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东周列国志(上下)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东周列国志(上下)读后感10篇

2018-01-13 20:4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东周列国志(上下)读后感10篇

  《东周列国志(上下)》是一本由冯梦龙 / 蔡元放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7.00元,页数:109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东周列国志(上下)》读后感(一):中国历史,中国人祖先的历史

  看这本书是在高考结束不久,实在没有事情可做。全篇文言文刚开始读有点不适应,时间长了发现古文真是好东西语言简练,描述准确---这里小小牢骚下:谁说人民的大众的才是持久的??这句话很有问题!!看看现代人写的书有几本现在还被人传看,几百年以后又有几本书流芳??

  书中详细讲述了春秋战国的各个国家怎么一个一个由小变大,由弱转强,又怎么各个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面。我喜欢齐桓公的大度,秦孝公的隐忍,楚庄王的霸气“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还喜欢吴起的聪慧,四大刺客的轶事。如果换成那时的中国--呵呵还没这个国家---早把日本灭了100回!春秋战国真是中国出现前最最灿烂的历史,百家争鸣。现在流传下来的传世经典基本上出自那个时候,有时候我简直怀疑秦统一全国以后,是不是华夏土地上的灵气都消失了??

  郑国是春秋初期第一强国,纯正周皇室的血脉,结果莫名的就消失了;秦国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强狄部落趁势入侵的反击战役出名,从而获得了周王室的承认,从此真正建国,开始从匈奴手中夺取土地一跃成为强国;燕国是贯穿春秋战国唯一地周王血脉;齐国在姜子牙不争气的后代管理渐渐丧失春秋初期的优势,最终在战国末期被消灭,最大的国家晋过历经百年争斗最终三家分晋--魏,赵,韩。战国的第一超级大国楚原始蛮夷之地,呵呵周不承认它的地位,因为文化习惯的问题,楚国一直和所谓的中原大国若隐若离的,虽然最后被秦所灭,但是发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惊世大预言并最终被历史证明其真实

  也很喜欢张仪和苏秦,这两个人如果做了咱们的外交部长,哈哈全世界都是中国的了,哪有这么多的领土争端。

  更喜欢白起,李牧,廉颇。。。尤其是李牧本身就是残疾,可是赵王赐他死的时候,硬是嘴里含剑撞墙而死。。神阿!!太多太多经典啦

  《东周列国志(上下)》读后感(二):东周列国志后半段写不好,这事怨太史公

  这本书很有意思,东周列国志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编排故事的问题。先来谈他的老前辈《左传》和《史记》,观点其实主要来自我和一位写小说朋友看过这本书后的讨论,主要是关于写作技巧,列国志早期写得好,是因为冯梦龙有孔夫子的大纲,左丘明的叙事,他压着自己的的风格在写作。写的极其好,多线叙述依然有条不紊。后半部战国极其缺乏趣味,却是因为太史公的史料混乱,太史公的叙事手法不像是史学家,而是个闷骚的文人,战国史部分他出的错误很多,学者杨宽就指出过。导致了冯梦龙的文路不畅,司马这个文人擅长渲染和文学抒情。本来左丘明这般就好鬼神之事,和史学精神有了偏离,司马就更是了。所以他的纪传体写法,一是使得年代出现多个乌龙,二是他的笔法也是变异的春秋笔法。虽然“自成一家之言”给后来擦屁股的史学家和想要写一部完整战国史小说的小说家为了圆他的毛病感到焦虑。像是东周列国志,我们可以想象,冯梦龙自信满满的写完左传的春秋部分,把笔搁在那里。然后摊开史记,看着里面的文字自叹不如,就像是一个看了一个绝世美女然后照着镜子伤心女人。又想着下一番功夫处理一下史料,发现,卧槽一手史料居然这么多年代错误。所以冯梦龙写着写着,越写越没意思。然后就烂尾了。总结一句: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之所以无法超越三国演义,其实都怪太史公。

  《东周列国志(上下)》读后感(三):重读东周列国志

  史书看了不少,认真看的不多。重读东周列国志,别有一番体味。以前很有些疑惑的细节,重看一遍解惑不少。

  比如晋国大乱,连弑二君,就在众望所归的时候,重耳居然不回国就任。重耳对使者说:“重耳得罪于父,逃死四方。生既不得展问安侍膳之诚,死又不得尽视含哭位之礼,何敢乘乱而贪国。大夫其更立他子,重耳不敢违!”

