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孤独的敏感者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孤独的敏感者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3-11 21:3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孤独的敏感者经典读后感10篇

  《孤独敏感者》是一本由王人博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37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孤独的敏感者》读后感(一):凝视一个闲逛者的内心世界

  美学家宗白华曾说,散步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行动……散步的时候可以在路旁折一枝鲜花,也可以在路上拾起别人弃之不顾而自己兴趣的燕石,无论鲜花或者燕石,不必珍视,也不必丢掉,放在桌上可以做散步后的回念。宗白华先生喜欢散步,他以为在散步中可以寻得别人所不能得的美,故而他将自己的书命名为《美学散步》。

  读完王人博的《孤独的敏感者》,我一直在想象着那个作为散步者的王人博形象。因为王人博在书里自称自己是一个闲逛者。“闲逛者既可以在挤满人群街道推挤,也可以漫无目的地以游走姿态背离人群,同时又被人群推挤;也可以背离人群,在黑夜的世界里,在那些声色光影以及漂浮于心底记忆里游荡。我属于后者。”王人博如是说。

  作为知名的宪政学者,王人博可以说是生不逢时,因为他所从事的学术研究很难得到现实关怀,更多的时候他是在自说自道。正因如此,他才变得孤独而敏感。“我注定成不了任何专家一生都只是个闲逛者。”王人博说。其实,闲逛者亦有闲逛者的景致,王人博选择了批判与思考。他知道,只有在凝视现实的基础之上,那来自历史深处的思想火花才会灿然而起,进而让自己有了思考的可能。而思考往往只属于孤独者和敏感者的。背离人群,抛弃掉尘世喧嚣,才会使自己清晰而准确地认识这个世界。

  王人博喜欢鲁迅,他写了一系列关于鲁迅的文章。当然,他不是批评家,他不会去分析那个作为文学家、革命者和青年导师的鲁迅形象。王人博只想用自己的方式来感知鲁迅,表达出自己对于鲁迅的敬爱。在他的心里,鲁迅跟自己一样孤独而敏感。或者说,王人博心中的鲁迅其实就是现实中自己心灵的投影。“他的内心没有黑暗,有的只是现实世界黑暗的投影。”“谁也救不了你;自己救不了自己;但人得活着……”

  鲁迅、竹内好、本雅明等人,都是王人博在闲逛时所猎取的风景。他游走在这些人的身后,一点一滴感悟着他们的思想,而后自己也有着进一步的思索。“闲逛是那些内心尊贵者保持尊贵的一种仪式;闲逛是保持想象力的一种方式。”

  王人博穿梭于影片音符、书页以及过去的种种记忆当中。那些令人无法忘却的闲逛者景致,都充当着他闲逛之后的回念。“起伏的山峦像是他额上的纹痕,渐已褪色的葱郁犹如他久无修饰的胡须。季节已翻过夏,入的是秋的气象。山边的海,浪花盛开,拍着岸,如母亲抚爱着孩子怀中入睡。”这是王人博在土耳其电影《秋》里所截取的景致。他观影,求的是对生命本身的理解影像提供给了他一个窗口。通过这个窗口,他发现了生命本身的律动。

  作为宪政学者,王人博自然不会少掉对中国宪政的思考与建设。他以为,宪政是最能集中表达中国人文化乡愁,它可以从儒学那里找到资源。我虽并不完全认同他的这种带有中国之道的宪政思想,但是,我却能深切地感知到王人博那份渴望中国宪政能够得到更多现实关怀的迫切愿望

  无疑,王人博的内心世界是敏感和孤独的。他的这份孤独和敏感与其说是因为闲逛而获得的,不如说是因他的思想在现实土壤里无法开发结果而衍生的。“闲逛者永远孤独的站立,眺望着这个身在的现实,然后将自己的目光放低,将自己的孤独和这个破碎的世界融为一体。”

  也许,只有在孤独和敏感的时候,王人博才能澄明地感受着这个世界的温度

  原载于/《燕赵都市报》

  原作者/黄涌

  《孤独的敏感者》读后感(二):王人博的“思想自传”

  王人博是中国法学界深具人文情怀与批判精神的学者,他年轻时想做摇滚,想当约翰•列侬。可现在他有些失落,“我只能做一个教书匠,谁也影响不了。在中国宪法领域摸爬滚打几十年后,这个已过“天命”之年的男人有了一种宿命悲观

  “许多年前,在这块园田里,东刨西挖,沾着汗尘。这些年,却感到了前所未有疲惫,不知是因了年老的缘故,还是上天弄人。这让我想起了过去村子里的‘打井’”。“打井”最重要的是要找准位置,若错了一点,幸苦就会白费。更糟的是,某些地方压根没水,付出越多,失望越大。这无疑是王人博之于中国宪法的生动写照

  他是个孤独的敏感者,用一种敏感、警觉的眼光去关照社会人生,诉说人的痛楚困惑乃至迷茫。因此,便有了这本充满了睿智者的思考与言辞的“思想自传”——《孤独的敏感者》。

  他在朝戈的油画《敏感者》中看到了现代性之下的某类人文知识分子真实样态,也看到了自己内心的不安和“急匆匆”。在王人博看来,这类知识分子具有类似气质:他们在崇高卑微、肉欲与灵魂庸俗与清雅、信仰与否定、严肃与笑闹、物质与精神、顺从与抵抗、历史与现实、周遭与社会、民族与世界等等矛盾中苦苦挣扎清醒与焦灼、迷惘是他们挥不去也逃不脱的宿命。

