等。按照这些“事后诸葛亮”们的假设,明王朝灭亡的悲剧似乎本是可以避免的。而之所以没有避免,完全是由于皇帝和大臣们的失误。这种具体研究过于强调君或臣的个人责任,却缺少宏观的把握。清史专家阎崇年的新著《明亡清兴六十年》(中华书局2006年8月版)注重于明何以亡和清何以兴的比较。该书很像一本课堂讲稿,影响了历史叙事的连贯性。同时战争描写得过多、过细,有时细到了每一天,给人印象似乎明亡清兴表现军事的较量,明的灭亡主要是军事的失败

  与之不同的是,樊树志教授的《大明王朝的最后十七年》一书,以生动笔触描述了明代崇祯朝17年的风风雨雨,从中揭示出导致明王朝灭亡悲剧之不可避免的原因。该书突破单纯事件史”的写法,以人为本,着重描写人的命运;以皇帝、官僚个人的悲剧来透视王朝灭亡的悲剧,并由此展示时代的悲剧,给人一种明晰和清新感觉

  明王朝的悲剧主要在于那个并非亡国之君的皇帝却难以摆脱亡国的命运,崇祯皇帝无疑是其中最主要的悲剧人物。该书告诉我们,与甲申年凄惨的悲剧结局不同,17年前(崇祯元年)新皇帝登基,展现了“一个惊心动魄精彩开局”:他大刀阔斧地惩治腐败的魏忠贤阉党,对内推行“新政”;同时起用被阉党贬斥的将才袁崇焕,力图收复被清军攻占的辽东。这种“万象更新”的景象人们将“中兴”的希望寄托在新皇帝的身上。皇帝本人当然更是踌躇满志,以为能够力挽狂澜。然而接下来的事态并不尽如人意,外患未除,内乱又起,朝廷的种种对策又几乎是招招皆输。皇帝怨大臣们无能自私以致误国,而时人及后人却认为崇祯皇帝刚愎自用,用人不当等因素加速了明亡。

  客观上看,明王朝树敌过多,是其最大的要害。努尔哈赤为报明将领杀祖、杀父之仇,于万历年间向大明王朝进攻。崇祯初年,因天灾和人祸(朝廷过度征发),陕北农民起义军蜂拥而起,致使明王朝腹背受敌。对此华东师范大学的王家范教授幽默地说:“最令他(皇帝)头大的,则是起自陕北的明末农民起义军。崇祯执政17年,农民军跟着他17年,犹如幽灵附身,是专来催命、索命的。”(王家范:《明清易代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史林》2005年第1 期)以往的皇朝仅对付一个敌人——或是农民军,或是域外异族——都难以获胜,两敌夹攻下的明王朝要想摆脱覆亡的命运,实在勉为其难。兵部尚书杨嗣昌对此提出“高招”——攘外必先安内,但做起来实难,安内的力量总是为外敌所牵制。崇祯九年至十一年间,农民军受到明朝将领卢象升、洪承畴等人的合力围剿,几临灭顶之灾。孰料辽东的清军南下袭明,威胁京师。卢、洪大军先后被抽调到抗清前线,两人一死一降,使农民军得以借助喘息之机东山再起。崇祯十三年冬,李自成离开蛰伏多时的陕南山区,挺进中原,五战五捷,大败明军,并于崇祯十六年率大军东征,直捣北京。可见,因人力、物力有限,明王朝既安不了内,更攘不了外,最终在内外夹击下走向灭亡。

  细究起来,满清这个敌人,在某种程度上是崇祯皇帝的祖宗制造的;而农民起义军的崛起,一方面可能老天爷故意要与新皇帝作对——从崇祯登基始,陕北的灾荒就十分严重,更主要的原因是万历以来的朝政荒废以及对清作战需要大量军费,不断的“加派”造成民不聊生——仍是祖宗种下的祸根。崇祯皇帝实在是一个最苦命的皇帝,最“冤大头”的皇帝。他的祖父万历皇帝,还有他的“木匠哥哥”天启皇帝荒淫、怠政,都是十足的亡国之君,却在享尽清福后寿终正寝。崇祯为收拾万历、天启留下的烂摊子不遗余力,登基17年,日夜操劳寝食不安,最终仍是无力回天

  实际上崇祯皇帝最难对付的不仅是外敌和起义军,而是朝廷中的大臣。尽管他一举消灭了魏忠贤阉党,却无法根除党争的土壤。17年里官僚们意气用事,党同伐异,演出了一幕幕自相残杀的悲剧和丑剧。据说崇祯皇帝在临死时痛心疾首地说“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表现出皇帝对朝政的无奈和对大臣们的不满