  说的振振有词完全一副大英雄大勇大义的模样。当时看完这句后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这段前面还有一句话:重耳见表上无狐突名,疑之。

  推而广之,那些忽悠人的大义无非如此。谁真的要发自内心实践这些大义,恐怕做的不是齐桓公,而是宋襄公。

  《东周列国志(上下)》读后感(四):历史小说

  《东周列国志》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这部小说由古白话写成,主要描写了从西周宣王时期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五百多年的历史。

  本书以国家的兴亡成败主题,致力探讨气运盛衰、人事成败之间转化变迁的因果关系。作者通过人物命运的沉浮,形象地告诉人们,能否注重道义,任用贤能是判断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最根本的依据。得民心者得天下。道义是对天意的阐发,天意就是民心。民心存,其政举,民心亡,其政息。这种人本主义的观点,是有进步意义的。

  《东周列国志(上下)》读后感(五):我的关于东周列国志的观点

  这里见到很多人把这本书和三国演义作对比,的确,东周列国和三国时代一样都是英雄辈出,群雄崛起的时代,但是本书的内容决定了它不能拥有更大的群众基础

  时间跨度是其中一点原因,这本书从东周末年西周迁都讲到秦朝一统,期间好几百年的历史,这么一段时间里有管仲、乐毅、苏秦、张仪、孙武、伍员、齐桓、晋文、楚庄、周幽、宋襄、秦穆、勾践……多少个英雄好汉杰出将相?而这本书又保罗了几乎全部,那么自然做成两个缺点

  一是它不能突出某个,甚至是某几个人物形象,它不像三国演义看完后你会觉得刘关张曹诸葛等人物个性鲜明,东周列国志像是东周人物大全集,很多时候对于某些人物只能描写几件他人生中的重大事件。

  二是人物关系复杂人家说红楼梦的人际关系复杂,我想这个人十有八九没有看过东周列国志。我认为当今看过红楼梦的人应该没有看过三国演义的多,毕竟大部分男同胞都会更喜欢看三国而不去看红楼,女同胞中也不知有没有一半看过红楼。普通的大众对于一本如此多人物一下子并起纷争,关系有如此复杂,加上缺乏东周时代的历史知识社会制度等基础,自然群众基础就少了,它不像三国演义,三国看起来就像明朝发生的一样而不是在三国年代,当然它当年能“走红”也是和明朝的政治状况有关的。

  如果你想了解东周列国的历史或者人物故事,这本书会是不错选择。我认为国人应该多多了解一下那个年代的历史,因为那是中华民族最为辉煌的时代之一,那是国学奠基的时代。

  《东周列国志(上下)》读后感(六):春秋已去两千年,而今思却亦潸然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霸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西周至夷王,厉王始衰,宣王中兴,幽王再败,直至平王东迁。东周列国逐渐强盛,春秋大幕从这一刻拉开。

  读完《东周列国志》之前,我对那个时代的认识停留在书本上所形容的“礼崩乐坏”;读完这本书以后,要问我对那个时代最大的感想,我依然只能说四个字:“礼崩乐坏”。

  西周开国,分封诸侯。周为天子,天下共主。诸侯依次为公、侯、伯、子、男,受周分封,各自立国,向周朝贡,为周藩属。诸侯之下,分封大夫,大夫立家,再封家臣。自上而下,分封建制,是为封建。天子强而诸侯弱,诸侯强而大夫弱,大夫强而家臣弱。在上者为君,在下者为臣,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如此礼乐和谐,天下得治。

  平王东迁以后,周室暗弱,诸侯并起,春秋始,礼乐崩。

  春秋时期,最先强大起来的是郑国,历代郑伯都为天子执政。随着郑国的不断强大,越来越不敬天子,天子为削弱郑国在朝中的势力,扶植虢公分享郑公的权力,周郑从此开始交恶。先有周天子和郑庄公联手上演了一场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分水岭意义的“周郑交质”。至郑庄公与周天子发生冲突,周起兵伐郑。诸侯居然应天子之征者寥寥,更有甚者,郑庄公竟起大军与王军对阵,击破王师,杀伤天子,悖逆之事,于此开始。那时春秋早期,礼乐虽然开始崩坏,但其在民心之中依然有强大的力量。郑虽击败王师,亦不敢节节进逼。自此,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周郑交质”,仅仅四个字,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历史信息,不仅仅描述了这个事件,周和郑具有完全不同地位的两个国家却用平等的交换人质来描述,深刻体现了那个时代的体制和观念开始逐渐瓦解。春秋笔法,微言大义,体现的淋漓尽致