  这种焦虑与不安加重了个体心理的破碎与敏感:越是往内心走,就越是对外界充满好奇,更渴望对这世界的“参与”,而个体就会越来越感到一种本源式的无力和无能。这虽是在描述一类群体,却根本就是王人博自我的写照。

  在内省与敏感之外,王人博对现实与历史的洞察同样非常精彩。比如他从电影《马背上的法庭》中,看到了现代司法文明与中国乡野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现代性的法律在那里不但没取得威力,相反,却被作为垃圾而遭到漠视和拒弃。

  这种认识无疑与他一贯的法学思想是一致的。在他看来,中国要达到富强,首先在于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如果要构建类似西方的政治共同体,那么对于中国,关键在于民。而现在的民却极端自私和撒泼,对于民的期望与失望,无疑让王人博在现实中充满了孤独感和绝望感,这也促使了他在精神上向鲁迅靠拢。

  事实上,在这本书中,我认为最精彩的文字是与鲁迅有关的文章,例如《再嚼鲁迅》、《又见鲁迅》、《人鬼话未了》、《颓败线的颤动》,以及《“为别人”还是“自己玩玩”》,等等。在这里,我们看到,鲁迅之于王人博的重要性。他在书中甚至赤裸裸地说,鲁迅对他来讲,既是药又像是毒,“好了许多”的心情总伴着“毒瘾”,扔不掉也放不下,只有不停地吸食。“也许是老了的缘故,也许是这个世界太扰人。我悲凉的时候,他使我感到了温暖;在闹人的盛宴,他却让我孤独。那些寂静的夜里,读着他那并不优雅的文字,使我感到了一种苍凉热情。”

  从某些特点来看,王人博与鲁迅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同样非常敏感,类似的少年体悟,以及同样强烈的“倾诉欲望。这些都构成了他们之间在精神上的共鸣和心灵上的相通。鲁迅少年时遭受的奚落、哄笑和侮蔑,也勾起了王人博的悲凉可哀的记忆,家庭家族势单力薄,自小感受的世态炎凉,让他不再相信什么“四海之内皆兄弟”这样的话。也坚定了他的“人性恶”思想。而鲁迅倾其一生心血在做的就是揭去人世那薄情伪善的面纱,剥开表皮看清人性的丑恶

  在对于西方之于中国的问题思考上,王人博也与鲁迅一拍即合。在谈到中国法治理想时,王人博认为,宪政虽是西方的概念,但最能集中表达中国人文化的乡愁——当我们越去阅读西方的政治、公法文明的时候,越激起我们中国式的乡愁之感。

  他认为,每一个关心中国法治理想的人都要转到文化传统中去。如果非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进行对接,有两样可循:一个是民主,民主本来就不是外来词,可从儒学里找到资源;再一个就是共和主义。共和主义强调公民德性,恰好跟儒家所提倡的“君子”概念有相通之处。君子强调个人责任意识,公民德性也是这样。

  而鲁迅在面对被看作救星的“西来先生”时,最后也决绝于这些不是东西的先生。因为他看到了这“先生”的虚妄,而这虚妄又被那些自称“握住了真理火焰”的人们真当成了希望。他发现了“古久先生”吃人的本性,也窥见了“西来先生”丝绒手套里的铁拳。

  原载于/《法治周末》

  原作者/西木1984

  《孤独的敏感者》读后感(三):王人博:一个法学家的人间情怀

  我与王人博先生结缘,源自他的课。2002年春天,在他西南政法大学的政治学课上,听者如云,屡易场地,最后动用了学校最大的教室,晚上的课程,中午便得去占座,否则只能坐在后排,或者苦站两小时。有时一堂课,他竟不讲学术,反倒纵谈时事,横议江湖,说到愤激之处,间或迸出一句“他妈的”。

  这无论在何时何地的课堂,都会被视为离经叛道。然而王人博之为王人博,恰恰在于他异于流俗:万马齐喑年代,他敢于发出不合时宜的“恶声”;待到万马奔腾,口号喧天,他却退回清寂的边缘,冷眼红尘,偶尔枭鸣一声,依旧不合时宜。

  课后,我便找他的书来读,这一读就是十年,翻检书架,迄今共得八本之多——有人读到这里,也许会暗笑:一个学者,治学三十载,才写了八本书,怎么算多?这一问,适用于大多法学家,却不适用于王人博。

  他的写作风格全然迥异于授课。其开讲,激情飞扬,举重若轻,如行云流水明珠走盘。其下笔,一如其思想,审慎而简约,不蔓不枝,质朴无华。他原是一个感情十分丰富的人,落笔之际却朴拙而压抑,哪怕写他最亲近的祖母,写梦靥一般纠缠他的乡愁,笔墨平淡至极,如晚秋风中的炊烟。这样的写作方式,与对写作的敬畏甚至恐惧(“书写会温暖手心,也会伤生”),焉能多产?

