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东周列国志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东周列国志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3-10 20:3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东周列国志读后感精选10篇

  《东周列国志》是一本由冯梦龙 / 蔡元放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109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东周列国志》读后感(一):混沌里的清醒

  想要在乱世称霸靠的是什么?有人说是靠武力,谁不听老子话打谁,有人说是靠礼教,有人说是靠智慧,还有人说干脆就靠不讲理。没错,其实看看在那个混沌的年代,从东周开始到战国结束,不就是靠得不讲理么?今天讲和,明天我就翻脸不认人,去你妹的人质割地赔款,我就要你灭亡,我疯狂

  但这都是表面现象,皮毛而已。那个年代哪个成名的君王没两把刷子?特别是大国们,不讲理到没天理,效果只能装装孙子,其实往往越是服软的不硬碰硬的才是乱世的清醒者。气节有什么用么?史上留名?别逗了,留名有什么用,你活着什么福都没有享到,你要是个普通百姓,国都亡了,要是没良心的,反正就是换个领导,我照样好好活着,有良心的为国破伤心。你要是个将军说客,为了一时冲动就动粗的,当时人家服软是人家看得起你,是人家懂的忍一时,回头有你好受的,早都咬牙切齿把你碎尸万段了,回过头你就等着向你开战的噩耗吧。

  更可气的是你要是个君王,你就跟人家硬碰硬,或者一味报仇雪恨,再或者气上头上派人暗杀,愚蠢至极,混动的大脑里都塞了点什么思想?清醒的人,懂得养精蓄锐,懂得韬光养晦,懂得后发制人,懂得在该讲道理时候不讲道理,在该不讲道理的时候对你和和气气,把你用软的制住,让你永世不得翻身。

  但其实呢?东周春秋战国这个年代里,好多事是身不由己的,在身不由己的时候贪恋名气,展现气节也没办法,谁让生在这个年代,人家拿刀子加在你头上服软也是死硬抗也是死还不如死的体面一点。但是聪明人懂得用清醒的大脑让刽子手放下刀,懂得保全自己同时对方一个台阶下。

  总觉得这样一本书是有益的,至少让我们明白历史可能有一些事被夸大了成分,但又有谁能说史记里面的东西就是百分之百真实呢?所谓历史,就是为了满足某些人的自我膨胀欲望产物。真正的历史,或在每个人的心中。

  清醒着,哪怕这个世界很混沌的时候。

  《东周列国志》读后感(二):《东周列国志》比《权利游戏精彩何止万倍!!!!!!!!!!!

  小时候看过《东周列国志》这本书,影响不是很深,随着年龄增长,自己感觉中国历史上最精彩的部分应该在周平王东迁至秦始皇统一,一直对这一阶段的历史很着迷,却又没机会看。《权利的游戏》看了第一集,很受震撼,虽然里面很黄很暴力个别镜头为一般电视剧所少见),但感觉很真实,很符合一般人物心理状态,第一季看完,想看第二集而不得,买了本书却很失望。偶尔想起中国历史上有一段和《权利的游戏》里面很相似,不就是《东周列国志》中写的么,故第二次看了《东周列国志》。与《权利的游戏》相比:一、更黄、更暴力、更真实,《权利的游戏》中兰尼斯特兄妹相奸,《东周列国志》中文姜兄妹比之有过之而无不及;二、人物更多,剧情复杂,看过《权利的游戏》书评,有人谈及《权利的游戏》不适合对姓名过敏的读者,《东周列国志》中的姓名比《权利的游戏》何止数倍,《权利的游戏》仅7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就其复杂度而言,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东周列国志》读后感(三):关于介子推

  介子推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但历史上介子推并没有被晋文公放火烧山,我们见到的介子推故事是汉代以后的文人加工变形而来,与历史真实早已相去万里。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对此的记载,未见晋文公放火烧山:

  晋侯赏従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女偕隐。”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史记·晋世家》亦不见焉:

  文公修政,施惠百姓。赏从亡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未尽行赏,周襄王以弟带难出居郑地,来告急晋。晋初定,欲发兵,恐他乱起,是以赏从亡未至隐者介子推。推亦不言禄,禄亦不及。推曰:「献公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开之,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曰是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冒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推曰:「尤而效之,罪有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禄。」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欲隐,安用文之?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此乎?与女偕隐。」至死不复见。

  介子推从者怜之,乃悬书宫门曰:「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文公出,见其书,曰:「此介子推也。吾方忧王室,未图其功。」使人召之,则亡。遂求所在,闻其入绵上山中,於是文公环绵上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号曰介山,「以记吾过,且旌善人」。

  《吕氏春秋·卷十二》提及介子推时,亦未见放火烧山:

  三曰:以贵富有人易,以贫贱有人难。今晋文公出亡,周流天下,穷矣,贱 矣,而介子推不去,有以有之也。反国有万乘,而介子推去之,无以有之也。能 其难,不能其易,此文公之所以不王也。晋文公反国,介子推不肯受赏,自为赋 诗曰:“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 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桥死於中野。”悬书公门,而伏於山下。文公闻 之曰:“嘻!此必介子推也。”避舍变服,令士庶人曰:“有能得介子推者,爵 上卿,田百万。”或遇之山中,负釜盖簦,问焉,曰:“请问介子推安在?”应 之曰:“夫介子推苟不欲见而欲隐,吾独焉知之?”遂背而行,终身不见。人心不同,岂不甚哉?今世之逐利者,早朝晏退,焦唇干嗌,日夜思之,犹未之能 得;今得之而务疾逃之,介子推之离俗远矣。

  屈原《九章·惜往日》提及介子推时,亦未见不正常死亡:

  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思久故之亲身兮,因缟素而哭之。

  先秦保存至今的文献里,先秦诸子里只有《庄子·杂篇·盗跖》里提到了介子推被烧死,但庄子并没有说是谁烧死的,看上去更像是介子推自经而明志。

  世之所谓贤士,莫若伯夷、叔齐。伯夷、叔齐辞孤竹之君,而饿死于首阳之山,骨肉不葬。鲍焦饰行非世,抱木而死。申徒狄谏而不听,负石自投于河,为鱼鳖所食。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后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此六子者,无异于磔犬流豕操瓢而乞者,皆离名轻死,不念本养寿命者也。

  换句话说,自春秋到司马迁,除庄子外,都不见介子推不正常死亡的记录,而且众所周知庄子最喜欢小说手法表达自己的观念,庄子所提到的历史可信度是值得怀疑的。而介子推割股奉君,只有在《庄子》和《韩非子》中有所提及,但都是一笔带过,很让人怀疑这也是数卷瞎编的。

  但汉代与《史记》同时出现的《韩诗外传》接受了这种观念,并将介子推割股奉君进一步夸张化,并且给出了理由,是因为介子推追随晋文公流亡的路上,有人盗走了所有的食物不得已之下,介子推割股奉君。到了西汉末,刘向整理《新序》和《说苑》第一次提到了介子推被晋文公烧死。

  而介子推与寒食节发生关系要到东汉初年的著名学者桓谭(前23-50年)在其著名的《新论》中提到:“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虽有疾病缓急,犹不敢犯,为介子推故也。”到了东汉中期,根据《后汉书·周举传》记载,寒食节与介子推的联系在太原已经成了一个非常盛大的地方节日,但是在其他地方未见到这种联系,同时我们现在见到的介子推故事的各种细节在此时已经定型了。