  王师败于郑后,再也不见了王师出征。诸侯的军队开始在中华大地上唱起了主角。郑之后,宋、鲁、卫渐渐强盛,都为当时大国。直至齐桓公,相管仲,存邢救卫,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看似礼乐复兴,实则政令从此不出天子而出霸主。霸主从此代天子管辖诸侯,发号施令

  齐桓公之后,宋襄公不自量力,想要仅仅依靠仁义的名号继承桓公伯业,欲以弱宋凌于众诸侯之上,最终身死国破,论为春秋的一个笑柄,历史的一段悲剧

  晋文公重耳,历经千难万险终于为晋国国主。继承桓公伯业,合中国诸侯,数败荆蛮,威震天下。重耳所以不如小白者,于王前要地,甚是无礼。由此可知,如果说管仲当年尊王攘夷还有一点是发自内心的匡扶周室的愿望的话,到了晋文公这里,尊王仅仅只是一个掩人耳目的口号了。晋国自文公以后,历代晋侯多为中国之伯。

  齐桓,晋文是春秋五霸中最重要的两位。这两位霸主主政中国多年,基本恢复了当时整个中国(当时的中国不包括秦、楚等地)的秩序,维持了那时的基本制度

  到了秦穆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基本都是偏霸一方的霸主,中国之内,依旧以晋、齐为伯。

  这里必须谈一下齐国和晋国这对于当时中国来说两个相当重要的国家。齐国在山东,背朝大海,面向中华,地大人多。对外出兵无后顾之忧。齐国天然的地理优势使得齐国很少受到多线作战的困扰。齐国对于中国来说,也就成了捍卫整个中国大后方,齐桓公存邢救卫,几伐荆蛮都是依托齐国强大的国力和天然的地理优势。再说晋国,晋国位置在今天的山西。晋国的地理位置远不如齐国优越,他北方有胡人,西方面对强大的秦国,东方又要与强大的齐国接壤。南边,宋国鲁国都是他的附属国,但是这些国家距离楚国更近,距离晋国更远,晋国想要保护他们可以说相当吃力。因此晋国诚可谓四战之国,兵家必争之地。然而,晋国自文公以后,开疆拓土,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兵强马壮。北方胡人不敢入侵,秦人畏晋而不敢出函谷关,齐国几番争伯却没有大的干戈,南方楚国虽然常年与晋叫板,毕竟相隔遥远,晋楚基本都是拿对方的附属小国出气。由此可见,有一个强大的晋国在,不仅仅在中国的范围内制衡了齐国的力量,形成了晋齐竞争霸主的格局。从大的形式上来讲,秦国要想越过晋国兵出函谷几乎不可能,要想灭掉一个统一的强大的晋国更加天方夜谭。中国有齐国和晋国两强坐镇,秦,楚都也只能偏霸一方,不可能有机会扫荡整个中国。

  但是历史毕竟是要前进的。齐,晋,秦,楚眼看就要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权力和势力互相制衡的格局,天下却终归要往一统方向发展。晋国六卿:智、韩、赵、魏、范、中行,相互制衡,分割晋国的国政。后,范中行被智韩赵三家所灭,智又被韩赵魏三家所灭。自此晋国三分。晋国的分裂依我来看,晋国几乎犯了和周一样的错误。就是分封过度,到了范、中行两家被灭以后,晋侯的土地居然都不如四家的各自的土地多。晋侯实际已经掌控不了晋国了。到了智家被灭,晋国反倒要朝拜韩赵魏三家的家长,如此尊卑颠倒,岂不是又一个小周朝吗?

  晋国一分为三,最大的受益者莫过于秦国。一个强大的邻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三个相互有着不同利益诉求的相对来说弱小的国家。从此以后,秦国之兵出入函谷关就自由多了。

  三家分晋之后,中国历史走入到战国时代,最终秦国统一中国。其中曲折我也不想多说。对于战国时期,秦国之所以能成,六国之所以失败,王立群老师曾经做过我认为非常精辟的总结。

  齐国:被六国合纵所破,亡国五年。国力始衰。后,秦国一个一个灭掉其他诸侯国,齐国居然对此视而不见,始终抱有侥幸心理,认为秦国和齐国关系良好,秦国绝对不会来灭他的。不修武备,不救诸侯,不懂唇亡齿寒的道理。最终社稷不保。

  楚国:楚,大国也。楚国之大,几乎占据天下之半。秦国方盛,楚始终不敢与秦争锋。屡次迁都,土地一大块一大块的被秦国吞并,居然还不思夺回,还要与齐国争锋。到了秦灭楚的时候,楚之强依然逼着秦王必须要倾举国之兵前来,而楚项燕却小看秦将王翦,致使兵败。楚之亡,犹可惜也。