  相比同侪的“有所为”,王人博偏于“有所不为”。除了质直浑厚的学术功底,依他的见识与文笔,以及对时势的敏感把握,若走公共知识分子路线,简直如臂使指,探囊取物。谓予不信,这本《孤独的敏感者》便是最有力证据。此书谈绘画,谈音乐,谈电影,谈摄影,谈鲁迅,谈庄子,谈手艺,谈乡愁,却极少谈及他的本行:法律与宪政。若不加介绍,有些读者也许不会相信作者是一位法学教授、宪政学者。

  书名《孤独的敏感者》,来自对朝戈油画《敏感者》的观感。作者看画,犹如庄生梦蝴蝶,画里画外,是耶非耶,敏感者与作者合为一体。“《敏感者》传达出了画家渴望对外在世界‘参与’的热情,但真的要面对这世界时,他又是那样的生拙和乏力”。

  所以,他走回了他的内心世界。“内省”不是与外部隔绝,而是认知改变:由外在的打量、触摸、嗅探改为心灵的咀嚼。——这段话可视为这本书的精神纲领。此书虽写外物,却依然是一本内省之书。一个热爱鲁迅、庄子的人,内心远远重于外界。

  对内,作者以“敏感者”自况。对外,作者则以“闲逛者”(或者说漫游者、游荡者)自况,这是一种生活态度,是“内心尊贵者保持尊贵的一种仪式”。他观影赏乐,谈艺喝酒,说梦话旧,一个法学家的人间情怀跃然纸上——他的学问何尝不是人间烟火呢,他把宪政炼成了“文化的乡愁”。他孤标傲世,不左不右,他对自己的专业,自己所伫立的位置,自己所惯用的话语,不断审查与追索,拷问与质疑,以决绝的内省,促成了内在的独立

  威廉•詹姆斯说:“人的难题不在于他想采取何种行动,而在于他想成为何种人。”当你明确了王人博是何种人,或者欲成为何种人,便能理会他的书写与思想;更进一步,则可理会他为什么要这样思想。

  原载于/《新京报》

  原作者/羽戈

  《孤独的敏感者》读后感(四):敏感者的孤独

  孤独,如今我对这个词有了几分谨慎,不肯轻易让他人知哓这个词或多或少地和我有着或深或浅的关系。这大概是我隐约觉得,现如今孤独是一件特难得的事,更是高人或异者的表征。在俗世看来,老虎狮子,东方不败才是孤独的,我的那点小情绪,也就属孤单寂寞罢了,是红尘男女浅吟低唱

  犹记得那年我初到单位,上班埋头干活,下班准时走人,不请吃闲聊,不打牌唱K,没事老背个书包,自读自游自乐。如此不出一月,领导找我谈话了:这里环境不好啊?干得不开心啊?有啥心事说说行不?言语十分肯切。自此我再不敢“孤独”,遂和大伙打成一片。可不想前线安宁了,后院又起了火。妻子生气老公你每天不是读啊就是写的,啥时陪我逛个街买个啥的?孩子也生气了,老爸你每天对着书和电脑,都成木头人了,什么时候陪我去海边挖沙啊?

  一天下来,等终于一切都和谐了,却该洗洗睡了,可怎么也睡不着,心里不安啊:那么多闲书没读,那么多电影没看,那么多音乐没听,那么多玄之又玄的人生问题未解……于是安慰自己睡着,再早些起来。由是,清晨微光里一人一灯,一茶一书,整个世界就都是我一个人的,终于可以“孤独”一下了。

  王人博先生将自已的随笔集取名为 《孤独的敏感者》,我想我是能感同身受的,这也是我决意绕过“新民说”这个宏大命题,而取用“孤独”一词,来写这篇书评的原因。余以为,不论是作者王人博自己,还是作者笔下的鲁迅,北野武,庄子等人,孤独者首先都是敏感者:他们虽然和你我一样,有着“前线”和“后院”的纷纷扰扰,却依然能心细如发,情细如弦,敏感着自己“五斗米”之外的世界,为人群的今日未来而孤独着。

  诚如王人博先生在《后记》中所言:书中的文字都是为了消磨夜中的无聊和寂寞而写的。这话读起来有些自谦的意思,却也实为一个孤独者内心敏感的真实写照。长夜漫漫,夜长亦梦多,既不肯灯红酒绿,亦不想莺歌燕舞,孤独者只能在音乐,电影和书本中寻觅人群中那些坚实而又孤独的身影,从而描述出真切生活,真实世界的另一种图景及可能。而这些,像幽暗中的一盏微火,足以安慰并牵引,那些喧嚣迷幻街头同样敏感的灵魂。

  在对朝戈的画作《敏感者》的解读中,王人博敏感地发现:“越往自己的内心走,就越对外界充满好奇。”人在一种“匆匆”中忽然表现出的不安,情感的不确定,隐藏着人们对外在世界的渴望,可对世界的生拙和乏力,却让人们重新走回内心的世界。“敏感者”不会沉沦,是他们总在“肉欲与灵魂,信仰与否定,物质与精神,顺从与抵抗”等矛盾中苦苦挣扎。

  如此清醒是吧。但只有清醒能给人真正的抚慰和力量。

  在对电影《菊次郎的夏天》的探讨中,王人博敏感地触及到人生“寻找”主题:“寻找”开始于希望的破灭,却也正是希望的真正开始,“在路上”永远带着“精神旅程”的况味,一路上的发现,不是“上帝”,便是“自己”,你我在“寻找”什么,他们在哪里,他们是否真的存在,这些并不重要,“寻找”真正要完成的,是这样一次人生的自觉,寻找的意义在寻找中实现。

  这些,同样是一个孤独敏感者的特质。要如何去解读王人博的这些闲散文章?它们似乎并没有一个明确的俗世主题和意义,却又字字无出一个生命体的心跳和呼吸。

  文字读到最后,才发现这个“心细如发,情细如弦”的敏感者原是一个严肃的宪政学者,曾先后发表 《法治论》、《权利及其救济》、《宪政的中国之道》等响当当的专著。要如何将严肃的“宪政”研究和随性的散文结合起来,放在同一个人身上?一时间我浮想联翩,却仍不着边际。倒是王人博先生在这本《孤独的敏感者》中谈到的一个故事,给我留下无尽的念想:

  精神病院里,一个精神病患者正坐在床头钓鱼,看样子钓得津津有味。医生推门进来,问道:“今天钓了几条鱼呀?”不想那精神病患者把头一偏,说道:“你傻呀,没看到这里没水呀!”