  明代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七回《介子推守志焚绵上 太叔带怙宠入宫中》,是这个定型的故事第一次被写进长篇故事会。大家可以看看,与本来的历史多了什么,以及为什么史书是史书,而小说却是小说。也难怪熊逸说,离事件发生的时代越远,并且越有鼻子有脸的记叙越不值得相信

  “又有介子推,原是从亡人数,他为人猖介无比。因济河之时,见狐偃有居功之语,心怀鄙薄,耻居其列。自随班朝贺一次以后,托病居家,甘守清贫,躬自织屦,以侍奉其老母。晋侯大会群臣,论功行赏,不见子推,偶尔忘怀,竟置不问了。邻人解张,见子推无赏,心怀不平;又见国门之上,悬有诏令:“倘有遗下功劳未叙,许其自言。”特地叩子推之门,报此消息。子推笑而不答。老母在厨下闻之,谓子推曰:“汝效劳十九年,且曾割股救君,劳苦不小。今日何不自言?亦可冀数锺之粟米,共朝夕之饔飧,岂不胜于织屦乎?”子推对曰:“献公之子九人,惟主公最贤。惠怀不德,天夺其助,以国属于主公。诸臣不知天意,争据其功,吾方耻之!吾宁终身织屦,不敢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也!”老母曰:“汝虽不求禄,亦宜入朝一见,庶不没汝割股之劳。”子推曰:“孩儿既无求于君,何以见为?”老母曰:“汝能为廉士,吾岂不能为廉士之母?吾母子当隐于深山,毋溷于市井中也。”子推大喜曰:“孩儿素爱绵上,高山深谷,今当归此。”乃负其母奔绵上,结庐于深谷之中,草衣木食,将终其身焉。邻舍无知其去迹者。惟解张知之,乃作书夜悬于朝门。文公设朝,近臣收得此书,献于文公。文公读之,其词曰:

  有龙矫矫,悲夫其所;数蛇从之,周流天下。龙饥乏食,一蛇割股;龙返于渊,安其壤土。数蛇入穴,皆有宁字;一蛇无穴,号于中野!

  文公览毕,大惊曰:“此介子推之怨词也!昔寡人过卫乏食,子推割股以进。今寡人大赏功臣,而独遗子推,寡人之过何辞?”即使人往召子推,子推已不在矣。文公拘其邻舍,诘问子推去处:“有能言者,寡人并官之。”解张进曰:“此书亦非子推之书,乃小人所代也。子推耻于求赏,负其母隐于绵上深谷之中。小人恐其功劳泯没,是以悬书代为白之。”文公曰:“若非汝悬书,寡人几忘子推之功矣!”遂拜解张为下大夫。即日驾车,用解张为前导,亲往绵山,访求子推。只见峰峦叠叠,草树萋萋;流水潺潺,行云片片;林鸟群噪,山谷应声;竟不得子推踪迹。正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左右拘得农夫数人到来,文公亲自问之。农夫曰:“数日前,曾有人见一汉子,负一老妪,息于此山之足汲水饮之,复负之登山而去。今则不知所之也。”文公命停车于山下,使人遍访,数日不得。文公面有愠色,谓解张曰:“子推何恨寡人之深耶?吾闻子推甚孝,若举火焚林,必当负其母而出矣。”魏犨进曰:“从亡之日,众人皆有功劳,岂独子推哉?今子推隐身以要君,逗遛车驾,虚费时日。待其避火而出,臣当羞之!”乃使军士于山前山后,周围放火,火烈风猛,延烧数里,三日方息。子推终不肯出,子母相抱,死于枯柳之下。军士寻得其骸骨。文公见之,为之流涕。命葬于绵山之下,立祠祀之。环山一境之田,皆作祠田,使农夫掌其岁祀。“改绵山曰介山,以志寡人之过!”后世于绵上立县,谓之介休,言介子推休息于此也。焚林之日,乃三月五日清明之候。国人思慕子推,以其死于火,不忍举火,为之冷食一月,后渐减至三日,至今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各处,每岁冬至后一百五日,预作乾糒,以冷水食之,谓之“禁火”,亦曰“禁烟”。因以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遇节,家家插柳于门,以招子推之魂。或设野祭,焚纸钱,皆为子推也。胡曾有诗云:

  羁绁从游十九年,天涯奔走备颠连。

  食君刳股心何赤?辞禄焚躯志甚坚!

  绵上烟高标气节,介山祠壮表忠贤。

  只今禁火悲寒食,胜却年年挂纸钱。”