  燕国:燕国就是从来没有做过好事的国家。七国之中,燕国最为弱小。然而,面对强秦,六国本应合纵抗秦,可是看燕国。乘齐不备灭齐五年。赵长平之战几乎损失全国成年男丁以后,燕国居然发兵攻赵,想要攻其虚弱。燕国几乎成了秦国疲惫齐赵的帮手。燕国屡次进攻,使得军事上强大的赵国几乎得不到喘息的机会。及赵被秦灭,燕也失去了最后的屏障。

  三晋:三晋之中,魏多名相,赵多名将。历史曾经无数次眷顾过这片土地。从强大的晋国,到后来的韩赵魏。战国之中,第一个强大起来的不是秦国,不是齐国,而是魏国。魏文侯之后历代魏主和执政大夫都没有了虚心求贤,辨别忠奸的能力。赵国曾经无比强大过,赵武灵王时期,胡服骑射,威震中华,赵武灵王也已经准备各项灭秦事宜。可是谁曾想,一代雄主居然又犯了中国历史上无数次用鲜血教训告诉后人不可废长立幼的道理,可怜赵武灵王,被活活饿死在深宫。自此之后,三晋大地只有被秦国蹂躏的机会。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不亦悲乎?

  再说四君子,四君子是那个特殊年代的特殊产物。从他们开始,培养起了中国古代的养士文化。我们发现四君子几乎都是各国王室的公子,或者如春申君般做到执政大夫,不然哪里有那么大的财力养着一帮闲人呢。虽说鸡鸣狗盗之辈总会有他的用处,可是毕竟用之一时,平时闲养着可是长时间的,没有巨大的财力,谁养的起?六国相比于秦国,我发现,四君子的养士使得六国得以抗秦,但是四君子毕竟只是公子执政,不是国君。反观秦国,广招六国贤士,几乎是国君在养士,比之于六国贤公子养士,不亦高乎?

  遥望春秋战国,那个结束封建社会而开启中国帝制时代的关键过渡期,那个思想自由,君择臣而用之,臣亦择君而事之的时代。那个时代,七雄五霸激荡人心,诸子百家争相璀璨;那个时代,充满子弑父,臣弑君,父淫女,子淫母的乱伦与悖逆,也处处弥漫着士为知己者死的浪漫与豪情;那是一个将一切旧事物解构却没有建构起新事物的时代,那是一个既充满矛盾却又极富激情的时代。

  春秋已去两千年,而今思却亦潸然……

  《东周列国志(上下)》读后感(七):小三改变历史

  《尚书•牧誓》载周武王伐商,于牧野会天下诸侯,在战前动员大会上就说纣王不是个东西,就TM知道宠信女人,“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当周武王在牧野侃侃而谈时,绝不会想到二百多年后,他的子孙里面居然也有人为了女人而险些亡国。

  周幽王为了博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路人皆知,无需多说,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诸侯征伐就是在褒姒如花的笑靥中开始的。但是褒姒小三扶正的经过,简直就是后世宫廷斗争的样板,不可不提。

  男人:周幽王

  正妻:申后

  太子:宜臼

  小三:褒姒

  小三子:伯服

  小三褒姒年轻漂亮,不大费工夫就把男人笼络在温柔乡。正妻申后自然气不过,只是自己年纪大了,各项技能都比不过对手,即使男人不在旁边拉偏手,自己也干不过小三。这时候,太子宜臼就出手了。放心,即使太子不出手,小三也会逼太子出手。太子一出手就意味着自己政治生涯的结束。果然,小三枕边一句话,太子就被发配出京城,远离了政治中心。这边小三再使些功夫,周幽王就“将申后退入冷官,废太子宜臼为庶人,立褒妃为后,伯服为太子。”不过四五年功夫,小三褒姒就顺利地逆袭成功了。

  乱由上作,天子既如此,下面的诸侯也就敬之效之了,类似的史实比较有名的还有:

  宣姜(卫宣公)逼死太子伋;卫国“五世不宁,乱由姜起”。

  骊姬(晋献公)逼死太子申生;诸公子出奔,晋权渐归于大夫。

  孟嬴(楚平王)逼走太子建;伍子胥亡命出逃,楚国后来险被吴国所灭。

  只是创业容易守成难,政治斗争就这样,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上面四位,除了孟嬴一直是被动接受,所以后来只是差点被辱、受了些惊吓外,其他三位没有一个得以善终的,连带着她们的儿子也多死于非命,而国家的历史,也就在她们的胴体扭摆之间,跟着改变了。