  这个故事,给我一种巨大的孤独感。是的,我读懂了一个敏感者心头,那深深的,巨大的孤独。

  原载于/《青岛早报》

  原作者/吴丙年

  《孤独的敏感者》读后感(五):遇见生命的闲逛者

  学者王人博在学术以外,把自己定位成一个闲逛者,一个世界的看客。他没有出世的情怀,也并不积极地入世,只是在世间悠游。“有人说,正常的精神状态与非正常的精神状态的边缘就是艺术的温床”,那么在入世与出世间就是闲逛者看清世界的最佳角度。

  《孤独的敏感者》一书收录了王人博近三十万字的闲逛语录,他在电影、音乐、书籍、艺术、词汇、思想间闲逛,在中西文化碰撞交流的拐角处闲逛,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接处闲逛。书中我们看不到学者的傲慢和居高临下,也看不到经世救国的高标大旗,作者的文章因“闲”而“贤”,随处有高风雅量和独立见识。

  笔者以为该书第一部分,即全书的题眼《孤独的敏感者》影评部分最为精彩,每一篇影评都值得读者用心品读。电影有很多层次、很多剖面。正如相同的世界会被不同的人解读出不同的精彩一样,有些人难得清醒,有些人难得糊涂。一部《山楂树之恋》,对静秋和老三的爱恋,大部分人将之解读为不染尘俗,纯真时代的纯真爱情,但在王人博的眼里,静秋和老三都是被时代禁欲的悲哀人物,他们的爱恋因无知才显单纯,因违人性才显纯洁,这并不值得被当成圣男圣女来称颂。时代的车轮已经转过蒙昧,在一个相对文明开放的世界里,人们却依然将“违人性”当作噱头,甚至被大众用来标榜自己的清纯品味,这本身就是病态,这中间又隐藏了多少无知和虚妄?

  对外国电影的解读,作者亦有自己独立观点。《谁动了天使之铃》是对1999年日本影片《菊次郎的夏天》的解读,作者从菊次郎个人父爱的缺失到整个日本岛国安全感的缺位进行综合分析。“对安全感的极度渴望也会造成某种心理的失常:粗鲁、暴虐,缺乏教养——正如影片的‘菊次郎’”,读到这里很多读者会豁然开朗,重新审视日本的岛国文化和他们曾经和现在的所作所为,以及无论如何也改不掉的“军国”习气。再来回味“风铃”在不同文化中的寓意,从中国到日本,从“浑身似口挂虚空”到“教音默默鸣风铃”,再到“天使之铃”及至“心灵的回归”,这一连串的意向,最后被作者归结到游戏人生、人生如戏的生死论题。不长的一篇小文内容却百转千回,作者是用对人生的理解来解读电影。

  作者博通古今,在专业以外有着更丰富饱满的人生。他一边真实的生活,一边在古今之间梦游。在《千年一梦为蝴蝶》一章中,作者解开了庄周的千年蝴蝶梦。《庄子》的《逍遥游》开篇用鲲鹏为引,用神话拓展人们的想象,“他让我们的大脑休眠,以便开启儿童般的纯洁心灵而接受神话的锤打。”人们的生命并不像鲲鹏那般强悍,而正如蝴蝶般脆弱短暂,在短短的生命春秋中唯有经历生命跃升、精神蝶变,才能获得逍遥与自由,才有飞翔的可能。蝴蝶寓人比其他生命更有意象优势。蝴蝶同时又是人间爱情的代言,“既然一只狐狸的千年修行就是为了人间的一次艳遇,那么,世间男子的前世也必定是花间的蝴蝶”,生活的目的并不是禁欲,既不应为情困,也不应耽于玄想。蝴蝶是庄子派往人间的救赎者,救赎苦难、救赎爱情、救赎灵魂,花间飞舞应是生命的常态。

  “闲逛者不提供娱乐,不提供教诲,更不想用自我的剖白来换取冰冷的金钱,他呈现的是漫游的快乐和收藏的热情。”因有了闲逛者的态度,作者的文章除生命的万千气象外,相较其他学者又多出了一份洒脱率性,因为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每一个人在某一些时刻都曾是孤独的敏感者,让我们一起来倾听孤独敏感者的心灵剖白。