  假如明朝君臣能够同心同德,一致抗敌,或许不至于输得这样惨,结果却是事与愿违。袁崇焕受命收复辽东,还没与清军作战,却先导演了一场“同室操戈”的悲剧:他用先斩后奏手段杀死驻守在鸭绿江口皮岛的总兵毛文龙,实际上解除了毛文龙长期以来对清军的牵制作用,为皇太极发兵南下提供了极佳的机会。毛文龙手下的精兵强将纷纷投敌,成为后来清军入关的急先锋。袁崇焕的下场比毛文龙还惨,由于皇帝听信谣言,加上朝中某些官员的诬陷,袁崇焕以 “卖国欺君”之罪被凌迟处死。书中说,崇祯皇帝“自斩手足,自毁长城,以后再难谋求足以克敌制胜的帅才,辽事更加难以收拾。所以《明史》说:‘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决矣。’”

  既然力主抗敌的皇帝、官僚都难以左右自己的命运,那么,由他们主宰的大明王朝又怎能逃脱覆灭的下场?

  崇祯十七年上演的既是明王朝的悲剧,也是明朝君臣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和民族的悲剧。彼时在世界历史舞台的另一面,西方各强国纷纷崛起,开启了世界现代化的进程。而号称“天朝”的中国大地上却在血雨腥风地自相残杀,重演那延续了几千年的改朝换代

  樊树志教授是著名明史专家,早些时候曾出版《万历传》(1994年)、《崇祯传》(1997年)、《晚明史》(2003年)等多部著作。阅读《十七年》,可以相应地参照这些著作。尤其《崇祯传》与《十七年》有较密切关系,更值得一读。

  黄敏兰/文

  刊于中华读书报2007年6月27日第10版

  《大明王朝的最后十七年》读后感(四):【个人书评整理】好个旰食宵衣的十七年!

  原文:http://book.douban.com/review/3520076/

  先转一个物理学上的小故事

  [转]被斥责的勤奋

  卢瑟福教授深夜看到自己的学生仍勤奋地在实验工作。问:“这么晚了,你在做什么?”学生答:“我在工作。” “那你白天做什么了?” “我也在工作。” “那么,你整天都在工作吗?” “是的。”这个学生带着谦恭的表情承认了,似乎还期待着卢瑟福的赞许。卢瑟福稍稍想了一下,然后说:“你很勤奋,整天都在工作,这自然是很难得的,可我想问一下,你在什么时候思考呢?”

  再反过头说说这本书中的崇祯皇帝吧。朱由检登基后三个月先潜伏不动,突然一个“大手笔”(且几乎是仅凭一人之力)拿下了实权佞臣魏忠贤一派,无不让人击掌称快。

  但其后的一系列大事件:清除魏党却未“拨乱反正”、放任袁崇焕错斩毛文龙、宠信佞臣温体仁、在陕西和辽东的错误调兵、在对金的迎战或议和或迁都的举棋不定,以及兵临城下时拒绝李自成的和议,我都再看不到那个用心观察、思考和果断做出正确决断的皇帝,却看到一个优柔的人,不断纵容着自己和属下的一个个错误。即便能有所决断,却也是今日赐尚方宝剑,明日又赏绫罗三尺,帝王应有的理性威严就是在这种反复的草率中消磨殆尽了吧。

  也许这确实是一个旰食宵衣的十七年,但他拿出一年用来思考,结局也许会是另一种吧!

  ==============================

  一个关系很好的哥们总是批评我,没事就“攻击曾经站在城楼上挥手的那个伟人”,总是拿曾经的10年说事,不宽容。但如果有借古讽今这事儿的话,本书作者与我未尝不持同一观点

  好吧,鉴于历史上、特别是“阉人把政”那段着实暗无天日、简直令人发指,我可以说共和国十年比那段好,希望你能看到且满意。

  《大明王朝的最后十七年》读后感(五):不错!!

  十七年不过只是一本200多页的书,许多人的一生就用几句话描述。政权更替,潮起潮落

  历时276年的明朝,M,郑和、张居正。

  历史的叙述应该是客观的、冷静的、无色彩的。

  喜欢故事般的听历史。

  魏忠贤,阉党。

  “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封公侯。”

  袁崇焕,杨嗣昌,温体仁,朱由检的“遭瘟”,郑鄤的千刀万剐。并非没有忠烈良将,卢象升、孙传庭的战场阵亡,洪承畴的被俘与变节。

  南迁,有时候重大决定只是一瞬间。

  崇祯,朱由俭,勤勉勤俭、有作为、刚愎自用的皇帝却为亡国之君。“皇帝是历史的奴隶。”“鼎湖当日弃人间”。殉葬的众人

  以后再去景山、十三陵,看看里面的自缢处和思陵。

  《鹿鼎记》,吴三桂与陈圆圆,冲冠一怒为红颜,最终还不是不及新人,旧人出家。

  皇太子、朱三太子不知怎样的人生,讲郑成功的《话说台湾》里也提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