  《东周列国志》读后感(四):战争永远不是什么好事

  总: 1.从吴越争霸之后整部书就像换了个人写,文采全无,变流水账。前期人物形象,寥寥数笔,活灵活现;后期七国君主基本上都变作木头人,游说之士说什么是什么,一闻其言,便以相印授之,未免草率。 3.春秋时期大家打仗还比较讲理,更注重的是道义上的胜利,那时的战争是礼节性的,毕竟周朝教化了几百年。后期战争惨烈血腥程度有增无减,一场战争就”斩首两万余“,长平之战白起坑赵降卒四十万。且诡计多端,奸诈百出,早已没人说礼义廉耻,只言征战杀伐,阴谋诡计。 分: 1.桓公得管仲,可谓真有容人之量,重用了一个杀自己未遂的人。管仲改革得不错,变成了妓行的祖师爷。但是一代霸主齐桓公是被困饿死,死后群公子争位,尸体几个月无人,蛆都从宫里爬了出来,令人唏嘘。 2.卫宣公,色中饿鬼,先时跟父亲的妾私通,生公子伋,后又硬娶本来要做自己儿媳妇的宣姜。宣姜又给卫宣公生两子,一个叫寿,一个叫朔,宣姜为了让自己的儿子掌权,就跟卫宣公讲策划害死公子伋,卫宣公居然就答应了。孰料伋朔手足情深,弟弟不愿哥哥死,哥哥不愿弟弟死,结果都被杀,可叹。 3.卫国奇葩,不止于此,卫懿公好鹤,给鹤乘轩封大夫,国人恶之。狄人攻卫,国人不愿出战,卫国被狄人灭。于是出现了可能是春秋时最悲惨的一幕,狄攻破卫国,百姓弃城而逃,欲渡黄河逃命。狄追之,平原之上,手无寸铁的百姓,被任意屠杀,尸横遍野。最后逃到宋国的人,数一数,七百余人。虽然卫国可能那时人口就不多,但还是惨烈。 4.齐襄公太不齿,与亲妹私通,复又嫁与鲁桓公,事泄,又杀鲁桓公。“有奇淫者,必有奇祸”。 5.枕头风是厉害的,请看骊姬之乱。 6.”易子而食,析骸以爨“是我听过的最惨的围城战,百姓何辜。 7.百里奚夫人找老公是用唱的,“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雌,舂黄齑,炊扊扅。今日富贵忘我为?”有文化。 8.秦穆公死了用那么多活人殉葬,秦人果然是蛮夷,参《诗经·秦风·黄鸟》。 9.《左传》载“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一个以杀人为乐的国君,死期不会远。 10.诗曰:“锄麑刺盾, 奉命而来, 不贼恭敬, 竟自触槐。”看历史就是这些地方好看,刺客被大义所感,又不能违背命令,于是宁愿自杀。 11.师旷奏曰:“殷末时,乐师名延者,与纣为靡靡之音,纣听之而忘倦,即此声也。及武王伐纣,师延抱琴东走,自投于濮水之中。有好音者过此,其音辄自水中而出……”#师延的大招:奏乐亡人国# 12.“师旷不得已,复援琴鼓之。一奏之,有玄云从西方涌起;再奏之,狂风骤发,列帘幕,摧俎豆,屋瓦乱飞,廊柱俱拔。顷之,疾雷一声,暴雨如注,台下水深数尺,台中无不沾湿。”(晋平公大叫:“大圣,收了神通吧!”) 13.华国、杞梁死,二妻哭夫,是孟姜女传说的由来。 14.“崔杼弑其君”,齐庄公死了那么多大臣。自杀殉君,有这必要? 15.鲁宣公同母弟叔肸,高士,有原则,注定被当时的时代淘汰。 16.《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二十六年,楚侵郑。五月,至于城麇。郑皇颉戍之。出与楚师战,败,穿封戌囚皇颉。公子围与之争之。正于伯州犁。伯州犁曰:“请问于囚。”乃立囚。伯州犁曰:“所争,君子也,其何不知!”上其手,曰:“夫子为王子围,寡君之贵介弟也。”下其手,曰:“此子为穿封戌,方城外之县尹也。谁获子?”囚曰:“ 颉遇王子弱焉。“上下其手原来是这么来的。 17.晋平公死之前,鬼也见了,石头也说话了。 18.楚灵王,好细腰,戏晏婴,修章华宫,诈灭陈蔡,结果呢,被国人推翻,躺在地上饿了三天,最后自缢而死。 19.费无忌这种奸佞,离间楚平王父子,杀了伍奢全家,为伍子胥破楚埋伏笔。 20.伍子胥也不是什么好人,报仇心切。《东周列国志》从这里开始,基本上就不讲“礼”了,以拳头说话。 21.郢都被伍子胥率吴军攻破,楚昭王出逃,舟中遇盗,说这是楚王。群盗说:“吾辈但知有财帛,不知有王,且令尹大臣,尚且贪贿,况小民乎。”楚昭王话都答不上。 22.越被吴灭,勾践有一帮不错的大臣。文种、范蠡就不说了。原文:于是诸大夫以次自述,太宰苦成曰:“发君之令,明君之德,统烦理剧,使民知分,臣之事也!”行人曳庸曰:“通使诸侯,解纷释疑,出不辱命,入不被尤,臣之事也!”司直皓进曰:“君非臣谏,举过决疑,直心不挠,不阿亲戚,臣之事也!”司马诸稽郢曰:“望敌设阵,飞矢扬兵,贪进不退,流血滂滂,臣之事也!” 司农皋如曰:“躬亲抚民,吊死存疾,食不二味,蓄陈储新,臣之事也!”太史计倪曰:“候天察地,纪历阴阳,福见知吉,妖出知凶,臣之事也!”基本上把春秋诸侯国的主要官职的主要作用通讲了一遍。 2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原来是夫差的儿子讽谏他爸的时候说的。 24.田恒“又选国中女子,长七尺以上者,纳于后房,不下百人,纵其宾客出入不禁,生男子七十余人,欲以自强其宗。齐都邑大夫宰,莫非田氏。”为了壮大宗族,还有这一招…… 25.《乐羊子妻》是也是初中课文,想不到乐羊子惨刻无情,连亲儿子的命都不顾,还说忠君,魏文侯罢其帅印,笑而不语。 26.吴起也是杀妻表忠心,怎么战国尽出这种人。 27.秦立国已经都到了秦孝公了,居然还“不得列于中国”,中原诸国中华情结太重,只能自己和自己玩。 28.鬼谷子被神化成仙,还会占花!这是什么技能? 29.商鞅变法,将秦国变成一个没有人情味的军事化国家,要不得。 30.朱亥,信陵君的门客,本是屠夫,被亲王投去喂虎(忽然发现好多人都屠夫,樊哙),朱亥“迸开双睛,如两个血盏,目眥尽裂,迸血溅虎。虎蹲伏股栗,良久不敢动。”眼睛睁大到眼眶都裂了血还飚出来,我不信。 31.信陵君死,”宾客自刭从死者百余人“,有何意义? 32.茅焦去劝秦赢政接回太后,此前为这事进谏,已经死了二十七人。他从旅店离开后,”同寓者度其必死,相与剖分其衣囊“。商鞅变法后的秦国,风气大坏,人但知有利,不知廉耻。 33.最后用王翦的话结尾:”古者约日而阵,皆阵而战,步伐俱有常法,致武而不重伤,声罪而不兼地,虽干戈之中,寓礼让之意,故帝王用兵,从不用众;齐桓公作内政,胜兵不过三万人,犹且更番而用。今列国兵争,以强凌弱,以众暴寡,逢人则杀,遇地则攻,报级动曰数万,围城动经数年……“ 战争,对于百姓来说,永远不是什么好事。

  《东周列国志》读后感(五):看不懂的闭上嘴

  这本书很早就看过一遍,当时年龄还不大,但喜欢历史的我看完后在很长时间内都很震撼,每个人都会在一生中的某个时间颠覆自己的世界观并重新建立新的世界观,尤其是当今这个社会,小时候受到的教育都是虚假的正义,长大后才发现世界是残酷的,每个人都会有这么一个过程,很幸运在那个时候我就看到这了这本书,当时看还不是很明白,主要是里面生字太多,那时我已经看过《三国演义》《水浒传》甚至佛门术语较多的《西游记》原著,所以对古白话文没有什么阅读障碍,毕竟作者都是明朝的。

  看这类书我向来都是看原著,不看白话翻译,只有古文才能传神精炼的表达出那么多的含义,我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想明白很多事情,也正是这个时候我的世界观,价值观开始得到启蒙,知道世界并不像我想的那么好,但也还是有忠贞热血之士。

  我无意长篇大论这本书有多好,不要说什么局限性,局限性任何时代都有,难道现在的东西就没有局限性吗,这类书本来就是需要用思考理性去看待才能学到东西,要是因为局限性,那所有古代的书都不用读了。

  这是一部难得的讲述那段中国历史上最灿烂的历史的小说类的书,你喜欢看《金瓶梅》《灯草和尚》是你的个人爱好(那些书思考的看也都是好书,《金瓶梅》还差点成为四大名著之一呢),你喜欢看野史或清宫穿越类的东西也无所谓,但绝不能因为看不懂就说它是一部不好的书,难道因为你英文不好所有的外国文学都是垃圾?