  原载于/《渤海早报》

  原作者/胡艳丽

  《孤独的敏感者》读后感(六):不追梦的人

  这本《孤独的敏感者》是著名政宪学者王人博教授的新书,也是近来给我印象最深的一部杂文集。

  我之所以称之为“杂文集”,不是因为书中尽是杂文,而是因为王先生该书中的内容很博杂。想来,这大概也于作者本人广博的学识和广泛的涉猎、爱好有关系。作者洋洋洒洒的十几万言中,有随笔有影评有乐评,亦有哲理散文、人生感悟、读书感悟及其他。从古代到现代,从西洋到华夏;从庄子、鲁迅到彭塔丽斯到周杰伦再到方文山许嵩的歌词。作者虽身为一位在国内行业内声望和地位极高的学者,却并不似有些人那样板起脸来拿捏、故作深沉或是做架子。他所思所感所想和所谈到写到的,表面看没有任何关系。可内在似乎都有些联系或者让人不得不喜欢甚至迷恋的内在理由在呢。所以说,这样博杂的内容,不能不称之为一部“杂文集”。我想,或者更多地因为作者的偶像,鲁迅,本就是一位最最出色的杂文家。所以,他的喜欢也和他的先生一样博杂而广泛吧。当然,这都是我的一些揣测。

  不过,书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封面的一句话:

  “献给这个不耐烦的时代的那些不追梦的人”,”一本不是自传的自传”。

  这是怎样乍看起来拗口读后却让人拍手称赞的语句呵。从中,我竟瞥见了鲁迅的一个侧脸。幽默而冷峻,冷峻而热忱,热忱而疯癫。而这一切,都源于他们对这世间,对世人,无尽的爱。须知,有爱才有感悟,有爱才有抱怨,有爱才有这一切。

  虽然,我对王先生之前了解不多,但自我读罢这两句精彩的自白后,我便断定自己是知道王先生的秉性和为人了。

  果然,读完这书后,我发现我猜的一点没错。并非我是何方高人神算,想来我之所以能嗅到这种内在的人性和气质,大概只是或许自己的心性和想法也有相似之处的缘故罢。 正所谓,由己度人,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其实,在这个现实的社会里,总是有一些追梦和不追梦的人存在。而我认为,追梦和不追梦者,都无所谓高下、对错之说。因为,人生本来就没有一个确切完美的定义,自古如是。追梦者,有自己的追求和目标,值得欣赏。而如王先生书中所言的我辈之流不追梦者,未尝也不是一种生存的状态和思索。

  正如鲁迅所言:真的猛士要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也如庄子所提倡的“齐物乘心”一般。所以我们能够看透人生,淡泊自如,不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不奢求过多的身外之物,也可以说是一种勇敢的表现吧。我想,或许王先生之意也正在于此。正如王先生也很喜欢的书中也提到的庄子所说的齐物,能够做到齐生死忘是非,或许正是人生最高的境界吧。

  有意思的是,王先生既喜欢鲁迅,又喜欢庄子。而据我所知,前者是甚为厌恶后者的。不过由此可见,王先生不是一个对精神偶像盲目崇拜之人,有自己的个性和选择。王先生在书中还将自己比作是一位喜欢在夜间独行的“闲逛者”。说到此处,我不禁想起了北岛的一句著名的诗:崇高是崇高者的通行证,卑鄙是卑鄙者的墓志铭。如果按照这个进行推理,王先生,他的标签 应该是“孤独”和“闲逛”。

  原载于/《悦读上海》

  原作者/贾鹏

  《孤独的敏感者》读后感(七):孤独的敏感者

  如果不是本书结尾处以“代跋”形式附录的那篇媒体访谈,想必许多读者如笔者一样,很难将这样一本富含人生哲理和生活趣味的随笔,与知名宪政学者王人博联系起来。

  这篇媒体访谈这样描绘王人博的“另一面”:专业性的学术在他这里,那只是一个狭小的空间,大片空地,却被一个叫“闲逛者”的主人所占据。他没有固定的姿态,没有专注的事物,其存在的唯一方式就是闲逛。闲逛既可以在挤满人群的街道,也可以远离人群,在黑夜的世界里,在那些声色光影以及漂浮于心底的记忆中游荡。他偏爱的是后一种。

  《孤独的敏感者》文章涉及范围极广,有电影、音乐、书籍、画作;鲁迅、竹内好、庄子;爱情、乡愁、梦境、童年、生命……从这些文章中,基本可以洞窥王人博业余闲逛生活的轮廓。

  王人博对偏文艺性的电影情有独钟,其中又以外国文艺电影作品为著。王人博是一个爱思考的人,他的那些文艺片观后感,无一不涉及独立思考。许多时候,他不仅仅是在享受文艺片带来的乐趣,同时还会因此及彼地思考剧情、职业、人性,甚至包括电影这门艺术的本身。比如他认为“电影的魅力就在某处的含混不清”,“纪录片的本质不在于‘记录’,而在于塑造”。独立思考性格,意味着王人博不愿让自己受制于电影创作者思维的任意左右。 这种独立思考的性格在他的阅读体会文章中亦多有呈现。有着“竹内鲁迅”之称的日本学者竹内好,其研究著作虽然给王人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对这位在日军侵华战争期间曾作为士兵被派往中国的日本人的心态则极其复杂,所以才会生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在日本的侵华战争期间日本的思想家、文学家都集体失语?没有发出‘抵抗’的声音?”就此,王人博猜测,“战争期间的竹内好对战争‘内心’有过类似鲁迅式的挣扎,但离抵抗还是有一点距离”。“孤独”,是隐藏在王人博这个闲逛者背后的另一个重要话题。叔本华说,“要么是孤独,要么就是庸俗。”可见,必要的孤独,是令自己不致沦为庸俗的重要条件。

  当然,这里的孤独绝非外面形态下那形单影只式的孤家寡人,而是从外在形态直达内心深处的“孤单”与“独立”。确实,只有保证不受旁人、名利等世俗浮华纷扰的“孤单”形态,我们的所思所想才能按照大脑细胞的独自组合,得出基于自己认知能力的独立判断。在闲逛中冷静观察与独立思考,在享受“孤独”中健全丰满自己的人格伦理观,想必这也是王人博作为知名宪政学者的重要学术源泉吧!