  《东周列国志(上下)》读后感(八):宁学管鲍分金,莫彷孙庞斗智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馀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史记 . 管晏列传》)

  《东周列国志(上下)》读后感(九):权力不能遏制,断案不查证据,人命不受重视,是以国不长久

  翻了一下kindle,显示本书共作笔记高亮140处。

  这本书横跨东周,凡盖诸侯、列国之间的恩怨纠葛,国君、臣子之间的爱恨情仇,贤人、佞臣之间的勾心斗角。经典人物之多、精彩事迹之广、获益教训之深,看过这么多小说,无出其右者。

  作者偶尔穿插一些经典品评,也是本书一大看点。但是优点往往伴随着缺点。本书的缺点就是人物虽多,不能尽述;事迹之广,不能详细。作者尽挑重点,很多地方往往掠过。比如后人皆称管仲、乐毅之能,但书中对乐毅也只是稍微提及,淹没在众多豪杰之中,难以察觉他的牛逼之处。

  若以国家存亡为论,兴衰往替乃是常理。各国诸侯,世袭制。国家、军队、政府只为一个权力点服务,对国君的依赖非常严重,且体系不透明,没有一个能够既定执行的标准。国君说了算+互相猜忌+信息不通畅,往往能臣碰上贤君,相得益彰;大臣之间互相嫉妒,互相陷害;能臣功臣获罪死,国家由盛转衰。

  命有贵贱。国君身家性命 > sum(臣民)。很多有才能的人,只要忠君,即使君王残暴无道,也视百姓如草芥,冒全族之死辅佐。动则杀人,动则自杀,冷酷无情。最典型如晋国赵氏。国君忌惮赵氏权威,听信屠岸贾,灭门赵氏,只存活一个孤儿,屠岸贾恐怕日后长成为患,苦苦查找望除赵根。赵氏门下志士,用自己的儿子替赵氏孤儿抵命。燕太子丹为了荆轲刺秦,酒席间荆轲随扣夸赞美人手白,丹随后砍了美人双手献给荆轲。越干将为铸剑,妻儿投身炉中。齐桓公言未尝人肉,易牙烹幼子献之……凡此种种,多如牛毛。感慨当时人命之贱,在权利面前如鱼肉、植被一样。

  轻信谗言。大量人物死亡,皆由猜忌。往往一句谗言,就动摇了信念,君臣之间、大臣之间,至冤死者不计其数。秦名相范睢,只因上司一句话诬其通敌国,被自己祖国的相爷差点打死。后逃到秦国成就功名,又惧秦名将白起,又嫉妒韩非之能,将二者陷害致死。当权者全不顾事实取证,法理律条,想当然就妄下结论。

  信息不畅通。国君要审查某人,先使人检查后回来告诉国君,一般情况下国君就信了。由此,某人的荣辱具系于使者。使者一句话,某人便由福转祸,甚至国家由此缺失栋梁遂亡。

  古人一再叹息:假使君用贤臣,远离奸佞,则国家之福,百姓之幸。实际上,这种赌徒心态注定国家无法长治久安。权力无法得到遏制,法令不能执行,信息渠道闭塞不能畅通,妄图一个廉政英明的政府?根本就是想不修剪枝叶而想得到一个园艺造型,白日做梦。

  《东周列国志(上下)》读后感(十):好书推荐~

  好~

  好在行文流畅条理清晰;好在是现在人读的懂又不失文言美感;好在依托正史又多传说,使得内容精彩又不失实;好在不掺杂主观观点又立于正统思想。

  从狭隘主义的角度说,的确没三国好。原因嘛,陈列如下:

  首先,东周400年历史,英雄豪杰辈出。可以说是灿若星河浩如烟海,用一本书全写出来自然要求简洁概括。其不可避免的故事精彩程度自然要稍逊一筹。这也是稍逊三国的主要原因。

  其次,作者当时的文化政治环境也是不得不考虑的。官方大兴文字狱,使得文人不敢越雷池一步,只得老老实实研究古代文学,不敢多掺杂个人言语。以至于读起来感觉像纪录片。当然其中用以刻画人物的语句句点睛,使得其人物色彩跃然纸上。多少填补了其不足。

  个人以为,在通读三国和本书多遍后,多数人都会给出强于三国的说法。

  当然,三国也是毋庸置疑的。单纯从文化欣赏角度说起来的确好于本书。但,其他诸如教人处事、劝人为道、修身入世等方面来看,就……

  个人观点,随兴而发。不全不足不对之处,海涵了^_^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