  还有,这部书里关于整个社会的宏观描写,勾心斗角,权谋利益,你死我活有着大量的描写,这才是真实的世界,你不愿意相信是你自己的事。

  这部书绝不是什么适合中学生看的,一个是中学生天天考试做题,没时间,一个是就算有时间他也不一定爱看这类题材的古书,,一个是他可能根本就看不懂,别说中学生,就是大学生,成年人真正看懂的也不多。

  关于书的内容就不多说了,就是书名所说的“东周列国的故事”,里面的内容还是比较忠于历史的,也有一些比较玄乎的东西在里面,那段历史本来就有些传奇,就连史书中都又不靠谱的东西,你指望小说要多真实,不过这部书真的是比较忠于历史,你既可以当小说看,也可以当史书看。

  还有那些嫌书长的,看不懂古文的,对古文没兴趣的,不喜欢冯梦龙这个人的,讨厌书的字体的,大中小学生们,你们这些人大可不必看这本书。

  剧情太复杂,有没有字幕,不适合你们。

  《东周列国志》读后感(六):本来三星,冲着用心的注解打四星~

  《东周列国志》虽比《三国演义》少了12回,其实字数差不多。但《三国演义》由黄巾起义到西晋统一,共历96年,前80回更是详写汉末军阀混战的36年;《东周列国志》夸张得多,由第三回算起到秦皇扫六合,共历549年,前84回是写春秋时代,期间局势之乱,用《太史公自序》的话说,是 “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所以《东周列国志》无论人物和情节均逊色于《三国演义》,归根到底就是篇幅有限,描写的历史时期持续时间却比三国要长得多,局势还更加复杂且混乱。若要以春秋战国为题材,写一部历史演义小说,首要任务是理清历史的行程,以及人物、列国之间的关系。但难度在于,①这题材真的好乱;②春秋战国到明朝这么长时间,期间难免会有史料轶失;③冯梦龙并不是首个碰这题材的人,春秋战国的故事经过民间N代N手的演绎,加上这题材本身的特殊性(乱!),难免乱上加乱,所以素材的鉴别也很考功夫;④他又是个高产创作者,所以对此书下的功夫也大打折扣。这书主要毛病一个是塑造人物形象时往往流于面谱化,第二就是情节过于复杂,有时甚至人为疏忽导致情节错乱,要命的是这两个毛病还相互作用。

  此书角色之多,关系之乱,估计古今中外无出其右者。但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还是有的,然而指明书中一个角色,你立刻可以贴上贤君、昏君、忠臣、佞臣、贞妇、奸妃、义士、宵小等标签,然后就没了,此所谓人物形象面谱化。虽然人物繁多,却偏偏塑造不出《三国》里“智绝、义绝、奸绝”那样经典的角色。

  形象立体的角色还是有的,不过很少,主要两类:活得久的,和禁得住折腾的。

  因为此书发便当的频率连《冰与火之歌》都望尘莫及,可能你形象还没塑造完善就便当了。出场频率高或存活回数多的角色,形象才有完善的可能,比如活了18回的齐桓公,一代霸主,却晚景凄凉;活了25回的晋文公,做公子时素有贤名,流亡期间在苦难和诱惑前人设各种崩坏,但始终坚持下来。此二君是第一类角色的代表。

  第二类角色出场回数不多,但是禁得住折腾,故事性很强,比如郑庄公生前智囊但郑庄公薨后多次反覆的祭足,家仇及国的刚烈汉子伍子胥等,都有很大的发掘空间。

  然而这两大类角色有着可以成为经典形象的潜力,却因为情节的复杂,冲淡了人物本身的可读性,导致人物本身无法深入挖掘。情节不复杂不行,诸侯国之间朝友夕敌,彼此联动性很强。在描写这个人时不得不半途又跳到别的故事线,不跳的话剧情展开不下去,等视角重新回到这个人时,我内心OS是“我记得你的名字,可我忘了你做过什么,但总之就记得你很牛。”但有时记得名字也没用,有些角色N个马甲,比如士会,有小号叫士季、士随、随会、随季、范会、范武子、随武子。春秋中后期晋国六卿宗族底下的角色都有这种情况,个人感觉楚庄王之后,吴越争霸之前那段最难读下去。

  所以书里人物形象要么平面,要么立体但印象不深刻,要么深刻了又被情节和马甲冲淡了。其实情节不烧脑,大不了翻回去看,再不行画关系图。但读此书者,一定要有耐心。

  情节复杂没什么好说,这是由题材本身决定的。但有些地方情节的错乱确实是作者的疏忽导致的。比如第十回“疽发于背而死”的祝聃,在第十一回竟然“诈尸”大战宋将南宫牛,所以蔡元放校订是用没有名字的“郑将”代替了已死的祝聃。但老蔡也是半桶水,有些地方是误校误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此书的整体质量。

  行文方面比较不好的地方就是晦涩时太晦涩,白话文时太白话文。另外有时某某昏君某某愚人死了,接着会写几句诗,但都是劝人以此为鉴,切勿重蹈覆辙,虽然会让你有走错片场的感觉,就像在读三言二拍,不过算是比《三国》暖心,《三国》在这种情节下写的诗大多是有一种批判一番的态度在里面。

  这本书被人熟知多是由于被当成是《左传》的通俗读物,由此可见此书还是相对尊重史实,有一定史学价值的。但史学价值高了,文学价值就低了,所以也有读者认为这书就犹如流水账,读之如嚼蜡,淡而无味。而《三国》比它出彩的地方则在于在尊重历史的行程的前提下,对史实进行大胆改动,务使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然而这书想生动也没办法,如上面所说,能缕清东周乱局已经很了不起,还谈何艺术加工。不过也不能把这本书当正史,毕竟是演义小说,不合史实的地方肯定也是有的。

  有人说此书是中国的《冰与火之歌》,完全是过誉了。只能说春秋战国的历史的确是比《冰火》精彩,但这本书只是以那段历史为题材,实际出来的效果却不怎么样,毕竟在同类型的小说里,还有《三国演义》这部演义小说巅峰之作把它牢牢压住。个人觉得若以一些明君贤臣为中心,将故事背景局限在相对短些的时期里,再在该时段里详细展开,故事能写得出彩点,而这么长这么乱的题材如果要写成演义小说,还是弄成一部丛书系列会更好。所以这本书就是贪多嚼不烂的典型,人物和情节如走马观花,看完就忘。

  至于思想深度嘛,书末有两句诗总结“总观古今兴亡局,尽在朝中用佞贤”,历史的行程哪有这么单纯,用佞用贤决定国家兴亡,完全就是把国运寄托在帝王的个人奋斗上,不易naive乎?所以此书所谓的时代局限性比《三国》还大。而《三国》重点描写的季汉,以先主之贤,五虎之勇,丞相之神,尚且不免于灭亡,虽然把灭亡的原因归结于虚无的“天数”,但全书有着一股厚重而悲壮的历史感,远非《东周列国志》可比。

  ===========================以下无关评价,纯找茬===========================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本有个优点,把九处较为显著的错误在前言指出:

1.如第九回叙齐僖公为诸儿(即齐襄公)“娶宋女,鲁、莒俱有媵”,下文复称宋女为“元妃”,但到第十三回却又称齐襄公“未娶正妃,止有偏宫连氏”。2.第二十四回叙郑文公幸燕姞生公子兰,第四十三回公子兰却成了文公的“庶弟”,第四十四回文公自称“孤未有子”。实际上第二十四回还写到文公有子多人,公子华、公子臧都因故被诛。3.第四十九回写宋昭公为其“庶弟公子鲍”所弑,第五十五回申舟斥宋文公鲍所弑者不是嫡兄,却成了“嫡侄”。4.第五十四回晋楚之战,楚庄王次子公子榖臣被荀首射中右腕而被“活捉”,但第五十七回交还给楚的却是“王子之尸”。5.第六十七回楚康王熊昭死,“母弟麇”嗣位,但第六十九回叙康王有弟四人,却并无名麇者。麇为康王长弟围(楚灵王)所弑,庆封层面斥灵王弑“兄之子”。可见麇似应为康王之子而非“母弟”。6.第七十一回叙楚平王为太子建娶秦哀公“长妹”孟嬴,而纳为己妻;而第七十七回孟嬴却成了“秦哀公之女”。7.第九十六回回目标“马服君(赵奢)单解韩围”,内叙赵奢救韩,大败秦兵;第九十八回秦王却称“赵遣李牧救韩”。8.第一百一回写将渠为相“未及半载,托病辞印”,第一百二回却又成了“将渠为相岁馀”。9.第一百三回写赵将庞煖射杀秦将蒙骜,自己亦中箭,“箭疮不痊,未几亦死”。但到了一百四回赵王“知秦不助燕,乃命庞煖、李牧合兵伐燕”。

  这版本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在每一回结尾都有很详细的注释,除了这九处,书里其余的谬误注解者均很用心地在每回结尾的注释里指出。

  姿势水平低如我,也来装个逼补充几处回末注释也没标出的错误:

  1.第四十回晋楚城濮之战,晋国上军是狐毛、狐偃,加上秦将白乙丙,对付斗宜申率领的楚国左师;晋国下军是栾枝、胥臣,加上齐将崔夭,对付斗勃率领的楚国右师。但下文晋国下军的客席将领由齐将崔夭变成秦将白乙丙。

  2.第四十八回“盾有从弟赵穿”,赵盾和赵穿是从兄弟关系;第五十一回赵穿(对赵盾)曰:“叔父且莫出境,数日之内,穿有信到,再决行止。”赵盾和赵穿变成两叔侄了。

  3.第五十五回,秦国勾结潞国共图晋国,得知晋国灭潞,派杜回争夺潞地,晋人俘杀杜回;但第五十八回晋国使臣魏相斥责秦桓公时,却说“遣杜回兴救齐之师”。前者争潞,后者救齐。

  4.第六十一回栾黡之弟栾鍼和范鞅共赴秦师,栾鍼死了,范鞅活着,栾黡认为是范鞅杀死栾鍼,放逐了范鞅。第六十二回,栾祁模仿栾盈的语气说“鞅杀吾兄,吾父(栾黡)逐之”。(范鞅害死了我哥,我爹把范鞅放逐了)按栾鍼是栾黡之弟,所以栾鍼应该是栾盈的叔父,而不是兄长。

  5.第七十一回,“秦哀公遂遣大夫报聘,以长妹孟嬴许婚。今俗家小说称为无祥公主者是也。公主之号,自汉代始有之,春秋时焉有此号哉?”作者说,春秋时期没有“公主”这一名号,但在前面第五十七回,屠岸贾却已经把赵朔之妻、晋成公的女儿庄姬称为“公主”。 窃以为作者在该回就应指出这个问题 。(五十七回注释18指出庄姬是晋景公的同辈,晋景公却称庄姬是“吾姑”。作者在第七十一回找茬说公主这一名号汉代才有,结果被该回的注释25再找茬。)

  还有三处是书本编辑的问题,无关原著。

  1.第六十四回 “解雍伤重而死,赵武痛惜不已”,书里打成“赵武、痛惜不已”,多了个顿号。

  2.第八十九回“武成王亩有《孙子赞》云”,还以为“武成”是个地名,“王亩”是个人名,看了该回注释9才明白过来是把“庙”错打成“亩”。

  3.第九十回注释19科普魏惠王,传送门是“第八回注释31”。先不说战国时代的魏惠王为什么会出现在还是春秋时代的第八回里,第八回只有28个注释,何来注释31。往前翻了四个回目,才发现第八十六回的注释30“魏侯䓨”跟这传送门沾边。

  这个版本的注释除了勘误,科普古代地名,对于书中一些比较晦涩的词语和诗句也进行了解释,对于积累文言文注释很有帮助。书末的人名索引对理清人物关系和马甲关系也很有益。本来只想打三星,冲着这么用心的注释打四星。

  《东周列国志》读后感(七):一些笔记

  春秋战国六百年,每个国家都有过兴盛甚至是霸权的时期,但是五霸都只能称霸一代,所谓富不过三代,而春秋时期能连续称霸两代就非常稀少了。

  春秋五霸:

  晋文公奠定基础,晋襄公将其发展,而晋灵公则变得昏庸,这就是三代。齐桓公称霸可说是全仗管仲、鲍叔牙,自己死后四公子相争,齐国始乱。楚庄王称霸春秋后,楚国陷入常年的被动作战局面,先是楚共王败于晋,后楚康王伐其同时被晋牵制,到楚灵王时楚国势力已衰,再到楚平王诬陷伍子胥父子,导致伍子胥逃到吴国反手几乎灭掉了楚国。吴王阖闾励精图治,传及子夫差却是一个有着妇人之仁的君王,极尽羞辱越王勾践之后又放虎归山致使国灭。郑庄公最早称霸,传檄帝命,东征西伐,却因传位问题使得他死后的郑国一分为二。秦穆公称霸一时,但是之后在与晋国常年的战争中将国力消耗殆尽。可以说,春秋时期没有一家可以独大,即使是卫国也可以让鲁国敬畏,鲁国兴盛时连齐国都怕他三分。大家对世袭罔替有着严格的信仰,直到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拉开了战国的序幕。

  战国与春秋的差异:

  战国不到二百年,但是就像王翦和秦始皇说的:“今列國兵爭,以強凌弱,以眾暴寡,逢人則殺,遇地則攻,報級動曰數萬,圍城動經數年,是以農夫皆操戈刃,童稚亦登冊籍。”战国时期的战争异常残酷,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令赵国的军事实力一夜间崩溃。同时,诸侯也不再相信周天子,于是秦昭襄王灭周,诸侯之间的土地兼并变得更加剧烈。

  变法:

  战国时期法家对各国的实力成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秦国从商鞅开始一直延续变法。楚国曾用过吴起变法,但在楚悼王死后便被废止。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自己带动变法,但是晚年废太子立幼子导致沙丘之乱。韩非之法不被韩王所用而客死秦国。秦始皇用李斯接纳天下有才之人最终成就大一统。从春秋到战国,能够坚持变法的,可以说只有秦国,其他国家有的是变法被迫停止(吴起),有的是变法之人不受用,最终都没有坚持或是没有将变法的意识延续下去。

  四君子:

  平原君赵胜、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均任过或宰相、或令尹或上将军的职位。四公子活跃的时期是秦国向周边频繁扩张的时期。期间,孟尝君和信陵君各主导了一次对秦合纵政策。但是四君子仍然有所挟制,他们多是皇亲国戚,但是政治上无法做到绝对的统治。信陵君被迫流亡赵国十年,春申君被刺于棘门,平原君无法阻止四十万赵军被坑杀,孟尝君几乎死在秦昭襄王的手下。他们广招食客,礼贤下士,也侧面反映了当时的君主人才匮乏,不听纳谏。四君子活跃期间是秦昭襄王执政时期,此时,秦昭襄王任用过范睢就是秦王礼贤下士的一个例子。之后嬴政任用李斯也成就了著名的《谏逐客令》。