  原作者如果不是本书结尾处以“代跋”形式附录的那篇媒体访谈,想必许多读者如笔者一样,很难将这样一本富含人生哲理和生活趣味的随笔,与知名宪政学者王人博联系起来。

  这篇媒体访谈这样描绘王人博的“另一面”:专业性的学术在他这里,那只是一个狭小的空间,大片空地,却被一个叫“闲逛者”的主人所占据。他没有固定的姿态,没有专注的事物,其存在的唯一方式就是闲逛。闲逛既可以在挤满人群的街道,也可以远离人群,在黑夜的世界里,在那些声色光影以及漂浮于心底的记忆中游荡。他偏爱的是后一种。

  《孤独的敏感者》文章涉及范围极广,有电影、音乐、书籍、画作;鲁迅、竹内好、庄子;爱情、乡愁、梦境、童年、生命……从这些文章中,基本可以洞窥王人博业余闲逛生活的轮廓。

  王人博对偏文艺性的电影情有独钟,其中又以外国文艺电影作品为著。王人博是一个爱思考的人,他的那些文艺片观后感,无一不涉及独立思考。许多时候,他不仅仅是在享受文艺片带来的乐趣,同时还会因此及彼地思考剧情、职业、人性,甚至包括电影这门艺术的本身。比如他认为“电影的魅力就在某处的含混不清”,“纪录片的本质不在于‘记录’,而在于塑造”。独立思考性格,意味着王人博不愿让自己受制于电影创作者思维的任意左右。 这种独立思考的性格在他的阅读体会文章中亦多有呈现。有着“竹内鲁迅”之称的日本学者竹内好,其研究著作虽然给王人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对这位在日军侵华战争期间曾作为士兵被派往中国的日本人的心态则极其复杂,所以才会生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在日本的侵华战争期间日本的思想家、文学家都集体失语?没有发出‘抵抗’的声音?”就此,王人博猜测,“战争期间的竹内好对战争‘内心’有过类似鲁迅式的挣扎,但离抵抗还是有一点距离”。“孤独”,是隐藏在王人博这个闲逛者背后的另一个重要话题。叔本华说,“要么是孤独,要么就是庸俗。”可见,必要的孤独,是令自己不致沦为庸俗的重要条件。

  当然,这里的孤独绝非外面形态下那形单影只式的孤家寡人,而是从外在形态直达内心深处的“孤单”与“独立”。确实,只有保证不受旁人、名利等世俗浮华纷扰的“孤单”形态,我们的所思所想才能按照大脑细胞的独自组合,得出基于自己认知能力的独立判断。在闲逛中冷静观察与独立思考,在享受“孤独”中健全丰满自己的人格伦理观,想必这也是王人博作为知名宪政学者的重要学术源泉吧!

  原载于/《大众日报》

  原作者/禾刀

  《孤独的敏感者》读后感(八):孤独的思考

  《孤独的敏感者》是个很好的书名。这个词组很恰当地刻画了思想者、阅读者、写作者,解释了为什么这些人身上会有一些堪称相互矛盾的特征。

  “孤独”,是因为思考与读写都是个人化的,无论表达多么平易简洁,按照最基本的传播学规律,符号、信号的传递与接收都会产生误差,环节一多,自然就是误解。悖谬的是,如果你将精力都放在消除误会之上,也就不再成为主动的生产者,甚至很难再延续被动的生产者身份。

  今时今日,就是在亲友汇集的地方,谈思想都显得怪异,而阅读图书也会是一件颇显特立独行的选择。交流思想、阅读和写作,只能在很小的圈子内进行,但这个圈子里的人未必就赞同你的观点甚至你的思想领域、阅读选择,既然如此,很多情况下,交流必成鸡同鸭讲,双方连争论都会觉得毫无必要。这是孤独的一种来由,让人倍感无奈。

  我们曾因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欢欣雀跃。信息传播更加便捷,获得多元信息似乎全无难度,但更为悖谬并颇显反讽的是,在许多人变得更为开明的同时,意见观点各方面极化的趋势也很明显,导致的一种现象就是:我们更容易获得一类观点,很快深信不疑,拒绝接受其他观点乃至事实。我们更惯于观点先行,如果事实不符合我们的观点,就干脆不承认那是事实。是的,我们有了更多共识,却流于表面,一旦深入,就不可避免产生交锋。交锋实际上无助于扩大共识,总有一方按捺不住,率先上升为意气口水之争。不管是最初的BBS,还是博客、微博,互联网社交工具、平台带给人们的除了碎片化的时间耗费,还有疲惫和孤独。