  秦国帝业的分界点:

  秦献公,迁都变法(出行为市,户籍相伍,推广郡县,迁都,废殉葬)

  前356年,秦孝公,商鞅变法(户籍、军功、连坐、废世袭)。

  前328年,秦惠文王,任用张仪(阻止诸侯合纵抗秦)。

  秦昭襄王宣太后主政时期,灭义渠(清除西部部族作乱)。

  秦昭襄王主政时期,任用范睢(急速扩张)。

  秦始皇,任用李斯(继续扩张,维持纳贤政策)。

  在商鞅变法之前,秦献公曾推行过类似变法,比如户籍、郡县制度,对商鞅变法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商鞅变法并不是诸侯国中最早的,但是却是所有变法中最根本彻底的,它通过重农抑商、土地私有、军功赏罚等一系列缜密的规则为秦国重新规划了国家形态,所以商鞅变法是以国家机器为依靠的变法。

  有趣的是,《战国策》与《史记》对商鞅变法的记录差不多,但是多了一句:“孝公行之八年(实际应为十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其他变法未曾有过类似记录,一则说明商鞅变法确实是令秦国恢复乃至超越了秦穆公五霸春秋时期的国力,二则说明秦孝公比其他诸侯更加礼贤下士。

  成就霸业的条件和成就帝业的条件:

  在春秋战国环境下,成就霸业和成就帝业唯一的区别就是帝业需要几代贤君、无数能臣良将的辅佐。霸业可以一世为之,帝业则需要累世成之。

  《东周列国志》读后感(八):《东周列国志》好句摘赏

  quot;周室之弱,已弱到极处,却弱而不亡,淹淹缠缠,还做了两百年天子,真是奇绝"“世运之升降,风俗之厚薄,人情之淳漓,制度之改革,都全不相侔”“忠而见疑,信而得谤,自是常事”“一切人材,只患求之不力耳,何患无材哉!”“中材之主得贤臣,则可以为贤君,与奸佞馋馅之人处,则陷于恶而不觉矣”

  “此真三家村中东烘先生之见”“善足以为劝,恶足以为戒”“文修武偃,物阜民安”“武王丹书受戒,户牖置铭,成、康时教化大行,重译献雉”“尧有九年之水,不失为帝;汤有七年之旱,不害为王”“旌旗对对,甲仗森森”“弓响处,血肉狼藉;剪到处,毛羽纷飞”“乘兴而来,拜兴而返”

  周幽王为人暴戾寡恩,远良臣亲佞人,狎昵群小,忠臣不能直言极谏,消患于未萌,奸佞在侧逢恶助虐。谗馅面谀之人,贪位慕禄之辈,惟王所欲,逢迎不暇。山崩川竭,溯源穷流,援今证古。“善盈而后福,恶盈而后祸。十者,数之盈也”“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坐则叠骨,立则并肩,饮则交杯,食则共器”

  卫候(卫武公)老成经事(老成要紧,经事更要紧,老成而不经事,无能为也)“若知而不言,是不忠于君也;若违众而言,是不和于友也。然宁得罪于友,不敢得罪于君”平王迁都,谏曰“镐京左有崤、函,右有陇、蜀,披山带河,沃野千里,天下形胜,莫过于此,洛邑虽天下之中,其势平衔,四面受敌之地”

  申候借兵失策,开门揖盗,犬戎狼豺之性,侵占周疆,“庸人一挫便怕,才盛便骄,千古一辙。”平王欲迁都至东都洛邑,卫武公:“励志自强,节用爱民,效先王北伐南征,可湔雪前耻,若隐忍避仇,弃此适彼,我退一尺,敌进一尺,恐蚕食之忧,不止于岐、丰。昔尧舜在位,茅茨土阶;禹居卑宫,不以为陋”

  “此乃安常之论,非通变之言也”“偏爱少子,固是妇人之常”“礼乐者,治世之大本,征伐者,驭世之大权”

  “此乃安常之论,非通变之言也”“偏爱少子,固是妇人之常”“礼乐者,治世之大本,征伐者,驭世之大权”“面如傅粉,唇若涂朱,多力善射,丰采昂昂,人才出众”泰山压卵“人臣无将,将则必诛”“母虽不母,子不可以不子”‘昼不见泰山,夜能察秋毫,明于细而暗于大”“欲俟其先发,宜挑之速来”

  “凡能谄我者,必能谄人,此定理也,亦人情也。乃至能杀人以媚我者,必能杀我以媚人,何也?彼非有义理之见出于中,而惟利害之是视也。” “贪位助桀” “惨刻少恩(黑肩论郑庄)” “夸诩骄矜” “于天家无毫发之益,而负罪有丘山之重。”

  “生得秋水为神,芙蓉如面,比花花解语,比玉玉生香,真乃绝世佳人,古今国色。兼且通今博古,出口成文。”(文姜);但是举动轻薄,不顾礼义,兄妹俩“桃有华,灿灿其霞”“桃有英,烨烨其灵”

  “今日尚然,异日事冷,寡人更何望焉?”本来说的是宋庄公贪赂,“异日事冷”这四个字总不免使人伤感,让我联想起王羲之那句:“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人之多虑而善算者,往往反遗目前"“贪则忘仇,贪则弃好”跼蹐不安,衔恨、电流光绝,鸟逝超群,母爱子抱,目不交睫,取疑而召怨,“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温柔敬慎、愚孝的急子“为人子者,以从命为孝”,天性孝友的公子寿不蒙天祐,卫宣公因妒妾谗子败伦杀子,“传笑卫淫风”

  “欲人勿恶,必先自美;欲人勿疑,必先自信”“夫大国难测,以大结小,必有奸谋”“夫人之性,多近于理,而情则多近于欲。无以顺之,则拂郁而不安;无以防之,则放荡而不可制。故先王之制礼,不使之拂郁而不安,亦不至于放荡而不可制,所谓中和也”“女有室,男有家,古之制也。礼无相渎,渎则有乱

  “天下之事,理胜力为常,力胜理为变。一时之强弱在力,千古之胜负在理。”(然而很多时候,这个世界却论力不论理,奈何!)“兵戎大事,量力而行。”“王姬生性贞静幽闲,言动不苟”“如汤泼雪” “猛虎离穴,易为制耳”“齐襄公淫昏日甚,黩武殃民,政令无常,及瓜不代”

  “顺逆之际,不可不审所处也”;“管夷吾,字仲,博通坟典,淹贯古今,有经天纬地之才,济世匡时之略”;小白初入齐国便能败鲁师,“不特其福分有征,亦见用人有效。”;鲍叔牙曰:“人固有遇不遇,使仲遇其时,定当百不失一矣”“有奇淫者,必有奇祸”“如落网之鱼,急急奔走”《东周列国志》

  管仲力荐五杰时说:“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润,非一流之归也。”;“成大事者,不恤小耻,立大功者,不拘小谅。”;“人臣者各为其主。射钩之时,知有纠不知有君。君若用之,当为君射天下,岂特一人之钩哉?”(从此肯用仇人者,皆用此语句)《东周列国志》第十六回

  息妫(归)有多美?“目如秋水,脸似桃花,长短适中,举动生态,目中未见其二。天上徒闻,人间罕见”“忠心贯日,文而有才,胜负无常终有失”“徒勇无谋,不可为将”“南宫长万有触山举鼎之力”“古今来以戏言取祸者,不可胜数。出言之人,自以为与彼狎习,可以无妨,不知无心之言,反作有心之听

  quot;百姓乐业,草木沾春,舜日尧天,不过如此"“然尝闻尧、舜之世,十日一风,五日一雨,百姓耕田而食,凿井而饮。正百官而诸侯服,去四凶而天下安,不言而信,不怒而威。今值纪纲不振,教化不行之世”“桀杀龙逢,纣杀比干,今宁戚与之为三矣”“此人见势不趋,见威不惕”宁戚非牧竖者流,乃人才。——第十八回

  2015-4-18 ZKF整理

  待续

  《东周列国志》读后感(九):辩才

  古代大臣辩论,字字珠玑。虽然价值观有些不能理解,甚至觉得是狡辩的地方,但是口才真是一流。

  左儒谏周宣王杀杜伯(P5)

  左儒叩头奏曰:“臣闻尧有九年之水,不失为帝;汤有七年之旱,不害为王。天变尚然不妨,人妖宁可尽信?吾王若杀了杜伯,臣恐国人将妖言传播,外夷闻之,亦起轻慢之心。望乞恕之!”宣王曰:“汝为朋友而逆朕命,是重友而轻君也。”左儒曰:“君是友非,则当逆友而顺君;友是君非,则当违君而顺友。杜伯无可杀之罪,吾王若杀之,天下必以王为不明。臣若不能谏止,天下必以臣为不忠。吾王若必杀杜伯,臣请与杜伯俱死。”

  幽王地震(P8)

  太史伯阳父执大夫赵叔带手叹曰:“三川发源于岐山,胡可震也!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三川皆震,川源将塞,川既塞竭,其山必崩。夫岐山乃太王发迹之地,此山一崩,西周能无恙乎?”赵叔带曰:“若国家有变,当在何时?”伯阳父曰:“不出十年之内。”叔带曰:“何以知之?”伯阳父曰:善盈而后福,恶盈而后祸。十者,数之盈也。“

  平王迁都洛阳(P20)

  两班文武,俱以犬戎为虑,齐声曰:“太宰之言是也。”惟司徒卫公低头长叹。平王曰:“老司徒何独无言?”武公乃奏曰:“老臣年逾九十,蒙君王不弃老耄,备位六卿。若知而不言,是不忠于君也;若违众而言,是不和于友也。然宁得罪于友,不敢得罪于君。夫镐京左有殽函,右有陇蜀,披山带河,沃野千里,天下形胜,莫过于此。洛邑虽天下之中,其势平衍,四面受敌之地,所以先王虽并建两都,然宅西京,以振天下之要,留东都以备一时之巡。吾王若弃镐京而迁洛,恐王室自是衰弱矣!”平王曰:“犬戎侵夺崎丰,势甚猖獗。且宫阙残毁,无以壮观。朕之东迁,实非得已。”武公奏曰:“犬戎豺狼之性,不当引入卧闼。申公借兵失策,开门揖盗,使其焚烧宫阙,戮及先王,此不共之仇也。王今励志自强,节用爱民,练兵训武,效先王之北伐南征,俘彼戎主,以献七庙,尚可湔雪前耻。若隐忍避仇,弃此适彼,我退一尺,敌进一尺,恐蚕食之忧,不止于崎丰而已。昔尧舜在位,茅茨土阶,禹居卑宫,不以为陋。京师壮观,岂在宫室?惟吾王熟思之!”太宰咺又曰:“老司徒乃安常之论,非变通之言也。先王怠政灭伦,自招寇贼,其事已不足深咎。今王扫除煨烬,仅正名号,而府库空虚,兵力单弱。百姓畏惧犬戎,如畏豺虎。一旦戎骑长驱,民心瓦解,误国之罪,谁能任之?”武公又奏曰:“申公既能召戎,定能退戎。王遣人问之,必有良策。”

  掘地见母(P27)

  却说潁谷封人,名曰颍考叔,为人正直无私,素有孝友之誉。见庄公安置姜氏于颍,谓人曰:“母虽不母,子不可以不子。主公此举,伤化极矣!”乃觅鸮鸟数头,假以献野味为名,来见庄公。庄公问曰:“此何鸟也?”颍考叔对曰:“此鸟名鸮,昼不见泰山,也能查秋毫,明于细而暗于大也。小时其母哺之,既长,乃啄食其母,此乃不孝之鸟,故捕而食之。”

  世子忽拒婚(P32)

  忽对曰:“妻者齐也,故曰配偶。今郑小齐大,大小不伦,孩儿不敢仰攀。”庄公曰:“请婚出于彼意,若与齐为甥舅,每事可以仰仗,吾儿何以辞之?”忽又对曰:“丈夫志在自立,岂可仰仗于婚姻耶?”庄公喜其有志,遂不强之。

  诗说石碏不先杀石厚(P38)

  明知造逆有根株,何不先将逆子除!

  自是老陈怀远虑,故留子厚误州吁。

  祭足假称王命伐宋(P39)

  郑庄公谓祭足曰:“陈已平矣,伐宋奈何?”祭足奏曰:“宋爵尊国大,王朝且待以宾礼,不可轻伐。主公向欲朝觐,只因齐侯约会石门,又遇州吁兵至,耽搁至今。今日宜先入周,朝见周王。然后假称王命,号召齐鲁,合兵加宋。兵至有名,万无不胜矣。”。。。桓王也不设宴,也不赠贿,使人以黍米十车遗之曰:“聊以为备荒之资。”庄公甚悔此来,谓祭足曰:“大夫劝寡人入朝,今周王如此怠慢,口出怨言,以黍禾见讪。寡人欲却而不受,当用何辞?”祭足对曰:“诸侯所以重郑者,以世为卿士,在王左右也。王者所赐,不伦厚薄,总曰天宠。主公若辞而不受,分明与周为隙。郑既失周,何以取重于诸侯乎?”

  正议论见,忽报周公黑肩相访,私以彩缯二车为赠,言语之际,备极款曲。良久辞去。庄公问祭足曰:“周公此来何意?”祭足对曰:“周王有二子,长曰沱,次曰克。周王宠爱次子,属周公使辅翼之,将来必有夺嫡之谋。故周公今日先结好我国,以为外援。主公受其彩缯,正有用处。”庄公曰:“何用?”祭足曰:“郑之朝王,邻国莫不知之。今将周公所赠财帛,分布于十车之上,外用锦袱覆盖。出都之日,宣言‘王赐’。再加彤弓弧矢,假说:‘宋公久缺朝贡,主公亲承王命,率兵讨之。’以此号召列国,责以从兵,有不应者,即系抗命。重大其事,诸侯必然信从。宋虽大国,其能当奉命之师乎!”