  孤独通常让人产生麻木。麻木并不是什么坏事,这能使我们应对重压或者细小庞杂的束缚。但思想者、阅读者、写作者却因孤独变得更为“敏感”。思考与表达都让人趋于细腻,但这还不至于敏感。敏感的真正原因,《孤独的敏感者》中第一篇文章给出了解答——思考与表达,都反映出“对外在世界‘参与’的热情,但真的面对这世界时,他又是那样的生拙和乏力。所以,他走回了他的内心世界。‘内省’不是与外部隔绝,而是认知的改变:由外在的打量、触摸、嗅探改为心灵的咀嚼……这带来的是内在的焦虑与不安。这焦虑与不安加重了其心理的破碎与敏感:越是往自己的内心走,就越是对外界感到好奇,更渴望对这世界的‘参与’,而自己就会越来越感到一种本源式的无力和无能”。

  换言之,思考、阅读和写作,让我们切入的是一个宏大的现实世界。在这其中,我们作为个体而言,表现为主体的存在;但当现实由远及近,由旁观转为参与时,讷于行动训练的结果必然是执行缓慢,这也是现实世界嘲笑前者的一个依据。是的,你可以不理会外界嘲讽,一笑置之,但仍将脱离不开现实世界,于是就会出现焦灼、迷惘、愤懑等挣扎。思想者、阅读者和写作者其实心知肚明,在外人眼里甚至在自己眼里,他们其实格外敏感外在,其实“舍不得”,其实极想争取,其实不甘寂寞,其实距离自己刻画和描绘的那种高洁还相去甚远……没有人真的愿意选择恒久的孤独,也几乎没有人从下意识的敏感中得到真正的快乐。

  《孤独的敏感者》是一本文集,作者王人博在全书自序中,自比为“闲逛者”,通过思想、阅读和写作而达成“闲逛”。这本书收录的文章,多为画作、电影、书籍、音乐等催发的感悟。公允而论,这些文章,有部分写得极其精彩及华丽,颇能提炼出发人深省的深刻洞见;也有一些显得拉杂甚至失于紊乱;还有几篇,篇幅过短,表达上不够清晰。王人博自称在影视画书等方面,都不是专家,也并不致力于成为诗人和哲学家,他所做的只是“闲逛”,“一种诗意的思考”、“一种收藏”。他甚至区分了业余化的闲逛者与专家之间的区别:“除了高下,还在于进入作品的方式:前者注重作品的技术和理性,而业余者投放的是身心和感情。我宁愿一生以业余为业。”

  原载于/《青岛日报》

  原作者/郑渝川

  《孤独的敏感者》读后感(九):闲逛者的幸福---一个宪政学者的自白

  才云鹏

  2013年1月27日《深圳晚报》http://wb.sznews.com/html/201301/27/content_2364105.htm

  2013年8月18日《法制日报》http://epaper.legaldaily.com.cn/fzrb/content/20130818/Articel12003GN.htm

  “为人不识王人博,法大四年算白活”,这句略带调侃的小口号洋溢着褒奖的味道。作为中国宪政学界的顶级学者,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人博的《法治论》1989年甫一出版,即在中国掀起“法治热”,成为国内法治理论研究的开山之作。热潮正涌之际,王人博突然把研究重点转向宪政理论,随之而出的《宪政的中国之道》被评为“迄今为止国内最杰出的两本宪政作品之一。”

  王人博卓越的前瞻性与洞察力于此可见一斑。现在,在作者新著《孤独的敏感者》里,这种洞察力以一种平凡的姿态,不可思议地落在跟宪法学不搭边的专业之外。然而,这也恰好验证了,开篇的口号,绝非仅来自作者的煌煌学业,实际上,浓郁的人文主义气质,是其广受推崇的真正原因。

  这是一部随笔集。从宪政学的枯燥单调揣测,作者似乎应该同样严肃乃至铁板一块。打开本书,却看到一颗充盈着美国人的浪漫、德国人的思辨以及中国人的中庸之道的鲜活灵动而丰富至极的心脏。在这名宪政学者的内心,究竟有多少隐秘的思想?宪政学研究的是国家根本大法,与此相映成趣的是,本书探讨的是比根本大法还更根本的东西:人性。作者却轻描淡写地将序言定题为“闲逛者絮语”,那么,什么又是“闲逛者”?

  实际上,王人博曾经的高考志愿是中文系,对文学艺术的热爱是其骨子里的偏好。鉴于其最富有精力的时光,大多被宪政研究所缠绕,作者尝试用另一种方式实践着自己的梦想---在教学中沉入职业之归宿,而在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尽情享受思考的愉悦。这种态度并不暧昧:生活将你推到了某个位置上,不要以自怨自艾作为终结,无论如何,我们的选择是别人无法替代的。

  本书虽然与其专业无关,但不能否认,专业缔造的严谨在这些直抵人心的片羽吉光中更显功力,尤其如前面所述,其洞察力的贯穿使平凡的生活放射出哲理的光辉。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洒脱睿智的王人博。他读杂书,听古曲,看欧洲和日本的电影。在观影《菊次郎的夏天》时,王人博悟出了“生命即是游戏”,而我读到此处,忽然懂了作者的幸福所在:问道于日常琐屑,揪扯出荦荦大端,才是生活这场“高级游戏”的真正意义。这种意义建立于思考之中,思考与思考中的收获就是幸福。正如作者所说,“幸福永远与心理有关。”甚至,与遭际都无关。学者自有高度,但生活不避流俗,在喧嚣俗世中固守着心灵的净土,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这里没有学术高低之分,只要你学会思考。这样的思考,换不来真金白银,但唯有这样的思考,才能在阳光下尽情释放它的纯净。