  祭足女儿告密(P71)

  祭氏果先一日回至父家,问其母曰:“父与夫二者孰亲?”其母曰:“皆亲。”又问:“二者亲情孰甚?”其母曰:“父甚于夫。”祭氏曰:“何也?”其母曰:“未嫁之女,夫无定而父有定,已嫁之女,有再嫁而无再生。夫合于人,父合于天,夫安得比于夫哉!”其母虽则无心之言,却点醒了祭氏有心之听,遂双眼流泪曰:“吾今日为父,不能复顾夫矣!”

  申繻劝诫鲁桓公夫妇如齐(P79)

  大夫申繻谏曰:“‘女有室,男有家’,古之制也。礼无相渎,渎则有乱。女子出嫁,父母若在,每岁一归宁。今夫人父母俱亡,无以妹宁兄之理。鲁以秉礼为国,岂可行此非礼之事?”

  施伯谏鲁庄公为杀父仇人娶妻(81)

  施伯曰:“国有三耻,君知之乎?”庄公曰:“何谓三耻?”施伯曰:“先君虽已成服,恶名在口,一耻也;君夫人留齐未归,引人议论,二耻也;齐为仇国,况君在缞绖之中,乃为主婚,辞之则逆王命,不辞则贻笑于人,三耻也。”鲁庄公蹴然曰:“此三耻何以免之?”施伯曰:“欲人勿恶,必先自美;欲人勿疑,必先自信。先君之立,未膺王命。若乘主婚之机,请命于周,以荣名被之九泉,则一耻免矣。君夫人在齐,宜以礼迎之,以成主公之孝,则二耻免矣。惟主婚一事,最难两全,然亦有策。”庄公曰:“其策何如?”施伯曰:“可将王姬馆舍,筑于郊外,使上大夫迎而送之,君以丧辞。上不逆天王之命,下不拂大国之情,中不失居丧之礼,如此则三耻免矣。”

  纪国灭亡前国君出逃,其弟赢季存祀(P85)

  赢季谓诸大臣曰:“死国与存祀,二者孰重?”诸大夫皆曰:“存祀为重。”赢季曰:“苟能存纪宗庙,吾何惜自屈?”即写降书,愿为齐外臣,守酅宗庙。

  四国伐卫,卫请周天子出兵(P87)

  庄王问群臣:“谁能为我救卫者?”周公忌父,西䝞公皆曰:“王室自伐郑损威以后,号令不行。今齐侯诸儿,不念王姬一脉之亲,鸠合四国,以纳君为名。名顺兵强,不可敌也。”左班中最下一人挺身出曰:“二公之言差矣!四国但只强耳,安得言名顺乎?”众人视之,乃下士子突也。周公曰:“诸侯失国,诸侯纳之,何为不顺?”子突曰:“黔牟之立,已禀王命。既立黔牟,必废子朔。二公不以王命为顺,而以纳诸侯为顺,诚突所不解也!”䝞公曰:“兵戎大事,量力而行。王室不振,已非一日。伐郑之役,先王亲在军中,尚中祝聃之矢。至今两世,未能问罪。况四国之力,十倍于郑。孤军赴援,如以卵击石,徒自亵威,何益于事?”子突曰:“天下之事,理胜力为常,力胜理为变。王命所在,理所萃也。一时之强弱在力,千古之胜负在理。若蔑理而可以得志,无一人起而问之,千古是非,从此颠倒,天下不复有王矣!诸公亦何面目号为王朝卿士乎?”

  管仲鲍叔牙(P92)

  却说管夷吾字仲,生得相貌魁梧,精神俊爽,博通坟典,淹贯古今,有经天纬地之才,济世匡时之略。与鲍叔牙同贾,至分金时,夷吾多取一倍。鮑叔之从人心怀不平,鮑叔曰:“仲非贪此区区之金,我自愿让之耳。”又曾领兵随征,每至战阵,辙居后队,及还兵之日,又为先驱。多有笑其怯者。鮑叔曰:“仲有老母在堂,留身奉养,岂真怯斗耶?”又数与鮑叔计事,往往相左。鮑叔曰:“人固有遇有不遇,使仲遇其时,定当百不失一矣。”夷吾闻之,叹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哉!”遂结为生死之交。

  鲍叔牙与小白离齐(P92)

  鮑叔曰:“吾闻之:‘有奇淫者,必有奇祸。’吾当与子适他国,以俟后图。”小白问:“当适何国?”鮑叔曰:“大国喜怒不常,不如适莒。莒小而近齐,小则不敢慢我,近则旦暮可归。”

  《东周列国志》读后感(十):东周列国志 摘录

  善盈而后福,恶盈而后祸。

  只因此日捐私念,四海欣然号霸君。

  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润,非一统之归也。

  山之高兮无撵,途之泞兮无烛。相将陇上兮,泉甘而土沃。勤吾四体兮,分吾五谷。三时不害兮饔飧足,乐此天命兮无荣辱!

  絷在车中,听其音韵,有绝尘之致,乃叹谓御者曰:“古云‘里有君子,而鄙俗化。’今入蹇叔之乡,其耕者皆有高遁之风,信乎其贤也。”

  翠竹林中景最幽,人生此乐更何求?

  数方白石堆云起,一道清泉接涧流;

  得趣猿猴堪共乐,忘机麋鹿可同游。

  红尘一任漫天去,高卧先生百不忧。

  管夷吾节制之师,所以号令天下而无敌也。

  夫霸天下者有三戒:毋贪,毋忿,毋急。贪则多失,忿则多难,急则多蹶。夫审大小而图之,乌用贪?衡彼己而施之,乌用忿?酌缓急而布之,乌用急?

  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怀忠信以事其上,上下一体,无行迹之相欺,无文法之相扰,不见其治,乃为至治。

  夷吾贪而忍,贪则无信,忍则无亲。

  劝君莫羡封侯事,一将功成万命亡。

  轻则寡谋,无礼则易乱。

  姿容绝世,且又聪明无比,善于吹笙,不由乐师,自成音调。

  羽冠鹤氅,玉貌丹唇,飘飘然有超尘出俗之姿。穆公视萧史形容潇洒,有离尘绝俗之韵,心中先有三分欢喜。

  尽说君王江海量,畜鱼水忌十分清。

  慢人者,人亦慢之。

  任重者,责亦重。

  夏姬卸下礼服,露出一身淡妆,如月下梨花,雪中梅蕊,别有一般雅致。

  是时,晋楚通和,列国安息。

  宜刚宜柔,相机而动。——晏婴

  善仕者不但择君,兼欲择友。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与子同仇。

  芦中人!芦中人!腰间宝剑七星文。不记渡江时,麦饭鲍鱼羹?

  王善承天意,自有兴期,何必过伤,以自损其志乎?

  居不幽者志不广,形不愁者思不远。

  夫功在一时,礼垂万世。

  夫富贵多士,贫贱寡交,事之常也。

  与其富贵而诎于人,宁贫贱而得自由也。

  唇亡齿寒/退避三舍/秦晋之好/相敬如宾/乘龙佳婿/一鸣惊人/问鼎中原/朝秦暮楚/病入膏肓/卧薪尝胆/螳螂捕蚕 黄雀在后/改弦更张/头悬梁 锥刺股/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刎颈之交/毛遂自荐/脱颖而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