  宪政学者的唯美文字因而成为难得一见的奇观。同时说明,宪法之枯燥,与生活细节的丰富并不冲突。实际上,对人性的深层思考,不仅是宪政研究的立论之本,更是一切人文学科的核心基础。每个人都生活在重力之中,谁又是现实中的超人呢?点滴生活中蕴含着的生命真谛,正是“闲逛者”不时捞起的幸福,而能成为一名幸福的闲逛者,据作者说,是因“我的眼睛与耳朵总是要比别人慢一拍。”在时代节奏乱成碎步的今天,慢一拍的好处,在于能够更细致地观察生活,体味生命。大场面给我们以震撼,但真正的幸福,都蕴藏在细节中。

  看得出,作者在治学之余,大量时间用于读书、听音乐、看电影这些貌似终老南山的闲举。但陌生的名录告诉我们,作者的面向非常小众。其实,越是小众的东西,越蕴含着珍贵的个人体验。朋友看过《V字别动队》后说,“恨不得无人看这部片子才好,我才能独占。”这句话道破人作为个体的最核心本质。每个人都应有最新鲜、最独特的自我,盲从、服从、顺从,正逐渐使我们失去自我,最终使人不复为人,社会不复为社会,国家不复为国家。

  在对本雅明、北野武、鲁迅等人及其作品的评述中,作者超越了学界或攻击、或吹捧的决然论调,阐发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作者相信,在很多时候,鲁迅是“不想写字、不想做文的。但是,不写、不做的时候比写与做更无聊寂寞。”作者用李长之的话做了概括,“人得活着。”职业,更多的意义是一种宿命,而没什么使命。此虽非惊人之语,意味却如此悠长。

  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阅读观。每个人的感觉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是我们最应珍视的资源。昆德拉说,“高明的小说家都隐藏在作品后面”,因其自知没有资格对读者指手画脚。也正如笛卡尔所言,“我思故我在。”在敏感者的体验中,因为独特性,甚至连“哀伤的本质也是愉悦”的,“美国的宪政主义者无法理解中国宪政主义者的痛苦,正像意大利的球迷没有办法理解中国球迷的痛苦。”痛苦的唯一性,是人的唯一性的内涵体现。一切问题基于人的“低度”思考,才具真正的逻辑。作者甚至对许嵩、周杰伦也做了精湛的分类剖析,如医生手持柳叶刀,但他剖开的是自己的内心,“把音乐切碎”,让宫商角徵羽打通自己的奇经八脉,祛除体内潜伏的毒瘤。这种独特诠释,与乐评人的风月呻吟自有云泥之别。

  作者在宪政学研究中说过,“西方人不能替中国人思考”,同理,任何一个人也不能代替另一个人思考。这是差异,而不是差距。敏感者之所以孤独,正在于对这种独特体验的追求,唯有敏感者才能听到生命自身的吟唱。在《刺猬的优雅》片尾曲中,作者就听出了天外之音:重要的不是死,而是我们死的那一刻在做什么。当作者把未知的漫漫旅途归于神秘宿命时,切莫以为他是一个悲观者,乔万尼奥里说,“只有最深刻的悲观主义者才能乐观。”看透生命的本质,失败与挫折不再撕心裂肺,等待死亡的过程中也将抽离恐惧和焦急,如黄昏时刻遥远家中的炊烟,即使眼睛看不到,心也能感受到温暖。

  作者明显与时下的利益主义保持着相当距离。文章在完成自身审视的同时,折射出作者内心深处真正希冀的人生状态:生命中不能缺少思考。作者对思考的定义是:用自己的眼光去看世界,要挑剔,要怀疑。在躁动中保持清醒,在低调中保有智慧,拥有一颗既滚烫又清澈如水的心,是知识分子需具备的素质和精神。只有学会独立思考、拥有独立体验,中国才能走向真正的民主和自由。

  看不到机锋权变,纸香中只有明透通达。“心性与心智,事业与职业,彼此纠结冲突…庸庸凡世,孰为智者?”全书充满思考的况味,如温柔的潮水涌入我们几近麻木的灵魂。随意翻至某一页,都是一杯热气氤氲的清茶,这种心与心的交流是如此亲切而又亲密,显然不是“为了消磨夜中的无聊和寂寞而写的”闲适小品。不怕被窥视到内心,于孤独中尽享闲逛者的幸福,这是一部宪政学者的真正自白。

  《孤独的敏感者》读后感(十):闲逛者的孤独

  闲逛人生——电影、音乐、书籍。

  都说人是生命的过客,而这“过客”的姿态,却因人而异。匆匆而过、糊涂而过、悠悠而过……说不上好或坏,各人的选择罢了。

  而王人博老师选择的是闲逛者的姿态。路过的人、事、物,不看白不看,不侃白不侃,却没有完成任务的逼迫感。

  人活于世上,自由是奢求,贫穷或富有,距离自由一样的远。只要没到归于尘土那天,身上总挂着一堆东西,有些是自己乐意挂的,有些却不得不挂,有些想挂却没到手,这衣架子般的人生,何谈自由。

  率性而活,却是不难。悲哀的是,时下之人,已不知“率性”是何物,只知追随着社会捧起的各种榜样跑得气喘吁吁;世道固然不易,却还不至于沦落到变成世道的扯线木偶这种地步。

  然而,当大众都是这种步调时,一个闲逛者,就显得突兀了,就看自己的选择。

  毕竟,夜深人静时,到处闲逛,还是有一份淡淡的孤独感萦绕心头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